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97007U - 一种校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校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97007U CN215697007U CN202122042121.0U CN202122042121U CN215697007U CN 215697007 U CN215697007 U CN 215697007U CN 202122042121 U CN202122042121 U CN 202122042121U CN 215697007 U CN215697007 U CN 2156970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screw rod
- connecting rod
- opening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校圆装置,包括:支撑架、校形块、连接杆以及螺杆;所述支撑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部以及从支撑部向一侧延伸的动力部;所述支撑部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校形块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开口内部;所述动力部开设有纵长形通孔,所述螺杆从所述动力部的自由端穿入所述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螺杆的位于所述通孔中的尾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校形块连接,提高了圆筒工件的校形效率与圆筒工件的成形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校圆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航行器等水下产品外壳多为铝合金材料,其结构均为薄壁回转圆筒筒体。部分筒体在实际成型过程方法为焊接加工成型,在焊接后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变形,比如椭圆变形和表面凹凸变形等。
针对圆筒外表凸起变形,可以通过直接进行外部敲击的方式对凸起进行矫正,但针对向内塌陷等变形,通过外部实施矫形较难实现,给产品质量带来很多问题。为此,须对筒体变形进行其它方式进行变形的矫正,确保其尺寸精度要求,以保证产品最终的质量。
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圆筒筒体内壁无法校形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校圆装置,通过旋转螺杆驱动校形块上移,以对圆筒筒体的内壁进行校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校圆装置,包括:支撑架、校形块、连接杆以及螺杆;所述支撑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部以及从支撑部向一侧延伸的动力部;所述支撑部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校形块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开口内部;所述动力部开设有纵长形通孔,所述螺杆从所述动力部的自由端穿入所述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螺杆的位于所述通孔中的尾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校形块连接。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校形块包括一体成型的滑块以及滑块上端面的第一撑块;所述滑块两侧固定有滚动件,所述开口内部两侧设有滑动槽,所述滚动件与所述滑动槽适配以使所述滑块在所述开口内部上下滑动。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撑块的自由端为弧形。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开口所在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撑块;所述第二撑块与所述第一撑块平行设置。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二撑块的自由端为弧形。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校形块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杆尾部通过第二转轴连接。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校形块连接端以及螺杆连接端;所述校形块连接端与所述螺杆连接端均设有“U”型开口;所述第一转轴顺次穿过所述校形块连接端的“U”型开口一侧、校形块以及所述校形块连接端的“U”型开口另一侧,以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校形块固定;所述第二转轴顺次穿过所述螺杆连接端的“U型”开口一侧、螺杆以及所述螺杆连接端的“U”型开口另一侧,以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螺杆固定。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动力部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一侧。
所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校圆装置支撑在圆筒内部后,通过旋转螺杆,带动校形块向圆筒内壁位置移动,使校形块移动至与圆筒待撑位置接触,为该位置施加压力进行校圆,直至圆筒内部符合尺寸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圆装置的在圆筒工件内部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架 101-支撑部 1011-滑动槽 102-动力部 1021-通孔 2-校形块 201-滑块 202-第一撑块 3-连接杆 4-螺杆 5-第一转轴 6-第二转轴 7-第二撑块 8-圆筒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针对圆筒工件8外表凸起变形,可以通过直接进行外部敲击的方式对凸起进行矫正,但针对向内塌陷等变形,通过外部实施矫形较难实现,给产品质量带来很多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校圆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架1、校形块2、连接杆3以及螺杆4;所述支撑架1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部101以及从支撑部101向一侧延伸的动力部102;所述支撑部101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校形块2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开口内部;所述动力部 102开设有纵长形通孔1021,所述螺杆4从所述动力部102的自由端穿入所述通孔1021;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与所述螺杆4的位于所述通孔1021中的尾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校形块2连接。
