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3543U - 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及轮边减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及轮边减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3543U
CN215673543U CN202122436466.4U CN202122436466U CN215673543U CN 215673543 U CN215673543 U CN 215673543U CN 202122436466 U CN202122436466 U CN 202122436466U CN 215673543 U CN215673543 U CN 215673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ricating oil
reduction gear
oil
hub reduction
prim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364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莎
汪星
张再利
段振中
王伟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Changzhou CRRC Ruitai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Changzhou CRRC Ruitai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Changzhou CRRC Ruitai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364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3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3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35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及轮边减速器,涉及轮边减速器结构技术领域。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包括机架后座、一级行星轮系、润滑油盖和一级进油管。一级行星轮系设置在机架后座内,且一级行星轮系的一级行星架固定连接于机架后座。润滑油盖固定连接在一级行星架上,且润滑油盖设置有润滑油槽,润滑油槽与第一行星轮系的多个一级行星销的第一润滑油道均连通。一级进油管固定连接于润滑油盖,且一级进油管与润滑油槽连通,如此一级进油管供给的润滑油通过润滑油槽与多个一级行星销的第一润滑油道均连通,满足多个一级行星销处一级行星轴承的润滑,进而保证满足一级行星轮系整体的润滑需求,润滑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及轮边减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边减速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及轮边减速器。
背景技术
轮边减速器是车辆传动系统中最后一级减速增扭装置,采用轮边减速器可满足在总传动比相同的条件下,使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部件的载荷减少,尺寸变小以及使驱动桥获得较大的离地间隙等优点,它被广泛应用于载重货车、大型客车、越野汽车及其他一些大型工矿用车。
目前,轮边减速器,特别是重型电传动自卸车的轮边减速器,多采用齿轮油飞溅润滑的方式,然而该方式易出现飞溅润滑不充分的问题,进而影响轮边减速器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其能够改善飞溅润滑不充分的问题,保证轮边减速器的可靠运行,且特别适用于重型电传动自卸车的轮边减速器的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轮边减速器,其能够改善飞溅润滑不充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其包括机架后座;
一级行星轮系,所述一级行星轮系的一级行星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后座内;
润滑油盖,所述润滑油盖固定连接在所述一级行星架上,且所述润滑油盖朝向所述一级行星架的一侧设置有润滑油槽;以及
一级进油管,所述一级进油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润滑油盖,且所述一级进油管与所述润滑油槽连通;
其中,所述一级行星轮系还包括多个一级行星销和多个一级行星轴承,每个所述一级行星销均具有向对应的所述一级行星轴承供油的第一润滑油道,多个所述一级行星销的第一润滑油道分别与所述润滑油槽连通。
可选的,所述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还包括多个限位块,所述多个限位块与所述多个一级行星销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润滑油盖上具有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安装于多个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润滑油槽通过所述限位块内的孔道与所述第一润滑油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还包括二级行星轮系以及齿盘,所述二级行星轮系的二级太阳轮与所述一级行星轮系的齿圈通过所述齿盘传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还包括二级进油管,所述二级行星轮系的二级行星销具有第二润滑油道,所述二级进油管与所述第二润滑油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一级行星架上开设有与所述润滑油槽连通的通孔,所述二级进油管远离所述二级行星销的一端穿过所述二级太阳轮的空腔与所述通孔连通。
可选的,所述润滑油盖具有与所述润滑油槽连通的进油孔,所述润滑油槽通过所述进油孔与所述一级进油管连通;沿所述一级行星架的轴向,所述通孔靠近所述润滑油槽一端的开口的投影与所述进油孔至少部分重合。
