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8053U - 环形传输机构 - Google Patents

环形传输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78053U
CN215478053U CN202121794162.9U CN202121794162U CN215478053U CN 215478053 U CN215478053 U CN 215478053U CN 202121794162 U CN202121794162 U CN 202121794162U CN 215478053 U CN215478053 U CN 215478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line
conveying line
transfer
conveyo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941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祥哲
武强
韩欣彤
陆宏偲
刘治渊
袁李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941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78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78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78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形传输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平行设置且传输方向相反;第一流转对接组件,其位于第一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流转对接组件将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载具移送至第二传输线上;第二流转对接组件,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流转对接组件将所述第二输送线上的载具移送至第一传输线上;其中,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上皆设置有锁止组件以定位其上的载具。其可实现载具环形流转,方便多工位组装,提高产品的组装效率,稳定性好,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环形传输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具流转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环形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自动化行业的兴起,自动化设备的广泛使用已成为无可替代的趋势。
对于现有的一些电子产品,在组装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多个部分的组装,如此,往往需要一个流线进行载具的流转,以提高组装效率,方便多工位操作。现有的自动组装设备种类有很多,但只进行单一方向的流动,满足不了产品组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流动方向单一,满足不了产品的组装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形传输机构,包括:
第一输送线,所述第一输送线水平设置;
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平行设置且传输方向相反;
第一流转对接组件,其位于第一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流转对接组件将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载具移送至第二传输线上;
第二流转对接组件,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流转对接组件将所述第二输送线上的载具移送至第一传输线上;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上皆设置有锁止组件以定位其上的载具。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上皆设置有水平移动组件,所述水平移送组件包括第一平移驱动源和安装座,所述第一平移组件驱动所述安装座沿其对应的输送线的传输方向移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多个锁止组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线或第二输送线上的水平移动组件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水平移动组件呈线性排布。
作为优选的,多个所述锁止组件呈线性阵列排布。
作为优选的,所述锁止组件包括升降驱动源和顶块,所述升降驱动源与所述顶块连接并驱动所述顶块上下运动;
所述载具下侧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卡槽,顶块与卡槽配合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卡槽为V形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源为气缸。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二输送线包括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平行设置;
所述载具下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配合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流转对接组件包括第二平移驱动源和第三导轨,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源驱动所述第三导轨平移,所述第三导轨在平移过程中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对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流转对接组件包括第三平移驱动源和第四导轨,所述第三平移驱动源驱动所述第四导轨平移,所述第四导轨在平移过程中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当第一输送线上的锁止组件解锁时,第一输送线上的载具即可进入第二流转对接组件,而第二流转组件又可将其上的载具移送至第二输送线,第二输送线上的锁止组件工作,使得该载具在第二输送线上定位,如此,载具即可在第二输送线上传输;当第二输送线上的锁止组件解锁时,第二输送线上的载具即可进入第一流转对接组件,而第一流转对接组件又可将其上的载具移送至第一输送线,第一输送线上的锁止组件工作,使得该载具在第一输送线上定位,如此,载具即可在第一输送线上传输。
2、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载具环形流转,如此,方便多工位组装,提高产品的组装效率;并且,该环形传输机构结构紧凑,稳定性好,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在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第一流转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输送线;11、第一导轨;20、第二输送线;21、第二导轨;30、第一流转对接组件;31、第二平移驱动源;32、第三导轨;40、第二流转对接组件;50、载具;51、定位块;60、第一平移驱动源;61、安装座;70、锁止组件;71、升降驱动源;72、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传输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线10、第二输送线20、第一流转对接组件30和第二流转对接组件40。