如图1所示,校圆装置的支撑主体为支撑架1,该支撑架1包括一个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部101,支撑部101的两端支撑在圆筒工件8的内壁,通过向圆筒工件8内壁方向移动支撑部101上端校形块2,对圆筒工件8内壁进行校正。支撑部101还包括与支撑部101 一体成型的动力部102,动力部102设置在支撑部101的一个侧面,用于为校形块2上下移动提供动力。
支撑部101的一端开设有开口,优选的该开口为“U”型。开口内部活动连接有校形块2,校形块2的两侧与开口内部两侧可滑动连接,因此校形块2可在支撑部101的开口内部上下移动。
动力部102开设有纵长形的通孔1021,螺杆4从动力部102的自由端的端面垂直穿入,此时,螺杆4与动力部102呈平行关系,其尾部位于通孔1021中。螺杆4的螺纹为双向螺纹,旋转螺杆4可实现螺杆4在通孔1021中的伸缩。
连接杆3作为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一端固定在螺杆4的尾部,另一端与校形块2固定。如此,螺杆4运动时可带动校形块2移动。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圆装置的在圆筒工件内部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2所示,在实际使用时,将校圆装置放置在圆筒工件8内部,支撑架1的底部撑在圆筒工件8内壁上,将校形块2对准内壁需校形的部位。之后旋转螺杆4,使螺杆4向支撑部101 方向移动,以使连接杆3带动校形块2上移,使校形块2移动至与需校形部位接触。根据圆筒工件8圆度或者校形尺寸精度要求,对圆筒工件8内壁进行撑顶校圆,直至圆筒工件 8内壁符合要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校形块2包括一体成型的滑块201以及滑块201上端面的第一撑块202;所述滑块201两侧固定有滚动件,所述开口内部两侧设有滑动槽1011,所述滚动件与所述滑动槽1011适配以使所述滑块201在所述开口内部上下滑动。
如图1所示,支撑部101的顶端为一个“U”型开口,在开口内部两侧设有纵长形的滑动槽1011,且两侧的滑动槽1011对称设置,长度一致。校形块2由滑块201以及设置在滑块201上端面的第一撑块202组成,滑块201两侧设有与两侧滑动槽1011对应的滚动件。滑块201又与连接杆3一端连接,当连接杆3给予滑块201一个向上的推力时,滑块201两侧的滚动件沿滑动槽1011向上滚动,从而实现校形块2整体的上移;当连接杆3 给予滑块201一个向下的拉力时,滑块201两侧的滚动件沿滑动槽1011向下滚动,从而实现校形块2的整体下移。其中,滚动件可将滑动摩擦替换为滚动摩擦,以减少校形块2 在开口内部上下移动的摩擦力。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滚动件为滚轮。
另外,第一撑块202位于滑块201的上表面,其自由端为与圆筒工件8内壁接触的端面,因此该端面具有一定面积,以实现撑顶的功能。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撑块202的自由端为弧形。
由于该校圆装置是在圆筒工件8内部使用的,校形块2的顶部与圆筒工件8内壁接触挤压。因此,为防止撑顶时对其他部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第一撑块202的顶部呈弧形,与所校形的圆筒工件8的内壁适配。作为一种优选,对于不同型号的圆筒工件8,可更换型号不同的校形块2。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架1与所述开口所在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撑块7;所述第二撑块7与所述第一撑块202平行设置。
支撑部101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撑块7。由于圆筒工件8内壁为弧形,支撑架1的底部难以着力,因此,在支撑架1的底部设置第二撑块7,第二撑块7面积大于第一撑块202,如此,可实现支撑架1的稳定支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撑块7的自由端为弧形。
为减少第二撑块7支撑时对圆筒工件8内壁的压力,本实施例中,第二撑块7的自由端端面为弧形,并与圆筒壳体适配。如此,可避免第一撑块202与第二撑块7均抵在圆筒壳体内壁后,第二撑块7被持续施加压力后对圆筒工件8内壁造成损坏。另外,弧形端面可使第二撑块7与圆筒内壁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大,增加了支撑架1支撑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与所述校形块2通过第一转轴5连接;所述连接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杆4尾部通过第二转轴6连接。
第一转轴5贯穿连接杆3一端以及校形块2将连接杆3与校形块2固定,连接杆3与第一转轴5连接一端可以第一转轴5为轴进行旋转。第二转轴6贯穿连接杆3另一端以及螺杆4尾部,将连接杆3与螺杆4固定,连接杆3与第二转轴6连接一端可以第二转轴6 为轴进行旋转。
在实际使用时,螺杆4向支撑部101方向移动,使第二转轴6在动力部102的通孔1021中向支撑部101方向移动。连接杆3受第二转轴6的推动,其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逐渐减小,以使连接杆3与校形块2连接的一端推动校形块2向竖直方向的上方移动,实现校形块2与需校形的圆筒内壁的接触与支撑校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杆3包括校形块2连接端以及螺杆4连接端;所述校形块2连接端与所述螺杆4连接端均设有“U”型开口;所述第一转轴5 顺次穿过所述校形块2连接端的“U”型开口一侧、校形块2以及所述校形块2连接端的“U”型开口另一侧,以将所述连接杆3与所述校形块2固定;所述第二转轴6顺次穿过所述螺杆4连接端的“U型”开口一侧、螺杆4以及所述螺杆4连接端的“U”型开口另一侧,以将所述连接杆3与所述螺杆4固定。
如图1所示,连接杆3的两端——校形块2连接端以及螺杆4连接端均设有“U”型开口,校形块2连接端以及螺杆4连接端通过一个长条形的连杆进行连接。校形块2连接端的“U”型开口两侧分别设在校形块2未与支撑部101连接两侧,将校形块2容纳入校形块2连接端的“U”型开口中。第一转轴5垂直穿过校形块2连接端的“U”型开口一侧、校形块2以及校形块2连接端的“U”型开口另一侧,实现校形块2连接端与校形块 2的固定。
螺杆4连接端的“U”型开口两侧分别设在动力部102通孔1021两侧。螺杆4的尾部垂直穿过动力部102自由端的端面,并容置在通孔1021中,第二转轴6垂直穿过螺杆4连接端的“U”型开口一侧、螺杆4尾部以及螺杆4连接端的“U”型开口另一侧,实现螺杆 4连接端与螺杆4的固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部102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撑部101的一侧。
