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5093U - 中心火盖和具有该中心火盖的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中心火盖和具有该中心火盖的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5093U
CN215765093U CN202121789025.6U CN202121789025U CN215765093U CN 215765093 U CN215765093 U CN 215765093U CN 202121789025 U CN202121789025 U CN 202121789025U CN 215765093 U CN215765093 U CN 215765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combustion
ignition
hole
fire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890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孟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890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5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5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5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火盖和具有该中心火盖的燃烧器。中心火盖包括下盖体和上盖体,下盖体具有第一内腔,上盖体具有第二内腔和底壁,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共同形成混气腔,上盖体包括有多个燃烧部,多个燃烧部沿底壁的周向设置,且多个燃烧部与底壁相围合形成有中部腔,每个燃烧部上设有多个出口朝内的内火孔,中部腔通过内火孔与混气腔连通,每两个燃烧部之间具有连通外部与中部腔的边界通道。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火盖,内火孔连通中部腔与混气腔且出口朝内,使得燃烧的火焰能够朝内聚拢,热量集中在中部腔内,有效阻止了热量外溢,且通过边界通道的设置,空气也能够有效补给到中部腔,提高了中心火盖的聚能效果,从而能够很好地提升热能效。

Description

中心火盖和具有该中心火盖的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中心火盖和具有该中心火盖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锅具搭置在锅支架上来加热,锅与燃烧器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隔,这样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用来加热锅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逃逸到周围环境中,造成能源浪费。
而燃烧器通常包括大火盖和中心火盖,中心火盖位于燃烧器的中心位置(也叫小火盖),且安装在燃烧器座上、与燃烧器座紧密配合。
为了提升燃烧效率,现有技术中有使用能聚能的中心火盖,如公告号为CN20202030126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在火盖中心平台的周向设置聚能部,形成以中间平面为中心,四周被聚能部包围的立体空间,以达到提升燃烧热利用率的效果,但由于出火部设置在聚能部的背侧,还有相当一部分热能从出火部向外逃逸到周围环境中。还有如公告号为CN202020975093.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在中心火盖上设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中心通孔,使得二次空气能够有效补给到中心火盖中,并可随边界通道流动至其他燃烧部件中,以满足燃烧器的二次空气需求,但由于内火孔均竖直向上设置,燃烧的火焰并不能够朝内聚拢,燃烧效率提升效果不太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心火盖,中心火盖包括下盖体和上盖体,所述下盖体具有第一内腔,所述上盖体具有第二内腔和底壁,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共同形成混气腔,所述上盖体包括有多个燃烧部,多个所述燃烧部沿所述底壁的周向设置,且多个所述燃烧部与所述底壁相围合形成有中部腔,每个所述燃烧部上设有多个出口朝内的内火孔,所述中部腔通过所述内火孔与所述混气腔连通,每两个所述燃烧部之间具有连通外部与所述中部腔的边界通道。
上述的中心火盖,由于上盖体上形成有中部腔,且内火孔连通中部腔与混气腔且出口朝内,使得燃烧的火焰能够朝内聚拢,热量集中在中部腔内,有效阻止了热量外溢,且通过边界通道的设置,空气也能够有效补给到中部腔,提高了中心火盖的聚能效果,从而能够很好地提升热能效。
示例性地,所述燃烧部包括燃烧侧壁和燃烧顶壁,所述燃烧侧壁从所述底壁向上延伸,所述内火孔设置在所述燃烧侧壁上,且所述燃烧侧壁具有远离所述底壁的远离端,所述燃烧顶壁从所述远离端往外且向下倾斜延伸与所燃烧侧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内腔。如此,能形成第二内腔且保证内火孔出口朝内,以便燃烧的火焰能够朝内聚拢。
