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93253U - 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93253U
CN215593253U CN202023250525.0U CN202023250525U CN215593253U CN 215593253 U CN215593253 U CN 215593253U CN 202023250525 U CN202023250525 U CN 202023250525U CN 215593253 U CN215593253 U CN 215593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rack
shaped
hole
distribu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505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凤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Kaibang Nyl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Kaibang Nyl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Kaibang Nyl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Kaibang Nyl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505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93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93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932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包括过滤板、分配板、喷丝板,熔融的浆液经过所述过滤板流入到所述分配板形成稳定的熔体细流再经过所述喷丝板形成纺丝;所述分配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第一分配板、第一过渡板、第二分配板、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一分配板位于第一过滤板正下方,所述二过渡板直接与所述喷丝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可以使得熔体细流在复合之前通过多层分配板的分配作用形成稳定的且冷却完全的预牵伸丝,以保证丝束达到工艺需求保证纺丝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纤维喷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里的重要品种,在其生产过程中,不同原材料的性质不同,在喷丝组件里的流动速度也不同,而不同原材料所形成的熔体达到喷丝板的时间差距越大越,容易造成产出的纺丝成品毛丝多、断头率高等产品问题,控制不同原材料在达到喷丝板的时间是保证纺丝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可以进一步减小不同原材料到达喷丝板时的细微时间差距,保证纺丝产品质量。
(二)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包括过滤板、分配板、喷丝板,熔融的浆液经过所述过滤板流入到所述分配板形成稳定的溶体细流再经过所述喷丝板形成纺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第一分配板、第一过渡板、第二分配板、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一分配板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正下方,所述第二过渡板直接与所述喷丝板连接;
所述第一分配板上设计有引流轨道,所述引流轨道为不规则非闭合的回字形轨道;所述回字形轨道中间为圆形通孔,所述回字形轨道的任意相邻两边形成第一回字形轨道、其他两边自然形成第二回字形轨道;所述第一回字形轨道与所述第二回字形轨道的两端不闭合。
所述第二分配板上有放射状轨道设计,所述放射状轨道为若干不贯穿的条状引流槽放射状构成,所述条状引流槽两端均有通孔设计;所述放射状轨道分为第一放射状轨道和第二放射状轨道;所述第一放射状轨道位于所述第二分配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放射状轨道均匀插入在所述第一放射状轨道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可以使得熔体细流在复合之前通过多层分配板的分配作用进一步减小不同原材料到达喷丝板时的细微时间差距,形成稳定的且冷却完全的预牵伸丝,以保证丝束达到工艺需求保证纺丝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字形轨道与所述第二回字形轨道均由两条相等长度的引流槽组成,两条所述引流槽的连接处形成圆弧形缓冲;所述第一回字形轨道的引流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回字形轨道的引流槽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字形轨道的两条所述引流槽的自由端处设置有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二回字形轨道的两条所述引流槽的自由端处设置有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孔与所述引流槽转角度连接,所述第二导流孔直接连接在所述引流槽的自由端;所述第一导流孔与所述第二导流孔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条状引流槽的两端的通孔分为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组成所述第一放射状轨道的所述条状引流槽的方向为第一通孔在靠近所述第二分配板中心的位置,组成所述第二放射状轨道的所述条状引流槽的方向为第一通孔在远离所述第二分配板中心的位置;所述条状引流槽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均在一个圆周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渡板与所述第二过渡板均为带通孔的同心圆轨道结构,所述第一过渡板有两个同心圆轨道,所述第二过渡板有四个同心圆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配板、所述第一过渡板、所述第二分配板、所述第二过渡板均为圆形,且所述第一分配板、所述第一过渡板、所述第二分配板、所述第二过渡板的中心位置均有圆形通孔设计。
