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59518U - 一种弹性磨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性磨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9518U
CN215659518U CN202023348131.9U CN202023348131U CN215659518U CN 215659518 U CN215659518 U CN 215659518U CN 202023348131 U CN202023348131 U CN 202023348131U CN 215659518 U CN215659518 U CN 215659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row
degrees
rows
grinding hea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81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和芳
徐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ulun Teshi Superhard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ulun Teshi Superhard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ulun Teshi Superhard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ulun Teshi Superhard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81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9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9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9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磨块,包括底座、弹性体和磨料层,所述弹性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体的正面为弧形结构,背面为平面结构,所述弹性体的背面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磨料层连接在弹性体的正面上;所述弹性体的正面和背面之间包括h排和k列的形变空间,单数排的形变空腔与双数排的形变空腔的高度不同,且单数排的形变空腔与背面的距离与双数排的形变空腔与背面的距离不同;所述磨料层由多个磨头组成,所述磨头包括m排和n列。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磨块弹性好,磨头与瓷砖充分接触,可避免磨头撞击瓷砖,有效提高抛磨质量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弹性磨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瓷砖抛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磨块。
背景技术
生产瓷砖的过程中,需要对瓷砖进行抛磨。在抛磨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金属结合剂磨具对瓷砖素坯进行粗磨,以去除瓷砖表面上凸起的点。由于金属结合剂砂轮对瓷砖素坯的粗磨过程为干磨,磨削过程发热量大而导致金刚石磨损速度较快,随着金刚石的磨损变钝,其受到的阻力不断增大而脱落,但是现有金属结合剂胎体的磨损速度与金刚石的出刃脱落周期不匹配,胎体磨损较慢,磨削过程中金刚石先脱落,而后续金刚石无法出刃或出刃高度不够,表现为不锋利,故现有金属结合剂磨具不适合于对瓷砖进行粗磨。此外,在具有该结构的磨具对瓷砖进行抛磨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漏抛的问题。为了降低漏抛率,通常是采用砂带替代砂轮对瓷砖素坯进行抛磨,虽然降低了漏抛率,但是砂带的抛磨寿命通常为一天,导致频繁地更换砂带,不利于降低瓷砖的生产成本。另外,现有的抛光磨块的磨砂层与装配件之间连着一起,当抛光磨块工作时如果遇到瓷砖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由于磨砂层与装配件之间没有缓冲层,磨砂层会将瓷砖凹凸不平的表面抛光平整,这会导致瓷砖表面凸起部分的花釉和面釉抛去,使得瓷砖的花色不完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弹性磨块,磨块弹性好,磨头与瓷砖充分接触,可避免磨头撞击瓷砖,有效提高抛磨质量和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性磨块,包括底座、弹性体和磨料层,所述弹性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体的正面为弧形结构,背面为平面结构,所述弹性体的背面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磨料层连接在弹性体的正面上;
所述弹性体的正面和背面之间包括h排和k列的形变空间,其中,h≥5,k≥5;其中,单数排的形变空腔与双数排的形变空腔的高度不同,且单数排的形变空腔与背面的距离与双数排的形变空腔与背面的距离不同;
所述磨料层由多个磨头组成,所述磨头包括m排和n列,n≥3,m≥3;其中,
当n为单数时,第1列至第(n-1)/2列的磨头具有R型弧度结构,且其左弧形斜面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1,第1列至第(n-1)/2列的夹角θ1角度依次递增,第(n+1)/2列的磨头呈梯形且下表面的长度小于上表面的长度,第((n+1)/2)+1列至第n列的磨头具有R型弧度结构,且其右弧形斜面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2,第n列至第((n+1)/2)+1列的夹角θ2角度依次递增;
