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6951B - 一种灶具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灶具燃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66951B CN110566951B CN201910811138.2A CN201910811138A CN110566951B CN 110566951 B CN110566951 B CN 110566951B CN 201910811138 A CN201910811138 A CN 201910811138A CN 110566951 B CN110566951 B CN 1105669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e
- cavity
- wall
- fire cover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26—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with provision for a retention flam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2—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72—Safety devices, e.g. operative in case of failure of gas supply
- F23D14/76—Protecting flame and burner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基座和盖设在盖基座上的火盖,基座具有外环腔体,在外环腔体内具有自基座的底壁向上延伸的中间隔壁,将外环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间隔壁上开设有狭缝或狭槽或小孔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因中间隔壁上开设有狭缝或狭槽或小孔,使得一部分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进入第二腔体而减速;由于第二腔体内的混合气出气缓慢而稳定,从而能提高点火成功率;当从大火档切到小火档的时候,在第二腔体内的混合气的气流变化相对迟钝,即使外环火焰熄灭,从第二腔体内出来的混合气仍能保留火焰而引燃外环腔体对应的其它位置的出火孔的混合气,使得大火档切到小火档,外环火焰仍能燃烧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
背景技术
灶具燃烧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火焰燃烧的情况:一是点火时,可能因为燃气流速过快而导致点火困难;二是外环火焰和内环火焰不容易保火,例如当大火档转小火档时,外环火焰在从快速切换到小火档时,外环火焰容易熄灭;还有如从大火档转小火档时,内环火焰的小火状态比较难维持,内环火焰也容易熄灭;三是当工作在大火档时,可能因空气补充不足而燃烧不充分。
为了使外环火焰稳定燃烧。已有申请号为CN201310191896.1(公告为CN103267288A)的中国发明申请《燃烧器》披露了下述技术方案:在燃空混合室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隔板,隔板把燃空混合室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在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两个腔室通过通孔连通,在炉头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外圈引射管,每个外圈引射管均与炉头座内的燃空混合室相连通,每个外圈引射管的外围配合有一外圈喷嘴,中心喷嘴的外围包围有一中心混合腔,中心混合腔的上边缘与中心火盖的下边缘之间设置有空隙,在中心火盖和外圈火盖上均设置有连通内外的稳焰槽,中心火盖和外圈火盖上的位于稳焰槽上下的两部分之间均通过若干加强筋连接。该专利中在燃空混合室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隔板,隔板把燃空混合室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在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两个腔室通过通孔连通。通过隔板的设置,使得从外圈引射管进入的混合气体的动量在燃空混合室的下层得到降低,随后通过通孔进入到上层,此时混合气体的压力已经非常稳定,有利于燃烧器外环火焰的稳定。但该专利中经过隔板的通孔的混合气,最后是从外圈火盖的主火孔出气的,而点火针和热电偶设置在主火盖和中心火盖之间,因而对点火针的点火成功率影响不大。
