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25016U - 一种工件翻转输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件翻转输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25016U
CN215625016U CN202122162392.XU CN202122162392U CN215625016U CN 215625016 U CN215625016 U CN 215625016U CN 202122162392 U CN202122162392 U CN 202122162392U CN 215625016 U CN215625016 U CN 215625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table
workpiece
slide rail
transmission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23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军
陈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nmai Industrial Robot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nmai Industrial Robo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nmai Industrial Robot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nmai Industrial Robo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623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25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25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250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件翻转输料装置,包括:机架,升降单元,翻转单元,其中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机构,第一滑轨机构,基板,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及第一滑轨机构设置在机架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处,所述升降机构的移动端及第一滑轨机构的移动端分别连接在基板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述翻转单元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翻转盘,电磁吸盘,其中所述电磁吸盘固定在翻转盘上,所述翻转盘经传动机构旋转连接在基板上,所述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籍此以实现对来料工件进行快速翻转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工件翻转输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加工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工件翻转输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摸具制造工艺中,通常存在对来料工件进行翻转的程序,而现有技术大多是在流水线上通过工人手工翻转作业,因此这种生产方式效率极低,目前随着工业4.0概念的提出,为配合自动化设备革新推进,现有大量企业已经着手将自身工艺中需要手动翻转输料的工艺,逐步通过引进标准化设备来进行改造,以形成自动化产线。
然而在某些生产工艺中,可能并不存在可以直接购买的标准化自动设备,如需要翻转来料工件,并为后续自动化输料做好定位的标准设备,因此要实现手工向自动化的全面转变,其过程是十分困难的,不同的工艺需要对应性的原创出适配的设备,为此本领域亟待一种工件翻转输料装置方案,以适配工件的自动化翻转及输料工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翻转输料装置,以实现对来料工件进行快速翻转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件翻转输料装置,其包括:机架,升降单元,翻转单元,其中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机构,第一滑轨机构,基板,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及第一滑轨机构设置在机架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处,所述升降机构的移动端及第一滑轨机构的移动端分别连接在基板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述翻转单元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翻转盘,电磁吸盘,其中所述电磁吸盘固定在翻转盘上,所述翻转盘经传动机构旋转连接在基板上,所述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在可能的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轴承齿盘,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在基板第三位置,且其驱动端与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翻转盘经轴承齿盘与基板旋转连接,且所述轴承齿盘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
在可能的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翻转盘内设有线路管道,所述基板上设有通口,其与轴承齿盘的轴孔贯通,以形成接线通道,所述线路管道与接线通道连通,所述电磁吸盘的接线经线路管道至接线通道,以延伸至基板背端。
在可能的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丝杆机构,其中所述升降电机传动端经第一联轴器与第一丝杆机构的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机构连接在机架的第一位置处,且其移动端连接在基板的第一位置。
在可能的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第一滑轨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连接在机架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配接,所述第一滑块连接在基板的第二位置。