当n为双数时,第1列至第(n/2)-1列的磨头具有R型弧度结构,且其左弧形斜面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1,第1列至第(n-1)/2列的夹角θ1角度依次递增,第n/2列和第(n/2)+1列的磨头结构相同,呈梯形且下表面的长度小于上表面的长度,第(n/2)+2列至第n列的磨头具有R型弧度结构,且其右弧形斜面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2,第n列至第(n/2)+2列的夹角θ2角度依次递增。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夹角θ1的递增数值相同,为2~5度,所述夹角θ1的度数为15~60度;
所述夹角θ2的递增数值相同,为2~5度,所述夹角θ1的度数为15~60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夹角θ1的递增数值为2~3度,所述夹角θ1的度数为20~30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夹角θ2的递增数值为2~3度,所述夹角θ1的度数为40~50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当n为单数时,第(n+1)/2列的磨头的两个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处于55~75度;
当n为双数时,第n/2列和第(n/2)+1列的磨头的两个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处于55~75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1列至第(n-1)/2列的磨头和第((n+1)/2)+1列至第n列的磨头以第(n+1)/2列的磨头的中心轴对称,或者,第1列至第(n/2)-1列的磨头和第(n/2)+2列至第n列的磨头以第n/2列和第(n/2)+1列的磨头的中心轴对称。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有形变空腔的截面形状均为长条形,单数排的变形空腔的宽度为a1,高度为b1,其底部与背面的距离为c1,双数排的变形空腔的宽度为a2,高度为b2,其底部与背面的距离为c2,其中,
若a1=a2,且b1<b2,则c1<c2
若a1=a2,且b1>b2,则c1>c2
若a1>a2,则b1<b2,且c1<c2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磨头由其内均匀分布金刚石的树脂形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磨块采用具有R型弧度的磨头来组成磨料层,在工作过程中斜向与砖面接触,对比现有技术的接近90度的直向正面撞击式接触,能够更加有效的避免和减少因直向撞击所产生的弹性磨块刀头的损伤及因此所引发的砖面磨花和磨痕,有效提升产品优等品比例。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磨头采用阵列结构,具有R型弧度结构的磨头的斜面倾斜角度由外向内依次递增,进一步使磨头与砖面充分接触,提高研磨效果;现有的接近90的磨头在工作的时候,其边角因直向撞击容易碎裂,从而影响其整体结构强度和耐磨性,消耗量大,需要经常更换;而本实用新型的具有R型弧度结构的磨头的斜面倾斜角度由外向内依次递增,能够有效降低因直向撞击所产生的非正常消耗,提高弹性磨块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在制作磨头的时候可以减少磨头的用量,降低成本。
其次,本实用新型第(n-1)/2列至第1列磨头的左弧形斜面依次倾斜,第((n+1)/2)+1列至第n列磨头的左弧形斜面依次倾斜,当所述弹性磨块抛磨瓷砖或瓷板时,所述左弧形斜面或右弧形斜面首先与所述瓷砖或瓷板的表面斜向接触且倾斜夹角θ1或θ2的递减度数为2~5度,这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但如前所述避免和减少因直向撞击所产生的弹性磨块刀头的损伤及因此所引发的砖面磨花和磨痕,而且使得弹性磨块抛磨瓷砖或瓷板的质量显著提升,经由其内均匀分布金刚石的树脂形成使得弹性磨块提高了抛磨效率,所述磨头的最大高度相同,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磨块能够更快地抛磨且避免了加工误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高度不同带来的抛磨压力不均匀的缺陷,由于弹性体具有形变空腔结构使得弹性磨块和瓷砖充分接触打磨效果更加明显。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弹性体内形成形变空腔可以起到弹性减震的作用,其中形变空腔让弹性体具有充分的变形空间,使得弹性体具有很好的弹性来抵消更大的冲击力,从而延长弹性磨块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增大冲击力使弹性体随磨料层的曲面变形,进而使更多的磨料层紧挨待加工面,最终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弹性磨块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性磨块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性磨块弹性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弹性磨块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弹性磨块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弹性磨块,包括底座10、弹性体20和磨料层30,所述弹性体20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体20的正面为弧形结构,背面为平面结构,所述弹性体的背面连接在底座10上,所述磨料层30连接在弹性体20的正面上。
