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4566U - 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4566U
CN215644566U CN202121307705.XU CN202121307705U CN215644566U CN 215644566 U CN215644566 U CN 215644566U CN 202121307705 U CN202121307705 U CN 202121307705U CN 215644566 U CN215644566 U CN 215644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curing
drying chamber
ai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077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锦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3077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4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4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4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包括设置在固化干燥室内的一对扫风屏、用于驱动扫风屏的往复摆动驱动机构,每一扫风屏包括若干数量以间隔布置方式排成一排且竖立设置的风柱,每一风柱包括转动设置的立式风管和设置在立式风管上的出风导向口;固化干燥室内部的顶部左右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送风静压箱,位于送风静压箱同一侧的一排立式风管分别与送风静压箱相连通,送风静压箱的上端中间位置连接有送风管路,在送风静压箱内部且位于送风管路出风口的下方位置设置有人字形分流板。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固化干燥设备存在布风不均匀所导致的弊端,提高了铅酸蓄电池极板固化干燥后各项指标指数一致性,并缩短了固化干燥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极板固化、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极板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固化、氧化(预烘干)、干燥这一制作流程,这一流程需要在固化干燥室中进行。固化干燥时,铅酸蓄电池极板被置于固化干燥室内,然后在固化干燥室送入热风,通过热风循环实现固化干燥。
现有技术中,典型的铅酸蓄电池极板用的固化干燥室为授权公告号为CN209329030U的一种蓄电池板高温固化室,该设备采用循环扫风结构,整个固化干燥室采用砖混结构,造价较低,且具有固化干燥效果较好、能耗较低等优点。但是该设备在布风的均匀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从而会导致干燥后的产品各项指标指数一致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随着用户对于铅酸蓄电池极板质量一致性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有必要对现有的固化干燥设备作进一步的改进,通过优化布风结构,来进一步提高铅酸蓄电池极板固化干燥后产品各项指标指数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旨在克服现有固化干燥设备存在布风不均匀所导致的弊端,提高铅酸蓄电池极板固化干燥后产品各项指标指数一致性。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包括设置在固化干燥室内部左右两侧位置的一对扫风屏、用于驱动所述扫风屏以往复摆动方式扫风的往复摆动驱动机构,每一所述扫风屏包括若干数量以间隔布置方式排成一排且竖立设置的风柱,每一所述风柱包括转动设置的立式风管和设置在所述立式风管同一侧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数量的出风导向口,所述立式风管通过联动往返杆与所述往复摆动驱动机构相连接以用于实现所述立式风管绕自身轴线的往复摆动;所述固化干燥室内部的顶部左右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送风静压箱,位于所述送风静压箱同一侧的一排所述立式风管分别与所述送风静压箱相连通,所述送风静压箱的上端中间位置连接有送风管路,在所述送风静压箱内部且位于所述送风管路出风口的下方位置设置有用于将进入送风静压箱内的气流向送风静压箱两端分流的人字形分流板。
为了改善进风气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人字形分流板的下端还设置有一对活动导流板,所述活动导流板紧贴所述人字形分流板的底部且可分别沿进风气流的分流方向水平移动以调节进风气流流向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增加设置的人字形分流板结构相比常规不设置人字形分流板结构的优势是:无上述人字形分流板、活动导流板的同一送风静压箱其风压(或风速)为两端强,中部弱。设置人字形分流板,使人字形分流板底部产生负压,将部分气流拉至中部,风压(或风速)中部强、两端弱。两活动导流板向气流方向相等距离逐步移动,风压(或风速)中部逐渐增强。
