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8777U - 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18777U
CN215418777U CN202120707805.5U CN202120707805U CN215418777U CN 215418777 U CN215418777 U CN 215418777U CN 202120707805 U CN202120707805 U CN 202120707805U CN 215418777 U CN215418777 U CN 215418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nnector
connector
sliding
guide
femal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078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慧峰
汪春刚
马志鹏
张晓蕾
张富祥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078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18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18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18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和车辆,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包括: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用于与母端连接器插接配合,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中的一个设有滑柱;助力导向件,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中的另一个与助力导向件滑动配合,助力导向件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倾斜设置,滑柱伸至导向槽内;其中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构造为在助力导向件滑动过程中通过导向槽的内壁带动滑柱驱动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插接或拔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助力导向件能够在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插接时起到导向和助力的作用,且保证插接过程不产生歪斜,提高连接器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和具有该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连接器是汽车线束及电器件中重要组成部件,新能源车型的PEU、PDU、MCU等模块连接器都采用的是35PIN连接器,现有技术中,35pin连接器无助力导向锁止机构,公母端连接器对接时阻力大,容易接插不到位,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可将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牢牢固定在一起,以有效提高连接器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包括: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所述公端连接器用于与所述母端连接器插接配合,所述公端连接器与所述母端连接器中的一个设有滑柱;助力导向件,所述公端连接器与所述母端连接器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助力导向件滑动配合,所述助力导向件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公端连接器与所述母端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滑柱伸至所述导向槽内;其中所述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构造为在所述助力导向件滑动过程中通过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带动所述滑柱驱动所述公端连接器与所述母端连接器插接或拔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通过设置助力导向件,使得公端连接器可以在助力导向件的作用下插入或脱离母端连接器,插拔过程不易歪斜且省力,公母端接插后不易松脱,从而大大提高了连接器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所述公端连接器与所述母端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和所述助力导向件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助力导向件的滑动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导向槽在所述助力导向件的侧边处形成有朝向所述滑柱敞开的敞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所述公端连接器与所述母端连接器中的另一个设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适于与所述导向槽的敞开口正对设置,所述滑柱适于穿过所述避让口、所述敞开口进入所述导向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所述助力导向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动板和连接于两个所述滑动板之间的连接板,两个所述滑动板均设有所述导向槽,且所述公端连接器与所述母端连接器中的一个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滑柱且分别用于与两个所述滑动板的导向槽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所述滑动板设有锁止凸台,所述公端连接器与所述母端连接器中的另一个设有锁止凹槽,所述助力导向件构造为在所述滑柱伸至所述导向槽的最内端时所述锁止凸台锁止于所述锁止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所述锁止凸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