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2009U - 一种混流式转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流式转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2009U
CN215762009U CN202121747876.4U CN202121747876U CN215762009U CN 215762009 U CN215762009 U CN 215762009U CN 202121747876 U CN202121747876 U CN 202121747876U CN 215762009 U CN215762009 U CN 215762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crown
water inlet
water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4787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清华
刘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a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DEC
Original Assignee
Dongfa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D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a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DEC filed Critical Dongfang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DEC
Priority to CN20212174787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2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2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2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Hydraulic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流式转轮,包括顶盖、转轮上冠和叶片,属于水轮机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上冠上设置有止漏环,所述止漏环与顶盖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转轮上冠上开有进水口、泄流孔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转轮上冠的上部高压侧,出水口位于转轮上冠的下部低压侧,所述泄流孔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所述止漏环位于叶片进水边一侧,所述出水口位于叶片出水边一侧。本实用新型转轮泄水通道结构简单,不受叶片扭曲形状的影响,制造更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够保障叶片的机械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混流式转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水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流式转轮。
背景技术
混流式水轮机转轮上冠和顶盖之间存在一个空腔,水轮机在工作过程中有一部分高压水流会通过转轮上腔的密封间隙,泄漏进入该空腔内。该部分泄漏水会对转轮产生一个沿着水轮机主轴作用向下的轴向水推力。
为了减少轴向水推力,有几种方式。其一是设置顶盖平衡管,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需要在混凝土中预埋平衡管路,对于新设计机组是一种可靠减少轴向推力的方式,但是对于未预埋管路的项目在更换新转轮时无法采用。其二是在转轮上冠开泄流孔且孔出口位于主轴法兰下方的上冠内腔上部,这种结构简单,对于未预埋顶盖平衡管的项目在更换新转轮时往往只能采用这种方式。
但是现代转轮为了追求更高的性能特性,转轮上冠出口越来越靠近旋转中心,这样就加强了主轴法兰下方的转轮上冠内腔中的径向泵送效应,导致泄流孔在减小轴向推力上效果不佳。
公开号为CN 110226034A,公开日为2019年09月10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水力机械,所述水力机械包括弗朗西斯型转轮、顶盖和下盖,其中所述转轮包括低压侧和高压侧、上冠、下环、多个叶片,每个叶片由压力表面、相反面向的吸力表面、与所述转轮的高压侧邻接的边缘和与所述转轮的低压侧邻接的间隔开的边缘限定,其中所述上冠包括密封装置以相对于来自所述高压侧的水密封所述上冠和顶盖之间的空间,其中所述转轮包括至少一个通道,所述通道能够将经过所述密封装置的高压泄漏水排放到所述低压侧,并且所述通道包括位于所述上冠的一部分中的入口孔,所述入口孔在运行期间暴露于高压泄漏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位于所述叶片中的一个叶片内并且从所述入口孔通向所述下环,其中所述通道形成开口,所述开口通向所述下环和所述下盖之间的空间,所述空间与所述转轮的低压侧相连接。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水力机械,需在叶片内开孔,而现代叶片一般呈“X”型扭曲,因此制造难度大,且影响叶片的机械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混流式转轮,本实用新型转轮泄水通道结构简单,不受叶片扭曲形状的影响,制造更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够保障叶片的机械强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混流式转轮,包括顶盖、转轮上冠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上冠上设置有止漏环,所述止漏环与顶盖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转轮上冠上开有进水口、泄流孔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转轮上冠的上部高压侧,出水口位于转轮上冠的下部低压侧,所述泄流孔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所述止漏环位于叶片进水边一侧,所述出水口位于叶片出水边一侧。
