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0414U - 一种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60414U CN215760414U CN202122148239.1U CN202122148239U CN215760414U CN 215760414 U CN215760414 U CN 215760414U CN 202122148239 U CN202122148239 U CN 202122148239U CN 215760414 U CN215760414 U CN 2157604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plug
- corner
- post
- cartri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包括组合钢模板及设置在组合钢模板外围的支撑体系,所述组合钢模板包括位于拐角处的棱角柱,棱角柱之间设置有拼装板,棱角柱和拼装板之间通过插装结构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将棱角柱和拼装板通过插装结构直接拼装即可,棱角柱或/和拼装板上设置有用于拆分的橇槽,在拆模时,使用撬棍与橇槽配合可以直接将棱角柱与拼装板拆分开。所述棱角柱和拼装板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撑体系设置在棱角柱和拼装板的外围,无需通过垫块等结构即可通过支撑体系紧固地支撑在组合钢模板的外部。本实用新型拼装便捷多样,拆模十分便捷,通用性及可周转性强,能够满足各种浇筑模板的构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结构,主要由面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面板是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支撑结构则是支承面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临时结构,保证建筑模板结构牢固地组合,做到不变形、不破坏。现有的建筑模板结构单一,拼装时需要使用较多的连接件和人工,使得模板拼装效率低,因此不易拼装;另外,现有建筑模板的面板和支撑结构功能单一,各自工作,无法相互结合共同作用。而现有的组合式建筑模板结构复杂,不易拆装,因此施工效率仍然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解决了现有建筑模板拆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包括组合钢模板及设置在组合钢模板外围的支撑体系,所述组合钢模板包括位于拐角处的棱角柱,棱角柱之间设置有拼装板,棱角柱和拼装板之间通过插装结构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将棱角柱和拼装板通过插装结构直接拼装即可,棱角柱或/和拼装板上设置有用于拆分的橇槽,在拆模时,使用撬棍与橇槽配合可以直接将棱角柱与拼装板拆分开。所述棱角柱和拼装板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撑体系设置在棱角柱和拼装板的外围,无需通过垫块等结构即可通过支撑体系紧固地支撑在组合钢模板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棱角柱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插装结构包括L形的两端面上设置的三个插柱,所述拼装板上设置有与插柱插接配合的插槽,所述橇槽包括设置在中部的插槽外侧且与插槽连通的第一槽。
进一步地,所述棱角柱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插装结构包括L形的两端面上设置的三个插装槽,所述拼装板上设置有与插装槽插接配合的插装柱,所述橇槽包括设置在中部的插装槽外侧且与插装槽连通的第一橇槽。
进一步地,所述插装柱为截面为半圆形的柱状,所述第一橇槽与插装柱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橇槽包括设置在棱角柱顶部的第二橇槽,第二橇槽竖直设置且包括上部开口和侧面开口,侧面开口靠向所述插装柱。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系包括支撑在棱角柱和拼装板外侧的竖向杆体,竖向杆体的外侧设置有横向杆体,竖向杆体和横向杆体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拼装便捷多样,组合钢模板包括棱角柱和拼装板,通过棱角柱和拼装板各种组合,可以构造出多种模板体系,进而能够浇筑各种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在拆模时,通过橇槽可以将插装配合的插槽和插柱便捷分开,拆卸十分便捷;本实用新型中不仅棱角柱和拼装板结构通用,而且各个竖向杆体和横向杆体结构相同,通用性及可周转性强,能够满足各种浇筑模板的构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棱角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拼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棱角柱,11、插装槽,13、第一橇槽,
14、第二橇槽,141、上部开口,142、侧面开口;
2、拼装板,21、插装柱;
31、竖向杆体,32、横向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如图1-图2所示,包括组合钢模板及设置在组合钢模板外围的支撑体系,所述组合钢模板包括位于拐角处的棱角柱1,棱角柱1之间设置有拼装板2,棱角柱1和拼装板2之间通过插装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棱角柱1和拼装板2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撑体系设置在棱角柱1和拼装板2的外围,无需通过垫块等结构即可通过支撑体系紧固地支撑在组合钢模板的外部。所述支撑体系包括支撑在棱角柱1和拼装板2外侧的竖向杆体31,竖向杆体31的外侧设置有横向杆体32,竖向杆体31和横向杆体32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在使用时,将棱角柱1和拼装板2通过插装结构直接拼装即可,棱角柱1或/和拼装板2上设置有用于拆分的橇槽,在拆模时,使用撬棍与橇槽配合可以直接将棱角柱1与拼装板2拆分开。
具体地,所述棱角柱1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插装结构包括L形的两端面上设置的三个插柱,所述拼装板2上设置有与插柱插接配合的插槽,装配时,插槽与插柱插装配合即可;所述橇槽包括设置在中部的插槽外侧且与插槽连通的第一槽,在拆分时,使用撬棍直接插入第一槽即可撬开。
