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50687U - 一种用于制饼机的搅拌组件和制饼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饼机的搅拌组件和制饼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0687U
CN215650687U CN202121885379.0U CN202121885379U CN215650687U CN 215650687 U CN215650687 U CN 215650687U CN 202121885379 U CN202121885379 U CN 202121885379U CN 215650687 U CN215650687 U CN 215650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cup
assembly
hole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53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挺
陈锡雁
梁郁庆
廖志平
廖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xi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xi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xi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xi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53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0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0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06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饼机的搅拌组件和制饼机,该搅拌组件包括搅拌刀本体和搅拌刀头。其中,搅拌刀本体外表面呈旋涡状圆锥体,搅拌刀头与搅拌刀本体连接,在搅拌刀本体的下表面设有搅拌筋条,并且在搅拌刀头上还设有卡扣。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饼机的搅拌组件在实现自动化揉面操作的同时,使机械揉制的面团获得手工揉制的效果,从而在保证生产效率和稳定性的同时,还改善了食物的口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饼机的搅拌组件和制饼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电器的制饼机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揉搅面粉、米粉等粉状物以形成团状物的搅拌组件,以及具有该搅拌组件的制饼机。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面食食品如烤饼、煎饼、面包、点心等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随着工作的忙碌,这些简易、快捷的食品已经越来越受到不同层次人群的青睐。因此,由面粉、米粉等粉状物揉制成面团、米粉团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加工方式。通常,上述加工方式需要通过对面粉、米粉等粉状物加水、或者加油,然后通过人工不停地揉搅来进行,最终揉制成所需的面团、米粉团。
然而,人工揉搅面团、米粉团的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其揉搅的程度也因人而异,导致所形成的面团、米粉团的形态、口感和质量都会因无法规范统一的生产流程而产生较大差异,导致所揉搅成品不稳定且过程不易控制。面对这一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一些动力驱动的搅拌组件,利用这些机构来替代人工的揉搅。例如,采用搅拌棒、搅拌杆、或类似的搅拌组件进行机械搅拌。
面对上述问题,实用新型专利213663370U公开了一种多刀头揉面机,该揉面机包括机架、驱动组件、第一搅拌刀和第二搅拌刀,其中,驱动组件设置于机架上;第一搅拌刀和第二搅拌刀均设于驱动组件底部,并且两者皆与驱动组件相连,并且第二搅拌刀与第一搅拌刀相邻。在运行中,驱动组件驱动第二搅拌刀自转,并用于使第二搅拌刀以第一搅拌刀为中心公转。虽然这样的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机器进行搅拌作业,但还存在不足:由于采用了搅拌棒或者杆状结构的搅拌组件,这样的搅拌组件只能进行简单的搅拌操作,但无法对面粉、米粉等粉状物进行充分的揉制。而面团、米粉团等团状物的形态、口感和质量都与揉制工艺息息相关,因此单纯的搅拌显然无法取代揉制工艺,即,现有技术的搅拌机构无法完全代替人工进行类似揉面的操作。
换言之,利用现有技术的搅拌组件将面粉、米粉等粉状物揉制后获得的面团、米粉团等团状物是有一定区别的,导致机器无法实现手工揉制的面食所具有的独特口感和风味。因此,现有技术尽管存在一些搅拌组件,但是并没有针对面粉等面食食材本身的特点,去解决面食如何实现手工揉制的效果的问题,导致其仍然无法广泛应用于面粉、米粉等粉状物揉制成团的工艺。
因此,迫切需要为制饼机提供一种自动化的、能够代替手工揉制的搅拌组件,在实现将人工揉面操作转换为自动化揉面操作的同时,还兼顾使自动化揉制的面团获得如手工揉制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饼机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
搅拌刀本体,所述搅拌刀本体外表面呈旋涡状圆锥体;以及
搅拌刀头,所述搅拌刀头与所述搅拌刀本体连接;
其中,
