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86989U - 分料设备和点胶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分料设备和点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86989U
CN215586989U CN202120756433.5U CN202120756433U CN215586989U CN 215586989 U CN215586989 U CN 215586989U CN 202120756433 U CN202120756433 U CN 202120756433U CN 215586989 U CN215586989 U CN 215586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 hole
workpieces
light source
fastening
result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564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engchuangda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engchuangda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engchuangda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engchuangda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564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86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86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86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料设备和点胶设备,其中,分料设备包括:机架;输送机构,包括设于机架的传输组件和与传输组件驱动连接的传输带;结果检测模块,设于传输组件上方,结果检测模块用以对已点胶工件进行点胶结果检测,通过点胶结果检测识别出已点胶工件中的NG工件和OK工件;以及下料机构,包括多个载物台组件和驱动连接多个载物台组件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设于机架且与结果检测模块电连接,升降装置驱动多个载物台组件升降,至少一载物台组件用于承载NG工件,至少一载物台组件用以承载OK工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旨在按同一标准将已点胶工件区分出OK工件和NG工件,然后将OK工件放置在一起以及NG工件放置在一起。

Description

分料设备和点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工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料设备和点胶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点胶机对工件进行点胶,已点胶工件全部被收集,然后由工人对已点胶工件进行分拣,分拣出良好的工件和不好的工件,最后,良好的工件进行封装或下一个工位,不好的工件则重新点胶或者丢弃,工人对已点胶工件进行判断是否良好的方式远远满足不了生产需求,一方面工人效率低,另一方面不同的人对工件是否为良品的判断标准不同,同一个人对不同工件的判断标准也不同,很有可能出现误判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料设备,旨在按同一标准将已点胶工件区分出OK工件和NG工件,然后将OK工件放置在一起以及NG工件放置在一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分料设备包括:
机架;
输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的传输组件和与所述传输组件驱动连接的传输带;
结果检测模块,设于所述传输组件上方,所述结果检测模块用以对已点胶工件进行点胶结果检测,通过点胶结果检测识别出所述已点胶工件中的NG工件和OK工件;以及
下料机构,包括多个载物台组件和驱动连接多个所述载物台组件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结果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升降装置驱动多个所述载物台组件升降,至少一所述载物台组件用于承载所述NG工件,至少一所述载物台组件用以承载所述OK工件。
可选地,所述结果检测模块包括CCD相机、设于所述CCD相机与所述输送机构之间的同轴光源模块以及与所述CCD相机电连接的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与所述升降装置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结果检测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的固定底块、连接所述固定底块的相机固定组件以及连接所述固定底块的光源固定组件,所述CCD相机连接所述相机固定组件,所述同轴光源模块连接所述光源固定组件,所述固定底块设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输送机构的宽度方向相并行,所述机架设有与所述第一长孔相对的多个第一紧固孔,所述结果检测模块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长孔和一所述第一紧固孔的第一紧固件。
可选地,所述固定底块的下部沿所述固定底块的厚度方向延伸出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机架抵接,所述第一长孔设于所述固定部。
可选地,所述固定底块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机架抵接所述定位槽的底壁和侧壁。
可选地,所述相机固定组件设有第二长孔,所述固定底块设有与所述第二长孔相对的多个第二紧固孔,所述结果检测模块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长孔和一所述第二紧固孔的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长孔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
