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7236U - 内锅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内锅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57236U CN215457236U CN202022767353.8U CN202022767353U CN215457236U CN 215457236 U CN215457236 U CN 215457236U CN 202022767353 U CN202022767353 U CN 202022767353U CN 215457236 U CN215457236 U CN 2154572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equal
- inner pot
- pot
- l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锅和烹饪器具。内锅包括底壁和与底壁连接的侧壁,侧壁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拿取部,支撑拿取部包括从侧壁的顶端沿内锅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水平部和向下延伸的弯折部,其中,内锅的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最大直径D与内锅的垂直高度H之间的关系满足:1.4≤D/H≤2.0,水平部的最大厚度v和水平部的上表面与弯折部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s之间的关系满足:1.0≤s/v≤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锅,能够有效增强支撑拿取部的厚度和结构强度,简化支撑拿取部的生产工艺,节省材料,且弯折部与水平部以及侧壁之间均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内锅使用的过程中不易藏纳污垢,便于清洗,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锅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的内锅10通常在锅口部50处设置卷边51增加锅口部50的厚度以提高强度,具体地参考图1。但此种结构的卷边51不但生产工艺复杂,浪费材料,而且对锅口部50厚度的增加有限,尤其是在卷边51采用复合材料时,卷边的厚度通常不能超过2mm。此外,由于卷边51与锅口部50之间存在间隙,使用的过程中极易藏纳污垢,水也容易进入间隙导致生锈,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此外,由于目前内锅外形的限制,会导致在烹饪过程中内锅底部米饭的含水率与表面以及中间米饭的含水率不一致,影响米饭的口感。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锅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锅,包括底壁和与所述底壁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拿取部,所述支撑拿取部包括从所述侧壁的顶端沿所述内锅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水平部和向下延伸的弯折部,
其中,所述内锅的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所述最大直径D与所述内锅的垂直高度H之间的关系满足:1.4≤D/H≤2.0,所述水平部的最大厚度v和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弯折部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s之间的关系满足:1.0≤s/v≤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锅,在侧壁的顶端设置包括沿内锅的径向向外延伸的水平部和向下延伸的弯折部的支撑拿取部,一方面能够便于用户通过握持该支撑拿取部拿取内锅,另一方面通过弯折部能够有效增加支撑拿取部的厚度,提高支撑拿取部的强度,进而提升拿取内锅的安全性。且通过向下延伸的弯折部增加支撑拿取部厚度的方式生产工艺简单,节省材料,并可根据需要增加支撑取放部的厚度;弯折部与水平部以及侧壁之间均存在一定的距离,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藏纳污垢,便于清洗,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将水平部的上表面与弯折部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s和水平部的最大厚度v设计为满足1.0≤s/v≤2.0,在保证增加支撑拿取部的厚度与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够减小弯折部占用的空间,避免内锅放入烹饪器具时弯折部与其他部件之间产生干涉。此外,将内锅的最大直径D与内锅的垂直高度H设计为满足:1.4≤D/H≤2.0,可以使内锅的宽度整体较宽,并使内锅的高度相对较低,从而可有效降低内锅中食材的厚度,并且可以有效增加内锅的受热面积,进而可以使食材均匀受热,尤其是在内锅中的液体尚未沸腾时。