(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分配板的设计,具体的,第一分配板的回字形轨道的设计以及第二分配板的放射状轨道的设计,可以减小不同原材料达到喷丝板之前的时间差距,以保证纺丝的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喷丝板的组件在经过分配板以及过渡板之后,所形成的熔体细流粗细更均匀且更稳定,纺丝的质量更稳定。
3.本实用新型的喷丝板的组件在经过喷丝板组件所形成的熔体细流经过层层分配板的引流熔体细流一步一步变细,可以更好的实现丝束的完全冷却作用,纺丝产品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分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分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条状引流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分配板;101、第一回字形轨道;102、第二回字形轨道;103、圆弧形缓冲带;104、第一导流孔;105、第二导流孔;120、圆形通孔;200、第二分配板;201、第一放射状轨道;202、第二放射状轨道;210、条状引流槽;211、第一通孔;212、第二通孔;11、第一过渡板;12、第二过渡板;1、过滤板;2、喷丝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包括过滤板1、分配板、喷丝板2;分配板为圆形且分配板的中心位置均有圆形通孔120设计,且过滤板1、分配板、喷丝板2边缘均有一组对称安装孔,将过滤板1、分配板以及喷丝板2的按照顺序将安装孔对齐并插入卡销组装成喷丝板组件;分配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第一分配板100、第一过渡板11、第二分配板200、第二过渡板12。
原材料在经过烘干之后进入熔融装置融化成为浆液,熔融的浆液经过过滤板1流入到分配板形成稳定的溶体细流再经过喷丝板形成纺丝,纺丝经过喷织机进一步处理形成成品线辊。
第一分配板100上设计有引流轨道,引流轨道为不规则非闭合的回字形轨道;回字形轨道中间为圆形通孔120,回字形轨道的任意相邻两边形成第一回字形轨道101、其他两边自然形成第二回字形轨道102;第一回字形轨道101与第二回字形轨道102的两端不闭合。
不闭合的回字形轨道设计可以实现不同熔融浆体的分离作用,分别进行熔融的原材料可通过不同的回字形轨道进行分离,在复合之前保证熔融浆体的互不影响;
第一回字形轨道101与第二回字形轨道102均由两条相等长度的引流槽组成,两条引流槽的连接处形成圆弧形缓冲带103;第一回字形轨道101的引流槽的长度大于第二回字形轨道102的引流槽的长度;
圆弧形的过渡设计,可以使熔融的浆体经过过滤板流入到第一分配板100时有一个缓冲作用,可以更好的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浆体细流,
第一回字形轨道101的两条引流槽的自由端处设置有第一导流孔104;第二回字形轨道102的两条引流槽的自由端处设置有第二导流孔105;第一导流孔104与引流槽转角度连接,第二导流孔105直接连接在引流槽的自由端;第一导流孔104与第二导流孔105的直径相等;第一导流孔104与第二导流孔105位于同一个径向方向上;
通孔与引流槽的不同连接方式,使得熔融浆体的流动速度不同,此种设计可以在原材料不同的情况下,依据原材料自身流动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轨道以进一步均衡熔融浆体在经过第一分配板100流入到第一过渡板11时的时间,可以进一步减少在进行复合的时候不同的原材料达到喷丝板的细微时间差距,从而更好的保证纺丝性能的稳定;
熔融浆体经过过滤板进入第一分配板100之后完成第一步的分离分配作用,分配完成的熔融浆体进入第一过渡板11。
第二分配板200上有放射状轨道设计,放射状轨道为若干不贯穿的条状引流槽210放射状构成,条状引流槽210两端均有通孔设计;放射状轨道分为第一放射状轨道201和第二放射状轨道202;第一放射状轨道201位于所述第二分配板200的内侧,构成第二放射状轨道202的每条条状引流槽210均插入在构成第一放射状轨道201的相邻两个条状引流槽210之间;
条状引流槽210的两端的通孔分为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12,第一通孔21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212的直径;组成第一放射状轨道201的条状引流槽210的方向为第一通孔211在靠近第二分配板200中心的位置,组成第二放射状轨道202的条状引流槽210 的方向为第一通孔211在远离第二分配板中心的位置;条状引流槽210的第一通孔211与第二通孔212均在一个圆周上;
通孔直径的不同所形成的浆体细流的粗细不同,以满足复合时候的工艺要求;
熔融浆体通过第一过渡板11进入第二分配板200,通过第二分配板200到达第二过渡板12,此时所形成的熔融浆体细流粗细稳定,进入喷丝板进行复合并出丝。
第一过渡板11与第二过渡板12均为带通孔的同心圆轨道结构,第一过渡板11有两个同心圆轨道,第二过渡板12有四个同心圆轨道。
具体的,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的工作原理为:不同的熔融浆体在预先选择好不同的轨道后通过过滤板过滤掉熔融体中的杂质和胶凝粒子后进入第一分配板100上,不同的原材料通过进入第一分配板100上第一回字形轨道101与第二回字形轨道102进行分离,穿过第一分配板后初步形成熔体细流,且初次减少不同材料进入喷丝板之前的细微时间差距,此时的熔体细流的粗细较粗不满足纺丝的粗细要求;
接着,熔体细流从第一分配板100上通过第一过渡板11上的两个同心圆轨道上通孔进入第二分配板200上,熔体细流进行进一步地分配;进入到第二分配板200上时,条状引流槽210所形成的第一放射状轨道201与第二放射状轨道202可以进一步将熔融细流分流为更细的熔体细流,且第一通孔211与第二通孔212的直径不同可以进一步减小不同材料达到喷丝板的细微时间差距;
最后,熔体细流进入第二过渡板12的四个同心圆轨道上的通孔进入到喷丝板2上通过喷丝板2上的喷丝孔复合成为粗细满足生产工艺需求的复合纺丝,再经喷织机形成成品纺丝辊等待进一步的处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包括过滤板、分配板、喷丝板,熔融的浆液经过所述过滤板流入到所述分配板形成稳定的溶体细流再经过所述喷丝板形成纺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第一分配板、第一过渡板、第二分配板、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一分配板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正下方,所述第二过渡板直接与所述喷丝板连接;
所述第一分配板上设计有引流轨道,所述引流轨道为不规则非闭合的回字形轨道;所述回字形轨道中间为圆形通孔,所述回字形轨道的任意相邻两边形成第一回字形轨道、其他两边自然形成第二回字形轨道;所述第一回字形轨道与所述第二回字形轨道的两端不闭合;