优选的,在所述送风静压箱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半圆形导流板,所述半圆形导流板的半圆槽朝向所述人字形分流板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对扫风屏以往复摆动方式扫风时,所述一对扫风屏中的左侧扫风屏的摆动方向与所述一对扫风屏中的右侧扫风屏的摆动方向总是相反,从而形成左右两排风柱的立体交叉扫风。
为了更好的控制扫风的方向,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出风导向口设置在与所述立式风管相连接的导风管上,导风管与立式风管成直角连接;所述导风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导风管的出风口径;所述导风管为圆形导风管或矩形导风管;对应的,所述导风管的出风口为圆形口或矩形口。
同一风柱上的导风管的出风导向口的口径、排列以及与风速设置优选为以下几种组合方式:
1.口径相等,等距排列,风速下强上弱;
2.口径相等,下宽上匝等差排列,出风量均匀;
3.口径相等,风柱上宽下匝出风口等距,风速上下均匀;
4.等差口径,按照从下至上的位置逐渐增大,风速上下一致;
为了提高扫风时固化干燥室内气流的均匀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是:所述导风管与所述风柱的立式风管垂直连接,同一所述导风管的出风口径相等,出风口以等距排列。
另外,本实用新型借助顶部中央循环吸风道之力及热湿自上升原理取得更好的均匀性。
为了提高扫风时固化干燥室内气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二是:每一所述同一立式风管上的导风管的出风导向口的截面积之和应小于等于风柱上立式风管口径的截面积,从而不会导致失压。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化干燥室的外部顶部设置有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所述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的两个出口分别通过所述送风管路连接所述送风静压箱,所述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的吸口通过吸风管路与布置在所述固化干燥室内部顶部的中央循环吸风道相连接,从而形成热风气流在所述固化干燥室内的循环;其中,所述吸风管路上设置有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化干燥室的外部顶部还设置有排湿风机,所述排湿风机的吸口通过排湿风管与布置在所述固化干燥室内部顶部的排湿风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化干燥室的外部顶部还设置有补气风机,所述补气风机的送风口连接至所述吸风管路。
本实用新型中,在两排所述风柱的底部设置有蒸汽加湿管路;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固化干燥室内部的顶部、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高压喷淋加湿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往复摆动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机构和连接所述动力机构的往返运动机构;其中,所述往返运动机构通过所述联动往返杆与所述立式风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物料安放:打开物料进出门,将需要固化干燥的铅酸蓄电池极板放置到固化干燥室内,关闭物料进出门;
(2)固化阶段:蒸汽加湿(加温)和水高压喷淋雾化功能开启、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工作。转换阶段:热交换器工作、蒸汽加湿(加温)和水高压喷淋雾化功能开启、补气(氧)风机和排湿风机工作。干燥阶段:经热交换器加热的空气由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的吸口吸入,并从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的两个出口输出,通过送风管路进入送风静压箱;热空气在送风静压箱经人字形分流板分流后在送风静压箱内形成稳定的热风气流,然后均匀进入到各立式风管内,并从立式风管的出风导向口出来进入到固化干燥室;热风在固化干燥室内循环流通并对铅酸蓄电池极板进行固化干燥后,进入到固化干燥室内部顶部的中央循环吸风道,再进入到吸风管路,被吸风管路上的热交换器再次加热,再由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通过送风管路重新送入送风静压箱而分配至各立式风管内,如此形成热风从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到送风管路、送风静压箱、各立式风管、固化干燥室、中央循环吸风道、吸风管路、热交换器、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的循环。
(3)立体交叉扫风:往复摆动驱动机构通过联动往返杆驱动各立式风管沿自身轴线往复摆动,从而使得同一排的立式风管吹出的热风形成一热风屏,由于立式风管是沿自身轴线往复摆动的,因此形成立体扫风效应。且由于左右两排的立式风管的摆动方向是相反的,从而形成立体交叉扫风效应,并完全使固化干燥室内无死角,各部位温湿度均匀性完全一致,由此加强了对于铅酸蓄电池极板的固化干燥效果。