所述泄流孔为圆形、椭圆形或腰形。
所述泄流孔为四个,四个泄流孔沿转轮上冠的圆周均匀布置。
所述出水口的个数与泄流孔的个数相同,出水口的面积大于泄流孔的面积。
所述泄流孔为半圆形,泄流孔上固定连接有封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由于顶盖是静止的,转轮上冠上的止漏环是同转轮整体一起旋转的,因此止漏环与顶盖之间须存在间隙,叶片进水边前端的高压水将通过间隙进入转轮上冠上方的空间,高压水作用在转轮上冠产生向下的轴向水推力,通过在转轮上冠上设置泄流孔,转轮上冠上方空间的高压水依次经进水口、泄流孔和出水口排放到低压区,从而能够有效减小轴向水推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转轮上冠上设置有止漏环,止漏环与顶盖之间设置有间隙,转轮上冠上开有进水口、泄流孔和出水口,进水口位于转轮上冠的上部高压侧,出水口位于转轮上冠的下部低压侧,泄流孔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止漏环位于叶片进水边一侧,出水口位于叶片出水边一侧,进水口、泄流孔和出水口所形成的转轮泄水通道结构简单,不受叶片扭曲形状的影响,制造更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够保障叶片的机械强度。
2、本实用新型,泄流孔为圆形、椭圆形或腰形,泄流孔形状灵活多样,均能够保障良好的泄流效果,制造灵活性强。
3、本实用新型,泄流孔为四个,四个泄流孔沿转轮上冠的圆周均匀布置,不仅能够提高泄流效率,且四个泄流孔采用均布的方式,能够使泄流更均匀。
4、本实用新型,出水口的个数与泄流孔的个数相同,出水口的面积大于泄流孔的面积,能够进一步提高泄流效率,保障泄流效果。
5、本实用新型,泄流孔为半圆形,泄流孔上固定连接有封板,使得泄流孔的制造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视图;
图中标记:1、顶盖,2、转轮上冠,3、叶片,4、止漏环,5、进水口,6、泄流孔,7、出水口,8、叶片进水边,9、叶片出水边,10、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混流式转轮,包括顶盖1、转轮上冠2和叶片3,所述转轮上冠2上设置有止漏环4,所述止漏环4与顶盖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转轮上冠2上开有进水口5、泄流孔6和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5位于转轮上冠2的上部高压侧,出水口7位于转轮上冠2的下部低压侧,所述泄流孔6分别与进水口5和出水口7连通,所述止漏环4位于叶片进水边8一侧,所述出水口7位于叶片出水边9一侧。
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转轮上冠2上设置有止漏环4,止漏环4与顶盖1之间设置有间隙,转轮上冠2上开有进水口5、泄流孔6和出水口7,进水口5位于转轮上冠2的上部高压侧,出水口7位于转轮上冠2的下部低压侧,泄流孔6分别与进水口5和出水口7连通,止漏环4位于叶片进水边8一侧,出水口7位于叶片出水边9一侧,进水口5、泄流孔6和出水口7所形成的转轮泄水通道结构简单,不受叶片3扭曲形状的影响,制造更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够保障叶片3的机械强度。
实施例2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混流式转轮,包括顶盖1、转轮上冠2和叶片3,所述转轮上冠2上设置有止漏环4,所述止漏环4与顶盖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转轮上冠2上开有进水口5、泄流孔6和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5位于转轮上冠2的上部高压侧,出水口7位于转轮上冠2的下部低压侧,所述泄流孔6分别与进水口5和出水口7连通,所述止漏环4位于叶片进水边8一侧,所述出水口7位于叶片出水边9一侧。
所述泄流孔6为圆形。
所述泄流孔6为四个,四个泄流孔6沿转轮上冠2的圆周均匀布置。
本实施例为一较佳实施方式,泄流孔6为四个,四个泄流孔6沿转轮上冠2的圆周均匀布置,不仅能够提高泄流效率,且四个泄流孔6采用均布的方式,能够使泄流更均匀。
实施例3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混流式转轮,包括顶盖1、转轮上冠2和叶片3,所述转轮上冠2上设置有止漏环4,所述止漏环4与顶盖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转轮上冠2上开有进水口5、泄流孔6和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5位于转轮上冠2的上部高压侧,出水口7位于转轮上冠2的下部低压侧,所述泄流孔6分别与进水口5和出水口7连通,所述止漏环4位于叶片进水边8一侧,所述出水口7位于叶片出水边9一侧。
所述泄流孔6为椭圆形。
所述泄流孔6为四个,四个泄流孔6沿转轮上冠2的圆周均匀布置。
所述出水口7的个数与泄流孔6的个数相同,出水口7的面积大于泄流孔6的面积。
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出水口7的个数与泄流孔6的个数相同,出水口7的面积大于泄流孔6的面积,能够进一步提高泄流效率,保障泄流效果。
实施例4
参见图1-图3,一种混流式转轮,包括顶盖1、转轮上冠2和叶片3,所述转轮上冠2上设置有止漏环4,所述止漏环4与顶盖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转轮上冠2上开有进水口5、泄流孔6和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5位于转轮上冠2的上部高压侧,出水口7位于转轮上冠2的下部低压侧,所述泄流孔6分别与进水口5和出水口7连通,所述止漏环4位于叶片进水边8一侧,所述出水口7位于叶片出水边9一侧。