如图1所示,动力部102位于支撑部101的一侧,且与支撑部101垂直设置,便于连接杆3进行传动。
本校圆装置的使用方式如下:将圆筒工件8水平放置好,并通过支撑座进行支撑。旋动校圆装置的螺杆4,带动校形块2向下移动,使其移动到最低位置。将校圆装置放置在圆筒工件8内部,调整校圆装置的放置位置,使校形块2位于待撑顶位置。旋动校圆装置的螺杆4,带动校形块2向上移动,使其移动至与圆筒工件8内部待撑顶位置接触。根据圆筒工件8圆度或者校正尺寸的精度要求,进行撑顶校圆,直至合格。旋动校圆装置的螺杆4,带动校形块2向下移动,使其移动到最低位置,以方便取出该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校圆装置可在圆筒工件8内部放置,驱动部朝向圆筒工件8外侧,仅操纵驱动部的螺杆4即可实现校形块2对圆筒工件8内壁的校圆,使用方便简单。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校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校形块、连接杆以及螺杆;
所述支撑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部以及从支撑部向一侧延伸的动力部;
所述支撑部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校形块可滑动的连接在所述开口内部;
所述动力部开设有纵长形通孔,所述螺杆从所述动力部的自由端穿入所述通孔;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螺杆的位于所述通孔中的尾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校形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形块包括一体成型的滑块以及滑块上端面的第一撑块;
所述滑块两侧固定有滚动件,所述开口内部两侧设有滑动槽,所述滚动件与所述滑动槽适配以使所述滑块在所述开口内部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撑块的自由端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开口所在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撑块;
所述第二撑块与所述第一撑块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校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撑块的自由端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校形块通过第一转轴连接;
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杆尾部通过第二转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包括校形块连接端以及螺杆连接端;
所述校形块连接端与所述螺杆连接端均设有“U”型开口;
所述第一转轴顺次穿过所述校形块连接端的“U”型开口一侧、校形块以及所述校形块连接端的“U”型开口另一侧,以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校形块固定;
所述第二转轴顺次穿过所述螺杆连接端的“U型”开口一侧、螺杆以及所述螺杆连接端的“U”型开口另一侧,以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螺杆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42121.0U CN215697007U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一种校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42121.0U CN215697007U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一种校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97007U true CN215697007U (zh) | 2022-02-01 |
Family
ID=80008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042121.0U Active CN215697007U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一种校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97007U (zh) |
-
2021
- 2021-08-27 CN CN202122042121.0U patent/CN2156970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697007U (zh) | 一种校圆装置 | |
CN209407187U (zh) | 一种开式固定台压力机的辅助上料装置 | |
CN108817155A (zh) | 金属型材拉弯装置 | |
CN214263427U (zh) | 一种用于封头机的缩口机构 | |
CN218134224U (zh) | 一种高精度沙发骨架生产用的弯管装置 | |
CN116020908A (zh) | 一种无缝钢管用矫直机的矫直机构 | |
CN115945556B (zh) | 一种矿山机械用金属管折弯加工设备及其折弯方法 | |
CN215391717U (zh) | 起重机转台焊接变形自动矫形装备 | |
CN215382223U (zh) | 一种初中生用新型美术画板支撑架 | |
US5921132A (en) | Portable tube bender | |
CN216179986U (zh) | 一种金属管材加工用固定机构 | |
CN214813810U (zh) | 一种钣金件生产用限位折弯装置 | |
CN214292058U (zh) | 一种轴承轴加工用夹具 | |
CN212071601U (zh) | 一种用于齿轮箱打磨的加工夹具 | |
CN211727087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折弯装置 | |
CN215392153U (zh) | 一种钣金加工用便捷上料装置 | |
CN209698884U (zh) | 一种可变径管类定位装置 | |
CN112792493A (zh) | 双层筒体封头组对装置 | |
CN216801131U (zh) | 一种不锈钢板带防跑偏装置 | |
CN116972264B (zh) | 一种水电站压力钢管管口内支撑防变形装置 | |
CN219541381U (zh) | 一种活塞杆矫直机 | |
CN215089907U (zh) | 一种铝型材矫直装置 | |
CN221270218U (zh) | 一种钛合金薄壁件筒体加工用的可控精密气动工装 | |
CN219542320U (zh) | 一种自适应智能调整的吸附工装夹具 | |
CN217042667U (zh) | 一种用于检验科的滴定管搁置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