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26704U - 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26704U
CN215826704U CN202121939863.7U CN202121939863U CN215826704U CN 215826704 U CN215826704 U CN 215826704U CN 202121939863 U CN202121939863 U CN 202121939863U CN 215826704 U CN215826704 U CN 215826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
vehicle
hanging
equipment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398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盖增杰
孙栋
张远彬
王海琨
尹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398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26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26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26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及轨道车辆,该结构包括吊座、吊耳和减振单元,吊座设有安装腔,吊耳与车下设备连接,减振单元与吊座和吊耳分别连接,以将吊耳安装于安装腔内。本实用新通过将吊耳伸入到安装腔内,并通过减振单元与吊座和吊耳分别连接,使吊耳弹性安装于安装腔内,实现对车下设备的弹性吊挂,可以有效隔绝车下设备自身工作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降低了车体底板的振动,避免了传统刚性吊挂无法避震的问题,提高了车内乘坐的舒适性,进而延长了车体的使用寿命。车下设备吊耳伸入到吊座安装腔内的设计,使吊耳得到更好的限位作用,在车体移动的情况下,保证减振单元的连接稳定,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弹性吊挂结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下吊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列车的设下设备例如牵引变压器,采用刚性吊挂方式直接安装于横梁下方。面对动车组日益复杂的运营环境,动车组牵引变压器在牵引工况时,出现高频段2500Hz单频噪声,噪音经车体传至车内后,增加了车内噪音,影响了乘坐舒适性。为解决车内噪音水平,现有技术中过对车体结构优化,常用的方式为采取地板优化,即在变压器区域喷涂阻尼浆等措施,对牵引变压器优化采用优化高导磁硅钢片的方式,以及采用牵引系统控制策略优化等,这些手段虽然使噪声有所降低,但仍然存在,难以彻底解决。
现有技术中,牵引变压器通常采用刚性吊挂结构,如图1-图3所示,牵引变压器1一侧具有风机11,牵引变压器1、风机11及油冷装置一侧具有吊耳12,吊耳12直接通过螺栓3吊挂于车体横梁22上。由于采用这种刚性吊挂结构,牵引变压器1运行时产生的各种振动及噪声会通过车体横梁22直接传导至车内,增加车内噪音及地板振动,降低乘坐舒适性。因此,对于车体上的设备,亟需一种具有隔振作用的稳定吊挂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及轨道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下设备由于刚性吊挂容易产生振动和噪音的缺陷,实现通过隔振吊挂减少车下设备振动及噪音,提高乘坐舒适性以及吊挂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包括:
吊座,设有安装腔;
吊耳,与车下设备连接;
减振单元,与所述吊座和所述吊耳分别连接,以将所述吊耳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所述吊耳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伸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延伸部通过所述减振单元与所述安装腔的底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延伸部、所述减振单元和所述吊座之间,以将所述延伸部、所述减振单元和所述吊座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吊座底部的一侧与所述安装腔之间留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所述减振单元包括安装座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贯穿所述安装座并伸出所述安装座两端,所述弹性件的轴向上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吊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所述延伸部包括U型板和顶板,所述U型板和所述顶板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内部设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吊座之间连接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所述减振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所述延伸部为平板结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吊座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减振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车下设备,所述车下设备通过如上所述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吊设于车体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所述车下设备吊设于所述横梁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及轨道车辆,通过设置带有安装腔的吊座和与车下设备连接的吊耳,将吊耳伸入到安装腔内,并通过减振单元与吊座和吊耳分别连接,使吊耳弹性安装于安装腔内,实现对车下设备的弹性吊挂。可以有效隔绝车下设备自身工作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降低了车体底板的振动,避免了传统刚性吊挂无法避震的问题,提高了车内乘坐的舒适性,进而延长了车体的使用寿命。同时,车下设备吊耳伸入到吊座安装腔内的设计,使吊耳得到更好的限位作用,在车体移动的情况下,保证减振单元的连接稳定,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弹性吊挂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车下设备的刚性吊挂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的侧视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的吊耳延伸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的平板结构延伸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的减振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的安装状态纵向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的安装状态横向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C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的安装状态俯视图;