可选的,所述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还包括端盖以及多个连通管,每一所述二级行星销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润滑油道连通的三通接头;所述端盖固定连接于所述二级行星轮系的二级行星架上,且其中一个所述连通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端盖与所述二级进油管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个三通接头连接;其余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三通接头连接,以对多个所述二级行星销内的所述第二润滑油道供油。
可选的,所述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还包括第一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位于所述端盖外侧,且所述第一回油管的一端与位于润滑油流通尾端的所述三通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端盖连接,以将多余的润滑油导回所述端盖内侧。
可选的,所述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还包括机架前座以及第二回油管,所述机架前座与所述机架后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回油管设置在所述机架前座与所述机架后座的连接处,且位于所述机架后座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轮边减速器。所述轮边减速器包括轮毂以及上述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所述轮毂通过轴承支承在所述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的所述机架后座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及轮边减速器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其包括机架后座、一级行星轮系、润滑油盖和一级进油管。一级行星轮系设置在机架后座内,且一级行星轮系的一级行星架固定连接于机架后座。润滑油盖固定连接在一级行星架上,且润滑油盖朝向一级行星架的一侧设置有润滑油槽,润滑油槽与第一行星轮系的多个一级行星销的第一润滑油道均连通。一级进油管固定连接于润滑油盖,且一级进油管与润滑油槽连通,如此一级进油管供给的润滑油通过润滑油槽与多个一级行星销的第一润滑油道均连通,满足多个一级行星销处一级行星轴承的润滑,进而保证满足一级行星轮系整体的润滑需求,润滑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轮边减速器,其包括上述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由于该轮边减速器包括上述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因此也具有润滑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的轮滑路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边减速器在第一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中一级行星轮系处的润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Ⅳ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边减速器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轮边减速器;100-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11-机架前座;112-机架后座;113-第一回油管;114-第二回油管;115-一级进油管;116-二级进油管;120-一级行星轮系;122-一级行星架;1221-通孔;123-一级行星销;1231-第一润滑油道;124-一级行星轮;125-一级行星轴承;126-一级齿圈;127-润滑油盖;1271-润滑油槽;1272-安装槽;1273-进油孔;128-限位块;129-齿盘;130-二级行星轮系;131-二级太阳轮;132-二级行星架;133-二级行星销;1331-第二润滑油道;134-二级行星轮;135-二级行星轴承;136-二级齿圈;137-端盖;141-连通管;142-第一连通管;143-第二连通管;144-第三连通管;145-三通接头;146-第一三通接头;147-第二三通接头;148-第三三通接头;210-轮毂;220-油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的轮滑路径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边减速器10在第一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中一级行星轮系120处的润滑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相应地,提供了一种轮边减速器10。
轮边减速器10包括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同时还包括轮毂210,轮毂210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后座112上,且轮毂210与一级行星轮系120传动连接,从而实现动力输出。
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包括机架后座112、一级行星轮系120、润滑油盖127和一级进油管115。一级行星轮系120设置在机架后座112内,且一级行星轮系120的一级行星架122固定连接于机架后座112。润滑油盖127固定连接在一级行星架122上,且润滑油盖127朝向一级行星架122的一侧设置有润滑油槽1271,润滑油槽1271与第一行星轮系的多个一级行星销123的第一润滑油道1231均连通。一级进油管115固定连接于润滑油盖127,且一级进油管115与润滑油槽1271连通,如此一级进油管115供给的润滑油通过润滑油槽1271与多个一级行星销123的第一润滑油道1231均连通,满足多个一级行星销123处一级行星轴承125的润滑,进而保证满足一级行星轮系120整体的润滑需求,润滑效果好。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边减速器10进行进一步说明:
请继续结合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边减速器10,其为两级传动的减速器,即其还包括二级行星轮系130,一级行星轮系120通过二级行星轮系130与轮毂210传动连接,输入轴输入的动力依次通过一级行星轮系120和二级行星轮系130后传递至轮毂210,从而实现动力输出。
具体地,一级行星轮系120包括一级太阳轮、一级行星架122、一级行星销123、一级行星轴承125、一级行星轮124以及一级齿圈126,一级行星轮124的数量为多个,相应地,一级行星轴承125和一级行星销123的数量为多个,并相互连接构成行星轮系。一级行星架122固定连接在机架后座112上,如此动力从一级太阳轮传入一级行星轮系120后,经一级行星轮124传输至一级齿圈126,并通过一级齿圈126向外输送。一级行星销123上开设有第一润滑油道1231,第一润滑油道1231的一端贯穿一级行星销123的外周面,从而对安装于一级行星销123外周的一级行星轴承125润滑。
二级行星轮系130包括二级太阳轮131、二级行星架132、二级行星销133、二级行星轴承135、二级行星轮134以及二级齿圈136,二级行星轮134的数量为多个,相应地,二级行星轴承135和二级行星销133的数量为多个,并相互连接构成行星轮系。二级行星架132固定连接在机架后座112上,二级太阳轮131与一级齿圈126传动连接,如此从一级行星轮系120输出的动力传递至二级太阳轮131,经二级行星轮134传递至二级齿圈136。二级齿圈136与轮毂210固定连接,从而将动力输出至轮毂210。
可选地,一级行星轮124和二级行星轮134的数量均为三个。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一级行星轮124和二级行星轮134的具体数量。可选地,还设置有齿盘129,齿盘129的两端分别与一级齿圈126和二级太阳轮131连接,从而实现一级齿圈126与二级太阳轮131之间的动力传输。进一步地,二级太阳轮131靠近一级行星轮系120的一端设置有花键,齿盘129的径向外端与一级齿圈126啮合,齿盘129的径向内端与二级太阳轮131上的花键啮合。
图4为图2中Ⅳ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图4,在本实施例中,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还包括多个限位块128,多个限位块128与多个一级行星销123一一对应设置。润滑油盖127上具有多个安装槽1272,多个限位块128分别安装于多个安装槽1272内,且润滑油槽1271通过限位块128内的孔道与第一润滑油道1231连通。
具体地,限位块128的数量适应性地设置为三个,相应地,安装槽1272的数量也为三个。润滑油槽1271的形状适应性设置为环段状,三个安装槽1272沿润滑油槽1271均匀分布。限位块128的一端容置于安装槽1272内,另一端容置于一级行星架122上安装一级行星销123的孔内,从而对一级行星销123限位,且限位块128内开设有孔道,通过孔道实现润滑油槽1271与第一润滑油道1231的连通,从而实现对一级行星轮系120的强制润滑。
在本实施例中,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还包括二级进油管116。二级行星销133具有第二润滑油道1331,第二润滑油道1331的一端贯穿二级行星销133的外周面,另一端与二级进油管116连通,如此二级进油管116的润滑油进入第二润滑油道1331后,从二级行星销133的外周面流出,以对安装于二级行星销133外周的二级行星轴承135润滑,实现二级行星轮系130的强制润滑。
进一步地,一级行星架122上开设有与润滑油槽1271连通的通孔1221,二级进油管116远离二级行星销133的一端穿过二级太阳轮131的空腔与通孔1221连通。具体地,二级太阳轮131的轴部呈管状,二级进油管116穿设于二级太阳轮131,且一端固定连接于一级行星架122,并通过通孔1221与润滑油槽1271连通,如此,一级进油管115供给的润滑油一部分经润滑油槽1271流入第一润滑油道1231中,满足一级行星轮系120的强制润滑需求,另一部分经通孔1221流入二级进油管116中,并通过二级进油管116向第二润滑油道1331供油,满足二级行星轮系130的强制润滑需求。
进一步地,润滑油盖127具有与润滑油槽1271连通的进油孔1273,润滑油槽1271通过进油孔1273与一级进油管115连通。沿一级行星架122的轴向,通孔1221靠近润滑油槽1271一端的开口的投影与进油孔1273至少部分重合,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221沿一级行星架122的轴向延伸,即通孔1221沿一级行星架122向进油孔1273的投影与进油孔1273至少部分重合,如此从进油孔1273流出的润滑油穿过润滑油槽1271即可直接流入通孔1221内,保证通过通孔1221进入二级进油管116的润滑油量,进而保证二级行星轮系130的润滑效果。具体地,通孔1221与进油孔1273同轴设置。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边减速器10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图5示出了对二级行星轮系130的润滑的连通管141的布置结构。请结合参照图1-图5,在本实施例中,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还包括端盖137以及多个连通管141。端盖137固定连接于二级行星架132上,且位于二级行星架132远离一级行星轮系120的一侧,从而将二级太阳轮131一侧封闭,端盖137靠近二级太阳轮131的一侧为内侧,相应地,端盖137远离二级太阳轮131的一侧为外侧。
每一二级行星销133上均安装有与第二润滑油道1331连通的三通接头145,三通接头145即具有三个连接头,其中一个与第二润滑油连通。多个连通管141中的一个的一端通过端盖137与二级进油管116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个三通接头145连接。其余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三通接头145连接,如此通过多个连通管141实现多个第二润滑油道1331的供油。
