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8390U - 电池包下箱体及电池包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下箱体及电池包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18390U
CN215418390U CN202121517057.0U CN202121517057U CN215418390U CN 215418390 U CN215418390 U CN 215418390U CN 202121517057 U CN202121517057 U CN 202121517057U CN 215418390 U CN215418390 U CN 215418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reinforcing
lower case
end beam
bod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170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李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170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18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18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18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及电池包和车辆,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下箱体包括由两侧的边梁与两侧的第一端梁和第二端梁构成的外框,以及位于外框底部的下底板;其中,外框内设有加强梁,该加强梁的两端与第一端梁相连,并为指向第二端梁一侧的拱形;另外,于加强梁和第一端梁之间围构形成有用于安装BDU的安装空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通过在外框内设置两端分别与第一端梁相连的加强梁,并将该加强梁构造为指向第二端梁的拱形,由此,可在加强梁和第一端梁之间围构形成较大的安装空间,从而可安装较大尺寸的BDU,同时也可使加强梁与第一端梁在BDU周侧形成一个封闭的稳定受力架构,进而可使本电池包下箱体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电池包下箱体及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电池包下箱体的电池包,以及设有该电池包的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电量,需要在整车空间布置允许的情况下,在车辆上配置最大的电池包。此时,为解决充电时间长的问题,一般通过提高电池系统的电压来提高充电功率。而且,为了兼容市面上的充电桩,整个电池系统需要通过复杂的高压架构进行800V与400V电压切换。但是,复杂的高压架构会导致BDU(Battery Disconnect Unit,电池包断路单元)的尺寸相较于一般电池包的BDU较大。当该较大尺寸的BDU布置于现有的电池包下箱体内时,会对下箱体的受力架构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电池包下箱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其可用于安装较大尺寸的BDU,同时也可形成稳定的受力架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包括由两侧的边梁与两端的第一端梁和第二端梁构成的外框,以及位于所述外框底部的下底板,所述外框内设有加强梁;其中,
所述加强梁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端梁相连,并为指向所述第二端梁一侧的拱形;以及,
于所述加强梁和所述第一端梁之间围构形成有用于安装BDU的安装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梁具有中部梁体,以及连接于所述中部梁体两端的两个端部梁体;两个所述端部梁体向所述第一端梁弯折,且两个所述端部梁体和所述第一端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梁一体折弯成型;以及,所述加强梁内部中空设置,并于所述加强梁内设有若干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梁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一梁体相连的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梁体,以及分别与各所述第二梁体相连的两个第三梁体;两个所述第三梁体分别用于和两侧的所述边梁连接;两个所述端部梁体一一对应地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三梁体上。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三梁体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板;各所述端部梁体跨过所述连接板与对应的所述第三梁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梁体的内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或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BDU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梁和所述第二端梁之间连接有纵梁。
进一步的,两侧所述边梁之间连接有多根间隔布置的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横截面的外轮廓呈“凸”字形;且,于所述纵梁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模组安装面。
进一步的,所述边梁包括边梁主体,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边梁主体内、外两侧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边梁主体和两端的所述第一端梁及所述第二端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上形成有第二模组安装面。
进一步的,所述边梁主体内部中空设置,并于所述边梁主体内设有若干第二加强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通过在外框内设置两端分别与第一端梁相连的加强梁,并将该加强梁构造为指向第二端梁的拱形,由此,可在加强梁和第一端梁之间围构形成较大的安装空间,从而可安装较大尺寸的BDU,同时也可使加强梁与第一端梁在BDU周侧形成一个封闭的稳定受力架构,进而可使本电池包下箱体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将加强梁一体折弯成型,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而在加强梁内设置第一加强筋,能够使得加强梁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从而可提高BDU周侧的受力架构的稳定性。
(3)通过设置连接板,并使各端部梁体跨过连接板与对应的第三梁体相连,能够提高加强梁与第一端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4)设置安装板,并在安装板和/或连接板上设置安装孔,能够提高BDU在安装空间内的安装牢固性。