具体的,参见图2,所述底座10设有用于安装弹性体20的凹槽11,所述弹性体的背面安装在底座10的凹槽11内。优选的,所述弹性体20的材料为软橡胶、软塑料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
参见图3,所述弹性体20的正面21和背面22之间设有多个形变空腔23,所述形变空腔23呈阵列排布,具有h排和k列,其中,h≥5,k≥5;其中,单数排的形变空腔23与双数排的形变空腔23的高度不同,此外,单数排的形变空腔23与背面22的距离与双数排的形变空腔23与背面22的距离不同。本实用新型在弹性体20内形成形变空腔23可以起到弹性减震的作用,其中形变空腔23让弹性体20具有充分的变形空间,使得弹性体20具有很好的弹性来抵消更大的冲击力,从而延长弹性磨块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增大冲击力使弹性体20随磨料层30的曲面变形,进而使更多的磨料层30紧挨待加工面,最终提高加工效率。
所述弹性体20除了可以发生形变外,还需要给磨料层30提供支撑力和结合力,因此形变空腔23的结构、排列方式以及占比空间对弹性体20的形变能力和支撑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的,所有形变空腔23的截面形状均为长条形,单数排的变形空腔的宽度为a1,高度为b1,其底部与背面的距离为c1,双数排的变形空腔的宽度为a2,高度为b2,其底部与背面的距离为c2,其中,
若a1=a2,且b1<b2,则c1<c2
若a1=a2,且b1>b2,则c1>c2
若a1>a2,则b1<b2,且c1<c2
本实用新型的磨料层30由多个磨头31组成,每个磨头31由其内均匀分布金刚石的树脂形成,所述磨头31包括m排和n列,n≥3,m≥3。
参见图4,当n为单数时,第1列至第(n-1)/2列的磨头具有R型弧度结构,且其左弧形斜面311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1,第1列至第(n-1)/2列的夹角θ1角度依次递增,优选的,所述夹角θ1的递增数值相同,为2~5度。优选的,所述夹角θ1的度数为15~60度。
第(n+1)/2列的磨头呈梯形且下表面的长度小于上表面的长度,其两个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处于55~75度。
第((n+1)/2)+1列至第n列的磨头具有R型弧度结构,且其右弧形斜面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2,第n列至第((n+1)/2)+1列的夹角θ2角度依次递增,优选的,所述夹角θ2的递增数值相同,为2~5度。优选的,所述夹角θ2的度数为15~60度。
所述磨头的最大高度相同,当所述弹性磨块抛磨瓷砖或瓷板时,第1列磨头的左弧形斜面311或第n列磨头的右弧形斜面312首先与瓷砖或瓷板的表面斜向接触,第2列至(n+1)/2列的磨头的左弧形斜面311或n-1列至第(n+1)/2列的磨头的右弧形斜面312依次与瓷砖或瓷板的表面斜向接触,接触角度为15~60度。
参见图5,当n为双数时,第1列至第(n/2)-1列的磨头具有R型弧度结构,且其左弧形斜面311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1,第1列至第(n-1)/2列的夹角θ1角度依次递增,优选的,所述夹角θ1的递增数值相同,为2~5度。优选的,所述夹角θ1的度数为15~60度。
第n/2列和第(n/2)+1列的磨头结构相同,呈梯形且下表面的长度小于上表面的长度,其两个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处于55~75度。
第(n/2)+2列至第n列的磨头具有R型弧度结构,且其右弧形斜面312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2,第n列至第(n/2)+2列的夹角θ2角度依次递增,优选的,所述夹角θ2的递增数值相同,为2~5度。优选的,所述夹角θ2的度数为15~60度。
所述磨头的最大高度相同,当所述弹性磨块抛磨瓷砖或瓷板时,所述1列磨头的左弧形斜面311或第n列磨头的右弧形斜面312首先与瓷砖或瓷板的表面斜向接触,第2列至n/2列的磨头的左弧形斜面311或n-1列至第(n/2)+1列的磨头的右弧形斜面312依次与瓷砖或瓷板的表面斜向接触,接触角度为15~60度。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磨块采用具有R型弧度的磨头来组成磨料层30,在工作过程中斜向与砖面接触,对比现有技术的接近90度的直向正面撞击式接触,能够更加有效的避免和减少因直向撞击所产生的弹性磨块刀头的损伤及因此所引发的砖面磨花和磨痕,有效提升产品优等品比例。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磨头采用阵列结构,具有R型弧度结构的磨头的斜面倾斜角度由外向内依次递增,进一步使磨头与砖面充分接触,提高研磨效果;现有的接近90的磨头在工作的时候,其边角因直向撞击容易碎裂,从而影响其整体结构强度和耐磨性,消耗量大,需要经常更换;而本实用新型的具有R型弧度结构的磨头的斜面倾斜角度由外向内依次递增,能够有效降低因直向撞击所产生的非正常消耗,提高弹性磨块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在制作磨头的时候可以减少磨头的用量,降低成本。