示例性地,所述燃烧顶壁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0°~40°。例如为10°,20°,30°,40°等等,如此,通过燃烧侧壁和燃烧顶壁的围合即能形成第二内腔,且也能方便内火孔的加工,避免加工内火孔时打穿燃烧顶壁。
示例性地,所述下盖体具有下盖侧壁,所述下盖侧壁具有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燃烧部的正下方位置上的点火区域,所述点火区域上设置有多个联通外部与所述混气腔的点火孔。如此,点火孔出的火焰为外焰,由于外焰燃烧二次空气充足,能有效的燃烧,火焰稳定,从而能有效的实现点火功能。
示例性地,所述上盖体在所述点火孔正上方位置设置有点火保护部,定义位于点火孔正上方位置的燃烧部为第一燃烧部,所述第一燃烧部具有远离所述中部腔的第一外端,所述点火保护部从所述第一外端往外且向上倾斜延伸。如此,能有效地保护点火孔,防止汤汁使其堵住。
示例性地,所述点火保护部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0°~40°。例如为10°,20°,30°,40°等等,如此倾斜角度既能保护点火孔,又能使点火孔不受限于点火保护部而能够正常燃烧。
示例性地,所述点火保护部的长度为5mm~10mm。例如为5mm,7.5mm,10mm等等,如此,既能保护点火孔,又能避免长度过长而占用过多的中心火盖外部的空间。
示例性地,所述点火孔包括上层点火孔和下层点火孔,所述上层点火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下层点火孔的孔径,且所述上层点火孔的个数n1与所述下层点火孔的个数n2之间的关系为:n2=2n1+1。如此,上层点火孔主燃烧,下层点火孔起加热上层点火孔火焰根部的作用,避免了离焰,使得燃烧火焰稳定。
示例性地,所述下盖侧壁还具有保火区域,所述保火区域位于除所述第一燃烧部外的其中一个所述燃烧部的正下方,所述保火区域上设置有多个联通外部与所述混气腔的保火孔。如此,保火孔出的火焰为外焰,由于外焰燃烧二次空气充足,能有效的燃烧,火焰稳定,从而能有效的实现保火功能。再有,结合内火孔和点火孔的设置,点火燃烧时,点火火焰传递到内火孔燃烧,再传递到保火孔,整个过程瞬时完成,且点火孔与保火孔出的火焰皆为外焰,能有效的实现点火和保火功能,其余火力集中到内火孔,内火孔出的火焰为内焰,能有效的阻止热量外溢,提高热效率。
示例性地,所述上盖体在所述保火孔正上方位置设置有保火保护部,定义位于保火孔正上方位置的燃烧部为第二燃烧部,所述第二燃烧部具有远离所述中部腔的第二外端,所述保火保护部从所述第二外端往外且向上倾斜延伸。如此,能有效地保护保火孔,防止汤汁使其堵住。
示例性地,所述保火保护部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0°~40°。例如为10°,20°,30°,40°等等,如此倾斜角度既能保护保火孔,又能使保火孔不受限于保火保护部而能够正常燃烧。
示例性地,所述保火保护部的长度为5mm~10mm。例如为5mm,7.5mm,10mm等等,如此,既能保护保火孔,又能避免长度过长而占用过多的中心火盖外部的空间。
示例性地,所述保火孔包括上层保火孔和下层保火孔,所述上层保火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下层保火孔的孔径,且所述上层保火孔的个数n3与所述下层保火孔的个数n4之间的关系为:n4=2n3+1。如此,上层保火孔主燃烧,下层保火孔起加热上层保火孔火焰根部的作用,避免了离焰,使得燃烧火焰稳定。
示例性地,所述下盖体具有远离所述底壁的底端,所述底端上具有朝远离所述底壁方向延伸的定位柱。如此,在将中心火盖安装至燃烧器座上时,可定位,使点火针与点火孔对齐,保火孔与热电偶对齐,从而确保点火与保火有效成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有如上所述的任一种中心火盖。由于上述的中心火盖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包括有上述中心火盖的燃烧器也必然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中心火盖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中心火盖从另一方向上看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示出的中心火盖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图1中的中心火盖的上盖体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的上盖体从另一方向上看的立体图;
图6为图4中的上盖体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的A-A剖视图;及
图8为图1中的中心火盖的下上盖体的立体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中心火盖
110—下盖体
112—第一内腔
113—下盖侧壁
1131—点火区域
1132—保火区域
1101—底端
1102—卡掣槽
120—上盖体
121—第二内腔
122—底壁
1210—燃烧部
1211—第一外端
1211'—第二外端
1212—燃烧侧壁
12121—远离端
1213—燃烧顶壁
1220—中部腔
1230—边界通道
1240—点火保护部
1250—保护保护部
126—下延壁
127—凸块
130—混气腔
140—内孔
150—点火孔
151—上层点火孔
152—下层点火孔
160—保火孔
161—上层保火孔
