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6405U - 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6405U
CN215766405U CN202122191071.2U CN202122191071U CN215766405U CN 215766405 U CN215766405 U CN 215766405U CN 202122191071 U CN202122191071 U CN 202122191071U CN 215766405 U CN215766405 U CN 215766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ntering
rolling
box
sliding block
rolling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10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ongyou Xinxing Trad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1910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6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6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6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属于烧结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底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支撑架,其中一组所述支撑架一侧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机,两组所述支撑架相邻一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烧结箱,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贯穿至烧结箱一侧的转动轴。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烧结箱上的滑轨沿着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滚动,从而利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支杆和固定杆即可实现对烧结箱的支撑,还使烧结箱以转动轴为基点滚动,同时使第一滚球和第二滚球滚动,从而利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滚球和第二滚球缩短了烧结箱与固定杆和支杆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降低了热量的流失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装置是一种用于材料科学、冶金工程技术领域的工艺试验仪器,烧结,是指把粉状物料转变为致密体,是一个传统的工艺过程,人们很早就利用这个工艺来生产陶瓷、粉末冶金、耐火材料、超高温材料等,一般来说,粉体经过成型后,通过烧结得到的致密体是一种多晶材料,其显微结构由晶体、玻璃体和气孔组成,烧结过程直接影响显微结构中的晶粒尺寸、气孔尺寸及晶界形状和分布,进而影响材料的性能。
然而现有的烧结装置一般只对其的一个部位进行烧结处理,从而使其内部的物料受热不够均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烧结的效率,且现有的烧结装置的表面在受热时,容易将热量传递至对其支撑的支撑架上,不仅造成热量的流失,还对周边的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降低了使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烧结装置一般只对其的一个部位进行烧结处理,从而使其内部的物料受热不够均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烧结的效率,且现有的烧结装置的表面在受热时,容易将热量传递至对其支撑的支撑架上,不仅造成热量的流失,还对周边的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降低了使用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底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支撑架,其中一组所述支撑架一侧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机,两组所述支撑架相邻一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烧结箱,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贯穿至烧结箱一侧的转动轴,两组所述支撑架相邻一侧的顶端皆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靠近烧结箱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皆滚动连接有第一滚球,两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皆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靠近烧结箱的 一侧皆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皆滚动连接有第二滚球。
优选地,所述烧结箱的两侧皆设置有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匹配的滑轨,所述支杆皆通过第一滑块和滑轨的相互配合与烧结箱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皆通过第二滑块和滑轨的相互配合与烧结箱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烧结箱的端面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顶部的两侧皆通过铰链与烧结箱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底部皆设置有与第一滚球和第二滚球相匹配的滚动槽,所述第一滚球和第二滚球皆通过滚动槽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底部滚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滚动槽的底部皆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内直径皆小于第一滚球和第二滚球的外直径。
优选地,两组所述滑轨皆呈环形结构,两组所述固定杆皆呈“L”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电机、转动轴和烧结箱,在需要烧结时,电机在电力作用下使其的输出端带动转动轴转动,并带动烧结箱以转动轴为基点转动,使烧结箱的外部均匀受热,从而使其内部的物料受热更为均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烧结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滑轨、支杆、第一滑块、第一滚球、固定杆、第二滑块和第二滚球,当烧结箱受电机影响以转动轴为基点滚动时,烧结箱上的滑轨沿着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滚动,从而利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支杆和固定杆即可实现对烧结箱的支撑,还使烧结箱以转动轴为基点滚动,同时使第一滚球和第二滚球滚动,从而利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滚球和第二滚球缩短了烧结箱与固定杆和支杆之间的接触面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降低了热量的流失速率,降低了对周边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从而提高了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的放大图。
图中:1、装置主体;2、支撑架;3、电机;4、转动轴;5、烧结箱;6、滑轨;7、支杆;8、第一滑块;9、第一滚球;10、固定杆;11、第二滑块;12、第二滚球;13、滚动槽;14、箱门;15、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电机(型号为TC7122)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
请参阅图1-4,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底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支撑架2,其中一组支撑架2一侧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的顶部安装有电机3,两组支撑架2相邻一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烧结箱5,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贯穿至烧结箱5一侧的转动轴4,两组支撑架2相邻一侧的顶端皆设置有支杆7,支杆7靠近烧结箱5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8的底部皆滚动连接有第一滚球9,两组支撑架2的顶部皆设置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靠近烧结箱5的 一侧皆设置有第二滑块11,第二滑块11的底部皆滚动连接有第二滚球12。