可选地,所述侧壁包括依次相连的回流壁、冲击壁和聚集壁,所述冲击壁连接在所述聚集壁和所述回流壁之间且大致构造为直壁,所述聚集壁设置在所述冲击壁的上方且相对于所述冲击壁朝向所述内锅的中轴线缩进,所述支撑拿取部设置在所述聚集壁的顶端,所述回流壁连接在所述底壁和所述冲击壁之间且构造为向外凸出的弧形壁。
根据本方案,侧壁包括依次相连的回流壁、冲击壁和聚集壁,通过将聚集壁设置为相对于冲击壁朝向内锅的中心缩进,可有利于烹饪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向上在聚集壁处冷凝以产生冷凝水;而通过将冲击壁构造为直壁,可使得冷凝水沿冲击壁快速回流至回流壁处,避免内锅底壁的米饭因缺水而过于干燥;此外,通过将回流壁构造为向外凸出,可以保证冷凝水在回流壁处回流均匀,避免在底壁聚集,从而可以提升内锅中米饭整体含水率的一致性,保证米饭的口感,提升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所述聚集壁的垂直高度H1与所述内锅的垂直高度H之间的关系满足:0.15≤H1/H≤0.4。
根据本方案,有利于内锅的整体设计,便于将内锅的整体高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在内锅整体高度一定的情况下,便于控制聚集壁的冷凝面积,以及聚集壁产生的冷凝水回流的路径,保证聚集壁能够产生足够的冷凝水以回流至内锅的底部,提高米饭含水率的一致性。
可选地,所述冲击壁的垂直高度H2与所述内锅的垂直高度H之间的关系满足:0.15≤H2/H≤0.5。
根据本方案,有利于内锅的整体设计,便于将内锅的整体高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在内锅整体高度一定的情况下,便于将冷凝水流经冲击壁的回流路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有效控制流经冲击壁的冷凝水的流速,尤其是有效控制由冲击壁底部进入回流壁的冷凝水的流速,使得冷凝水以合适的流速流入回流壁并沿回流壁流动,提高冷凝水在回流壁分布的均匀性,以保证冷凝水回流至内锅底部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回流壁的垂直高度H3与所述内锅的垂直高度H之间的关系满足:0.2≤H3/H≤0.5。
根据本方案,有利于内锅的整体设计,便于将内锅的整体高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在内锅整体高度一定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回流壁有足够的空间设置刻度线,且便于将冷凝水流经回流壁的回流路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有效控制流经回流壁的冷凝水的流速,提高冷凝水在回流壁分布的均匀性,增强冷凝水回流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回流壁的垂直高度H3与所述冲击壁的垂直高度H2之间的关系满足:H3/H2≥1.0。
根据本方案,能够便于灵活合理地控制冷凝水流经冲击壁和回流壁的回流路径,保证冷凝水及时地回流至内锅的底部,以及冷凝水在内锅的底部分布的均匀性。
可选地,所述支撑拿取部构造为复合壁,且所述水平部和所述弯折部的主基材均包括铝层和设置在所述铝层外侧的铁层。
根据本方案,既能够增强支撑拿取部的强度,又能够一定程度的减轻内锅的重量。
可选地,所述支撑拿取部至少部分地构造为复合壁,且所述水平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主基材包括铝层和设置在所述铝层外侧的铁层,所述弯折部的主基材仅包括铝层。
根据本方案,既能够增强支撑拿取部的强度,又有利于弯折部的加工成型,可以一定程度的降低对加工弯折部的设备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也能够一定程度的减轻内锅的重量。
可选地,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弯折部的下表面之间的所述垂直距离s满足:1.0mm≤s≤10.0mm。
根据本方案,既能够增加支撑拿取部的厚度与结构强度,又能够减小沿内锅的径向方向弯折部占用的空间,有利于用户将手伸入弯折部与水平部之间拿取内锅,提升用户拿取内锅的安全性。此外,也能够避免内锅放入烹饪器具时弯折部与其他部件之间产生干涉。
可选地,所述水平部的所述最大厚度v满足:1.0mm≤v≤5.0mm。
根据本方案,在有效增强水平部的强度并提升用户拿取内锅的安全性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小水平部的占用空间,便于合理控制内锅径向方向的尺寸,提升内锅结构的紧凑性。
可选地,所述水平部的最大厚度v与所述弯折部的厚度w之间的关系满足:w≤v。
根据本方案,既能够增强支撑拿取部的强度,又有利于弯折部的加工成型,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对加工弯折部的设备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弯折部的厚度w满足:1.0mm≤w≤3.0mm。
