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9420U - 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9420U
CN215519420U CN202120821073.2U CN202120821073U CN215519420U CN 215519420 U CN215519420 U CN 215519420U CN 202120821073 U CN202120821073 U CN 202120821073U CN 215519420 U CN215519420 U CN 215519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imposed sheet
laminated slab
fixed
main body
lamin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210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尉娟娟
刘翠丹
李德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210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9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9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9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包括连接主体,连接主体设置于叠合板下方。连接主体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用以固定于第一叠合板的一侧,活动端与第二叠合板的一侧。第一叠合板与第二叠合板侧壁相抵,以形成叠合板平面。连接主体沿垂直于叠合板的中心轴线方向伸缩,以使第二叠合板与第一叠合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直至消失。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使得第二叠合板与第一叠合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直至消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拼接叠合板之间的间距,提高了叠合板的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会不断衍生出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构造。现如今国家强烈要求各行业都要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更能减少50%的建筑垃圾,因此装配式更符合国家推广的方向。
叠合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薄板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叠合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现有的叠合板拼接方式主要通过吊装两块叠合板,将两块叠合板平放。然后通过钢筋之间进行搭接,最后浇筑。
现有叠合板的拼接一般是通过塔吊对每一块叠合板分别吊装在事先搭建好的连接梁上,但是塔吊在吊装过程中对于相邻叠合板之间的拼缝间距过大,进而导致拼接效果差,在后续混凝土浇筑时无法确保浇筑平面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其解决了塔吊在吊装过程中对于相邻叠合板之间的拼缝间距过大,进而导致拼接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设置于叠合板下方;
其中,所述连接主体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用以固定于第一叠合板的一侧,所述活动端与第二叠合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叠合板与所述第二叠合板侧壁相抵,以形成叠合板平面,所述连接主体沿垂直于所述叠合板的中心轴线方向伸缩,以使所述第二叠合板与所述第一叠合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直至消失;
所述连接主体的内侧壁具有减震层,用于增强抗冲击性以及降低噪音。
可选地,所述连接主体包括安装板、驱动件和夹持板;
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叠合板下方的连接梁的侧壁上,且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叠合板一侧端面抵触;
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伸缩组件沿平行于所述叠合板的中心轴线方向向右运动,所述伸缩组件带动所述夹持板运动,以使所述夹持板与拼接的另一块叠合板相抵,并通过驱动件驱动所述夹持板朝向靠近固定好的叠合板的方向向左运动。
可选地,还包括伸缩组件;
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端面相连,且所述伸缩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梁的下方,所述伸缩组件与所述连接梁之间形成腔室,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同时与所述伸缩组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若干可相对滑动的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为刚性硬质材料。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座、电机、液压杆和驱动端头;
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座固定设置于所述伸缩组件上;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液压杆的固定端相固定;
所述液压杆的驱动端与所述驱动端头的一侧相连;
所述驱动端头的另一侧与所述夹持板相固定。
所述安装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夹持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架。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横向截面均为“L”型。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夹持板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通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夹持板的相对一侧设置有位于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伸缩组件的位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通过连接主体在叠合板的下方沿垂直于第一叠合板和第二叠合板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左右伸缩,即首先启动连接主体向右运动,以使第二叠合板有足够的放置空间后停止,再通过反向启动连接主体使其向左运动,直至活动端与第二叠合板的侧壁相抵,然后通过连接主体向左运动,以带动第二叠合板向左运动,进而使得第二叠合板与第一叠合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直至消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拼接叠合板之间的间距,提高了叠合板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叠合板;200:第二叠合板;