第一输送线10水平设置,在第一输送线10的作用下,载具50可沿着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往前传输。第二输送线20与第一输送线10平行设置且传输方向相反。
第一流转对接组件30位于第一输送线10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线20的输入端之间,第一流转对接组件30将第一输送线10上的载具50移送至第二传输线上。
第二流转对接组件40位于第二输送线20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线10的输入端之间,第二流转对接组件40将第二输送线20上的载具50移送至第一传输线上。如此,通过第一输送线10、第二输送线20、第一流转对接组件30和第二流转对接组件40,即配合形成了回字结构,如此,载具50即可在第一输送线10、第二输送线20、第一流转对接组件30和第二流转对接组件40之间流转。
其中,第一输送线10和第二输送线20上皆设置有锁止组件70以定位其上的载具50。当锁止组件70工作时,载具50被定位在第一输送线10或第二输送线20上,如此,载具50即可在第一输送线10或第二输送线20上稳定传输。
当第一输送线10上的锁止组件70解锁时,第一输送线10上的载具50即可进入第二流转对接组件40,而第二流转组件又可将其上的载具50移送至第二输送线20,第二输送线20上的锁止组件70工作,使得该载具50在第二输送线20上定位,如此,载具50即可在第二输送线20上传输。
同样的,当第二输送线20上的锁止组件70解锁时,第二输送线20上的载具50即可进入第一流转对接组件30,而第一流转对接组件30又可将其上的载具50移送至第一输送线10,第一输送线10上的锁止组件70工作,使得该载具50在第一输送线10上定位,如此,载具50即可在第一输送线10上传输。
通过上述方式,即可实现载具50环形流转,如此,方便多工位组装,提高产品的组装效率;并且,该环形传输机构结构紧凑,稳定性好,占用空间小。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流转对接组件30和第二流转对接组件40的传输方向皆垂直于第一输送线10设置,第二输送线20与第一输送线10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如此,第一输送线10、第一流转对接组件30、第二输送线20和第二流转对接组件40即构成了一种回字形流转机构,结构更为紧凑,对称性好,方便多工位布局。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传输线可根据需求设置,比如,可设置成链条传送,也可设置成传送带传送,具体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下面,本实用新型介绍另外一种传输线的传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输送线10和第二输送线20上皆设置有水平移动组件,水平移送组件包括第一平移驱动源60和安装座61,第一平移驱动源60驱动安装座61沿其对应的输送线的传输方向移动。安装座61上设置有多个锁止组件70,每个锁止组件70皆与一个载具50对应设置,如此,当锁止组件70将载具50锁定的时候,通过移动安装座61,即可实现多个锁止组件70同步动作,如此,即可实现多个载具50同步沿传输线移动。第一平移驱动源60可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丝杆转动,而丝杆上配合设置有螺母座,如此,当伺服电机驱动丝杆转动时,即可实现螺母座沿丝杆的轴向移动。而安装座61设置在螺母座上,安装座61即随螺母座同步移动,安装座61上的锁止组件70所对应的载具50,即同步移动。通过上述传动方式,即可通过第一驱动源驱动多个载具50同步移动,工作效率高,同步性好。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平移驱动源60也可为气缸,通过气缸的活塞杆与安装座61连接,即可实现安装座61平移。
第一输送线10或第二输送线20上的水平移动组件具有多个。水平移动组件的数量可以根据其对应的传输线的长度决定,当传输线较长时,可在此传输线上设置多个水平移动组件,如此,即可完成多个载具50在较长传输线的传输。如图1所示,一条传输线上的水平移动组件具有两组,通过两组水平移动组件的配合,即可完成一条传输线上的载具50的传输。具体的,多个水平移动组件呈线性排布,如此,多个水平移动组件即可实现接力操作,即水平移动组件能够承接相邻的水平移动组件移送的部分载具50。
由于一个安装座61上设置有多个锁止组件70,而每个锁止组件70与载具50一一对应设置,为了便于各个组装工位的合理分配,本实施例中,多个锁止组件70可呈线性阵列排布。如此,整个传输线的布局更加合理。
参照图3所示,锁止组件70包括升降驱动源71和顶块72,升降驱动源71与顶块72连接并驱动顶块72上下运动。载具50下侧设置有定位块51,定位块51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槽,顶块72与卡槽配合设置。卡槽可为V形槽,通过顶块72与卡槽配合,即可实现多个载具50与安装座61相对固定,如此,在水平移动组件工作时,第一平移驱动源60驱动安装座61移动,安装座61即可带动多个载具50沿传输线的传输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源71可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安装座61固定,而气缸的活塞杆与顶块72固定,如此,在气缸的作用下,顶块72即可上下运动。当气缸驱动顶块72上移至定位块51的卡槽内时,即实现载具50与安装座61的锁定,当气缸驱动顶块72下移至脱离定位块51时,即实现载具50与安装座61的解锁。
第一输送线10包括第一导轨11,第二输送线20包括第二导轨21,第一导轨11与第二导轨21平行设置。载具50下侧设置有滑块,滑块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21配合设置。由于载具50下侧设置有滑块,而滑块可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21配合,如此,即可实现载具50沿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21滑动。
参照图4所示,第一流转对接组件30包括第二平移驱动源31和第三导轨32,第二平移驱动源31驱动第三导轨32平移,第三导轨32在平移过程中与第一导轨11或第二导轨21对接。第二平移驱动源31可为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第三导轨32移动,以此实现第三导轨32与第一导轨11或第二导轨21对接。当第三导轨32与第二导轨21对接时,第二传输线上的水平移动组件工作,第一平移驱动源60驱动安装座61移动至第三导轨32一侧,其安装座61上的一个锁止组件70位于第三导轨32上的载具50的定位块51的下侧,锁止组件70工作,使得第三导轨32上的载具50与安装座61相对固定,之后,第一平移驱动源60驱动安装座61移动以将第三导轨32上的载具50移动至第二导轨21上,如此,即实现第一流转组件上的载具50向第二传输线上流转。
