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8355B - 车体、轨道车辆及其内装总成 - Google Patents

车体、轨道车辆及其内装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8355B
CN113928355B CN202111350708.6A CN202111350708A CN113928355B CN 113928355 B CN113928355 B CN 113928355B CN 202111350708 A CN202111350708 A CN 202111350708A CN 113928355 B CN113928355 B CN 1139283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vertical
vehicle
passenger compartment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07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28355A (zh
Inventor
王新颖
郭建强
陶桂东
王冰松
魏玲玲
李莉
魏凌
张国安
吕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07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83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8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8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28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8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10Fl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12Roo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3/00Seats
    • B61D33/0007Details; Accessories
    • B61D33/0014Sea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3/00Seats
    • B61D33/0057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in vehicles
    • B61D33/0064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in vehicles not adjustably mounted; suppo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49/00Other deta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轨道车辆及其内装总成。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包括地板骨架,安装于轨道车辆的内饰墙板;竖向扶手,第一端吊装于轨道车辆的车体顶板,第二端伸入轨道车辆的客室内;客室地板,吊装于地板骨架和/或竖向扶手的第二端以使客室地板与车体地板间隔。该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能够将客室地板与车下设备相互隔离,进而避免了车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经过客室地板传入客室内,降低了客室内的噪音。能够减小客室地板的横向跨度,满足了客室地板的刚度需求。能够起到对竖向扶手的支撑固定作用,还能够增强客室地板的结构强度。客室地板与地板骨架以及竖向扶手可以在车下组装成型,装配完毕后再整体安装于车体,能够提高车体组装的效率。

Description

车体、轨道车辆及其内装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体、轨道车辆及其内装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车体以及内装结构例如客室地板、内饰墙板、顶板等,分别通过安装座等结构安装于车体,但是由于使用了安装座,使得结构之间存在安装接缝,不利于内饰隔声设计。
针对客室地板而言,转向架及车下设备振动传入车体,通过地板安装结构传入内饰地板,进而向车内辐射噪声;在轨道车辆降噪设计过程中,客室地板可通过地板减振器安装在车体地板上,减小车体振动向车内传递,但是这种方法无法根本解决地板振动传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能够实现客室地板与车体的隔音,降低客室内的噪音。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包括:
地板骨架,安装于轨道车辆的内饰墙板;
竖向扶手,第一端吊装于轨道车辆的车体顶板,第二端伸入轨道车辆的客室内;
客室地板,吊装于所述地板骨架和/或所述竖向扶手的第二端以使所述客室地板与车体地板间隔。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通过将客室地板吊装于地板骨架和/或竖向扶手上,能够将客室地板与车下设备相互隔离,进而避免了车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经过客室地板传入客室内,降低了客室内的噪音。通过将客室地板的端部吊装在地板骨架上,能够减小客室地板的横向跨度,满足了客室地板的刚度需求。通过将客室地板吊装于竖向扶手,不仅仅能够起到对竖向扶手的支撑固定作用,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客室地板的结构强度。同时,客室地板与地板骨架以及竖向扶手可以在车下组装成型,装配完毕后再整体安装于车体,能够提高车体组装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客室地板适于通过减振结构吊装于所述地板骨架和/或所述竖向扶手的第二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饰墙板上安装有座椅骨架,所述地板骨架包括连接于所述座椅骨架的连接部和用于吊装所述客室地板的吊装部,所述减振结构设置于所述吊装部与所述客室地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座椅骨架之间通过可调连接件连接;
所述座椅骨架与所述客室地板之间设置有挡水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竖向扶手穿出所述客室地板的第二端设置有承托部,所述减振结构设置于所述承托部以及所述客室地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客室地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竖向扶手的通孔;
在所述承托部与所述客室地板之间和/或所述通孔与所述竖向扶手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座椅骨架与所述内饰墙板之间、所述竖向扶手与所述客室地板之间以及所述竖向扶手与所述车体顶板之间中的至少一组设置有调整垫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竖向扶手为多个,多个所述竖向扶手沿所述车体顶板的宽度和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竖向扶手的第一端连接于内饰顶板;和/或
