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5173U - 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5173U
CN220395173U CN202321227438.4U CN202321227438U CN220395173U CN 220395173 U CN220395173 U CN 220395173U CN 202321227438 U CN202321227438 U CN 202321227438U CN 220395173 U CN220395173 U CN 220395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main
column
pair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274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明明
张博瑞
周凯
王晓耕
赵品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274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5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5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5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属于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包括主模板、侧模板、顶板和侧板,所述主模板贴靠在混凝土圆柱靠近砌体结构一侧,两个所述侧模板设置在主模板与混凝土圆柱中心之间,且两个侧模板相对一端均抵靠在混凝土圆柱周侧上,所述顶板设置在主模板与侧模板顶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固定架和对拉螺栓,将主模板稳定固定在混凝土圆柱一侧上,并通过设置模板锁定组件对侧模板形成稳定固定效果,最终在贴靠混凝土圆柱旁形成稳定的异形的浇注空间,方便浇注成一侧与砌体结构配合另一侧与混凝土圆柱配合的构造柱。

Description

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物设计中,越来越多的用到圆柱,但在后期建筑分割中,砌体结构与圆柱的连接难度很大,成型效果较差,为了使二次结构与圆柱连接点更美观,在连接处一般使用构造柱,增加了构造柱模板的加固难度。
在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由于圆柱的影响,在组装加固构造柱模板时,构造柱两侧模板不一致,一侧为完整模板,一侧为有缺口模板,无法靠模板的对拉来完成模板的加固,现有技术多采用在混凝土柱上植筋作为拉结点,对原混凝土柱造成一定的损伤,且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钢筋外露,不利于结构的耐久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以解决传统技术中采用在混凝土柱上植筋作为拉结点完成砌体结构与圆柱的连接的构造柱的模板加固的方式对原混凝土柱造成一定的损伤且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钢筋外露不利于结构的耐久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包括:
主模板、侧模板、顶板和侧板,所述主模板贴靠在混凝土圆柱靠近砌体结构一侧,两个所述侧模板设置在主模板与混凝土圆柱中心之间,且两个侧模板相对一端均抵靠在混凝土圆柱周侧上,所述顶板设置在主模板与侧模板顶部,所述侧板设置在主模板、侧模板和顶板侧部,其中主模板和侧模板相对一面、顶板下表面、侧板靠近混凝土圆柱中心一面、混凝土圆柱外周侧和地面围成浇注空间;
固定架和对拉螺栓,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混凝土圆柱远离主模板一侧,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多个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输出端与侧模板和主模板相互连接,其中位于浇注空间内的部分对拉螺栓上套设有套管。
优选地,所述主模板与侧模板之间连接有模板锁定组件,所述模板锁定组件包括对拉杆、固定件、楔形块和挡杆,所述对拉杆贯穿设置在主模板和侧模板上,所述对拉杆伸出侧模板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滑动连接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楔形面位于背离侧模板一侧,所述对拉杆伸出主模板一端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卡接有挡杆。
优选地,所述对拉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挡杆呈T型。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主龙骨和次龙骨,所述主龙骨和所述次龙骨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主龙骨和次龙骨均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方钢和连接在两个方钢之间的连接件组成,其中次龙骨位于靠近浇注空间一侧。
优选地,所述浇注空间内设置有对撑混凝土条,所述对撑混凝土条一端抵靠在主模板上,且另一端抵靠在侧模板上,其中对撑混凝土条位于浇注空间内远离对拉杆一侧。
