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6265U - 一种曳引机的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曳引机的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6265U
CN215516265U CN202121779336.4U CN202121779336U CN215516265U CN 215516265 U CN215516265 U CN 215516265U CN 202121779336 U CN202121779336 U CN 202121779336U CN 215516265 U CN215516265 U CN 215516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damping
barrel
limit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933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俸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ingy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ingy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ingy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ingy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933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6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6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6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曳引机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由第一限位桶、第二限位桶、缓冲筒、消音缓冲垫、活塞筒、缓冲杆、缓冲弹簧、挤压板、滚珠所组成的减震机构,其中缓冲筒与消音缓冲垫配合使用能够对曳引机本体起到一定有效的减震、消音的作用,但考虑到消音缓冲垫在曳引机频繁运作的过程中容易逐渐达到使用上限,即无法恢复弹性形变,因此,本申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由缓冲弹簧、活塞筒、缓冲杆、挤压板所组成的双重减震机构,目的在于,在当消音缓冲垫、缓冲筒无法有效达到减震作用时,仍然能够通过此双重减震机构而达到真正严格意义上的二次减震,这对于处于频繁使用的曳引机而言,该减震效果显然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曳引机的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曳引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曳引机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它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由于现有的电梯曳引机没有专用的减震装置,这使得曳引机在工作过程中,即在带动电梯进行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震动强度大,固定板容易与接触面造成磨损,还会将震动通过钢绳传递到电梯桥箱,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因此,根据申请号为CN202020875615.X提出的一种电梯曳引机用减震装置,其通过设置由阻尼涂料层、橡胶减震层、高阻尼合金减震层所组成的减震块,能够在电梯曳引机对幅度较小的震动起到缓冲效果,降低零件之间由于震动产生的磨损,橡胶减震层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撞击和减少震动,中间设置一层高阻尼合金减震层提高减震效果,阻尼涂料层是由高分子树脂加入适量的填料以及辅助材料配制而成,涂覆在橡胶减震层外,具有减震降噪功能,且通过设置的弹簧盒能够对曳引机进行二次减震,增加减震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减震垫,能够对连接板起到保护效果,避免连接板与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间由于震动而引起的磨损;
通过上述申请的改进虽然能够使现有曳引机得到良好的减震保护的效果,但显然其中如阻尼涂料层、橡胶减震层的使用寿命有限,且由于曳引机的使用较为频繁,这使得其中的阻尼涂料层、橡胶减震层极为容易在频繁使用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应有的使用价值,即其使用寿命十分容易在该频繁使用的过程中逐渐达到上限,虽然可及时由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替换处理,但显然成本居高;且当上述中阻尼涂料层、橡胶减震层在失去作用时,伴随而来的减震压力完全由弹簧盒中的弹簧进行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上述申请中的二次减震并非实际意义上的二次减震,且在面对频繁使用的曳引机而言,该减震效果显然较差;不仅如此,在当此减震装置中的弹簧在独自承受减震压力的同时,十分容易对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即,处于频繁使用状态下的弹簧的恢复弹性形变的能力容易受到直接影响,甚至降低,进而容易直接影响到该减震装置对于曳引机而言的减震效果。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曳引机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底座、缓冲板、限位框、减震机构、曳引机本体,所述减震底座的上端焊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上端由螺栓固定安装有曳引机本体;所述缓冲板的下端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置于缓冲板与减震底座之间;
