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94048U - 自适应内支撑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内支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94048U
CN215594048U CN202121744321.4U CN202121744321U CN215594048U CN 215594048 U CN215594048 U CN 215594048U CN 202121744321 U CN202121744321 U CN 202121744321U CN 215594048 U CN215594048 U CN 215594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inner support
bevel gear
rod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443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
李先重
李宏伟
吴圣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Shandong Hi Spee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Shandong Hi Spee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Shandong Hi Spee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7443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94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94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940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内支撑,属于内支撑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组件和伸缩组件,其中,支撑组件中的安装杆固定于钢支撑,连接件设置于安装杆一端,活络端固定于连接件一端。伸缩组件中的第一转轴设置于钢支撑内,连接块固定于第一转轴,第一锥齿轮固定于第一转轴,第二锥齿轮传动于第一锥齿轮,丝杆的一端固定于第二锥齿轮,另一端转动于固定板,固定板固定于安装杆,伸缩杆传动连接于丝杆,伸缩杆的两侧均开设有避让槽,固定板通过避让槽贯穿伸缩杆,连接件固定安装于伸缩杆。实现整个内支撑长度的调节,根据基坑的实际宽度,现场调节内支撑的长度,直到活络端与基坑的岩体抵触,大大提高内支撑使用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Description

自适应内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支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适应内支撑。
背景技术
钢支撑一般情况是用于基坑支撑岩体的连接构件,最常见的是人字形和交叉形状的,截面形式可以是钢管、H型钢、角钢等,作用是增强结构的稳定性,挡着涵洞隧道的土壁,防止基坑倒塌。活络端是地铁施工中的一种钢支撑组件,其安装在支撑钢管的两端,起到与隧道壁固定的作用。目前的钢支撑和活络端都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它们的长度是固定的不能改变的,所以整个内支撑的长度是不能调节的,内支撑使用时根据基坑的实际长度需要定制出合适的内支撑长度,如果预先加工出内支撑,基坑挖完后出现误差会造成内支撑无法使用,如果基坑挖掘过程中根据挖掘的实际宽度制造相应长度的内支撑,只有在内支撑加工完成后才能对基坑进行支撑,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挖掘工作,内支撑使用的机动性差,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内支撑,旨在改善目前的内支撑都是钢支撑和活络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它们的长度是固定的不变的,导致内支撑使用的机动性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内支撑,包括支撑组件和伸缩组件,其中,伸缩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实现对基坑等坑体的支撑,伸缩组件实现支撑组件长度的调节。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钢支撑、安装杆、连接件和活络端,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钢支撑的一端,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杆远离所述钢支撑的一端,所述活络端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安装杆的一端。
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转轴、两个连接块、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丝杆、固定板、传动螺母和伸缩杆,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钢支撑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块均与所述钢支撑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锥齿轮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锥齿轮,另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杆远离所述钢支撑的一端端部,所述传动螺母传动连接于所述丝杆,所述传动螺母固定安装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所述伸缩杆插接于所述安装杆的内部,所述伸缩杆的两侧均开设有避让槽,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避让槽贯穿所述伸缩杆,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传动螺母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活络端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板、驱动件、第二转轴、支撑架、顶紧板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端,所述驱动件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驱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