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47823U - 一种工装转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装转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47823U
CN215547823U CN202120323917.0U CN202120323917U CN215547823U CN 215547823 U CN215547823 U CN 215547823U CN 202120323917 U CN202120323917 U CN 202120323917U CN 215547823 U CN215547823 U CN 215547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pull rod
hollow rotating
hollow
pow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239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定仁
张志权
潘鑫杰
马培林
张丽朋
黎章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Ding Cast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Ding Cast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Ding Cast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Ding Cast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239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47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47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47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转动装置,包括壳体、中空转轴、拉杆、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及用于安装产品的安装治具;中空转轴为中空状,拉杆可沿轴向活动地套设于中空转轴内;安装治具设置于中空转轴的一端;第一动力装置的行动端与中空转轴传动连接,并带动中空转轴沿轴心线自转,进而带动安装治具上的产品转动;第二动力装置的行动端与拉杆的第一端传动连接,并带动拉杆做轴向的平移往复运动。这种工装转动装置采用多轴联动的方式,对复杂的产品进行抛光,装置适应性强,且中空转轴内设置拉杆的方式也节约了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工装转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装转动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为了满足抛光产品多样性的需求,多轴联动成了至关重要因素。目前的抛光机器人的技术层面上,抛光布轮轴只有Z轴上下移动,与U轴的±90偏摆角度的轴动,其适配的产品十分有限,无法对一些复杂的产品进行抛光。例如一部分水龙头产品,水管内部有开关阀,通过拉伸内部的开关阀即可使外侧的开关改变状态,而现有的抛光装置无法自动轴向地拉伸水管内部的开关阀,对此类水龙头产品的部分位置无法进行抛光。为了使布轮的径向相对工件装夹的轴向转动,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款工装可以绕工件装夹的轴向自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抛光轮无法适用于一些复杂的产品的问题,提供一种工装转动装置。
一种工装转动装置,包括壳体、中空转轴、拉杆、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及用于安装产品的安装治具;所述中空转轴为中空状,所述拉杆可沿轴向活动地套设于所述中空转轴内;所述安装治具设置于所述中空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行动端与所述中空转轴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中空转轴沿轴心线自转,进而带动所述安装治具上的产品转动;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行动端与所述拉杆的第一端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拉杆做轴向的平移往复运动。
其中,为了使得安装在安装治具上的产品与拉杆上的待拉紧部件同步转动,避免其相互摩擦,所述安装治具或所述中空转轴上设有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与所述拉杆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拉杆绕轴心线同步自转。
其中,为了产品的连接,也为了更加便捷地使得中空装置与拉杆同步转动,所述传动部为所述安装治具上的非圆形的槽孔,所述拉杆远离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第二端为与所述槽孔相适配的形状,所述拉杆的第二端可轴向活动地穿过所述槽孔,且所述安装治具转动时通过所述槽孔带动所述拉杆绕轴心线同步自转。
其中,为了轻便高效的带动拉杆的轴向运动,实现拉紧工序,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为气缸,所述拉杆通过角接触球轴承可自转地与所述气缸的行动端传动连接,且所述气缸带动所述拉杆做轴向的平移往复运动。
其中,为了便于传动部件的设置,优化两个动力装置的空间设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通过一转轴与所述中空转轴传动连接,且所述转轴的轴向与所述中空转轴的轴向相垂直。
其中,为了便于进行传动,使得转轴的轴向与中空转轴的轴向相垂直,所述中空转轴上过盈套接有第一圆锥齿轮,所述转轴的一端过盈套接有第二圆锥齿轮,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之间相啮合。
其中,为了获得较大的转矩,所述转轴上连接有减速机。
其中,为了减小阻力,使得转轴及中空转轴的自转更加轻便省力,所述转轴及所述中空转轴都通过轴承可自转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其中,为了可以便捷的调节第二圆锥齿轮的顶隙,所述转轴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圆锥齿轮的顶隙的精密螺母。