锁止凸台在与所述助力导向件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正对设置,且所述锁止凹槽为两个,两个所述锁止凹槽分别与两个所述锁止凸台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所述滑动板的内侧壁设有两个间隔开的限位凸台,且在两个所述限位凸台之间限定出限位开口,所述公端连接器与所述母端连接器中的另一个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所述滑动板穿入的插接口,且在所述滑柱从所述导向槽的敞开口处脱出时所述插接口的边沿卡接至所述限位开口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两个所述滑动板的朝向彼此的侧面均设有所述限位凸台且形成两个所述限位开口,所述插接口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开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插接口一一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所述公端连接器与所述母端连接器中的另一个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均设有滑动轨道,两个所述滑动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轨道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
所述车辆和上述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中公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中母端连接器和助力导向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中助力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
公端连接器1,滑柱11,环形壁12,
母端连接器2,避让口21,锁止凹槽22,环形槽23,
助力导向件3,导向槽31,敞开口311,连接板32,滑动板33,锁止凸台331,限位凸台332,限位开口3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包括:公端连接器1、母端连接器2和助力导向件3。
线束连接器组件100构造为30pin的连接器,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分别与车辆的不同部分电连接,通过将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相连,可以实现新能源车型中PEU、PDU、MCU等模块的连接。
公端连接器1用于与母端连接器2插接配合,其中,如图1所示,公端连接器1的一侧面设有朝外侧凸出延伸的环形壁12,环形壁12限定出朝外敞开的中空腔,中空腔内间隔设有多个针脚,针脚沿长度方向(图1中左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母端连接器2的一侧设有环形槽23,环形槽23的内侧设有多个对应的开孔,针脚适于伸入开孔以实现电连接,也就是说,公端连接器1的环形壁12适于伸入母端连接器2环形槽23内,以实现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插接配合。
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中的一个设有滑柱11,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中的另一个与助力导向件3滑动配合,助力导向件3设有导向槽31,导向槽31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的插接方向倾斜设置,滑柱11伸至导向槽31内。
也就是说,可以将滑柱11设置在母端连接器2处,且使得公端连接器1与助力导向件3配合,也可以将滑柱11设置在公端连接器1的环形壁12外侧,并使得母端连接器2与助力导向件3滑动配合。其中,助力导向件3设有导向槽31,通过构造导向槽31的宽度与滑柱11的直径相等或导向槽31的宽度略大于滑柱11的直径,且设置导向槽31的位置与滑柱11的位置相对应,当公端连接器1插接至母端连接器2后,滑柱11可以伸至导向槽31内,并沿导向槽31滑动,以带动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相对活动。
其中,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构造为在助力导向件3滑动过程中通过导向槽31的内壁带动滑柱11驱动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插接或拔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的描述时,可如图2和图3所示,以助力导向件3与母端连接器2滑动配合且公端连接器1设有滑柱11为例展开描述:
在插接过程中,助力导向件3伸至母端连接器2内,且先将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正对进行初步的插接,此时可将公端连接器1的滑柱11与导向槽31的敞开端正对,且随着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的深入,滑柱11逐渐地进入到导向槽31内,此时,可将推动助力导向件3进一步地伸入母端连接器2中,助力导向件3滑动的过程中,利用导向槽31的内壁与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之间的插接方向存在一定倾斜夹角的特性,使得导向槽31的内壁推动滑柱11带动公端连接器1主动伸入母端连接器2中,且随着助力导向件3的逐渐伸入,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的插接更加紧密且稳定,在此过程中,助力导向件3对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起到很好的助力和导向的作用。
同样的,在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拔出过程中,随着助力导向件3从母端连接器2中逐渐地拔出,导向槽31的内壁驱动滑柱11运动以带动公端连接器1从母端连接器2中拔出。
在具体地执行过程中,可以将滑柱11取为两个,两个滑柱11间隔设置,且助力导向件3对应设置有两处导向槽31,通过将两个滑柱11分别伸入对应的导向槽31,使得两个滑柱11沿导向槽31共同带动母端连接器2和公端连接器1连接,保证了插拔过程的稳定性,且增强导向和助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通过设置助力导向件3,使得公端连接器1可以在助力导向件3的作用下插接至母端连接器2或从母端连接器2内拔出,插拔过程不易歪斜且省力,公母端接插后不易松脱,从而大大提高了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的插接方向和助力导向件3的滑动方向垂直,导向槽31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助力导向件3的滑动方向倾斜设置,且导向槽31在助力导向件3的侧边处形成有朝向滑柱11敞开的敞开口311。