优选地,所述固定槽内转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固定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所述楔形块一侧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卡接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固定架和对拉螺栓,将主模板稳定固定在混凝土圆柱一侧上,并通过设置模板锁定组件对侧模板形成稳定固定效果,最终在贴靠混凝土圆柱旁形成稳定的异形的浇注空间,方便浇注成一侧与砌体结构配合另一侧与混凝土圆柱配合的构造柱。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模板锁定组件,在对拉杆一端通过T型挡杆配合卡接槽形成紧固效果,另一端通过楔形块和固定槽配合,通过将楔形块锤入侧模板与混凝土圆柱周侧的间隙形成紧固效果,加固方式简单、调节简单,加快了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模板锁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龙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槽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模板、2侧模板、3顶板、4侧板、5固定架、6对拉螺栓、7套管、8对拉杆、9固定件、10主龙骨、11次龙骨、12固定槽、13楔形块、14卡接槽、15挡杆、16拉环、17对撑混凝土条、18限位块、19卡接弹簧、20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包括:
主模板1、侧模板2、顶板3和侧板4,主模板1贴靠在混凝土圆柱靠近砌体结构一侧,两个侧模板2设置在主模板1与混凝土圆柱中心之间,且两个侧模板2相对一端均抵靠在混凝土圆柱周侧上,顶板3设置在主模板1与侧模板2顶部,侧板4设置在主模板1、侧模板2和顶板3侧部,其中主模板1和侧模板2相对一面、顶板3下表面、侧板4靠近混凝土圆柱中心一面、混凝土圆柱外周侧和地面围成浇注空间;使用时可在顶板3上开设有浇注孔用于进行混凝土的浇注,其中顶板3和侧板4两端端面一一对应抵靠在主模板1和侧模板2相对一面上,方便后续完成对主模板1和侧模板2的对拉加固后,提高浇注空间的整体稳定性。
其中两个侧板4通过千斤顶进行加固,进一步提高浇注空间的稳定性。
固定架5和对拉螺栓6,固定架5设置在混凝土圆柱远离主模板1一侧,固定架5上安装有多个对拉螺栓6,对拉螺栓6输出端与侧模板2和主模板1相互连接,其中位于浇注空间内的部分对拉螺栓6上套设有套管7,通过套管7的设置方便后续撤除对拉螺栓6,通过对拉螺栓6在主模板1和固定架5之间形成对拉效果,将主模板1稳定固定在混凝土圆柱一侧上。
主模板1与侧模板2之间连接有模板锁定组件,模板锁定组件包括对拉杆8、固定件9、楔形块13和挡杆15,对拉杆8贯穿设置在主模板1和侧模板2上,对拉杆8伸出侧模板2一端开设有固定槽12,固定槽12内滑动连接有楔形块13,楔形块13楔形面位于背离侧模板2一侧,对拉杆8伸出主模板1一端开设有卡接槽14,卡接槽14内卡接有挡杆15,挡杆15插入卡接槽14内,楔形块13被砸入卡接槽14时挤压侧模板2,从而通过对拉杆8主模板1和侧模板2之间形成对拉效果,提高侧模板2的稳定固定效果。
对拉杆8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16,通过拉环16方便使用对拉杆8,挡杆15呈T型,方便挡杆15在重力作用下具有自动深入卡接槽14内的趋势,提高挡杆15与卡接槽14配合形成的紧固效果。
固定件9包括主龙骨10和次龙骨11,主龙骨10和次龙骨11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主龙骨10和次龙骨11均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方钢和连接在两个方钢之间的连接件组成,其中次龙骨11位于靠近浇注空间一侧。
浇注空间内设置有对撑混凝土条17,对撑混凝土条17一端抵靠在主模板1上,且另一端抵靠在侧模板2上,其中对撑混凝土条17位于浇注空间内远离对拉杆8一侧,通过设置对撑混凝土条17保证浇注空间内的宽度,对撑混凝土条17起到支撑作用。
固定槽12内转动连接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与固定槽12之间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19,楔形块13一侧开设有多个限位槽20,限位块18与限位槽20卡接配合,在楔形块13被砸动沿固定槽12滑动时,限位块18克服卡接弹簧19不断扫过多个限位槽20,在楔形块13稳定时,限位块18卡接在限位槽20,有效阻止楔形块13撤出固定槽12,提高楔形块13工作时的稳定性。
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在浇注空间组成后,通过对拉螺栓6在主模板1和固定架5之间形成对拉效果,将主模板1稳定固定在混凝土圆柱一侧上;
再将对拉杆8穿过主模板1和侧模板2,对拉杆8穿过主模板1一端,将挡杆15插入卡接槽14内,对拉杆8穿过侧模板2一端,通过小锤砸动楔形块13,楔形块13被砸入卡接槽14时挤压侧模板2,从而在主模板1和侧模板2之间形成对拉效果,将侧模板2稳定固定在混凝土圆柱周侧上,提高浇注空间的稳定性,方便在混凝土圆柱旁浇注构造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模板(1)、侧模板(2)、顶板(3)和侧板(4),所述主模板(1)贴靠在混凝土圆柱靠近砌体结构一侧,两个所述侧模板(2)设置在主模板(1)与混凝土圆柱中心之间,且两个侧模板(2)相对一端均抵靠在混凝土圆柱周侧上,所述顶板(3)设置在主模板(1)与侧模板(2)顶部,所述侧板(4)设置在主模板(1)、侧模板(2)和顶板(3)侧部,其中主模板(1)和侧模板(2)相对一面、顶板(3)下表面、侧板(4)靠近混凝土圆柱中心一面、混凝土圆柱外周侧和地面围成浇注空间;
