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4878U - 空滤器及工程车辆 - Google Patents

空滤器及工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4878U
CN215804878U CN202122084005.5U CN202122084005U CN215804878U CN 215804878 U CN215804878 U CN 215804878U CN 202122084005 U CN202122084005 U CN 202122084005U CN 215804878 U CN215804878 U CN 215804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dust exhaust
air
port
air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40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顺八
于松林
冯白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40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4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4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4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程车辆安全运行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滤器及工程车辆。空滤器包括:壳体;滤芯,设置在壳体内,滤芯与壳体之间形成排尘腔;其中,壳体上具有第一排尘口和第二排尘口,第一排尘口和第二排尘口均与排尘腔连通,在重力方向上,第一排尘口位于第二排尘口上方;以及抽尘组件,与第一排尘口和第二排尘口分别连接,抽尘组件构造为将排尘腔内的灰尘通过第一排尘口和第二排尘口抽离壳体。以此实现快速排出壳体内的灰尘,降低灰尘在壳体内滞留的可能性,提高对空滤器的清理效果。

Description

空滤器及工程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车辆安全运行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滤器及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空滤器是一种设置在工程车辆上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的设备,完成过滤的空气再进入发动机内,以供发动机运行时使用,空滤器主要是滞留空气中的灰尘和水分等,可以有效环境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磨损。
在现有技术中,空滤器包括壳体和滤芯两部分几个。壳体上具有进气口以供空气进入,进入壳体的空气会穿过滤芯,滤芯从而滞留空气中的灰尘等,从而完成对空气的过滤。
上述空滤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灰尘会逐渐堆积在滤芯表面。当堆积在滤芯表面的灰尘较多时,就会对滤芯形成堵塞而影响空气穿过滤芯,降低对空气的过滤效果。为了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经常对滤芯清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清理过程中,为了避免滤芯的反复拆卸,需要向空滤器内吹入空气,利用空气的流动将滤芯上的灰尘吹离,但是随着空气的流动,灰尘容易在空滤器内发生飞扬,飞扬的灰尘难以随着空气离开壳体,导致灰尘会在壳体内滞留,当停止空气流动时,灰尘会再次附着在滤芯表面,降低了空滤器的清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滤器及工程车辆,解决了或者改善了空滤器在清洁过程中灰尘容易重新附着在滤芯表面而导致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空滤器,所述空滤器包括:壳体;滤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滤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排尘腔;其中,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排尘口和第二排尘口,所述第一排尘口和所述第二排尘口均与所述排尘腔连通,在重力方向上,所述第一排尘口位于所述第二排尘口上方;以及抽尘组件,与所述第一排尘口和所述第二排尘口分别连接,所述抽尘组件构造为将所述排尘腔内的灰尘通过所述第一排尘口和所述第二排尘口抽离所述壳体。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空滤器,在空滤器运行时,空气会进入壳体内并穿过滤芯,滤芯将空气中含有的灰尘等滞留,以完成对空气的过滤。当需要对空滤器进行清洁时,将滤芯上灰尘震落至排尘腔内。进入排尘腔内的灰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飞扬在排尘腔内,另一部分沉淀在排尘腔底部。在灰尘进入排尘腔内后,再开启抽尘组件,抽尘组件将飞扬的灰尘通过第一排尘口排出,将沉淀的灰尘通过第二排尘口排出。