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8139U -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28139U CN218828139U CN202222860739.2U CN202222860739U CN218828139U CN 218828139 U CN218828139 U CN 218828139U CN 202222860739 U CN202222860739 U CN 202222860739U CN 218828139 U CN218828139 U CN 2188281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wire
- board
- terminal
-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对板连接器,包括线端插头和板端插头,所述线端插头包括线端壳体,所述线端壳体上设有多个安装插槽和多个U型槽,U型槽与安装插槽一一对应,且每个U型槽均与其对应的安装插槽连通,所述安装插槽内安装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外侧面上具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位于所述U型槽内,并抵压所述U型槽内的顶块;所述板端插头包括板端壳体和多个插装在板端壳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线端壳体的一侧具有自其表面凸出的卡块,所述板端壳体的一侧面具有连通所述开口式容腔的卡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实现线端插头和板端插头的快速安装,且连接稳定,不易脱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线对板连接器(Wire To Board Connector)是电子通讯产业广泛使用的一种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相互连接的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板端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上,线端连接器作为数据传输线的一端。
然而,现有的线对板连接器中,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直接将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进行对接插装,在对接的过程中,容易插装不到位,受到较大外力作用时,线端连接器易与板端连接器发生脱离,连接不稳定,容易造成线对板连接器的组合发生接触不良或短路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连接稳定、不易脱落的线对板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对板连接器,包括线端插头和板端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插头包括线端壳体,所述线端壳体上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插槽和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U型槽,所述U型槽与所述安装插槽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U型槽均与其对应的安装插槽连通,所述安装插槽内安装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外侧面上具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位于所述U型槽内,并抵压所述U型槽内的顶块;
所述板端插头包括板端壳体和多个插装在板端壳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板端壳体包括用于插接所述线端插头的开口式容腔;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位于所述开口式容腔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板端壳体外部;
所述线端壳体的一侧具有自其表面凸出的卡块,所述板端壳体的一侧面具有连通所述开口式容腔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为条形,所述卡块包括中部的导向块和导向块两侧的限位块,所述导向块的横截面为方向,所述限位块的横截面为梯形;
所述卡槽为T型槽,其包括“_”字定位部和延伸至所述板端壳体边缘的“I”字导向部。
进一步的,所述板端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的上壳和下壳均为U型,所述下壳扣接在所述上壳的外侧;
所述下壳的两侧均具有插脚,所述上壳的两侧均具有用于安装插脚的插孔,且所述下壳的两侧还均设有用于卡接所述上壳侧板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的内侧具有内导向凸部,所述板端壳体外侧具有配合所述内导向凸部的外导向凹部。
进一步的,所述内导向凸部的外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倒角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用于外接导电电芯的卡箍夹爪和用于插接所述导电端子的弹压卡爪,所述卡箍夹爪和弹压卡爪分别位于所述接线端子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为条形,所述弹压卡爪至少包括两个用于弹性抵压所述导电端子外侧壁的弹压片。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插槽的一端为用于连接所述导电电芯的方形孔,另一端为用于连接所述导电端子的条形孔。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对板连接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实现线端插头和板端插头的连接,通过卡块与卡槽的扣接,既实现了线端插头和板端插头的快速连接,也增强了两者连接的稳定性,不易发生脱落,可靠性强。