根据本方案,能够保证弯折部的强度,降低弯折部变形的可能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材料和沿内锅的径向方向弯折部占用的空间,有利于用户将手伸入弯折部与水平部之间拿取内锅,提升用户拿取内锅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上述内锅;以及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之上,并能够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在内锅的侧壁的顶端设置包括沿内锅的径向向外延伸的水平部和向下延伸的弯折部的支撑拿取部,一方面能够便于用户通过握持该支撑拿取部拿取内锅,另一方面通过弯折部能够有效增加支撑拿取部的厚度,提高支撑拿取部的强度,进而提升拿取内锅的安全性。且通过向下延伸的弯折部增加支撑拿取部厚度的方式生产工艺简单,节省材料,并可根据需要增加支撑取放部的厚度;弯折部与水平以及侧壁之间均存在一定的距离,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藏纳污垢,便于清洗,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将水平部的上表面与弯折部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s和水平部的最大厚度v设计为满足1.0≤s/v≤2.0,在保证增加支撑拿取部的厚度与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够减小弯折部占用的空间,避免内锅放入烹饪器具时弯折部与其他部件之间产生干涉。此外,将内锅的最大直径D与内锅的垂直高度H设计为满足:1.4≤D/H≤2.0,可以使内锅的宽度整体较宽,并使内锅的高度相对较低,从而可有效降低内锅中食材的厚度,并且可以有效增加内锅的受热面积,进而可以使食材均匀受热,尤其是在内锅中的液体尚未沸腾时。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内锅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内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内锅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P处局部放大图,其中弯折部的主基材包括铝层和铁层;以及
图5为图3中P处局部放大图,其中弯折部的主基材仅包括铝层。
附图标记说明:
100:内锅
110:底壁
111:放置部
120:侧壁
120a:铝层
120b:铁层
121:回流壁
122:冲击壁
123:聚集壁
130:开口
140:内腔
150:支撑拿取部
151:水平部
152: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锅100和烹饪器具。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烹饪器具可以是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它电加热器具,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烹饪器具包括煲体(未示出)和盖体(未示出)。煲体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100可以构造为能够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00的清洗。内锅100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盖体能够盖合在煲体上,以在盖体和内锅100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烹饪器具还包括对内锅100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为了能够准确感测温度,烹饪器具还包括分别用于感测内锅100中的液体温度的底部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感测蒸汽温度的顶部温度传感器。烹饪器具还包括与底部温度传感器和顶部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装置。底部温度传感器和顶部温度传感器可以为热敏电阻。底部温度传感器和顶部温度传感器均连接至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以将感测到的温度数据反馈至控制装置。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装置可以是MCU。
参考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内锅100包括底壁110和与底壁110连接的侧壁120,内锅100可为由底壁110和侧壁120形成的具有内腔140的回转体。
优选地,内锅100的内腔140具有最大直径D,该最大直径D与内锅100的垂直高度H之间的关系满足:1.4≤D/H≤2.0,以使内锅100的宽度整体较宽,并使内锅100的高度相对较低,从而可有效降低内锅100中食材的厚度,并且可以有效增加内锅100的受热面积,进而可以使食材均匀受热,尤其是在内锅100中的液体尚未沸腾时。示例性的,D/H=1.7。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内锅100的内腔140具有的最大直径D即为下文提及的聚集壁123的内表面的最大纬圆的直径D1。
底壁110形成放置部111。在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放置部111构造为沿内锅100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直线段,以便于底部温度传感器与内锅100之间能够接触良好,保证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并使得内锅100取出之后能够平稳放置。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放置部111也可以设置为在其中心处略向上凹陷,以便于内锅100与加热装置之间形成良好的热接触。
