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45524U - 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 - Google Patents

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45524U
CN215745524U CN202121556338.7U CN202121556338U CN215745524U CN 215745524 U CN215745524 U CN 215745524U CN 202121556338 U CN202121556338 U CN 202121556338U CN 215745524 U CN215745524 U CN 215745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wear
side guide
roller body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563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求洪
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y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y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y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y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563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45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45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45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热轧侧导辊轮包括:辊轮本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继分布的轮体部和轮轴部,轮体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辊轮轴线和环绕辊轮轴线方向且位于辊轮本体外周侧的限位面;轴承座,与轮轴部转动连接;轴端压盖,位于轮体部背离轮轴部的一侧,轴端压盖与轮体部可拆卸连接;耐磨套,可拆卸地套设于限位面,耐磨套的外周面被配置为与热轧带钢接触;沿第一方向,辊轮本体、轴端压盖和耐磨套同轴设置,限位面和轴端压盖分别与耐磨套朝相向的方向抵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轧侧导辊轮,在辊轮本体上套设耐磨套,当耐磨套磨损后,将耐磨套从辊轮本体上拆下,进行维护,无需将辊轮本体拆下,简化了辊轮的维护过程。

Description

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热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
背景技术
在热轧侧导的辊轮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带钢与辊轮表面长时间接触,因此导致辊轮表面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磨损。在对辊轮进行维护时,通常将过度磨损的辊轮拆下、清洗干净后,进行堆焊、加工修复。由于需要将整个辊轮装配拆卸出后,继续拆卸轴承座压盖、轴承座、轴端螺母、轴承座等零部件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导致修复效率低、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能够简化辊轮的维护和修复过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轧侧导辊轮,包括:辊轮本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继分布的轮体部和轮轴部,轮体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辊轮轴线和环绕辊轮轴线方向且位于辊轮本体外周侧的限位面;轴承座,与轮轴部转动连接;轴端压盖,位于轮体部背离轮轴部的一侧,轴端压盖与轮体部可拆卸连接;耐磨套,可拆卸地套设于限位面,耐磨套的外周面被配置为与热轧带钢接触;沿第一方向,辊轮本体、轴端压盖和耐磨套同轴设置,限位面和轴端压盖分别与耐磨套朝相向的方向抵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轴承座的外周面包括具有围绕辊轮轴线的回转侧面部和让位侧面部,回转侧面部包括呈锥形面的变径侧面,沿背离辊轮本体的方向,变径侧面的半径逐渐增加。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让位侧面部为与辊轮轴线平行延伸的平面,让位侧面与辊轮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耐磨套的外周面的半径;沿辊轮轴线的径向,耐磨套的外周侧面的半径大于或等于轴端压盖的半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轮体部在垂直于辊轮轴线的平面形成的截面形状为旋转对称图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沿背离轴端压盖的方向,轮体部的在第一方向上的横截面形状尺寸逐渐增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轴端压盖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位于轴端压盖与耐磨套抵接的面,耐磨套包括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嵌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轮体部与轮轴部同轴连接,或,轮体部与轮轴部为同轴一体结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轴端压盖为圆台形结构,沿辊轮轴线的延伸方向,轴端压盖的尺寸沿背离轮体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轴端压盖和轮体部中至少一者设有减重结构,减重结构为以辊轮轴线为轴的回转体结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轧侧导,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热轧侧导辊轮;侧导,包括导向面,导向面设有安装槽,热轧侧导辊轮安装于安装槽;耐磨套的外周面凸出于导向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在辊轮本体上套设耐磨套,当耐磨套磨损后,将耐磨套从辊轮本体上拆下,并进行维护或更换。