而本申请人的一项在先申请,申请号为CN201721854952.5(公告号为CN20833225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披露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燃烧器包括基座,基座上具有燃气室、设置在该燃气室上的环状火盖以及覆盖在火盖上的盖板,火盖与盖板之间形成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径向上圈火通道,火盖在该上圈火通道下方的位置还形成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径向下圈火通道,在邻近火盖外周壁的位置设置有点火针,盖板的外缘向外延伸形成遮挡在上圈火通道、下圈火通道以及点火针上方的第一防水檐。该专利中盖板形成的第一防水檐能同时遮挡上圈火通道、下圈火通道以及点火针,点火针对上圈火通道和下圈火通道同时点火,出气量大大增加,提升了点火的成功率;另外,该专利中通过盖板的中心孔给内环火焰补充二次空气,有利于燃气燃烧充分;但该专利没有解决外环火焰和内环火焰不容易保火的问题。
另外,为了提高热电偶的保火成功率来维持内环火焰的小火状态,可以通过设置保火通道来实现。如申请号为CN201720982411.4(公告号为CN20716252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燃烧器和燃气灶具》披露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燃烧器包括炉头和外火盖,该炉头包括内环腔体和外环腔体,该外环腔体内设置有保火部,该保火部开设有保火通道,该保火通道与该外环腔体的内部间隔,该保火通道连通该内环腔体的内部,该外火盖设置在该外环腔体和该保火部上,该外火盖开设有火孔,该火孔连通该保火通道。上述燃烧器中,在燃烧器进行小火燃烧时,保火通道的燃气可由内环腔体提供,使得与保火通道连通的外火盖的火孔处存在火焰,避免灶具小火时而引起燃烧器熄火,即对内环火焰保火效果较好。但该专利没有设计对外环火焰进行保火的结构。
因此,灶具燃烧器还可继续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点火成功率高的灶具燃烧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保火效果好的灶具燃烧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二次空气补充充分的灶具燃烧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基座和盖设在该基座上的火盖,基座的外周缘具有竖向延伸的外周壁以及位于该外周壁内侧且相互之间具有间距的内周壁,两者与基座的底壁共同围成上部敞口的外环腔体,并与所述火盖的对应部位共同形成外环混气室,所述的火盖在其顶壁或/和侧壁上对应外该外环混气室的部位开有出火孔或出火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环腔体内具有自基座的底壁向上延伸的中间隔壁,将外环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该中间隔壁与对应的外周壁围成所述的第二腔体,外环腔体的其余腔体为第一腔体,所述的中间隔壁上开设有狭缝或狭槽或小孔连通所述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并且所述的第一腔体具有第一燃气进入口,而所述的火盖在对应第二腔体的顶壁或侧壁上开有连通第二腔体与外界的第一出火孔或第一出火槽。
为了进一步确保点火成功率,所述的中间隔壁至少局部具有弯折部位。这样的设计,能延长混合气在第二腔体中的流动路径,使最终的出气缓慢而稳定。
所述外环腔体的内周壁的两端均有由内向外延伸的弯折部且分别与外环腔体的外周壁相连,使外环腔体呈空心的C字形。如此设计,区别于常见的环形外环腔体,使得混合气在C字形的缺口自然形成阻碍,从而自然减缓了混合气在外环腔体的流速。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点火针,该点火针的顶端靠近第二腔体中邻近C字形缺口的位置所对应的第一出火孔。
经狭缝进入第二腔体中的混合气,邻近C字型缺口位置为混合气流动路径的末端位置,混合气流速降低较多,特别是当混合气到达外环腔体最末端的弯折部位时,混合气的流速被降到最低;因邻近C字型缺口位置的第二腔体中的混合气流速缓慢,相应地,邻近C字型缺口位置的所对应的第一出火孔处的混合气流速也较为缓慢;这样,更加有利于点火针顺利点火。
为进一步解决本发明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所述外环腔体的内周壁在其弯折处均有继续沿周向延伸的延伸部,直至两个延伸部相对形成缝隙;
所述的基座在其内周壁的内侧还具有环形的中心环壁,该中心环壁的外周壁与前述的内周壁以及基座上对应的环状底壁共同围成上部敞口的内环腔体;
前述的内周壁之两端弯折部、延伸部与前述的外周壁对应部位以及基座上对应的底壁共同构成缓冲腔体;
所述的火盖在对应所述缓冲腔体的顶壁或侧壁上开有连通该缓冲腔体与外界的第一保火孔或第一保火槽。
这样,从第二燃气进入口进入内环腔体的混合气,一部分通过缝隙而进入缓冲腔体,因缝隙的作用,使得进入缓冲腔体的混合气的气流速度较为缓慢;
当从大火档切到小火档并且想保持内环火焰小火状态时,由于在缓冲腔体内的混合气的气流变化相对迟钝,外环火焰此时已熄灭,从缓冲腔体内出来的混合气仍能在第一保火孔或保火槽处保留火焰而引燃内环腔体对应的其它位置的内环出火孔的混合气,使得小火档时,内环火焰仍能以小火状态燃烧稳定。
