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49453U - 凹槽脱模装置及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凹槽脱模装置及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49453U
CN215849453U CN202121645536.0U CN202121645536U CN215849453U CN 215849453 U CN215849453 U CN 215849453U CN 202121645536 U CN202121645536 U CN 202121645536U CN 215849453 U CN215849453 U CN 215849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ores
core
material cor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455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楚凡
欧阳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ngyiyuan Plastic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ngyiyuan Plastic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ngyiyuan Plastic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ngyiyuan Plastic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455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49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49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49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凹槽脱模装置及注塑模具,所述凹槽脱模装置包括底座、料芯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底座用于安装至模具上;所述料芯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底座的多个料芯,多个所述料芯沿周向依次设置以共同围合形成环形料芯,所述环形料芯的外侧用于配合注塑模具成型注塑产品的凹槽,各所述料芯具有由内至外的活动行程;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组件同时驱动多个所述料芯运动。在注塑成型时,多个所述料芯呈环形料芯设置,与模具其他部位配合注塑得到内孔带有凹槽的零件,脱模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多个所述料芯依次由外至内活动,从而在径向上使得料芯与零件的凹槽分离,零件可以直接从模具上取出,减少脱模的废品率。

Description

凹槽脱模装置及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凹槽脱模装置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具体的生产步骤如下: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传统的注塑模具一般通过斜抽芯脱模,但是在注塑产品有横向的环状沟槽时,采用传统的斜抽芯方式不容易定位,难以实现脱模,且传统脱模装置的机构十分复杂,生产和加工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凹槽脱模装置及注塑模具,旨在解决传统的注塑模具凹槽脱模装置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凹槽脱模装置,包括:
底座,用于安装至模具上;
料芯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底座的多个料芯,多个所述料芯沿周向依次设置以共同围合形成环形料芯,所述环形料芯的外侧用于配合注塑模具成型注塑产品的凹槽,各所述料芯具有由内至外的活动行程;以及,
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组件同时驱动多个所述料芯运动。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由内至外延伸的多个滑槽;
各所述料芯对应设有滑块,各所述滑块滑动安装至对应的所述滑槽内。
可选地,各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个侧面呈由下至上朝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倾斜设置;
各所述滑块对应的侧面对应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套,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且对应所述环形料芯的中心设置,所述驱动套可沿上下向活动;
多个支座,沿上下向延伸,对应多个所述料芯设置,多个所述支座沿周向间隔设于所述驱动套的下端;以及,
多个连杆,对应多个所述料芯设置,多个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块和对应的所述支座铰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导向柱,沿上下向延伸,所述导向柱的下端对应所述环形料芯的中心处,所述导向柱供所述驱动套套设安装;以及,
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缸筒固定安装至所述导向柱上,所述驱动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驱动套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丝杠结构,所述丝杠结构的螺杆沿上下向延伸,所述丝杠结构的螺母与所述驱动套固定连接。
可选地,多个所述连杆包括多个第一连杆和多个第二连杆,各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大于各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连杆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杆沿周向交错设置。
可选地,多个所述料芯包括多个第一料芯和多个第二料芯,多个所述第一料芯和多个所述第二料芯沿周向交错设置,各所述第二料芯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料芯接触的两个侧面呈由外至内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倾斜,各所述第一料芯对应的侧面对应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料芯为8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述的凹槽脱模装置,所述凹槽脱模装置包括底座、料芯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底座用于安装至模具上;所述料芯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底座的多个料芯,多个所述料芯沿周向依次设置以共同围合形成环形料芯,所述环形料芯的外侧用于配合注塑模具成型注塑产品的凹槽,各所述料芯具有由内至外的活动行程;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组件同时驱动多个所述料芯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安装至模具的动模上,在注塑成型时,多个所述料芯呈环形料芯设置,与模具其他部位配合注塑得到内孔带有凹槽的零件,脱模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多个所述料芯依次由外至内活动,从而在径向上使得料芯与零件的凹槽分离,当各所述料芯运动到一定的距离后,即各所述料芯运动时完全分离零件凹槽并且与零件的内孔保持一定的距离,此时零件可以直接从模具上取出,为生产加工带来极大的便利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脱模的废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槽脱模装置中料芯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槽脱模装置中驱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1 滑槽 32 支座
