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52404U - 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52404U
CN215552404U CN202121908680.9U CN202121908680U CN215552404U CN 215552404 U CN215552404 U CN 215552404U CN 202121908680 U CN202121908680 U CN 202121908680U CN 215552404 U CN215552404 U CN 215552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electromagnetic
shaped part
electromagnetic coil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086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林
穆世祥
王鑫
李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rcomb Auto Parts System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rcomb Auto Parts System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rcomb Auto Parts System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rcomb Auto Parts System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086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52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52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52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包括固定在车架与车桥之间的减振器和电磁元件,所述减振器与车轮对应设置,所述电磁元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底部的第一棒状部件、绕制在所述第一棒状部件的第一电磁线圈、固定在所述车桥上的第二棒状部件以及绕制在所述第二棒状部件的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一棒状部件、所述第二棒状部件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中具备可调范围广、响应及时、舒适性更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架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底盘悬架减振器系统,大多使用减振器搭配气囊/弹簧原件吸收路面的冲击能量,将机械能转换为热能,其存在几种弊端:路况不同,路面传递至气囊/弹性元件的能量不同,不同的路况需求弹性元件对应不同的尺寸、参数特性,以达到最佳的吸收能力,但气囊活塞形状/板簧的弹性曲线已定,很难适应不同的路面冲击,故传统悬架减振器系统兼顾多路况的能力较为局限;气囊/板簧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其性能会出现变化,出现漏气、变形、刚度值衰减等不良情况,会降低车辆的舒适性、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可调范围窄、响应不及时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包括固定在车架与车桥之间的减振器和电磁元件,所述减振器与车轮对应设置,所述电磁元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底部的第一棒状部件、绕制在所述第一棒状部件的第一电磁线圈、固定在所述车桥上的第二棒状部件以及绕制在所述第二棒状部件的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一棒状部件、所述第二棒状部件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
所述弹性元件采用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棒状部件连接,螺旋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棒状部件连接。
所述第一棒状部件、所述第二棒状部件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棒状部件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棒状部件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第一电磁线圈是由漆包线在所述第一棒状部件上绕制成螺旋形,所述第二电磁线圈是由漆包线在所述第二棒状部件上绕制成螺旋形,所述第一电磁线圈与所述第一棒状部件相互绝缘,所述第二电磁线圈与所述第二棒状部件相互绝缘。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磁元件替代传统的空气弹簧/螺旋弹簧/板簧等弹性元件,具备可调范围广、响应及时、舒适性更好,使用寿命更久,容易标定的优点;通过设置电磁元件能调整悬架的舒适性,通过增大或减小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来改变螺旋弹簧的刚度,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电流的大小根据受冲击情况而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包括固定在车架10和车桥20之间且与车轮30对应设置的减振器1和电磁元件2。
电磁元件2包括固定在车架10底部的第一棒状部件21、绕制在第一棒状部件21的第一电磁线圈22、固定在车桥20上的第二棒状部件23以及绕制在第二棒状部件23的第二电磁线圈24,通过改变第一电磁线圈22与第二电磁线圈24的电流大小与方向,以调整第一棒状部件21与第二棒状部件23的吸力或斥力,第一棒状部件21、第二棒状部件23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25,弹性元件25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棒状部件21连接,螺旋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棒状部件23连接。