可选地,所述光源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所述固定底块的第一光源固定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光源固定件的第二光源固定件,所述第二光源固定件设有第三长孔,所述第一光源固定件设有与所述第三长孔相对的多个第三紧固孔,所述结果检测模块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三长孔和一所述第三紧固孔的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三长孔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
可选地,所述结果检测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相机固定组件的线缆固定件。
可选地,所述线缆固定件设有多个横向贯通的线孔。
可选地,部分所述线孔沿上下方向依次布设且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另一部分所述线孔沿上下方向依次布设且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部分线孔的一所述线孔对应连通所述另一部分线孔的一所述线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点胶设备包括:
前述的分料设备;
点胶机,设于所述分料设备的输送机构的上方;
上料机构,靠近所述输送机构一端设置且与所述分料设备的下料机构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已点胶工件跟随传输带移动至结果检测模块下方,结果检测模块对已点胶工件进行结果检测,通过点胶结果检测识别出所述已点胶工件中的NG工件和OK工件,升降装置接收到结果检测模块的信号,以驱动载物台组件升降,从而将NG工件放置在用于承载NG工件的载物台组件以及将OK工件放置在用于承载OK工件的载物台组件,进而使NG工件堆放在一起以及OK工件堆放在一起,如此,一方面高度自动化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统一了判断工件好坏的标准,分料设备能一丝不苟地按照同一标准对工件进行评判,从而降低对已点胶工件的误判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点胶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结果检测模块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结果检测模块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下料机构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下料机构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018290370000031
Figure BDA00030182903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料设备。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分料设备包括:
机架100;
输送机构200,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00的传输组件210和与所述传输组件210驱动连接的传输带220;
结果检测模块300,设于所述传输组件210上方,所述结果检测模块300用以对已点胶工件进行点胶结果检测,通过点胶结果检测识别出所述已点胶工件中的NG工件和OK工件;以及
下料机构400,包括多个载物台组件410和驱动连接多个所述载物台组件410的升降装置420,所述升降装置420设于所述机架100且与所述结果检测模块300电连接,所述升降装置420驱动多个所述载物台组件410升降,至少一所述载物台组件410用于承载所述NG工件,至少一所述载物台组件410用以承载所述OK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已点胶工件跟随传输带220移动至结果检测模块300下方,结果检测模块300对已点胶工件进行结果检测,通过点胶结果检测识别出所述已点胶工件中的NG工件和OK工件,升降装置420接收到结果检测模块300的信号,以驱动载物台组件410升降,从而将NG工件放置在用于承载NG工件的载物台组件410以及将OK工件放置在用于承载OK工件的载物台组件410,进而使NG工件堆放在一起以及OK工件堆放在一起,如此,一方面高度自动化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统一了判断工件好坏的标准,分料设备能一丝不苟地按照同一标准对工件进行评判,从而降低对已点胶工件的误判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OK工件指符合生产标准的良好工件,NG工件指不符合生产标准的不良工件,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OK工件可以是品质极好的工件,NG工件可以是品质一般的工件。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结果检测模块300包括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相机、设于所述CCD相机310与所述输送机构200之间的同轴光源模块320以及与所述CCD相机310电连接的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与所述升降装置420电连接。CCD相机310通过拍摄已点胶工件获得已点胶工件的图像,将该图像传输至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对该图像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出已点胶工件中的NG工件和OK工件,进而信号处理器通知升降装置420升降载物台组件410以使载物台组件410能承接对应的已点胶工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图像通过与预设在信号处理器的图像相比较和分析,从而识别出该已点胶工件是NG工件还是OK工件。可以理解,CCD相机310仅有一个或几个输出节点统一读出,因此信号输出的一致性非常好,从而降低对已点胶工件的误判率。当分料设备处于光线不足的环境内,则需要同轴光源模块320对已点胶工件进行补光,同轴光源提供比传统光源更均匀的照明,同时还避免已点胶工件反光,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降低了对已点胶工件的误判率。