以此实现快速排出壳体内的灰尘,降低灰尘在壳体内滞留的可能性,提高对空滤器的清理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抽尘组件包括:抽尘件,构造为产生抽尘过程中的吸力;第一排尘管,一端与所述第一排尘口连接,所述第一排尘管远离所述第一排尘口的一端与所述抽尘件连通;以及第二排尘管,一端与所述第二排尘口连接,所述第二排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抽尘件靠近所述第一排尘管的一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抽尘件为吸气机,所述吸气机具有第一吸尘口、第二吸尘口及出尘口,所述第一排尘管与所述第一吸尘口连接,所述第二排尘管与所述第二吸尘口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吸气机还具有启闭口,所述启闭口与所述第一吸尘口和所述第二吸尘口分别连接;其中,所述吸气机包括:启闭件,设置在所述启闭口内,所述启闭件构造为选择性开启所述第一吸尘口或所述第二吸尘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启闭件为电磁球阀;所述空滤器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电磁球阀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电磁球阀开启所述第一吸尘口或所述第二吸尘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吸气机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吸气机关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沿水平方向安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滤芯包括:外滤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外滤芯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围合出排尘腔;以及内滤芯,设置在所述外滤芯内,所述内滤芯与所述外滤芯之间形成反吹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滤器还包括: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反吹腔连通,所述进气管构造为向所述反吹腔内输入第一压力气体;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滤器还包括:储气筒,用于存储第一压力气体,所述储气筒与所述进气管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滤器还包括:延时启动器,所述延时启动器与所述抽尘组件通讯连接,所述延时启动器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压力气体进入所述反吹腔内的反吹信号,并根据所述反吹信号启动所述抽尘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滤器还包括:吹气管,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吹气管与所述排尘腔连通。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工程车辆,所述工程车辆包括:底盘;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空滤器,所述空滤器设置在底盘上,所述空滤器构造为对进入所述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的空气进行过滤。
本申请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一种工程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空滤器可以对进入发动机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以将灰尘等滞留,从而缓解发动机的磨损,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空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空滤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吸气机、控制器以及延时启动器的构成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吸气机和电磁球阀的构成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吹气管、壳体以及排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申请概述
空滤器是向发动机提供清洁空气的设备,因此空滤器的状态对发动机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而当发动机持续运行时,需要大量空气的持续输送。因此随着发动机运行时间的增加,当大量空气穿过滤芯时,滤芯表面上的灰尘会逐渐增多。如果不进行清理,大量灰尘堆积在滤芯的表面上,会堵塞滤芯,进而导致滤芯对空气的过滤效果降低,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简化对滤芯的清洁流程,往往通过直接向空滤器内输送空气,利用空气的流动来分离灰尘和滤芯,以实现对滤芯上灰尘的清理。但是空气在流动时,很容易导致灰尘在空滤器内飞扬。当空气停止流动时,飞扬的灰尘依然滞留在空滤器的壳体内,此时灰尘会再次附着在滤芯表面,导致空滤器的清洁效果变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空滤器及工程车辆,通过设置抽尘组件,在对空滤器进行清理时。利用灰尘与滤芯分离时,灰尘将会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飞扬,另一部会沉淀,将两部分灰尘通过两个排尘口分别快速的抽出壳体,以减少灰尘在壳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降低灰尘再次附着在滤芯上的可能性,提高对空滤器的清洁效果。
在简单介绍了本申请的实施原理后,以下将参考附图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例。
示例性空滤器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空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空滤器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空滤器包括壳体100、滤芯 110以及抽尘组件200。滤芯110设置在壳体100内,滤芯110与壳体100之间形成排尘腔120。壳体100上具有第一排尘口和第二排尘口,第一排尘口和第二排尘口均与排尘腔120连通,在重力方向上,第一排尘口位于第二排尘口上方。抽尘组件200与第一排尘口和第二排尘口分别连接,抽尘组件200构造为将排尘腔120内的灰尘通过第一排尘口和第二排尘口抽离壳体100。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当空滤器运行时,空气会进入壳体100后再穿过滤芯110,滤芯110将空气中的灰尘等滞留,以完成对空气的过滤,空气过滤后再进入发动机内。