侧壁120包括依次相连的回流壁121、冲击壁122和聚集壁123。
聚集壁123设置在侧壁120的上段,并自下向上朝向内锅100的中轴线缩进,也就是相对于冲击壁122朝向内锅100的中轴线缩进。聚集壁123的顶端围成内锅100的开口130,在开口130处形成朝向内锅100的中轴线缩进的聚集空间,能够一定程度地减小内锅100的开口130的尺寸,有效减小在烹饪的过程中从内锅100的开口130处散失的热量,有利于提升烹饪器具的热效率。并且,在烹饪的过程中,内锅100中产生的蒸汽在上升至该聚集空间时,蒸汽的流通面积变小,聚集壁123附近的一部分蒸汽与聚集壁123碰撞接触,形成冷凝水;一部分蒸汽改变上升路径,沿着图3中M所示的方向上升,且蒸汽的流速增加,能够增强对流换热,进一步增强蒸汽的冷凝效果,有利于产生冷凝水。
此外,聚集壁123在开口130处形成的朝向内锅100的中轴线缩进的聚集空间,也能够形成淘洗物料倒水时物料的容纳空间,以在倒水时阻挡物料,有效防止物料被轻易地倒出。也能够使得用户在淘洗物料倒水时,可以放心地提高倒水倾斜角度,实现快速倒水,方便用户使用,提升用户体验。
优选地,聚集壁123可以构造为倾斜的直壁,在增强冷凝效果的同时有利于聚集壁123的加工制造,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聚集壁123也可以构造为外凸的弧形壁或内凹的弧形壁,以在聚集壁123的垂直高度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加蒸汽的冷凝面积,增强冷凝效果。
为了便于内锅100的整体设计,在内锅100整体高度一定的情况下,便于控制聚集壁123的冷凝面积,以及聚集壁123产生的冷凝水回流的路径,保证聚集壁123能够产生足够的冷凝水以回流至内锅100的底部,提高米饭含水率的一致性,聚集壁123的垂直高度H1与内锅100的垂直高度H之间的关系优选地满足:0.15≤H1/H≤0.4。示例性的,H1/H可以为0.2、0.25、0.3或者0.35等。
为了保证聚集壁123有足够的冷凝面积,聚集壁123的内表面的同一经线处的纬圆直径的最小处尺寸点E与最大处尺寸点I之间的连线EI与内锅100的径向方向的夹角B满足:B≤80°。示例性地,该夹角B可以为75°、70°、65°、60°、55°、50°或者40°等。其中,聚集壁123的内表面的纬圆是指垂直于内锅100的中心轴线OO'的平面截取聚集壁123的内表面形成的圆。当B≤80°时,在聚集壁123的垂直高度一定的情况下,聚集壁123的冷凝面积将会比较大,有利于蒸汽冷凝以产生冷凝水,保证有足够量的冷凝水回流至内锅100底部以及时充分地补水。
优选地,聚集壁123的内表面的最大纬圆的直径D1与最小纬圆的直径D2之间的关系满足:D1-D2≥10mm,以便于合理地控制聚集壁123自下而上向内锅100的中心缩进的程度,在增加聚集壁123的冷凝面积的同时,有效地控制聚集壁123附近蒸汽的流速,使得蒸汽的流速既有利于增强冷凝效果,又能够避免蒸汽流速过快而影响聚集壁123处已产生的冷凝水的回流,甚至将聚集壁123处已产生的冷凝水向上携带至内锅100的开口130处。
冲击壁122连接在聚集壁123和回流壁121之间且大致构造为直壁,可使得聚集壁123产生的冷凝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冲击壁122向下冲击,以快速回流至回流壁121处,避免内锅100底部的米饭因缺水而过于干燥。
为了在内锅100整体高度一定的情况下,便于将流经冲击壁122的回流路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有效控制流经冲击壁122的冷凝水的流速,尤其是有效控制由冲击壁122底部进入回流壁121的冷凝水的流速,使得冷凝水以合适的流速流入回流壁121并沿回流壁121流动,提高冷凝水在回流壁121分布的均匀性,以保证冷凝水回流至内锅100底部的效果。冲击壁122的垂直高度H2与内锅100的垂直高度H之间的关系满足:0.15≤H2/H≤0.5。示例性的,H2/H可以为0.2、0.25、0.3、0.35、0.4或者0.45等。
优选地,冲击壁122的顶端I与底端F之间的连线IF与内锅100的径向方向的夹角C满足:75°≤C≤105°,以便于控制冷凝水经冲击壁122向内锅100的底部回流的速度,使得内锅100的底部得到及时有效地补水。示例性的,该夹角C可以为80°、85°、90°、95°或者100°等。申请人经实验得出,当C>105°时,冲击壁122的倾斜程度较为平缓,重力在倾斜面的分力会较小,如此便可能会降低冷凝水的回流速度,使得冷凝水回流过慢,且易于被冲击壁122附近的米饭吸收,使得上层的米饭含水率过高,内锅100的底部的米饭得不到快速有效地补水而偏干,影响口感。当C<75°时,冲击壁122向内锅100的方向倾斜程度会较大,在冷凝水流经冲击壁122的过程中,可能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滴落至上层的米饭,导致上层的米饭偏湿,而底部的米饭因得不到补水而偏干,不利于提升内锅100中米饭整体含水率的一致性,而最终影响米饭的口感。
回流壁121连接在放置部111和冲击壁122之间且构造为向外平缓凸出的弧形壁。在回流壁121贴壁处形成向外凸出的回流空间,可以保证冷凝水在回流壁121处回流均匀,避免在底部聚集,从而可以提升内锅100中米饭整体含水率的一致性,保证米饭的口感。
优选地,回流壁121的垂直高度H3与内锅100的垂直高度H之间的关系优选地满足:0.2≤H3/H≤0.5,以在内锅100整体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既能够保证回流壁121有足够的空间设置刻度线,又便于将冷凝水流经回流壁121的回流路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有效控制流经回流壁121的冷凝水的流速,提高冷凝水在回流壁121分布的均匀性,增强冷凝水回流的效果。示例性的,H3/H可以为0.25、0.3、0.35、0.4或者0.45等。