面,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件的活塞杆端部,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所述顶紧板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顶紧板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端部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外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顶紧板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面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防滑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有锁紧丝杆,所述锁紧丝杆设置在所述钢支撑的外侧,所述锁紧丝杆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有手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手轮上固定有摇把,所述摇把偏心设置在所述手轮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丝杆上螺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手轮之间,所述锁紧螺母能够与所述钢支撑的外侧抵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螺母的外侧固定有扳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的外侧两端固定有滑块,所述安装杆的内壁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容置于所述滑槽,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液压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自适应内支撑,使用时,首先把整个装置放入到待支撑的基坑内,然后转动第一转轴,进而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的旋转驱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的旋转带动丝杆旋转,丝杆的旋转驱动传动螺母沿丝杆移动,进而传动螺母带动伸缩杆在安装杆内伸出或缩回,进而伸缩杆带动活络端实现前后移动,进而实现整个内支撑长度的调节,根据基坑的实际宽度,现场调节内支撑的长度,直到活络端与基坑的岩体抵触,大大提高内支撑使用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无需定制专用的内支撑,使内支撑可以重复利用,节约成本,而且内支撑安装时比较方便,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伸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杆和伸缩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调节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图6的B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调节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调节组件主视图。
图中:100-支撑组件;110-钢支撑;120-安装杆;121-滑槽;130-连接件;140-活络端;200-伸缩组件;210-第一转轴;220-连接块;221-锁紧丝杆;2211-手轮;22111-摇把;2212-锁紧螺母;22121-扳手;230-第一锥齿轮;240-第二锥齿轮;250-丝杆;260-固定板;270-传动螺母;280-伸缩杆;281-避让槽;282-滑块;300-调节组件;310-安装板;320-驱动件;330-第二转轴;331-限位块;340-支撑架;350-顶紧板;351-防滑头;360-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钢支撑一般情况是用于基坑支撑岩体的连接构件,最常见的是人字形和交叉形状的,截面形式可以是钢管、H型钢、角钢等,作用是增强结构的稳定性,挡着涵洞隧道的土壁,防止基坑倒塌。活络端是地铁施工中的一种钢支撑组件,其安装在支撑钢管的两端,起到与隧道壁固定的作用。目前的钢支撑和活络端都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它们的长度是固定的不能改变的,所以整个内支撑的长度是不能调节的,内支撑使用时根据基坑的实际长度需要定制出合适的内支撑长度,如果预先加工出内支撑,基坑挖完后出现误差会造成内支撑无法使用,如果基坑挖掘过程中根据挖掘的实际宽度制造相应长度的内支撑,只有在内支撑加工完成后才能对基坑进行支撑,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挖掘工作,内支撑使用的机动性差,工作效率低。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内支撑,旨在改善目前的内支撑都是钢支撑和活络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它们的长度是固定的不变的,导致内支撑使用的机动性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内支撑,包括支撑组件100和伸缩组件200,其中,伸缩组件200设置在支撑组件100上,支撑组件100实现对基坑等坑体的支撑,伸缩组件200实现支撑组件100长度的调节。
请参阅图2,支撑组件100包括钢支撑110、安装杆120、连接件130和活络端140,安装杆120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钢支撑110的一端,连接件130设置于安装杆120远离钢支撑110的一端,活络端14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连接件130远离安装杆120的一端,实现整个内支撑的安装,用于支撑基坑。
请参阅图3、图4和图5,伸缩组件200包括第一转轴210、两个连接块220、第一锥齿轮230、第二锥齿轮240、丝杆250、固定板260、传动螺母270和伸缩杆280,第一转轴210设置于钢支撑110的内部,两个连接块220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第一转轴210的两端,两个连接块220均与钢支撑110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230通过键固定安装于第一转轴210的中间,第二锥齿轮240啮合传动连接于第一锥齿轮230的一侧,丝杆250的一端通过键固定安装于第二锥齿轮240的中间,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固定板260,固定板26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安装杆120远离钢支撑110的一端端部,传动螺母270螺纹传动连接于丝杆250,传动螺母270镶嵌安装于伸缩杆280的一端中间,丝杆250靠近第二锥齿轮240的一侧与安装杆120远离固定板260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伸缩杆280插接于安装杆120的内部,伸缩杆280的两侧均开设有避让槽281,固定板260通过避让槽281贯穿伸缩杆280,连接件13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伸缩杆280远离传动螺母270的一端。