所述搅拌刀本体的下表面设有搅拌筋条,所述搅拌刀头还包括卡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搅拌筋条为至少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卡扣为至少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卡扣为弹簧卡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搅拌刀本体在搅拌组件高度方向上的投影呈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搅拌刀本体还包括第一开口侧和第二开口侧,所述第一开口侧和所述第二开口侧之间形成具有落差的开口,当搅拌刀本体旋转时,待搅拌的材料能够从所述具有落差的开口间通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搅拌刀头顶表面还设有传递动力的啮合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饼机,所述制饼机包括所述搅拌组件,并且还包括搅拌杯座和搅拌杯,其中,
所述搅拌组件被容纳在所述搅拌杯的空腔内,所述搅拌杯座与搅拌杯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搅拌杯设有贯通的搅拌杯通孔,所述搅拌刀头穿过所述搅拌杯通孔,通过卡扣与所述搅拌杯可转动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搅拌杯座设有贯通的搅拌杯座通孔,所述搅拌杯座通孔与所述搅拌杯通孔在所述搅拌组件高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使得所述搅拌刀头可穿过所述搅拌杯座通孔与所述搅拌杯通孔。
本实用新型至少提供了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搅拌刀本体的旋涡状结构中配合设置搅拌筋条,实现手工揉制的效果,改善所制出面食的口感;
2、通过设置卡扣,简化搅拌组件的安装和拆卸,方便操作人员的清洁维护等工作。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a是本实用新型搅拌组件的侧视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搅拌组件另一个角度的侧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搅拌组件仰视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搅拌组件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搅拌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搅拌组件的搅拌筋条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搅拌组件的制饼机的搅拌杯座和搅拌杯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搅拌刀本体;
11–第一开口侧;
12–第二开口侧;
13–搅拌筋条;
2–搅拌刀头;
21–卡扣;
22–啮合齿;
3–搅拌杯座;
31–搅拌杯座通孔;
4–搅拌杯;
41–搅拌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而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所举出的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还应当注意的是,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会使用到“上/上方”、“下/下方”、“外/外侧”以及“内/内侧”或是与之相近似的这四类方向性描述词语。其中,“上/上方”和“下/下方”被定义为以搅拌组件纵向高度方向为参照,在该纵向高度方向中产生的上与下的相对概念,并且“上/上方”与“下/下方”两个方向作为矢量的指向,两者之间的角度为180度;“外/外侧”和“内/内侧”被定义为以搅拌刀本体的圆锥体表面为参照平面,以该参照平面分隔后产生的外与内的相对概念,其中“外/外侧”的概念对应于以搅拌刀本体的圆锥体表面为起始面,垂直指向搅拌组件外界方向的一侧,“内/内侧”对应于以搅拌刀本体的圆锥体表面为起始面,垂直指向搅拌组件内部方向的一侧。
参见图1a、图1b、图2a、图2b和图3和图4,其中图1a示出了搅拌组件的侧视图,图1b示出了搅拌组件另一个角度的侧视图,图2a示出了搅拌组件在仰视角度下的立体示意图,图2b示出了搅拌组件的仰视图,图3示出了搅拌组件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搅拌组件中搅拌筋条的立体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组件由搅拌刀本体1和搅拌刀头2构成,其中,搅拌刀本体1大致呈圆锥形,并且搅拌刀本体1在搅拌组件高度方向的投影大致呈圆形,搅拌刀头2大致呈圆柱形。在装配搅拌组件时,搅拌刀头2的下表面与搅拌刀本体1的顶端即类圆锥体的顶端相结合,搅拌刀本体1与搅拌刀头2的结合方式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互连接、或采用卡榫连接的方式、或铆接的方式、亦或是任何其他合理的相互连接方式。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a,虽然搅拌刀本体1被形容为“呈圆锥形”或“类圆锥体”,但搅拌刀本体1的外表面(即圆锥体的锥面)在该搅拌组件纵向高度方向的投影并非连续不断而是非闭合的,因此在搅拌刀本体1的外表面的断开处具有开口,开口两侧相对应的搅拌刀本体1的外表面断开切面位置被分别定义为第一开口侧11和第二开口侧12。由图1a和图1b所示,第一开口侧11和第二开口侧12之间具有一定落差,换句话说,第一开口侧11与第二开口侧12作为圆锥母线围绕圆锥的旋转轴旋转所产生的延伸面是无法相互重合的,并且第一开口侧11的延伸面高于第二开口侧12的延伸面。第一开口侧11与第二开口侧12的延伸面之所以具有落差,是由于搅拌刀本体1所呈现出的圆锥形的圆锥面并不是以同一位置的圆锥母线围绕圆锥的旋转轴旋转所生成,而是具有螺旋上升形态,使得搅拌刀本体1的外表面具有漩涡状构型。当搅拌组件旋转时,待搅拌的烹饪食材(譬如面粉、米粉等)可通过第一开口侧11与第二开口侧12之间形成的有落差的开口被“卷入”所述搅拌刀本体1的下表面,以进行进一步揉搓、挤压、搅动等搅拌操作。