300:连接梁;
10:连接主体;11:安装板;12:伸缩组件;121:伸缩板;13:驱动件;131:电机座;132:电机;133:液压杆;134:驱动端头;14:夹持板;
40:第一支架;
50: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左”和“右”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将安装板11与第一叠合板100相连的一侧定义为左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包括连接主体10,连接主体10设置于叠合板下方。其中,连接主体10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用以固定于第一叠合板100的左侧壁,活动端与第二叠合板200的右侧壁。第一叠合板100与第二叠合板200侧壁相抵,以形成叠合板平面。用以浇筑。连接主体10沿垂直于叠合板的中心轴线方向伸缩,以使第二叠合板200与第一叠合板100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直至消失。
本实施例中的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通过连接主体10在叠合板的下方沿垂直于第一叠合板和第二叠合板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左右伸缩,即首先启动连接主体10向右运动,以使第二叠合板200有足够的放置空间后停止,再通过反向启动连接主体10使其向左运动,直至活动端与第二叠合板200的侧壁相抵,然后通过连接主体10向左运动,以带动第二叠合板200向左运动,进而使得第二叠合板200与第一叠合板100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直至消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拼接叠合板之间的间距,提高了叠合板的安装效率。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进一步地,连接主体10包括安装板11、驱动件13和夹持板14。
安装板11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于叠合板下方的连接梁300的侧壁上,且安装板11的顶部与第一叠合板100一侧端面抵触。
驱动件13用于驱动夹持板14沿平行于叠合板的中心轴线方向向右运动,以使夹持板14与拼接的另一块叠合板相抵,并通过驱动件13驱动夹持板14朝向靠近固定好的叠合板的方向向左运动。
具体地,通过启动驱动件13正转带动夹持板14向右运动,以使第二叠合板200有足够的放置空间停止,再通过启动驱动件13使其向左运动,直至活动端与第二叠合板200的侧壁相抵。
进一步地,还包括伸缩组件12。
伸缩组件12的一端与安装板11的底部端面相连,且伸缩组件12设置于连接梁300的下方,伸缩组件12与连接梁300之间形成腔室,驱动件13设置于腔室内,驱动件13的驱动端同时与伸缩组件12相连。伸缩组件12的设置可以增强连接主体10活动端在左右伸缩的过程中的稳定性能。
进一步地,伸缩组件12包括若干可相对滑动的伸缩板121,伸缩板121为刚性硬质材料。硬度强,进一步提高连接主体10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夹持的稳定性能。
进一步地,驱动件13包括电机座131、电机132、液压杆133和驱动端头134。
电机132通过电机座131固定设置于伸缩组件12上。
电机132的输出端与液压杆133的固定端相固定。
液压杆133的驱动端与驱动端头134的一侧相连;
驱动端头的另一侧与夹持板14相固定。
驱动件13采用电机132,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安装板1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支架40,夹持板14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架50。增强了安装板11以及夹持板14与第一叠合板100和第二叠合板200的压力,进而增强了安装板11以及夹持板14安装的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40和第二支架50的横向截面均为“L”型。在节省材料的同时,可采用废弃的角钢等材料制成,实现废物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主体10的内侧壁具有减震层,其减震层用于增强抗冲击性以及降低噪音。
进一步地,安装板11和夹持板14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通孔。
便于根据叠合板的厚度,加高安装板11与夹持板14,且通过螺栓拧紧即可实现。
进一步地,安装板11和夹持板14的相对一侧设置有位于传感器,用于检测伸缩组件12的位置。可随时观察伸缩组件12的具体位置,便于外部人员的了解。
另一方面,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叠合板100通过吊车吊装。
S2、将连接主体10的固定端安装于第一叠合板100的一侧壁上。
S3、启动连接主体10,使得所述连接主体10向一侧伸缩至一定空间,该空间能容纳第二叠合板200。
S4、通过吊车吊装第二叠合板200,以使第二叠合板200放置在第一叠合板100的一侧。
S5、再次启动连接主体10,使得活动端与第二叠合板200的一侧相抵。
S6、最后使得连接主体10持续工作,以使连接主体10带动第二叠合板200靠近第一叠合板100,进而减小两个叠合板之间的间距,直至无法移动即可停止连接主体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叠合板100放置前,需将连接主体10打开一定空间,该空间大于第一叠合板100的宽度。
其中,步骤S2还包括第一叠合板100的对齐。
具体地,在第二叠合板200未放置前,可以通过固定端与活动端夹持第一叠合板100对其位置进行调平和对齐。进而增强了第一叠合板100和第二叠合板200以及后续需要增加的叠合板的规整度,进而提高叠合板的安装效果以及安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主体(10),所述连接主体(10)设置于叠合板下方;
其中,所述连接主体(10)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用以固定于第一叠合板(100)的一侧,所述活动端与第二叠合板(200)的一侧,所述第一叠合板(100)与所述第二叠合板(200)侧壁相抵,以形成叠合板平面,所述连接主体(10)沿垂直于所述叠合板的中心轴线方向伸缩,以使所述第二叠合板(200)与所述第一叠合板(100)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直至消失;