也就是说,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的插接方向和助力导向件3的滑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且导向槽31的延伸方向既与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的插接方向形成一定的夹角,又与助力导向件3的滑动方向形成一定的夹角。例如,将导向槽31的延伸方向构造为与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的插接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且导向槽31的延伸方向与助力导向件3的滑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这样,在将助力导向件3以与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的插接方向垂直的方向插入母端连接器2后,随着助力导向件3的插入,导向槽31的敞开口311逐渐地与滑柱11正对。
且在推动助力导向件3移动至敞开口311与滑柱11完全正对时,此时推动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进一步地伸入,以使滑柱11进入到敞开口311内,且通过敞开口311进入到导向槽31内,此时,可不需再对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施加较大的插接力,可推动助力导向件3以通过导向槽31的内壁对滑柱11进行驱动,从而对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的插接过程实现导向和助力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中的另一个设有避让口21,避让口21适于与导向槽31的敞开口311正对设置,滑柱11适于穿过避让口21、敞开口311进入导向槽31内。
也就是说,当助力导向件3与公端连接器1配合滑动时,公端连接器1朝向母端连接器2的一侧对应敞开口311位置设有避让口21,或者如图1所示,当助力导向件3与母端连接器2配合滑动时,母端连接器2朝向公端连接器1的一侧对应敞开口311位置处设有避让口21。其中,如图1所示,避让口21设在母端连接器2的侧壁上,且避让口21构造为具有导向面的喇叭口状,避让口21朝向公端连接器1敞开,且避让口21的最小宽度大于滑柱11的直径,使得滑柱11可以沿避让口21的导向面穿过母端连接器2的侧壁且通过敞开口311进入导向槽31,并沿导向槽31运动。
且如图2所示,在母端连接器2的环形槽23的侧壁上设有两个避让口21,同时在公端连接器1的环形壁1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滑柱11,以使两个避让口21可分别对两个滑柱11进行避让。
在一些实施例中,助力导向件3包括连接板32和两个滑动板33,两个滑动板33相对设置,连接板32连接于两个滑动板33之间,两个滑动板33均设有导向槽31,且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中的一个的两侧均设有滑柱11,且两侧的滑柱11分别用于与两个滑动板33的导向槽31滑动配合。
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两个滑动板33在上下方向上正对设置,且两个滑动板33连接在连接板32的左侧面的两端位置处,两个滑动板33分别设置有导向槽31,且两个滑动板33的导向槽31正对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公端连接器1的上侧设有两个滑柱11,且在公端连接器1的下侧也设有两个滑柱11,助力导向件3的两个滑动板33分别与母端连接器2的两个正对设置的侧壁滑动配合,且母端连接器2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与公端连接器1的滑柱11对应的避让口21,以使两个滑动板33的导向槽31与公端连接器1的两侧的滑柱11分别进行配合,通过两侧的导向槽31同时与两个滑柱11配合,提高了公端连接器1插入或脱离母端连接器2过程的稳定性,也利于提高助力导向件3与母端连接器2滑动配合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板33设有锁止凸台331,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中的另一个设有锁止凹槽22。助力导向件3构造为在滑柱11伸至导向槽31的最内端时锁止凸台331锁止于锁止凹槽22内。其中,母端连接器2的侧壁设有锁止凹槽22,如图2所示,锁止凸台331在滑动板33的侧边处凸出设置,且锁止凸台331构造为具有导向面的梯形凸块,锁止凹槽22构造为沿锁止凸台331的凸出方向贯穿母端连接器2的侧壁的通槽,从而降低加工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锁止凸台331的下端处设有溃缩空腔,助力导向件3在逐渐插入母端连接器2的侧壁过程中,锁止凸台331逐渐地朝向母端连接器2移动,当滑柱11沿导向槽31滑动至一定位置时,锁止凸台331与母端连接器2的侧壁接触抵压,使得空腔受压变小,锁止凸台331高度降低,使得助力导向件3可以继续滑动,当滑柱11滑动至导向槽31的最内端时,锁止凸台331对锁止凹槽22正对且在锁止凸台331自身变形恢复力的作用下进入锁止凹槽22内,空腔复原,从而锁止助力导向件3,避免助力导向件3与母端连接器2产生滑动,实现了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的插接锁止。当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需要解锁时,通过外力作用,使得空腔压缩以使锁止凸台331脱离锁止凹槽22,则助力导向件3可与母端连接器2产生滑动,进而带动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止凸台331为两个,且两个锁止凸台331在与助力导向件3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正对设置,且锁止凹槽22为两个,两个锁止凹槽22分别与两个锁止凸台331对应。