当对空滤器进行清洁时,将滤芯110上的灰尘震落至排尘腔120内。进入排尘腔120内的灰尘,一部分飞扬在排尘腔120内,另一部分会沉淀在排尘腔120下部。此时通过抽尘组件200将飞扬在排尘腔120内的灰尘,通过第一排尘口快速排出。沉淀的灰尘则通过第二排尘口快速排出。以此来顺利实现将灰尘快速排出排尘腔 120。从而可以减少灰尘在排尘腔120内滞留的时间,提高对空滤器的清洁效果。
参照图2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抽尘组件200包括抽尘件210、第一排尘管220以及第二排尘管230。抽尘件210构造为产生抽尘过程中的吸力,以抽取排尘腔120内的灰尘。第一排尘管220的一端与第一排尘口连通,第一排尘管220 的另一端与抽尘件210连通。第二排尘管230的一端与第二排尘口连通,第二排尘管230的另一端与抽尘件210靠近第一排尘管220的一侧连通。
在抽取排尘腔120内的灰尘,启动抽尘件210,抽尘件210产生吸力而抽取空气,排尘腔120内的空气从第一排尘口和第二排尘口分别排出至第一排尘管220和第二排尘管230内,以此来将飞扬的灰尘通过第一排尘口排出,沉淀的灰尘则通过第二排尘口排出。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尘管220和第二排尘管230均可以采用胶管,胶管属于软管,在安装时可以产生一定的弯曲,以便于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
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吸气机、控制器以及延时启动器的构成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吸气机和电磁球阀的构成示意图。参照图3和图4 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抽尘件210可以为吸气机211。吸气机211具有第一吸尘口212、第二吸尘口213以及出尘口214,第一排尘管220与第一吸尘口212 连接,第二排尘管230与第二吸尘口213连接。出尘口214位于吸气机211远离第一吸尘口212的一侧。
当抽尘件210运行时,可以将第一排尘管220内的灰尘通过第一吸尘口212吸出,将第二排尘管230内的灰尘通过第二吸尘口213吸出,再通过出尘口214,将灰尘排出吸气机211,以此实现灰尘的排出。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抽尘件210还可以为吸气风扇或者其他可以产生吸力的设备,具体可以根据对吸力功率的要求以及安装空间的要求进行选择。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吸气机211还具有启闭口215。启闭口215与第一吸尘口212和第二吸尘口213分别连通。其中吸气机211还包括启闭件240。启闭件 240设置在启闭口215内,启闭件240构造为选择性开启第一吸尘口212或第二吸尘口213。
当需要吸出排尘腔120内的灰尘时,通过启闭件240先打开第一吸尘口212而关闭第二吸尘口213,此时,先通过第一排尘管220将排尘腔120内飞扬的灰尘抽出排尘腔120。当飞扬的灰尘都抽出排尘腔120时,启闭件240再关闭第一吸尘口 212而打开第二吸尘口213,此时,通过第二排尘管230将排尘腔120内沉淀的灰尘排出排尘腔120。以此顺利实现灰尘的快速排出。
参照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启闭件240可以为电磁球阀241。空滤器还包括控制器250,控制器250与电磁球阀241通讯连接,控制器250配置为控制电磁球阀241开启第一吸尘口212或第二吸尘口213。
在抽出排尘腔120内的灰尘时,通过控制器250来控制电磁球阀241的开启,当第一吸尘口212的开启时间超过第一预定时间时,控制器250就可以控制电磁球阀241自动关闭第一吸尘口212而开启第二吸尘口213,以此自动控制第一吸尘口 212和第二吸尘口213的开启和关闭,提高抽尘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参照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与吸气机211通讯连接,控制器250配置为控制吸气机211关闭。当第二吸尘口213开启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时,就控制吸气机211关闭,以此来实现吸气机211的自动关闭,从而提高整个排尘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内可以设置一个计时器,计时器用于累计吸气机211的运行时间,当吸气机211的运行时间超过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器250 就控制电磁阀关闭第一吸尘口212而开启第二吸尘口213。当吸气机211的运行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器250就控制吸气机211自动关闭。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可以为10秒,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为40 秒。即当吸气机211运行10秒后,控制器250控制电磁阀关闭第一吸气口而开启第二吸气口。当吸气机211运行40秒后,控制器250就控制吸气机211自动关闭。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沿水平方向安装,此时第一排尘口和第二排尘口均位于同一端面上。