请参阅图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其中一个连接块220远离第一转轴210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锁紧丝杆221,锁紧丝杆221设置在钢支撑110的外侧,锁紧丝杆221远离连接块220的一端固定有手轮2211,通过手轮2211方便转动锁紧丝杆221,进而带动第一转轴210旋转,方便工作。手轮2211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摇把22111,摇把22111偏心设置在手轮2211上,转动手轮2211时,通过摇把22111带动手轮2211旋转,节省力气。
请参阅图4,在具体设置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锁紧丝杆221上螺接有锁紧螺母2212,锁紧螺母2212设置在连接块220与手轮2211之间,锁紧螺母2212能够与钢支撑110的外侧抵触,当伸缩杆280的伸缩长度调节好后,转动锁紧螺母2212,在锁紧丝杆221的驱动下锁紧螺母2212与钢支撑110的外壁抵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锁紧螺母2212与钢支撑110实现固定,进而锁紧螺母2212实现对锁紧丝杆221的锁紧,进而第一转轴210实现锁紧,进而丝杆250被锁紧,进而伸缩杆280被锁紧固定住,避免伸缩杆280发生松动,起到稳固作用。而且在锁紧螺母2212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扳手22121,通过扳手22121扳动锁紧螺母2212,节省力气。
请参阅图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伸缩杆280的外侧两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滑块282,安装杆120的内壁两侧开设有滑槽121,滑块282容置于滑槽121,滑块282能够沿滑槽121滑动,实现伸缩杆280在安装杆120内滑动时的导向和限位,避免伸缩杆280在丝杆250的驱动下移动时发生自转。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的内支撑安装到两个基坑两侧的上下不同位置时,基坑岩体两侧的活络端140所对应的高度位置不同,导致基坑岩体两侧内支撑对岩体所施加的反作用力不在同一高度,这就导致基坑岩体受到两侧内支撑的扭矩力,该扭矩力对基坑岩体产生极大的破坏力,使基坑岩体容易变形,甚至对基坑岩体造成破坏。
请参阅图6、图7和图8,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活络端140设置有调节组件300,调节组件300包括安装板310、驱动件320、第二转轴330、支撑架340、顶紧板350和压力传感器360,安装板31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连接件130远离伸缩杆280的一端,驱动件320至少设置有两个,驱动件320为液压油缸,如果驱动件320数量为两个,两个驱动件320分别安装在安装板310的上下两端中间位置,如果驱动件320设置有四个,四个驱动件320分布在安装板310的四角位置(如图8所示),保证驱动件320分布在安装板310的上下两端,以便推动顶紧板350呈上下倾斜状态,从而使内支撑的反作用力可以上移或下移,进而降低基坑岩体所受的扭矩力;
请参阅图6、图7和图8,具体地,第二转轴330固定安装于驱动件320的活塞杆端部,第二转轴330的两端与支撑架340转动连接,支撑架340固定安装于顶紧板350的一侧,压力传感器360安装于顶紧板350远离支撑架340的一面,压力传感器360时刻监测顶紧板350顶紧基坑岩体的压力,当压力发生变化时,压力传感器360把压力数值传递给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分析压力数值后控制安装板310上下两端驱动件320的伸缩。
请参阅图9,当内支撑的反作用力需要上移时,安装板310下端的驱动件320的活塞杆向前伸出,进而推动顶紧板350的下端向基坑岩体内部移动,同时,安装板310上端的驱动件320的活塞杆向后缩,进而拉动顶紧板350的上端向基坑岩体外部移动,进而顶紧板350呈现斜上方状态,进而连接件130传递给活络端140的力向上方移动,进而实现受力点的上移,减少基坑岩体所受的扭矩力;反之,当内支撑的反作用力需要下移时,安装板310下端的驱动件320的活塞杆向后缩,安装板310上端的驱动件320的活塞杆向前伸出,同理,顶紧板350呈现斜下方状态,进而连接件130传递给活络端140的力向下方移动,进而实现受力点的下移,减少基坑岩体所受的扭矩力,通过上述装置实现内支撑对基坑围岩反作用力受力点上移或下移,减少基坑围岩所受的扭矩力,实现对围岩基坑的保护。
请参阅图6和图7,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二转轴330的两端端部均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块331,限位块331设置在支撑架340的两侧外端,防止第二转轴330转出支撑架340,起到限位、保护作用。优选地,顶紧板350远离支撑架340的一面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防滑头351,增大顶紧板350与基坑岩体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顶紧板350与基坑岩体抵触时发生打滑现象。
具体的,该自适应内支撑的工作原理:首先把整个装置放入到待支撑的基坑内,然后通过摇把22111转动手轮2211,进而手轮2211带动锁紧丝杆221旋转,进而锁紧丝杆221带动连接块220旋转,进而连接块220带动第一转轴210旋转,进而第一转轴210带动第一锥齿轮230旋转,第一锥齿轮230的旋转驱动第二锥齿轮240旋转,第二锥齿轮240的旋转带动丝杆250旋转,丝杆250的旋转驱动传动螺母270沿丝杆250向前移动,进而传动螺母270带动伸缩杆280在安装杆120内向外伸出,进而伸缩杆280带动活络端140实现向前伸出,直至活络端140与基坑岩体抵触,然后停止手轮2211的转动,;
然后通过扳手22121转动锁紧螺母2212,在锁紧丝杆221的驱动下锁紧螺母2212与钢支撑110的外壁抵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锁紧螺母2212与钢支撑110实现固定,进而锁紧螺母2212实现对锁紧丝杆221的锁紧,进而第一转轴210实现锁紧,进而丝杆250被锁紧,进而伸缩杆280被锁紧固定住,避免伸缩杆280发生松动,起到稳固作用;