为进一步解决本发明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所述中心环壁的内周壁围成上下贯通的中心空气补充通道,所述的火盖则具有对应的环形顶壁,火盖的中心孔与所述基座的中心空气补充通道对直,所述火盖的环形顶壁上在对应所述内环腔体的部位开有沿周向分布的内环出火孔,并且,还包括有顶盖,通过支脚设置在火盖的上方,与火盖之间具有间隙并遮盖住所述火盖的中心孔。
一般情况下当燃烧器工作在大火档时,容易燃烧不充分,而通过设置上述的中心空气补充通道,就可以给内环火焰的燃烧补充更多的二次空气,从而确保燃气的充分燃烧。
火盖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优选地,所述火盖包括下火盖和叠置在下火盖上的上火盖,上火盖包括环状本体和自环状本体的外周缘向下延伸的外环壁,该上火盖的外环壁的最下端对应第二腔体的位置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出火孔即由该第一凹槽和下火盖的上端面共同形成,并且下火盖上还设有连通第二腔体和该第一出火孔的第一通孔。这样,可以将下火盖和上火盖分开,便于火盖的清洁和维护。
为了连通第一腔体和外界,所述上火盖的外环壁的最下端对应于第一腔体的位置开有第三凹槽,该第三凹槽和下火盖的上端面共同形成第二出火孔,并且下火盖上还设有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出火孔的第五通孔。通过第五通孔连通第一腔体和外界,从第一腔体的出去的混合气竖向经过第五通孔,又侧向经过上火盖的第二出火孔,这样混合气的路径发生了弯折,流速减慢,有利于混合气稳定燃烧。
外环混气室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优选地,所述的上火盖在其外环壁的内侧还具有第一内环壁,该第一内环壁与外环壁同心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所述上火盖的第一内环壁、外环壁、上火盖的环状本体、基座的外周壁以及基座的内周壁共同围成所述的外环混气室。这样通过上火盖和下火盖叠置就能围成外环混气室,便于清洁和维护。
上火盖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优选地,所述上火盖还包括均连接其外环壁和其第一内环壁且间隔排列的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对应于第二腔体靠近C字形缺口的位置,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对应于缓冲腔体。这样,通过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将隔出对应于第二腔体和缓冲腔体的空间,这样混合气经过下火盖对应的通孔后能减速,再从上火盖对应的位置流出,混合气流速缓慢。
内环混气室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优选地,所述上火盖还包括沿环状本体的内周缘向下延伸的第二内环壁,该第二内环壁与第一内环壁同心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所述上火盖的第二内环壁、上火盖的第一内环壁、上火盖的环状本体、基座的内周壁、基座的中心环壁共同围成内环腔体对应的内环混气室。这样通过上火盖和基座围成对应的内环混气室,便于清洁和维护。
为了工作在大火档时,给对应位置燃气的燃烧补充二次空气,所述上火盖还包括沿环状本体的外周缘向上延伸的挡檐,该挡檐与内环火孔之间具有间隔;
或/和,所述下火盖靠近其外周缘的顶壁自上而下逐渐由内向外倾斜。
通过设计挡檐,从火盖的中心孔出来的燃气在扩散时受档檐的阻挡作用而部分向内回流,从而有利于给内环火孔的燃气的燃烧补充二次空气;通过将下火盖靠近其外周缘的顶壁自上而下逐渐由内向外倾斜,有利于将下火盖附近的二次空气补充给火盖的侧壁对应的出火孔或出火槽。
为了使出气缓慢和稳定,所述下火盖靠近第一通孔的第五通孔的外侧还设置有覆盖住第二腔体中远离弯折部位的部分第二腔体的容纳槽。通过设计容纳槽,使得第二腔体中远离弯折部位的部分第二腔体被覆盖,这样第二腔体中的混合气只能从最末端的弯折部位的位置出去,而该处的混合气因为处于在第二腔体中流动路径的末端位置而流速较低,出气缓慢而稳定,有利于顺利点火。
作为改进,所述下火盖对应于所述缓冲腔体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并与上火盖的对应部位一起形成缓冲室;
同时,上火盖的外环壁的最下端对应缓冲腔体的位置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保火孔即由该第二凹槽和下火盖的上端面共同形成;或/和,在所述上火盖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出火孔或第一出火槽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保火孔或第二保火槽,该第二保火孔连通该缓冲室与外界。
这样,当内环火焰较小时,通过第二保火孔或者第二保火槽,能有小火灼烧到热电偶或者小火未直接灼烧到热电偶但通过热量作用于热电偶,这样热电偶不会因没有火焰灼烧而误动作后使内环火焰熄灭。
