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26573U -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26573U
CN215726573U CN202121958545.5U CN202121958545U CN215726573U CN 215726573 U CN215726573 U CN 215726573U CN 202121958545 U CN202121958545 U CN 202121958545U CN 215726573 U CN215726573 U CN 215726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surface
surface part
gas
exhaust channe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585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巍巍
姚立锋
郭聪
温业勇
王明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585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26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26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26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属于密封性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本体,内部空间容置端面部和侧面部;端面部,受驱动地朝向或远离待测排气通道的气口移动;侧面部,用于密封气口,与端面部相连,形成具有插口的插接腔室,插接腔室一端用于连通气口,插接腔室另一端用于输入气体。本实用新型设置受驱动地朝向或远离待测排气通道的气口移动的端面部,以及与端面部相连以形成插接腔室的侧面部,在端面部朝向气口移动时,侧面部密封气口,以便于测试气体对排气通道进行气密性测试;并在连接位置处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不会出现影响气密性测试的缝隙。

Description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性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通过串并联的方式,将单体电芯组合成容量更大的电池模组,再将电池模组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成电池包,以用于作为车辆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为整车提供动力能源;当电池模组使用不当时会产生安全问题,电芯防爆阀会被打开,有毒气体将从防爆阀排出,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设有用于排出有毒气体的排气通道,为保证排气通道能够将有毒气体完全排出,而不出现泄露的情况,排气通道需要具有一定的气密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模组的排气通道进行气密性检测,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均是用于对单独的管件或箱体进行检测,其无法与电池模组的排气通道进行连接,或者连接后会在连接位置处出现影响检测的缝隙,不适用于对电池模组的排气通道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由于无法与电池模组的排气通道进行连接,或者连接后会在连接位置处出现影响检测的缝隙,而不适用于对电池模组的排气通道进行检测,导致无法对电池模组的排气通道进行气密性检测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
本体,内部空间容置端面部和侧面部;
所述端面部,受驱动地朝向或远离待测排气通道的气口移动;
所述侧面部,用于密封所述气口,与所述端面部相连,形成具有插口的插接腔室,所述插接腔室一端用于连通所述气口,所述插接腔室另一端用于输入气体。
可选地,所述侧面部包括:形变部,所述形变部可向所述气口的外壁方向发生形变。
可选地,所述侧面部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端面部或/和所述本体相连,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形变部相连。
可选地,还包括:测试进气部,所述测试进气部连通所述插接腔室,并位于所述端面部上方,用于向所述插接腔室输入气体。
可选地,还包括: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适于驱动所述端面部朝向或远离待测排气通道的气口移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弹性件,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端面部,适于驱动所述端面部远离待测排气通道的气口移动,以使所述侧面部与所述气口脱离。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压力室,位于所述本体内,并位于所述端面部上方。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压力进气部,与所述压力室连通,适于向所述压力室通入流体,以驱动所述端面部朝向待测排气通道的气口移动。
可选地,所述形变部为筒状橡胶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本体,内部空间容置端面部和侧面部;所述端面部,受驱动地朝向或远离待测排气通道的气口移动;所述侧面部,用于密封所述气口,与所述端面部相连,形成具有插口的插接腔室,所述插接腔室一端用于连通所述气口,所述插接腔室另一端用于输入气体。