参见图2a、图2b以及图4,各自从多个不同角度示出了搅拌刀本体1的下表面。在搅拌刀本体1的下表面设有搅拌筋条13,如果以搅拌刀本体1的下表面为起始参照平面,该搅拌筋条13大致上呈向下凸起的结构。优选地,由图4中搅拌筋条13的示意图中示出,所述搅拌筋条13的表面平缓并且呈一定程度的弧形/流线型凸起。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之所以采用具有流线型凸起结构的搅拌筋条13,是出于对面粉或米粉等面食食材制作过程的特殊考量——手工揉面是为了让面团形成网状结构,从而能包裹住发酵时产生的气体,形成蓬松的组织,通过运用手指不断进行揉面操作,使面粉中的蛋白质被逐渐聚集起来,形成面筋。手揉得越久,面筋形成越多,而面筋可以包裹住酵母发酵产生的空气,形成无数微小的气孔,经过烤焙以后,蛋白质凝固,形成坚固的组织,支撑起整个食物的结构。所以,面筋的多少决定了食物的组织是否够细腻:面筋少,则组织粗糙,气孔大;面筋多,则组织细腻,气孔小。因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搅拌筋条13的外形模仿了操作人员手指的形状,参考操作人员手工和面过程中,通过手指不断挤压、揉捏的和面过程,使得采用机器搅拌和面仍然能够实现类似手工揉制面食的效果,为制成的食品带来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将会设有多个搅拌筋条13以提高食物制备效率。参见图2a和图2b,所述搅拌筋条13的数量为2个,以第二开口侧12作为起始参照点,在仰视搅拌刀本体1的角度下,所述两个搅拌筋条13分别被布置在搅拌刀本体1下表面,因此两个搅拌筋条13所形成的的夹角为90度。采用多个搅拌筋条13的原因是出于效率的考量:若采用仅有一个搅拌筋条13的设计,当搅拌组件旋转时,同位置的面团只有在搅拌刀本体1旋转360度之后,才会第二次受到搅拌筋条13的挤压/揉制,导致面团的揉制过程相对更长。所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会在搅拌刀本体1的下表面设两个或更多个搅拌筋条13,并且多个搅拌筋条13之间呈一定角度布置。
现参见图1a、图1b和图3,在搅拌刀头2上还设有卡扣21,卡扣21被布置于搅拌刀头2的纵侧面。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卡扣21采用了弹簧卡扣的设计,即,在卡扣内设有弹簧元件,因此当卡扣受到向搅拌刀头2内侧方向施加的外力时,会缩入搅拌刀头2内部,并且当施加的外力消失时,卡扣21会在弹簧复位的反作用力的推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即,略凸出于搅拌刀头2外表面的位置。采用弹簧卡扣设计,能够使搅拌组件能够更轻易、更快速的从制饼机中拆卸下来和/或将搅拌组件安装至制饼机之上。此外,采用弹簧卡扣的设计,相较于借助材料自身形变的接合模式,能够更进一步保障搅拌组件在反复拆装条件下的耐用度,不易发生折断或开裂等问题,使操作人员能够更放心地频繁拆装搅拌组件以根据需要实施更频繁的清洗或日常维护,更进一步迎合用户的需求。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卡扣21为多个,并且在图3俯视图中可以示出,优选地为2个卡扣21。以第二开口侧12作为起始参照点,在俯视搅拌刀本体1的角度下,所述两个卡扣21分别相对分布于搅拌刀头2侧表面上,因此两个卡扣21之间的夹角为180度。采用这样的设计,能够使搅拌组件被固定在制饼机上时获得更均匀的支撑,令结构分布更加合理。虽然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并未示出,但仍可采用三个或更多个卡扣21的设计,与采用双卡扣的理念相同,将三个或更多个卡扣均匀分布在所述搅拌刀头2的侧表面,在实现快速拆卸和装配的同时,还能够满足组装后的受力均匀的要求。
另参见图1a和图1b,在搅拌刀头2的顶端(即圆柱体上表面),还设有啮合齿22,该啮合齿22的设计是为了将搅拌组件与驱动搅拌组件的动力元件(例如电机)结合,将电机的轴向动力传输至搅拌组件,以带动搅拌刀本体1的旋转,从而实现对面食类食材的揉制加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尤其是图3中可以示出,啮合齿22被设计为多个,采用多个啮合齿与动力输出适配的设计,可使两者间的啮合更加牢靠,确保制饼机的动力装置能够更加稳定地驱动搅拌组件。
图5示出了具有搅拌组件的制饼机中搅拌杯座3和搅拌杯4的立体示意图,当两者装配时,搅拌杯座3与搅拌杯4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搅拌杯4被设置于搅拌杯座3的下表面。为适配搅拌组件,搅拌杯4大致呈圆柱形,并且内部为镂空结构且下表面为开口结构,在装配后,搅拌组件被容纳在搅拌杯4的空腔内。为了使搅拌刀头2穿过搅拌杯座3和搅拌杯4,在搅拌杯座3上设有纵向贯通的搅拌杯座通孔31,并且相应的在搅拌杯4的上也设有纵向贯通的搅拌杯通孔41。所述搅拌刀头2分别穿过搅拌杯座通孔31和搅拌杯通孔41,并且通过卡扣21与搅拌杯4可转动地连接。因此,当动力组件(优选地为电机)驱动搅拌组件旋转时,搅拌刀头2相对于搅拌杯座3和搅拌杯4可进行旋转。此外,为使搅拌刀头2能够顺利穿过搅拌杯座3与搅拌杯4,搅拌杯座通孔31和搅拌杯通孔41在搅拌组件高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从而令搅拌刀头2可垂直穿过搅拌杯座通孔31与搅拌杯通孔41与传输动力的元件相接合。
因此,本实用新型制饼机搅拌组件通过将搅拌刀本体1的旋涡状具有落差的锥形结构设计,配合在搅拌刀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搅拌筋条13,实现类似手工揉制的效果,改善所制出面食的口感,在保证通过机器高效制备食物的同时还确保了所制备食物的形态、口感和质量的稳定性,进而满足大批量、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制饼机搅拌组件通过采用弹簧卡扣21与搅拌杯4结合方式,使搅拌组件能够更快速更可靠的进行安装和拆卸作业,在兼顾使用寿命的同时方便了操作人员的日常清洁维护等工作。