多个所述竖向扶手的第一端连接有横向扶手。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体,包括上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体,通过设置上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不仅能够减小客室内的噪音,还能够提高车体的装配效率。
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或者上述的车体。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内装总成或者车体,不仅仅能够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还能够提升轨道车辆的装配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通过将客室地板吊装于地板骨架和/或竖向扶手上,能够将客室地板与车下设备相互隔离,进而避免了车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经过客室地板传入客室内,降低了客室内的噪音。通过将客室地板的端部吊装在地板骨架上,能够减小客室地板的横向跨度,满足了客室地板的刚度需求。通过将客室地板吊装于竖向扶手,不仅仅能够起到对竖向扶手的支撑固定作用,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客室地板的结构强度。同时,客室地板与地板骨架以及竖向扶手可以在车下组装成型,装配完毕后再整体安装于车体,能够提高车体组装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体,通过设置上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不仅能够减小客室内的噪音,还能够提高车体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内装总成或者车体,不仅仅能够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还能够提升轨道车辆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
附图标记:
100、地板骨架;102、内饰墙板;104、竖向扶手;106、车体顶板;108、客室地板;110、内饰顶板;112、车体地板;114、减振结构;116、座椅骨架;118、连接部;120、吊装部;122、挡水板;124、承托部;126、密封件;128、横向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包括地板骨架100、竖向扶手104以及客室地板108;其中,地板骨架100安装于轨道车辆的内饰墙板102;竖向扶手104的第一端吊装于轨道车辆的车体顶板106,第二端伸入轨道车辆的客室内;客室地板108吊装于地板骨架100和/或竖向扶手104的第二端以使客室地板108与车体地板112间隔。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通过将客室地板108吊装于地板骨架100和/或竖向扶手104上,能够将客室地板108与车下设备相互隔离,进而避免了车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经过客室地板108传入客室内,降低了客室内的噪音。通过将客室地板108的端部吊装在地板骨架100上,能够减小客室地板108的横向跨度,满足了客室地板108的刚度需求。通过将客室地板108吊装于竖向扶手104,不仅仅能够起到对竖向扶手104的支撑固定作用,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客室地板108的结构强度。同时,客室地板108与地板骨架100以及竖向扶手104可以在车下组装成型,装配完毕后再整体安装于车体,能够提高车体组装的效率。
请继续参见图1,地板骨架100用于安装客室地板10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地板骨架100可以以车体的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地设置于车体内的两侧,地板骨架100的一端与内饰墙板102连接,这里提及的地板骨架100与内饰墙板102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连接,地板骨架100的另一端承托在客室地板108的底部。
通过将客室地板108的左右两端搭设在地板骨架100上,能够有效地减小客室地板108的横向跨度,进而能够保证客室地板108的使用刚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提升客室地板108的刚度,客室地板108的中部还可以通过竖向扶手104吊装于车辆的车体顶板106上。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竖向扶手104不仅仅能够实现方便乘客扶握的使用需求,还能够起到类似于加强筋的作用,也即,竖向扶手104能够从客室地板108的中部实现对客室地板108的吊装,保证了客室地板108的使用刚度,进而保证了该客室地板108能够承载更大的重量。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仅将客室地板108搭接在地板骨架100上并与地板骨架100连接固定,或者仅通过竖向扶手104实现对客室地板108的吊装,需要说明的是,当仅通过竖向扶手104实现对客室地板108的吊装时,需要保证在靠近客室地板108左右两侧的位置也设置相应的竖向把手,以避免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客室地板108发生晃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安装方便,客室地板108可以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成若干分段的形式,相邻两个客室地板108之间形成搭接结构,在搭接结构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垫以防止相邻两个客室地板108之间出现缝隙。
请继续参见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客室地板108适于通过减振结构114吊装于地板骨架100。
通过在地板骨架100和客室地板108之间设置减振结构114能够减小地板骨架100与客室地板108之间的振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由于地板骨架100振动导致的噪音,同时,设置在地板骨架100和客室地板108之间的减振结构114还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消除客室地板108在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上的振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内饰墙板102上安装有座椅骨架116,地板骨架100包括连接于座椅骨架116的连接部118和用于吊装客室地板108的吊装部120,减振结构114设置于吊装部120与客室地板108之间。
如前所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地板骨架100可以直接固定在内饰墙板102上。在另外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地板骨架100还可以固定在座椅骨架116上。参见图1,座椅骨架116固定在内饰墙板102上,座椅骨架116用于实现对座椅的固定支撑。座椅骨架116大致呈L形,一端固定在内饰墙板102上,另一端朝向客室内部延伸以实现对座椅的支撑。
