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61610U - 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和模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和模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61610U
CN215661610U CN202121647382.9U CN202121647382U CN215661610U CN 215661610 U CN215661610 U CN 215661610U CN 202121647382 U CN202121647382 U CN 202121647382U CN 215661610 U CN215661610 U CN 215661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needle
exhaust
hole
needl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473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473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61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61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61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和模仁。排气针包括排气主体,排气针主体为柱体且其横截面的轮廓由若干弧线段和/或若干直线段闭合构成,使排气针与排气针孔形成气隙进行排气,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排气针帽的截面为非圆形,能够有效阻止排气针转动。一种注塑模具的模仁,模仁采用结构简单的排气针,模仁本体上设置的圆柱形排气针孔与排气针配合,可形成气隙实现排气,且加工、安装方便;排气针与排气针孔过盈配合,使得排气针能够稳定安装在排气针孔内,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缝隙而影响注塑产品的表面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和模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和模仁。
背景技术
目前,接线盒通常使用绝缘性良好的塑料制成,一般的加工方式为注塑成型,但是在对接线盒进行注塑成型时,接线盒侧壁局部区域为厚度较薄的薄壁区域,往往难以填充。造成薄壁区域难以填充的原因主要是模腔内气体的存在。模腔内气体的聚集将会造成薄壁区域烧焦发黄、填充不良、尺寸偏差等缺陷,其对薄壁区域的影响更加明显。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在注塑成型的模具上放置排气栓,以排出薄壁区域的气体。但是排气栓在注塑模具内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易于变形,导致成品出现尺寸偏差、表面不平整等缺陷,且排气栓易于被堵塞,导致排气不顺畅。因此,使用排气栓需要经常更换,导致生产中断,且增加了人工成本。
中国发明专利CN111283966A(首次公开日2020年6月16日)公开了一种化成钉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上下锁模板、滑杆及产品型腔;所述上模组件、下模组件设置于滑杆的上下两端且可在滑杆上滑动;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固定环、上模仁运水道、上模座、排气针、注胶流道和上模仁;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下模座、锁杆、推板、复位弹簧、下模仁、下模仁运水道、产品顶针、注胶流道及注塑流道顶针;通过设置排气针,可避免化成钉生产注塑过程中发生顶端困气起泡的问题;有效避免了化成钉在与注塑流道分离后出现的进浇口脱模披锋问题,但是该技术中排气针上的气道为螺旋线形,存在排气装置结构复杂的技术缺陷,不便于制作,且使用时容易在压力下被冲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加工、安装简单的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和模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包括排气针主体;所述排气针主体为一个柱体;所述排气针主体的横截面的轮廓由若干弧线段和/或若干直线段闭合构成;
所述排气针还包括排气针帽,所述排气针帽连接在排气针主体的一端;所述排气针帽侧面设置有排气针帽定位面。
排气针中使用排气针,便于更换、调节;排气针主体为柱体,安装简便;排气针主体的横截面的轮廓由若干弧线段和/或若干直线段闭合构成,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排气针帽定位面方便确定排气针的安装角度,能够准确固定排气针与排气针孔形成的气道的位置。所述排气针帽定位面为平面或曲面,使得排气针帽的横截面不是一个圆形,能够有效阻止排气针转动。所述排气针帽的横截面为非圆形,例如正多边形、半圆形、不规则图形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排气针主体的横截面的轮廓由一段优弧和一段直线段闭合构成。此方案的排气针结构简单,加工工序少,生产成本低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排气针主体的横截面中,所述优弧的半径比所述直线段到优弧对应圆心的距离长0.005毫米至0.02毫米。此方案的排气针与排气针孔配合后,能够形成狭小的气道,实现排气的同时减小了对注塑产品的表面质量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模仁,采用上述的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包括模仁本体、若干排气针;所述模仁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与其型腔相通的排气针孔;所述排气针安装在所述排气针孔中;