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倘若出于功耗考虑,可以采用CMOS(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相机来对已点胶工件进行点胶结果检测。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结果检测模块300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00的固定底块330、连接所述固定底块330的相机固定组件340以及连接所述固定底块330的光源固定组件350,所述CCD相机310连接所述相机固定组件340,所述同轴光源模块320连接所述光源固定组件350,所述固定底块330设有第一长孔330a,所述第一长孔330a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输送机构200的宽度方向相并行,所述机架100设有与所述第一长孔330a相对的多个第一紧固孔,所述结果检测模块300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长孔330a和一所述第一紧固孔的第一紧固件。CCD相机310通过相机固定组件340间接连接于固定底块330,同轴光源模块320通过光源固定组件350间接连接于固定底块330,可以理解,间接连接的方式可以使得CCD相机310和同轴光源的位置在空间上更加灵活,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CCD相机310、相机固定组件340和固定底块330可拆卸连接,同轴光源模块320、光源固定组件350和固定底块330可拆卸连接,如此,便于更换损坏的相机固定组件340和损坏的光源固定组件350;固定底块330相对机架100沿输送机构200的宽度方向移动,也即第一长孔330a相对第一紧固孔沿输送机构200的宽度方向移动,通过第一紧固件紧固第一长孔330a与第一紧固孔来固定相机固定组件340跟随固定底块330移动后的位置以及光源固定组件350跟随固定底块330移动后的位置,以此间接调整CCD相机310和同轴光源模块320的位置,从而适应不同位置的已点胶工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紧固孔沿第一长孔330a长度方向依次布设,如此,可以扩大第一长孔330a可调节的范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为螺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还可以为螺钉。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块330的下部沿所述固定底块330的厚度方向延伸出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机架100抵接,所述第一长孔330a设于所述固定部。当CCD相机310与同轴光源模块320、CCD相机310与已点胶工件或同轴光源模块320与已点胶工件有距离要求时,固定底块330会具有较高的高度,可以理解,该高度越小,第一长孔330a的孔深就能越小,通过在固定底块330的下部设置固定部,可以减小第一长孔330a的孔深数值,从而减小第一紧固件的长度,进而减小第一长孔330a和第一紧固件的加工成本以及加工难度。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块330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槽330b,所述机架100抵接所述定位槽330b的底壁和侧壁。定位槽330b的底壁和侧壁抵接机架100,推动固定底块330沿定位槽330b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长孔330a沿定位槽330b的延伸方向移动,进而调节CCD相机310和同轴光源模块320在第一长孔330a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定位槽330b的侧壁抵接机架100可以避免固定底块330朝第一长孔330a的宽度方向移动,如此,为第一长孔330a在其宽度方向上提供定位,也即为CCD相机310和同轴光源模块320在第一长孔330a的宽度方向提供定位。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相机固定组件340设有第二长孔340a,所述固定底块330设有与所述第二长孔340a相对的多个第二紧固孔,所述结果检测模块300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长孔340a和一所述第二紧固孔的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长孔340a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相机固定组件340相对固定底块330沿上下方向移动,也即第二长孔340a相对第二紧固孔沿上下方向移动,通过第二紧固件紧固第二长孔340a与第二紧固孔来固定相机固定组件340移动后的位置,以此间接调整CCD相机310的位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紧固孔沿第二长孔340a长度方向依次布设,如此,可以扩大第二长孔340a可调节的范围,第二紧固件为螺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紧固件还可以为螺钉。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固定组件350包括连接所述固定底块330的第一光源固定件35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光源固定件351的第二光源固定件352,所述第二光源固定件352设有第三长孔350a,所述第一光源固定件351设有与所述第三长孔350a相对的多个第三紧固孔,所述结果检测模块300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三长孔350a和一所述第三紧固孔的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三长孔350a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第二光源固定件352相对第一光源固定件351沿上下方向移动,也即第三长孔350a相对第三紧固孔沿上下方向移动,通过第三紧固件紧固第三长孔350a与第三紧固孔来固定第二光源固定件352移动后的位置,以此间接调整同轴光源模块320的位置,另外,第一光源固定件351补偿同轴光源模块320于第三长孔350a孔深方向的位置,使得同轴光源模块320可以相对CCD相机310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三紧固孔沿第三长孔350a长度方向依次布设,如此,可以扩大第一长孔330a可调节的范围,第三紧固件为螺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紧固件还可以为螺钉。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结果检测模块300还包括设于所述相机固定组件340的线缆固定件360。当结果检测模块300有较多线需要与其他部件连接时,倘若不整理这些线,在结果检测模块300或其他部件移动时,可能会由于线与线相互缠绕引发接触不良或阻碍结果检测模块300或其他部件移动,这对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人员安全保障是非常不利的,通过设置线缆固定件360,将线有序缠绕至线缆固定件360上,以减小线与线之间相互缠绕的现象的发生概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缆固定件360设有多个横向贯通的线孔360a。