其中,为了便捷的带动中空转轴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中空转轴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中空转轴沿轴心线自转,进而带动所述安装治具上的产品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中空转轴带动安装固定在上面的产品进行转动抛光,同时,对于产品上有需要沿中空转轴轴向方向移动的部件,则通过中空转轴内部的拉杆进行拉动,进而完成全方位的抛光。本技术方案采用多轴联动的方式,对复杂的产品进行抛光,装置适应性强,且中空转轴内设置拉杆的方式也节约了空间,缩小了装置体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中空转轴来保护拉杆,设计较为巧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转动装置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中工装转动装置一实施例截面图;
图3为图1所示中工装转动装置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转动装置一实施例在去除壳体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转动装置一实施例中中空转轴及其传动连接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转动装置一实施例中拉杆及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中空转轴;11、第一圆锥齿轮;2、拉杆;3、壳体;41、转轴;42、第二圆锥齿轮;43、精密螺母;5、第二动力装置;51、角接触球轴承;6、安装治具;61、槽孔;7、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工装转动装置,包括壳体3、中空转轴1、拉杆2、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5及用于安装产品的安装治具6;中空转轴1为中空状,拉杆2可沿轴向活动地套设于中空转轴1内;安装治具6设置于中空转轴1的一端;第一动力装置的行动端与中空转轴1传动连接,并带动中空转轴1沿轴心线自转,进而带动安装治具6上的产品转动;第二动力装置5的行动端与拉杆2的第一端传动连接,并带动拉杆2做轴向的平移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中空转轴1、拉杆2、第一动力装置及第二动力装置5都设置于壳体3内部,而安装治具6则设置于壳体3外,本实施例的附图中为显示第一动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中空转轴1带动安装固定在上面的产品进行转动抛光,同时,对于产品上有需要沿中空转轴1轴向方向移动的部件,则通过中空转轴1内部的拉杆2进行拉动,进而完成全方位的抛光。本技术方案采用多轴联动的方式,对复杂的产品进行抛光,装置适应性强,且中空转轴1内设置拉杆2的方式也节约了空间,缩小了装置体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中空转轴1来保护拉杆2,设计较为巧妙。
其中,为了使得安装在安装治具6上的产品与拉杆2上的待拉紧部件同步转动,避免其相互摩擦,安装治具6或中空转轴1上设有传动部;传动部与拉杆2传动连接,并带动拉杆2绕轴心线同步自转。这样在在安装治具6转动时不影响拉杆2与安装治具6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了工装转向。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传动部为安装治具6上的非圆形的槽孔61,拉杆2远离第二动力装置5的第二端为与槽孔61相适配的形状,拉杆2的第二端可轴向活动地穿过槽孔61,且安装治具6转动时通过槽孔61带动拉杆2绕轴心线同步自转。该设置可以便于产品的连接,也为了更加便捷使得中空装置与拉杆2同步转动,该槽孔61可以为方形、椭圆形等多种形状。
可以理解的是,当然该传动部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可活动的夹紧装置,在需要转动时将拉杆2夹紧,在第二动力装置5需要带动拉杆2轴向拉伸时则松开拉杆2。当然,其设置的位置也可以为中空转轴1上。其结构不以本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为限。
其中,为了轻便高效的带动拉杆2的轴向运动,实现拉紧工序,第二动力装置5为气缸,拉杆2通过角接触球轴承51可自转地与气缸的行动端传动连接,且气缸带动拉杆2做轴向的平移往复运动。当然,该第二动力装置5也可以为其他装置,例如直线电机、带丝杆的电机等结构,其不以本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为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传动部件的设置,优化两个动力装置的空间设置,第一动力装置通过一转轴41与中空转轴1传动连接,且转轴41的轴向与中空转轴1的轴向相垂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中空转轴1上过盈套接有第一圆锥齿轮11,转轴41的一端过盈套接有第二圆锥齿轮42,第一圆锥齿轮11与第二圆锥齿轮42之间相啮合。
需要说明的时,中空转轴1与转轴41的轴向当然也可以为相互平行等其他排列方式。两个圆锥齿轮的结构便于进行传动,使得转轴41的轴向与中空转轴1的轴向相垂直,当然,也可以通过相互垂直的两个齿轮配合等其他结构来实现转轴41与中空转轴1的垂直设置。其结构不以本实施例描述的结构为限。
其中,为了获得较大的转矩,转轴41上连接有减速机。
其中,为了减小阻力,使得转轴41及中空转轴1的自转更加轻便省力,转轴41及中空转轴1都通过轴承7可自转地设置于壳体3内。本实施例转中,转轴41及中空转轴1都分别都通过两个轴承7可自转地设置于壳体3内。
其中,为了可以便捷的调节第二圆锥齿轮42的顶隙,转轴41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二圆锥齿轮42的顶隙的精密螺母43。
其中,为了便捷的带动中空转轴1进行转动,第一动力装置为电机,电机的转动轴与中空转轴1传动连接,并带动中空转轴1沿轴心线自转,进而带动安装治具6上的产品转动。这样气缸也就不会限制气缸上的拉杆2的转动。
本技术方案通过拉杆2及中空转轴1的方式提出一种既可以装夹产品又能满足工件装夹的轴向自转的机构。实现轴向拉伸紧固,提升了抛光装置的适应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替换及改进,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工装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中空转轴、拉杆、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及用于安装产品的安装治具;所述中空转轴为中空状,所述拉杆可沿轴向活动地套设于所述中空转轴内;所述安装治具设置于所述中空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行动端与所述中空转轴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中空转轴沿轴心线自转,进而带动所述安装治具上的产品转动;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行动端与所述拉杆的第一端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拉杆做轴向的平移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