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1915U - 一种螺旋式卸船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式卸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1915U
CN215401915U CN202120971659.7U CN202120971659U CN215401915U CN 215401915 U CN215401915 U CN 215401915U CN 202120971659 U CN202120971659 U CN 202120971659U CN 215401915 U CN215401915 U CN 215401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spherical
screw
segment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716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洪松
廖勇
潘国民
胡光跃
寿鲁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xin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xin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xin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xin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716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1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1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1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式卸船机,涉及螺旋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门架、转台、水平臂架、第二线性伸缩机构、水平螺旋输送机、司机室、垂直臂架、垂直螺旋输送机、第一线性伸缩机构和取料机构,转台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门架上,水平臂架的一端与转台的一端铰接,第二线性伸缩机构的底端与转台的一端铰接,第二线性伸缩机构的顶端与水平臂架铰接,水平螺旋输送机固定在水平臂架上,司机室设置于转台的另一端,垂直臂架的上部与水平臂架的另一端铰接,垂直螺旋输送机固定于垂直臂架上,第一线性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水平臂架的另一铰接,第一线性伸缩机构的另一端与垂直臂架铰接,取料机构设置于垂直螺旋输送机的底端。改善了螺旋卸船机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螺旋式卸船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螺旋式卸船机。
背景技术
在散货物流领域,船舶接卸技术已成为散货专业码头的核心技术。螺旋卸船机具有卸船效率高、封闭输送无污染、对物料与船型适应性强等优点,是一种性能优良、市场占用率较高的连续卸船机型,具有旺盛的市场生命力。
但是目前的螺旋式卸船机在接卸上角度比较固定,灵活性稍有不足。因此,必须对现有螺旋卸船机的相关技术进行改进与完善,改善和提高螺旋卸船机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改善螺旋卸船机的灵活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式卸船机,包括:
门架;
转台,所述转台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门架上;
水平臂架;所述水平臂架的一端与所述转台的一端铰接;
第二线性伸缩机构,所述第二线性伸缩机构的底端与所述转台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线性伸缩机构的顶端与所述水平臂架铰接;
水平螺旋输送机,所述水平螺旋输送机固定在所述水平臂架上;
司机室,所述司机室设置于所述转台的另一端;
垂直臂架,所述垂直臂架的上部与所述水平臂架的另一端铰接;
垂直螺旋输送机,所述垂直螺旋输送机固定于所述垂直臂架上;
第一线性伸缩机构,所述第一线性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水平臂架的另一铰接,所述第一线性伸缩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垂直臂架铰接;以及