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滑块8、第二滑块11、支杆7和固定杆10即可实现对烧结箱5的支撑,还使烧结箱5以转动轴4为基点滚动,同时使第一滚球9和第二滚球12滚动,从而利用第一滑块8、第二滑块11、第一滚球9和第二滚球12缩短了烧结箱5与固定杆10和支杆7之间的接触面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降低了热量的流失速率,降低了对周边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从而提高了使用率。
请着重参阅图1、2、3和4,烧结箱5的两侧皆设置有与第一滑块8和第二滑块11相匹配的滑轨6,支杆7皆通过第一滑块8和滑轨6的相互配合与烧结箱5转动连接,固定杆10皆通过第二滑块11和滑轨6的相互配合与烧结箱5转动连接,且通过第一滑块8和滑轨6的相互配合,第二滑块11和滑轨6的相互配合,使支杆7和固定杆10与烧结箱5转动连接,从而使烧结箱5的转动更为省力。
请着重参阅图1、2、3和4,烧结箱5的端面设置有箱门14,箱门14顶部的两侧皆通过铰链与烧结箱5可拆卸连接,第一滑块8和第二滑块11的底部皆设置有与第一滚球9和第二滚球12相匹配的滚动槽13,第一滚球9和第二滚球12皆通过滚动槽13分别与第一滑块8和第二滑块11的底部滚动连接,且通过滚动槽13使第一滚球9和第二滚球12分别与第一滑块8和第二滑块11的底部滚动连接,减小了转动时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烧结箱5的转动更为省力,降低了工作的难度。
请着重参阅图1、3和4,滚动槽13的底部皆设置有缺口,缺口的内直径皆小于第一滚球9和第二滚球12的外直径,两组滑轨6皆呈环形结构,两组固定杆10皆呈“L”型结构,且通过使缺口的内直径皆小于第一滚球9和第二滚球12的外直径,从而使第一滚球9和第二滚球12始终位于滚动槽13的内部,从而保证了其滚动时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设置的电机3、转动轴4和烧结箱5,在需要烧结时,电机3在电力作用下使其的输出端带动转动轴4转动,并带动烧结箱5以转动轴4为基点转动,使烧结箱5的外部均匀受热,从而使其内部的物料受热更为均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烧结的效率,且通过设置的滑轨6、支杆7、第一滑块8、第一滚球9、固定杆10、第二滑块11和第二滚球12,当烧结箱5受电机影响以转动轴4为基点滚动时,烧结箱5上的滑轨6沿着第一滑块8和第二滑块11滚动,从而利用第一滑块8、第二滑块11、支杆7和固定杆10即可实现对烧结箱5的支撑,还使烧结箱5以转动轴4为基点滚动,同时使第一滚球9和第二滚球12滚动,从而利用第一滑块8、第二滑块11、第一滚球9和第二滚球12缩短了烧结箱5与固定杆10和支杆7之间的接触面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降低了热量的流失速率,降低了对周边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从而提高了使用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支撑架(2),其中一组所述支撑架(2)一侧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的顶部安装有电机(3),两组所述支撑架(2)相邻一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烧结箱(5),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贯穿至烧结箱(5)一侧的转动轴(4),两组所述支撑架(2)相邻一侧的顶端皆设置有支杆(7),所述支杆(7)靠近烧结箱(5)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的底部皆滚动连接有第一滚球(9),两组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皆设置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靠近烧结箱(5)的 一侧皆设置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的底部皆滚动连接有第二滚球(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箱(5)的两侧皆设置有与第一滑块(8)和第二滑块(11)相匹配的滑轨(6),所述支杆(7)皆通过第一滑块(8)和滑轨(6)的相互配合与烧结箱(5)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10)皆通过第二滑块(11)和滑轨(6)的相互配合与烧结箱(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箱(5)的端面设置有箱门(14),所述箱门(14)顶部的两侧皆通过铰链与烧结箱(5)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8)和第二滑块(11)的底部皆设置有与第一滚球(9)和第二滚球(12)相匹配的滚动槽(13),所述第一滚球(9)和第二滚球(12)皆通过滚动槽(13)分别与第一滑块(8)和第二滑块(11)的底部滚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槽(13)的底部皆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内直径皆小于第一滚球(9)和第二滚球(12)的外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滑轨(6)皆呈环形结构,两组所述固定杆(10)皆呈“L”型结构。
CN202122191071.2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 Active CN215766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1071.2U CN21576640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1071.2U CN21576640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6405U true CN215766405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6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1071.2U Active CN215766405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6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47500U (zh) 一种智能弹簧机
CN207873826U (zh) 圆柱体铸件加工可调节打磨机
CN209161054U (zh) 一种塑胶垫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5766405U (zh) 一种智能制造用烧结装置
CN208949342U (zh) 一种轴承套圈的淬火处理设备
CN209027246U (zh) 一种蓄电池极板制造用表面干燥处理装置
CN10647562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切割设备
CN208226002U (zh) 一种丝杆夹具平行受力机构
CN207010078U (zh) 一种输电线路移动巡检装置
CN214624178U (zh) 一种城市规划模型展示台
CN206375819U (zh) 一种新型钢化炉
CN219005518U (zh) 钛极板表面处理机
CN220951921U (zh) 一种轴承座加工用表面热处理设备
CN212635351U (zh) 一种不锈钢型材用抛光打磨装置
CN220999751U (zh) 一种用于轴承生产的退火炉
CN212691204U (zh) 一种非开挖式管道修复装置
CN210236725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收卷筒
CN220871306U (zh) 一种可均匀烘干的热风烘箱
CN209555347U (zh) 一种灯杆镀锌装置
CN215666140U (zh) 一种冷轧带钢卷收装置
CN215679606U (zh) 一种热工控制用安全报警装置
CN213335606U (zh) 一种炉窑废渣收集装置
CN215176951U (zh) 一种电炉炉门杠杆装置
CN218596471U (zh) 一种铁芯热处理中心实际温度监测装置
CN218380431U (zh) 一种氧化铝烧制用高温窑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0

Address after: No. 301, Door 1, Building 11, Min'an Lane, Dalian Road, Tanggu District,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000

Patentee after: He Zhanfeng

Address before: 510000 No. 555, Panyu Avenue North, Donghua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 Me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7

Address after: No. 90-1-059, Yuanjing Manor, Tianjin Free Trade Zon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000

Patentee after: Tianjin Zhongyou Xinxing Tra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301, Door 1, Building 11, Min'an Lane, Dalian Road, Tanggu District,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000

Patentee before: He Zhanfe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