在维护或更换耐磨套时,无需将辊轮本体从轴承座中拆下,只需将轴端压盖拆下,简化了辊轮的维护过程,节约了辊轮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轧侧导辊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热轧侧导辊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的热轧侧导辊轮在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辊轮本体、耐磨套和轴端压盖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辊轮本体、耐磨套和轴端压盖的安装状态侧视图。
图6为图5中辊轮本体、耐磨套和轴端压盖的安装状态的B-B截面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辊轮本体、耐磨套和轴端压盖的安装状态的C-C截面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轧侧导。
附图中:
1、辊轮本体;11、轮体部;111、辊轮轴线;112、限位面;12、轮轴部;
2、轴承座;21、回转侧面部;211、变径侧面;22、让位侧面部;
3、轴端压盖;31、第一限位部;
4、耐磨套;41、第二限位部;
5、减重结构;
6、侧导;61、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热轧侧导通常用于对钢带的导向,为了方便导向,会在热轧侧导的内侧设置竖直的多个辊轮来协助钢带的导向,将钢带与热轧侧导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为钢带与辊轮之间的滚动摩擦。在热轧侧导的辊轮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带钢与辊轮表面长时间接触,因此导致辊轮表面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磨损。当辊轮的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对辊轮进行维护。在对辊轮进行维护时,通常将过度磨损的辊轮拆下、清洗干净后,进行堆焊、加工修复,在重新将辊轮安装在热轧侧导上。由于需要将整个辊轮装配拆卸后,继续拆卸轴承座压盖、轴承座、轴端螺母、轴承座等零部件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导致修复效率低、维护成本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在辊轮本体上套设耐磨套,并通过轴端压盖进行固定。耐磨套代替辊轮本体与钢带接触摩擦。当耐磨套磨损至一定程度,需要更换或维护时,只需将轴端压盖拆下,就可以将耐磨套从辊轮本体上取下。在更换或维护耐磨套时,无需将辊轮本体从轴承座是那个拆下,简化了辊轮的维护过程,节约了辊轮的维护成本。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轧侧导辊轮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热轧侧导辊轮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的热轧侧导辊轮在A-A截面的剖视图。
参考图1、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轧侧导辊轮,包括:辊轮本体1,包括沿第一方向相继分布的轮体部11和轮轴部12,轮体部11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辊轮轴线111和环绕辊轮轴线111方向且位于辊轮本体1外周侧的限位面112;轴承座2,与轮轴部12转动连接;轴端压盖3,位于轮体部11背离轮轴部12的一侧,轴端压盖3与轮体部11可拆卸连接;耐磨套4,可拆卸地套设于限位面112,耐磨套4的外周面被配置为与热轧带钢接触;沿第一方向,辊轮本体1、轴端压盖3和耐磨套4同轴设置,限位面112和轴端压盖3分别与耐磨套4朝相向的方向抵接。
继续参考图3,耐磨套4套设在辊轮本体1上,由于耐磨套4与辊轮本体1之间为限位面112,能够限制耐磨套4沿第一方向从辊轮本体1上拆下。轴端圆盖从相反的方向将耐磨套4固定在辊轮本体1上,因此,限位面112和轴端压盖3分别与耐磨套4朝相向的方向抵接,轴端压盖3能够限制耐磨套4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从辊轮本体1上拆下。通过限位面112和轴端压盖3来共同限定耐磨套4和辊轮本体1的相对位置,使得安装后的耐磨套4能够随辊轮本体1一同转动,从而避免耐磨套4与辊轮本体1之间的摩擦。当需要维护或更换耐磨套4时,将轴端压盖3拆卸,解除了轴端压盖3与耐磨套4之间的抵接限制,就可以将耐磨套4从辊轮本体1上拆下。此时可以保持辊轮本体1与轴承座2依然处于安装状态。因此,在无需拆卸辊轮本体1的前提下,可以只通过拆下轴端压盖3,就能够完成耐磨套4的维护或更换,即完成辊轮的维护,明显地简化了辊轮的维护过程,并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辊轮维护的成本。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和图3,轴承座2的外周面包括具有围绕辊轮轴线111的回转侧面部21和让位侧面部22,回转侧面部21包括呈锥形面的变径侧面211,沿背离辊轮本体1的方向,变径侧面211的半径逐渐增加。轴承座2作为辊轮本体1的安装载体使用。轴承座2的整体基本为回转体,回转侧面部21为回转体的一部分,使的轴承座2与辊轮本体1的安装无需区分方向,只需沿第一方向插接。变径侧面211将回转侧面部21分隔为至少两段,直径较小的一段与辊轮本体1连接,能够防止轴承座2干扰滚轮的转动,直径较大的一段与热轧侧导连接,方便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让位部和圆锥形面的边境侧面,都有利于为辊轮转动进行让位。当钢带与辊轮接触并使辊轮转动时,让位设计能够避免钢带与轴承座2接触摩擦。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3,让位侧面部22为与辊轮轴线111平行延伸的平面,让位侧面与辊轮轴线111之间的距离小于耐磨套4的外周面的半径;沿辊轮轴线111的径向,耐磨套4的外周侧面的半径大于或等于轴端压盖3的半径。让位侧面部22的让位面与辊轮轴线111平行,可以在不影响轴承座2让位的前提下,减少让位面部对轴承座2的结构造成的损失,削弱让位侧面部22对稳定性的影响。由于耐磨套4的外周侧面半径大于或等于轴端压盖3的半径,因此,当钢带与耐磨套4接触时,轴端压盖3不会与钢带发生摩擦,从而避免轴端压盖3对钢带相对辊轮的运动造成干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辊轮本体、耐磨套和轴端压盖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辊轮本体、耐磨套和轴端压盖的安装状态侧视图。图6为图5中辊轮本体、耐磨套和轴端压盖的安装状态的B-B截面的剖视图。