参照图2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滤芯110包括内滤芯112和外滤芯111。内滤芯112设置在外滤芯111内,内滤芯112与外滤芯111之间形成反吹腔150。外滤芯111与壳体100之间围合出排尘腔120。在对滤芯110进行清洁时,可以先向反吹腔150内通入气体,气体穿过外滤芯111,而将外滤芯111上的灰尘震落至排尘腔120内,以此实现灰尘与外滤芯111的分离。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空滤器还包括进气管130。进气管130设置在壳体100 上,进气管130的一端与反吹腔150连通,进气管130构造为向反吹腔150内输入第一压力气体,第一压力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在分离外滤芯111与灰尘时,通过进气管130向反吹腔150内输入第一压力气体。第一压力气体进入反吹腔150内后,由于第一压力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第一压力气体就会快速穿过外滤芯111而向壳体100外排出。当第一压力气体穿过外滤芯111时,顺利将外滤芯111上的灰尘震落。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气体的压强可以为0.6-0.8兆帕,且第一压力气体在输入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输入。比如在1秒左右就完成第一压力气体的输入。通过短时间内输入大量高压气体,可以在反吹腔150内形成气体冲击,从而对外滤芯111形成冲击,以提高对外滤芯111上灰尘的震落效果。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进气管130内设有电磁阀。进气管130远离壳体100 的一端可以设置一个储气筒,用于存储第一压力气体,并在储气筒上设置压力传感器以检测储气筒的内部压力,电磁阀与压力传感器通讯连接。当储气筒内的第一压力气体输入到反吹腔150内时,储气筒的内部压力会降低,当该内部压力低于预设压力时,就可以控制电磁阀关闭充气管,停止继续反吹。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空滤器还包括延时启动器140。延时启动器140与抽尘组件200通讯连接,延时启动器140配置为获取第一压力气体进入翻反吹腔150 内的反吹信号,并根据反吹信号控制抽尘组件200启动。延时启动器140可以控制抽尘组件200的启动时机,从而实现抽尘组件200的自动启动,以进一步提高清理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延时启动器140可以为具有计时功能的PLC控制器。该PLC控制器与电磁阀通讯连接。当电磁阀开启后,PLC控制器开始计时,当电磁阀开启时间超过预定时间后,PLC控制器就控制抽尘组件200启动。
具体的,当电磁阀的开启到关闭的间隔时间为1秒时,预定时间就可以设定为 0.5秒。当PLC控制器的计时超过0.5秒时,就控制抽尘组件200启动。此时由于第一压力气体已经穿过外滤芯111,因此部分灰尘已经进入排尘腔120内。此时启动抽尘组件200,抽尘组件200开始将排尘腔120内的灰尘抽出,以陆续将外滤芯 111上的灰尘通过第一排尘口和第二排尘口排出壳体100。
图5所示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吹气管、壳体以及排尘腔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所示,空滤器还包括吹气管160。吹气管160设置在壳体100上,吹气管160 的一端排尘腔120相连通,吹气管160的另一端与气源连通。
在排出排尘腔120内的灰尘时,可以通过启动气源,以利于吹气管160而向排尘腔120内吹入空气,从而将排尘腔120内的灰尘吹出排尘腔120,以此来提高排尘效果。
示例性工程车辆
该工程车辆包括底盘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空滤器。空滤器设置在底盘上,空滤器构造为对进入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的空气进行过滤。
在工程车辆运行时,空滤器对空气进行过滤,以将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滞留,从而缓解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磨损,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由于上述的工程车辆设有上述的空滤器,因而上述的工程车辆具有上述的空滤器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在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包括:
壳体(100);
滤芯(11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所述滤芯(110)与所述壳体(100)之间形成排尘腔(120);其中,所述壳体(100)上具有第一排尘口和第二排尘口,所述第一排尘口和所述第二排尘口均与所述排尘腔(120)连通,在重力方向上,所述第一排尘口位于所述第二排尘口上方;以及
抽尘组件(200),与所述第一排尘口和所述第二排尘口分别连接,所述抽尘组件(200)构造为将所述排尘腔(120)内的灰尘通过所述第一排尘口和所述第二排尘口抽离所述壳体(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尘组件(200)包括:
抽尘件(210),构造为产生抽尘过程中的吸力;
第一排尘管(220),一端与所述第一排尘口连接,所述第一排尘管(220)远离所述第一排尘口的一端与所述抽尘件(210)连通;以及
第二排尘管(230),一端与所述第二排尘口连接,所述第二排尘管(230)的另一端与所述抽尘件(210)靠近所述第一排尘管(220)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尘件(210)为吸气机(211),所述吸气机(211)具有第一吸尘口(212)、第二吸尘口(213)及出尘口(214),所述第一排尘管(220)与所述第一吸尘口(212)连接,所述第二排尘管(230)与所述第二吸尘口(2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机(211)还具有启闭口(215),所述启闭口(215)与所述第一吸尘口(212)和所述第二吸尘口(213)分别连接;其中,所述吸气机(211)包括:
启闭件(240),设置在所述启闭口(215)内,所述启闭件(240)构造为选择性开启所述第一吸尘口(212)或所述第二吸尘口(2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件(240)为电磁球阀(241);