(5)通过在加强梁和第二端梁之间连接有纵梁,能够在本电池包下箱体上形成一条X向传力路径,从而可在整车前后碰撞时,有效减小对电池包下箱体造成的损伤。
(6)在两侧边梁之间连接多根横梁,能够在本电池包下箱体上形成多条Y向传力路径,从而可在整车侧碰时,有效减小对电池包下箱体造成的损伤。
(7)将纵梁横截面的外轮廓构造成“凸”字形,不仅可使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同时也便于模组与纵梁之间的连接。
(8)通过在边梁主体内设置第二加强筋,能够有效提高本电池包下箱体的扭转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具有如上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且所述电池包中的BDU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包中具有靠近于所述加强梁布置的第一模组,以及靠近于所述第二端梁布置的第二模组;所述第一模组通过第一支架与所述加强梁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模组通过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端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包,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可使该电池包具有较大尺寸的BDU,并可设计较大的电量,从而可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另外,第一模组通过第一支架与加强梁连接,和/或,第二模组通过第二支架与第二端梁连接,可使得第一模组和/或第二模组更好地适配电池包的空间需求。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具有上述的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电池包,可提高电池箱体内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提高了电池模组布局和箱体外结构的设计灵活性,从而能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的应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两个第三梁体和连接板的连接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加强梁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边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边梁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纵梁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第一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第二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框;2、BDU;3、第一模组;4、第三模组;5、第二模组;6、下底板;
101、第一端梁;102、第二端梁;103、边梁;104、加强梁;105、纵梁;106、横梁;107、安装板;108、连接板;
1011、第一梁体;1012、第二梁体;1013、第三梁体;
1031、边梁主体;1032、第一连接体;1033、第二连接体;
301、第一支架;
501、第二支架;502、第三支架;
M、第二模组安装面;N、第一模组安装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在整体构成上,其包括由两侧的边梁103与两侧的第一端梁101和第二端梁102构成的外框1,以及位于外框1底部的下底板6。
其中,外框1内设有加强梁104,该加强梁104的两端与第一端梁101相连,并为指向第二端梁102一侧的拱形。另外,于加强梁104和第一端梁101之间围构形成有用于安装BDU2的安装空间。
本实施例的电池包下箱体,通过在外框1内设置两端分别与第一端梁101相连的加强梁104,并将该加强梁104构造为指向第二端梁102的拱形,由此,可在加强梁104和第一端梁101之间围构形成较大的安装空间,从而可安装较大尺寸的BDU2,同时也可使加强梁104与第一端梁101在BDU2周侧形成一个封闭的稳定受力架构,进而可使本电池包下箱体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基于如上整体构成,本实施例的电池包下箱体的一种示例性参照图1至图3中所示,其中,外框1为左右对称结构,并大致呈矩形,且一般地,第一端梁101位于车辆的后端,而第二端梁102位于车辆的前端。具体来讲,如图3中所示,第一端梁101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梁体1011,与第一梁体1011相连的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梁体1012,以及分别与各第二梁体1012相连的两个第三梁体1013,且该两个第三梁体1013分别用于和两侧的边梁103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加工制造,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梁体1011、第二梁体1012和第三梁体1013的横截面相同。而且,以图4中示出的第三梁体1013的横截面为例,第三梁体1013的内部中空设置,并在第三梁体1013内设有三个加强筋,而将其内部分隔为四个腔体,以提高其结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除了将第一梁体1011、第二梁体1012和第三梁体1013的横截面设为相同结构,亦可设为不同结构。另外,加强筋除了为图4中所示的三个,亦可为设一个、两个或四个、五个等其他数量。
由图4并结合图2中所示,两个第三梁体1013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板108,并在第一梁体1011的内侧设有安装板107。本实施例中,为提高BDU2的安装效果,在安装板107和连接板108上均设有用于安装BDU2的图中未示出的安装孔,其中,该安装孔的具体数量根据BDU2的具体结构确定即可。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可仅设置安装板107或连接板108两者其一,并在其上设置安装孔。或者,也可不设置连接板108和安装板107,而将安装孔直接设于上述底板6上,但此时可能会降低BDU2的安装效果。
结合图5和图6中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加强梁104具有中部梁体,以及连接于中部梁体两端的两个端部梁体。其中,中部梁体与上述第一梁体1011平行设置,两个端部梁体向第一端梁101弯折。且两个端部梁体一一对应地连接于两个第三梁体1013上,从而实现和第一端梁101的连接。具体结构上,如图2中所示,各端部梁体跨过上述连接板108与对应的第三梁体1013相连。
另外,为便于加工制造,本实施例的加强梁104一体折弯成型,而且,为使加强梁104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如图6中所示,该加强梁104的内部中空设置,并于加强梁104内设有间隔布置的两个第一加强筋。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加强筋的设置,也能够提高加强梁104的传力效果。需要提及的是,加强梁104除了采用图5中所示的结构,亦可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将中间梁体不与第一梁体1011平行设置,而将其设为弧形。另外,第一加强筋的数量可根据设计需求进行调整。