具体地,二级行星销133的数量为三个,相应地,三通接头145以及连通管14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三通接头145分别为第一三通接头146、第二三通接头147和第三三通接头148,三个连通管141分别为第一连通管142、第二连通管143和第三连通管144。二级进油管116的一端连接于以及行星架,另一端连接于端盖137。第一连通管142的一端连接于端盖137,并与二级进油管116连通,另一端与第一三通接头146连接,以对第一三通接头146供油。第二连通管1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三通接头146和第二三通接头147连通,以实现对第二三通接头147连通的第二润滑油道1331供油。第三连通管144的两端分别于第二三通接头147和第三三通接头148连通,以实现对第三三通接头148连通的第二润滑油道1331供油。如此,满足二级行星轮系130的强制润滑要求。
进一步地,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回油管113,第一回油管113位于端盖137外侧,且第一回油管113的一端与位于润滑油流通尾端的一个三通接头14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三通接头145即为第三三通接头148,第一回油管113的另一端与端盖137连接,以将多余的润滑油导回端盖137内侧。具体地,从二级进油管116流出的润滑油沿第一连通管142、第一三通接头146、第二连通管143、第二三通接头147、第三连通管144和第三三通接头148的方向依次流通,如此第三三通接头148即为位于润滑油流通尾端(即对二级行星轮系130润滑的润滑油流动的方向最后端处)的一个三通接头145。第一回油管113的一端与第三三通接头148连通,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端盖137,并与端盖137内侧的空间连通,如此将多余的润滑油导回端盖137内侧,从而流回轮边减速器10内的油池220中。
在本实施例中,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还包括机架前座111以及第二回油管114。机架前座111与机架后座112固定连接,从而形成轮边减速器10的机架部件,且机架前座111位于一级行星轮系120远离二级行星轮系130的一侧。第二回油管114设置在机架前座111与机架后座112的连接处,且位于机架后座112的下侧。如此,对一级行星轮系120和二级行星轮系130强制润滑后的润滑油在流回油池220后,通过第二回油管114进行回油。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均通过连接螺栓实现,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润滑油经一级进油管115对轮边减速器10进行强制供油,从一级进油管115流出的润滑油中的部分进入润滑油槽1271,并沿润滑油槽1271向一级行星销123的第一润滑油道1231供油,满足一级行星轮系120的强制供油。从一级进油管115流出的润滑油的其余部分经通孔1221进入二级进油管116,并在多个三通接头145以及多个连通管141的分配下进入二级行星销133内的第二润滑油道1331,满足二级行星轮系130的强制供油。润滑完成后的润滑后落入轮边减速器10内的油池220中,并通过第二回油管114进入倒车辆循环润滑油。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其通过设置一级进油管115、二级进油管116以及对润滑油路的设置,实现对一级行星轮系120和二级行星轮系130的强制润滑,润滑效果好,润滑稳定性高。同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修拆装方便。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轮边减速器10,其包括上述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由于该轮边减速器10包括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因此也具有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的全部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后座(112);
一级行星轮系(120),所述一级行星轮系(120)的一级行星架(122)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后座(112)内;
润滑油盖(127),所述润滑油盖(127)固定连接在所述一级行星架(122)上,且所述润滑油盖(127)朝向所述一级行星架(122)的一侧设置有润滑油槽(1271);以及
一级进油管(115),所述一级进油管(115)固定连接于所述润滑油盖(127),且所述一级进油管(115)与所述润滑油槽(1271)连通;
其中,所述一级行星轮系(120)还包括多个一级行星销(123)和多个一级行星轴承(125),每个所述一级行星销(123)均具有向对应的所述一级行星轴承(125)供油的第一润滑油道(1231),多个所述一级行星销(123)的第一润滑油道(1231)分别与所述润滑油槽(127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还包括多个限位块(128),所述多个限位块(128)与所述多个一级行星销(123)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润滑油盖(127)上具有多个安装槽(1272),多个所述限位块(128)分别安装于多个所述安装槽(1272)内,且所述润滑油槽(1271)通过所述限位块(128)内的孔道与所述第一润滑油道(123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还包括二级行星轮系(130)以及齿盘(129),所述二级行星轮系(130)的二级太阳轮(131)与所述一级行星轮系(120)的齿圈通过所述齿盘(129)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还包括二级进油管(116),所述二级行星轮系(130)的二级行星销(133)具有第二润滑油道(1331),所述二级进油管(116)与所述第二润滑油道(133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行星架(122)上开设有与所述润滑油槽(1271)连通的通孔(1221),所述二级进油管(116)远离所述二级行星销(133)的一端穿过所述二级太阳轮(131)的空腔与所述通孔(122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盖(127)具有与所述润滑油槽(1271)连通的进油孔(1273),所述润滑油槽(1271)通过所述进油孔(1273)与所述一级进油管(115)连通;沿所述一级行星架(122)的轴向,所述通孔(1221)靠近所述润滑油槽(1