治具或所述中空转轴上设有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与所述拉杆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拉杆绕轴心线同步自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为所述安装治具上的非圆形的槽孔,所述拉杆远离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第二端为与所述槽孔相适配的形状,所述拉杆的第二端可轴向活动地穿过所述槽孔,且所述安装治具转动时通过所述槽孔带动所述拉杆绕轴心线同步自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为气缸,所述拉杆通过角接触球轴承可自转地与所述气缸的行动端传动连接,且所述气缸带动所述拉杆做轴向的平移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通过一转轴与所述中空转轴传动连接,且所述转轴的轴向与所述中空转轴的轴向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装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转轴上过盈套接有第一圆锥齿轮,所述转轴的一端过盈套接有第二圆锥齿轮,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之间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装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连接有减速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装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及所述中空转轴都通过轴承可自转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装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圆锥齿轮的顶隙的精密螺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中空转轴传动连接。
CN202120323917.0U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工装转动装置 Active CN215547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3917.0U CN215547823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工装转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3917.0U CN215547823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工装转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47823U true CN215547823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38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23917.0U Active CN215547823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工装转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47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87412U (zh) 一种车床的零件打磨用固定装置
CN107984462B (zh) 一种棘轮式旋转取放机械手
CN103949959B (zh) 一种多功能磨床
CN111922847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油缸缸体表面圆周精加工装置
CN112139943A (zh) 一种可调节且适用于机械生产车间内使用的工业机器人
CN215547823U (zh) 一种工装转动装置
CN109129074B (zh) 一种双端面磨床
CN108745739A (zh) 一种小型零件喷漆机械手设备
CN114055273A (zh) 一种高精度零件加工用毛边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8342839U (zh) Scara机器人
CN114871889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生产用的电气元件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218225829U (zh) 一种缸套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05465683U (zh) 一种用于打磨抛光拉丝的五轴机床的摆臂
CN115592211A (zh) 一种用于齿轮传动装置中的齿轮齿廓修形装置
JPH0448A (ja) 運動機構
CN211440004U (zh) 一种大型结构钢焊接铣磨一体化机器人
RU235350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еханическ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изделий сложной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ой формы
CN114227574A (zh) 一种紧固件生产加工用定位工装
CN113172619A (zh)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打磨机械臂
CN108247423B (zh) 一种剥皮机用分度定位夹紧一体机
CN220881677U (zh) 一种汽车配件的高效率加工工装
CN217914173U (zh) 一种大型工件加工用电磁夹具
CN214265008U (zh) 一种光学玻璃加工用的平磨机
CN216422092U (zh) 一种磨抛加工装置
CN215847782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加工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1000 No.36 Qingxi Road, Jimei District, Xiamen, Fujian

Patentee after: XIAMEN DING CAST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219, 12 / F, 1616 Guankou Middle Road, Xiamen, Fujian, 361000

Patentee before: XIAMEN DING CASTI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