在可能的优选实施方式下,该工件翻转输料装置,还包括:移栽定位单元,其包括:移动机构,测量台,校正机构,其中所述测量台与移动机构的移动端连接,以使测量台位处电磁吸盘的输料行程位,所述校正机构与测量台连接,以在测量台上围设出校位区。
在可能的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驱动机,第二联轴器,第二滑轨机构,第二丝杆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传动端经第二联轴器与第二丝杆机构的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机构的移动端连接在测量台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滑轨机构包括:第二滑轨,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配接,所述第二滑块连接在测量台的第二位置。
在可能的优选实施方式下,该工件翻转输料装置,还包括:气浮基板,气泵模块,其中所述气浮基板与气泵模块接通,且所述气浮基板设置在测量台上,位于校位区内。
在可能的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校正机构包括:拨板,无杆气缸,轨道机构,其中所述拨板分别与无杆气缸的驱动端,及轨道机构的移动端连接。
在可能的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校正机构还包括:导条,其围设在测量台的校位区周边,其中所述导条上设有导齿,所述导齿呈间隔布设,且所述导齿呈倾斜状。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工件翻转输料装置,能够实现对来料工件进行快速翻转的自动化控制,并且通过移栽定位单元能够衔接工件翻转后的输料工艺,预先对翻转后的工件进行定位,以便适配后续输料工艺及设备的精确抓取,籍此改造现有人工产线,实现自动化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单元,翻转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单元,翻转单元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单元的部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翻转输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翻转输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移栽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移栽定位单元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校正机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机架1,升降单元2,翻转单元3,移栽定位单元4,升降机构21,第一滑轨机构22,基板23,驱动机构31,传动机构32,翻转盘33,电磁吸盘34,传动齿轮321,轴承齿盘322,驱动电机311,减速器312,线路管道331,升降电机211,第一联轴器212,第一丝杆机构213,第一滑轨221,第一滑块222,移动机构41,测量台42,校正机构43,驱动机411,第二联轴器412,第二滑轨机构413,第二丝杆机构414,拨板431,无杆气缸432,轨道机构433,气浮基板44,导条45,导齿451,限位件4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而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布设”、“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现有技术来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且图示中的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必须的或非必须的,以及上述图示的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件翻转输料装置,其包括:机架1,升降单元2,翻转单元3,其中所述升降单元2包括:升降机构21,第一滑轨机构22,基板23,其中所述升降机构21及第一滑轨机构22设置在机架1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处,所述升降机构21的移动端及第一滑轨机构22的移动端分别连接在基板23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籍此经升降机构21带动基板23沿第一滑轨机构22的行程方向往复;而所述翻转单元3包括:驱动机411构31,传动机构32,翻转盘33,电磁吸盘34,其中所述电磁吸盘34固定在翻转盘33上,所述翻转盘33经传动机构32旋转连接在基板23上,所述驱动机411构31与传动机构32传动连接,进而控制翻转盘33在基板23上旋转预设角度。
具体来说,为了实现设备小型化设计,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示例的该传动机构32优选包括:传动齿轮321,轴承齿盘322,其中所述驱动机411构31固定在基板23第三位置,且其驱动端与传动齿轮321连接,所述翻转盘33经轴承齿盘322与基板23旋转连接,且所述轴承齿盘322与传动齿轮321啮合传动,籍此通过该驱动机411构31以齿轮啮合方式带动该翻转盘33进行旋转,使得此结构可以承受较重工件的翻转需求。此外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该驱动机411构31优选包括:驱动电机311,减速器312,其中所述驱动电机311输出端与减速器312配接,通过该减速器312与该传动齿轮321连接,可提升扭矩,进而确保在该翻转盘33承载工件时,亦能保持稳定的旋转速度,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其中,为了便于该电磁吸盘34接电控制,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翻转盘33内设有线路管道331,以隐藏电磁吸盘34的接线,所述基板23上设有通口,其与轴承齿盘322的轴孔贯通,以形成接线通道,所述线路管道331与接线通道连通,以供所述电磁吸盘34的接线经线路管道331至接线通道,以延伸至基板23背端,从而既避免明线设计,又不影响翻转盘33的旋转,可谓一举多得,进一步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升降机构21包括:升降电机211,第一联轴器212,第一丝杆机构213,其中所述升降电机211传动端经第一联轴器212与第一丝杆机构213的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机构213连接在机架1的第一位置处,且其移动端连接在基板23的第一位置,而所述第一滑轨机构22包括:第一滑轨221,第一滑块222,所述第一滑轨221连接在机架1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滑块222与第一滑轨221配接,所述第一滑块222连接在基板23的第二位置。籍此使得该基板23可经第一丝杆机构213的带动,沿该第一滑轨221的行程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形成升降功能。