为了定位热电偶的位置和防止热电偶因温度不足而误动作,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热电偶,下火盖在对应位置开设有第四通孔,热电偶穿过该第四通孔并向上伸出下火盖,并且,该热电偶的顶端靠近上火盖外侧且邻近第一保火孔或第一保火槽或第二保火孔或第二保火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中间隔壁,将外环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间隔壁上开设有狭缝或狭槽或小孔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从第一燃气进入口进入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因中间隔壁上开设有狭缝或狭槽或小孔而节流,使得一部分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进入第一腔体,另一部分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进入第二腔体,进入第二腔体内的混合气的气流速度相对较缓慢;
当点火时,由于第二腔体内的混合气出气缓慢而稳定,从而能提高点火成功率,减少现有技术中因燃气出气速度较快而较难点燃的情况;
当从大火档切到小火档的时候,在第二腔体内的混合气的气流变化相对迟钝,即使外环火焰在从快速切换到小火档时而熄灭,从第二腔体内出来的混合气仍能保留火焰而引燃外环腔体对应的其它位置的出火孔的混合气,使得大火档切到小火档,外环火焰仍能燃烧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上火盖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去掉下火盖的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图3又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为图2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图6去掉下火盖后的示意图;
图8为图1的分解图;
图9为图8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0为下火盖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经过缝隙的纵向剖面图;
图12为图1经过第二出火孔的纵向剖面图;
图13为图1经过热电偶的纵向剖面图;
图14为图1经过第一出火孔的纵向剖面图;
图15为图1经过另一个第二出火孔的纵向剖面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17为图16经过第二保火孔的横向剖面图;
图18为图16经过第二保火孔的纵向剖面图;
图19为图18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20为图16经过第二保火孔后的另一角度的横向剖面图;
图21为图16沿图20中的A-A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15所示,为本发明灶具燃烧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灶具燃烧器自下而上设置有基座1、盖设在基座1上的火盖2和设置在火盖2上的顶盖5,基座1连接有外环引射管8、内环引射管9、点火针6和热电偶7;
其中,参见图3~5、图7,基座1包括外环腔体11和内环腔体12;具体地,基座1的外周缘具有竖向延伸的外周壁102以及位于该外周壁102内侧且相互之间具有间距的内周壁101,两者与基座1的底壁共同围成上部敞口的外环腔体11,并与火盖2的对应部位共同形成外环混气室4;
外环腔体11包括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具体地,在外环腔体11内具有自基座1的底壁向上延伸的中间隔壁3,将外环腔体11分隔为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其中该中间隔壁3与对应的外周壁102围成第二腔体112,外环腔体11内的其余腔体为第一腔体111;
参见图3~图5、图7,中间隔壁3局部具有弯折部位32,优选地,弯折部位32可以呈S型(图中未示出)或回字型弯折(图中未示出);
中间隔壁3上开设有狭缝31(参见图3~图5)连通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并且第一腔体111具有第一燃气进入口10;
外环腔体11的内周壁101的两端均有由内向外延伸的弯折部107且分别与外环腔体11的外周壁102相连,使外环腔体11呈空心的C字形;
基座1在其内周壁101的内侧还具有环形的中心环壁105,该中心环壁105与前述的内周壁101以及基座1上对应的环状底壁103共同围成上部敞口的内环腔体12;内环腔体12具有连通内环引射管9的第二燃气进入口20;
基座1的内周壁101之两端弯折部107、延伸部106与基座1的外周壁102对应部位以及基座1上对应的的底壁共同构成缓冲腔体121;
外环腔体11的内周壁101在其弯折处均有继续沿周向延伸的延伸部106,直至两个延伸部106相对形成缝隙121a;