可以理解,线穿设于多个横向贯通的线孔360a,线部分收纳进线孔360a内,通过线孔360a极大限制了线的移动,如此,进一步减小线与线之间相互缠绕的现象的发生概率,另外横向线孔360a便于使用者将线穿设于线孔360a内,非常方便,符合人们的习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部分所述线孔360a沿上下方向依次布设且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另一部分所述线孔360a沿上下方向依次布设且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部分线孔360a的一所述线孔360a对应连通所述另一部分线孔360a的一所述线孔360a,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如此至少具有两种不同孔深方向的线孔360a,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的走线需求,另外,部分所述线孔360a沿上下方向依次布设,另一部分所述线孔360a沿上下方向依次布设,如果要尽可能多地布设线孔360a,则需要下方方向上线孔360a与线孔360a之间间隔小,通过所述部分线孔360a的一所述线孔360a对应连通所述另一部分线孔360a的一所述线孔360a,可以尽可能地利用线缆固定件360的空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输送机构200的长度方向相并行,第二方向与输送机构200的宽度方向相并行,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与输送机构的长度方向相并行,第一方向与输送机构的宽度方向相并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点胶设备,该点胶设备包括点胶机500、上料机构600和前述的分料设备,该分料设备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点胶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点胶机500,设于所述分料设备的输送机构200的上方;上料机构600,靠近所述输送机构200一端设置且与所述分料设备的下料机构400相对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5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载物台组件410包括载物台411和并行间设于所述载物台411上的第一限位件412和第二限位件413,所述第一限位件412可发生弹性形变,料盒夹设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12和所述第二限位件413之间;以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升降装置420驱动载物台组件410沿上下方向运动,料盒跟随载物台组件410沿上下方向运动,其中,第一限位件412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工作人员通过将料盒的一侧朝第一限位件412抵推,使第一限位件412发生弹性形变,以增大第一限位件412与第二限位件413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向下放置料盒并且松手,第一限位件412具有复原的趋势,使第一限位件412和第二限位件413向料盒挤压,从而使得料盒稳定于第一限位件412和第二限位件413之间,如此使得料盒可平稳地跟随载物台411沿上下方向运动,从而承载已点胶工件,料盒不会因与已点胶工件相互作用而发生位移,以确保料盒都能在同一位置承接已点胶工件,从而使得NG工件和OK工件能分别规整堆叠。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412设于所述第二限位件413与所述升降装置420之间。可以理解,工作人员位于载物台411背离升降装置420的一侧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料盒抵接第一限位件412,且朝远离工作人员的方向推动料盒使第一限位件412发生弹性形变,如此,符合人们的工作习惯,可以避免与人们工作习惯相左的方式出现,如朝靠近工作人员的方向推动料盒使第一限位件412发生弹性形变。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沿已点胶工件的输送方向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载物台411、第一限位件412和第二限位件413沿横向方向延伸,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载物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沿上下方向延伸。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412包括设于所述载物台411的固定件4121和连接所述固定件4121的限位导向板4122,所述限位导向板4122具有与所述固定件4121连接的稳固部和连接所述稳固部的自由部,所述自由部可发生弹性形变且抵接所述料盒,所述自由部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413且绕所述第一限位件412的延伸方向形成多个折弯部,所述自由部的末端靠近所述载物台411。限位导向板4122的自由部具有多个折弯部,自由部的末端靠近所述载物台411,因此,限位导向板4122呈半包围状,限位导向板4122直接设于载物台411上会增大加工成本,限位导向板4122通过固定件4121间接连接载物台411可以减少对限位导向板4122钣金加工成本以及减小钣金加工的难度;自由部的多个折弯部可以提高自由部弹性形变的能力;自由部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413可以使可发生弹性形变的自由部抵接料盒;自由部绕所述第一限位件412的延伸方向形成多个折弯部,可以理解,多个折弯部之间形成有自上朝下倾斜的导向面,料盒通过抵接自由部使自由部发生弹性形变且沿自由部的导向面向下滑移,最后料盒夹设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12和第二限位件413之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导向板4122为的材质为金属。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不设置固定件和限位导向板,第一限位件整体采用橡胶材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4121设有第四长孔,所述第四长孔的长度方向为自所述第一限位件412朝所述第二限位件413的方向,所述载物台411设有多个与所述第四长孔相对的第四紧固孔,所述载物台组件410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四长孔和一所述第四紧固孔的第四紧固件,所述第四紧固件用以紧固所述固定件4121与所述载物台411。