由图7结合图8中所示,本实施例的边梁103包括边梁主体1031,以及分别连接于边梁主体1031内、外两侧的第一连接体1032和第二连接体1033。其中,边梁主体1031和两端的第一端梁101及第二端梁102连接,而第一连接体1032上形成有第二模组安装面M,第二连接体1033上形成有多个固定孔,以用于本电池包下箱体在车身上的固定。
更详细来说,由图8中所示,边梁主体1031呈矩形,其内部中空设置,并于该边梁主体1031内设有依次布置的三个第二加强筋。该三个第二加强筋将边梁主体1031内分隔出两个三角形的腔体和两个梯形的腔体,如此设置,可有效提高本电池包下箱体的扭转刚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加强筋除了为三个,亦可设为一个、两个或四个等其他数量,而分隔出的三角形的腔体除了为图8中示出的两个,亦可为一个、三个或更多个。
仍由图8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体1032呈台阶状,其具有上下布置的两个台阶面,且下部的台阶面即构成上述的第二模组安装面M。第二连接体1033具体呈直角梯形,且为提高其结构强度,内部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三加强筋、第四加强筋和第五加强筋,且各加强筋相连接,并将第二连接体1033内部分隔出多个分腔。
结合图2和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端梁102具体包括与第一边梁103平行布置的主梁,以及连接于主梁两端的两个斜梁,且两个斜梁分别与两个边梁103一一对应的相连。另外,在第二端梁102的内侧设有与其随形设置的内连接梁,以用于和下述纵梁105和第二模组5相连接。此外,在两个斜梁的外侧分别设有外连接梁,且该外连接梁的结构与上述第二连接体1033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除此以外,由图2结合图3中所示,在加强梁104和第二端梁102之间连接有纵梁105,且该纵梁105具体连接于中部梁体和内连接梁之间,并具体可采用焊接或粘接的方式与中部梁体或内连接梁相连。如此设置,可在本电池包下箱体上形成一条X向传力路径,从而可在整车前后碰撞时,有效减小对电池包下箱体造成的损伤。而且,为便于下述各模组的布置,如图9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纵梁105横截面的外轮廓呈“凸”字形,且在纵梁105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模组安装面N。
为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继续参照图2和图3中所示,在两侧边梁103之间连接有三根间隔布置的横梁106,由此,能够在本电池包下箱体上形成三条Y向传力路径,从而可在整车侧碰时,有效减小对电池包下箱体造成的损伤。其中,本实施例的横梁106的底部形成有嵌装槽,上述纵梁105嵌设于该嵌装槽内,并与各横梁106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横梁106除了为间隔设置的三根,亦可根据设计需求而相应调整其数量。
本实施例的电池包下箱体,能够安装较大尺寸的BDU2,同时也可使加强梁104与第一端梁101在BDU2周侧形成一个封闭的稳定受力架构;另外,本电池包下箱体还形成有一条X向传力路径,以及多条Y向传力路径,从而能够在车辆碰撞时,有效降低损伤,从而能够保护其内部部件,因而可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包,参照图1中所示,该电池包具有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且电池包中的BDU2设于安装空间内。另外,电池包中还具有靠近于加强梁104布置的第一模组3,以及靠近于第二端梁102布置的第二模组5,同时,在第一模组3和第二模组5之间还设有多个第三模组4。
其中,基于实施例一所述的加强梁104和第二端梁102的具体结构,如图10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模组3的一端设有外伸设置的第一支架301。且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架301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两个第一支架301与第一模组3的模组端板一体成型,并均向加强梁104一侧倾斜设置。其中,基于加强梁104的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两个第一支架301的长度和布置互不相同。
本实施例的第一模组3的一端即通过第一支架301与加强梁104连接,另一端搭设于边梁103的第二模组安装面M上,并与边梁103连接,如此设置,可使得第一模组3更好地适配电池包的空间需求。且如图1中所示,两个第一支架301分别与端部梁体和中部梁体搭接固连。
由图11中所示,第二模组5的一端设有外伸设置的第二支架501和第三支架502。且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二支架501和第三支架502均与第二模组5的模组端板一体成型。本实施例的第二模组5的一端即通过第二支架501与第二端梁102相连,并通过第三支架502与边梁103相连,而另一端搭设于纵梁105的第一模组安装面N上,并与纵梁105连接。此结构,可使得第二模组5更好地适配电池包的空间需求。而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支架除了与模组端板一体成型,亦可采用焊接或螺接的方式相连。
此外,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各第三模组4的模组端板的两端则分别搭置于纵梁105的第一模组安装面N和边梁103的第二模组安装面M上,并分别与纵梁105和边梁103相连。
本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采用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可使该电池包具有较大尺寸的BDU2,并可设计较大的电量,从而可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具有实施例二的电池包。
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通过设置实施例二所述的电池包,可提高电池箱体内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提高了电池模组布局和箱体外结构的设计灵活性,从而能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包括由两侧的边梁(103)与两端的第一端梁(101)和第二端梁(102)构成的外框(1),以及位于所述外框(1)底部的下底板(6),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1)内设有加强梁(104);
所述加强梁(104)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端梁(101)相连,并为指向所述第二端梁(102)一侧的拱形;以及,
于所述加强梁(104)和所述第一端梁(101)之间围构形成有用于安装BDU(2)的安装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梁(104)具有中部梁体,以及连接于所述中部梁体两端的两个端部梁体;
两个所述端部梁体向所述第一端梁(101)弯折,且两个所述端部梁体和所述第一端梁(10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梁(104)一体折弯成型;以及,