取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垂直螺旋输送机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螺旋输送机包括节段输送机构和节段中间支承机构,相邻的两个所述节段输送机构适于通过一个所述中间支承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节段输送机构包括节段输送管、位于所述节段输送管中的节段螺旋轴和设置于所述节段螺旋轴上的阶段节段螺旋叶片,所述中间支承机构包括支撑环座、支撑辐条、外筒、轴承座、联轴器和支承螺旋叶片,两个所述外筒相靠近的一端通过所述支撑环座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外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适于与对应节段输送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承座通过所述支撑辐条与所述支撑环座连接,所述轴承座位于所述外筒中,所述轴承座中安装有轴承,所述联轴器安装于所述轴承的内圈中,所述联轴器的两端适于与对应节段螺旋轴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承螺旋叶片适于安装于所述联轴器上并与相邻的所述节段螺旋叶片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所述轴承以及、外筒以及所述支撑环座均为剖分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座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外筒靠近所述支撑环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凸台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凸台结构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配合以完成所述外筒与所述支撑环座的定位,所述第一凸台结构适于与所述支撑环座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外筒相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第八法兰,所述节段输送管靠近对应所述外筒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八法兰配合的第九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座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辐条远离所述轴承座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凹槽中,所述支撑辐条的一端至其另一端开设有供油孔,所述支撑辐条延伸至所述凹槽中的一端设置有油嘴。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上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处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适于打开和关闭所述观察口。
进一步地,所述联轴器包括:
外球齿轴,所述外球齿轴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球体,所述安装球体远离所述外球齿轴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平面,所述外球齿轴的另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一法兰;
内球齿轴,所述内球齿轴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内球齿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内球齿座,所述内球齿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包括连接的第一球形周面和里端面,所述第一球形周面与所述安装球体的球面相匹配,所述第一球形周面适于与所述安装球体的球面花键联接,所述里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定位球,所述定位球适于与所述定位平面抵接;以及
球齿帽,所述球齿帽适于套在所述安装球体上,所述球齿帽的内壁包括连接的第二球形周面和平直周面,所述第二球形周面与所述安装球体的球面相匹配,所述平直周面的内径大于所述外球齿轴的直径,所述球齿帽适于与所述内球齿座连接以将所述安装球体固定于所述安装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内球齿轴的表面和所述外球齿轴的表面开设有键槽,所述键槽适于与支承螺旋叶片上的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结构相同,所述节段螺旋轴靠近联轴器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法兰配合的第七法兰,所述第七法兰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件,所述第七法兰适于与所述第一法兰或所述第二法兰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螺旋式卸船机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转台的右端与门架转动连接,又由于第二线性伸缩机构分别与所述转台以及水平臂架连接,进而使得转台在水平周向上的转动可以同时带着水平螺旋输送机周向转动,水平螺旋输送机的周向转动进而带动垂直螺旋输送机的周向转动,保证垂直螺旋输送机底端的取料机构可以在周向上改变方位,通过第二线性伸缩机构的伸缩运动可以使水平螺旋输送机的左端上下摆动,同时也可以间接调节垂直螺旋输送机以及取料机构的位置、角度,通过第一线性伸缩机构的伸缩运动可以使垂直螺旋输送机的底端左右摆动,进而直接调节取料机构的位置、角度,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螺旋式卸船机,通过转台的水平周向转动、第一线性伸缩机构以及第二线性伸缩机构这三者运动的配合,极大的增加了螺旋式卸船机接卸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旋式卸船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节段螺旋轴用中间支撑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联轴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标记说明:
1-外球齿轴,11-安装球体,111-定位平面,12-第一法兰,2-内球齿轴,21-第二法兰,22-内球齿座,221-安装槽,2211-里端面,222-第一圆台,3-定位球,4-定位球座,5-球齿帽,51-第二圆台,52-第二球形周面,53-平直周面,71-节段输送管,711-第九法兰,72-节段螺旋轴,721-第七法兰,73-支撑环座,731-凹槽,74-支撑辐条,741-供油孔,75-外筒,751-第一凸台结构,752-第八法兰,753-观察窗,76-轴承座,77-联轴器,78-支承螺旋叶片,8-定位件,91-垂直螺旋输送机,911-垂直臂架,92-取料机构,93-第一线性伸缩机构,94-水平螺旋输送机,941-水平臂架,9411-第一拉杆,9412-第二拉杆,9413-第三拉杆,9414-第四拉杆,95-司机室,96-第二线性伸缩机构,97-转台,98-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螺旋式卸船机,包括门架98、转台97、水平臂架941、第二线性伸缩机构96、水平螺旋输送机94、司机室95、垂直臂架911、垂直螺旋输送机91、第一线性伸缩机构93和取料机构92,所述转台97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门架98上,所述水平臂架941的一端与所述转台97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线性伸缩机构96的底端与所述转台97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线性伸缩机构96的顶端与所述水平臂架941铰接,所述水平螺旋输送机94固定在所述水平臂架941上,所述司机室95设置于所述转台97的另一端,所述垂直臂架911的上部与所述水平臂架94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垂直螺旋输送机91固定于所述垂直臂架911上,所述第一线性伸缩机构93的一端与所述水平臂架941的另一铰接,所述第一线性伸缩机构93的另一端与所述垂直臂架911铰接,所述取料机构92设置于所述垂直螺旋输送机91的底端。
这里,通过转台97的右端与门架98转动连接,又由于第二线性伸缩机构96分别与所述转台97以及水平臂架941连接,进而使得转台97在水平周向上的转动可以同时带着水平螺旋输送机94周向转动,水平螺旋输送机94的周向转动进而带动垂直螺旋输送机91的周向转动,保证垂直螺旋输送机91底端的取料机构92可以在周向上改变方位,通过第二线性伸缩机构96的伸缩运动可以使水平螺旋输送机94的左端上下摆动,同时也可以间接调节垂直螺旋输送机91以及取料机构92的位置、角度,通过第一线性伸缩机构93的伸缩运动可以使垂直螺旋输送机91的底端左右摆动,进而直接调节取料机构92的位置、角度,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螺旋式卸船机,通过转台97的水平周向转动、第一线性伸缩机构93以及第二线性伸缩机构96这三者运动的配合,极大的增加了螺旋式卸船机接卸时的灵活性。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门架98中的电机配合齿轮组件驱动转台97进行水平周向转动,第一线性伸缩机构93和第二线性伸缩机构96都可以是油缸,其中,对于电机的控制、对于两个油缸的控制可以由司机室95中的司机进行控制。
其中,司机室95设置于转台97的另一端,也即是图1中转台97的左端,如此,进行取料机构92、垂直螺旋输送机91以及水平螺旋输送机94周向上的转动时,司机室95也随之周向转动,保证司机室95中的司机始终有一个较好的视野。
另外,取料机构92是同轴竖直设置于垂直螺旋输送机91的底端的,保证在取料时,只占用垂直螺旋输送机91延长线上的空间,单从空间占用上来说,相当于加长了垂直螺旋输送机91,更容易取料,减小被周围的东西干涉的可能。
参见图1,可选地,螺旋式卸船机还包括拉杆机构,所述拉杆机构包括第一拉杆9411、第二拉杆9412、第三拉杆9413和第四拉杆9414,其中,第一拉杆9411的一端与水平臂架941的左端铰接,第二拉杆9412的一端与水平臂架941的右端铰接,第三拉杆9413的一端与水平臂架941的右端铰接,第一拉杆9411的另一端、第二拉杆9412的另一端以及第四拉杆9414的一端相互铰接在一起,第四拉杆9414的另一端与第三拉杆9413的另一端铰接在一起,如此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进而增加水平臂架941的刚度以及稳定性,防止水平臂架941头部(也就是其左端)受偏载而变形。
参见图2,可选地,所述垂直螺旋输送机91包括节段输送机构和节段中间支承机构,相邻的两个所述节段输送机构适于通过一个所述中间支承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节段输送机构包括节段输送管71、位于所述节段输送管71中的节段螺旋轴72和设置于所述节段螺旋轴72上的阶段节段螺旋叶片,螺旋式卸船机包括节段输送管71、节段螺旋轴72、支撑环座73、支撑辐条74、外筒75、轴承座76和联轴器77,两个外筒75相靠近的一端通过支撑环座73可拆卸连接,两个外筒75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对应节段输送管7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轴承座76通过支撑辐条74与支撑环座73连接,轴承座76位于外筒75中,轴承座76中安装有轴承,联轴器77安装于轴承的内圈中,联轴器77的两端适于与对应节段螺旋轴72可拆卸连接。