为了给内环火焰的燃烧补充二次空气,参见图2~图7,图11~图15,基座1的中心环壁105的内周壁围成上下贯通的中心空气补充通道104,火盖2则具有对应的环形顶壁2b,火盖2的中心孔2c与基座1的中心空气补充通道104对直;
参见图1、图8、图9,图11~图15,顶盖5通过支脚51设置在火盖2的上方,与火盖2之间具有间隙并遮盖住火盖2的中心孔2c;
火盖2的环形顶壁2b上在对应内环腔体12的部位开有沿周向分布的内环出火孔2d;火盖2在对应缓冲腔体121的侧壁上开有连通该缓冲腔体121与外界的第一保火孔2e;火盖2在其侧壁上对应外环混气室4的部位开有出火孔或出火槽;火盖2在对应第二腔体112的侧壁上开有连通第二腔体112与外界的第一出火孔2a;火盖2在对应第一腔体111的侧壁上开有连通第一腔体111与外界的第二出火孔2f;具体地,
火盖2包括下火盖22和叠置在下火盖22上的上火盖21;
参见图1、图8、图9,图11~图15,上火盖21包括环状本体211、自环状本体211的外周缘向下延伸的外环壁212、位于外环壁212的内侧的第一内环壁213、沿环状本体211的内周缘向下延伸的第二内环壁214、沿环状本体211的外周缘向上延伸的挡檐215、连接外环壁212和第一内环壁213的第一连接块216、连接外环壁212和第一内环壁213的第二连接块217和连接外环壁212和第一内环壁213的第三连接块218;
第一内环壁213和外环壁212同心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第二内环壁214与第一内环壁213同心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挡檐215与内环火孔2d之间具有间隔;
第一连接块216、第二连接块217和第三连接块218间隔排列;第一连接块216和第二连接块217对应于第二腔体112靠近C字形缺口的位置,第二连接块217和第三连接块218对应于缓冲腔体121;
上火盖21的第一内环壁213、外环壁212、上火盖21的环状本体211、基座1的外周壁102以及基座1的内周壁101共同围成的外环混气室4;
该第二内环壁214与第一内环壁213同心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上火盖21的第二内环壁214、上火盖21的第一内环壁213、上火盖21的环状本体211、基座1的内周壁101、基座1的中心环壁105共同围成内环腔体12对应的内环混气室30;
该挡檐215与内环火孔2d之间具有间隔;
该上火盖21的外环壁212的最下端对应第二腔体112的位置开有第一凹槽212a,第一出火孔2a即由该第一凹槽212a和下火盖22的上端面共同形成;
上火盖21的外环壁212的最下端对应缓冲腔体121的位置开有第二凹槽212b,第一保火孔2e即由该第二凹槽212b和下火盖22的上端面共同形成;
上火盖21的外环壁212的最下端对应于第一腔体111的位置开有第三凹槽212c,该第三凹槽212c和下火盖22的上端面共同形成第二出火孔2f;
参见图1,图8~图15,下火盖22靠近其外周缘的顶壁221自上而下逐渐由内向外倾斜;下火盖22上设有第一通孔22a、第二通孔22b、第三通孔22c,第四通孔22d、第五通孔22e和容纳槽22f;
第一通孔22a连通第二腔体112和该第一出火孔2a;
第二通孔22b设置在对应于缓冲腔体121的位置,下火盖22与上火盖21的对应部位一起形成缓冲室;
第三通孔22c用于点火针6穿设;
第四通孔22d用于热电偶7穿过;
第五通孔22e连通第一腔体111和第二出火孔2f;
参见图9~图10、图12、图15,容纳槽22f设置在下火盖22靠近第一通孔22a的第五通孔22e的外侧,并且能覆盖住第二腔体112中远离弯折部位32的部分第二腔体112;
参见图1,图8~图10,图12~图15,点火针6设置在基座1上,点火针6的顶端穿过下火盖22的第三通孔22c并向上伸出下火盖2,该点火针6靠近第二腔体112中邻近C字形缺口的位置所对应的第一出火孔2a;
参见图1,图8~图10,图12~图15,热电偶7设置在基座1,下火盖2在对应位置开设有第四通孔22d,热电偶7穿过该第四通孔22d并向上伸出下火盖2,并且,该热电偶7的顶端靠近上火盖2外侧且邻近第一保火孔2e;
该灶具燃烧器,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
在基座4上从下至上依次安装下火盖22、上火盖21和顶盖5,再在基座4上安装外环引射管8和内环引射管9;
灶具燃烧器工作时,参见图4,经外环引射管8通过第一燃气进入口10进入外环腔体11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其中一部分经过中间隔壁3的狭缝31进入第二腔体112,进入第二腔体112后的混合气经弯折部位32的作用,流速减缓;另一部分混合气进入第一腔体111;
当点火时,由于第二腔体112内的混合气出气缓慢而稳定,从而能顺利点火,提高点火成功率;
当从大火档切到小火档的时候,在第二腔体112内的混合气的气流变化相对迟钝,即使外环火焰在从快速切换到小火档时而熄灭,从第二腔体112内出来的混合气仍能保留火焰而引燃外环腔体对应的其它位置的出火孔的混合气,使得大火档切到小火档,外环火焰仍能燃烧稳定;