或者,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棱角柱1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插装结构包括L形的两端面上设置的三个插装槽11,所述拼装板2上设置有与插装槽11插接配合的插装柱21,装配时,插装槽11与插装柱21插装配合即可;所述橇槽包括设置在中部的插装槽11外侧且与插装槽11连通的第一橇槽13,在拆分时,使用撬棍直接插入第一橇槽13即可撬开。
进一步地,所述插装柱21为截面为半圆形的柱状,既能在装配时起到挡止作用,所述第一橇槽13与插装柱21垂直,又能在拆分时便捷拆分。
进一步地,所述橇槽包括设置在棱角柱1顶部的第二橇槽14,第二橇槽14竖直设置且包括上部开口141和侧面开口142,侧面开口142靠向所述插装柱21。当第一橇槽13无法直接拆分棱角柱1和拼装板2时,还可以通过第二橇槽14拆分。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常规技术手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包括组合钢模板及设置在组合钢模板外围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钢模板包括位于拐角处的棱角柱(1),棱角柱(1)之间设置有拼装板(2),棱角柱(1)和拼装板(2)之间通过插装结构可拆卸连接,棱角柱(1)或/和拼装板(2)上设置有用于拆分的橇槽,棱角柱(1)和拼装板(2)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撑体系设置在棱角柱(1)和拼装板(2)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角柱(1)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插装结构包括L形的两端面上设置的三个插柱,所述拼装板(2)上设置有与插柱插接配合的插槽,所述橇槽包括设置在中部的插槽外侧且与插槽连通的第一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角柱(1)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插装结构包括L形的两端面上设置的三个插装槽(11),所述拼装板(2)上设置有与插装槽(11)插接配合的插装柱(21),所述橇槽包括设置在中部的插装槽(11)外侧且与插装槽(11)连通的第一橇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柱(21)为截面为半圆形的柱状,所述第一橇槽(13)与插装柱(21)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橇槽包括设置在棱角柱(1)顶部的第二橇槽(14),第二橇槽(14)竖直设置且包括上部开口(141)和侧面开口(142),侧面开口(142)靠向所述插装柱(2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系包括支撑在棱角柱(1)和拼装板(2)外侧的竖向杆体(31),竖向杆体(31)的外侧设置有横向杆体(32),竖向杆体(31)和横向杆体(32)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48239.1U CN215760414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一种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48239.1U CN215760414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一种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60414U true CN215760414U (zh) | 2022-02-08 |
Family
ID=80084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48239.1U Active CN215760414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一种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60414U (zh) |
-
2021
- 2021-09-07 CN CN202122148239.1U patent/CN2157604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760414U (zh) | 一种混凝土建筑用建筑模板 | |
CN102587652B (zh) | 铝合金框建筑模板拼接连接结构 | |
CN219773324U (zh) | 一种混凝土梁板结构 | |
CN113006356B (zh) | 一种方便拆除的混凝土楼板及装配方法 | |
CN208844908U (zh) | 一种拼接式铝模板 | |
CN211776455U (zh) | 一种可移动式轨道围挡 | |
CN210315634U (zh) | 一种易拼装的混凝土浇筑模板 | |
CN221399820U (zh) | 叠合楼板吊模加固模组 | |
CN111395843A (zh) | 一种用于大型水池墙壁浇筑的模板及模板的安装方法 | |
JP3122098U (ja) | 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塀用型枠状基礎スラブブロック | |
CN214364419U (zh) | 房建承重梁结构 | |
CN218467083U (zh) | 一种外墙竖向线条模板结构 | |
CN218814627U (zh) | 一种装配式免拆钢筋桁架楼承板 | |
CN220395173U (zh) | 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 | |
CN214117491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钢模板结构 | |
CN214531518U (zh) | 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控制肋装置 | |
CN215907406U (zh) | 一种可分离梁板模板早拆体系 | |
CN215829997U (zh) | 可拼接塑料模板 | |
CN217205324U (zh) | 一种支撑用建筑模板 | |
CN216865501U (zh) | 一种新型土木建筑工程用建筑框架结构 | |
CN219753972U (zh) | 一种钢筋穿插施工缝键槽模板 | |
CN219793651U (zh) | 一种简易桩柱式系梁模板 | |
CN215168029U (zh) | 一种用于固定模壳的密肋楼盖框架系统 | |
CN211622574U (zh) | 一种混凝土建筑用钢模板 | |
CN213198101U (zh) | 预制叠合楼板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