21 料芯 331 第一连杆
211 第一料芯 332 第二连杆
212 第二料芯 34 导向柱
31 驱动套 35 驱动气缸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具体的生产步骤如下: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传统的注塑模具一般通过斜抽芯脱模,但是在注塑产品有横向的环状沟槽时,采用传统的斜抽芯方式不容易定位,难以实现脱模,且传统脱模装置的机构十分复杂,生产和加工难度大。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凹槽脱模装置及注塑模具,通过将上下向的运动转换为水平向的运动完成料芯的分离。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槽脱模装置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2,凹槽脱模装置包括底座、料芯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底座用于安装至模具上;所述料芯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底座的多个料芯21,多个所述料芯21沿周向依次设置以共同围合形成环形料芯,所述环形料芯的外侧用于配合注塑模具成型注塑产品的凹槽,各所述料芯21具有由内至外的活动行程;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组件同时驱动多个所述料芯21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安装至模具的动模上,在注塑成型时,多个所述料芯21呈环形料芯设置,与模具其他部位配合注塑得到内孔带有凹槽的零件,脱模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多个所述料芯21依次由外至内活动,从而在径向上使得料芯21与零件的凹槽分离,当各所述料芯21运动到一定的距离后,即各所述料芯21运动时完全分离零件凹槽并且零件的内孔保持一定的距离,此时零件可以直接从模具上取出,为生产加工带来极大的便利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脱模的废品率。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由内至外延伸的多个滑槽11;各所述料芯21对应设有滑块,各所述滑块滑动安装至对应的所述滑槽11内。这种配合方式保证了各所述料芯21沿内外向的运动轨迹,防止在多个所述料芯21复位时存在抵触,影响所述环形料芯21的完整度。
同时,模具平面在配合时对加工精度要求高,为了方式长时间使用后滑槽11和滑块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所述滑槽11相对的两个侧面呈由下至上朝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倾斜设置;各所述滑块对应的侧面对应倾斜设置。即所述滑槽11为燕尾槽,所述滑块对应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滑槽11可以是T型槽,所述滑块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套31、多个支座32以及多个连杆,所述驱动套31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且对应所述环形料芯21的中心设置,所述驱动套31可沿上下向活动;多个所述支座32沿上下向延伸,对应多个所述料芯21设置,多个所述支座32沿周向间隔设于所述驱动套31的下端;多个所述连杆对应多个所述料芯21设置,多个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块和对应的所述支座32铰接。具体的,所述驱动套31向上运动,此时多个所述支座32拉动多个所述连杆在所述驱动套31,从而驱使各所述料芯21沿着对应的滑槽11运动,从而将上下向的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内外向的调节,在复位时,所述驱动套31向下,多个所述连杆的上端受到向下的推力,从而驱使其下端移动,从而将多个所述支座32由内向外驱动。通过连杆配合的方式在驱动料芯21时驱动力是进行转移的,在过渡上更加的平稳,一方面防止由于驱动套31突然动作造成料芯21相撞,另一方面,注塑产品刚生产完成的时候温度高,脱模力过大容易造成变形,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结构能够减小变形的影响,将其控制在产品本身可以复原的力值内。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连杆的长度是有不相同的,从而将多个料芯21依次驱动,防止环形干涉。
本实用新型不限制所述驱动套31的驱动方式,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导向柱34、驱动气缸35,所述导向柱34沿上下向延伸,所述导向柱34的下端对应所述环形料芯21的中心处,所述导向柱34供所述驱动套31套设安装;所述驱动气缸35的缸筒固定安装至所述导向柱34上,所述驱动气缸35的气缸杆与所述驱动套3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气缸35配合所述导向柱34对所述驱动套31进行直线驱动和导向,从在所述驱动气缸35伸缩时驱使所述驱动套31沿着所述导向柱34向下或者向上运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丝杠结构,所述丝杠结构的螺杆沿上下向延伸,所述丝杠结构的螺母与所述驱动套31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结构的螺母具有沿上下向的直线运动行程,而所述螺杆本身具有导向共同,所述驱动套31套设在所述螺杆外表面,且与所述螺母固定,从而实现上下向的驱动。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多个所述料芯21沿内外向活动的过程中彼此干涉,可以将多个所述连杆进行长度调节,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料芯21的大小相同,均匀分布,各所述连杆的长度依次增大,从而在由外向内运动时,较短的连杆连接的料芯21先向内运动,延后按照连杆长度由小到大进行依次拉动向内,复位时的驱动顺序相反,从而将各料芯21的运动错开,但是仍能通过一个驱动套31进行控制。
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连杆包括多个第一连杆331和多个第二连杆332,各所述第一连杆331的长度大于各所述第二连杆332的长度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连杆331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杆332沿周向交错设置。即在驱动过程中,由外至内驱动时,所述第二连杆332由于长度较小,会先绷直,拉动对应的料芯21向内运动,然后所述第一连杆331再拉动对应的料芯21运动,复位时运动顺序相反,如此将多个所述料芯21分两批次进行驱动,花费的时间更短。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各所述料芯21的滑动配合,多个所述料芯21包括多个第一料芯211和多个第二料芯212,多个所述第一料芯211和多个所述第二料芯212沿周向交错设置,各所述第二料芯212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料芯211接触的两个侧面呈由外至内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倾斜,各所述第一料芯211对应的侧面对应倾斜设置。斜面配合的形式能够便于内外活动的导向,各所述第一料芯211和各所述第二料芯212下滑动时可以存在一定的交叉,便于收缩时合理的利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不限制所述料芯的具体数量,所述料芯21可以为单数也可以为双数,本实施例中,所述料芯21为8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述的凹槽脱模装置,所述注塑模具包括上述的凹槽脱模装置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也具有上述全部技术特征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具体的,所述凹槽脱膜装置整体以所述注塑模具的动模为依托进行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凹槽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用于安装至模具上;