当从大火档切到小火档并且想保持内环火焰小火状态时,类似地,参见图5,因缝隙121a的作用,经内环引射管9通过第二燃气进入口20进入内环腔体12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一部分经过缝隙121a进入缓冲腔体121而流速减缓;一方面由于在缓冲腔体121内的混合气的气流变化相对迟钝,外环火焰此时已熄灭,从缓冲腔体121出来的混合气在第一保火孔2e处仍能保留火焰而引燃内环腔体12对应的其它位置的内环出火孔2d的混合气;另一方面由于热电偶7靠近第一保火孔2e,在第一保火孔2e处被点燃的火焰能直接灼烧热电偶5或通过该处被点燃的火焰的温度,使得热电偶5保持一定的电动势而防止因温度不足而误动作;这样,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作用,使得小火档时,内环火焰仍能以小火状态燃烧稳定;
当工作在大火档时,从基座1的中心空气补充通道104和火盖2的中心孔2c进入的空气,可以为内环出火孔2d的燃气的燃烧补充二次空气,有利于混合气的充分燃烧;另外下火盖22靠近其外周缘的顶壁221自上而下逐渐由内向外倾斜,可以为第一出火孔2a的火焰的燃烧补充二次空气。
实施例2:
如图16~21所示,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火盖2上还设有第二保火孔2g;具体地,在上火盖21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出火孔2a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保火孔2g,该第二保火孔2g连通缓冲室与外界。
该灶具燃烧器,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热点偶7电动势的保持,还可以通过第二保火孔2g的作用来实现;具体地,由于热电偶7也比较靠近第二保火孔2g,在第二保火孔2g处被点燃的火焰能直接灼烧热电偶7或虽未直接灼烧热电偶7但通过该处被点燃的火焰的温度,使得热电偶7保持一定的电动势而防止因温度不足而误动作,这样通过第一保火孔2e和第二保火孔2g的作用,使得小火档时,内环火焰以小火状态燃烧稳定的状态更加容易维持。
Claims (13)
1.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基座(1)和盖设在该基座(1)上的火盖(2),基座(1)的外周缘具有竖向延伸的外周壁(102)以及位于该外周壁(102)内侧且相互之间具有间距的内周壁(101),两者与基座(1)的底壁共同围成上部敞口的外环腔体(11),并与所述火盖(2)的对应部位共同形成外环混气室(4),所述的火盖(2)在其顶壁或/和侧壁上对应外该外环混气室(4)的部位开有出火孔或出火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环腔体(11)内具有自基座(1)的底壁向上延伸的中间隔壁(3),将外环腔体(11)分隔为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其中该中间隔壁(3)与对应的外周壁(102)围成所述的第二腔体(112),外环腔体(11)内的其余腔体为第一腔体(111),所述的中间隔壁(3)上开设有狭缝(31)或狭槽或小孔连通所述的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并且所述的第一腔体(111)具有第一燃气进入口(10),而所述的火盖(2)在对应第二腔体(112)的顶壁或侧壁上开有连通第二腔体(112)与外界的第一出火孔(2a)或第一出火槽;所述的中间隔壁(3)至少局部具有弯折部位(32);
所述外环腔体(11)的内周壁(101)在其弯折处均有继续沿周向延伸的延伸部(106),直至两个延伸部(106)相对形成缝隙(121a);
所述的基座(1)在其内周壁(101)的内侧还具有环形的中心环壁(105),该中心环壁(105)与前述的内周壁(101)以及基座(1)上对应的环状底壁(103)共同围成上部敞口的内环腔体(12);
前述的内周壁(101)之两端弯折部(107)、延伸部(106)与前述的外周壁(102)对应部位以及基座(1)上对应的底壁共同构成缓冲腔体(121);
所述的火盖(2)在对应所述缓冲腔体(121)的顶壁或侧壁上开有连通该缓冲腔体(121)与外界的第一保火孔(2e)或第一保火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腔体(11)的内周壁(101)的两端均有由内向外延伸的弯折部(107)且分别与外环腔体(11)的外周壁(102)相连,使外环腔体(11)呈空心的C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点火针(6),该点火针(6)的顶端靠近第二腔体(112)中邻近C字形缺口的位置所对应的第一出火孔(2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环壁(105)的内周壁围成上下贯通的中心空气补充通道(104),所述的火盖(2)则具有对应的环形顶壁(2b),火盖(2)的中心孔(2c)与所述基座(1)的中心空气补充通道(104)对直,所述火盖(2)的环形顶壁(2b)上在对应所述内环腔体(12)的部位开有沿周向分布的内环出火孔(2d),并且,还包括有顶盖(5),通过支脚(51)设置在火盖(2)的上方,与火盖(2)之间具有间隙并遮盖住所述火盖(2)的中心孔(2c)。