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采用橡胶材质;
所述减震机构由第一限位桶、第二限位桶、缓冲筒、消音缓冲垫、活塞筒、缓冲杆、缓冲弹簧、挤压板、滚珠组成,所述减震底座的内部分别焊接有第一限位桶、第二限位桶,所述第二限位桶的桶口直径小于第一限位桶的桶口直径,所述第一限位桶与第二限位桶之间存在间距,并形成缓冲空间,所述缓冲空间的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消音缓冲垫,所述消音缓冲垫采用橡胶材质;所述缓冲空间左右两侧的第一限位桶、第二限位桶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滚珠安装槽,所述滚珠安装槽的个数为N,N≥2,所述滚珠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滚珠;所述缓冲空间处设置有缓冲筒,所述缓冲筒的下端呈弧形结构,所述缓冲筒的下端与消音缓冲垫接触,所述缓冲筒的上端焊接于缓冲板的底部,所述缓冲筒的下端的侧壁与滚珠接触;所述第二限位桶内部的减震底座上由螺栓固定安装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缓冲杆、挤压板,所述挤压板滑动连接于活塞筒的内部,所述挤压板的上端与缓冲杆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缓冲杆的上端与缓冲板的底部焊接,所述活塞筒、缓冲杆的外侧套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下端与减震底座焊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与缓冲板的底部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由第一限位桶、第二限位桶、缓冲筒、消音缓冲垫、活塞筒、缓冲杆、缓冲弹簧、挤压板、滚珠所组成的减震机构,其中缓冲筒与消音缓冲垫配合使用能够对曳引机本体起到一定有效的减震、消音的作用,但考虑到消音缓冲垫在曳引机频繁运作的过程中容易逐渐达到使用上限,即无法恢复弹性形变,因此,本申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由缓冲弹簧、活塞筒、缓冲杆、挤压板所组成的双重减震机构,目的在于,在当消音缓冲垫、缓冲筒无法有效达到减震作用时,仍然能够通过缓冲弹簧、活塞筒、缓冲杆、挤压板所组成的双重减震机构而达到真正严格意义上的二次减震,这对于处于频繁使用的曳引机而言,该减震效果显然更佳;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消音缓冲垫在未失去作用时,能够与缓冲弹簧、活塞筒、缓冲杆、挤压板所组成的双重减震机构同时作用,起到三重减震的效果,在当其失去对应减震效果时,也无需进行更换处理,原因为该消音缓冲垫实质上仍为橡胶材质,即使缺失了恢复弹性形变的能力,但仍然能够有效起到对应的消音功能,因此无需对其进行更换,这显然降低了对应的维修、维护成本;其中,本申请中滚珠的增加能够保证缓冲筒在上下运作的过程中保持顺畅,不会出现卡顿现象,即能够提高缓冲筒的使用效率;且,本申请中缓冲筒的下端呈弧形结构,该结构能够对消音缓冲垫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即不会对消音缓冲垫产生剐蹭、刮伤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延长消音缓冲垫的使用寿命;此外,本申请中的第一限位桶、第二限位桶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处于上下运作过程中的缓冲筒起到一定良好的限位作用,保证其在运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
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缓冲弹簧在与活塞筒、缓冲杆、挤压板所组成的活塞式减震机构相互配合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延长对方的使用寿命,具体的,当曳引机本体处于运作过程中时,其所产生的震动的力,能够同时由缓冲板传递至缓冲弹簧以及活塞式减震机构上,并分别由该缓冲弹簧、活塞式减震机构进行分解该震动所产生的力,一方面缓冲弹簧能够对应分解部分曳引机震动时所产生的力,另一方面活塞式减震机构能够对应分解另一部分曳引机震动时所产生的力,从而不仅能够使本申请中的缓冲弹簧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且能够延长本申请中活塞式减震机构的使用寿命,且效果良好,这在相较于现有在当减震块失去对应作用时,仅由弹簧独自进行分解曳引机震动所产生的力的前提下,本申请中在能够同时由缓冲弹簧、活塞式减震机构对曳引机进行减震的作用下,显然减震效果更加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具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曳引机本体,2-缓冲板,3-减震底座,4-限位框,401-限位槽,4011-减震垫,5-第一限位筒,6-第二限位筒,601-滚珠安装槽,7-缓冲筒,8-消音缓冲垫,9-活塞筒,901-气孔,10-缓冲杆,11-缓冲弹簧,12-挤压板,13-滚珠,14-缓冲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曳引机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底座3、缓冲板2、限位框4、减震机构、曳引机本体1,减震底座3的上端焊接有限位框4,限位框4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401,限位槽401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板2,缓冲板2的上端由螺栓固定安装有曳引机本体1;缓冲板2的下端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设置于缓冲板2与减震底座3之间;