当冷凝水回流至回流壁121时,为了保证回流的速度与均匀性,回流壁121需保持一定的向外凸出的坡度。优选地,回流壁121的内表面的同一经线处的纬圆直径的最大处尺寸点F与最小处尺寸点G之间的连线FG与内锅100的径向方向的夹角A满足:A≥20°。示例性的,夹角A可以为30°、40°或者50°等。其中,回流壁121的内表面的纬圆是指垂直于内锅100的中心轴线OO'的平面截取回流壁121的内表面形成的圆。A≥20°时,在回流壁121的垂直高度H3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使回流壁121保持一定的坡度,能够有效增加冷凝水沿回流壁121的重力的分力,保证冷凝水的回流速度,以及冷凝水沿回流壁121分布的均匀性,避免角度A过小时,回流壁121太过平缓,冷凝水回流较慢,容易导致放置部111处的米饭因缺水而偏干。
进一步优选地,回流壁121的垂直高度H3与冲击壁122的垂直高度H2之间的关系满足:H3/H2≥1.0,以便于灵活合理地控制冷凝水流经冲击壁122和回流壁121的回流路径,保证冷凝水及时地回流至内锅100的底部,以及冷凝水在内锅100的底部分布的均匀性。示例性的,H3/H2可以为1.5或者2.0等。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内锅100的回流壁121、冲击壁122和聚集壁123的设置,使得在烹饪的过程中,从内锅100的底部,也就是从回流壁121,上溢出来的食材沿着冲击壁122碰触到聚集壁123后迅速回落,有利于增强食材的翻滚和对流效果,进而提高了整体的烹饪效果。
参考图3和图4,为了便于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拿取内锅100,在聚集壁123的顶端设置有沿内锅100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支撑拿取部150。支撑拿取部150优选地构造为包括沿内锅100的径向向外延伸的水平部151和向下延伸的弯折部152,通过弯折部152能够有效增加支撑拿取部150的厚度,提高支撑拿取部150的强度,进而提升用户拿取内锅100的安全性。弯折部152可以通过对水平部151进行向下弯折而形成,此种增加支撑拿取部150厚度的方式无需二次弯折,生产工艺简单,节省材料,并可根据需要增加支撑取放部的厚度;且弯折部152与水平以及侧壁120之间均存在一定的距离,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藏纳污垢,便于清洗,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便于合理地控制支撑拿取部150的结构尺寸,有效增加支撑拿取部150的厚度与结构强度,水平部151的最大厚度v和水平部151的上表面与弯折部152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s之间的关系优选地满足:1.0≤s/v≤2.0。
进一步优选地,水平部151的上表面与弯折部152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s满足:1.0mm≤s≤10.0mm,以便保证弯折部152和支撑拿取部150的厚度与结构强度,减小沿内锅100的径向方向弯折部152占用的空间,有利于用户将手伸入弯折部152与水平部151之间拿取内锅100,提升用户拿取内锅100的安全性。此外,也能够避免内锅100放入烹饪器具时弯折部152与其他部件之间产生干涉。
进一步优选地,水平部151的最大厚度v满足:1.0mm≤v≤5.0mm,以便有效增强水平部151和支撑拿取部150的厚度与结构强度,有效减小水平部151的占用空间,便于合理控制内锅100径向方向的尺寸,提升内锅100结构的紧凑性。
为了保证弯折部152的结构强度,降低弯折部152变形的可能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材料和沿内锅100的径向方向弯折部152占用的空间,有利于用户将手伸入弯折部152与水平部151之间拿取内锅100,提升用户拿取内锅100的安全性,弯折部152的厚度w优选地满足:1.0mm≤w≤3.0mm。将弯折部152的厚度w控制在上述范围内,也能够使弯折部152与水平部151以及侧壁120之间均存在一定的距离,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藏纳污垢,便于清洗,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内锅100的侧壁120和底壁110优选地构造为复合壁,支撑拿取部150至少部分地构造为复合壁,复合壁的主基材包括铝层120a和设置在铝层120a外侧的铁层120b,以便既能够增强内锅100的结构强度,又能够一定程度的减轻内锅100的重量。