所述排气针孔包括排气针主孔,所述排气针主孔为圆柱通孔;
所述排气针包括排气针主体;所述排气针主体为一个柱体,所述排气针主体的横截面的轮廓由若干弧线段和/或若干直线段闭合构成;
所述排气针主体与所述排气针主孔过盈配合。
模仁采用结构简单的排气针,并在模仁本体上设置排气针孔与排气针配合,能够简便地实现排气;排气针与排气针孔过盈配合,使得排气针能够稳定安装在排气针孔内,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缝隙而影响注塑产品的表面质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排气针主体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排气针主孔深度。此方案下,排气针更加便于安装和调节。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通孔;所述模仁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模仁本体的外侧面,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旋入所述螺纹孔内;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排气针孔相对设置以使所述固定块遮挡住所述排气针。固定块能够限制排气针在注塑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型腔内的压力而移动,保证了注塑产品的表面质量;且固定块能够在螺栓的调节下,准确调整排气针插入排气针孔的深度,使得排气针能够准确与型腔内侧对齐,提升注塑产品的表面质量。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螺纹。在此方案下,能够进一步稳定固定块的位置,防止固定块在外力下移动而影响了排气针的位置;同时,能够利用螺纹准确调整固定块的位置,进而调节排气针插入排气针孔的深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模仁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位于排气针孔的外侧;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固定槽中;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所述固定槽的槽底。在此方案下,固定块能够安装在固定槽内,使得固定块不会突出于模仁的外侧,保证模仁外侧的平齐,有利于模仁与模具的其他部件的配合,减少固定块被碰撞而影响排气针位置的可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排气针孔还包括沉孔,所述沉孔位于排气针主孔的外侧;所述排气针还包括排气针帽,所述排气针帽连接在排气针主体的一端;所述排气针帽的横截面为非圆形,所述排气针帽嵌于所述沉孔中;所述排气针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排气针孔深度。此方案下,能够准确定位排气针的安装角度和位置,保证注塑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排气针设置在模仁侧面时,由于拔模角的存在,注塑过程中型腔内的巨大压力会导致排气针有转动的可能,排气针帽定位面能够有效固定排气针的安装角度,防止排气针转动导致注塑产品质量下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排气针孔直径为6毫米至8毫米。此方案下,排气针能够在满足排气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排气针孔的大小,提升注塑产品的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排气针包括排气针主体,排气针主体为柱体,安装简便;排气针主体的横截面的轮廓由若干弧线段和/或若干直线段闭合构成,使排气针与便于制作的圆柱形排气针孔之间形成气隙进行排气,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排气针帽侧面设置有排气针帽定位面,使排气针帽的截面为非圆形,能够有效阻止排气针转动。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模仁,模仁采用结构简单的排气针,模仁本体上设置的圆柱形排气针孔与排气针配合,可形成气隙实现排气,且加工、安装方便;排气针与排气针孔过盈配合,使得排气针能够稳定安装在排气针孔内,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缝隙而影响注塑产品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排气针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注塑模具的模仁立体图;
图3是图2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注塑模具的模仁俯视图;