此外,接线端子安装在安装插槽内,并通过阻挡块避免接线端子在安装插槽内发生偏移,进而保证接线端子与导电电芯的连接稳定性,也使得导电端子与接线端子保持稳定电连接。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端插头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端插头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端子与导电电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0、线端插头;101、线端壳体;102、安装插槽;103、U型槽;104、顶块;20、板端插头;201、板端壳体;2011、上壳;2022、下壳;202、开口式容腔;203、插脚;204、插孔;205、卡扣;206、内导向凸部;207、外导向凹部;3、接线端子;31、阻挡块;32、卡箍夹爪;33、弹压卡爪;331、弹压片;4、导电端子;5、卡块;51、导向块;52、限位块;6、卡槽;61、定位部;62、导向部;7、导电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线对板连接器,包括线端插头10和板端插头20,所述线端插头10包括线端壳体101,所述线端壳体101上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插槽102和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U型槽103,所述U型槽103与所述安装插槽102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U型槽103均与其对应的安装插槽102连通,所述安装插槽102内安装有接线端子3,所述接线端子3的外侧面上具有阻挡块31,所述阻挡块31位于所述U型槽103内,并抵压所述U型槽103内的顶块104。顶块104与线端壳体101为一体式构造,阻挡块31为接线端子3的一部分,并自接线端子3的表面向上倾斜翻折形成,从而在接线端子3与安装插槽102的插接方向上,使阻挡块31与接线端子3形成斜向下的倾斜面。接线端子3在插接安装插槽102中,阻挡块31沿顶块下端面进入U型槽103,且阻挡块31凸起的顶部能够抵压在顶块的侧边,对接线端子3进行固定限位,避免接线端子3在安装插槽102内反向移动。
所述板端插头20包括板端壳体201和多个插装在板端壳体201上的导电端子4,所述板端壳体201包括用于插接所述线端插头10的开口式容腔202;所述导电端子4的一端位于所述开口式容腔202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板端壳体201外部;
所述线端壳体101的一侧具有自其表面凸出的卡块5,所述板端壳体201的一侧面具有连通所述开口式容腔202的卡槽6。
线端壳体101上的安装插槽102设置数量与U型槽103的设置数量相等,其在板端插头20上设置相应数量的导电端子4,每个安装插槽102内均设有接线端子3,通过线端插头10插装与板端插头20的插装连接,所述卡块5位于所述卡槽6内,保持线端插头10与板端插头20连接位置的固定,部分所述线端壳体101位于所述开口式容腔202内,导电端子4对应插入安装插槽102内,并与对应所述安装插槽102内的所述接线端子3插接。
其中,所述卡块5为条形,所述卡块5包括中部的导向块51和导向块51两侧的限位块52,所述导向块51的横截面为方向,所述限位块52的横截面为梯形;导向块51与其两侧的限位块52为一体式结构,同时与线端壳体101一体成型。所述卡槽6为T型槽,其包括“_”字定位部61和延伸至所述板端壳体201边缘的“I”字导向部62。
在线端插头10与板端插头20插装连接时,线端壳体101朝向开口式容腔202插装,卡块5沿插装方向与卡槽6扣接,其中,导向块51沿导向部62进入定位部61,同时,限位块52通过其斜面沿导向部62两侧进入定位部61中,位于卡槽6内的卡块5,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线端壳体101的一端位于开口式容腔202内。在反向拔出线端插头10时,卡块5的导向块51沿导向部62反向移动,限位块52通过其另一侧斜面从定位部61向开口式容腔202外移动。线端插头10与板端插头20的插拔方便、快捷,连接稳定。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端壳体201包括上壳2011和下壳2022,所述的上壳2011和下壳2022均为U型,在上壳2011和下壳2022连接安装时,能够形成开口式容腔202,所述下壳2022扣接在所述上壳2011的外侧;
所述下壳2022的两侧均具有插脚203,所述上壳2011的两侧均具有用于安装插脚203的插孔204,且所述下壳2022的两侧还均设有用于卡接所述上壳2011侧板的卡扣205。在上壳2011和下壳2022安装过程中,上壳2011的插脚203能够插入下壳2022的插孔204中,并通过下壳2022的卡扣205与上壳2011进行固定,其中,卡扣205为C字形,能够扣接在上壳2011侧板的延伸部上,保证上壳2011与下壳2022连接的稳定性。
将板端壳体201通过上壳2011和下壳2022进行分体式设计,方便导电端子4在上壳2011上进行安装,相比于直接在具有开口式容腔202的板端壳体201上安装导电端子4,在U型上壳2011上安装导电端子4更加简单方便,而且,上壳2011和下壳2022分别进行模具的开模,降低开模难度。
此外,所述上壳2011的内侧具有内导向凸部206,所述板端壳体201外侧具有配合所述内导向凸部206的外导向凹部207。内导向凸部206设有2个位于上壳2011内壁的两侧,外导向凹部207也设有两个,并相应内导向凸部206对应设置在板端壳体201外部的两侧,在线端插头10和板端插头20插装的过程中,线端壳体101的外导向凹部207沿着开口式容腔202中的内导向凸部206插接,并实现导向插装,保证插装精度。
为了方便线端插头10和板端插头20插装过程中,插装更加流畅,所述内导向凸部206的外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倒角斜面。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3包括用于外接导电电芯7的卡箍夹爪32和用于插接所述导电端子4的弹压卡爪33,所述卡箍夹爪32和弹压卡爪33分别位于所述接线端子3两端。通过卡箍夹爪32与导电电芯7外周进行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卡箍夹爪32具有2个,分别沿导电电芯7的长度方向连接在导电电芯7的两处,增强接线端子3与接线端子3连接的稳定性,不易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4为条形,所述弹压卡爪33包括两个用于弹性抵压所述导电端子4外侧壁的弹压片331,两个弹压片331在初始状态下的间距小于导电端子4横截面的宽度尺寸,当导电端子4插接在接线端子3上时,两个弹压片331能够夹紧在导电端子4的侧壁上。
此外,所述安装插槽102的一端为用于连接所述导电电芯7的方形孔,另一端为用于连接所述导电端子4的条形孔,能够方便导电电芯7和导电端子4均与接线端子3的稳定连接。