其次,本实用新型第(n-1)/2列至第1列磨头的左弧形斜面311依次倾斜,第((n+1)/2)+1列至第n列磨头的左弧形斜面311依次倾斜,当所述弹性磨块抛磨瓷砖或瓷板时,所述左弧形斜面311或右弧形斜面312首先与所述瓷砖或瓷板的表面斜向接触且倾斜夹角θ1或θ2的递减度数为2~5度,这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但如前所述避免和减少因直向撞击所产生的弹性磨块刀头的损伤及因此所引发的砖面磨花和磨痕,而且使得弹性磨块抛磨瓷砖或瓷板的质量显著提升,经由其内均匀分布金刚石的树脂形成使得弹性磨块提高了抛磨效率,所述磨头的最大高度相同,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磨块能够更快地抛磨且避免了加工误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高度不同带来的抛磨压力不均匀的缺陷,由于弹性体20具有形变空腔23结构使得弹性磨块和瓷砖充分接触打磨效果更加明显。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第1列至第(n-1)/2列的磨头和第((n+1)/2)+1列至第n列的磨头以第(n+1)/2列的磨头的中心轴对称,或者,本实用新型第1列至第(n/2)-1列的磨头和第(n/2)+2列至第n列的磨头以第n/2列和第(n/2)+1列的磨头的中心轴对称,这样便于弹性磨块向左和向右两个方向上抛磨瓷砖或瓷板,有利于提高弹性磨块的使用率。
优选的,当n为单数时,本实用新型第1列至第(n-1)/2列的磨头左弧形斜面311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θ1由外向内依次递增,且θ1的度数为20~30度,递增度数为2~3度,当所述弹性磨块抛磨瓷砖或瓷板时,所述左弧形斜面311首先与所述瓷砖或瓷板的表面斜向接触,上述磨头可以适用于更薄的瓷砖的抛磨。
优选的,当n为双数时,本实用新型第1列至第(n/2)-1列的磨头左弧形斜面311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θ1由外向内依次递增,且θ1的度数为20~30度,递增度数为2~3度,当所述弹性磨块抛磨瓷砖或瓷板时,所述左弧形斜面311首先与所述瓷砖或瓷板的表面斜向接触,上述磨头可以适用于更薄的瓷砖的抛磨。
优选的,当n为单数时,本实用新型第n列至第((n+1)/2)+1列的磨头右弧形斜面312朝右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θ2由外向内依次递增,且θ2的度数为40~50度,递增度数为2~3度,当所述弹性磨块抛磨瓷砖或瓷板时,所述右弧形斜面312首先与所述瓷砖或瓷板的表面斜向接触,上述磨头可以适用于更厚的瓷砖的抛磨。
优选的,当n为双数时,本实用新型第n列至第(n/2)+2列的磨头右弧形斜面312朝右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θ2由外向内依次递增,且θ2的度数为40~50度,递增度数为2~3度,当所述弹性磨块抛磨瓷砖或瓷板时,所述右弧形斜面312首先与所述瓷砖或瓷板的表面斜向接触,上述磨头可以适用于更厚的瓷砖的抛磨。
优选的,当n为单数时,本实用新型第1列至第(n-1)/2列的磨头左弧形斜面311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θ1由外向内依次递增,且第1列磨头的夹角θ1的度数为25度,递增度数为2度;第(n+1)/2列的磨头大致呈梯形且下表面的长度小于上表面的长度,其两个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处于65度;第n列至第((n+1)/2)+1列的磨头右弧形斜面312朝右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θ2由外向内依次递增,且第n列磨头的夹角θ2的度数为25度,递增度数为2度;或者,
优选的,当n为双数时,本实用新型第1列至第(n/2)-1列的磨头左弧形斜面311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θ1由外向内依次递增,且第1列磨头的夹角θ1的度数为25度,递增度数为2度;第n/2列和第(n/2)+1列的磨头大致呈梯形且下表面的长度小于上表面的长度,其两个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处于65度;第n列至第(n/2)+2列的磨头右弧形斜面312朝右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θ2由外向内依次递增,且第n列磨头的夹角θ2的度数为25度,递增度数为2度。
当所述弹性磨块抛磨瓷砖或瓷板时,所述左弧形斜面311或右弧形斜面312首先与所述瓷砖或瓷板的表面斜向接触且接触角度为20度,然后由外向内依次递减2度,使得打磨时不易堵塞,散热性好,节省了材料,延长了使用期限。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弹性磨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弹性体和磨料层,所述弹性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体的正面为弧形结构,背面为平面结构,所述弹性体的背面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磨料层连接在弹性体的正面上;
所述弹性体的正面和背面之间包括h排和k列的形变空间,其中,h≥5,k≥5;其中,单数排的形变空腔与双数排的形变空腔的高度不同,且单数排的形变空腔与背面的距离与双数排的形变空腔与背面的距离不同;
所述磨料层由多个磨头组成,所述磨头包括m排和n列,n≥3,m≥3;其中,
当n为单数时,第1列至第(n-1)/2列的磨头具有R型弧度结构,且其左弧形斜面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1,第1列至第(n-1)/2列的夹角θ1角度依次递增,第(n+1)/2列的磨头呈梯形且下表面的长度小于上表面的长度,第((n+1)/2)+1列至第n列的磨头具有R型弧度结构,且其右弧形斜面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2,第n列至第((n+1)/2)+1列的夹角θ2角度依次递增;