所述加强梁(104)内部中空设置,并于所述加强梁(104)内设有若干第一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梁(101)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梁体(1011),与所述第一梁体(1011)相连的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梁体(1012),以及分别与各所述第二梁体(1012)相连的两个第三梁体(1013);
两个所述第三梁体(1013)分别用于和两侧的所述边梁(103)连接;
两个所述端部梁体一一对应地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三梁体(10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第三梁体(1013)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板(108);
各所述端部梁体跨过所述连接板(108)与对应的所述第三梁体(1013)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梁体(1011)的内侧设有安装板(107);
所述安装板(107)和/或所述连接板(108)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BDU(2)的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梁(104)和所述第二端梁(102)之间连接有纵梁(1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
两侧所述边梁(103)之间连接有多根间隔布置的横梁(10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梁(105)横截面的外轮廓呈“凸”字形;且,
于所述纵梁(105)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模组安装面(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梁(103)包括边梁主体(1031),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边梁主体(1031)内、外两侧的第一连接体(1032)和第二连接体(1033);
所述边梁主体(1031)和两端的所述第一端梁(101)及所述第二端梁(102)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体(1032)上形成有第二模组安装面(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梁主体(1031)内部中空设置,并于所述边梁主体(1031)内设有若干第二加强筋。
12.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具有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且所述电池包中的BDU(2)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包中具有靠近于所述加强梁(104)布置的第一模组(3),以及靠近于所述第二端梁(102)布置的第二模组(5);
所述第一模组(3)通过第一支架(301)与所述加强梁(104)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模组(5)通过第二支架(501)与所述第二端梁(102)连接。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上设有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池包。
CN202121517057.0U 2021-07-05 2021-07-05 电池包下箱体及电池包和车辆 Active CN215418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17057.0U CN215418390U (zh) 2021-07-05 2021-07-05 电池包下箱体及电池包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17057.0U CN215418390U (zh) 2021-07-05 2021-07-05 电池包下箱体及电池包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18390U true CN215418390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46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17057.0U Active CN215418390U (zh) 2021-07-05 2021-07-05 电池包下箱体及电池包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18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23782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複数の電池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る電池パック
CN110112334B (zh) 电池组件的车辆搭载构造
EP4145606A1 (en) Battery pack case and battery pack
KR20110053713A (ko) 엔드플레이트의 구조가 개선된 배터리모듈
US11813935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16943300U (zh) 车身后地板面板结构及汽车车身
KR20200144422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114735082B (zh) 一种伸缩梁、伸缩底盘以及车辆
CN110492278B (zh) 汇流排和具有该汇流排的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CN216354633U (zh) 电池包的电芯模组和电池包
KR20090000297A (ko) 플레이트형 보강부재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장치
CN215418390U (zh) 电池包下箱体及电池包和车辆
CN213502606U (zh) 一种汽车后地板总成
KR102416817B1 (ko) 배터리 팩의 외함, 이를 이용한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JP2012003869A (ja) 蓄電装置
CN217778401U (zh) 快换电池箱、快换电池包及快换总成
CN217146143U (zh) 一种底盘架构、底盘平台及电动车辆
CN215621360U (zh) 车辆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21304841U (zh) 车辆的电池包总成及车辆
CN217917589U (zh) 电池包安装支架及汽车
CN112018284A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JP2005193697A (ja) 電源モジュールを搭載する車体構造
CN218858134U (zh) 电池包安装总成和车辆
CN216750112U (zh) 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KR20190061390A (ko) 전지 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