使用时,将接线端子3与导电电芯7预先固定连接,装好导电电芯7的接线端子3安装在线端壳体101的安装插槽102内,组成线端插头10,导电端子4预装在板端壳体201的上壳2011上,上壳2011与下壳2022安装组成板端插头20。再将组装好的线端插头10与板端插头20连接安装,线端壳体101通过其两侧的外导向凹部207对应板端壳体201内壁两侧的内导向凸部206,插装在开口式容腔202内,位于开口式容腔202内的导电端子4一端,对应插入线端插头10的安装插槽102中,并与安装插槽102内的接线端子3对应连接,接线端子3的弹压卡爪33夹紧导电端子4,同时,线端壳体101的卡块5卡接在卡槽6内,实现线端插头10和板端插头20的快速连接,并保持连接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线对板连接器,包括线端插头和板端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插头包括线端壳体,所述线端壳体上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插槽和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U型槽,所述U型槽与所述安装插槽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U型槽均与其对应的安装插槽连通,所述安装插槽内安装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外侧面上具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位于所述U型槽内,并抵压所述U型槽内的顶块;
所述板端插头包括板端壳体和多个插装在板端壳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板端壳体包括用于插接所述线端插头的开口式容腔;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位于所述开口式容腔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板端壳体外部;
所述线端壳体的一侧具有自其表面凸出的卡块,所述板端壳体的一侧面具有连通所述开口式容腔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为条形,所述卡块包括中部的导向块和导向块两侧的限位块,所述导向块的横截面为方向,所述限位块的横截面为梯形;
所述卡槽为T型槽,其包括“_”字定位部和延伸至所述板端壳体边缘的“I”字导向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端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的上壳和下壳均为U型,所述下壳扣接在所述上壳的外侧;
所述下壳的两侧均具有插脚,所述上壳的两侧均具有用于安装插脚的插孔,且所述下壳的两侧还均设有用于卡接所述上壳侧板的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内侧具有内导向凸部,所述板端壳体外侧具有配合所述内导向凸部的外导向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向凸部的外侧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倒角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用于外接导电电芯的卡箍夹爪和用于插接所述导电端子的弹压卡爪,所述卡箍夹爪和弹压卡爪分别位于所述接线端子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为条形,所述弹压卡爪至少包括两个用于弹性抵压所述导电端子外侧壁的弹压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插槽的一端为用于连接所述导电电芯的方形孔,另一端为用于连接所述导电端子的条形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60739.2U CN218828139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60739.2U CN218828139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28139U true CN218828139U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7040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60739.2U Active CN218828139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28139U (zh) |
-
2022
- 2022-10-28 CN CN202222860739.2U patent/CN2188281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921808A (en) | Ribbon cable plug-in connector | |
CN218828139U (zh) |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 | |
CN217306798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1858982U (zh) | 一种防脱usb插座 | |
CN211320403U (zh) | 一种带弹片接触的连接器 | |
CN210007019U (zh) | 一种端子连接器结构 | |
CN111525340B (zh) |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组合 | |
CN210866692U (zh) | 一种低高度连接器 | |
CN108448276B (zh) | 锁扣装置 | |
CN215816627U (zh) | 一种板端连接器 | |
CN217485786U (zh) | 一种电源母座 | |
CN217507824U (zh) | 一种自锁斜插连接器 | |
CN212114121U (zh) | 双层插座 | |
CN219247072U (zh) | 连接器插接件 | |
CN215299597U (zh) | 一种以太网卧式连接器 | |
CN216903554U (zh) | 一种智能测试夹 | |
CN218215849U (zh) | 一种网路连接器 | |
CN220510390U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217306771U (zh) | 连接器 | |
CN213151055U (zh) | 一种对接式接线端子 | |
CN219371579U (zh) | 双排错位板端连接器 | |
CN219576110U (zh) | 重载连接器插芯组 | |
CN219917675U (zh) | 一种插针连接器 | |
CN216698800U (zh) | 一种安装稳定的连接器 | |
CN215419890U (zh) | 一种接线端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