所述空滤器还包括:
控制器(250),与所述电磁球阀(241)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250)配置为控制所述电磁球阀开启所述第一吸尘口(212)或所述第二吸尘口(2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50)与所述吸气机(211)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250)配置为控制所述吸气机(211)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沿水平方向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110)包括:
外滤芯(111),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所述外滤芯(111)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100)的内表面围合出排尘腔(120);以及
内滤芯(112),设置在所述外滤芯(111)内,所述内滤芯(112)与所述外滤芯(111)之间形成反吹腔(1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还包括:
进气管(1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上,所述进气管(130)与所述反吹腔(150)连通,所述进气管(130)构造为向所述反吹腔(150)内输入第一压力气体;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还包括:
储气筒,用于存储第一压力气体,所述储气筒与所述进气管(130)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还包括:
延时启动器(140),所述延时启动器(140)与所述抽尘组件(200)通讯连接,所述延时启动器(140)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压力气体进入所述反吹腔内的反吹信号,并根据所述反吹信号启动所述抽尘组件(20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还包括:
吹气管(16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上,所述吹气管(160)与所述排尘腔(120)连通。
13.一种工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车辆包括:
底盘;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滤器,所述空滤器设置在底盘上,所述空滤器构造为对进入所述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的空气进行过滤。
CN202122084005.5U 2021-08-31 2021-08-31 空滤器及工程车辆 Active CN215804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4005.5U CN215804878U (zh) 2021-08-31 2021-08-31 空滤器及工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4005.5U CN215804878U (zh) 2021-08-31 2021-08-31 空滤器及工程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4878U true CN215804878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54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4005.5U Active CN215804878U (zh) 2021-08-31 2021-08-31 空滤器及工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4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02148A3 (en) Dust collection unit for use in vacuum cleaner and main body of vacuum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CN108798945A (zh) 一种自清式空气滤清器
CN101631730B (zh) 利用过滤筒的真空系统
CN102413750A (zh) 吸尘器
CN215804878U (zh) 空滤器及工程车辆
CN201263934Y (zh) 脉冲逆流袋式除尘器
CN104711060B (zh) 一种多级过滤型天然气压缩机
CN215804879U (zh) 空滤器及工程车辆
CN103270314B (zh) 快速释放真空泵
KR20160093222A (ko) 보충가스를 이용한 백필터 집진장치 및 이의 작동방법
CN215804877U (zh) 空滤器及工程车辆
CN113882977B (zh) 空滤器清洁方法、清洁装置、空滤器及工程车辆
CN213743733U (zh) 一种egr发动机、egr冷却器及egr进气道反吹装置
KR20160109553A (ko) 다중 사이클론 복합 집진기
CN215804881U (zh) 空滤器用清洁装置、空滤器、空滤器固定装置及工程车辆
CN215804880U (zh) 空滤器及工程车辆
CN210320203U (zh) 一种油烟机
CN203420784U (zh) 一种带有除灰装置的空气过滤器
CN108869126B (zh) 用于运行在燃料喷射系统中的低压回路的方法以及低压回路
EP1162300A3 (en) Discharge unit for washing machine
CN112518115A (zh) 一种自带除尘功能的激光切割机床身
CN214715124U (zh) 一种输灰过滤器的装置
CN213833678U (zh) 一种抽吸系统、车载设备及撬装设备
CN213818544U (zh) 一种改良型电气控制柜
CN2649165Y (zh) 一种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