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82280U - 多线线夹和线束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多线线夹和线束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82280U
CN215582280U CN202121776799.5U CN202121776799U CN215582280U CN 215582280 U CN215582280 U CN 215582280U CN 202121776799 U CN202121776799 U CN 202121776799U CN 215582280 U CN215582280 U CN 215582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ing plate
buckle
buckles
wir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67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nuo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nuo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nuo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nuo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67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82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82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82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线线夹以及线束固定结构;所述多线线夹包括放置板、第一卡扣以及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沿所述放置板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边缘外;所述第二卡扣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其沿所述放置板的宽度方向固定于所述放置板的任一侧边缘;两个所述第一卡扣的夹持方向为重合设置;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均设有用于容置线束的卡合空间,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的卡合空间均位于所述放置板的同一侧。本实用新型可对多根线束进行约束,减少了PCB板上的器件数量,从而实现PCB板空间的优化,只需通过第一卡扣固定其中一根线束就可确定其余线束的位置,减少SMT贴片工序。

Description

多线线夹和线束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线线夹和线束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5G通讯技术应用普及,射频领域中同轴线传输高低频信号的需求增加,相应的在PCB上的线束数量增加,因此在PCB上理线成为难点。现有技术中,通常单个线夹只能固定单条线束,在PCB上固定多条线束时,通常使用多个线夹,进行多次贴片,解决理线问题。但线夹的数量增加,导致SMT贴片机器的动作时间增加,工厂库存成本增加,线夹理线次数增加,维修时需要拆除多个线夹,效率较低,且多个线夹在PCB上占用空间较大,浪费PCB布线空间,且使用多个线夹,仅能将线夹通过SMT固定在PCB上,若使用点焊固定线夹则需多次固定,线夹之间并无固定连接,多次点焊容易造成精度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多线线夹,可对三根线束进行约束,减少了PCB板上的器件数量,从而实现PCB板空间的优化,只需通过第一卡扣固定其中一根线束就可确定另外两根线束的位置,减少SMT贴片工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线线夹,包括放置板、第一卡扣以及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的数量为至少为两个,其沿所述放置板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边缘外;所述第二卡扣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其沿所述放置板的宽度方向固定于所述放置板的任一侧边缘;两个所述第一卡扣的夹持方向为重合设置;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均设有用于容置线束的卡合空间,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的卡合空间均位于所述放置板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线线夹,可同时对多根线束进行固定,其中一根线束的两端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卡扣卡合固定并位于所述放置板一侧表面,其余线束可通过第二卡扣固定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边缘中的任一边缘,且由于所述第二卡扣沿所述放置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余的每一线束仅由一个第二卡扣限制活动,两端留有弯曲空间,可根据需求对线束进行弯折。本实用新型的多线线夹可对多条线束进行约束,减少了PCB板上的器件数量,从而实现PCB板空间的优化,只需通过第一卡扣固定其中一根线束就可确定其余线束的位置,减少SMT贴片工序。
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凸起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侧边缘的两块第一夹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放置板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夹板的第一凸起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凸起设置。两块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放置板形成了可容置线束的容置空间,并通过第一凸起部限制线束的位移,从而将线束固定于所述放置板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第二连接板以及凸起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两侧边缘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卡扣固定连接于所述放置板一侧边缘的中部。两块所述第二夹板与第二连接板形成了可容置线束的容置空间,第二卡扣固定于所述放置板的中部,对线束的中部进行固定,则线束的两端可根据需求进行挠性弯折,使线束的安装更灵活。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或靠近所述放置板一侧的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远离所述放置板一侧的所述第二夹板包括第二接触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的所述第二凸起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接触部朝向靠近所述放置板的方向凸起设置。所述第二卡扣通过第二凸起部限制线束的位移,将线束固定于放置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包括上述的多线线夹、至少一条线束、焊接材料层以及待安装部件;所述线束卡合于两个所述第一卡扣和/或第二卡扣;所述焊接材料层固定于所述放置板背向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的卡合空间的一侧,所述放置板通过所述焊接材料层焊接固定于所述待安装部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固定结构中,所述多线线夹通过焊接材料层固定于所述待安装部件,即通过焊接方式将线束固定于所述待安装部件上;多线线夹可固定三根线束,当线束数量为不少于一根,只需确定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扣的线束的焊接位置,即可确定其余线束的位置,一次焊接即可同时固定若干线束。