另一方面,为了限制该升降单元2的行程,其中该第一滑轨机构22还包括:限位件46,其设置在第一滑轨221的行程末端,以对行进至此的基板23形成阻却,从而保护基板23避免脱轨。
另一方面,为了能够衔接工件翻转后的输料工艺,以预先对翻转后的工件进行定位,以便适配后续输料工艺及设备的精确抓取,如图5至图9所示,该工件翻转输料装置,还包括:移栽定位单元4,其包括:移动机构41,测量台42,校正机构43,其中所述测量台42与移动机构41的移动端连接,以使测量台42位处电磁吸盘34的输料行程位,所述校正机构43与测量台42连接,以在测量台42上围设出校位区。其中该校位区用于接收电磁吸盘34翻转后的工件,以经校正机构43的处理形成定位。
具体来说,如图7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下所述移动机构41优选包括:驱动机411,第二联轴器412,第二滑轨机构413,第二丝杆机构414,其中所述驱动机411传动端经第二联轴器412与第二丝杆机构414的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机构414的移动端连接在测量台42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滑轨机构413包括:第二滑轨,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配接,所述第二滑块连接在测量台42的第二位置。籍此该测量台42经第二丝杆机构414的带动,沿第二滑轨机构413的行程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校正机构43包括:拨板431,无杆气缸432,轨道机构433,其中所述拨板431分别与无杆气缸432的驱动端,及轨道机构433的移动端连接。籍此使得该拨板431能够经无杆气缸432的带动沿轨道机构433行程往复移动。如图7所示,两个校正机构43可从纵横两个方向上拨动测量台42上的工件向该校位区的一侧边角靠拢,由此形成定位校正效果,之后通过该移动机构41的输送,即可移动测量台42至预设的输料位置,从而为后续工件移栽提供衔接。
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工件在该测量台42上的摩擦力,便于校正机构43调整工件的位置,在优选实施方式下,如图7至图8所示,该工件翻转输料装置,还包括:气浮基板44,气泵模块(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气浮基板44与气泵模块接通,且所述气浮基板44设置在测量台42上,位于校位区内。籍此可在来料工件和气浮基板44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气膜,这样可以减少摩擦力有利于来料工件滑动。
此外由于本案的装置可用来翻转和输送重量可观的来料工件,因此在对来料工件进行位置矫正时,容易碰撞损伤校正机构43,为此如图9所示,所述校正机构43还优选包括:导条45,其围设在测量台42的校位区周边,其中所述导条45上设有导齿451,所述导齿451呈间隔布设,且所述导齿451呈倾斜状,此外该导齿451优选采用橡胶,硅胶等阻尼材料制成,籍此抵消及减缓来料工件的碰撞力,从而形成防护效果。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该升降单元2,翻转单元3,移栽定位单元4等中的相关电器元件,机构等部件的控制及反馈方案,可参照现有技术方案及工艺要求实施,接入控制单元,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与PLC连接,以形成数据采集反馈的自动化控制,因而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因此任何依赖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结构,进行的自动化控制及数据采集的替换或改进方案,皆在本实施例的揭露范围内。
以下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该工件翻转输料装置的运行过程,其中,该运行过程根据工艺设置不同,可存在两种运行方式,如正反两个工艺方向,其中正向工艺流程中,该升降单元2带动翻转单元3承接上一步工艺的来料工件,通过电磁吸盘34吸住工件,之后经翻转单元3翻转工件180°并经升降单元2下降至移栽定位单元4的测量台42位置处关电卸料,此时工件会位于测量台42上的校位区,之后经校正机构43拨动工件使其完成定位后,经移动机构41带向与下个工艺衔接的设备处等待被取料。
另一方面反向工艺流程中,移栽定位单元4经移动机构41带向前个工艺衔接设备处,等待工件在测量台42上的校位区卸料,之后经校正机构43拨动工件使其完成定位后,经移动机构41带向翻转单元3下方,此时升降单元2下降,翻转单元3旋转180°经电磁吸盘34吸取测量台42上的来料工件,并再次旋转180°,此时升降单元2开始上升至与下个工艺衔接的设备处,等待电磁吸盘34上的来料工件被取料。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工件翻转输料装置,能够实现对来料工件进行快速翻转的自动化控制,并且通过移栽定位单元4能够衔接工件翻转后的输料工艺,预先对翻转后的工件进行定位,以便适配后续输料工艺及设备的精确抓取,籍此改造现有人工产线,实现自动化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成本。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工件翻转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升降单元,翻转单元,其中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机构,第一滑轨机构,基板,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及第一滑轨机构设置在机架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处,所述升降机构的移动端及第一滑轨机构的移动端分别连接在基板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述翻转单元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翻转盘,电磁吸盘,其中所述电磁吸盘固定在翻转盘上,所述翻转盘经传动机构旋转连接在基板上,所述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翻转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轴承