图5是图4B-B处的剖面图;
图6是图5C处的放大图;
图中,1-排气针;101-排气针主体;102-排气针帽;1021-排气针帽定位面;2-模仁本体;201-排气针孔;2011-排气针主孔;2012-沉孔;202-固定槽;203-螺纹孔;204-进浇口;205-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包括排气针主体101;排气针主体101为一个柱体,排气针主体101的横截面的轮廓由一段优弧和一段直线段闭合构成,本实施例的排气针主体101的横截面轮廓为“D”形。排气针主体101的横截面中,一段优弧的半径比一段直线段到优弧对应圆心的距离长0.01毫米。排气针1还包括排气针帽102,排气针帽102连接在排气针主体101的一端;排气针帽102侧面设置有排气针帽定位面1021,使排气针帽102的横截面为非圆形。排气针帽102的横截面的轮廓由一段优弧和一段直线段闭合构成,且该段优弧的半径比该段直线段到优弧对应圆心的距离长1毫米。
此方案的排气针1结构简单,加工工序少,生产成本低廉。
排气针中使用排气针1,便于更换、调节;排气针主体101为柱体,安装简便;排气针主体101的横截面的轮廓由若干弧线段和/或若干直线段闭合构成,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此方案的排气针1与通常的、便于制作的圆柱形的排气针孔201配合后,能够形成狭小的气道,实现排气的同时减小了对注塑产品的表面质量的影响。
排气针帽102侧面设置有排气针帽定位面1021,使排气针帽102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可防止排气针转动。排气针帽定位面1021方便确定排气针1的安装角度,能够准确调整排气针1与排气针孔形成的气道的位置。
排气针主体101的加工过程为,首先加工出一个圆柱体,然后使用磨床将圆柱体的一侧磨为平面,磨去的厚度为0.01毫米。
排气针帽102的加工过程为:首先加工出直径为10毫米的圆柱体,然后使用磨床将圆柱体的一侧磨为平面,得到排气针帽定位面1021,磨去的厚度为2毫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模仁,采用实施例1中的注塑模具的排气针;该模仁包括模仁本体2、4个排气针1;模仁本体2上设置有4个与其型腔205相通的排气针孔201;排气针1安装在排气针孔201中;
排气针孔201包括排气针主孔2011,排气针主孔2011为圆柱通孔;
排气针主体101与排气针主孔2011过盈配合。模仁采用结构简单的排气针1,并在模仁本体2上设置排气针孔201与排气针1配合,使排气针1与排气针孔201形成气隙进行排气,能够简便地实现排气;排气针1与排气针孔201过盈配合,使得排气针1能够稳定安装在排气针孔201内,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缝隙而影响注塑产品的表面质量。此模仁用于生产薄壁注塑件,薄壁注塑件最薄处的厚度为1毫米。采用此模仁能够使得薄壁件的填充饱满,避免出现烧焦发黄,获得的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排气针主体101与排气针主孔2011选用H7/r6配合,此为轻压配合,能够产生一定的轴向力,同时方便拆卸更换,在固定块的辅助固定下能够保证,即使在注塑过程中受到型腔205内的巨大压力,排气针1也不会出现相对于排气针孔201轴向的平移运动。
进一步的,排气针主体101长度大于等于排气针主孔2011深度。此方案下,排气针1更加便于安装和调节。
具体的,排气针1长度为41毫米,排气针主孔2011深度为40毫米。
进一步的,还包括:2个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通孔;模仁本体2上还设置有4个螺纹孔203;固定块通过螺栓连接在模仁本体2的外侧面,螺栓穿过通孔旋入螺纹孔203内;固定块与排气针孔201相对设置以使固定块遮挡住排气针201。固定块能够限制排气针1在注塑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型腔205内的压力而向外移动,保证了注塑产品的表面质量;且固定块能够在螺栓的调节下,准确调整排气针1插入排气针孔201的深度,使得排气针1能够准确与型腔205内侧对齐,提升注塑产品的表面质量。本实施例的固定块(图中未表示)为矩形块体,用于放置在固定槽202中。
进一步的,在固定块上,通孔内设置有螺纹。在此方案下,能够进一步稳定固定块的位置,防止固定块在外力下移动而影响了排气针1的位置。
具体的,固定块为设置有两个通孔的长方体块,长方体块的长度为40毫米,宽度为20毫米,厚度为13毫米。通孔内设置的螺纹尺寸为M6;螺纹孔203螺纹尺寸为M6,螺纹孔203的螺纹深度为15毫米。连接固定块和模仁本体2的螺栓选用M6螺栓,螺栓的长度应当小于固定块厚度与螺纹孔203深度的和,螺栓的长度为25毫米。
进一步的,模仁本体2上还设置有2个固定槽202,固定槽202位于排气针孔201的外侧;固定块位于固定槽202中;螺纹孔203设置在固定槽202的槽底。在此方案下,固定块能够安装在固定槽202内,使得固定块不会突出于模仁的外侧,保证模仁外侧的平齐,有利于模仁与模具的其他部件的配合,减少固定块被碰撞而影响排气针1位置的可能。
固定槽202的深度应当大于等于固定块的厚度,固定槽202的深度为15毫米。
进一步的,排气针孔201还包括沉孔2012,沉孔2012位于排气针主孔2011的外侧;沉孔2012与排气针帽102匹配。沉孔2012的横截面的轮廓由一段优弧和一段直线段闭合构成,一段优弧的半径比一段直线段到优弧对应圆心的距离长2毫米。沉孔2012的形状与排气针帽102一致。排气针帽102的横截面为非圆形,排气针帽102嵌于沉孔2012中;沉孔2012设置有与排气针帽定位面1021对应的平面,装配状态下此平面与排气针帽定位面1021贴合。沉孔2012的横截面的轮廓中的优弧的直径为11毫米。排气针1长度大于或等于排气针孔201深度。此方案下,能够准确定位排气针1的安装角度和位置,保证注塑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具体的,沉孔2012的深度为5毫米,排气针帽102的厚度为4毫米。这样一来,排气针1长度为45毫米,排气针孔201深度为45毫米,二者相等。
