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2541U - 一种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2541U
CN217402541U CN202122625136.XU CN202122625136U CN217402541U CN 217402541 U CN217402541 U CN 217402541U CN 202122625136 U CN202122625136 U CN 202122625136U CN 217402541 U CN217402541 U CN 217402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ring
ring fire
hole
thermal
temperature pr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251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志亮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251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2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2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2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燃烧器,包括内环火盖、隔热结构及温度探头,在所述内环火盖上设有中心通孔,所述温度探头安装在所述中心通孔处,所述隔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内环火盖与所述温度探头之间,在所述内环火盖上设有火孔,所述隔热结构具有散热部及隔热部,所述散热部设置在靠近所述温度探头的一端,所述隔热部设置在靠近所述内环火盖的一端。在所述内环火盖与所述温度探头之间设置隔热结构,且所述隔热结构的隔热部在靠近所述内环火盖的一端,以阻挡内环火盖处燃烧产生的热量向所述温度探头处蔓延,避免温度过高对温度探头造成影响,所述散热部具有对温度探头处的高温散热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灶具,越来越注重安全,其中带防干烧功能的灶具越来越多,防干烧功能避免了用户因忘记关火导致的烧坏锅具或者发生火灾,所以慢慢被消费者接受使用;但由于国内的使用习惯需要使用爆炒和小火煲汤,故灶具火力要比国外的大许多,且大多为两环火,包括外环火和内环火,但是由于兼顾到热效率,内环火的火力越来越大,又由于防干烧探头安装在燃烧器中心位置,导致了内环火对防干烧探头产生热源影响,影响探头的测量精度及使用寿命,当开窗或开门时,风会导致火苗飘动,进而影响探头的测量温度,会导致探头超温误判熄火,影响灶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烧器,避免温度过高对温度探头造成影响。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燃烧器,包括内环火盖、隔热结构及温度探头,在所述内环火盖上设有中心通孔,所述温度探头安装在所述中心通孔处,所述隔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内环火盖与所述温度探头之间,在所述内环火盖上设有火孔,所述隔热结构具有散热部及隔热部,所述散热部设置在靠近所述温度探头的一端,所述隔热部设置在靠近所述内环火盖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结构包括底盘,所述隔热部包括第一倾斜斜面,所述第一倾斜斜面由所述底盘向所述火孔方向倾斜延伸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部包括散热面,所述散热面由所述底盘的内部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在所述散热面上设有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散热部和所述隔热部之间存在间隙,以在所述散热部和所述隔热部之间形成散热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内环火盖上形成第二倾斜斜面,所述第二倾斜斜面由远离所述中心通孔的一端至靠近所述中心通孔的一端朝内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面上设置所述火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倾斜斜面在所述内环火盖的投影占所述第二倾斜斜面面积的25%-10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内环火盖的中心通孔处形成第一台阶部,在所述隔热结构处形成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相配合以将所述隔热结构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内环火盖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炉头、分火器及外环火盖,在所述炉头上形成内环混气腔及外环混气腔,所述分火器安装在所述炉头上,所述外环火盖与通过所述分火器与所述外环混气腔连通,所述内环火盖通过所述分火器与所述内环混气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点火针,在所述外环火盖上设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内环混气腔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端朝向所述点火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环火盖包括环形本体、及由所述环形本体内环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内环壁、由所述环形本体向下延伸形成的外环壁,在所述内环壁上形成开口以形成所述出气通道的进气端,在所述外环壁上设有出气孔以形成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烧器,在所述内环火盖与所述温度探头之间设置隔热结构,且所述隔热结构的隔热部在靠近所述内环火盖的一端,以阻挡内环火盖处燃烧产生的热量向所述温度探头处蔓延,避免温度过高对温度探头造成影响,所述散热部具有对温度探头处的高温散热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燃烧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一种燃烧器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内环火盖、隔热结构及温度探头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一种燃烧器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中隔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内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实施例一:
参见图1-9示出一种燃烧器,包括内环火盖1、隔热结构2及温度探头3,在内环火盖1上形成中心通孔11,温度探头3及隔热结构2均安装在中心通孔11处,隔热结构2设置在内环火盖1与温度探头3之间,在内环火盖1上设有火孔12,隔热结构2具有散热部及隔热部,散热部设置在靠近温度探头3的一端,隔热部设置在靠近内环火盖1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烧器,在内环火盖1与温度探头3之间设置隔热结构2,且隔热结构2的隔热部在靠近内环火盖1的一端,以阻挡内环火盖1处燃烧产生的热量向温度探头3处蔓延,避免温度过高对温度探头3造成影响,散热部具有对温度探头3处的高温散热的作用。
隔热结构2包括底盘20。本实施例中,底盘20为环形底盘20。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部可为由底盘20外部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竖直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隔热部包括第一倾斜斜面21,且第一倾斜斜面21为环形倾斜面,第一倾斜斜面21由底盘20向火孔12方向倾斜延伸设置,即第一倾斜斜面21的一端与底盘20的外部边缘连接,在底盘20的外部边缘由靠近底盘20的一端至远离底盘20的一端向外倾斜设置,火孔12在第一倾斜斜面21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斜面21对火孔12具有遮蔽的作用,可避免当锅具放置在燃烧器上时,锅具中溢出的汤液堵塞火孔12。
散热部包括散热面22,在散热面22上设有散热孔221。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面22由底盘20的内部边缘向上延伸设置,散热面22呈环形,且散热面22在第一倾斜斜面21的内侧,在散热面22与第一倾斜斜面21之间存在间隙,以在散热部和隔热部之间形成散热空间23。本实施例中,散热空间23具有朝上的散热口。
内环火盖1上的热量需依次经过第一倾斜斜面21、散热空间23、散热面22才可传至温度探头3中。第一倾斜斜面21对内环火盖1上的热量进行阻隔,尽管部分热量可经第一倾斜斜面21传导至散热空间23,但传至散热空间23的热量可经散热空间23上端的散热口向上散发热量,有助于散热,可避免热量传到至温度探头3中。在散热面22上设有散热孔221,且散热孔221在散热面22上间隔周向设置,散热面22具有阻隔散热空间23中的热量向温度探头3传播的作用,且传到温度探头3中的热量可经散热孔221传播回到散热空间23中,有助于散热。
隔热结构2可拆卸的安装在内环火盖1的中心通孔11处,隔热结构2内形成通孔,即在散热面22内部形成通孔,当隔热结构2安装在内环火盖1上时,通孔与中心通孔1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探头3与散热部之间存在间隙,避免温度探头3与隔热结构2之间的直接接触,避免隔热结构2温度过高对温度探头3造成影响。
在内环火盖1上形成第二倾斜斜面13,第二倾斜斜面13由远离中心通孔11的一端至靠近中心通孔11的一端朝上倾斜设置,在第二倾斜面上设置火孔12。
第一倾斜斜面21在内环火盖1的投影占第二倾斜斜面13面积的25%-100%。以保证第一倾斜斜面21对火孔12的遮蔽作用,可避免当锅具放置在燃烧器上时,锅具中溢出的汤液堵塞火孔12。
当隔热结构2安装在内环火盖1上时,第一倾斜斜面21和第二倾斜斜面13的截面呈“>”型。
在内环火盖1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第一平面15、第二倾斜斜面13、第三倾斜斜面14及第二平面16,在第二平面16中间形成中心通孔11,且第一平面15、第二倾斜斜面13、第三倾斜斜面14及第二平面16依次连接,第二倾斜斜面13由靠近第一平面15的一端至靠近第三倾斜斜面14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第三倾斜斜面14由靠近第二倾斜斜面13的一端至靠近第二平面16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第二倾斜斜面13与第三倾斜斜面14的横截面呈倒V型。
第二平面16用于承接隔热结构2的底盘20。
第三倾斜斜面14与第一倾斜斜面21平行。第一倾斜斜面21沿第三倾斜斜面14的外壁向上倾斜延伸,第一倾斜斜面21的倾斜面长度大于第三倾斜面的倾斜面长度,以使第一倾斜斜面21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对第二倾斜斜面13完全遮蔽或大部分遮蔽。
第一倾斜斜面21和第二倾斜斜面1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a,且夹角a为60-120°。第一倾斜斜面21和第二倾斜斜面13的相互配合设置,以保证第一倾斜斜面21的对火孔12火焰产生的热量具有阻隔作用。
在第二倾斜面上的火孔12倾斜设置。火孔12的倾斜角度与第三倾斜面或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一致或基本一致,不仅保证火孔12火焰具有向外喷出的趋势,也保证了第一倾斜斜面21的阻隔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70°。
隔热结构2可拆卸的安装在内环火盖1上。
在内环火盖1的中心通孔11处形成第一台阶部111,在隔热结构2处形成第二台阶部211,第二台阶部211与第一台阶部111相配合以将隔热结构2可拆卸的安装在内环火盖1上。
在内环火盖1的中心通孔11处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向下边缘,由第一向下边缘向中心通孔11中心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向外凸缘,在第一向外凸缘处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向下边缘,在第一向下边缘与第一向外凸缘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部111。
在隔热结构2的底盘20向内延伸形成第一凸缘,由第一凸缘的边缘处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在第一凸缘与弯折部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部211。通过第一台阶部111和第二台阶部211相卡合以将隔热结构2可拆卸的安装在内环火盖1上。方便隔热结构2的安装及拆卸。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还包括炉头4、分火器5及外环火盖6,在炉头4上形成内环混气腔41及外环混气腔42,分火器5安装在炉头4上,外环火盖6与通过分火器5与外环混气腔42连通,内环火盖1通过分火器5与内环混气腔41连通。
还包括点火针7,在外环火盖6上设有出气通道8,出气通道8的进气端与内环混气腔41连通,出气通道8的出气端朝向点火针7。保证在小火时,也可通过内环混气腔经出气通道将燃气传至点火针处,以产生火焰。
外环火盖6包括环形本体61、及由环形本体61内环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内环壁62、由环形本体61向下延伸形成的外环壁63,在内环壁62上形成开口621以形成出气通道8的进气端,在外环壁63上设有出气孔631以形成出气通道8的出气端。出气通道8还包括左侧壁及右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是由环形本体61向下延伸形成,在开口、左侧壁、右侧壁及出气孔631之间形成出气通道8。出气孔631朝向点火针7。