具体的,第一棒状部件21、第二棒状部件23均为圆柱形结构,第一棒状部件21的轴线与第二棒状部件23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一棒状部件21、第二棒状部件23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可使用FeCoV、DT4、DT8等材质。
第一电磁线圈22是由漆包线在第一棒状部件21上绕制成螺旋形,第二电磁线圈24是由漆包线在第二棒状部件23上绕制成螺旋形。第一电磁线圈22与第一棒状部件21相互绝缘,第二电磁线圈24与第二棒状部件23相互绝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车轮30随路面冲击上下移动时,车桥20与车轮30同时运动,触发减振器1做拉压运动,第一棒状部件21、第一电磁线圈22相对第二棒状部件23、第二电磁线圈24做拉压运动;具体的,当车轮30快速向上运动时,减振器1做压缩运动,车轮的冲击加速度超过预设定值,通过线性的增大第一电磁线圈22、第二电磁线圈24电流大小,增大第一棒状部件21、第二棒状部件23之间吸引力,线性的降低悬架的弹性刚度,螺旋弹簧始终是受压缩,故其始终是向外输出力,人为的增大线圈电流能使用电磁力压缩螺旋弹簧以降低螺旋弹簧刚度,使车身受到柔性冲击;当车轮30缓速向上运动时,减振器1做压缩运动,车轮的冲击加速度低于预设定值,第一电磁线圈22、第二电磁线圈24电流大小不做改变,完全依靠螺旋弹簧本身的线性刚度为车辆提供舒适性及支撑;当车轮30快速向下运动时,减振器1做拉伸运动,车轮的冲击加速度低于某设定值,通过增大第一电磁线圈22、第二电磁线圈24电流大小,第一棒状部件21、第二棒状部件23之间相斥力,线性的增加悬架的弹性刚度,使车轮与地面迅速贴合,保证对车辆的有效支撑;当车轮30缓速向下运动时,减振器1做拉伸运动,第一电磁线圈22、第二电磁线圈24电流大小不做改变,完全依靠螺旋弹簧本身的线性刚度为车辆提供舒适性及支撑。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磁元件2能调整悬架的舒适性,通过增大或减小第一电磁线圈22、第二电磁线圈24的电流大小来改变螺旋弹簧的刚度,第一电磁线圈22、第二电磁线圈24电流的大小根据受冲击情况而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架(10)与车桥(20)之间减振器(1)和电磁元件(2),所述减振器(1)与车轮(30)对应设置,所述电磁元件(2)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10)底部的第一棒状部件(21)、绕制在所述第一棒状部件(21)的第一电磁线圈(22)、固定在所述车桥(20)上的第二棒状部件(23)以及绕制在所述第二棒状部件(23)的第二电磁线圈(24),所述第一棒状部件(21)、所述第二棒状部件(23)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25)采用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棒状部件(21)连接,螺旋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棒状部件(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棒状部件(21)、所述第二棒状部件(23)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棒状部件(2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棒状部件(23)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线圈(22)是由漆包线在所述第一棒状部件(21)上绕制成螺旋形,所述第二电磁线圈(24)是由漆包线在所述第二棒状部件(23)上绕制成螺旋形,所述第一电磁线圈(22)与所述第一棒状部件(21)相互绝缘,所述第二电磁线圈(24)与所述第二棒状部件(23)相互绝缘。
CN202121908680.9U 2021-08-16 2021-08-16 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 Active CN215552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8680.9U CN215552404U (zh) 2021-08-16 2021-08-16 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8680.9U CN215552404U (zh) 2021-08-16 2021-08-16 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52404U true CN215552404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35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08680.9U Active CN215552404U (zh) 2021-08-16 2021-08-16 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52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90244A1 (en) Combined spring compensation suspension device
CN109027115A (zh) 一种发电机减震器
CN103225668A (zh) 一种感载变阻尼电磁减振系统
CN215552404U (zh) 电磁复合悬架减振系统
CN203293845U (zh) 应用惯容器的车辆被动悬架结构
CN103303085A (zh) 应用惯容器的车辆被动悬架结构
KR100488786B1 (ko) 유압식 스트럿 마운팅 구조
CN201802797U (zh) 一种新型悬架减震器缓冲块
CN206344652U (zh) 一种可实现主动与半主动切换控制的油气悬架系统
CN207481595U (zh) 一种变刚度的半主动悬架弹性部件
CN202656820U (zh) 板簧导向臂复合式空气悬架
CN2617624Y (zh) 小轮车用双重减振装置
CN201907578U (zh) 一种重型卡车车身前悬置结构
CN212685332U (zh) 一种半主动减振座椅悬架和驾驶椅
CN210068819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
CN209524036U (zh) 一种缓冲蓄能装置
CN204077439U (zh) 一种带阻尼器的可翻转减振座椅
CN202690856U (zh) 汽车减震器
JPS6113786Y2 (zh)
CN208474385U (zh) 一种双壳体多磁式磁悬浮减震器
CN215904272U (zh) 一种具有分级减震功能的汽车悬架减震装置
CN102407743B (zh) 一种重型卡车车身前悬置结构
CN214164724U (zh) 一种电动车混合动力装置
CN219406071U (zh) 一种电动车避震机构
CN212959651U (zh) 一种舒适性好的电动车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