限位槽401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垫4011,减震垫4011采用橡胶材质;
减震机构由第一限位筒5、第二限位筒6、缓冲筒7、消音缓冲垫8、活塞筒9、缓冲杆10、缓冲弹簧11、挤压板12、滚珠组成,减震底座3的内部分别焊接有第一限位筒5、第二限位筒6,第二限位筒6的桶口直径小于第一限位筒5的桶口直径,第一限位筒5与第二限位筒6之间存在间距,并形成缓冲空间14,缓冲空间14的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消音缓冲垫8,消音缓冲垫8采用橡胶材质;缓冲空间14左右两侧的第一限位筒5、第二限位筒6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滚珠安装槽601,滚珠安装槽601的个数为N,N≥2,滚珠安装槽601的内部设置有滚珠13;缓冲空间14处设置有缓冲筒7,缓冲筒7的下端呈弧形结构,缓冲筒7的下端与消音缓冲垫8接触,缓冲筒7的上端焊接于缓冲板2的底部,缓冲筒7的下端的侧壁与滚珠13接触;第二限位筒6内部的减震底座3上由螺栓固定安装有活塞筒9,活塞筒9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缓冲杆10、挤压板12,挤压板12滑动连接于活塞筒9的内部,挤压板12的上端与缓冲杆10的下端螺纹连接,缓冲杆10的上端与缓冲板2的底部焊接,活塞筒9、缓冲杆10的外侧套装有缓冲弹簧11,缓冲弹簧11的下端与减震底座3焊接,缓冲弹簧11的上端与缓冲板2的底部焊接。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即当曳引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震动现象时,该震动所产生的力能够同时由缓冲板2分别传递至缓冲筒7、缓冲弹簧11以及由活塞筒9、缓冲杆10、挤压板12所组成的活塞式减震机构上,其中部分震动所产生的力能够在缓冲筒7的下端与消音缓冲垫8接触时抵消,另一部分震动所产生的力能够分别由缓冲弹簧11、活塞式减震机构进行分解、抵消,从而达到良好的三重减震的作用,当然这仅局限于消音缓冲垫8在仍然具备恢复弹性形变的力的前提下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在当其失去对应作用时,曳引机震动时所产生的力能够分别由缓冲弹簧11、活塞式减震机构进行分解、抵消,从而在严格意义上而言,本申请能够有效做到对曳引机的二次减震的效果;
具体的,当曳引机本体1处于运作过程中时,其所产生的震动的力,能够同时由缓冲板2传递至缓冲弹簧11以及活塞式减震机构上,并分别由该缓冲弹簧11、活塞式减震机构进行分解该震动所产生的力,一方面缓冲弹簧11能够对应分解部分曳引机震动时所产生的力,另一方面活塞式减震机构能够对应分解另一部分曳引机震动时所产生的力,从而不仅能够使本申请中的缓冲弹簧11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且能够延长本申请中活塞式减震机构的使用寿命,且效果良好,这在相较于现有在当减震块失去对应作用时,仅由弹簧独自进行分解曳引机震动所产生的力的前提下,本申请中在能够同时由缓冲弹簧11、活塞式减震机构对曳引机进行减震的作用下,显然减震效果更加良好;
在上述过程中,在当消音缓冲垫8失去对应减震功能时,缓冲筒7仍然能够在与消音缓冲垫8配合使用时,达到一定良好的消音效果,且该缓冲筒7在能够对本申请中缓冲弹簧11、活塞式减震机构进行包裹的前提下,对其起到了一定良好的防尘作用下,即能够有效减缓缓冲弹簧11以及活塞式减震机构的生锈、老化的速度,这对于缓冲弹簧11以及活塞式减震机构而言,无异于延长了其的使用寿命;对于本申请中活塞筒9内部的气源来源主要来自于缓冲筒7与第一限位筒5、第二限位筒6之间的缝隙处,且在滚珠的扩张作用下,该缝隙能够完全满足活塞筒9的气源来源,该气源于活塞筒9上开设的气孔901处进入并排出;
其中,本申请中滚珠13的增加能够保证缓冲筒7在上下运作的过程中保持顺畅,不会出现卡顿现象,即能够提高缓冲筒7的使用效率;且,本申请中缓冲筒7的下端呈弧形结构,该结构能够对消音缓冲垫8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即不会对消音缓冲垫8产生剐蹭、刮伤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延长消音缓冲垫8的使用寿命;此外,本申请中的第一限位筒5、第二限位筒6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处于上下运作过程中的缓冲筒7起到一定良好的限位作用,保证其在运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
综上,本申请通过增加由缓冲弹簧11、活塞筒9、缓冲杆10、挤压板12所组成的双重减震机构,能够在真正严格意义上达到对曳引机的二次减震的效果,这对于处于频繁使用的曳引机而言,该减震效果显然更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2)

1.一种曳引机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底座、缓冲板、限位框、减震机构、曳引机本体,所述减震底座的上端焊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上端由螺栓固定安装有曳引机本体;所述缓冲板的下端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置于缓冲板与减震底座之间;
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采用橡胶材质;