所述连接主体(10)的内侧壁具有减震层,用于增强抗冲击性以及降低噪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10)包括安装板(11)、驱动件(13)和夹持板(14);
所述安装板(11)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叠合板下方的连接梁(300)的侧壁上,且所述安装板(11)的顶部与所述叠合板一侧端面抵触;
所述驱动件(13)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板(14)沿平行于所述叠合板的中心轴线方向向右运动,以使所述夹持板(14)与拼接的另一块叠合板相抵,并通过驱动件(13)驱动所述夹持板(14)朝向靠近固定好的叠合板的方向向左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组件(12);
所述伸缩组件(1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11)的底部端面相连,且所述伸缩组件(12)设置于所述连接梁(300)的下方,所述伸缩组件(12)与所述连接梁(300)之间形成腔室,所述驱动件(13)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驱动件(13)的驱动端同时与所述伸缩组件(12)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12)包括若干可相对滑动的伸缩板(121),所述伸缩板(121)为刚性硬质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3)包括电机座(131)、电机(132)、液压杆(133)和驱动端头(134);
所述电机(132)通过所述电机座(131)固定设置于所述伸缩组件(12)上;
所述电机(132)的输出端与所述液压杆(133)的固定端相固定;
所述液压杆(133)的驱动端与所述驱动端头(134)的一侧相连;
所述驱动端头的另一侧与所述夹持板(14)相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支架(40),所述夹持板(14)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架(5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0)和所述第二支架(50)的横向截面均为“L”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和所述夹持板(14)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通孔。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和所述夹持板(14)的相对一侧设置有位于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伸缩组件(12)的位置。
CN202120821073.2U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 Active CN215519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1073.2U CN215519420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1073.2U CN215519420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9420U true CN215519420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2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21073.2U Active CN215519420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94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9915A (zh) * 2021-04-21 2021-07-09 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9915A (zh) * 2021-04-21 2021-07-09 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96208U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叠合楼板的拼接结构
CN215519420U (zh) 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
CN207793894U (zh) 一种复合滑动模板面板装置
CN212026783U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CN111502255A (zh)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接缝浇注体、浇筑吊模及其施工方法
CN103556758B (zh) 轻钢结构轻质混凝土现浇墙体及施工方法
CN112227404B (zh) 预制叠合基础与预制叠合剪力墙的连接系统和连接方法
CN204209803U (zh) 一种预制箱梁内模铝合金模板
CN113089915A (zh) 一种叠合板拼接加固装置及其方法
CN210122786U (zh)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叠合板
CN217711299U (zh) 一种叠合板拼接结构
CN111749361B (zh) 石膏喷筑墙的构造方法
CN106013773A (zh) 一种组装式内外墙复合模板防漏浆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4734532A (zh) 基于铝模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楼板桁架底板的生产方法
CN101560800B (zh) 一种超长超高钢丝网架轻质墙板施工方法
CN217494639U (zh) 一种房屋预制构件叠合板成型用的通用模具
CN212583007U (zh) 一种便于现场拼接的预制楼板及叠合楼板结构
CN215759887U (zh) 一种设置防水接缝的混凝土叠合楼板
CN221001579U (zh) 一种装配式pc叠合板拼缝连接结构
CN217811847U (zh) 一种预制式pc叠合板
CN220598881U (zh) 便于组装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板
CN217897279U (zh) 一种变形缝定型模板及模板组件
CN220741582U (zh) 一种预制砼板梁底模构造
CN221168310U (zh) 叠合板拼接缝处填平结构
CN213329612U (zh) 环保型混凝土圆孔叠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