这里,通过将垂直螺旋输送机91设置为分段式结构,即每相邻的两段节段输送机构之间通过中间支承机构连接在一起,通过多个中间支承机构将多个阶段输送机构连接为整体的垂直螺旋输送机91,即多个节段输送管71连接在一起、多个节段螺旋轴72连接在一起、多个节段螺旋叶片连接在一起,不仅能增强垂直螺旋输送机91整体的结构,管内发生堵塞后,也能根据堵塞的部位拆卸掉相应位置的中间支撑机构,能够快速清理堵塞,提高输送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中间支承机构是用于连接两段节段输送管71(上段的节段输送管71以及相邻的下段的节段输送管71)以及两段节段螺旋轴(上段的节段螺旋轴72以及相邻的下段的节段螺旋轴72)的,起到中间支承作用。
这里,可先将联轴器77安装于轴承座76中轴承的内圈中,使得联轴器77可随轴承的内圈转动,之后再将联轴器77的两端分别与上段的节段螺旋轴72以及下段的节段螺旋轴72连接在一起,至此完成节段螺旋轴72的安装,之后将支承螺旋叶片78安装在联轴器77上,同时与上段的节段螺旋轴72上的节段螺旋叶片以及下段的节段螺旋轴上的节段螺旋叶片相接,之后通过将一个外筒75与下段的节段输送管71连接在一起,之后可先将一个外筒75与下段的节段输送管71连接在一起,之后通过支撑环座73与支撑辐条74对轴承座76进行支撑,实现同时使支撑环座73与下侧的外筒75连接在一起,保证连接后螺旋轴整体的平稳高速运转,最后将另一个外筒75分别与上段的节段输送管71以及支撑环座73连接在一起,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中间支承机构,安装高效,结构稳定。
优选地,为了便于联轴器77安装于轴承的内圈中,轴承座76和轴承可以是剖分式结构,例如,轴承座76可以通过两个两等分的半轴承座拆卸式组装在一起,轴承亦可如此。同时,节段螺旋叶片、支承螺旋叶片78也可采用剖分式结构,以便于安装在节段螺旋轴和联轴器77上。为了便于外筒75的安装,外筒75也可采用剖分式结构,即外筒75也可有两个半圆筒组装为一体,支撑环座73也采用剖分式结构,即支撑环座73可为两个半圆环座组装为一体。
参见图2,可选地,支撑环座73设置有第一凹陷部,外筒75靠近支撑环座73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凸台结构751,通过第一凸台结构751与第一凹陷部的配合以完成外筒75与支撑环座73的定位,第一凸台结构751适于与支撑环座73螺栓连接。
这里,第一凹陷部是开设在支撑环座73上的槽状结构,而第一凸台结构是可以与该槽状结构配合的凸台结构,该凸台结构置入槽状结构后,外筒75与支撑环座73在水平上方上被限制,此时外筒75与支撑环座73同轴,完成定位,支撑环座73与外筒75位置定位后,可通过螺栓将支撑环座73与第一凸台结构751连接在一起,提高了安装效率。
参见图2,可选地,两个外筒75相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第八法兰752,节段输送管71靠近对应外筒75的一端设置有与第八法兰752配合的第九法兰711。
这里,通过第八法兰752和第九法兰711完成节段输送管71与外筒75位置的精确定位,然后通过螺栓连接第八法兰752和第九法兰711即可,提高了安装效率。
参见图2,可选地,支撑环座73开设有凹槽731,支撑辐条74远离轴承座76的一端延伸至凹槽731中,支撑辐条74的一端至其另一端开设有供油孔741,支撑辐条74延伸至凹槽731中的一端设置有油嘴。
这里,通过设置凹槽,可将支撑辐条74远离轴承座76的一端深入至凹槽中,然后在支撑辐条74中开设供油孔741,通过供油孔741给轴承提供润滑油,提供其使用寿命。
参见图2,可选地,外筒75上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处设置有观察窗753,观察窗753适于打开和关闭观察口。
这里,通过在外筒上设置观察口,利于观察内部工作情况,即使发现问题。
参见图3和图4,可选地,联轴器包括外球齿轴1、内球齿轴2和球齿帽5。外球齿轴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球体11,安装球体11远离外球齿轴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平面111,外球齿轴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12;内球齿轴2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法兰21,内球齿轴2的另一端设置有内球齿座22,内球齿座22开设有安装槽221,安装槽221的内壁包括连接的第一球形周面和里端面2211,第一球形周面与安装球体11的球面相匹配,第一球形周面适于与安装球体的球面花键联接,里端面2211的中心处设置有定位球3,定位球3适于与定位平面111抵接;球齿帽5适于套在安装球体11上,球齿帽5的的内壁包括连接的第二球形周面52和平直周面53,第二球形周面52与安装球体11的球面相匹配,平直周面53的内径大于外球齿轴1的直径,球齿帽5适于与内球齿座22连接以将安装球体11固定于安装槽221中。
需要说明的是,外球齿轴1的一端指的是外球齿轴的下端,外球齿轴1的另一端指的是外球齿轴1的上端,内球齿轴2的一端指的是内球齿轴2的下端,内球齿轴2的另一端指的是内球齿轴2的上端。
其中,“安装球体11”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球体,它可以看成一个完整球体切除两块后具有两个平整面的实体,该两个平整面相平行,一个平整面与外球齿轴1的一端同轴连接,另一个平整面即为前述的“定位平面111”。