可以理解,移动固定件4121改变第四长孔相对第四紧固孔的位置,可以改变限位导向板4122相对第二限位件413之间的距离,如此,第一限位件412和第二限位件413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料盒。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紧固件为螺栓,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四紧固件还可以为螺钉。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导向板4122的自由部开设有自所述自由部朝所述稳固部延伸的缺口。开设有自自由部朝稳固部延伸的缺口有利于提高限位导向板4122的弹性形变能力。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自由部还于上下方向上开设有与第四长孔相对的过孔,以方便第四紧固件穿设安装于第四长孔和第四紧固孔,并且该过孔还能进一步地提升限位导向板4122的弹性形变能力。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413包括设于所述载物台411且抵接料盒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第一限位件412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自上朝下倾斜设置。料盒可以通过第一导向斜面自上朝下滑移,最终抵接载物台411,如此,工作人员无需花大量时间将料盒完全对准第一限位件412和第二限位件413之间的位置,只需将料盒抵住第二限位件413向下推动,使料盒沿第一导向斜面滑移,料盒就能夹设于第一限位件412和第二限位件413之间,非常方便。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413还包括设于所述限位块上侧的限位调节件,所述限位调节件朝所述第一限位件412延伸出限位折弯部4133,所述限位折弯部4133的一部分并行于所述载物台411,另一部分抵接所述料盒且可沿第一限位件412的延伸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所述载物台组件410还包括设于所述载物台411且与所述限位折弯部4133相并行的第三限位件414,所述第三限位件414抵接料盒,所述第三限位件414靠近所述限位折弯部4133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面自上朝下倾斜设置。可以理解,料盒夹设于限位折弯部4133与第三限位件414之间,限位折弯部4133的折弯处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料盒通过抵接料盒的限位折弯部4133的折弯处以及第三限位件414的第二导向斜面,然后向下推动料盒,料盒抵接于限位折弯部4133的另一部分使限位折弯部4133的另一部分发生弹性形变,因此限位折弯部4133具有朝料盒方向复原的趋势,以此限位折弯部4133和第三限位件414挤压料盒,料盒可稳定地夹设于限位折弯部4133和第三限位件414之间。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折弯部4133的一部分并行于载物台411为限位折弯部4133的另一部分提供了弹性形变的空间。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调节件设有第五长孔,所述第五长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限位件412延伸方向相并行,所述限位块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五长孔相对的第五紧固孔,所述载物台组件410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五长孔和一所述第五紧固孔的第五紧固件,所述第五紧固件用以紧固所述第二限位件413和所述限位块。可以理解,移动限位调节件改变第五长孔相对第五紧固孔的位置,可以改变限位折弯部4133相对第三限位件414之间的距离,如此,限位折弯部4133和第三限位件414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料盒。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五紧固件为螺栓,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五紧固件还可以为螺钉。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物台组件410还包括驱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420的连接板415,多个所述载物台组件410均连接所述连接板415。连接板415为多个载物台组件410提供较多安装位。
可选地,所述下料结构还包括接近开关,所述载物台411设有收容所述接近开关的收容槽411a。接近开关可以检测载物台411上是否有料盒,当检测到没有料盒时会发出警报以提醒使用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分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输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的传输组件和与所述传输组件驱动连接的传输带;
结果检测模块,设于所述传输组件上方,所述结果检测模块用以对已点胶工件进行点胶结果检测,通过点胶结果检测识别出所述已点胶工件中的NG工件和OK工件;以及
下料机构,包括多个载物台组件和驱动连接多个所述载物台组件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结果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升降装置驱动多个所述载物台组件升降,至少一所述载物台组件用于承载所述NG工件,至少一所述载物台组件用以承载所述OK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检测模块包括CCD相机、设于所述CCD相机与所述输送机构之间的同轴光源模块以及与所述CCD相机电连接的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与所述升降装置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检测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的固定底块、连接所述固定底块的相机固定组件以及连接所述固定底块的光源固定组件,所述CCD相机连接所述相机固定组件,所述同轴光源模块连接所述光源固定组件,所述固定底块设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输送机构的宽度方向相并行,所述机架设有与所述第一长孔相对的多个第一紧固孔,所述结果检测模块