料芯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底座的多个料芯,多个所述料芯沿周向依次设置以共同围合形成环形料芯,所述环形料芯的外侧用于配合注塑模具成型注塑产品的凹槽,各所述料芯具有由内至外的活动行程;以及,
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组件同时驱动多个所述料芯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槽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由内至外延伸的多个滑槽;
各所述料芯对应设有滑块,各所述滑块滑动安装至对应的所述滑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槽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个侧面呈由下至上朝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倾斜设置;
各所述滑块对应的侧面对应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槽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套,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且对应所述环形料芯的中心设置,所述驱动套可沿上下向活动;
多个支座,沿上下向延伸,对应多个所述料芯设置,多个所述支座沿周向间隔设于所述驱动套的下端;以及,
多个连杆,对应多个所述料芯设置,多个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块和对应的所述支座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凹槽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导向柱,沿上下向延伸,所述导向柱的下端对应所述环形料芯的中心处,所述导向柱供所述驱动套套设安装;以及,
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缸筒固定安装至所述导向柱上,所述驱动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驱动套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凹槽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丝杠结构,所述丝杠结构的螺杆沿上下向延伸,所述丝杠结构的螺母与所述驱动套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凹槽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杆包括多个第一连杆和多个第二连杆,各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大于各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连杆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杆沿周向交错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槽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料芯包括多个第一料芯和多个第二料芯,多个所述第一料芯和多个所述第二料芯沿周向交错设置,各所述第二料芯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料芯接触的两个侧面呈由外至内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倾斜,各所述第一料芯对应的侧面对应倾斜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槽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芯为8个。
10.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凹槽脱模装置。
CN202121645536.0U 2021-07-19 2021-07-19 凹槽脱模装置及注塑模具 Active CN215849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5536.0U CN215849453U (zh) 2021-07-19 2021-07-19 凹槽脱模装置及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5536.0U CN215849453U (zh) 2021-07-19 2021-07-19 凹槽脱模装置及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49453U true CN215849453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0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45536.0U Active CN215849453U (zh) 2021-07-19 2021-07-19 凹槽脱模装置及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49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42580U (zh) 塑料勺注塑模具
CN215849453U (zh) 凹槽脱模装置及注塑模具
CN218519081U (zh) 互感器外壳成型模具
CN211842964U (zh) 一种模内装饰注塑成型用模具
CN211165146U (zh) 一种自动脱模的塑胶模具
CN209599739U (zh) 一种便于圆筒状产品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0308757U (zh) 一种连接器的锁式护套上盖精密模具
CN207373603U (zh) 车载喇叭高音主体注塑模具
CN219727075U (zh) 模具二次顶出结构
CN219618408U (zh) 一种医疗线注塑成型脱模机构及注塑成型模具
CN219505420U (zh) 便于脱模的吸塑模具系统
CN210308831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通风通道行位内缩脱模装置
CN219650450U (zh) 一种注塑成型脱模装置
CN218876106U (zh) 注塑加工模具
CN220113925U (zh) 一种高抗冲塑料的定型模具
CN216267390U (zh) 一种单驱动二级脱模滑块机构及模具
CN112519146B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3166588U (zh) 一种可实现二次顶出动作的推管式模具
CN216032274U (zh) 一种长筒形壳体的成型模具
CN215434827U (zh) 一种自动化脱模的塑料桶注塑模具
CN217803041U (zh) 一种注塑模具模芯定位装置
CN219171557U (zh) 一种高效的呼吸器下壳注塑模具
CN216465899U (zh) 一种零件加工用模具
CN210308802U (zh) 用于成型三通注塑件的凹模结构
CN218083920U (zh) 一种一模多穴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