结合附图3和图4所示,第一球形周面可以理解为一个圆筒面,该圆筒面到内球齿轴2轴线的距离由其下端到上端逐渐增大,第一球形周面在任意一条内球齿轴2轴线所在平面的截面上,第一球形周面的截面在一个圆(记为第一假设圆)上,且该第一球形周面上端到内球齿轴2轴线的距离为第一假设圆的半径;同理,第二球形周面52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圆筒面,该圆筒面到外球齿轴1轴线的距离由其下端到上端逐渐减小,第二球形周面52在任意一条外球齿轴1轴线所在平面的截面上,第二球形周面52的截面也在一个圆(记为第二假设圆)上,且该第二球形周面52的下端到外球齿轴1轴线的距离为第二假设圆的半径,其中,第一假设圆和第二假设圆半径相同。平直周面53到外球齿轴1轴线的距离由其下端到上端不变,平直周面53下端到外球齿轴1轴线的距离等于第二球形周面52上端到外球齿轴1轴线的距离。
这里,通过在外球齿轴1远离安装球体11的一端的第一法兰12连接一个节段螺旋轴72,通过内球齿轴2一端的第二法兰21连接另一个节段螺旋轴72,进而实现两个节段螺旋轴72的连接,通过第一球形周面与安装球体11的球面花键联接使得外球齿轴1可以将扭矩传递给内球齿轴2或者内球齿轴2将扭矩传递给外球齿轴1,进而实现两个节段螺旋轴72之间扭矩的传递。通过在里端面2211的中心处设置定位球3用于与安装球体11的定位平面111抵接,以此保证定位平面111到里端面2211具有一定的距离,同时,通过与内球齿座22连接后的球齿帽5内壁的第二球形周面52与安装球体11的球面配合以保证安装球体11不会从安装槽221中脱离,同时,通过球齿帽5内壁的平直周面53与外球齿轴1外壁之间的间隔保证外球齿轴1可以绕定位球3相对内球齿轴2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允许一定的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提高了两个节段螺旋轴连接后的扭矩传递性能。
另外,由于球齿帽5内壁的第二球形周面52与安装球体11的球面配合后,限制安装球体11沿外球齿轴1的轴向移动,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力。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球形周面与安装球体11的球面花键联接指的是:安装球体11的球面上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齿槽,多个齿槽环绕外球齿轴1的轴线分布,而第一球形周面上设有多个与齿槽相配合的齿,通过齿与齿槽的配合实现花键联接,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球形周面上的齿的长度要小于齿槽的长度,以保证安装球体可以在安装槽中轻微转动。
可选地,第二法兰21、内球齿轴2和内球齿座22为一体式结构,结构稳定、刚度更高,另外,生产成本较低。
可以理解的是,组装本实施例的联轴器时,可以是:先将外球齿轴1一端的安装球体11装入内球齿座22中的安装槽221中直至定位平面111抵接定位球3,并使安装球体11的球面与安装槽221内壁的第一球形周面花键联接,之后将球齿帽5套在露在内球齿座22的外部的安装球体11上并将球齿帽5与内球齿座22连接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控制生产出的外球齿轴1的外壁到平直周面53的间距,以调节外球齿轴1可偏转的角度。
可选地,为了便于轴承座、轴承与联轴器的安装,除了前述的可将轴承座以及轴承设置成剖分式结构,也可以将第一法兰12与外球齿轴1可拆卸连接,第二法兰21与内球齿轴2可拆卸连接。
这里,第一法兰12与外球齿轴1设计成拆分式结构,可将整体式轴承座以及轴承安装在外球齿轴1上,将第二法兰与内球齿轴可拆卸连接,也可将整体式轴承座以及轴承安装在内球齿轴2上。
可选地,第一法兰12与外球齿轴1花键联接。
这里,外球齿轴1的另一端,也就是上端的周面沿轴向设有多个长条形槽,第一法兰12的内圈设置有与多个长条形槽配合的齿条,以此实现花键联接。
可选地,内球齿座22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圆台222,球齿帽5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圆台51,第一圆台222和第二圆台51适于通过螺纹件连接。
这里,通过第一圆台222与第二圆台51对接后,并通过螺纹件连接在一起,以此实现内球齿座22和球齿帽5的连接,其中,第二圆台51优选与球齿帽5为一体式结构,第二圆台51与内球齿座22优选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内球齿轴2的表面和外球齿轴1的表面开设有键槽,键槽适于与支承螺旋叶片78上的键连接。
参见图2,可选地,第一法兰12与第二法兰21结构相同,节段螺旋轴72靠近联轴器77的一端均设置有与第一法兰12配合的第七法兰721,第七法兰721上设置有定位槽,第一法兰12与第二法兰21上均设置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件8,第七法兰721适于与第一法兰12或第二法兰21螺栓连接。
这里,通过第七法兰与第一法兰或与第二法兰上的配合以及定位槽与定位件的配合,保证节段螺旋轴与联轴器的精确对接,之后可通过螺栓连接第七法兰与第一法兰,第七法兰与第二法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下”、“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位置,并且Z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螺旋式卸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架(98);