所述减震机构由第一限位桶、第二限位桶、缓冲筒、消音缓冲垫、活塞筒、缓冲杆、缓冲弹簧、挤压板、滚珠组成,所述减震底座的内部分别焊接有第一限位桶、第二限位桶,所述第二限位桶的桶口直径小于第一限位桶的桶口直径,所述第一限位桶与第二限位桶之间存在间距,并形成缓冲空间,所述缓冲空间的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消音缓冲垫,所述消音缓冲垫采用橡胶材质;所述缓冲空间左右两侧的第一限位桶、第二限位桶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滚珠安装槽,所述滚珠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滚珠;所述缓冲空间处设置有缓冲筒,所述缓冲筒的下端呈弧形结构,所述缓冲筒的下端与消音缓冲垫接触,所述缓冲筒的上端焊接于缓冲板的底部,所述缓冲筒的下端的侧壁与滚珠接触;所述第二限位桶内部的减震底座上由螺栓固定安装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缓冲杆、挤压板,所述挤压板滑动连接于活塞筒的内部,所述挤压板的上端与缓冲杆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缓冲杆的上端与缓冲板的底部焊接,所述活塞筒、缓冲杆的外侧套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下端与减震底座焊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与缓冲板的底部焊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曳引机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安装槽的个数为N,N≥2。
CN202121779336.4U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曳引机的减震装置 Active CN215516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9336.4U CN215516265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曳引机的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9336.4U CN215516265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曳引机的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6265U true CN215516265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88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9336.4U Active CN215516265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曳引机的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62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4053A (zh) * 2022-11-30 2023-01-13 杭州静之源噪声控制技术有限公司(Cn)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自适应减振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4053A (zh) * 2022-11-30 2023-01-13 杭州静之源噪声控制技术有限公司(Cn)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自适应减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00889B2 (ja) ケーブルドラグチェーンの回転角規制ストッパ衝接音抑止機構
CN215516265U (zh) 一种曳引机的减震装置
CN211259197U (zh) 一种缓冲液压油缸
CN208503337U (zh) 一种新型减震式氮气弹簧
CN217177035U (zh) 一种液压缸导向套
CN211807878U (zh) 一种3d打印机的减震底座
CN212250940U (zh) 一种耐磨损的汽车减震器
CN210619918U (zh) 一种电梯轿底轮双减震结构
CN21060000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
CN210769984U (zh) 一种减震器组装工装
CN212407422U (zh) 汽车减震器吊环
CN215980591U (zh) 一种具有防尘减震结构的减震器
CN203348417U (zh) 一种新型行程保障减振器
CN214661667U (zh) 鞍形橡胶减振块
CN214656029U (zh) 轨道减震装置
CN218891447U (zh) 一种机床拖链支架
CN219971553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机架
CN214548334U (zh) 一种导靴靴衬的防磨损结构
CN218494075U (zh) 一种汽车低动静比橡塑结合减震器
CN212004074U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减震器的橡胶衬套
CN215621254U (zh) 一种汽车安装使用的双簧双柱减振器结构
CN219584281U (zh) 一种车架钢套
CN215334116U (zh) 一种安全降噪的减震器连杆
CN207975178U (zh) 一种可检测温度的防尘式减震器
CN214578581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用减震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