162—下层保火孔
170—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针对现有技术中燃烧效率不太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火盖。如果需要,大火盖也可以采用这种结构。为了整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首先对采用该中心火盖的燃烧器进行描述。
对于家用燃气灶,其燃烧器通常具有大火盖和中心火盖,以至少形成两环火焰,进而在用户使用时提供多种火焰模式。相应地,燃烧器进一步包括大火分火器和小火分火器、以及大火文丘里和小火文丘里。小火分火器设置在大火分火器的中心处。大火盖和中心火盖分别盖在大火分火器和小火分火器上,大火盖位于中心火盖的外周。大火文丘里和小火文丘里分别连接至大火分火器和小火分火器。大火分火器与大火盖和大火文丘里形成大火混气室。小火分火器与中心火盖和小火文丘里形成小火混气室。
下文将结合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中心火盖进行描述。
中心火盖100包括下盖体110和上盖体120,下盖体110与上盖体120通过卡掣结构组装在一起,具体来说,下盖体110具有第一内腔112,第一内腔112由下盖侧壁113围合而成,下盖侧壁113上具有卡掣槽1102,上盖体120具有第二内腔121和底壁122,底壁122的外周缘向下延伸出有下延壁126,下延壁126上具有凸块127,凸块127卡入至卡掣槽1102内从而将上盖体120盖设在下盖体110上,且第一内腔112与第二内腔121连通共同形成混气腔130,混气腔130用以储存由一次空气与燃气混合而成的混合燃气。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下盖体110与上盖体120也可以是一体地,例如通过冲压工艺一体成型。
上盖体120包括有多个燃烧部1210,多个燃烧部1210沿底壁122的周向设置,且多个燃烧部1210与底壁122相围合形成有中部腔1220,每个燃烧部1210上设有多个出口朝内的内火孔140,中部腔1220通过内火孔140与混气腔130连通,每两个燃烧部1210之间具有连通外部与中部腔1220的边界通道1230。
上述的中心火盖100,由于上盖体120上形成有中部腔1220,内火孔140连通中部腔1220与混气腔130且出口朝内,使得燃烧的火焰能够朝内聚拢,热量集中在中部腔1220内,有效阻止了热量外溢,且通过边界通道1230的设置,空气也能够有效补给到中部腔1220,提高了中心火盖100的聚能效果,从而能够很好地提升热能效。
第二内腔121形成在燃烧部1210内,也就是说,第二内腔121的个数为多个,且与燃烧部1210一一对应等。多个燃烧部1210具有相同的结构,以其中一个燃烧部1210为例,如图7所示,燃烧部1210包括燃烧侧壁1212和燃烧顶壁1213,燃烧侧壁1212从底壁122向上延伸,内火孔140设置在燃烧侧壁1212上,且燃烧侧壁1212具有远离底壁122的远离端12121,燃烧顶壁1213从远离端12121往外且向下倾斜延伸与燃烧侧壁1212围合形成第二内腔121。如此,能保证内火孔140出口朝内,以便燃烧的火焰能够朝内聚拢。应当能理解地,由于第二内腔121需要与第一内腔112相通,底壁122在燃烧部1210位置需要设置缺口;另外,中部腔1220实际由燃烧侧壁1212围合而成。
再一次参阅图7,燃烧顶壁1213相对水平面具有倾斜角度α,倾斜角度α为10°~40°,例如为10°,20°,30°,40°等等,如此,通过燃烧侧壁1212和燃烧顶壁1213的围合即能形成第二内腔121,且也能方便内火孔140的加工,避免加工内火孔140时打穿燃烧顶壁1213。
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8,下盖体110具有下盖侧壁113,下盖侧壁113具有位于其中一个燃烧部的正下方位置上的点火区域1131,点火区域1131上设置有多个联通外部与第二内腔112的点火孔150,由于第二内腔112属于混气腔130的一部分,点火孔150实质连通了外部与混气腔130。基于该结构,点火孔150出的火焰为外焰,由于外焰燃烧二次空气充足,能有效的燃烧,火焰稳定,从而能有效的实现点火功能。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上盖体120在点火孔150正上方位置设置有点火保护部1240,定义位于点火孔150正上方位置的燃烧部为第一燃烧部,第一燃烧部具有远离中部腔1220的第一外端1211,点火保护部1240从第一外端1211往外且向上倾斜延伸。如此,能有效地保护点火孔150,防止汤汁使其堵住。
进一步地,点火保护部1240相对水平面具有倾斜角度β,倾斜角度β为10°~40°。例如为10°,20°,30°,40°等等,如此倾斜角度既能保护点火孔150,又能使点火孔150不受限于点火保护部1240而能够正常燃烧。
示例性地,点火保护部1240的长度为5mm~10mm。例如为5mm,7.5mm,10mm等等,如此,既能保护点火孔150,又能避免长度过长而占用过多的中心火盖外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点火孔150包括上层点火孔151和下层点火孔152,上层点火孔151的孔径大于下层点火孔152的孔径,且上层点火孔151的个数n1与所下层点火孔152的个数n2之间的关系为:n2=2n1+1,例如,上层点火孔151的个数为3,下层点火孔152的个数为7。如此,上层点火孔151主燃烧,提供用于加热的主火焰,下层点火孔152起加热上层点火孔151火焰根部的作用,避免了离焰,使得燃烧火焰稳定。