支撑拿取部150至少部分地构造为复合壁。继续参考图4,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拿取部150的水平部151和弯折部152均构造为复合壁。也就是,水平部151和弯折部152的主基材均包括铝层120a和设置在铝层120a外侧的铁层120b,此时弯折部152的最大厚度w等于水平部151的最大厚度v,能够有效增强支撑拿取部150的结构强度。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拿取部150的水平部151的至少部分构造为复合壁,另一部分构造为单层壁。具体地,水平部151的在内锅100的高度方向上与弯折部152对应的那部分为单层壁,且弯折部152也构造为单层壁。也就是说,复合壁包括铝层120a和设置在铝层120a外侧的铁层120b,而单层壁仅包括铝层120a,具体地,在制造时,可以将支撑拿取部150的待弯折部分车削掉铁层120b后再进行弯折形成弯折部152,此时弯折部152的最大厚度w小于水平部151的最大厚度v,具体地参考图5。此种方式能够便于弯折部152的加工成型,一定程度地降低对加工弯折部152的设备的要求,并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在不增加内锅100直径尺寸的情况下增大支撑拿取部150的长度,也就是增加水平的长度,以便于用户持握,提升用户拿取内锅100的安全性,聚集壁123自下向上朝向内锅100的中轴线缩进的最大水平距离d与支撑拿取部150相对于聚集壁123的顶端沿内锅100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最大距离L之间的关系满足0.5≤d/L≤1.0。将d/L设计在上述范围内,也能够合理缩小内锅100的开口130,有效减少在烹饪的过程中通过开口130散失的热量,有效提升烹饪器具的热效率。
进一步优选地,聚集壁123自下向上朝向内锅100的中轴线缩进的最大水平距离d满足:5.0mm≤d≤10.0mm。以便于将内锅100的开口130的尺寸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减小热量损失提高热效率的同时,避免因开口130较小而影响用户取放食材,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手持空间,提高用户手持支撑拿取部150拿取内锅100的舒适度与安全性,优选地,支撑拿取部150相对于聚集壁123的顶端沿内锅100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最大距离L满足:L≥10.0mm。也就是水平部151的最外侧与聚集壁123的顶端的最内侧之间的水平距离L≥10.0mm。
在烹饪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沿聚集壁123向支撑拿取部150传递的热量,以降低支撑拿取部150的温度,便于用户手持支撑拿取部150拿取内锅100,可适当减小聚集壁123的与支撑取放部连接处的厚度,优选地将聚集壁123构造为自下向上厚度逐渐减小,且将聚集壁123的最小厚度t与最大厚度T设计为满足:0.5≤t/T≤1.0,以在减少热量传递的同时避免在聚集壁123与支撑拿取部150连接处厚度突然减小而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
为了在保证聚集壁123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够有效节省材料,一定程度地减轻内锅100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聚集壁123的最大厚度T优选地设计为满足:1.0mm≤T≤4.0mm。
为了进一步增强支撑拿取部150的结构强度,优选地可以在支撑拿取部150处设置包覆层。包覆层可以顺着支撑拿取部150的轮廓包覆,以使内锅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例如,包覆层在水平部151的上方沿着水平部151延伸至弯折部152的外边缘之后向下弯折,之后沿着弯折部152的下方延伸至弯折部152的内边缘后向上弯折,最后沿着水平部151的下方延伸至聚集壁123。
包覆层可以为铝层,或者由耐腐蚀防锈材料制成。包覆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且包覆层的设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内锅100的美观性。
此外,为了防止内锅100生锈,优选地可以在侧壁120和底壁110的外侧面喷涂防腐耐磨保护层。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3)
1.一种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100)包括底壁(110)和与所述底壁连接的侧壁(120),所述侧壁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拿取部(150),所述支撑拿取部包括从所述侧壁的顶端沿所述内锅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水平部(151)和向下延伸的弯折部(152),
其中,所述内锅的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所述最大直径D与所述内锅的垂直高度H之间的关系满足:1.4≤D/H≤2.0,所述水平部的最大厚度v和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弯折部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s之间的关系满足:1.0≤s/v≤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在于,所述侧壁包括依次相连的回流壁(121)、冲击壁(122)和聚集壁(123),所述冲击壁连接在所述聚集壁和所述回流壁之间且大致构造为直壁,所述聚集壁设置在所述冲击壁的上方且相对于所述冲击壁朝向所述内锅的中轴线缩进,所述支撑拿取部设置在所述聚集壁的顶端,所述回流壁连接在所述底壁和所述冲击壁之间且构造为向外凸出的弧形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壁的垂直高度H1与所述内锅的垂直高度H之间的关系满足:0.15≤H1/H≤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壁的垂直高度H2与所述内锅的垂直高度H之间的关系满足:0.15≤H2/H≤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壁的垂直高度H3与所述内锅的垂直高度H之间的关系满足:0.2≤H3/H≤0.