在环形本体61上还设有传火孔611,传火孔611与出气通道8相连通。内环火盖1设置在外环火盖6上方,且在内环火盖1上设有缺口110,缺口110的位置与传火孔611位置相配合,且缺口110的两端壁在传火孔611处形成挡水边缘。在缺口110处还设有遮挡部1101,遮挡部1101用于避免杂质进入传火孔611,避免堵塞传火孔611。在本实施例中,遮挡部1101呈倒U型,盖设在缺口110上。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环火盖(1)、隔热结构(2)及温度探头(3),在所述内环火盖(1)上设有中心通孔(11),所述隔热结构(2)和所述温度探头(3)安装在所述中心通孔(11)处,且所述隔热结构(2)设置在所述内环火盖(1)与所述温度探头(3)之间,在所述内环火盖(1)上设有火孔(12),所述隔热结构(2)具有散热部及隔热部,所述散热部设置在靠近所述温度探头(3)的一端,所述隔热部设置在靠近所述内环火盖(1)的火孔(12)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结构(2)包括底盘(20),所述隔热部包括第一倾斜斜面(21),所述第一倾斜斜面(21)由所述底盘(20)向所述火孔(12)方向倾斜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包括散热面(22),所述散热面(22)由所述底盘(20)向上延伸形成,在所述散热面(22)上设有散热孔(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部和所述隔热部之间存在间隙,以在所述散热部和所述隔热部之间形成散热空间(23)。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环火盖(1)上形成第二倾斜斜面(13),所述第二倾斜斜面(13)由远离所述中心通孔(11)的一端至靠近所述中心通孔(11)的一端朝内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面上设置所述火孔(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斜面(21)在所述内环火盖(1)的投影占所述第二倾斜斜面(13)面积的25%-100%。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环火盖(1)的中心通孔(11)处形成第一台阶部(111),在所述隔热结构(2)处形成第二台阶部(211),所述第二台阶部(211)与所述第一台阶部(111)相卡合以将所述隔热结构(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内环火盖(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炉头(4)、分火器(5)及外环火盖(6),在所述炉头(4)上形成内环混气腔(41)及外环混气腔(42),所述分火器(5)安装在所述炉头(4)上,所述外环火盖(6)与通过所述分火器(5)与所述外环混气腔(42)连通,所述内环火盖(1)通过所述分火器(5)与所述内环混气腔(4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点火针(7),在所述外环火盖(6)上设有出气通道(8),所述出气通道(8)的进气端与所述内环混气腔(41)连通,所述出气通道(8)的出气端朝向所述点火针(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6)包括环形本体(61)、及由所述环形本体(61)内环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内环壁(62)、由所述环形本体(61)向下延伸形成的外环壁(63),在所述内环壁(62)上形成开口(621)以形成所述出气通道(8)的进气端,在所述外环壁(63)上设有出气孔(631)以形成所述出气通道(8)的出气端。
CN202122625136.X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燃烧器 Active CN217402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5136.XU CN217402541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5136.XU CN217402541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2541U true CN217402541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32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25136.XU Active CN217402541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25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55563C2 (ru) Конфигурация отверстий звездообразной горелки
CN107339692B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110553266B (zh) 灶具燃烧器
CN217402541U (zh) 一种燃烧器
CN114001352A (zh) 一种燃烧器
CN113587093B (zh)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CN210772312U (zh)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具
CN210399032U (zh) 一种锅支架以及应用该锅支锅的燃气灶
KR880001036Y1 (ko) 가스 연소기용 취사용기 받침구
CN214172231U (zh) 防干烧火盖和具有该防干烧火盖的燃烧器
JP4681021B2 (ja) 網焼き式ガスロースター
CN210688224U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16557121U (zh)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1925747U (zh) 一种防干烧中心火盖
CN210291881U (zh) 灶具燃烧器
CN215597269U (zh) 灶具燃烧器
JP2002333109A (ja) バーナ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ンロ
CN218883967U (zh) 炉头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19389723U (zh) 一种具有多层避空火孔结构的燃烧器
CN220436510U (zh) 火盖和燃气灶
CN219389823U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8721479U (zh) 一种外环火盖
CN112013423B (zh) 燃烧器
CN220852223U (zh) 一种中心火盖、燃烧器以及灶具
KR200238357Y1 (ko) 연료절약용 냄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