进一步的,排气针孔201直径为7毫米。此方案下,排气针1能够在满足排气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排气针孔201的大小,提升注塑产品的质量。
模仁本体2上还设置有进浇口204、型腔205;进浇口204、型腔205、排气针孔201依次连通。型腔205有两个,分别是左型腔205、右型腔205;左型腔205和右型腔205对称。排气针1为模具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包括排气针主体101;排气针主体101为一个柱体,排气针主体101的横截面的轮廓由一段优弧和2段直线段闭合构成。2段直线段相互平行。排气针主体101的横截面中,优弧的半径比直线段到优弧对应圆心的距离长0.005毫米。
排气针主体101的加工过程为,首先加工出一个圆柱体,然后使用磨床将圆柱体的相对的两侧磨为平面,磨去的厚度为0.005毫米。
排气针1长度为41毫米,排气针主孔2011深度为40毫米。沉孔2012的深度为5毫米,排气针帽102的厚度为6毫米。这样一来,排气针1长度为47毫米,排气针孔201深度为45毫米。
排气针孔201直径为6毫米。
排气针主体101与排气针主孔2011选用H6/p5配合,此为过盈量小的配合,能够更加便于拆卸。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包括排气针主体101;排气针主体101为一个柱体,排气针主体101的横截面的轮廓由一段优弧和2段直线段闭合构成。2段直线段拥有1个公共端点,2段直线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排气针主体101的横截面中,一段优弧的半径比一段直线段到优弧对应圆心的距离长0.02毫米。
排气针主体101的加工过程为,首先加工出一个圆柱体,然后使用磨床将圆柱体的2个侧面磨为平面,磨去的厚度为0.02毫米。
排气针1长度为40毫米,排气针主孔2011深度为40毫米。沉孔2012的深度为4毫米,排气针帽102的厚度为4毫米。这样一来,排气针1长度为44毫米,排气针孔201深度为44毫米,二者相等。
排气针孔201直径为8毫米。
排气针主体101与排气针主孔2011选用H7/t6配合,此为中型压入配合,排气针1与排气针孔201的连接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排气针1安装在排气针孔201中,二者过盈配合;由于排气针1与排气针孔201横截面形状不同,二者之间形成一条沿排气针1纵向贯通的排气通道,在注塑过程中气体由排气通道排出。排气针1固定块使用螺栓安装在沉孔2012中,排气针1固定块与排气针帽102连接,避免因排气针1沿着排气针孔201运动而导致的注塑产品局部不均匀。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便于更换、调节;排气针主体101为柱体,安装简便;排气针主体101的横截面的轮廓由若干弧线段和/或若干直线段闭合构成,使排气针与排气针孔形成气隙进行排气,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排气针帽102的截面为非圆形,能够有效阻止排气针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的模仁,模仁本体2上设置的圆柱形排气针孔201与排气针1配合,可形成气隙实现排气,且加工、安装方便;排气针1与排气针孔201过盈配合,使得排气针1能够稳定安装在排气针孔201内,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缝隙而影响注塑产品的表面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针主体(101);所述排气针主体(101)为一个柱体;所述排气针主体(101)的横截面的轮廓由若干弧线段和/或若干直线段闭合构成;
所述排气针(1)还包括排气针帽(102),所述排气针帽(102)连接在排气针主体(101)的一端;所述排气针帽(102)侧面设置有排气针帽定位面(10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针主体(101)的横截面的轮廓由一段优弧和一段直线段闭合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针主体(101)的横截面中,所述优弧的半径比所述直线段到所述优弧对应圆心的距离长0.005毫米至0.02毫米。
4.一种注塑模具的模仁,其特征在于:包括模仁本体(2)、若干排气针(1);所述模仁本体(2)上设置有若干与其型腔(205)相通的排气针孔(201);所述排气针(1)安装在所述排气针孔(201)中;
所述排气针孔(201)包括排气针主孔(2011),所述排气针主孔(2011)为圆柱通孔;
所述排气针(1)包括排气针主体(101);所述排气针主体(101)为一个柱体,所述排气针主体(101)的横截面的轮廓由若干弧线段和/或若干直线段闭合构成;