271)一端的开口的投影与所述进油孔(1273)至少部分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还包括端盖(137)以及多个连通管(141),每一所述二级行星销(133)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润滑油道(1331)连通的三通接头(145);所述端盖(137)固定连接于所述二级行星轮系(130)的二级行星架(132)上,且其中一个所述连通管(141)的一端通过所述端盖(137)与所述二级进油管(116)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个三通接头(145)连接;其余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三通接头(145)连接,以对多个所述二级行星销(133)内的所述第二润滑油道供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回油管(113),所述第一回油管(113)位于所述端盖(137)外侧,且所述第一回油管(113)的一端与位于润滑油流通尾端的所述三通接头(14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端盖(137)连接,以将多余的润滑油导回所述端盖(137)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还包括机架前座(111)以及第二回油管(114),所述机架前座(111)与所述机架后座(1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回油管(114)设置在所述机架前座(111)与所述机架后座(112)的连接处,且位于所述机架后座(112)下侧。
10.一种轮边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减速器(10)包括轮毂(210)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所述轮毂(210)通过轴承支承在所述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100)的所述机架后座(112)的外周。
CN202122436466.4U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及轮边减速器 Active CN215673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6466.4U CN215673543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及轮边减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6466.4U CN215673543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及轮边减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3543U true CN215673543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68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36466.4U Active CN215673543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及轮边减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35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3567B (zh) 车辆用自动变速机
US20070032331A1 (en) Power divider lubrication in tandem drive axles
US8556767B2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14144602A (zh) 双变速器
CN215673543U (zh) 一种轮边减速器强制润滑系统及轮边减速器
CN110285196A (zh) 汽车轮边减速装置
CN113389884A (zh) 行星齿轮减速器和汽车
CN209818660U (zh) 一种行星轮轮边减速器
CN111376707B (zh) 轮毂电动机传动系统
US5470284A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210739271U (zh) 一种强制润滑的单行星排齿轮机构
CN111750045B (zh) 行星减速装置、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CN210859704U (zh) 一种轮毂电机用减速器总成及乘用车
CN210290665U (zh) 一种变速箱中间轴
CN112392926B (zh) 多级行星架、多级行星组合结构和多挡行星机构
CN212080059U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
CN214221916U (zh) 一种车辆变速器及汽车
CN218408359U (zh) 一种马达动力换挡变速箱
CN201970862U (zh) 越野汽车分动箱与贯通驱动桥直连的结构
CN209943439U (zh) 自动变速器及汽车
CN219312490U (zh) 车辆电驱动桥结构
CN210344174U (zh) 汽车轮边减速装置
CN215110397U (zh) 一种直接挡轴、行星轮式换挡变速箱及工程机械
CN220869979U (zh) 减速结构及轮边驱动装置
CN210178890U (zh) 一种立式差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3100 No. 99, Wuyi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CRRC Ruitai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CRRC Qishuyan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100 No. 99, Wuyi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CRRC Ruitai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