本实用新型设置受驱动地朝向或远离待测排气通道的气口移动的端面部,以及与所述端面部相连以形成插接腔室的侧面部,在端面部朝向气口移动时,侧面部密封气口,以便于测试气体对排气通道进行气密性测试;并在连接位置处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不会出现影响气密性测试的缝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插接腔室与气口插接相连,便于安装操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侧面部包括形变部,所述形变部可向所述气口的外壁方向发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的侧面部包括形变部,在端面部朝向气口移动时,形变部受压产生朝向气口的变形,贴合气口的外壁,通过形变部的夹持力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装置与待测排气通道的气口相连接,便于测试进气部通入气体对排气通道进行气密性测试;同时,由于形变部贴合气口的外壁,因此在连接位置处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不会出现影响气密性测试的缝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插接腔室与气口插接相连,并通过形变部实现与气口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操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侧面部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端面部或/和所述本体相连,所述形变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可向所述气口的外壁方向发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的形变部位于两个所述固定部之间,并与两个所述固定部抵接相连,因此实现了形变部的可拆卸安装,能够对形变部进行更换。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弹性件,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端面部,适于驱动所述端面部远离待测排气通道的气口移动,以使所述形变部与所述气口脱离。
本实用新型设置弹性件,通过其自身的弹力自动地驱动端面部远离待测排气通道的气口,以使形变部与气口脱离,以便于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取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端面部;2.排气通道;3.气口;4.侧面部;5.形变部;6.固定部;7.插接腔室;8.测试进气部;9.本体;10.弹性件;11.压力室;12.压力进气部;13.电池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
端面部1,优选为板状结构,受驱动地朝向或远离待测排气通道2的气口3移动,本实施例中设置驱动装置驱动端面部1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人工推动的方式。
侧面部4,与所述端面部1相连,以形成具有插口的插接腔室7,侧面部4优选为筒状结构,所述插接腔室7适于容置所述气口3,即气口3通过插口插入所述插接腔室7内;本实施例对侧面部4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本实施例设有本体9,其内部空间容置所述端面部1和所述侧面部4,所述侧面部4包括形变部5和两个固定部6,其中一个所述固定部6与所述端面部1相连,另一个所述固定部6与所述本体9相连,所述形变部5位于两个所述固定部6之间,并与两个所述固定部6抵接相连,所述形变部5可拆卸安装,便于对形变部5进行更换;当所述端面部1朝向所述气口3移动时,所述端面部1对侧面部4施加朝向气口3方向的压力,此时形变部5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朝向所述气口3外壁的形变,进而贴合所述气口3的外壁,与气口3的外壁密封相连,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固定部6为不会产生形变的筒体结构,形变部5为筒状橡胶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侧面部4也可以仅设置形变部5,而不设有固定部6;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与所述端面部1相连的固定部6,且形变部5与固定部6相连。
测试进气部8,优选为管体,适于连接进气管路,测试进气部8连通所述插接腔室7,且连通位置位于所述端面部1的上方,当形变部5与气口3的外壁抵接相连时,端面部1、与端面部1相连的固定部6、形变部5和气口3在插接腔室7内形成通气空间,测试进气部8向通气空间内通入压缩气体,进而使压缩气体通过气口3通入排气通道2内,以对排气通道2进行检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测试进气部8也可以为接口。
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9,适于驱动所述端面部1朝向或远离待测排气通道2的气口3移动,本实施例对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优选的,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包括弹性件10、压力室11和压力进气部12,弹性件10优选为弹簧,其连接所述本体9和所述端面部1,优选位于端面部1朝向气口3的一侧,端面部1朝向气口3移动时,弹簧受压压缩,而后弹簧通过恢复原形状的恢复力推动端面部1复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在端面部1远离气口3的一侧,端面部1朝向气口3移动时,弹簧受到拉力而伸长,而后弹簧通过恢复原形状的恢复力拉动端面部1复位,因此弹性件10能够通过自身的恢复力驱动端面部1沿远离气口3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形变部5与所述气口3脱离;压力室11位于所述本体9内,并位于所述端面部1上方,压力进气部12与所述压力室11连通,优选为管体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接口,压力进气部12适于连通进气管路,以向所述压力室11通入流体使压力室11膨胀,以驱动所述端面部1朝向待测排气通道2的气口3移动,本实施例的流体优选为压缩气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液体;本实施例对压力室11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其可以是设置在端面部1与本体9之间的气套,也可以是端面部1与本体9之间的空间,当压力室11为端面部1与本体9之间的空间时,端面部1与本体9滑动相连,其连接处设置密封件,以避免流体溢出;当然,本实施例对驱动装置的结构不做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也可以为伸缩缸,驱动装置也可以仅设置弹性件10,端面部1朝向气口3移动的动力由人工推动提供。
