CN215855745U - 一种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5745U
CN215855745U CN202121051402.6U CN202121051402U CN215855745U CN 215855745 U CN215855745 U CN 215855745U CN 202121051402 U CN202121051402 U CN 202121051402U CN 215855745 U CN215855745 U CN 215855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ngle
box body
flow
flow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514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东
张明
穆伟涛
高振华
马素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210514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55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5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5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箱体(5)为长方体新箱体,所述初混锥(3)为圆锥台型箱体,初混锥(3)的锥顶与箱体(5)的底部相连接,箱体(5)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8),进泥管(1)与初混锥(3)的锥底相连接,布水板(4焊接固定在箱体(5)的底部,导流角板(6)垂直固定在箱体(5)相对的两侧内壁上,所述导流角板(6)的直角顶角向上,紊流板7与导流角板(6)平行设置,垂直焊接固定在与箱体(5)两侧壁上。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促进了泥药充分混匀、絮凝,使得污泥回收率较高,脱泥效果良好,并大大地提高了带机的处理效果和处理量,固体回收率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泥脱水即把流态的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目前,在污水处理厂脱泥生产中,采用带式脱水机较为普遍。但是带式脱水机在泥药混合技术中存在一定缺陷:1、泥药混合反应效果不佳,达不到要求的脱泥量、药剂的使用量高。2、一般带式污泥脱水机的泥药混合装置存在药剂投加点阻塞、机器利用率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提高污水脱泥效果和污泥回收率,减少药剂投加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污水脱泥效果好,污泥回收率较高,药剂投加量明显下降,处理效率显著提高,带机的使用率提高,使带机实现了经济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包括进泥管、进药管、初混锥、布水板、箱体、导流角板、紊流板、出水口,所述箱体为长方体新箱体,所述初混锥为圆锥台型箱体,初混锥的锥顶与箱体的底部相连接,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进泥管与初混锥的锥底相连接,进泥管侧壁上安装进药管,所述布水板为钢板,焊接固定在箱体的底部,布水板上设置有布水孔,所述导流角板直角形钢结构,垂直固定在箱体相对的两侧内壁上,所述导流角板的直角顶角向上,所述紊流板为不锈钢板,与导流角板平行设置,垂直焊接固定在与箱体两侧壁上,防止泥水从布水板沿着箱体侧壁以层流的方式直接流向出口,影响泥药混凝效果。
如上所述的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是所述每层导流角板等距布置,每层导流角板的顶角在一个平面上,各层平行设置在箱体,每层之间等距布置。
如上所述的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所述相邻层导流角板的数量相差1个,最底层和最高层的流角板的数量为大数层,除最外侧导流角板外,内部相邻层导流角板错位布置,下一层导流角板的顶角在处在上一层相邻导流角板的顶角的中心面上。导流角板的数量依据箱体的尺寸选定,泥水通过导流角板前后的速度和流动方向都发生改变,使泥药充分混和絮凝。
如上所述的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所述每层紊流板等距设置,每层紊流板的上平面与小数层流角板的顶角在一个平面上。
如上所述的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所述每层导流角板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50-450毫米,每层导流角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50-450毫米。
如上所述的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所述初混锥的锥角50-70度,锥高度400-500毫米。
如上所述的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所述初混锥、布水板、箱体、导流角板、紊流板为不锈钢材质。
如上所述的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所述布水孔的直径为8-1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合理,能够保障泥药混合物在初混锥内初步混合,在箱体内充分混合完成絮凝。改变箱体内泥药混合物的流速和流向,延长了泥药混合物在箱体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促进了泥药充分混匀、絮凝,使得污泥回收率较高,脱泥效果良好,并大大地提高了带机的处理效果和处理量,固体回收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布水板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俯视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进泥管1、进药管2、初混锥3、布水板4、箱体5、导流角板6、紊流板7、出水口8、布水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附图所示,本装置选用不锈钢材料。初混锥3、布水板4、箱体5、导流角板6、紊流板7均由不锈钢板制成,钢板厚度6毫米。箱体5为高度2.4米、宽1米、厚度0.5米。箱体5内部下方安装了由多个半径为10毫米的布水孔9组成的布水板,使泥药混合物能更加均匀地分布到箱体5中。导流角板6采用长度500mm,横截面为边长100mm的等边直角角钢。此箱体共布置7层导流角板6。导流角板6之间的水平距离为400mm,导流角板6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00mm。紊流板7为长500mm、宽200mm的矩形不锈钢钢板。本装置采用6块紊流板7。初混锥3的锥角60°,锥高度450mm。