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两个锁止凸台331分别设置两个滑动板33上,且两个锁止凸台331正对设置,且如图2所示,两个锁止凹槽22分别设置在母端连接器2的两个侧壁上,且两个锁止凹槽22在两个侧壁上正对设置。当滑柱11滑动至导向槽31的最内端时,两个锁止凸台331同时分别进入两个锁止凹槽22内,以将助力导向件3从两侧与母端连接器2锁止,从而避免仅单侧锁止导致锁止不稳定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板33的内侧壁设有两个间隔开的限位凸台332,且在两个限位凸台332之间限定出限位开口333,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中的另一个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滑动板33穿入的插接口,且在滑柱11从导向槽31的敞开口311处脱出时插接口的边沿卡接至限位开口333内。
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滑动板33的内侧壁设有两个限位凸台332,限位凸台33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定长度的条状通孔,条状通孔沿两个限位凸台332的布置方向延伸设置,且在滑动板33的外侧壁与限位凸台332正对的区域形成溃缩空间,从而使得滑动板33在限位凸台332所处的区域处的结构强度较低,以使限位凸台332所处区域在受到外力挤压时能够朝外溃缩变形。
其中,通过将两个限位凸台332间隔设置在易变形区域,且在两个限位凸台332之间构造出限位开口333,限位开口333的宽度不小于与插接口边沿的厚度,以使得插接口边沿可以卡接至限位开口333内。当插接口边沿卡接至限位开口333时,敞开口311和避让口21正对,滑柱11可以从避让口21进入敞开口311以完成母端连接器2和公端连接器1的预接,也可从敞开口311进入避让口21且进一步脱离,以将公端连接器1从母端连接器2内拔出。通过设置限位凸台332,在滑柱11进入或脱离导向槽31的过程中,助力导向件3始终保持不动,敞开口311和避让口21正对且保持不动,使得插接、脱离过程均保持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滑柱11进入导向槽31后,插接口边沿脱离限位开口333,限位凸台332恢复原位,且不与其它部件产生接触,助力导向件3正常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滑动板33的朝向彼此的侧面均设有限位凸台332且形成两个限位开口333,插接口为两个,且两个限位开口333分别与两个插接口一一对应。
在具体地执行过程中,如图2所示,两个滑动板33的内侧面均设有两个限位凸台332,且母端连接器2的右侧面对应滑动板33设有两个插接口,助力连接件的两个插接板适于同时伸入插接口内,当两侧避让口21与敞开口311正对时,两侧插接口边沿同时卡接在限位开口333内,以使得两侧的滑柱11可以穿过避让口21、敞开口311进入导向槽3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中的另一个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均设有滑动轨道,两个滑动板33分别与两个滑动轨道滑动配合。也就是说,通过在公端连接器1与母端连接器2中的另一个的两侧壁对应设有滑动轨道,如母端连接器2的两侧壁均对应设有滑动轨道,两个滑动板33适于分别穿过两个插接口,并分别进入两侧壁的滑动轨道进行配合滑动,以使得助力导向件3可以沿滑动轨道平稳地进行相对移动。
在具体地执行过程中,如图2所示,滑动轨道构造为设于母端连接器2的内侧壁且朝向母端连接器2的内侧敞开的滑动槽,如图2所示,母端连接器2的右端面设有插接口,以使滑动板33能够通过插接口伸至滑动槽内。锁止凹槽22设置在母端连接器2的侧壁上且与滑动槽连通,以使滑动板33在滑动槽内滑动的过程中锁止凸台331能够进入到锁止凹槽22内将助力导向件3与母端连接器2锁止,从而实现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的锁止。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通过设置助力导向件3,使得公端连接器1可以在助力导向件3的作用下插入母端连接器2或从母端连接器2内拔出,插拔过程不易歪斜且省力,公母端接插后不易松脱,从而大大提高了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车辆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了车辆安装过程的复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端连接器(1)和母端连接器(2),所述公端连接器(1)用于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插接配合,所述公端连接器(1)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中的一个设有滑柱(11);
助力导向件(3),所述公端连接器(1)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助力导向件(3)滑动配合,所述助力导向件(3)设有导向槽(31),所述导向槽(31)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公端连接器(1)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的插接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滑柱(11)伸至所述导向槽(31)内;其中
所述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构造为在所述助力导向件(3)滑动过程中通过所述导向槽(31)的内壁带动所述滑柱(11)驱动所述公端连接器(1)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插接或拔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连接器(1)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的插接方向和所述助力导向件(3)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导向槽(31)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助力导向件(3)的滑动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导向槽(31)在所述助力导向件(3)的侧边处形成有朝向所述滑柱(11)敞开的敞开口(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连接器(1)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中的另一个设有避让口(21),所述避让口(21)适于与所述导向槽(31)的敞开口(311)正对设置,所述滑柱(11)适于穿过所述避让口(21)、所述敞开口(311)进入所述导向槽(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导向件