当n为双数时,第1列至第(n/2)-1列的磨头具有R型弧度结构,且其左弧形斜面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1,第1列至第(n-1)/2列的夹角θ1角度依次递增,第n/2列和第(n/2)+1列的磨头结构相同,呈梯形且下表面的长度小于上表面的长度,第(n/2)+2列至第n列的磨头具有R型弧度结构,且其右弧形斜面朝左倾斜向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2,第n列至第(n/2)+2列的夹角θ2角度依次递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θ1的递增数值相同,为2~5度,所述夹角θ1的度数为15~60度;
所述夹角θ2的递增数值相同,为2~5度,所述夹角θ1的度数为15~60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θ1的递增数值为2~3度,所述夹角θ1的度数为20~30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θ2的递增数值为2~3度,所述夹角θ1的度数为40~50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磨块,其特征在于,当n为单数时,第(n+1)/2列的磨头的两个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处于55~75度;
当n为双数时,第n/2列和第(n/2)+1列的磨头的两个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处于55~75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磨块,其特征在于,第1列至第(n-1)/2列的磨头和第((n+1)/2)+1列至第n列的磨头以第(n+1)/2列的磨头的中心轴对称,或者,第1列至第(n/2)-1列的磨头和第(n/2)+2列至第n列的磨头以第n/2列和第(n/2)+1列的磨头的中心轴对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磨块,其特征在于,所有形变空腔的截面形状均为长条形,单数排的变形空腔的宽度为a1,高度为b1,其底部与背面的距离为c1,双数排的变形空腔的宽度为a2,高度为b2,其底部与背面的距离为c2,其中,
若a1=a2,且b1<b2,则c1<c2
若a1=a2,且b1>b2,则c1>c2
若a1>a2,则b1<b2,且c1<c2
CN202023348131.9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弹性磨块 Active CN215659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8131.9U CN215659518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弹性磨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8131.9U CN215659518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弹性磨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9518U true CN215659518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50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8131.9U Active CN215659518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弹性磨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9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23069C (en) Deburring-machine abrasive belt and one-circle two-chamfer deburring machine and deburring method
KR101707056B1 (ko) 유리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4233830A (ja) 研磨パッドドレッ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研磨パッドドレッシング装置、ならびに、研磨システム
CN215659518U (zh) 一种弹性磨块
CN1150097C (zh) 尤其用于卡车及类似车辆的汽车轮胎
CN215659769U (zh) 一种高弹耐磨的弹性磨块
CN215659672U (zh) 一种高弹性的弹性磨块
CN214351493U (zh) 一种耐磨弹性磨块
CN107088841B (zh) 一种弹性磨块及其抛磨方法
CN109746815B (zh) 一种2.5d盖板弧边抛光方法
JPH11126755A (ja) 半導体熱処理用ボートの製造方法
CN201157991Y (zh) 桥式磨石机
CN219275581U (zh) 一种瓷砖磨块
KR20100069150A (ko) 디스크 브러쉬
CN218856668U (zh) 一种新型仿形弹性磨块
CN205968604U (zh) 精密研磨盘
CN210829081U (zh) 一种避免牙轮卡死的花岗岩钻头
CN209793452U (zh) 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打磨机、打磨头及打磨刷
CN219747607U (zh) 一种新型抛釉磨具
CN216707186U (zh) 一种弹性抛光磨具
CN208409462U (zh) 一种高效的光学镜片磨边机
CN104772719A (zh) 一种新型钻石滚刀
JP2003048166A (ja) 研削砥石
CN217619931U (zh) 打磨砂轮
CN219189873U (zh) 一种抛釉磨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