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2976U - 一种包覆共挤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覆共挤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72976U
CN215472976U CN202121905580.0U CN202121905580U CN215472976U CN 215472976 U CN215472976 U CN 215472976U CN 202121905580 U CN202121905580 U CN 202121905580U CN 215472976 U CN215472976 U CN 215472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usion
die
cavity
bu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055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增洪
陆武
陆世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ulun Fengtai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ulun Fengtai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ulun Fengtai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ulun Fengtai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055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72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72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72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覆共挤模具,包括沿共挤方向顺序连接的模座、汇流板和口模;模座上设置有出料腔;汇流板上设置有第一挤出腔;口模上设置有共挤腔;出料腔、第一挤出腔以及共挤腔依次相互连通;汇流板和口模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流道,并且汇流板上设置有与流道连通的进料通道;流道设置在第一挤出腔的外周;第一挤出腔的出口端上形成有一台阶,汇流板与口模的接触面为所述台阶的台阶面。通过利用汇流板与口模的接触面作为台阶面,并使第一挤出腔的出口端位于台阶面内侧,当ASA包覆料于流道内流向PVC基材时,ASA包覆料不会受到汇流板的阻挡,因而ASA包覆料的流动性可以加快,从而可以避免出现ASA包覆料焦糊的问题,并改善了ASA‑PVC共挤型材的挤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包覆共挤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覆共挤模具。
背景技术
ASA(丙烯腈、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的三元共聚物)-PVC(聚氯乙烯)共挤型材因具有高耐候性和力学性能,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ASA-PVC共挤型材是由两台挤出机分别挤出PVC基材和ASA包覆料,然后通过包覆共挤模具,使ASA包覆料随PVC基材挤出时附着在基材表面,以达到包覆基材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包覆共挤模具其流道路程长,存在急弯及死角,结构复杂,ASA包覆料流动不畅,ASA包覆料易滞留焦糊,从而使ASA-PVC共挤型材的挤出效果变差。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覆共挤模具,旨在解决现有包覆共挤模具因流道结构复杂,而出现的ASA-PVC共挤型材挤出效果变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覆共挤模具,其中,包括沿共挤方向顺序连接的模座、汇流板和口模;所述模座上设置有出料腔;所述汇流板上设置有第一挤出腔;所述口模上设置有共挤腔;所述出料腔、第一挤出腔以及共挤腔依次相互连通;所述汇流板与口模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流道,并且汇流板上设置有与流道连通的进料通道;所述流道设置在第一挤出腔的外周;所述第一挤出腔的出口端上形成有一台阶,所述汇流板与口模的接触面为所述台阶的台阶面。
所述的包覆共挤模具中,所述汇流板与口模的接触面上还设置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与所述流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包覆共挤模具还包括过渡板;所述过渡板设置在模座和汇流板之间,并且过渡板同时与模座和汇流板相连;所述过渡板上设置有与出料腔和第一挤出腔同时连通的第二挤出腔;所述第二挤出腔内设置有与共挤方向平行的芯板。
所述的包覆共挤模具中,所述芯板的长度大于过渡板和汇流板的厚度之和。
所述的包覆共挤模具中,所述芯板上设置有多块与第二挤出腔内壁相连的连接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覆共挤模具,结构简单,包括沿共挤方向顺序连接的模座、汇流板和口模,与现有包覆共挤模具相比,通过利用汇流板与口模的接触面作为台阶面,并使第一挤出腔的出口端位于台阶面内侧,当熔融的ASA包覆料于流道内流向PVC基材时,ASA包覆料不会受到汇流板的阻挡,因而ASA包覆料的流动性可以加快,从而可以避免出现ASA包覆料焦糊的问题,并且可以改善ASA-PVC共挤型材的挤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覆共挤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模座;2-过渡板;3-汇流板;4-口模;5-出料腔;6-第一挤出腔;7-第二挤出腔;8-共挤腔;9-台阶;10-分流槽;11-芯板;12-连接板;13-流道;14-进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覆共挤模具,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覆共挤模具,其中,包括沿共挤方向顺序连接的模座1、汇流板3和口模4。
其中,所述模座1、汇流板3和口模4可以通过螺钉依次连接。
其中,所述模座1上设置有出料腔5,并且模座1与PVC挤出机的挤料端相连。ASA-PVC共挤型材生产时,PVC挤出机将PVC基材首先挤入至出料腔5内。
其中,所述汇流板3上设置有第一挤出腔6,并且第一挤出腔6与出料腔5相互连通。随着生产的不断进行,出料腔5内的PVC基材在挤出机的作用下被挤向并挤出第一挤出腔6。PVC基材穿过第一挤出腔6的过程中,ASA包覆料随PVC基材挤出时附着在基材表面。
其中,所述口模4上设置有共挤腔8,并且共挤腔8与第一挤出腔6相互连通。ASA包覆料附着在PVC基材表面后,被挤入至共挤腔8内,并通过共挤腔8完成共挤定型。
并进一步地,所述口模4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借助口模4,可以使ASA包覆料附着在PVC基材后,基材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定型,从而使挤出的ASA-PVC共挤型材能够达到生产要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覆共挤模具中,所述汇流板3与口模4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流道13,并且汇流板3上设置有与流道13连通的进料通道14。所述流道13为衣架型流道,且设置在第一挤出腔6的外周。所述第一挤出腔6的出口端上形成有一台阶9,所述汇流板3与口模4的接触面为所述台阶9的台阶9面。