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长孔和一所述第一紧固孔的第一紧固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块的下部沿所述固定底块的厚度方向延伸出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机架抵接,所述第一长孔设于所述固定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块的下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机架抵接所述定位槽的底壁和侧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固定组件设有第二长孔,所述固定底块设有与所述第二长孔相对的多个第二紧固孔,所述结果检测模块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二长孔和一所述第二紧固孔的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长孔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
和/或,所述光源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所述固定底块的第一光源固定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光源固定件的第二光源固定件,所述第二光源固定件设有第三长孔,所述第一光源固定件设有与所述第三长孔相对的多个第三紧固孔,所述结果检测模块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三长孔和一所述第三紧固孔的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三长孔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检测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相机固定组件的线缆固定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固定件设有多个横向贯通的线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料设备,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线孔沿上下方向依次布设且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另一部分所述线孔沿上下方向依次布设且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部分线孔的一所述线孔对应连通所述另一部分线孔的一所述线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10.一种点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分料设备;
点胶机,设于所述分料设备的输送机构的上方;
上料机构,靠近所述输送机构一端设置且与所述分料设备的下料机构相对设置。
CN202120756433.5U 2021-04-13 2021-04-13 分料设备和点胶设备 Active CN215586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6433.5U CN215586989U (zh) 2021-04-13 2021-04-13 分料设备和点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6433.5U CN215586989U (zh) 2021-04-13 2021-04-13 分料设备和点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86989U true CN215586989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71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56433.5U Active CN215586989U (zh) 2021-04-13 2021-04-13 分料设备和点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869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01658B2 (en) Electric-component supplying apparatus and circuit-board assembling method for feeding a plurality of electric-component tapes
US6269860B1 (en) Top-cover-tape feeding apparatus and top-cover-tape treating apparatus
US20170238448A1 (en)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EP0967852A2 (en) Electric-component tape feeding apparatus and electric-component supplying method
JP2000013091A (ja) 部品供給ユニット
CN215586989U (zh) 分料设备和点胶设备
CN112607290A (zh) 一种智能机械手、智能存储设备、智能取证设备及证件领取系统
CN109732297B (zh) 物料传送装置和灯源自动装配机
CN210834690U (zh) 视觉检测装置
CN211888803U (zh) 一种ffc排线自动化裁切机
CN211615354U (zh) 一种电路板夹具
CN216845958U (zh) 一种可实现不同规格端子检测的检测设备
CN106058602A (zh) 线材整备装置
CN218144060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109676341A (zh)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理线设备
CN209578678U (zh)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理线设备
CN211825719U (zh) 用于pcb板工艺研发的显微检测系统
CN211033319U (zh) 一种泡棉产品剥料装置
CN210232122U (zh) 一种电子接插件自动冲切组装设备
CN218123506U (zh) 卷绕机
CN212424894U (zh) 一种预折贴胶机
CN111137521A (zh) 一种载具
CN217837455U (zh) 机械夹爪及引线框架取放机械手
CN219708633U (zh) 一种供料装置及接膜机
CN215586988U (zh) 上料机构和点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