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19805U - 一种泵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泵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19805U
CN215719805U CN202120753486.1U CN202120753486U CN215719805U CN 215719805 U CN215719805 U CN 215719805U CN 202120753486 U CN202120753486 U CN 202120753486U CN 215719805 U CN215719805 U CN 215719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liquid inlet
bearing seat
cap according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534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永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asca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ajin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ajin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ajin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534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19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19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19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盖,包括盖体和多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盖体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在所述盖体的端面上,所述出液口连接在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筋以所述进液口为基点在所述盖体上辐射状排列,且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盖体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呈环状,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皆相交,且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该泵盖具有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泵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盖。
背景技术
磁力驱动泵(简称磁力泵)是将永磁联轴的工作原理应用于离心泵的新产品,设计合理,工艺先进,具有全密封,无泄漏等特点。磁力泵由泵、磁力传动器、电动机三部分组成。关键部件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当电动机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隙和非磁性物质,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传递,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由于泵轴、内磁转子被泵体、隔离套完全封闭,从而彻底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消除了炼油、电镀等化工行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通过泵密封泄漏的安全隐患。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磁力泵,特别是泵盖在使用时存在着容易损坏或可靠性相对较差的问题,具体来说:在电镀行业中其所使用的化学药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为了避免腐蚀,磁力泵的主要部件(泵壳和叶轮)的主要为塑料制成,而塑料材质的泵盖的结构强度相对金属来说比较有限,磁力泵在工作时,因为法兰连接应力、泵送压力和温度等综合因素,会使得磁力泵的泵盖容易变形并引起开裂的问题,其中,泵盖的变形则会导致叶轮与泵盖发生摩擦而造成叶轮和/或泵盖的损伤,而泵盖的开裂则直接会导致磁力泵无法工作。后来,市面上出现的的泵壳在其表面以泵盖的进液口为基点辐射状设置多个加强筋,设置的加强筋增强了泵盖的整体结构强度,减少了泵盖容易变形和开裂的问题;但是实际使用时泵盖仍然会发生上述问题,即泵盖上增设的加强筋并未能将泵盖容易变形开裂的问题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在通过对运行过程中的磁力泵的泵盖进行连续的监测后发现,当泵盖受力,靠近泵盖的进液口处或者说泵盖的端面上的加强筋会因为受力而产生扭曲,进而会使得加强筋之间会发生相对运动,最终会导致加强筋与泵盖主体的连接处发生裂缝而逐渐失去加强筋的作用并再次使得泵盖出现变形开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性高的泵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泵盖,包括盖体和多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盖体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在所述盖体的端面上,所述出液口连接在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筋以所述进液口为基点在所述盖体上辐射状排列,且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盖体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呈环状,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皆相交,且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
作为对所述泵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包括顶壁和侧壁,所述顶壁和侧壁共同围成容置腔,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皆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作为对所述泵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壁和侧壁呈圆形,所述进液口与所述顶壁同心设置,所述出液口与所述侧壁相切。
作为对所述泵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上沿其周侧设置有多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连接孔,且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侧壁相连接。
作为对所述泵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液口相连,所述流道的第二端沿所述侧壁和/或顶壁的圆周方向延伸,且所述流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处的宽度逐渐减小。
作为对所述泵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液口或容置腔内还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进液口相连接,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进液口或顶壁同心设置,且所述进液口的直径大于所述轴承座的直径。
作为对所述泵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座上相对于所述进液口的进液方向的端部设置有整流部,所述整流与所述轴承座相连接,所述整流部呈锥形。
作为对所述泵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整流部上还开设有一引流孔,所述引流孔与所述轴承座相连通。
作为对所述泵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液口的直径,且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直径小于侧壁的直径。
作为对所述泵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强筋至少有一根沿所述顶壁延伸至所述侧壁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在盖体的端面上增设了呈圆形设置的第二加强筋,进一步来说,当泵盖受力,靠近泵盖端面处的第一加强筋会因为受力而产生扭曲,而使得加第一加强筋之间会发生相对运动,此时由于增设了呈圆形设置的第二加强筋,便会限制第一加强筋因受力而扭曲或者说限制了第一加强筋彼此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而避免或减少了第一加强筋与泵盖主体的连接处发生裂缝而逐渐失去加强筋的作用并再次使得泵盖出现变形开裂的问题;即,进一步提高了泵盖的结构刚性从而提高了泵盖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泵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泵盖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泵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盖,包括盖体1和多个第一加强筋2,盖体1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液口3和出液口4,进液口3连接在盖体1的端面上,出液口4连接在盖体1的一侧;其中,第一加强筋2以进液口3为基点在盖体1上辐射状排列,且第一加强筋2与盖体1一体成型,盖体1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5,第二加强筋5呈环状,第二加强筋5与第一加强筋2皆相交,且第二加强筋5与盖体1一体成型。具体来说,当泵盖受力时,靠近泵盖端面处的第一加强筋2会因为受力而产生扭曲,而使得加第一加强筋2彼此之间会发生相对运动,此时由于增设了呈形设置的第二加强筋5,便会限制第一加强筋2因受力而扭曲或者说限制了第一加强筋2彼此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而避免或减少了第一加强筋2与泵盖主体的连接处发生裂缝而逐渐失去加强筋的作用并再次使得泵盖出现变形开裂的问题。进一步的,第二加强筋5的直径大于进液口3的直径,且第二加强筋5的直径小于侧壁12的直径,本实施例中只设置了一个环形第二加强筋5,当然也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而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筋5,当第二加强筋5有多个时,则第二加强筋5由小到大依次嵌套并与顶壁11一体成型。进一步的,第一加强筋2至少有一根沿顶壁11延伸至侧壁12上,对盖体1的整体结构进行加强。