压力传感器360安装于顶紧板350远离支撑架340的一面,压力传感器360时刻监测顶紧板350顶紧基坑岩体的压力,当压力发生变化时,压力传感器360把压力数值传递给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分析压力数值后控制安装板310上下两端驱动件320的伸缩;
当内支撑的反作用力需要上移时,安装板310下端的驱动件320的活塞杆向前伸出,进而推动顶紧板350的下端向基坑岩体内部移动,同时,安装板310上端的驱动件320的活塞杆向后缩,进而拉动顶紧板350的上端向基坑岩体外部移动,进而顶紧板350呈现斜上方状态,进而连接件130传递给活络端140的力向上方移动,进而实现受力点的上移,减少基坑岩体所受的扭矩力;
反之,当内支撑的反作用力需要下移时,安装板310下端的驱动件320的活塞杆向后缩,安装板310上端的驱动件320的活塞杆向前伸出,同理,顶紧板350呈现斜下方状态,进而连接件130传递给活络端140的力向下方移动,进而实现受力点的下移,减少基坑岩体所受的扭矩力,通过上述装置实现内支撑对基坑围岩反作用力受力点上移或下移,减少基坑围岩所受的扭矩力,实现对围岩基坑的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件320和压力传感器36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驱动件320和压力传感器36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内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100),所述支撑组件(100)包括钢支撑(110)、安装杆(120)、连接件(130)和活络端(140),所述安装杆(120)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钢支撑(110)的一端,所述连接件(130)设置于所述安装杆(120)远离所述钢支撑(110)的一端,所述活络端(140)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件(130)远离所述安装杆(120)的一端;
伸缩组件(200),所述伸缩组件(200)包括第一转轴(210)、两个连接块(220)、第一锥齿轮(230)、第二锥齿轮(240)、丝杆(250)、固定板(260)、传动螺母(270)和伸缩杆(280),所述第一转轴(210)设置于所述钢支撑(110)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块(220)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210)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块(220)均与所述钢支撑(1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23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210),所述第二锥齿轮(240)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锥齿轮(230),所述丝杆(250)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锥齿轮(240),另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板(260),所述固定板(260)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杆(120)远离所述钢支撑(110)的一端端部,所述传动螺母(270)传动连接于所述丝杆(250),所述传动螺母(270)固定安装于所述伸缩杆(280)的一端,所述伸缩杆(280)插接于所述安装杆(120)的内部,所述伸缩杆(280)的两侧均开设有避让槽(281),所述固定板(260)通过所述避让槽(281)贯穿所述伸缩杆(280),所述连接件(130)固定安装于所述伸缩杆(280)远离所述传动螺母(270)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络端(140)设置有调节组件(300),所述调节组件(300)包括安装板(310)、驱动件(320)、第二转轴(330)、支撑架(340)、顶紧板(350)和压力传感器(360),所述安装板(310)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件(130)远离所述伸缩杆(280)的一端,所述驱动件(320)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驱动件(320)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310)远离所述连接件(130)的一面,所述驱动件(32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10)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转轴(330)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件(320)的活塞杆端部,所述第二转轴(330)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架(34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340)固定安装于所述顶紧板(350)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360)安装于所述顶紧板(350)远离所述支撑架(340)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330)的两端端部均固定有限位块(331),所述限位块(33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40)的两侧外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板(350)远离所述支撑架(340)的一面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防滑头(3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内支撑,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220)远离所述第一转轴(210)的一端固定有锁紧丝杆(221),所述锁紧丝杆(221)设置在所述钢支撑(110)的外侧,所述锁紧丝杆(221)远离所述连接块(220)的一端固定有手轮(22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2211)上固定有摇把(22111),所述摇把(22111)偏心设置在所述手轮(22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丝杆(221)上螺接有锁紧螺母(2212),所述锁紧螺母(2212)设置在所述连接块(220)与所述手轮(2211)之间,所述锁紧螺母(2212)能够与所述钢支撑(110)的外侧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2212)的外侧固定有扳手(221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80)的外侧两端固定有滑块(282),所述安装杆(120)的内壁两侧开设有滑槽(121),所述滑块(282)容置于所述滑槽(121),所述滑块(282)能够沿所述滑槽(121)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20)为液压油缸。