工作时,泥水在进入带式脱水机前先通过本实用新型。泥水由进泥管1引入,药水从进药管2引入。含有药水的泥水流入初混锥3,泥水与药水在初混锥3内进行初步混合(即初混)。初混后的泥水进入箱体5,泥水在箱体5内经过布水板4的布水孔9后向上流动。布水板4的作用是使泥水在箱体5内均匀流入。初混后的泥水在箱体内流动的过程中在多块导流角板6和紊流板7的作用下充分混合,加速絮凝。絮凝后的泥水会通过箱体5的出口8流出,泥水从箱体5的出口8流出后进入带式脱水机。
导流角板6采用不锈钢直角角钢,由于布置了多层导流角板6,泥水通过导流角板6前后的速度和流动方向都发生改变,使泥药充分混和絮凝。紊流板7的作用是防止泥水从布水板4沿着箱体侧壁以层流的方式直接流向出口,影响泥药混凝效果。
由于导流板角板6和紊流板7改进并优化了箱体内部的流场,因此泥药的混合、絮凝时间明显延长,同时减少了从箱体进口到出口的层流,紊流效果加强,使得泥药能够充分混合。深度絮凝的泥药混合物在进入带机前,已经形成较大的污泥絮团,以便于经过浓缩段、压滤段等后续处理工艺完成泥、液分离。混合效果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后续泥饼含水率,为污泥的下一步完全脱水奠定了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使带式污泥脱水机污泥处理量显著提高,由原来的25m3 /h 提高至36m3 /h, 药剂投加量明显下降,并且固体回收率提高。

Claims (8)

1.一种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进泥管(1)、进药管(2)、初混锥(3)、布水板(4)、箱体(5)、导流角板(6)、紊流板(7)、出水口(8),所述箱体(5)为长方体新箱体,所述初混锥(3)为圆锥台型箱体,初混锥(3)的锥顶与箱体(5)的底部相连接,箱体(5)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8),进泥管(1)与初混锥(3)的锥底相连接,进泥管(1)侧壁上安装进药管(2),所述布水板(4)为钢板,焊接固定在箱体(5)的底部,布水板(4)上设置有布水孔(9),所述导流角板(6)直角形钢结构,垂直固定在箱体(5)相对的两侧内壁上,所述导流角板(6)的直角顶角向上,所述紊流板(7)为不锈钢板,与导流角板(6)平行设置,垂直焊接固定在与箱体(5)两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每层导流角板(6)等距布置,每层导流角板(6)的顶角在一个平面上,各层平行设置在箱体(5),每层之间等距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相邻层导流角板(6)的数量相差1个,最底层和最高层的流角板(6)的数量为大数层,除最外侧导流角板(6)外,内部相邻层导流角板(6)错位布置,下一层导流角板(6)的顶角在处在上一层相邻导流角板(6)的顶角的中心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每层紊流板(7)等距设置,每层紊流板(7)的上平面与小数层流角板(6)的顶角在一个平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每层导流角板(6)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50-450毫米,每层导流角板(6)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50-450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初混锥(3)的锥角50-70度,锥高度400-500毫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初混锥(3)、布水板(4)、箱体(5)、导流角板(6)、紊流板(7)为不锈钢材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布水孔(9)的直径为8-15毫米。
CN202121051402.6U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 Active CN215855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51402.6U CN215855745U (zh)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51402.6U CN215855745U (zh)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5745U true CN215855745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16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51402.6U Active CN215855745U (zh) 2021-05-17 2021-05-17 一种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55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36459A1 (zh) 一种水处理用竖流式沉淀与气浮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1269877B (zh) 两级厌氧消化循环吹脱系统
CN112479476A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设备
CN108689475B (zh) 芬顿氧化折流式反应器及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CN215855745U (zh) 一种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加装絮凝装置
CN201581083U (zh) 一种液位可调式糖汁单层沉降系统
CN206778215U (zh) 水力混合反应器
CN203128277U (zh) 加药絮凝池
CN202729923U (zh) 一种倒流式高效溶气气浮装置
CN107973399B (zh) 一种高效三相分离系统
CN216403946U (zh) 一种自循环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滤沉装置
CN202007150U (zh) 一种一体式节能高效混凝沉淀水处理设备
CN211999164U (zh) 一种混凝气浮池
CN110818142B (zh) 改进型混凝沉淀除磷处理设备的处理工艺
CN210620462U (zh) 一种水处理用竖流式沉淀与气浮装置
CN214570955U (zh) 高效低耗纯水净化装置
CN206521311U (zh) 一种高效斜板澄清装置
CN220467687U (zh) 一种加炭高效一体化沉淀池
CN201500474U (zh) 一种糖汁单层沉降器
CN213375259U (zh) 高效脱硫废水沉淀设备
CN114031204B (zh) 自平衡悬浮污泥高速沉淀池
CN213895310U (zh) 一种废水处理的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
CN217868313U (zh) 一种适用于废水厌氧处理工艺的新型三相分离器
CN213895311U (zh) 一种废水处理的絮凝反应器
CN114105297B (zh) 连续流自循环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