(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动板(33)和连接于两个所述滑动板(33)之间的连接板(32),两个所述滑动板(33)均设有所述导向槽(31),且所述公端连接器(1)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中的一个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滑柱(11)且分别用于与两个所述滑动板(33)的导向槽(31)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33)设有锁止凸台(331),所述公端连接器(1)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中的另一个设有锁止凹槽(22),所述助力导向件(3)构造为在所述滑柱(11)伸至所述导向槽(31)的最内端时所述锁止凸台(331)锁止于所述锁止凹槽(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台(331)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锁止凸台(331)在与所述助力导向件(3)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正对设置,且所述锁止凹槽(22)为两个,两个所述锁止凹槽(22)分别与两个所述锁止凸台(331)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33)的内侧壁设有两个间隔开的限位凸台(332),且在两个所述限位凸台(332)之间限定出限位开口(333),所述公端连接器(1)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中的另一个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所述滑动板(33)穿入的插接口,且在所述滑柱(11)从所述导向槽(31)的敞开口(311)处脱出时所述插接口的边沿卡接至所述限位开口(33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动板(33)的朝向彼此的侧面均设有所述限位凸台(332)且形成两个所述限位开口(333),所述插接口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开口(333)分别与两个所述插接口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连接器(1)与所述母端连接器(2)中的另一个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均设有滑动轨道,两个所述滑动板(33)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轨道滑动配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100)。
CN202120707805.5U 2021-04-07 2021-04-07 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和车辆 Active CN215418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7805.5U CN215418777U (zh) 2021-04-07 2021-04-07 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7805.5U CN215418777U (zh) 2021-04-07 2021-04-07 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18777U true CN215418777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0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07805.5U Active CN215418777U (zh) 2021-04-07 2021-04-07 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18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91090A (en) Locking mechanism for connectors
US5162004A (en) Multi-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requiring low insertion and removal force
CN101807755B (zh) 电连接器组件
JP3317390B2 (ja) コネクタ
CN215184605U (zh) 一种线端连接器
JP2001230021A (ja) コネクタ
US5061197A (en) Multi-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requiring low insertion and removal force
CN216648738U (zh) 一种连接器母端、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组件
CN215418777U (zh) 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和车辆
CN211404889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8997107U (zh) 线端连接器
US10033129B2 (en) Connector
CN215601585U (zh) 电控盒及电器设备
CN214957416U (zh)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11129796A (zh) 一种自解锁连接器
CN219959573U (zh)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9040922U (zh) 插拔式电连接器
CN211404776U (zh) 一种自解锁连接器
JP5107004B2 (ja) 合体コネクタ
CN218498487U (zh) 高压互锁结构及高压连接器
CN216488854U (zh) 一种连接器母端和连接器组件
CN218828139U (zh)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
CN112952422B (zh)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20710678U (zh) 一种新型连接器
CN216214222U (zh) 一种插接方便的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