CN202121744321.4U 2021-07-29 2021-07-29 自适应内支撑 Active CN215594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4321.4U CN215594048U (zh) 2021-07-29 2021-07-29 自适应内支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4321.4U CN215594048U (zh) 2021-07-29 2021-07-29 自适应内支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94048U true CN215594048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79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44321.4U Active CN215594048U (zh) 2021-07-29 2021-07-29 自适应内支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9404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2219A (zh) * 2022-02-23 2022-06-03 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邻接建(构)筑物施工模拟装置
CN114837197A (zh) * 2022-05-29 2022-08-02 赖细玉 一种具有测量基坑施工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16220061A (zh) * 2023-05-10 2023-06-06 中一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支承构件
CN116480416A (zh) * 2023-04-28 2023-07-2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桁架应力自适应调节的储氢岩洞内支撑结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2219A (zh) * 2022-02-23 2022-06-03 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邻接建(构)筑物施工模拟装置
CN114582219B (zh) * 2022-02-23 2023-08-11 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邻接建筑物施工模拟装置
CN114837197A (zh) * 2022-05-29 2022-08-02 赖细玉 一种具有测量基坑施工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14837197B (zh) * 2022-05-29 2023-11-10 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测量基坑施工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16480416A (zh) * 2023-04-28 2023-07-2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桁架应力自适应调节的储氢岩洞内支撑结构
CN116480416B (zh) * 2023-04-28 2024-01-2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桁架应力自适应调节的储氢岩洞内支撑结构
CN116220061A (zh) * 2023-05-10 2023-06-06 中一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支承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94048U (zh) 自适应内支撑
AU701321B2 (en) Displaceable working apparatus with extensible boom
EP3647530B1 (en) Advance and retreat automatic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hydraulic sensing conversion and advance and retreat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hydraulic sensing conversion
US6073704A (en) Machine support including means for angular control of a supported device
CN204212691U (zh) 一种可行走万向旋转钻机
CN109797785A (zh) 一种基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夹具
CN219430863U (zh) 一种农田挖渠设备
KR100900995B1 (ko) 곡선부 굴착시공을 위한 메서실드 굴착장치 및 이를이용한 지중터널굴착공법
CN216277698U (zh) 一种全方位履带式钻机
CN214944368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矿洞内部支撑加固装置
CN220927885U (zh) 一种管网沟槽的新型装配式支护工具
JPH05156640A (ja) 薄膜壁体造成用掘削孔形成方法
CN216043552U (zh) 一种煤矿用钻机组件
CN117489872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管道铺设装置
CN218437108U (zh)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CN220336899U (zh) 大坡度掘进钻车
CN220870500U (zh) 一种注浆枪头支护结构
CN218092931U (zh) 一种便携式支架工程钻机
CN218208114U (zh) 一种可变角度顶管机千斤顶后靠钢盒
CN211777192U (zh) 低净空钻机
CN215979432U (zh) 一种掘锚一体机智能分段定位调节机构
CN215906802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214940185U (zh) 具有监测功能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20247991U (zh) 矩形桩孔铣挖工作装置及挖掘设备
JPS59114395A (ja) トンネル等の掘さ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