第二流转对接组件40包括第三平移驱动源和第四导轨,第三平移驱动源驱动第四导轨平移,第四导轨在平移过程中与第一导轨11或第二导轨21对接。第三平移驱动源可为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第四导轨移动,以此实现第四导轨与第一导轨11或第二导轨21对接。当第四导轨与第一导轨11对接时,第一传输线上的水平移动组件工作,第一平移驱动源60驱动安装座61移动至第四导轨一侧,其安装座61上的一个锁止组件70位于第四导轨上的载具50的定位块51下侧,锁止组件70工作,使得第四导轨上的载具50与安装座61相对固定,之后,第二平移驱动源31驱动安装座61移动以将第四刀具上的载具50移动至第一导轨11上,如此,即实现第二流转组件上的载具50向第一传输线上流转。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当第一输送线10上的锁止组件70解锁时,第一输送线10上的载具50即可进入第二流转对接组件40,而第二流转组件又可将其上的载具50移送至第二输送线20,第二输送线20上的锁止组件70工作,使得该载具50在第二输送线20上定位,如此,载具50即可在第二输送线20上传输;当第二输送线20上的锁止组件70解锁时,第二输送线20上的载具50即可进入第一流转对接组件30,而第一流转对接组件30又可将其上的载具50移送至第一输送线10,第一输送线10上的锁止组件70工作,使得该载具50在第一输送线10上定位,如此,载具50即可在第一输送线10上传输。
2、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载具50环形流转,如此,方便多工位组装,提高产品的组装效率;并且,该环形传输机构结构紧凑,稳定性好,占用空间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环形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送线,所述第一输送线水平设置;
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平行设置且传输方向相反;
第一流转对接组件,其位于第一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流转对接组件将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载具移送至第二传输线上;
第二流转对接组件,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流转对接组件将所述第二输送线上的载具移送至第一传输线上;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上皆设置有锁止组件以定位其上的载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上皆设置有水平移动组件,所述水平移送组件包括第一平移驱动源和安装座,所述第一平移组件驱动所述安装座沿其对应的输送线的传输方向移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多个锁止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或第二输送线上的水平移动组件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水平移动组件呈线性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锁止组件呈线性阵列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包括升降驱动源和顶块,所述升降驱动源与所述顶块连接并驱动所述顶块上下运动;
所述载具下侧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卡槽,顶块与卡槽配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V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源为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二输送线包括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平行设置;
所述载具的下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配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形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转对接组件包括第二平移驱动源和第三导轨,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源驱动所述第三导轨平移,所述第三导轨在平移过程中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对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形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转对接组件包括第三平移驱动源和第四导轨,所述第三平移驱动源驱动所述第四导轨平移,所述第四导轨在平移过程中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对接。
CN202121794162.9U 2021-08-03 2021-08-03 环形传输机构 Active CN215478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4162.9U CN215478053U (zh) 2021-08-03 2021-08-03 环形传输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4162.9U CN215478053U (zh) 2021-08-03 2021-08-03 环形传输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78053U true CN215478053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54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94162.9U Active CN215478053U (zh) 2021-08-03 2021-08-03 环形传输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78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85252A1 (en) Screen printer
CN106364887A (zh) 流水线及采用该流水线的传送系统
CN215478053U (zh) 环形传输机构
CN113401604B (zh) 多工位同步送料装置
JPH06198483A (ja) レ−ザ加工装置
CN112827725B (zh) 一种全自动冲片喷胶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及其运行方法
CN114227200A (zh) 一种行星齿轮轴自动压装设备
CN210213827U (zh) 平面搬送回流机构
CN112289723A (zh) 一种高效输送硅片花篮的输送系统
CN216989762U (zh) 一种自动化链条环铆设备
CN211643676U (zh) 一种移载输送装置
CN213781998U (zh) 一种硅片花篮输送机构
CN213887188U (zh) 一种自动化测试线体
CN110576302B (zh) 一种镜头模块化组装流水线
CN113788290B (zh) 自动流转式产品多道次保压处理装置
CN115401451B (zh) 一种车载设备的组装工作站
CN111477578A (zh) 自动插片机
CN210824242U (zh) 来料定位结构
CN219044686U (zh) 一种高效高精度芯片搬运装置
CN219278624U (zh) 用于继电器组立的循环输送装置
CN216939659U (zh) 异形小部材双面倒角生产线
CN219173345U (zh) 智能手环自动组装机
CN217946619U (zh) 一种线束搬运设备及系统
CN214264385U (zh) 一种接线机构
CN217316838U (zh) 一种工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