转台(97),所述转台(97)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门架(98)上;
水平臂架(941);所述水平臂架(941)的一端与所述转台(97)的一端铰接;
第二线性伸缩机构(96),所述第二线性伸缩机构(96)的底端与所述转台(97)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线性伸缩机构(96)的顶端与所述水平臂架(941)铰接;
水平螺旋输送机(94),所述水平螺旋输送机(94)固定在所述水平臂架(941)上;
司机室(95),所述司机室(95)设置于所述转台(97)的另一端;
垂直臂架(911),所述垂直臂架(911)的上部与所述水平臂架(941)的另一端铰接;
垂直螺旋输送机(91),所述垂直螺旋输送机(91)固定于所述垂直臂架(911)上;
第一线性伸缩机构(93),所述第一线性伸缩机构(93)的一端与所述水平臂架(941)的另一铰接,所述第一线性伸缩机构(93)的另一端与所述垂直臂架(911)铰接;以及
取料机构(92),所述取料机构(92)设置于所述垂直螺旋输送机(91)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卸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螺旋输送机(91)包括节段输送机构和节段中间支承机构,相邻的两个所述节段输送机构适于通过一个所述中间支承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节段输送机构包括节段输送管(71)、位于所述节段输送管(71)中的节段螺旋轴(72)和设置于所述节段螺旋轴(72)上的阶段节段螺旋叶片,所述中间支承机构包括支撑环座(73)、支撑辐条(74)、外筒(75)、轴承座(76)、联轴器(77)和支承螺旋叶片(78),两个所述外筒(75)相靠近的一端通过所述支撑环座(73)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外筒(75)相远离的一端分别适于与对应节段输送管(7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承座(76)通过所述支撑辐条(74)与所述支撑环座(73)连接,所述轴承座(76)位于所述外筒(75)中,所述轴承座(76)中安装有轴承,所述联轴器(77)安装于所述轴承的内圈中,所述联轴器(77)的两端适于与对应节段螺旋轴(72)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承螺旋叶片(78)适于安装于所述联轴器(77)上并与相邻的所述节段螺旋叶片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式卸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76)、所述轴承、所述外筒(75)以及所述支撑环座(73)均为剖分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式卸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座(73)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外筒(75)靠近所述支撑环座(73)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凸台结构(751),通过所述第一凸台结构(751)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配合以完成所述外筒(75)与所述支撑环座(73)的定位,所述第一凸台结构(751)适于与所述支撑环座(73)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式卸船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筒(75)相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第八法兰(752),所述节段输送管(71)靠近对应所述外筒(75)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八法兰(752)配合的第九法兰(7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式卸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座(73)开设有凹槽(731),所述支撑辐条(74)远离所述轴承座(7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凹槽(731)中,所述支撑辐条(74)的一端至其另一端开设有供油孔(741),所述支撑辐条(74)延伸至所述凹槽(731)中的一端设置有油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式卸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75)上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处设置有观察窗(753),所述观察窗(753)适于打开和关闭所述观察口。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螺旋式卸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包括:
外球齿轴(1),所述外球齿轴(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球体(11),所述安装球体(11)远离所述外球齿轴(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平面(111),所述外球齿轴(1)的另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一法兰(12);