所述第二分配板上有放射状轨道设计,所述放射状轨道为若干不贯穿的条状引流槽放射状构成,所述条状引流槽两端均有通孔设计;所述放射状轨道分为第一放射状轨道和第二放射状轨道;所述第一放射状轨道位于所述第二分配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放射状轨道均匀插入在所述第一放射状轨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字形轨道与所述第二回字形轨道均由两条相等长度的引流槽组成,两条所述引流槽的连接处形成圆弧形缓冲;所述第一回字形轨道的引流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回字形轨道的引流槽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字形轨道的两条所述引流槽的自由端处设置有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二回字形轨道的两条所述引流槽的自由端处设置有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孔与所述引流槽转角度连接,所述第二导流孔直接连接在所述引流槽的自由端;所述第一导流孔与所述第二导流孔的直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引流槽的两端的通孔分为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组成所述第一放射状轨道的所述条状引流槽的方向为第一通孔在靠近所述第二分配板中心的位置,组成所述第二放射状轨道的所述条状引流槽的方向为第一通孔在远离所述第二分配板中心的位置;所述条状引流槽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均在一个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板与所述第二过渡板均为带通孔的同心圆轨道结构,所述第一过渡板有两个同心圆轨道,所述第二过渡板有四个同心圆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板、所述第一过渡板、所述第二分配板、所述第二过渡板均为圆形,且所述第一分配板、所述第一过渡板、所述第二分配板、所述第二过渡板的中心位置均有圆形通孔设计。
CN202023250525.0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 Active CN215593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0525.0U CN215593253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0525.0U CN215593253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93253U true CN215593253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68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50525.0U Active CN215593253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932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5824A (zh) * 2022-01-26 2022-04-26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的生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5824A (zh) * 2022-01-26 2022-04-26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的生产装置
CN114395824B (zh) * 2022-01-26 2023-06-20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的生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45734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inning heterofilaments
CN107012522B (zh) 生产三维卷曲中空型涤纶复合短纤的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JPS6115163B2 (zh)
CN215593253U (zh) 一种用于生产全消光涤纶丝的喷丝板组件
CN103436972A (zh) 一种多组分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6835309A (zh) 一种细旦多孔超亮光三叶形锦纶6长丝的生产方法
JP2005507976A (ja) 多層多成分フィラメント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665993B (zh) 一种超细熔喷无纺布混合材料、其制备的熔喷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312023C (zh) 用于许多丝束熔融纺丝和叠放的装置和方法
JP2011153391A (ja) 糸条冷却装置および溶融紡糸方法
EP1417361B1 (en) Filament draw jet apparatus and process
CN112760825A (zh) 低阻力高过滤效果的单层熔喷布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CN111793839A (zh) 一种延缓丝束冷却纺制多f细旦再生涤纶长丝的方法
CN109868513A (zh) 一种原位成纤的纳米纤维增强的聚合物纤维
CN115449905B (zh) 一步法涤纶40s纺棉生产方法
JPH07216709A (ja) 紡糸方法とダイ
CN220413614U (zh) 一种一步法聚酯双组分复合纤维poy长丝生产装置
KR19980061106A (ko) 초극세 폴리에스터 복합섬유의 제조방법
CN218262859U (zh) 熔喷机用喷丝板结构
CN110616468B (zh) 纺丝箱体下复合成形的双组份单丝的制备方法
CN110565183A (zh) 涤纶有光扁平钻石丝的生产工艺
CN203683751U (zh) 双组份交错喷丝头
JP7147750B2 (ja) 紡糸口金および繊維ウェブの製造方法
CN213447403U (zh) 一种延缓丝束冷却纺制多f细旦再生涤纶长丝的系统
CN210314599U (zh) 一种纺丝系统以及复合式的粗旦纤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