再一次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8,下盖侧壁113还具有保火区域1132,保火区域1132位于除第一燃烧部外的其中一个燃烧部的正下方,保火区域1132上设置有多个联通外部与第二内腔112的保火孔160,由于第二内腔112属于混气腔130的一部分,保火孔160实质连通了外部与混气腔130。如此,保火孔160出的火焰为外焰,由于外焰燃烧二次空气充足,能有效的燃烧,火焰稳定,从而能有效的实现保火功能。再有,结合内火孔140和点火孔150的设置,点火燃烧时,点火火焰从点火孔150传递到内火孔140燃烧,再传递到保火孔160,整个过程瞬时完成,且点火孔150与保火孔160出的火焰皆为外焰,能有效的实现点火和保火功能,其余火力集中到内火孔140,内火孔140出的火焰为内焰,能有效的阻止热量外溢,提高热效率。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上盖体120在保火孔160正上方位置设置有保火保护部1250,定义位于保火孔160正上方位置的燃烧部为第二燃烧部,第二燃烧部具有远离中部腔1220的第二外端1211',保火保护部1250从第二外端1211'往外且向上倾斜延伸。如此,能有效地保护保火孔160,防止汤汁使其堵住。
应当能理解地,保火保护部1250也相对水平面具有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为10°~40°。例如为10°,20°,30°,40°等等,如此倾斜角度既能保护保火孔160,又能使保火孔160不受限于保火保护部1250而能够正常燃烧。
示例性地,保火保护部1250的长度为5mm~10mm。例如为5mm,7.5mm,10mm等等,如此,既能保护保火孔160,又能避免长度过长而占用过多的中心火盖外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火孔160包括上层保火孔161和下层保火孔162,上层保火孔161的孔径大于下层保火孔162的孔径,且上层保火孔161的个数n3与下层保火孔162的个数n4之间的关系为:n4=2n3+1,例如,上层保火孔161的个数为3,下层保火孔162的个数为7。如此,上层保火孔161主燃烧,下层保火孔162起加热上层保火孔161火焰根部的作用,避免了离焰,使得燃烧火焰稳定。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下盖体110具有远离底壁122的底端1101,底端1101上具有朝远离底壁122方向延伸的定位柱170,定位柱170为两根,也可以为三根。如此,在将中心火盖100安装至燃烧器座上时,定位柱170可定位,使点火针与点火孔150对齐,保火孔160与热电偶对齐,从而确保点火与保火有效成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其具有如上所述任一种中心火盖。除此之外,该燃烧器还包括文丘里和分火器等。文丘里和分火器可以具有现有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构,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5)

1.一种中心火盖,包括下盖体和上盖体,所述下盖体具有第一内腔,所述上盖体具有第二内腔和底壁,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共同形成混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包括有多个燃烧部,多个所述燃烧部沿所述底壁的周向设置,且多个所述燃烧部与所述底壁相围合形成有中部腔,每个所述燃烧部上设有多个出口朝内的内火孔,所述中部腔通过所述内火孔与所述混气腔连通,每两个所述燃烧部之间具有连通外部与所述中部腔的边界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包括燃烧侧壁和燃烧顶壁,所述燃烧侧壁从所述底壁向上延伸,所述内火孔设置在所述燃烧侧壁上,且所述燃烧侧壁具有远离所述底壁的远离端,所述燃烧顶壁从所述远离端往外且向下倾斜延伸与所述燃烧侧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顶壁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体具有下盖侧壁,所述下盖侧壁具有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燃烧部的正下方位置上的点火区域,所述点火区域上设置有多个联通外部与所述混气腔的点火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在所述点火孔正上方位置设置有点火保护部,定义位于点火孔正上方位置的燃烧部为第一燃烧部,所述第一燃烧部具有远离所述中部腔的第一外端,所述点火保护部从所述第一外端往外且向上倾斜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保护部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0°~4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保护部的长度为5mm~10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孔包括上层点火孔和下层点火孔,所述上层点火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下层点火孔的孔径,且所述上层点火孔的个数n1与所述下层点火孔的个数n2之间的关系为:n2=2n1+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侧壁还具有保火区域,所述保火区域位于除所述第一燃烧部外的其中一个所述燃烧部的正下方,所述保火区域上设置有多个联通外部与所述混气腔的保火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在所述保火孔正上方位置设置有保火保护部,定义位于保火孔正上方位置的燃烧部为第二燃烧部,所述第二燃烧部具有远离所述中部腔的第二外端,所述保火保护部从所述第二外端往外且向上倾斜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火保护部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0°~4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火保护部的长度为5mm~10mm。