具体实施时,所述进料通道与ASA包覆料挤出机的挤料口相通。ASA包覆料挤入到进料通道后,通过进料通道14被引流至流道13内。由于流道为衣架型流道,因而流道13内填入有熔融的ASA包覆料时,PVC基材的四周均能够被附着上ASA包覆料。此外,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汇流板3与口模4的接触面作为台阶面,并使第一挤出腔6的出口端位于台阶面内侧,熔融的ASA包覆料于流道13内流向PVC基材时,ASA包覆料不会受到汇流板3的阻挡,因而ASA包覆料的流动性可以加快,从而可以避免出现ASA包覆料焦糊的问题,并改善了ASA-PVC共挤型材的挤出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汇流板3与口模4的接触面上还设置有分流槽10;所述分流槽10与所述流道连通。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分流槽10,熔融的ASA包覆料可以于流道内得到分流,从而使流道内的ASA包覆料可以均匀流布,并且共挤包覆时,ASA包覆料的流动性可以加快,有助于改善ASA-PVC共挤型材的挤出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包覆共挤模具还包括过渡板2;所述过渡板2可以通过螺钉设置在模座1和汇流板3之间,并且过渡板2同时与模座1和汇流板3相连。
其中,所述过渡板2上设置有与出料腔5和第一挤出腔6同时连通的第二挤出腔7。在本实施例中,出料腔5内的PVC基材首先被挤向并穿过第二挤出腔7。
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挤出腔7内设置有与共挤方向平行的芯板11。所述芯板11可以使第二挤出腔7的空间减小并增大第二挤出腔7内压力,从而可以促进了PVC物料的流动性,有利于PVC物料离模膨胀;在增大发泡倍率、降低PVC物料密度的同时,还进一步改善了ASA-PVC共挤型材的挤出效果。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芯板11的长度大于过渡板2和汇流板3的厚度之和。本实施例通过将芯板11的长度设计成大于过渡板2和汇流板3的厚度之和,当模座1、过渡板2、汇流板3和口模4依次连接时,芯板11可以伸入到第一共挤腔8内,因而同样地能够提升PVC基材的流动性,并使ASA包覆材料附着在PVC基材表面的效果得到提升。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芯板11上设置有多块与第二挤出腔7内壁相连的连接板12,通过连接板12使芯板1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挤出腔7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覆共挤模具,结构简单,包括沿共挤方向顺序连接的模座、汇流板和口模,与现有包覆共挤模具相比,通过利用汇流板与口模的接触面作为台阶面,并使第一挤出腔的出口端位于台阶面内侧,当熔融的ASA包覆料于流道内流向PVC基材时,ASA包覆料不会受到汇流板的阻挡,因而ASA包覆料的流动性可以加快,从而可以避免出现ASA包覆料焦糊的问题,并改善了ASA-PVC共挤型材的挤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包覆共挤模具,其特在于,包括沿共挤方向顺序连接的模座、汇流板和口模;所述模座上设置有出料腔;所述汇流板上设置有第一挤出腔;所述口模上设置有共挤腔;所述出料腔、第一挤出腔以及共挤腔依次相互连通;所述汇流板和口模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流道,并且汇流板上设置有与流道连通的进料通道;所述流道设置在第一挤出腔的外周;所述第一挤出腔的出口端上形成有一台阶,所述汇流板与口模的接触面为所述台阶的台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与口模的接触面上还设置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与所述流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板;所述过渡板设置在模座和汇流板之间,并且过渡板同时与模座和汇流板相连;所述过渡板上设置有与出料腔和第一挤出腔同时连通的第二挤出腔;所述第二挤出腔内设置有与共挤方向平行的芯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覆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板的长度大于过渡板和汇流板的厚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覆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板上设置有多块与第二挤出腔内壁相连的连接板。
CN202121905580.0U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包覆共挤模具 Active CN215472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5580.0U CN215472976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包覆共挤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5580.0U CN215472976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包覆共挤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72976U true CN215472976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59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05580.0U Active CN215472976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包覆共挤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72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7261B (zh) 表面全着色电缆的加工方法及挤出模具
CN215472976U (zh) 一种包覆共挤模具
CN205767377U (zh) Pe木塑共挤流纹模具
CN110587940B (zh) 一种pvc发泡板挤出模具
CN203338878U (zh) 用于一次挤出完成电线内绝缘层与护套层的模具
CN103345984B (zh) 一次挤出完成电线内绝缘层与护套层的方法及装置
CN205008414U (zh) 零工作带模具
CN213227429U (zh) 一种薄膜挤压用模具
CN205008415U (zh) 实心类型材铝合金热挤压模具
CN210792017U (zh) 一种复合双层管挤出机模芯
CN203198221U (zh) 一种用于软硬共挤塑料异型材的成型设备
CN204123638U (zh) 共挤模具之y型连接装置
CN102476441A (zh) 一种汽车车窗密封条的挤出模具
CN216329959U (zh) 一种双挤出机并联用机头
CN212288632U (zh) 一种生产硬质型材的模具
CN201291581Y (zh) 一种双料共挤出塑料型材挤出模具
CN214919309U (zh) 一种多腔铝型材模具
CN21119145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箱体冷却用铝型材一体化挤压模具
CN117207486A (zh) 一种全包覆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
CN205463679U (zh) 一种易拉罐底盖挤出模具
CN201913788U (zh) 一种双螺杆挤出机机头流道结构
CN203305494U (zh) 一种塑料管材共挤挤出模具
CN215151595U (zh) 一种木塑收边板共挤成型模具
CN216506656U (zh) 一种提高造粒的挤出分流装置
CN212666642U (zh) 一出四挤出流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