至此,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制饼机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
搅拌刀本体(1),所述搅拌刀本体外表面呈旋涡状圆锥体;以及
搅拌刀头(2),所述搅拌刀头(2)与所述搅拌刀本体(1)连接;
其中,
所述搅拌刀本体(1)的下表面设有搅拌筋条(13),所述搅拌刀头(2)还包括卡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筋条(13)为至少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1)为至少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1)为弹簧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刀本体(1)在搅拌组件高度方向上的投影呈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刀本体(1)还包括第一开口侧(11)和第二开口侧(12),所述第一开口侧(11)和所述第二开口侧(12)之间形成具有落差的开口,当搅拌刀本体(1)旋转时,待搅拌的材料能够从所述具有落差的开口间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刀头顶表面还设有传递动力的啮合齿(22)。
8.一种制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饼机包括前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搅拌组件,还包括搅拌杯座(3)和搅拌杯(4),其中,
所述搅拌组件被容纳在所述搅拌杯(4)的空腔内,所述搅拌杯座(3)与搅拌杯(4)可拆卸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杯(4)设有贯通的搅拌杯通孔(41),所述搅拌刀头(2)穿过所述搅拌杯通孔(41),通过卡扣(21)与所述搅拌杯(4)可转动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杯座(3)设有贯通的搅拌杯座通孔(31),所述搅拌杯座通孔(31)与所述搅拌杯通孔(41)在所述搅拌组件高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使得所述搅拌刀头(2)可穿过所述搅拌杯座通孔(31)与所述搅拌杯通孔(41)。
CN202121885379.0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用于制饼机的搅拌组件和制饼机 Active CN215650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5379.0U CN215650687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用于制饼机的搅拌组件和制饼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5379.0U CN215650687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用于制饼机的搅拌组件和制饼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0687U true CN215650687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51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5379.0U Active CN215650687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用于制饼机的搅拌组件和制饼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06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5556B (zh) 特别是用于制备基于面粉的面团的烹饪制备设备
US9420801B2 (en) Food kneading appliance with a dough hook and dough mixer
KR101836790B1 (ko) 재료를 반죽 덩어리로 반죽하기 위한 반죽 장치 및 반죽 공구
US8307757B2 (en) Kneading element of kneader, kneader, and bread machine
US4176971A (en) Multi-purpose kitchen appliance
CN215650687U (zh) 一种用于制饼机的搅拌组件和制饼机
JP2007159463A (ja) パン生地製造装置
KR20200092569A (ko) 반죽기
CN217958547U (zh) 一种用于面团机的搅拌刀组件和面团机
JP3970919B1 (ja) ニーダの混捏子とニーダ並びに製パン機
KR20200092572A (ko) 반죽시트 성형장치
CN212438377U (zh) 一种和面料理机的搅拌器
WO2021028920A1 (en) Food machine
CN217524721U (zh) 搅拌刀组件和包括该搅拌刀组件的自动饼机
CN212520587U (zh) 一种搅拌机构及具有该搅拌机构的烤饼机
CN114431261A (zh) 用于立式搅拌机的搅打器
CN113712059A (zh) 一种搅拌机构
US2269301A (en) Mixing machine implement or tool
KR200496012Y1 (ko) 부침개용 밀가루 반죽기
CN213821102U (zh) 料理机、料理机和面刀
CN219578168U (zh) 一种用于家用和面机上的刀具
CN215302657U (zh) 多功能面团机
CN214283017U (zh) 一种易于装配的卧式面食机
CN114586808B (zh) 一种无残留面食机
CN211379421U (zh) 一种用于和面机的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