地板骨架100包括连接于座椅骨架116的连接部118以及连接于连接部118的吊装部120,其中,吊装部120用于实现对客室地板108的安装。也即,地板骨架100同样大致呈L形,与座椅骨架116连接的一端即为地板骨架100的连接部118,与客室地板108连接的一端即为地板骨架100的吊装部120。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地板骨架100用于实现对客室地板108的吊装,因而地板骨架100需要使用结构强度相对较高的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在地板骨架100和客室地板108之间的减振结构114可以使用第一减震器、橡胶垫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连接部118与座椅骨架116之间通过可调连接件连接;座椅骨架116与客室地板108之间设置有挡水板122。
请继续参见图1,由于客室地板108与车体地板112之间间隔设置,如果需要调整客室地板108与车体地板112之间的间距,就需要调整地板骨架100与座椅骨架116的相对位置,因此,在地板骨架100的连接部118与座椅骨架116之间设置有可调连接件。通过在座椅骨架116和连接部118之间设置可调连接件能够有效地实现调整客室地板108和车体地板112之间间距的目的。这里提及的可调连接件可以使用能够实现长度可调且能够定位的元件,这里不再穷举。
通过在座椅骨架116与客室地板108之间设置挡水板122,能够有效地避免客室地板108上的积水通过座椅骨架116与客室地板108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客室地板108与车体地板112之间。同时,挡水板122还能够防止杂物进入客室地板108与车体地板112之间,还能够避免乘客的脚、行李等卡在客室地板108与地板骨架100之间。
请继续参见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客室地板108适于通过减振结构114吊装于竖向扶手104的第二端。
通过在竖向扶手104和客室地板108之间设置减振结构114能够减小竖向扶手104与客室地板108之间的振动,设置在竖向扶手104和客室地板108之间的减振结构114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消除客室地板108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竖向扶手104穿出客室地板108的第二端设置有承托部124,减振结构114设置于承托部124以及客室地板108之间。
如图1所示,在竖向扶手104穿出客室地板108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承托客室地板108的承托部124,减振结构114可以设置在承托部124朝向客室地板108的一侧以及客室地板108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在竖向扶手104和客室地板108之间的减振结构114可以使用第二减震器、橡胶垫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客室地板108上设置有用于穿设竖向扶手104的通孔;在承托部124与客室地板108之间和/或通孔与竖向扶手104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26。
如前所述,为了能够将竖向扶手104穿出客室地板108,在客室地板108上设置有与竖向扶手104相匹配的通孔,通过在承托部124与客室地板108之间和/或通孔与竖向扶手104之间设置密封件126,能够防止水、杂物等经过通孔进入客室地板108与车体地板112之间。这里提及的密封件126可以使用橡胶垫、硅胶垫或者密封胶等能够实现密封效果的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座椅骨架116与内饰墙板102之间、竖向扶手104与客室地板108之间以及竖向扶手104与车体顶板106之间中的至少一组设置有调整垫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座椅骨架116与内饰墙板102之间、竖向扶手104与客室地板108之间以及竖向扶手104与车体顶板106之间的任意一处设置调整垫片。
举例来说,当调整垫片设置于座椅骨架116与内饰墙板102之间时,不仅仅能够消除内饰墙板102与座椅骨架116之间的振动传递,还能够调整座椅骨架116相对于内饰墙板102的位置,进而能够满足不同宽度的客室地板108的吊装需求。
当调整垫片设置于竖向扶手104与客室地板108之间时,不仅仅能够消除竖向扶手104与客室地板108之间的振动传递,还能够调整客室地板108相对于竖向扶手104的位置,进而能够满足不同高度的客室地板108的吊装需求。
当调整垫片设置于竖向扶手104与车体顶板106之间时,不仅仅能够消除竖向扶手104与车体顶板106之间的振动传递,还能够调整竖向扶手104相对于车体顶板106的位置,进而能够满足不同高度的竖向扶手104的安装需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调整垫片的位置可以按照上述三种形式任意设置,调整垫片可以使用橡胶片、硅胶片等。
参见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竖向扶手104为多个,多个竖向扶手104沿车体顶板106的宽度和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竖向扶手104的第一端连接于内饰顶板;和/或多个竖向扶手104的第一端连接有横向扶手128。
通过沿着车体顶板106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多个竖向扶手104,不仅仅能够提高竖向扶手104对于客室地板108的吊装稳定性,还能够为客室内的乘客提供更多的竖向扶手104以供乘客持握。
通过在竖向扶手104的第一端连接横向扶手128,一方面可以保证多个竖向扶手104的垂直度以及结构强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竖向扶手104对于客室地板108的吊装稳定性。当然,横向扶手128也可以方便身高较高的乘客持握。
多个竖向扶手104还可以穿过内饰顶板110,通过内饰顶板110的固定,同样可以起到对多个竖向扶手104定位的作用。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体,包括上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体,通过设置上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不仅能够减小客室内的噪音,还能够提高车体的装配效率。
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或者上述的车体。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内装总成或者车体,不仅仅能够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还能够提升轨道车辆的装配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板骨架(100),安装于轨道车辆的内饰墙板(102);
竖向扶手(104),第一端吊装于轨道车辆的车体顶板(106),第二端伸入轨道车辆的客室内;
客室地板(108),吊装于所述地板骨架(100)和所述竖向扶手(104)的第二端以使所述客室地板(108)与车体地板(112)间隔;