附图标记:
1:牵引变压器; 11:风机; 12:吊耳;
13:延伸部; 131:U型板; 132:顶板;
133:加强筋; 21:边梁; 22:横梁;
23:过度梁; 3:连接件; 5:吊座;
51:安装腔; 6:减振单元; 61:安装座;
6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4-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下设备吊挂结构,以吊挂轨道车辆上的牵引变压器1为例进行说明,该结构包括吊座5、吊耳12和减振单元6三部分。其中,吊座5设计成框架形,吊座5的中部设有安装腔51;吊耳12直接与牵引变压器1连接,其一端向外伸出,吊耳12可以伸入至吊座5的安装腔51内与吊座5连接;减振单元6与吊座5和吊耳12分别连接,将减振单元6弹性连接在吊座5和吊耳12之间,使吊耳12位于安装腔51内,在重力作用下,吊耳12经过减振单元6的弹性连接在吊座5上,吊座5与车体固定连接,实现牵引变压器1弹性吊挂在车体下。
本实施中,车体具有沿车体移动方向布置的两条边梁21,在两条边梁21之间设置有多个横梁22,吊座5设置有多个,且吊座5的上端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在横梁22下。吊耳12设置有多个,吊耳12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车下设备1的侧边不同位置处,吊耳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牵引变压器1上,吊耳12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从而形成吊耳12的延伸部13。
在连接状态下,吊耳12的延伸部13伸入安装腔51内,减振单元6安装在安装腔51内部低端,使延伸部13的底部通过减振单元6连接在吊座5内。由于减振单元6位于延伸部13的下端且位于延伸部13与吊座5之间,延伸部13的重力作用在减振单元6上,吊座5的由于固定连接在横梁22上,从而对减振单元6进行了支撑,因此,牵引变压器1便通过吊耳12弹性吊挂在横梁22上,实现了牵引变压器1弹性的吊挂在车体上。
本实施例中的吊座5呈梯形板状,其宽边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在车辆横梁22下端,其短边位于下方,这样可以增加一些吊挂的空间。吊座5的安装腔51呈矩形状,该安装腔51的大小要保证吊耳12的延伸部13能够伸入到安装腔51内。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延伸部13的截面大小要略小于安装腔51的大小,使延伸部13与安装腔51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由于本实施例设置了减振单元6,延伸部13在减振单元6的作用下会弹性活动,以此来避振,所以延伸部13与安装腔51之间留有的间隙为延伸部13的弹性活动提供了空间,保证延伸部13的减振效果。
另一方面,延伸部13与安装腔51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使得安装腔51的内壁可以在延伸部13活动时对延伸部13起到限位作用,保证延伸部13的弹性活动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能够保证减振单元6与吊座5以及延伸部13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又因为是车下环境,随着车体的加速或减速,牵引变压器1的晃动更为明显,框架形的吊座5能够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避免因车辆急加速或急减速导致牵引变压器1晃动过大,损坏减振单元6的连接。框架形的吊座5对吊耳12的限位设计起到有效稳定牵引变压器1的作用,避免牵引变压器1因弹性吊挂晃动不易控制的缺陷,这也是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图3所示)采用减振器4来吊挂的一个重要改进。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减振单元6包括安装座61和弹性件62,安装座61可以固定连接在吊座5的底部边框上。具体的,可以在安装腔51底部的吊座5上开设孔洞,将安装座61插入安装在该孔洞中。弹性件62采用橡胶材质,弹性件62贯穿安装座61,其端部分别伸出安装座61两端,弹性件62的轴向上开设贯穿弹性件62的通孔。
进一步地,减振单元6通过连接件3分别连接延伸部13和吊座5。优选的,该连接件3采用螺栓3,上述提到的弹性件62轴向上的通孔用于安装螺栓3。如图4和图5所示,螺栓3贯穿弹性件62,螺栓3的一端穿过延伸部13,将延伸部13与吊座5弹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延伸部13有两种形状,第一种为较厚的框架形,如图6所示,延伸部13包括U型板131和顶板132,U型板131和顶板132连接形成框架结构,为了强化延伸部13的框架结构,提高受力强度,框架结构内部设有加强筋133。这种设计适用于吊挂较重的车下设备,例如车体的牵引变压器1,由于牵引变压器1重量较大,为了更好的支撑吊挂壳式变压器,将壳式变压器边缘的吊耳12设计成采用这种框架结构的延伸部13形式,以保证牵引变压器1吊挂稳定。同时,框架结构的延伸部13具有一定厚度,也能与安装腔51更好的配合,实现上述提到的吊座5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地,对于这种吊耳12的框架结构延伸部13,可以在延伸部13与吊座5之间设置两个并列设置的减振单元6,在吊挂较重的设备时能够提高较强的弹性支撑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吊挂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7所示,延伸部13的第二种结构为平板结构,这种结构较为简单,因此成本交底,可以用来吊挂相对较轻的设备。本实施例中,针对于车体下的牵引变压器1,由于牵引变压器1一侧的油冷装置重量较轻,可以在该油冷装置的边缘设置这种平板结构的延伸部13。同样,由于平板结构的延伸部13吊挂较轻的设备,在延伸部13与吊座5之间可以设有一个减振单元6。所以延伸部13的结构以及减振单元6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吊挂的设备重量设定。对于牵引变压器1一侧的风机11,根据其实际重量,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两种吊耳结构。
本实施例中,吊座5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吊座5的安装位置也根据不同牵引变压器1来定位,总之,多个吊座5经过均衡布局,多个吊耳12均衡布置在牵引变压器1上,以及通过多个不同形状的延伸部13进行适应配置,将牵引变压器1均衡的吊挂在车体横梁22下。适当的,在相邻横梁22之间可以设置过度梁23,吊座5可以根据位置需求固定在过度梁23下,提高牵引变压器1吊挂的受力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吊挂结构,可以有效隔绝牵引变压器1自身工作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降低了车体底板的振动,避免了传统刚性吊挂无法避震的问题,提高了车内乘坐的舒适性,进而延长了车体的使用寿命。同时,牵引变压器1的吊耳12伸入到吊座5的安装腔51内的设计,使吊耳12得到更好的限位作用,在车体移动的情况下,保证弹性吊挂结构的连接稳定,提高弹性吊挂结构的稳定性。