内球齿轴(2),所述内球齿轴(2)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法兰(21),所述内球齿轴(2)的另一端设置有内球齿座(22),所述内球齿座(22)开设有安装槽(221),所述安装槽(221)的内壁包括连接的第一球形周面和里端面(2211),所述第一球形周面与所述安装球体(11)的球面相匹配,所述第一球形周面适于与所述安装球体的球面花键联接,所述里端面(2211)的中心处设置有定位球(3),所述定位球(3)适于与所述定位平面(111)抵接;以及
球齿帽(5),所述球齿帽(5)适于套在所述安装球体(11)上,所述球齿帽(5)的内壁包括连接的第二球形周面(52)和平直周面(53),所述第二球形周面(52)与所述安装球体(11)的球面相匹配,所述平直周面(53)的内径大于所述外球齿轴(1)的直径,所述球齿帽(5)适于与所述内球齿座(22)连接以将所述安装球体(11)固定于所述安装槽(221)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式卸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球齿轴(2)的表面和所述外球齿轴(1)的表面开设有键槽,所述键槽适于与支承螺旋叶片(78)上的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式卸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12)与所述第二法兰(21)结构相同,所述节段螺旋轴(72)靠近联轴器(77)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法兰(12)配合的第七法兰(721),所述第七法兰(721)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法兰(12)与所述第二法兰(21)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件(8),所述第七法兰(721)适于与所述第一法兰(12)或所述第二法兰(21)螺栓连接。
CN202120971659.7U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螺旋式卸船机 Active CN215401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1659.7U CN215401915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螺旋式卸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1659.7U CN215401915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螺旋式卸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1915U true CN215401915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4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71659.7U Active CN215401915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螺旋式卸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1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6177Y (zh) 俯仰推杆内置型超360度方位有限角度雷达天线座
CN102029615A (zh) 并联机构及其平移支链
CN215401915U (zh) 一种螺旋式卸船机
CN212384954U (zh) 一种管材加工定位装置
CN210756004U (zh) 便携式焊接机器人
CN201613508U (zh) 小内孔表面喷丸强化装置
CN215401231U (zh) 一种螺旋轴用中间支承结构
CN112691819A (zh) 一种用于自动喷涂设备的ac摆头
CN111868412A (zh) 行星齿轮箱以及相关的机器人关节和机器人
CN111806984B (zh) 一种非牛顿流体无轴旋转输送装置
CN210209169U (zh) 一种油箱门焊枪专用夹具
CN113247557A (zh) 一种螺旋轴用中间支承结构
CN107160385A (zh) 一种具有柔性齿轮结构的五轴机械手
CN215202897U (zh) 一种大型双螺杆减速机
CN211639914U (zh) 一种传动结构
CN217394977U (zh) 一种重载机器人手腕关节
CN220575973U (zh) 一种机械爪驱动装置及机械爪
CN215654884U (zh)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混合装置
CN219101985U (zh) 减速机一体式花键丝杆
CN215059278U (zh) 一种线性致动器
CN211554639U (zh) 一种喷淋摆动装置
CN220667883U (zh) 一种联动调节机构以及花瓣式调风门
CN215825313U (zh) 用于通用重载六轴机器人的三四五六轴传动机构
CN219802079U (zh) 一种应用机器人中关节电机
CN215745632U (zh) 一种同步均力等速变径筒体内撑圆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