齿盘,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在基板第三位置,且其驱动端与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翻转盘经轴承齿盘与基板旋转连接,且所述轴承齿盘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翻转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盘内设有线路管道,所述基板上设有通口,其与轴承齿盘的轴孔贯通,以形成接线通道,所述线路管道与接线通道连通,所述电磁吸盘的接线经线路管道至接线通道,以延伸至基板背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翻转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丝杆机构,其中所述升降电机传动端经第一联轴器与第一丝杆机构的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机构连接在机架的第一位置处,且其移动端连接在基板的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翻转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连接在机架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配接,所述第一滑块连接在基板的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翻转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栽定位单元,其包括:移动机构,测量台,校正机构,其中所述测量台与移动机构的移动端连接,以使测量台位处电磁吸盘的输料行程位,所述校正机构与测量台连接,以在测量台上围设出校位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翻转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驱动机,第二联轴器,第二滑轨机构,第二丝杆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传动端经第二联轴器与第二丝杆机构的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机构的移动端连接在测量台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滑轨机构包括:第二滑轨,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配接,所述第二滑块连接在测量台的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翻转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浮基板,气泵模块,其中所述气浮基板与气泵模块接通,且所述气浮基板设置在测量台上,位于校位区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翻转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机构包括:拨板,无杆气缸,轨道机构,其中所述拨板分别与无杆气缸的驱动端,及轨道机构的移动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件翻转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机构还包括:导条,其围设在测量台的校位区周边,其中所述导条上设有导齿,所述导齿呈间隔布设,且所述导齿呈倾斜状。
CN202122162392.XU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工件翻转输料装置 Active CN215625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2392.XU CN215625016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工件翻转输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2392.XU CN215625016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工件翻转输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25016U true CN215625016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2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2392.XU Active CN215625016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工件翻转输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250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5056B (zh) 冲床自动上下料机械手
CN110695430B (zh) 一种剪断同步整码的剪板设备
CN216154882U (zh) 带自动翻板功能的植板机
CN213998216U (zh) 多工位镭雕机
CN111017546A (zh) 一种轮毂上下料装置
CN215625016U (zh) 一种工件翻转输料装置
CN215659115U (zh)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多工位加工胎具
CN108996235B (zh) 移载机构及输送系统
CN214298204U (zh) 手机中框全自动打标设备
CN213968708U (zh) 一种冲床机械手
CN214166616U (zh) 一种产品搬送机构
CN213770472U (zh) 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吸盘搬运装置
CN212197469U (zh) 一种铁芯自动定位检测和移载装置
CN110977382B (zh) 组装设备
CN216511167U (zh) 一种梭式翻转取片设备
CN112192599A (zh) 一种平移双吸机械手
CN211997714U (zh) 一种轮毂上下料装置
CN201744896U (zh) 一种自动对中传送带
CN111469123A (zh) 立柱式关节机器人
CN219506941U (zh) 一种电机转轴输送装置
CN219360555U (zh) 一种复合板上下料贴合机
CN210998711U (zh) 一种摆臂机械手
CN217920055U (zh) 一种铸铁件定位传输装置
CN220885906U (zh) 一种铝复合板加工线上料装置
CN219155816U (zh) 一种芯片写号机的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