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火孔包括上层保火孔和下层保火孔,所述上层保火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下层保火孔的孔径,且所述上层保火孔的个数n3与所述下层保火孔的个数n4之间的关系为:n4=2n3+1。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体具有远离所述底壁的底端,所述底端上具有朝远离所述底壁方向延伸的定位柱。
15.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心火盖。
CN202121789025.6U 2021-08-02 2021-08-02 中心火盖和具有该中心火盖的燃烧器 Active CN215765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89025.6U CN215765093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中心火盖和具有该中心火盖的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89025.6U CN215765093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中心火盖和具有该中心火盖的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5093U true CN215765093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9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89025.6U Active CN215765093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中心火盖和具有该中心火盖的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5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41707T3 (es) Quemador de gas con alimentacion independiente de las coronas de llama.
WO2008033238A2 (en) Improved gas burner
CN110553266B (zh) 灶具燃烧器
CN215765093U (zh) 中心火盖和具有该中心火盖的燃烧器
EP2986913B1 (en) Gas burner for cooking hobs
CN110566951B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108006642B (zh)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火盖
JP6114992B2 (ja) こんろ用バーナ
CN211902872U (zh)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111140846B (zh) 火盖及包含其的灶具燃烧器
JP3860476B2 (ja) ガスコンロ用バーナ
CN212511144U (zh) 火盖、燃烧器和灶具
US20060154193A1 (en) Advanced commercial range burner
CN210861097U (zh) 一种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EP3591289B1 (en) A dual circuit burner, a gas burner arrangement and a gas stove
CN211925747U (zh) 一种防干烧中心火盖
CN216693541U (zh) 外环火盖和燃烧器
JP2003194310A (ja) ガスコンロ用バーナ
CN215637156U (zh) 燃烧器的内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2511143U (zh) 火盖、燃烧器和灶具
CN214172227U (zh)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211902874U (zh) 小火盖和具有该小火盖的燃烧器
CN215523289U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内环火盖
CN215765095U (zh)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217402541U (zh) 一种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