(4)排湿:固化干燥室外部顶部设置有排湿风机和补气风机,排湿风机通过排湿风道和排湿风管将固化干燥室内湿气抽出;在排湿风机排出湿气的同时,补气风机及时向吸风管路内补入新的干燥空气,从而维持固化干燥室内空气压力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设置有送风静压箱,通过送风静压箱内的人字形分流板优化了送风布置,使得从送风静压箱向各立式风管输入的热风更加均匀,由此克服了现有固化干燥设备存在布风不均匀、不稳定的弊端,从而使得铅酸蓄电池极板固化干燥后产品各项指标指数一致性更好。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送风静压箱内人字形分流板的下端还设置有一对活动导流板,送风静压箱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半圆形导流板,稳定了从送风管道送入送风静压箱的气流循环流向,由此进一步提高送风静压箱向各立式风管输入的气流、温度、湿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送风静压箱均匀稳定的配风结构与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相互协同,提高了固化干燥的效率,且使得铅酸蓄电池极板固化干燥后产品各项指标指数的一致性更好。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送风静压箱均匀稳定的配风结构与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相互协同,缩短固化干燥时间,节省能耗,缩短资金流转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通过送风静压箱对热风的均匀稳定分配,降低了送风噪音,由此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之一(剖视图,图中显示了中央循环吸风道的结构);
图3是图1的左视图之二(剖视图,图中显示了送风静压箱的内部结构);
图4是图1中涉及风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由风柱所构成的扫风屏进行立体交叉扫风的示意图(图1的俯视剖视图,显示三种扫风状态)。
图中:1、固化干燥室,2、扫风屏,3、往复摆动驱动机构,4、风柱,5、立式风管,6、出风导向口,7、联动往返杆,8、送风静压箱,9、送风管路,10、人字形分流板,11-1、活动导流板(之一),11-2、活动导流板(之二),12、半圆形导流板,13、导风管,14、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15、吸风管路,16、中央循环吸风道,17、热交换器,18、排湿风机,19、排湿风管,20、排湿风道,21、补气风机,22、动力机构,23、往返运动机构,24、风柱上部旋转总成,25、风柱下部旋转机构底座,26、往返杆定位座,27、物料进出门,28、往复摆动驱动机构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的实施例,包括设置在固化干燥室1内部左右两侧位置的一对扫风屏2、用于驱动所述扫风屏2以往复摆动方式扫风的往复摆动驱动机构3,每一所述扫风屏2包括若干数量以间隔布置方式排成一排且竖立设置的风柱4,每一所述风柱4包括转动设置的立式风管5和设置在所述立式风管5同一侧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数量的出风导向口6,所述立式风管5通过联动往返杆7与所述往复摆动驱动机构3相连接以用于实现所述立式风管5绕自身轴线的往复摆动;所述固化干燥室1内部的顶部左右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送风静压箱8,位于所述送风静压箱8同一侧的一排所述立式风管5分别与所述送风静压箱8相连通,所述送风静压箱8的上端中间位置连接有送风管路9,在所述送风静压箱8内部且位于所述送风管路9出风口的下方位置设置有用于将进入送风静压箱8内的气流向送风静压箱8两端分流的人字形分流板10。
为了改善进风气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人字形分流板10的下端还设置有一对活动导流板11-1、11-2,所述活动导流板11-1、11-2紧贴所述人字形分流板的底部且可分别沿进风气流的分流方向水平移动以调节进风气流流向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本实施例中所增加设置的人字形分流板10结构相比常规不设置人字形分流板结构的优势是:无上述人字形分流板10、活动导流板11-1、11-2的同一送风静压箱8其风压(或风速)为两端强,中部弱。设置人字形分流板10,使人字形分流板10底部产生负压,将部分气流拉至中部,风压(或风速)中部强、两端弱。两活动导流板11-1、11-2向气流方向相等距离逐步移动,风压(或风速)中部逐渐增强。
优选的,在所述送风静压箱8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半圆形导流板12,所述半圆形导流板12的半圆槽朝向所述人字形分流板10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对扫风屏2以往复摆动方式扫风时,所述一对扫风屏2中的左侧扫风屏的摆动方向与所述一对扫风屏2中的右侧扫风屏的摆动方向总是相反,从而形成左右两排风柱4的立体交叉扫风。
为了更好的控制扫风的方向,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出风导向口6设置在与所述立式风管5相连接的导风管13上,导风管13与立式风管13成直角连接;所述导风管13的长度大于所述导风管13的出风口径;所述导风管13为圆形导风管或矩形导风管;对应的,所述导风管13的出风口为圆形口或矩形口。
同一风柱4上的导风管13的出风导向口6的口径、排列以及与风速设置优选为以下几种组合方式:
1.口径相等,等距排列,风速下强上弱;
2.口径相等,下宽上匝等差排列,出风量均匀;
3.口径相等,风柱上宽下匝出风口等距,风速上下均匀;
4.等差口径,按照从下至上的位置逐渐增大,风速上下一致;