进一步,第二卡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沿所述放置板的宽度方向固定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边缘,所述线束为三条,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卡扣和两个第二卡扣的卡合空间卡合固定于所述放置板。此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一个多线线夹同时固定三根线束,将其中一根线束通过两个第一卡扣固定其两端,从而固定于所述放置板上,将其余两根线束通过第二卡扣固定于所述放置板的中部,对线束的中部进行固定,线束的两端可根据需求进行弯折,使线束的安装更灵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包括上述的多线线夹,至少一条线束和固定件;所述放置板为钣金件;所述线束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扣和/或第二卡扣;所述放置板背向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的卡合空间的一侧设有若干点焊位,所述放置板激光焊接固定于所述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束固定结构,在安装时,激光点焊于所述点焊位,使钣金制成的多线线夹与所述固定件固定,再使用所述多线线夹固定多根线束,从而将线束固定于固定件上,只需进行一次激光点焊,即可固定多根线束,减少操作次数,提高效率。
进一步,第二卡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沿所述放置板的宽度方向固定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边缘,所述线束为三条,穿过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卡合空间卡合固定于所述放置板。此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一个多线线夹同时固定三根线束,将其余两根线束通过第二卡扣和第三卡扣固定于所述放置板的中部,对线束的中部进行固定,则线束的两端可根据需求进行弯折,使线束的安装更灵活。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多线线夹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1多线线夹的后视图。
图3是实施例1多线线夹固定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线束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线束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此外,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相同技术特征的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不一定描述次序或时间顺序。在合适的情况下术语是可以互换的。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类似地,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同样使用术语“固定”、“连接”,不应理解为限于直接的连接。因此,表达“装置A与装置B连接”不应该限于装置或系统中装置A直接连接到装置B,其意思是装置A与装置B之间具有路径,这可以是包括其他装置或工具的路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多线线夹1,图1是多线线夹1的主视图,图2是多线线夹1的后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多线线夹1包括放置板14、第一卡扣11、以及第二卡扣12;
第一卡扣1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沿放置板14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于放置板14的两侧边缘外;第二卡扣1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其沿放置板14的宽度方向固定于放置板14的任一侧边缘;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12均设有用于容置线束2的卡合空间,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12的卡合空间均位于放置板14的同一侧。
本实施例1提供的多线线夹1,可同时对多根线束2进行固定,其中一根线束2的两端通过两个第一卡扣11卡合固定并位于放置板14一侧表面,其余线束2可通过第二卡扣12固定于放置板14的两侧,且由于第二卡扣12沿放置板14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余的每一线束2仅由一个第二卡扣12限制活动,两端留有弯曲空间,可根据需求对线束2进行弯折。本实用新型的多线线夹1可对多条线束2进行约束,减少了PCB板上的器件数量,从而实现PCB板空间的优化,只需通过第一卡扣11固定其中一根线束2就可确定其余线束2的位置,减少SMT贴片工序。
优选地,图3是多线线夹固定线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每一第一卡扣11包括第一连接板112以及凸起固定于第一连接板112两侧边缘的两块第一夹板111;第一连接板112与放置板14边缘固定连接;第一夹板111包括第一接触部1111和第一凸起部1112,第一接触部1111的一侧与第一连接板112固定连接,第一接触部1111的另一侧与第一凸起部1112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夹板111的第一凸起部1112相对于第一接触部1111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凸起设置。两块第一夹板111与放置板14形成了可容置线束2的容置空间,并通过第一凸起部1112限制线束2的位移,从而将线束2固定于放置板14上。
优选地,如图1-3所示,第二卡扣12包括第二连接板122以及凸起固定于第二连接板122两侧边缘的两块第二夹板121,第二卡扣12固定于放置板14一侧边缘的中部。
如图3所示,两块第二夹板121与第二连接板122形成了可容置线束2的容置空间,第二卡扣12固定于放置板14的中部,对线束2的中部进行固定,则线束2的两端可根据需求进行挠性弯折,使线束2的安装更灵活。
更优地,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板122和/或靠近所述放置板一侧的所述第二夹板与放置板14固定连接;远离放置板14一侧的第二夹板121包括第二接触部1211和第二凸起部1212,第二接触部1211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板122固定连接,第二接触部1211的另一侧与第二凸起部1212固定连接;第二夹板121的第二凸起部1212相对于第二接触部1211朝向靠近放置板14的方向凸起设置。第二卡扣12通过第二凸起部1212限制线束2的位移,将线束2固定于放置板14的两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图4是线束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多线线夹1、至少一条线束2、焊接材料层4以及待安装部件3;线束2卡合于两个第一卡扣11和/或第二卡扣12;焊接材料层4固定于放置板14背向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12的卡和空间的一侧,放置板14通过焊接材料层4焊接固定于待安装部件3。
本实施例2提供的线束固定结构中,多线线夹1通过焊接材料层4固定于待安装部件3,即通过焊接方式将线束2固定于待安装部件3上;多线线夹1可固定三根线束2,当线束2数量为不少于一根,只需确定卡合于第一卡扣11的线束2的焊接位置,即可确定其余线束2的位置,一次焊接即可同时固定若干线束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焊接材料层4为锡膏层。
优选地,第二卡扣1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沿放置板14的宽度方向固定于放置板14的两侧边缘,线束2为三条,穿过两个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12的卡合空间卡合固定于放置板14。此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一个多线线夹1同时固定三根线束2,将其中一根线束2通过两个第一卡扣11固定其两端,从而固定于放置板14上,将其余两根线束2通过第二卡扣12固定于放置板14的中部,对线束2的中部进行固定,线束2的两端可根据需求进行弯折,使线束2的安装更灵活。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提供另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图5是另一种线束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线束固定结构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多线线夹1、至少一条线束2和固定件5;放置板14为钣金件;
线束2卡合于第一卡扣11和/或第二卡扣12;放置板14背向第一卡扣11和第二卡扣12的卡合空间的一侧设有若干点焊位1121,放置板14激光焊接固定于固定件5。