所述内饰墙板(102)上安装有座椅骨架(116),所述地板骨架(100)包括连接于所述座椅骨架(116)的连接部(118)和用于吊装所述客室地板(108)的吊装部(120),所述吊装部(120)与所述客室地板(108)之间设置有减振结构(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客室地板(108)适于通过所述减振结构(114)吊装于所述地板骨架(100)和所述竖向扶手(104)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8)与所述座椅骨架(116)之间通过可调连接件连接;
所述座椅骨架(116)与所述客室地板(108)之间设置有挡水板(1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扶手(104)穿出所述客室地板(108)的第二端设置有承托部(124),所述减振结构(114)设置于所述承托部(124)以及所述客室地板(10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客室地板(108)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竖向扶手(104)的通孔;
在所述承托部(124)与所述客室地板(108)之间和/或所述通孔与所述竖向扶手(104)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26)。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其特征在于,座椅骨架(116)与所述内饰墙板(102)之间、所述竖向扶手(104)与所述客室地板(108)之间以及所述竖向扶手(104)与所述车体顶板(106)之间中的至少一组设置有调整垫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扶手(104)为多个,多个所述竖向扶手(104)沿所述车体顶板(106)的宽度和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竖向扶手(104)的第一端连接于内饰顶板(110);和/或
多个所述竖向扶手(104)的第一端连接有横向扶手(128)。
8.一种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
9.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总成,或者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体。
CN202111350708.6A 2021-11-15 2021-11-15 车体、轨道车辆及其内装总成 Active CN113928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0708.6A CN113928355B (zh) 2021-11-15 2021-11-15 车体、轨道车辆及其内装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0708.6A CN113928355B (zh) 2021-11-15 2021-11-15 车体、轨道车辆及其内装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8355A CN113928355A (zh) 2022-01-14
CN113928355B true CN113928355B (zh) 2023-04-25

Family

ID=79286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0708.6A Active CN113928355B (zh) 2021-11-15 2021-11-15 车体、轨道车辆及其内装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83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4118B (zh) * 2022-02-24 2023-06-23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地板及轨道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16116B1 (en) * 2000-02-03 2002-07-09 New Flyer Industries Limited Interior structure of a mass transit vehicle
JP2002362358A (ja) * 2001-06-05 2002-12-18 Hitachi Ltd 鉄道車両車体
JP2008230450A (ja) * 2007-03-22 2008-10-02 Hitachi Ltd 軌条車両車体
JP5858624B2 (ja) * 2011-02-11 2016-02-10 日本車輌製造株式会社 軌条車両車体
JP6062692B2 (ja) * 2012-09-13 2017-01-18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鉄道車両用車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8355A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28355B (zh) 车体、轨道车辆及其内装总成
CN109178009B (zh) 一种100%低地板轨道车辆底架及100%低地板轨道车辆
JP539313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CN104743426B (zh) 电梯轿厢
WO2006101154A1 (ja) マシンルームレスエレベータ
CN104768863A (zh) 包括结构上独立的电梯曳引机导轨安装座的系统
CN113264071A (zh) 轨道车辆内装总成、车体及轨道车辆
JP2007216903A (ja)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JP4291474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
TW202039352A (zh) 電梯車廂及具備該車廂的電梯
JP4188008B2 (ja) 鉄道車両用車体の曲げ振動抑制方法
CN113460834A (zh) 一种无机房主机布置结构
CN102320512A (zh) 曳引机底座及曳引机的安装工装和曳引机的安装方法
CN216915866U (zh) 一种适用于城轨车辆的显示屏安装支架
JPH1179612A (ja) エレベータのつり合いおもり及びかご
CN216549127U (zh) 一种无机房主机布置结构
JP430383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
KR100860935B1 (ko) 기계실이 없는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CN217074333U (zh) 轨道车辆吊装包间及轨道车辆
CN220332669U (zh) 贯通道结构及客用车辆
CN210854872U (zh) 一种用于货梯的支撑装置
CN205502839U (zh) 一种汽车车门玻璃升降器支架安装连接结构
CN215558196U (zh) 一种无机房主机安装用搁机大梁结构
CN111907545B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水泵箱及轨道车辆
JP485560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