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88214U - 双面加工治具 - Google Patents

双面加工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88214U
CN215788214U CN202122033500.3U CN202122033500U CN215788214U CN 215788214 U CN215788214 U CN 215788214U CN 202122033500 U CN202122033500 U CN 202122033500U CN 215788214 U CN215788214 U CN 215788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frame
square outer
pressing mechanism
doubl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335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新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u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u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u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u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335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88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88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882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加工治具,包括底座、承托架、第一压紧机构、第二压紧机构及可正向或反向放置于承托架上的模座。承托架装于底座,第一压紧机构位于承托架一侧的旁边,第二压紧机构位于承托架相对的另一侧旁边;模座包含方形外框、多条位于方形外框内并隔开排列的承载条及用于将工件锁固于承载条上的螺纹锁紧件,承载条的末端与方形外框固定连接,承载条的正面低于方形外框的正面,承载条的反面高于方形外框的反面,螺纹锁紧件从承载条的正面可转动地穿入承载条,且螺纹锁紧件在将工件锁紧于承载条时低于方形外框的正面,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共同从上方压紧方形外框;以提高工件加工效率和精度。

Description

双面加工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具,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条状工件加工用的双面加工治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数控机床广泛地应用于精密的机械加工场合中,能加工出各种复杂造型工件,因此,数控机床越来越受到企业所青睐。
其中,在条状工件的数控加工过程中,离不开治具的使用,通过治具对条状工件的装夹,以确保数控机床对夹紧固定后的条状工件加工的可靠性。
而在现有的治具中,其模座是与承托架固定在一起,定位于模座上的条状工件靠压紧机构压紧固定,这样设计使得数控机床一次只能加工条状工件的一面;当要加工条状工件的另一面时,此时需将条状工件从模座上取下,反转过来再装配于另一型号的模座处。因此,条状工件在双面加工过程中需要反复于不同模座上的装拆,这样会影响到条状工件的加工速度和加工精度。
因此,急需要一种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的双面加工治具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的双面加工治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加工治具包括底座、承托架、第一压紧机构、第二压紧机构及用于对工件装夹固定且可正向或反向放置于所述承托架上的模座。所述承托架从所述底座的上方装配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压紧机构位于所述承托架一侧的旁边,所述第一压紧机构还装配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压紧机构位于所述承托架相对的另一侧旁边,所述第二压紧机构还装配于所述底座;所述模座包含方形外框、多条位于所述方形外框内并沿所述方形外框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隔开排列的承载条及用于将工件锁固于所述承载条上的螺纹锁紧件,所述承载条的末端与所述方形外框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条的正面低于所述方形外框的正面,所述承载条的反面高于所述方形外框的反面,所述螺纹锁紧件从所述承载条的正面可转动地穿入所述承载条,且所述螺纹锁紧件在将所述工件锁紧于所述承载条时低于所述方形外框的正面,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共同从上方压紧所述方形外框。
较佳地,每条所述承载条上至少设有两个彼此隔开的所述螺纹锁紧件。
较佳地,每条所述承载条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彼此隔开的定位孔,所述承托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
较佳地,所述承载条的反面之面积小于所述承载条的正面之面积。
较佳地,所述承载条的横截面之外轮廓包含由矩形和等腰梯形接成的组合轮廓。
较佳地,所述模座还包含沿所述承载条的排列方向彼此对齐的第一提耳和第二提耳,所述第一提耳固定于所述方形外框之一侧外,所述第二提耳固定于所述方形外框相对的另一侧外。
较佳地,所述第一提耳和第二提耳各高于所述方形外框的反面并低于所述方形外框的正面。
较佳地,所述承托架呈“ㄇ”字形。
较佳地,所述第一压紧机构以所述承托架为中心与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对称布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各包含输出端朝上布置的气缸、上下连杆及压块,所述上下连杆的下端与所述气缸中的缸体铰接,所述压块的一末端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铰接,所述压块的中部与所述上下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压块的另一末端伸至所述方形外框对应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加工治具还包括用于对工件装夹固定且可正向或反向放置于承托架上的模座,模座包含方形外框、多条位于方形外框内并沿方形外框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隔开排列的承载条及用于将工件锁固于承载条上的螺纹锁紧件;承载条的末端与方形外框固定连接,承载条的正面低于方形外框的正面,承载条的反面高于方形外框的反面,使得承载条在模座正向或反向放置于承托架时不会凸出方形外框,从而使得方形外框可靠地被承托架所承托,确保方形外框被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共同压紧;再由于螺纹锁紧件从承