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壁的垂直高度H3与所述冲击壁的垂直高度H2之间的关系满足:H3/H2≥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拿取部构造为复合壁,且所述水平部和所述弯折部的主基材均包括铝层(120a)和设置在所述铝层外侧的铁层(120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拿取部至少部分地构造为复合壁,且所述水平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主基材包括铝层(120a)和设置在所述铝层外侧的铁层(120b),所述弯折部的主基材仅包括铝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弯折部的下表面之间的所述垂直距离s满足:1.0mm≤s≤1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的所述最大厚度v满足:1.0mm≤v≤5.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的最大厚度v与所述弯折部的厚度w之间的关系满足:w≤v。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的厚度w满足:1.0mm≤w≤3.0mm。
13.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锅;以及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之上,并能够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67353.8U CN215457236U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内锅和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67353.8U CN215457236U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内锅和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57236U true CN215457236U (zh) | 2022-01-11 |
Family
ID=79716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767353.8U Active CN215457236U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内锅和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57236U (zh) |
-
2020
- 2020-11-25 CN CN202022767353.8U patent/CN2154572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822347U (zh) | 烹饪腔体和蒸汽烹饪装置 | |
CN215457236U (zh) | 内锅和烹饪器具 | |
CN215016018U (zh) | 内锅和烹饪器具 | |
CN21501602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383097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016021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016019U (zh) | 内锅和烹饪器具 | |
CN201213732Y (zh) | 电饭煲内置蒸笼及电饭煲 | |
CN215016017U (zh) | 内锅和烹饪器具 | |
CN215383099U (zh) | 内锅和烹饪器具 | |
CN106983352A (zh) | 一种烹饪器具用内胆 | |
CN210433306U (zh) | 一种上给水式先煮后蒸的煮饭锅 | |
CN209284982U (zh) | 一种多功能蒸锅 | |
CN109984570A (zh) | 一种上给水式先煮后蒸的煮饭锅及煮饭方法 | |
CN213028606U (zh) | 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7784928U (zh) | 内锅、电饭煲和电压力锅 | |
CN207784956U (zh) | 一种可变形的电饭锅蒸架 | |
CN217547756U (zh) | 内锅和烹饪器具 | |
CN216221178U (zh) | 内锅组件和加热煮饭器 | |
CN109259539A (zh) | 兼具配送和气蒸功能的餐碗 | |
CN211354944U (zh) | 一种电烹饪器的锅体组件 | |
CN216166827U (zh) | 内锅组件和加热煮饭器 | |
CN216364708U (zh) | 内锅组件和加热煮饭器 | |
CN211130627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9613635U (zh) | 一种锅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