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2)包括下火盖(22)和叠置在下火盖(22)上的上火盖(21),上火盖(21)包括环状本体(211)和自环状本体(211)的外周缘向下延伸的外环壁(212),该上火盖(21)的外环壁(212)的最下端对应第二腔体(112)的位置开有第一凹槽(212a),所述的第一出火孔(2a)即由该第一凹槽(212a)和下火盖(22)的上端面共同形成,并且下火盖(22)上还设有连通第二腔体(112)和该第一出火孔(2a)的第一通孔(22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火盖(21)的外环壁(212)的最下端对应于第一腔体(111)的位置开有第三凹槽(212c),该第三凹槽(212c)和下火盖(22)的上端面共同形成第二出火孔(2f),并且下火盖(22)上还设有连通第一腔体(111)和第二出火孔(2f)的第五通孔(22e)。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火盖(21)在其外环壁(212)的内侧还具有第一内环壁(213),该第一内环壁(213)与外环壁(212)同心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所述上火盖(2)的第一内环壁(213)、外环壁(212)、上火盖(21)的环状本体(211)、基座(1)的外周壁(102)以及基座(1)的内周壁(101)共同围成所述的外环混气室(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火盖(21)还包括均连接其外环壁(212)和其第一内环壁(213)且间隔排列的第一连接块(216)、第二连接块(217)和第三连接块(218),第一连接块(216)和第二连接块(217)对应于第二腔体(112)靠近C字形缺口的位置,第二连接块(217)和第三连接块(218)对应于缓冲腔体(12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火盖(21)还包括沿环状本体(211)的内周缘向下延伸的第二内环壁(214),该第二内环壁(214)与第一内环壁(213)同心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所述上火盖(21)的第二内环壁(214)、上火盖(21)的第一内环壁(213)、上火盖(21)的环状本体(211)、基座(1)的内周壁(101)、基座(1)的中心环壁(105)共同围成内环腔体(12)对应的内环混气室(30)。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火盖(21)还包括沿环状本体(211)的外周缘向上延伸的挡檐(215),该挡檐(215)与内环火孔(2d)之间具有间隔;
或/和,所述下火盖(22)靠近其外周缘的顶壁(221)自上而下逐渐由内向外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火盖(22)靠近第一通孔(22a)的第五通孔(22e)的外侧还设置有覆盖住第二腔体(112)中远离弯折部位(32)的部分第二腔体(112)的容纳槽(22f)。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火盖(22)对应于所述缓冲腔体(12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22b),并与上火盖(21)的对应部位一起形成缓冲室;
同时,上火盖(21)的外环壁(212)的最下端对应缓冲腔体(121)的位置开有第二凹槽(212b),所述的第一保火孔(2e)即由该第二凹槽(212b)和下火盖(22)的上端面共同形成;或/和,在所述上火盖(21)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出火孔(2a)或第一出火槽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保火孔(2g)或第二保火槽,该第二保火孔(2g)连通该缓冲室与外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热电偶(7),下火盖(22)在对应位置开设有第四通孔(22d),热电偶(7)穿过该第四通孔(22d)并向上伸出下火盖(22),并且,该热电偶(7)的顶端靠近上火盖(21)外侧且邻近第一保火孔(2e)或第一保火槽或第二保火孔(2g)或第二保火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11138.2A CN110566951B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一种灶具燃烧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11138.2A CN110566951B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一种灶具燃烧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66951A CN110566951A (zh) | 2019-12-13 |
CN110566951B true CN110566951B (zh) | 2021-08-20 |
Family