载条的正面可转动地穿入承载条,且螺纹锁紧件在将工件锁紧于承载条时低于方形外框的正面,以使得螺纹锁紧件在模座正向或反向放置于承托架时不会凸出方形外框,因此,确保模座于承托架的正反向放置的可靠性,且通过模座于承托架的正反向放置以满足条状工件的双面加工要求,且条状工件在双面加工过程中一直与模座保持装夹固定状态,所以,提高了加工速度和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加工治具在模座正向放置于承托架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双面加工治具在将模座移离承托架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加工治具中的模座在正向朝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在俯视方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沿图5中A-A线剖切且显示出工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座中的承载条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加工治具100包括底座10、承托架20、第一压紧机构30、第二压紧机构40及用于对工件200(见图6)装夹固定且可正向或反向放置于承托架20上的模座50。承托架20从底座10的上方装配于底座10,使得承托架20位于底座10上方,并由底座10为承托架20提供支撑的作用和装配的场所,较优的是,承托架20位于底座10的中部,以使得底座10的两端(例如但不限图3中的左右两端)各超出承托架20,为第一压紧机构30和第二压紧机构40两者的安装提供场所。第一压紧机构30位于承托架20一侧的旁边,例如但不限于图3所示的右侧旁边,第一压紧机构30还装配于底座10,由底座10为第一压紧机构30提供支撑的作用及装配的场所;第二压紧机构40位于承托架20相对的另一侧旁边,例如但不限于图3所示的左侧旁边,第二压紧机构40还装配于底座10,由底座10为第二压紧机构40提供支撑的作用及装配的场所。
结合图4至图6,模座50包含方形外框51、六条位于方形外框51内并沿方形外框51的长度方向隔开排列的承载条52及用于将工件200锁固于承载条52上的螺纹锁紧件53;承载条52的末端与方形外框51固定连接,较优的是,承载条52与方形外框51共同构成一体式结构,例如由同一块原料加工出来,以简化制造过程,并确保两者的连接强度,但不以此为限;承载条52的正面521低于方形外框51的正面511,承载条52的反面522高于方形外框51的反面512;螺纹锁紧件53从承载条52的正面521可转动地穿入承载条52,且螺纹锁紧件53在将工件200锁紧于承载条52时低于方形外框51的正面511,较优的是,螺纹锁紧件53为螺钉,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压紧机构30和第二压紧机构40共同从上方压紧方形外框51。具体地,在图4至图6中,每条承载条52上设有三个彼此隔开的螺纹锁紧件53,以增加螺纹锁紧件53对工件200的锁紧可靠性,可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承载条52的数量还可以是二条、三条、四条、五条或七条不等,另,每条承载条52上还可设有二个、四个、五个或六个不等的螺纹锁紧件53,故不以上述说明为限。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1和图2,以及图4至图6所示,每条承载条52上开设有两个彼此隔开的定位孔523,承托架20上设有与定位孔523配合的定位销21,以借助定位销21和定位孔523的配合,便于模座50从正向或从反向与承托架20之间的装拆操作,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每条承载条52上的定位孔523数量还可以为三个、四个或五个不等,故不以此为限。具体地,如图7所示,承载条52的反面522之面积小于承载条52的正面521之面积,以在模座50反向地放置于承托架20上时,为工件200的加工提供避让空间。更具体地,在图7所示,承载条52的横截面之外轮廓包含由矩形和等腰梯形接成的组合轮廓,状态见图7所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模座50在反向放置于承托架20时能提供更好的避让空间,原因是使得相邻两承载条52所夹的空间呈反向大而正向小的布置。
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为进一步地便于操作人员对模座50的取拿操作,模座50还包含沿承载条52的排列方向(即方形外框51的长度方向)彼此对齐的第一提耳54和第二提耳55,第一提耳54固定于方形外框51之一侧外,第二提耳55固定于方形外框51相对的另一侧外。具体地,在图3中,第一提耳54和第二提耳55各高于方形外框51的反面512并低于方形外框51的正面511,以防止第一提耳54和第二提耳55各从正向和反向凸出方形外框51,从而使得方形外框51从正向或反向可靠地放置于承托架20上。
如图1至图3所示,承托架20呈“ㄇ”字形,这样确保承托架20对模座50承托能力下尽可能减少模座50对材料的使用量,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承托架20还可呈其它形状,故不以上述为限。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压紧机构30以承托架20为中心与第二压紧机构40对称布置,确保第一压紧机构30和第二压紧机构40对方形外框51压紧位置的合理性。具体地,在图1至图3中,第一压紧机构30包含输出端311朝上布置的气缸31、上下连杆32及压块33,上下连杆32的下端与气缸31中的缸体312铰接,压块33的一末端与气缸31的输出端311铰接,压块33的中部与上下连杆32的上端铰接,压块33的另一末端伸至方形外框51对应上方;同时,第二压紧机构40包含输出端411朝上布置的气缸41、上下连杆42及压块43,上下连杆42的下端与气缸41中的缸体412铰接,压块43的一末端与气缸41的输出端411铰接,压块43的中部与上下连杆42的上端铰接,压块43的另一末端伸至方形外框51对应上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得第一压紧机构30和第二压紧机构40两者对方形外框51的压紧更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加工治具100还包括用于对工件200装夹固定且可正向或反向放置于承托架20上的模座50,模座50包含方形外框51、多条位于方形外框51内并沿方形外框5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隔开排列的承载条52及用于将工件200锁固于承载条52上的螺纹锁紧件53;承载条52的末端与方形外框51固定连接,承载条52的正面521低于方形外框51的正面511,承载条52的反面522高于方形外框51的反面512,使得承载条52在模座50正向或反向放置于承托架20时不会凸出方形外框51,从而使得方形外框51可靠地被承托架20所承托,确保方形外框51被第一压紧机构30和第二压紧机构40共同压紧;再由于螺纹锁紧件53从承载条52的正面521可转动地穿入承载条52,且螺纹锁紧件53在将工件200锁紧于承载条52时低于方形外框51的正面511,以使得螺纹锁紧件53在模座50正向或反向放置于承托架20时不会凸出方形外框51,因此,确保模座50于承托架20的正反向放置的可靠性,且通过模座50于承托架20的正反向放置以满足条状工件200的双面加工要求,且条状工件200在双面加工过程中一直与模座50保持装夹固定状态,所以,提高了加工速度和加工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正向放置是指方形外框51的反面512被承托架20所承托,反向放置是指方形外框51的正面511被承托架20所承托,即是说,通过模座50的翻转而对调方形外框51的正面511和反面512。