所述泄流孔6为腰形。
所述泄流孔6为四个,四个泄流孔6沿转轮上冠2的圆周均匀布置。
所述出水口7的个数与泄流孔6的个数相同,出水口7的面积大于泄流孔6的面积。
所述泄流孔6为半圆形,泄流孔6上固定连接有封板10。
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式,使用时,由于顶盖1是静止的,转轮上冠2上的止漏环4是同转轮整体一起旋转的,因此止漏环4与顶盖1之间须存在间隙,叶片进水边8前端的高压水将通过间隙进入转轮上冠2上方的空间,高压水作用在转轮上冠2产生向下的轴向水推力,通过在转轮上冠2上设置泄流孔6,转轮上冠2上方空间的高压水依次经进水口5、泄流孔6和出水口7排放到低压区,从而能够有效减小轴向水推力。
转轮上冠2上设置有止漏环4,止漏环4与顶盖1之间设置有间隙,转轮上冠2上开有进水口5、泄流孔6和出水口7,进水口5位于转轮上冠2的上部高压侧,出水口7位于转轮上冠2的下部低压侧,泄流孔6分别与进水口5和出水口7连通,止漏环4位于叶片进水边8一侧,出水口7位于叶片出水边9一侧,进水口5、泄流孔6和出水口7所形成的转轮泄水通道结构简单,不受叶片3扭曲形状的影响,制造更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够保障叶片3的机械强度。
泄流孔6为半圆形,泄流孔6上固定连接有封板10,使得泄流孔6的制造更加灵活。

Claims (5)

1.一种混流式转轮,包括顶盖(1)、转轮上冠(2)和叶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上冠(2)上设置有止漏环(4),所述止漏环(4)与顶盖(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转轮上冠(2)上开有进水口(5)、泄流孔(6)和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5)位于转轮上冠(2)的上部高压侧,出水口(7)位于转轮上冠(2)的下部低压侧,所述泄流孔(6)分别与进水口(5)和出水口(7)连通,所述止漏环(4)位于叶片进水边(8)一侧,所述出水口(7)位于叶片出水边(9)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流式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孔(6)为圆形、椭圆形或腰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流式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孔(6)为四个,四个泄流孔(6)沿转轮上冠(2)的圆周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流式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7)的个数与泄流孔(6)的个数相同,出水口(7)的面积大于泄流孔(6)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流式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孔(6)为半圆形,泄流孔(6)上固定连接有封板(10)。
CN202121747876.4U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混流式转轮 Active CN215762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7876.4U CN215762009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混流式转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7876.4U CN215762009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混流式转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2009U true CN215762009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8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47876.4U Active CN215762009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混流式转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20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352Y (zh) 双叶轮式水轮机转轮
CN215762009U (zh) 一种混流式转轮
CN111051688B (zh) 包括径向转轮的液压机
CN212225601U (zh) 高效节能离心泵
CN113431724B (zh) 一种用于水涡轮机的混流式转轮装置
CN110199112B (zh) 用于水力机械的径向流转轮
CN203146425U (zh) 具有导流器的水泵
CN112096617B (zh) 立式自吸泵
CN208546322U (zh) 一种不锈钢离心泵
CN201236839Y (zh) 离心泵
CN114718904A (zh) 气动结构、压缩机、吸尘器
CN111255748A (zh) 抗失速扩压器
CN210599573U (zh) 一种离心泵压水室结构
CN207777062U (zh) 一种一体式液力透平流量自动调节装置
CN209244854U (zh) 一种多喷嘴自吸泵
CN210660721U (zh) 水泵上的新型叶轮
CN219206810U (zh) 开放式水流系统及清洗机
CN218266159U (zh) 一种水轮机转轮泵板和密封结构
CN220705829U (zh) 一种小流量高扬程液力透平
CN114688095B (zh) 一种立式管道多级离心泵的径向转轴向末级导叶
CN220081741U (zh) 叶轮和离心泵
CN210343852U (zh) 一种混流泵泵体
CN217401252U (zh) 一种高效、低泄漏密封环结构
CN220581275U (zh) 一种二次整流离心泵结构
CN220185443U (zh) 一种带有回流导流结构的离心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