如图1所示,盖体1包括顶壁11和侧壁12,顶壁11和侧壁12共同围成容置腔13,进液口3和出液口4皆与容置腔13相连通。其中,顶壁11和侧壁12皆呈圆形,进液口3与顶壁11同心设置,出液口4与侧壁12相切。侧壁12上沿其周侧设置有多个固定座14,固定座14上开设有连接孔,且固定座14与侧壁12整体成型。
如图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容置腔13内还设置有流道15,流道15的第一端与出液口4相连,流道15的第二端沿侧壁12和/或顶壁11的圆周方向延伸,且流道15的第一端至第二端处的宽度逐渐减小,本实施例中的流道15呈内凹的弧形,设置的流道15可以增强介质由进液口3到出液口4的流通量和流通速度;具体来说,在叶轮高速旋转时而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此时的流道则会对被叶轮甩出的介质进行导流汇集并最终从出液口4送出,同时设置的流道15相对增加了容置腔13内的空间进而减少了介质从叶轮中甩出时对泵壳的冲击力。
如图2-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进液口3或容置腔13内还设置有轴承座6,轴承座6与进液口3通过支架固定连接,轴承座6与进液口3或顶壁11同心设置,且进液口3的直径大于轴承座6的直径。设置的轴承座6可以对叶轮的轴进行定位以保持轴端同心,减少叶轮的轴端因为受到流体的力而导致的摆动量。进一步的,轴承座6上相对于进液口3的进液方向的端部设置有整流部61,整流与轴承座6相连接,整流部61呈锥形;锥形的整流部61可以减少介质从进液口3进入到容置腔13内的阻力。进一步的,整流部61上还开设有一引流孔62,引流孔62与轴承座6相连通,引流孔可以将介质通由空心转轴的一端引入到另一端,进而加强对磁力泵在使用时的冷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在盖体的端面上增设了呈圆形设置的第二加强筋,进一步来说,当泵盖受力,靠近泵盖端面处的第一加强筋会因为受力而产生扭曲,而使得加第一加强筋之间会发生相对运动,此时由于增设了呈圆形设置的第二加强筋,便会限制第一加强筋因受力而扭曲或者说限制了第一加强筋彼此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而避免或减少了第一加强筋与泵盖主体的连接处发生裂缝而逐渐失去加强筋的作用并再次使得泵盖出现变形开裂的问题;即,进一步提高了泵盖的结构刚性从而提高了泵盖使用的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泵盖,包括盖体和多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盖体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接在所述盖体的端面上,所述出液口连接在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筋以所述进液口为基点在所述盖体上辐射状排列,且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呈环状,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皆相交,且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顶壁和侧壁,所述顶壁和侧壁共同围成容置腔,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皆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和侧壁呈圆形,所述进液口与所述顶壁同心设置,所述出液口与所述侧壁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沿其周侧设置有多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连接孔,且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侧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液口相连,所述流道的第二端沿所述侧壁和/或顶壁的圆周方向延伸,且所述流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处的宽度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或容置腔内还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进液口相连接,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进液口或顶壁同心设置,且所述进液口的直径大于所述轴承座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上相对于所述进液口的进液方向的端部设置有整流部,所述整流与所述轴承座相连接,所述整流部呈锥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部上还开设有一引流孔,所述引流孔与所述轴承座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液口的直径,且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直径小于侧壁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至少有一根沿所述顶壁延伸至所述侧壁上。
CN202120753486.1U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泵盖 Active CN215719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3486.1U CN215719805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泵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3486.1U CN215719805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泵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19805U true CN215719805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28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53486.1U Active CN215719805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泵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19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19805U (zh) 一种泵盖
CN104154000A (zh) 一种高效节能集装式磁力泵
CN207021812U (zh) 一种屏蔽泵
CN215805229U (zh) 一种磁力泵
CN111130256A (zh) 一种螺杆压缩机的电机壳以及电机、螺杆压缩机
CN206452213U (zh) 一种电机前端盖
CN206397751U (zh) 一种液冷离心泵的无轴封结构
CN215170830U (zh) 一种高压的带磁力平衡盘的立式串联多级屏蔽泵
CN207145263U (zh) 一种屏蔽式深井泵泵体
CN211874823U (zh) 一种磁力泵用双层隔离套
CN215719569U (zh) 一种高密封性不锈钢磁力泵
CN210343730U (zh) 一种磁力传动泵用非金属双层隔离套及磁力泵
CN213655231U (zh) 一种钢塑复合磁力泵轴中孔的密封结构
CN205779751U (zh) 一种自吸耐腐蚀微型电泵
CN216922626U (zh) 一种新型单级泵免轴套机封装配结构
CN108075582A (zh) 螺杯电机
CN211449046U (zh) 一种高强度非金属磁力传动泵
CN211692842U (zh) 一种轴流屏蔽泵
CN205154659U (zh) 一种密封结构的液体泵
CN209510712U (zh) 一种泵轴密封装置
CN213012814U (zh) 一种侧进式搅拌器密封系统
CN210343729U (zh) 一种磁力泵用后拉式轴承悬架
CN204327570U (zh) 一种磁力传动泵体密封结构
CN211525089U (zh) 一种抗压型立式离心泵
CN214755909U (zh) 一种新型密封进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1475 1st and 2nd Floor, Block B, No. 1, Taishi Center Village Road, Taishi Center Village, Dongyong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emporary business premises)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Daj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75 No. 61 Jiantai Road, Taishi Industrial Zone, Dongyong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DAJIN INDUSTRIAL EQUIP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13

Address after: 529000 Jiangmen Industrial Transfer Industrial Park, Enping City,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Nasca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75 1st and 2nd Floor, Block B, No. 1, Taishi Center Village Road, Taishi Center Village, Dongyong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emporary business premises)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Daj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