可选地,参考图4、图5和图6,轮体部11在垂直于辊轮轴线111的平面形成的截面形状为旋转对称图形。耐磨套4套设在辊轮本体1的轮体部11上,当钢带与辊轮接触并带动辊轮转动的时,耐磨套4和辊轮本体1一同转动。将轮体部11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旋转对称图形,使得耐磨套4和辊轮本体1之间的作用力在绕辊轮轴线111的周向上是均布的,避免过度的应力集中造成辊轮本体1或耐磨套4的损坏。此外,由于轮体部11的截面形状为旋转堆成形状,可以方便通过车床加工,节省了辊轮本体1的加工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旋转对称图形指的是,如果一个图形绕一固定点旋转一特定角度与原图形重合,该图形即为旋转对称图形,其中,固定点为旋转对称中心,特定角度为旋转角,旋转角大于0°且小于360°。示例性地,旋转对称图形可以为圆形(任一角度为旋转角)、正三角形(旋转角为120°)、菱形(旋转角为180°)、五角星(旋转角为72°)。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圆形为例进行说明。圆形的轮体部11相较其他形状更有利于简化加工过程,其他形状虽然加工过程略复杂,但周向上可以实现对耐磨套4的定位。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6,沿背离轴端压盖3的方向,轮体部11的在第一方向上的横截面形状尺寸逐渐增大。考虑到轮体部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而轮体部11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增大,使得轮体部11形成圆台形,可以与耐磨套4形成限位,防止耐磨套4从滚轮本体上背离轴端压盖3的一端滑脱。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6,轮体部11与轮轴部12同轴连接,或,轮体部11与轮轴部12为同轴一体结构。在制造辊轮本体1时,轮体部11和轮轴部12可以是两个部件,也可以是同一个部件的两个部分。当轮体部11和轮轴部12是两个部件时,轮体部11和轮轴部12同轴连接,使得轮体部11和轮轴部12能够同步转动。当轮体部11和轮轴部12是同一个部件的两个部分,轮体部11和轮轴部12可以通过机加工成型,获得的轮体部11和轮轴部12同轴,使得轮体部11和轮轴部12能够同步转动。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6,轴端压盖3为圆台形结构,沿辊轮轴线111的延伸方向,轴端压盖3的尺寸沿背离轮体部11的方向逐渐减小。在将辊轮安装在热轧侧导上时,辊轮会插入热轧侧导的安装槽中。圆台形的轴端压盖3可以协助辊轮对中安装槽,使得辊轮的轴线与热轧侧导的导向面平行,避免钢带与热轧侧导摩擦或磕碰。
图7为图5中辊轮本体、耐磨套和轴端压盖的安装状态的C-C截面的剖视图。
可选地,参考图7,并结合图6,轴端压盖3包括第一限位部31,第一限位部31位于轴端压盖3与耐磨套4抵接的面,耐磨套4包括第二限位部41,第一限位部31与第二限位部41嵌合。考虑到轮体部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可能出现耐磨套4与辊轮本体1之间的周向错动。通过第一限位部31与第二限位部41之间的嵌合,与辊轮本体1连接的轴端压盖3能够对耐磨套4进行周向固定,使得耐磨套4与辊轮本体1之间不会发生明显的周向错动,从而降低耐磨套4与辊轮本体1之间的磨损风险。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7,并结合图6,轴端压盖3和轮体部11中至少一者设有减重结构5,减重结构5为以辊轮轴线111为轴的回转体结构。减重结构5可以降低辊轮的重量,从而减轻辊轮的惯性。在钢带与耐磨套4接触,并带动辊轮转动时,减轻辊轮惯性能够使耐磨套4更容易与钢带运动同步,使得钢带与耐磨套4之间的摩擦可以近似看作为滚动摩擦,而几乎不存在明显的滑动摩擦,从而减轻钢带与耐磨套4之间的磨损。此外,减重结构5为以辊轮轴线111为轴的回转体,使得辊轮的重心位于辊轮轴线111上。在辊轮转动时,会增加辊轮的转动惯量,容易发生振动,也会使辊轮更不容易转动,增加了耐磨套4与该带之间因滑动摩擦而磨损的风险。示例性地,减重结构5可以为以辊轮轴线111为轴的减重孔。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轧侧导。
参考图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轧侧导,热轧侧导使用了本申请前述实施例的热轧侧导辊轮。热轧侧导还包括:侧导6,包括导向面,导向面设有安装槽,热轧侧导辊轮安装于安装槽;耐磨套4的外周面凸出于导向面。导向面用于钢带的导向,通常成对使用,钢带在两条侧导6之间移动,并由侧导6对钢带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耐磨套4略凸出于侧导6的导向面,当钢带即将与侧导6的导向面接触时,钢带.会先与耐磨套4的外周面接触。在不影响热轧侧导的导向功能的前提下,通过耐磨套4与钢带之间的滚动摩擦,来避免钢带与侧导6的导向面直接滑动摩擦,从而减少钢带对侧导6的磨损。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在辊轮本体1上套设耐磨套4,当耐磨套4磨损后,将耐磨套4从辊轮本体1上拆下,并进行维护或更换。在维护或更换耐磨套4时,无需将辊轮本体1从轴承座2中拆下,只需将轴端压盖3拆下,简化了辊轮的维护过程,节约了辊轮的维护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热轧侧导辊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辊轮本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继分布的轮体部和轮轴部,所述轮体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辊轮轴线和环绕所述辊轮轴线方向且位于所述辊轮本体外周侧的限位面;
轴承座,与所述轮轴部转动连接;
轴端压盖,位于所述轮体部背离所述轮轴部的一侧,所述轴端压盖与所述轮体部可拆卸连接;