本实施例适于对电池模组13的排气通道2进行检测,如图2和图3所示,电池模组13包括串并联连接的单体电芯,以及排气通道2,检测时电池模组13已经组装完成,因此,本实施例中气口3优选为排气通道2的排气口,将气口3插入插接腔室7内,通过压力进气部12向压力室11内通入压缩气体,以使压力室11膨胀,推动端面部1朝向气口3移动,以使形变部5发生形变至与气口3的外壁抵接,以将本实施例与气口3连接,且连接位置处具有密封性,通过测试进气部8向排气通道2内通入压缩气体,然后使用气密性检测仪对排气通道2进行检测,检测结束后释放压力进气部12,压力室11内的气体排出,端面部1在弹性件10的推动下返回至原位置,此时,形变部5也随之恢复原状,并脱离气口3的外壁,气口3从插接腔室7内取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9),内部空间容置端面部(1)和侧面部(4);
所述端面部(1),受驱动地朝向或远离待测排气通道(2)的气口(3)移动;
所述侧面部(4),用于密封所述气口(3),与所述端面部(1)相连,形成具有插口的插接腔室(7),所述插接腔室(7)一端用于连通所述气口(3),所述插接腔室(7)另一端用于输入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部(4)包括:形变部(5),所述形变部(5)可向所述气口(3)的外壁方向发生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部(4)还包括:固定部(6),所述固定部(6)与所述端面部(1)或/和所述本体(9)相连,所述固定部(6)与所述形变部(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试进气部(8),所述测试进气部(8)连通所述插接腔室(7),并位于所述端面部(1)上方,用于向所述插接腔室(7)输入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9),适于驱动所述端面部(1)朝向或远离待测排气通道(2)的气口(3)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弹性件(10),连接所述本体(9)和所述端面部(1),适于驱动所述端面部(1)远离待测排气通道(2)的气口(3)移动,以使所述侧面部(4)与所述气口(3)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压力室(11),位于所述本体(9)内,并位于所述端面部(1)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压力进气部(12),与所述压力室(11)连通,适于向所述压力室(11)通入流体,以驱动所述端面部(1)朝向待测排气通道(2)的气口(3)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5)为筒状橡胶件。
CN202121958545.5U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Active CN215726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8545.5U CN215726573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8545.5U CN215726573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26573U true CN215726573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98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58545.5U Active CN215726573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265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8686B (zh) 一种气控排气阀
CN111509321B (zh) 一种电池包系统、电池包气密性检测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10005890A (zh) 一种流体连接器实时检漏装置
CN113607354A (zh) 电池包气密性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215726573U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2039993B (zh) 一种用于救生气囊的引射装置
CN116337359A (zh) 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气密性检测方法
CN210426918U (zh) 一种外接式气密性测试装置
CN217328480U (zh) 截止阀
CN217637858U (zh) 一种用于壳体的双工位气密性检测工装
CN115332654B (zh) 一种具有多负压杯安装模组的化成装置
CN217507458U (zh) 转接头、测试装置、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1525054U (zh) 流量传感装置及水电泵
CN212658386U (zh) 电池壳与防爆阀连接处气密检测工装
CN104204636A (zh) 用于隔室化轮胎的阀门
CN206265009U (zh) 一种可快速充排气的轮胎充气罐
CN219473439U (zh) 连接装置以及检测装置
CN201932350U (zh) 用于救生气囊的引射装置
CN109506856A (zh) 电池包气密性检测方法
CN216791524U (zh) 一种注氦机构
CN212209632U (zh) 一种锂电池泄压装置
CN106992277B (zh) 压力平衡装置
CN109921231A (zh) 一种防水接线装置及空调器
TWI837719B (zh) 具充氣及補胎的急救裝置
CN108895230B (zh) 一种自密封外螺纹卡爪式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