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3391U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3391U
CN215523391U CN202023347813.8U CN202023347813U CN215523391U CN 215523391 U CN215523391 U CN 215523391U CN 202023347813 U CN202023347813 U CN 202023347813U CN 215523391 U CN215523391 U CN 215523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injection pipe
base
flue gas
mix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78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潇
王楠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78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3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3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33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底座,设置在底座之上的第一火盖,该第一火盖与底座之间形成有位于中央的第一混气室,横向地贯通底座的第一引射管,该第一引射管的入气口适配有第一喷射器,第一引射管的出气口端于第一混气室连通;以及烟气通道,位于第一引射管的外围,该烟气通道的入气口端位于底座的外围,烟气通道的出气口端位于第一引射管的入气口下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能随着燃烧器中的入烟口进入烟气通道,从而实现烟气的回收利用,同时回收后的烟气能够用于引射管内的燃气和一次空气混合后的混合气进行热交换,提高混合气的初始温度,减少燃气燃烧加热一次空气的热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利用回收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燃气嵌入式灶具的燃烧器通常是置于灶具的面板之上,这种燃气灶结构中,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的火焰完全裸露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热量因热辐射或与空气对流的热交换而大部分损失,可利用的热量大大降低,同时还容易使厨房内的温度大幅上升,现有的内嵌式灶具中,也有将燃烧器置于灶具的面板下,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不仅增加了灶具内部温升,而且还是无法充分利用燃气的燃烧热量,造成燃气燃烧效率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内国内就出现了一些集热聚能,如中国专利CN203404823U所公开的“用于燃气灶的聚能圈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和如中国专利CN204042984U所公开的“一种聚能式燃气灶具”,该灶具中也具有聚能锅支架,虽然上述这样的聚能圈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能的消耗,使火焰充分与锅底进行热交换,使聚能罩吸收的热量通过热传导能尽可能多的加热锅底的同时减少火焰的热量散失,阻止热能向厨房空间辐射并隔热,提高燃气利用率。但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仍然会向厨房空间辐射热,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烟气余热,需要对现有的燃烧器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
底座;
第一火盖,设置在所述底座之上,并且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位于中央的第一混气室;
第一引射管,横向地贯通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引射管的入气口适配有第一喷射器,所述第一引射管的出气口于所述第一混气室连通;以及
烟气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引射管的外围,所述烟气通道的入气口端位于所述底座的外围,所述烟气通道的出气口端位于所述第一引射管的入气口下游。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混气室外围且相互独立的第二混气室,所述第二混气室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内壁面和外壁面、连接内壁面和外壁面的底壁以及覆盖在所述内壁面和外壁面上方的第二火盖,所述烟气通道包括有与所述底壁相连的连接壁以及与外壁面间隔设置的外周壁,所述外周壁向所述第一引射管所在位置延伸,以使得所述外周壁的延伸区域套设在所述第一引射管的外围,所述外周壁与所述第一引射管的间隙构成所述烟气通道的出气口端,所述烟气通道的入气口端则开设在所述连接壁上。
为了尽可能多地加热锅底的同时还能减少火焰的热量散失,优选地,所述外周壁的顶部连接有围设在所述第二混气室外的罩体。
为了增加引射管的引射能力,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射管的上游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引射管之入气口串联的第二引射管,所述第二引射管的入口适配有第二喷射器。通过第一引射管和第二引射管的串联设置能使得引射管的引射能力加强,同时,由于第二引射管位于第一引射管的上游,利用第二喷射器的自然引射所形成的负压,将罩体与锅底围成区域中的烟气吸入至烟气通道的入气口端并被吸入第二引射管的入口,而烟气在被吸入第二引射管的入口之前的烟气通道中还能与第一引射管发生热交换,从而有效地充分利用烟气余热,进而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能随着燃烧器中的入烟口进入烟气通道,从而实现烟气的回收利用,同时回收后的烟气能够用于引射管内的燃气和一次空气混合后的混合气进行热交换,提高混合气的初始温度,减少燃气燃烧加热一次空气的热量,使热量更多地与锅具进行交换从而提升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一个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底座1,设置在底座1之上的第一火盖2,该第一火盖2与底座1之间形成有位于中央的第一混气室21,横向地贯通底座1的第一引射管3,其中第一引射管3的入气口31适配有第一喷射器4,第一引射管3的出气口32于第一混气室21连通;以及位于第一引射管3的外围的烟气通道5,该烟气通道5的入气口端51位于底座1的外围,烟气通道5的出气口端52位于第一引射管3的入气口31下游,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能随着燃烧器中的入烟口进入烟气通道5,从而实现烟气的回收利用,同时回收后的烟气能够用于引射管内的燃气和一次空气混合后的混合气进行热交换,提高混合气的初始温度,减少燃气燃烧加热一次空气的热量,使热量更多地与锅具进行交换从而提升热效率。