耐磨套,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限位面,所述耐磨套的外周面被配置为与热轧带钢接触;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辊轮本体、所述轴端压盖和所述耐磨套同轴设置,所述限位面和所述轴端压盖分别与所述耐磨套朝相向的方向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侧导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外周面包括具有围绕所述辊轮轴线的回转侧面部和让位侧面部,所述回转侧面部包括呈锥形面的变径侧面,沿背离所述辊轮本体的方向,所述变径侧面的半径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轧侧导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侧面部为与所述辊轮轴线平行延伸的平面,所述让位侧面与所述辊轮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耐磨套的外周面的半径;
沿所述辊轮轴线的径向,所述耐磨套的外周侧面的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轴端压盖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侧导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部在垂直于所述辊轮轴线的平面形成的截面形状为旋转对称图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轧侧导辊轮,其特征在于,沿背离所述轴端压盖的方向,所述轮体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横截面形状尺寸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侧导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端压盖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轴端压盖与所述耐磨套抵接的面,所述耐磨套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侧导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部与所述轮轴部同轴连接,或,所述轮体部与所述轮轴部为同轴一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轧侧导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端压盖为圆台形结构,沿所述辊轮轴线的延伸方向,所述轴端压盖的尺寸沿背离所述轮体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侧导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端压盖和所述轮体部中至少一者设有减重结构,所述减重结构为以所述辊轮轴线为轴的回转体结构。
10.一种热轧侧导,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热轧侧导辊轮;
侧导,包括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设有安装槽,所述热轧侧导辊轮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耐磨套的外周面凸出于所述导向面。
CN202121556338.7U 2021-07-08 2021-07-08 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 Active CN215745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6338.7U CN215745524U (zh) 2021-07-08 2021-07-08 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6338.7U CN215745524U (zh) 2021-07-08 2021-07-08 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45524U true CN215745524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4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56338.7U Active CN215745524U (zh) 2021-07-08 2021-07-08 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45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4331813A (ja) 円すいころ軸受
US4318574A (en)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CN103453022B (zh) 滚动轴承用保持器及具备该滚动轴承用保持器的滚动轴承
JPH05318013A (ja) 軸受軌道輪の製造方法
JP6323136B2 (ja) ころ軸受用軌道輪、ころ軸受及び動力伝達装置
CN111550546A (zh) 带轮装置、特别是用于张紧惰辊或运转辊的带轮装置
US3007745A (en) Idle rollers for track-laying vehicles
CN215745524U (zh) 热轧侧导辊轮及热轧侧导
US4103406A (en) Split type sectional forming roll
JPH09236131A (ja) ころ軸受
JP4268793B2 (ja) 円すいころ軸受用内輪部材の製造方法、円すいころ軸受用内輪部材、車軸用円すいころ軸受装置
US5399028A (en) Support disk assembly for a bearing of a spinning rotor
US6572452B2 (en) Disc for toroidal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working method therefor
JP2007064305A (ja) 遊星歯車機構およびオートマチック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JPS6128121Y2 (zh)
JP4049409B2 (ja) 等速自在継手
JP3696673B2 (ja) ユニバーサルジョイント
CN212073545U (zh) 一种高耐磨转向涡轮轮毂
JP4211093B2 (ja) ころ軸受用プレス型保持器
JP2000213545A (ja) ころ軸受の保持器
CN218141832U (zh) 一种工程机械挖掘机用引导轮
CN215898867U (zh) 一种卷烟机风室滚轮
CN219749397U (zh) 多片式万向轮
CN219585423U (zh) 纸芯夹头及复卷机
JP2815547B2 (ja) 索道用受索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