另,所有承载条52根据实际需要还可沿方形外框51的宽度方向排列,故不以上述说明为限。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面加工治具,包括底座、承托架、第一压紧机构及第二压紧机构,所述承托架从所述底座的上方装配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压紧机构位于所述承托架一侧的旁边,所述第一压紧机构还装配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压紧机构位于所述承托架相对的另一侧旁边,所述第二压紧机构还装配于所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加工治具还包括用于对工件装夹固定且可正向或反向放置于所述承托架上的模座,所述模座包含方形外框、多条位于所述方形外框内并沿所述方形外框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隔开排列的承载条及用于将工件锁固于所述承载条上的螺纹锁紧件,所述承载条的末端与所述方形外框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条的正面低于所述方形外框的正面,所述承载条的反面高于所述方形外框的反面,所述螺纹锁紧件从所述承载条的正面可转动地穿入所述承载条,且所述螺纹锁紧件在将所述工件锁紧于所述承载条时低于所述方形外框的正面,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共同从上方压紧所述方形外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承载条上至少设有两个彼此隔开的所述螺纹锁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承载条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彼此隔开的定位孔,所述承托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条的反面之面积小于所述承载条的正面之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条的横截面之外轮廓包含由矩形和等腰梯形接成的组合轮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还包含沿所述承载条的排列方向彼此对齐的第一提耳和第二提耳,所述第一提耳固定于所述方形外框之一侧外,所述第二提耳固定于所述方形外框相对的另一侧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耳和第二提耳各高于所述方形外框的反面并低于所述方形外框的正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架呈“ㄇ”字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机构以所述承托架为中心与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对称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各包含输出端朝上布置的气缸、上下连杆及压块,所述上下连杆的下端与所述气缸中的缸体铰接,所述压块的一末端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铰接,所述压块的中部与所述上下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压块的另一末端伸至所述方形外框对应上方。
CN202122033500.3U 2021-08-26 2021-08-26 双面加工治具 Active CN215788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3500.3U CN215788214U (zh) 2021-08-26 2021-08-26 双面加工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3500.3U CN215788214U (zh) 2021-08-26 2021-08-26 双面加工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88214U true CN215788214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51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33500.3U Active CN215788214U (zh) 2021-08-26 2021-08-26 双面加工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882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88214U (zh) 双面加工治具
CN213976043U (zh) 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4134553U (zh) 一种框式零件的激光焊接工装
CN215700016U (zh) 捷达三厢车转向节五轴机加夹具
CN209830919U (zh) 一种工装夹具
CN216802575U (zh) 一种卧式镗铣加工用夹具
CN216398858U (zh) 气动夹具
CN111975667A (zh) 可调式治具
CN215747820U (zh) 一种用于零件加工的工装夹具
CN210087665U (zh) 一种泵体及其加工设备
CN218503957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工装夹具
CN219336786U (zh) 一种攻丝机用双轴式移动平台
CN219254802U (zh) 一种用于数控铣床的双工位夹具
CN213135786U (zh) 一种装夹工装及钻孔倒角攻牙一体机
CN210818487U (zh) 一种斜楔夹紧装置
CN210232311U (zh) 一种发动机导向叶片锁板加工工装
CN213380365U (zh) 一种金属加工用辅助定位装置
CN213917205U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高效率仿形加工的夹具
CN218017111U (zh) 一种多机种切换的轴承座定位夹具
CN213496527U (zh) 一种顶尖座以及与所述顶尖座配合使用的卡盘座
CN113857744A (zh) 一种支撑构架定位焊接辅助工装
CN218696274U (zh) 一种零件加工用便于机床快速装夹的装置
CN214644415U (zh) 板材切割夹具以及板材切割装置
CN114682827B (zh) 一种多线切割机升降体零件加工工装
CN217292662U (zh) 一种新型材料加工生产用推台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295 Dong'an Road, Dongke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XU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floor 1-2, block B, building K, No.56, Lane 1, Nansi street, Wuxia village, Qiaotou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XURU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