为了提高扫风时固化干燥室内气流的均匀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是:所述导风管13与所述风柱4的立式风管5垂直连接,同一所述导风管13的出风口径相等,出风口以等距排列。
另外,本实施例借助顶部中央循环吸风道16之力及热湿自上升原理取得更好的均匀性。
为了提高扫风时固化干燥室内气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二是:每一所述同一立式风管5上的导风管13的出风导向口6的截面积之和应小于等于风柱4上立式风管5口径的截面积,从而不会导致失压。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化干燥室1的外部顶部设置有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14,所述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14的两个出口分别通过所述送风管路9连接所述送风静压箱8,所述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14的吸口通过吸风管路15与布置在所述固化干燥室1内部顶部的中央循环吸风道16相连接,从而形成热风气流在所述固化干燥室1内的循环;其中,所述吸风管路15上设置有热交换器17。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化干燥室1的外部顶部还设置有排湿风机18,所述排湿风机18的吸口通过排湿风管19与布置在所述固化干燥室1内部顶部的排湿风道20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化干燥室1的外部顶部还设置有补气风机21,所述补气风机21的送风口连接至所述吸风管路15。
本实施例中,在两排所述风柱4的底部设置有蒸汽加湿管路;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固化干燥室1内部的顶部、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高压喷淋加湿雾化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往复摆动驱动机构3包括动力机构22和连接所述动力机构22的往返运动机构23;其中,所述往返运动机构23通过所述联动往返杆7与所述立式风管5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1)物料安放:打开物料进出门27,将需要固化干燥的铅酸蓄电池极板放置到固化干燥室1内,关闭物料进出门27;
(2)固化阶段:蒸汽加湿(加温)和水高压喷淋雾化功能开启、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14工作。转换阶段:热交换器17工作、蒸汽加湿(加温)和水高压喷淋雾化功能开启、补气(氧)风机21和排湿风机18工作。干燥阶段:经热交换器17加热的空气由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14的吸口吸入,并从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14的两个出口输出,通过送风管路9进入送风静压箱8;热空气在送风静压箱8经人字形分流板10分流后在送风静压箱8内形成稳定的热风气流,然后均匀进入到各立式风管5内,并从立式风管5的出风导向口6出来进入到固化干燥室1;热风在固化干燥室1内循环流通并对铅酸蓄电池极板进行固化干燥后,进入到固化干燥室1内部顶部的中央循环吸风道16,再进入到吸风管路15,被吸风管路15上的热交换器17再次加热,再由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14通过送风管路9重新送入送风静压箱8而分配至各立式风管5内,如此形成热风从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14到送风管路9、送风静压箱8、各立式风管5、固化干燥室1、中央循环吸风道16、吸风管路15、热交换器17、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14的循环。
(3)立体交叉扫风:往复摆动驱动机构3通过联动往返杆7驱动各立式风管5沿自身轴线往复摆动,从而使得同一排的立式风管5吹出的热风形成一热风屏,由于立式风管5是沿自身轴线往复摆动的,因此形成立体扫风效应。且由于左右两排的立式风管5的摆动方向是相反的,从而形成立体交叉扫风效应,并完全使固化干燥室1内无死角,各部位温湿度均匀性完全一致,由此加强了对于铅酸蓄电池极板的固化干燥效果。
(4)排湿:固化干燥室1外部顶部设置有排湿风机18和补气风机21,排湿风机18通过排湿风道20和排湿风管19将固化干燥室1内湿气抽出;在排湿风机18排出湿气的同时,补气风机21及时向吸风管路15内补入新的干燥空气,从而维持固化干燥室1内空气压力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固化干燥室内部左右两侧位置的一对扫风屏、用于驱动所述扫风屏以往复摆动方式扫风的往复摆动驱动机构,每一所述扫风屏包括若干数量以间隔布置方式排成一排且竖立设置的风柱,每一所述风柱包括转动设置的立式风管和设置在所述立式风管同一侧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数量的出风导向口,所述立式风管通过联动往返杆与所述往复摆动驱动机构相连接以用于实现所述立式风管绕自身轴线的往复摆动;所述固化干燥室内部的顶部左右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送风静压箱,位于所述送风静压箱同一侧的一排所述立式风管分别与所述送风静压箱相连通,所述送风静压箱的上端中间位置连接有送风管路,在所述送风静压箱内部且位于所述送风管路出风口的下方位置设置有用于将进入送风静压箱内的气流向送风静压箱两端分流的人字形分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