本实施例3提供的线束固定结构,在安装时,激光点焊于点焊位1121,使钣金制成的多线线夹1与固定件5固定,再使用多线线夹1固定多根线束2,从而将线束2固定于固定件5上,只需进行一次激光点焊,即可固定多根线束2,减少操作次数,提高效率。
优选地,第二卡扣1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沿放置板14的宽度方向固定于放置板14的两侧边缘,线束2为三条,穿过两个第一卡扣11、第二卡扣12的卡合空间卡合固定于放置板14。此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一个多线线夹1同时固定三根线束2,从而固定于放置板14上,将其余两根线束2通过第二卡扣12和第三卡扣13固定于放置板14的中部,对线束2的中部进行固定,线束的两端2可根据需求进行弯折,使线束2的安装更灵活。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8)

1.一种多线线夹,其特征在于:
包括放置板、第一卡扣以及第二卡扣;
所述第一卡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沿所述放置板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边缘外;
所述第二卡扣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其沿所述放置板的宽度方向固定于所述放置板的任一侧边缘;
两个所述第一卡扣的夹持方向为重合设置;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均设有用于容置线束的卡合空间,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的卡合空间均位于所述放置板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线夹,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凸起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侧边缘的两块第一夹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放置板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夹板的第一凸起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凸起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线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第二连接板以及凸起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两侧边缘的两块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卡扣固定连接于所述放置板一侧边缘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线线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或靠近所述放置板一侧的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远离所述放置板一侧的所述第二夹板包括第二接触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的第二凸起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接触部朝向靠近所述放置板的方向凸起设置。
5.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线线夹、至少一条线束、焊接材料层以及待安装部件;所述线束卡合于两个所述第一卡扣和/或第二卡扣;所述焊接材料层固定于所述放置板背向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的卡位空间的一侧,所述放置板通过所述焊接材料层焊接固定于所述待安装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二卡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沿所述放置板的宽度方向固定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边缘,所述线束为三条,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卡扣和两个第二卡扣的卡合空间卡合固定于所述放置板。
7.一种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线线夹、至少一条线束和固定件;所述放置板为钣金件;
所述线束卡合于两个所述第一卡扣和/或第二卡扣;所述放置板背向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的卡合空间的一侧设有若干点焊位,所述放置板激光焊接固定于所述固定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二卡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沿所述放置板的宽度方向固定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边缘,所述线束为三条,穿过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卡合空间卡合固定于所述放置板。
CN202121776799.5U 2021-07-30 2021-07-30 多线线夹和线束固定结构 Active CN215582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6799.5U CN215582280U (zh) 2021-07-30 2021-07-30 多线线夹和线束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6799.5U CN215582280U (zh) 2021-07-30 2021-07-30 多线线夹和线束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82280U true CN215582280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30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6799.5U Active CN215582280U (zh) 2021-07-30 2021-07-30 多线线夹和线束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82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5290B (zh) 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160087B2 (en) Board connecting terminal
JPH0951182A (ja) 部品の取付装置
JP2004189023A (ja) 自動車用窓ガラスの端子及びその取付け方法
CN215582280U (zh) 多线线夹和线束固定结构
US72140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tine plate
US4752244A (en) Zero insertion force edge clip interconnect pin
US8961200B2 (en) Connector and solder sheet
US6443752B1 (en) Terminal
EP1228574A2 (en) Card connector and portable telephone having the same
CN210247152U (zh) 组合拼接式电路板
CN111009716A (zh) 天线、辅助装置及线夹
CN216291000U (zh) 一种同轴线固定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0926286U (zh) 天线、辅助装置及线夹
CN112788837B (zh) 射频线的固定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7589334U (zh) 模组采样总成及电池包
CN217333043U (zh) 一种pcb卡扣及液晶显示模组
JP4572140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の接続構造
CN215266690U (zh) 电连接件和电子设备
CN218768023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内存条卡固装置
CN212064653U (zh) 固定装置及固定板
CN217903685U (zh) 一种变频器用插入式卡扣结构
CN218416810U (zh) 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0932194B (zh) 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布线板及电子设备
CN211792696U (zh) 一种电子设备用5g屏蔽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