固定架(5)和对拉螺栓(6),所述固定架(5)设置在混凝土圆柱远离主模板(1)一侧,所述固定架(5)上安装有多个对拉螺栓(6),所述对拉螺栓(6)输出端与侧模板(2)和主模板(1)相互连接,其中位于浇注空间内的部分对拉螺栓(6)上套设有套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主模板(1)与侧模板(2)之间连接有模板锁定组件,所述模板锁定组件包括对拉杆(8)、固定件(9)、楔形块(13)和挡杆(15),所述对拉杆(8)贯穿设置在主模板(1)和侧模板(2)上,所述对拉杆(8)伸出侧模板(2)一端开设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槽(12)内滑动连接有楔形块(13),所述楔形块(13)楔形面位于背离侧模板(2)一侧,所述对拉杆(8)伸出主模板(1)一端开设有卡接槽(14),所述卡接槽(14)内卡接有挡杆(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对拉杆(8)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16),所述挡杆(15)呈T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固定件(9)包括主龙骨(10)和次龙骨(11),所述主龙骨(10)和所述次龙骨(11)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主龙骨(10)和次龙骨(11)均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方钢和连接在两个方钢之间的连接件组成,其中次龙骨(11)位于靠近浇注空间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浇注空间内设置有对撑混凝土条(17),所述对撑混凝土条(17)一端抵靠在主模板(1)上,且另一端抵靠在侧模板(2)上,其中对撑混凝土条(17)位于浇注空间内远离对拉杆(8)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固定槽(12)内转动连接有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与固定槽(12)之间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簧(19),所述楔形块(13)一侧开设有多个限位槽(20),所述限位块(18)与限位槽(20)卡接配合。
CN202321227438.4U 2023-05-20 2023-05-20 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 Active CN220395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7438.4U CN220395173U (zh) 2023-05-20 2023-05-20 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7438.4U CN220395173U (zh) 2023-05-20 2023-05-20 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5173U true CN220395173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00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27438.4U Active CN220395173U (zh) 2023-05-20 2023-05-20 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5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75739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板可拆卸支模结构
CN204081478U (zh) 一种新型钢构现浇楼板支模结构
CN220395173U (zh) 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
CN219773324U (zh) 一种混凝土梁板结构
CN215969308U (zh) 一种用于预制梁横隔板浇筑的模板装置
CN215055316U (zh) 一种主次梁节点后浇段模板装置
CN212001240U (zh) 一种路灯基础及预埋件精准定位装置
CN114837404A (zh) 一种下沉式降板浇筑模具及浇筑方法
CN212642113U (zh) 模板支撑系统和施工结构
CN219450806U (zh) 挡土墙钢模板加固构造
CN220036121U (zh) 一种反坎结构的混凝土模板
CN214272930U (zh) 一种铝模厨房卫生间反坎加固装置
CN217631252U (zh) 一种混凝土翻边一次成型模具装置
CN220434217U (zh) 一种梁边模加固工装
CN215368687U (zh) 一种便于快速拼接的建筑用混凝土浇筑模板
CN220747663U (zh) 一种建筑模板的支护结构
CN218466826U (zh) 一种铝模板和pc预制件结合的预制楼板
CN116025149B (zh) 钢框架钢筋桁架楼承板临边封堵装置
CN214143796U (zh) 一种挡土墙模板
CN213742321U (zh) 一种建筑模板的改良结构
CN219080981U (zh) 叠合板后浇带无支撑固定装置
CN221002072U (zh) 一种转角构造柱加固结构
CN217480095U (zh) 构建s形双坡面挡河坝的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支撑体系
CN113482238B (zh) Alc墙板洞口过梁一体化施工方法
CN216196610U (zh) 梁侧帮整体式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