ID=68776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11138.2A Active CN110566951B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一种灶具燃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6695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35052B (zh) * | 2020-07-17 | 2023-04-07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CN115143462A (zh) * | 2021-03-29 | 2022-10-04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燃烧器和燃气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364130U (zh) * | 2013-05-22 | 2013-12-25 | 孙琛 | 燃烧器 |
CN104864394A (zh) * | 2015-05-14 | 2015-08-26 | 德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稳焰槽上置的燃烧器 |
CN105423302B (zh) * | 2015-12-17 | 2018-05-01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内环火盖及燃气灶 |
CN106969360A (zh) * | 2017-06-01 | 2017-07-21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通道分火器及应用该分火器的燃烧器 |
CN109990276B (zh) * | 2017-12-30 | 2024-01-16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燃气燃烧器 |
CN208282105U (zh) * | 2018-03-30 | 2018-12-25 | 嵊州雅德迈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分流、稳火结构的新型灶具燃烧器 |
CN209026822U (zh) * | 2018-06-03 | 2019-06-25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2019
- 2019-08-29 CN CN201910811138.2A patent/CN11056695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66951A (zh) | 2019-1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607378B2 (en) | Ignition flame for gas cooking burners | |
CN202267061U (zh) | 一种燃气灶具燃烧器 | |
CN110566951B (zh) | 一种灶具燃烧器 | |
CN104930516A (zh) | 一种燃烧器火盖 | |
ITMI952134A1 (it) | Apparecchio a gas per il riscaldamento di fluidi | |
CN109990276B (zh) | 一种燃气燃烧器 | |
CN103851616A (zh) | 燃烧器及烹调机 | |
CN109140445B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113339799B (zh) | 用于圣火盆的可调节式稳焰装置 | |
CN109140444B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1146514U (zh) | 一种火炬燃烧器高空点火器 | |
CN211600793U (zh) | 一种常明火装置及其燃气炉灶 | |
CN219454020U (zh) | 一种新型炉头 | |
CN210624517U (zh) | 一种扩散式燃烧器 | |
CN215637142U (zh) | 一种燃烧器 | |
CN112524611B (zh) | 燃烧器火盖及应用该火盖的燃气灶具 | |
CN213872689U (zh) | 可增强功率的炉芯 | |
CN217684985U (zh) | 灶具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灶具 | |
CN219624040U (zh) | 灶具火盖及包含其的灶具 | |
CN109140447B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112728542B (zh) |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 |
CN112128752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CN103256595A (zh) | 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115247788B (zh) | 内环火盖及灶具燃烧器 | |
CN208920049U (zh) | 一种悬浮式炉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