分流板的下端还设置有一对活动导流板,所述活动导流板紧贴所述人字形分流板的底部且可分别沿进风气流的分流方向水平移动以调节进风气流流向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风静压箱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半圆形导流板,所述半圆形导流板的半圆槽朝向所述人字形分流板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扫风屏以往复摆动方式扫风时,所述一对扫风屏中的左侧扫风屏的摆动方向与所述一对扫风屏中的右侧扫风屏的摆动方向总是相反,从而形成左右两排风柱的立体交叉扫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导向口设置在与所述立式风管相连接的导风管上,所述导风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导风管的出风口径;所述导风管的出风口为圆形口或矩形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与所述风柱的立式风管垂直连接,同一所述导风管的出风口径相等,出风口以等距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其特征在于,每一同一所述立式风管上的导风管的出风导向口的截面积之和应小于等于风柱上立式风管口径的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干燥室的外部顶部设置有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所述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的两个出口分别通过所述送风管路连接所述送风静压箱,所述单吸双出口循环风机的吸口通过吸风管路与布置在所述固化干燥室内部顶部的中央循环吸风道相连接,从而形成热风气流在所述固化干燥室内的循环;其中,所述吸风管路上设置有热交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干燥室的外部顶部还设置有排湿风机,所述排湿风机的吸口通过排湿风管与布置在所述固化干燥室内部顶部的排湿风道相连接;所述固化干燥室的外部顶部还设置有补气风机,所述补气风机的送风口连接至所述吸风管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其特征在于,在两排所述风柱的底部设置有蒸汽加湿管路;在所述固化干燥室内部的顶部、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高压喷淋加湿雾化器。
CN202121307705.XU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 Active CN215644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7705.XU CN215644566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7705.XU CN215644566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4566U true CN215644566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42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07705.XU Active CN215644566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4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1835A (zh) 涂布机循环干燥箱体、干燥装置及干燥流水线
JP2012057863A (ja) 木材乾燥機
CN211903520U (zh) 一种碳化硅素坯干燥装置
CN105661595A (zh) 一种太阳能枸杞循环烘干装置
CN215644566U (zh) 一种固化干燥室用双排风柱立体交叉扫风屏
CN113310298B (zh) 一种生物基材料除湿干燥装置
CN204817110U (zh) 涂布机及其烘箱单元
CN106802068A (zh) 一种隧道式木材单板干燥装置
CN206235094U (zh) 一种木材干燥窑
CN104567327B (zh) 高效节能羊毛烘干设备
CN103673578A (zh) 烘干滚筒及具有其的烘干机
CN102599622B (zh) 高水分烟草物料干燥塔
CN105214920A (zh) 一种节能减排涂布用烘箱
CN212481907U (zh) 一种隔音材料生产用的热风循环烘箱
CN109309196B (zh) 一种蓄电池板高温固化室
CN208312974U (zh) 一种碳纤维轿车轮毂生产用碳纤维的加工装置
CN110307702A (zh) 一种节能烘干箱
CN205425768U (zh) 一种木材烘干设备
CN205939977U (zh) 一种带双风机的烘干机
CN220465028U (zh) 一种恒温型印花烘房
CN110762968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烘干装置及其烘干方法
CN204513954U (zh) 一种电泳烘干炉结构
CN110440563A (zh) 电机定子生产用烘干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5540556B (zh) 一种板材烘干装置
CN218864654U (zh) 一种用于非油炸方便面的分流烘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