具体地,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并位于第一混气室21外围且相互独立的第二混气室6,第二混气室6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内壁面61和外壁面62、连接内壁面61和外壁面62的底壁63以及覆盖在内壁面61和外壁面62上方的第二火盖64,烟气通道5包括有与底壁63相连的连接壁53以及与外壁面62间隔设置的外周壁54,外周壁54向第一引射管3所在位置延伸,以使得外周壁54的延伸区域套设在第一引射管3的外围,外周壁54与第一引射管3的间隙构成烟气通道5的出气口端52,烟气通道5的入气口端51则开设在连接壁53上,为了尽可能多地加热锅底的同时减少火焰的热量散失,优选地,外周壁54的顶部连接有围设在第二混气室6外的罩体7。最后,为了增加引射管的引射能力,第一引射管3的上游还设置有与第一引射管3之入气口31串联的第二引射管8,第二引射管8的入口81适配有第二喷射器9,通过第一引射管3和第二引射管8的串联设置能使得引射管的引射能力加强,同时,由于第二引射管8位于第一引射管3的上游,利用第二喷射器9的自然引射所形成的负压,将罩体7与锅底围成区域中的烟气吸入至烟气通道5的入气口端51并被吸入第一引射管的入气口31或/和第二引射管8的入口81,而烟气在被吸入第二引射管8的入口81之前的烟气通道5中还能与第一引射管3发生热交换,从而有效地充分利用烟气余热,进而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

Claims (4)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
底座(1);
第一火盖(2),设置在所述底座(1)之上,并且与所述底座(1)之间形成有位于中央的第一混气室(21);
第一引射管(3),横向地贯通所述底座(1),所述第一引射管(3)的入气口(31)适配有第一喷射器(4),所述第一引射管(3)的出气口(32)于所述第一混气室(21)连通;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烟气通道(5),位于所述第一引射管(3)的外围,所述烟气通道(5)的入气口端(51)位于所述底座(1)的外围,所述烟气通道(5)的出气口端(52)位于所述第一引射管(3)的入气口(31)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混气室(21)外围且相互独立的第二混气室(6),所述第二混气室(6)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内壁面(61)和外壁面(62)、连接内壁面(61)和外壁面(62)的底壁(63)以及覆盖在所述内壁面(61)和外壁面(62)上方的第二火盖(64),所述烟气通道(5)包括有与所述底壁(63)相连的连接壁(53)以及与外壁面(62)间隔设置的外周壁(54),所述外周壁(54)向所述第一引射管(3)所在位置延伸,以使得所述外周壁(54)的延伸区域套设在所述第一引射管(3)的外围,所述外周壁(54)与所述第一引射管(3)的间隙构成所述烟气通道(5)的出气口端(52),所述烟气通道(5)的入气口端(51)则开设在所述连接壁(5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壁(54)的顶部连接有围设在所述第二混气室(6)外的罩体(7)。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3)的上游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引射管(3)之入气口(31)串联的第二引射管(8),所述第二引射管(8)的入口(81)适配有第二喷射器(9)。
CN202023347813.8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Active CN215523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7813.8U CN215523391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7813.8U CN215523391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3391U true CN215523391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86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7813.8U Active CN215523391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33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3726B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灶
CN205351411U (zh) 一种可高效高温低氧燃烧的中餐炉灶具
CN215523391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0566954B (zh) 灶具燃烧器
CN208253582U (zh) 一种聚热催化型多头燃烧器
CN205655328U (zh) 节能炉
CN206291268U (zh) 一种热量利用率高的集成灶
CN108413448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0986239Y (zh) 一种节能炉具
CN203349347U (zh) 多功能灶台炉
CN202546862U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灶
CN205372653U (zh) 一种具有高效燃烧室的燃气灶
CN205102184U (zh) 一种节能煲仔炉
CN219868002U (zh) 一种可提高进风量的燃烧炉头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CN214223099U (zh) 上进风燃烧器
CN103438453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内喷式燃烧器
CN210425110U (zh) 一种环保节能柴火灶
CN108644768A (zh) 一种家用燃气灶炉头
CN217685150U (zh) 一种密封燃烧余热利用炉盆
CN214791258U (zh) 节能柴火灶
CN218379490U (zh) 一种节能炉
CN215523739U (zh) 一种环保水暖炉
CN212939434U (zh) 一种新型烤炉
CN211902976U (zh) 具有环形烟道的节能炉膛
CN204786578U (zh) 导气帽式炉芯的节能型炉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