所述排气针主体(101)与所述排气针主孔(2011)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针主体(101)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排气针主孔(2011)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模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通孔;所述模仁本体(2)上还设置有若干螺纹孔(203);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模仁本体(2)的外侧面,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旋入所述螺纹孔(203)内;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排气针孔(201)相对设置以使所述固定块遮挡住所述排气针(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模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本体(2)上还设置有若干固定槽(202),所述固定槽(202)位于排气针孔(201)的外侧;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固定槽(202)中;所述螺纹孔(203)设置在所述固定槽(202)的槽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模仁,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针孔(201)还包括沉孔(2012),所述沉孔(2012)位于排气针主孔(2011)的外侧;所述排气针(1)还包括排气针帽(102),所述排气针帽(102)连接在排气针主体(101)的一端;所述排气针帽(102)的横截面为非圆形,所述排气针帽(102)嵌于所述沉孔(2012)中;
所述排气针(1)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排气针孔(201)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4、5、6、7或9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针主孔(2011)直径为6毫米至8毫米。
CN202121647382.9U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和模仁 Active CN215661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7382.9U CN215661610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和模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7382.9U CN215661610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和模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61610U true CN215661610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80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47382.9U Active CN215661610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和模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61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61610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排气针和模仁
CN210940335U (zh) 一种镶块式脱模机构
CN107020351B (zh) 一种精密铸造用改良型压蜡装置
CN210436522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2443611U (zh) 一种潜伏式浇口镶件的加工组件
CN215614963U (zh) 一种汽车磨砂轴承座压铸模具
CN210651662U (zh) 一种镶嵌式光学模仁结构
CN210589838U (zh) 一种混凝土抗渗成型试模
CN212193603U (zh) 一种空心烧结砖在线自动模压成型模具
CN205464662U (zh) 用于模具型腔的固定装置
CN211194733U (zh)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换款装置
CN210851129U (zh) 方便更换的注塑模具
CN210305744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铸造用模具固定装置
CN216100199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06316157U (zh) 冷挤压成型锁闩头扁面侧孔成型用的母模模芯结构
CN206416296U (zh) 一种用于大长径比构型产品压注的模具
CN205364397U (zh) 一种方便定位的生产4g天线放大器外罩的模具
CN215969171U (zh) 一种模压模具快速安装机构
CN218857546U (zh) 一种可调整成型壁厚的凹凸模具
CN212826353U (zh) 带模芯精准导向结构的塑料模具
CN216027560U (zh) 一种高精度定位镶块的冲压模具
CN220280404U (zh) 一种注塑机锁模结构
CN220406993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模芯的蜈蚣头射蜡模具
CN212979012U (zh) 一种模内螺母注塑的模具结构
CN221002872U (zh) 一种免修配的滑销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