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吊挂结构吊挂的设备并不限于牵引变压器1,对于其他需要采用弹性吊挂的设备同样适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车下设备,车体还包括沿车体纵向布置的两条边梁21以及设于边梁21之间的多条横梁22,横梁22和横梁22之间也是有过度梁23。该轨道车辆的车下设备例如牵引变压器1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吊挂结构弹性吊设于车体下。因此,该轨道车辆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具备的全部优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座(5),设有安装腔(51);
吊耳(12),与车下设备连接;
减振单元(6),与所述吊座(5)和所述吊耳(12)分别连接,以将所述吊耳(12)安装于所述安装腔(5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12)具有延伸部(13),所述延伸部(13)伸入所述安装腔(51)内,所述延伸部(13)通过所述减振单元(6)与所述安装腔(51)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穿设于所述延伸部(13)、所述减振单元(6)和所述吊座(5)之间,以将所述延伸部(13)、所述减振单元(6)和所述吊座(5)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3)远离所述吊座(5)底部的一侧与所述安装腔(51)之间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单元(6)包括安装座(61)和弹性件(62),所述弹性件(62)贯穿所述安装座(61)并伸出所述安装座(61)两端,所述弹性件(62)的轴向上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连接件(3)穿设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吊座(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3)包括U型板(131)和顶板(132),所述U型板(131)和所述顶板(132)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内部设有加强筋(1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3)与所述吊座(5)之间连接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所述减振单元(6)。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3)为平板结构,所述延伸部(13)与所述吊座(5)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减振单元(6)。
9.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车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下设备通过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吊设于车体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下设备吊设于所述车体的横梁(22)下。
CN202121939863.7U 2021-08-18 2021-08-18 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及轨道车辆 Active CN215826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9863.7U CN215826704U (zh) 2021-08-18 2021-08-18 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9863.7U CN215826704U (zh) 2021-08-18 2021-08-18 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26704U true CN215826704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95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39863.7U Active CN215826704U (zh) 2021-08-18 2021-08-18 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及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26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37642C1 (ru) Поезд на магнитной подвеске и его движущаяся часть
CN104554324B (zh) 一种整体式构架及转向架
CN104608788A (zh) 一种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
CN103101542A (zh) 一种适用动车牵引电机悬臂式柔性悬挂的弹性关节构造
CN215826704U (zh) 车下设备吊挂结构及轨道车辆
CN112297807B (zh) 电动车辆
CN104527817A (zh) 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
JP3626078B2 (ja) 車両の車体弾性振動防止方法および同車体構造
CN104553725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
CN104139694B (zh) 一种用于悬置支架的悬置软垫结构及悬置支架总成
CN215922194U (zh) 一种轨道车辆集成式安装座
CN113928355B (zh) 车体、轨道车辆及其内装总成
KR101417982B1 (ko) 대륙철도차량용 대차의 현가장치
CN212738090U (zh) 具有柔性轴箱和悬挂减振装置的轨道车辆
CN212473463U (zh) 柔性构架式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03681244U (zh) 一种悬置支脚
KR101242155B1 (ko) 철도차량용 볼스터
CN208962857U (zh) 发动机前悬置及其车辆
CN205632509U (zh) 一种转臂定位式一系悬挂装置
CN204506482U (zh) 汽车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
CN104553722A (zh) 一种发动机左右侧安装装置
CN204506485U (zh) 新型汽车用发动机左右和后悬置总成
CN216666320U (zh) 电梯主机用减震垫和电梯主机减震结构
CN217415756U (zh) 转向架座板、转向架及车辆
CN215475134U (zh) 一种主辅供风单元集成的模块吊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