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1218U - 一种散装物料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装物料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1218U
CN215401218U CN202121241295.3U CN202121241295U CN215401218U CN 215401218 U CN215401218 U CN 215401218U CN 202121241295 U CN202121241295 U CN 202121241295U CN 215401218 U CN215401218 U CN 215401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frame
collecting
rack
bulk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412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新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Sunh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Sunh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Sunh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Sunh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412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1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1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1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装物料收集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XY轴移动机构;螺旋提升机构,竖直安装在XY轴移动机构上并能够在XY轴移动机构的控制下进行水平移动,螺旋提升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进料口、顶部设置有出料口;输送机构,安装在机架上且对接出料口,并且输送机构设置有相对于机架固定的输出端;进料斗,连接进料口,进料斗内转动设置有收集轮,收集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将进料斗内的散装物料转动输送至进料口内。通过进料斗可以快速收集收集区域内的散装物料,散装物料在进入进料斗后,在收集轮的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进料斗内的散装物料转动输送至进料口内,本结构设置合理,自动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散装物料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散装物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砂石、谷物等小颗粒状的散装物料的收集,一般由人工或者大型机械设备完成,通过人工进行收集时,费时费力,并且工作效率不高;在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收集时,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装物料收集装置,可以对散装物料料堆进行收集,收集效率高,结构合理,实用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散装物料收集装置,包括:
机架,机架上设置有XY轴移动机构;
螺旋提升机构,竖直安装在所述XY轴移动机构上并能够在所述XY轴移动机构的控制下进行水平移动,所述螺旋提升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进料口、顶部设置有出料口;
输送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对接所述出料口,并且所述输送机构设置有相对于所述机架固定的输出端;
进料斗,连接所述进料口,所述进料斗内转动设置有收集轮,所述收集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将所述进料斗内的散装物料转动输送至所述进料口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机架下方设置有收集区域,机架上方对应收集区域设置有XY轴移动机构。螺旋提升机构竖直安装在XY轴移动机构并且在XY轴移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以在X-Y 平面运动,从而对收集区域内的散装物料的料堆进行收集,收集效率快、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螺旋提升机构底部的进料口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内转动设置有收集轮,螺旋提升机构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进料斗可以快速收集收集区域内的散装物料,散装物料在进入进料斗后,在收集轮的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进料斗内的散装物料转动输送至进料口内,本结构设置合理,自动化程度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集轮的周向设置有若干叶片,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之间形成有收集散装物料的收集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收集轮在转动时通过相邻的两个叶片间形成收集散装物料的收集空间可以将散装物料分批次的间歇性的由进料斗内快速运输至进料口中,可避免物料堆积堵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叶片沿所述收集轮的周向外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叶片沿所述收集轮的周向弯曲且弯曲方向与所述收集轮的转动方向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叶片设计成弯曲的结构,收集轮在转动过程中,相邻的两个叶片间形成收集空间中的叶片的弯曲结构可以抵消部分离心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料斗的开口处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护杆,若干所述防护杆平行于所述收集轮的转轴并均匀地安装在所述进料斗的开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进料口的开口处设置若干防护杆的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护功能,避免误伤施工人员,在一些粒径差异较大的散装物料进行收集时,通过调整防护杆的间距可以使进料斗具有一定的筛选功能,同时还可以防止散装物料过多堆积导致叶片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料斗的底部于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位置凸起设置有分隔块,所述分隔块位于所述收集轮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本实用新型,散装物料进入进料斗的收集轮后,在收集轮的转动作用下进入输送机构的进料口,为了防止散装物料在收集轮在转动过程中被带出进料斗外,通过在进料斗内的底部且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分隔块或者分隔板的结构,可以提高收集效率和避免进料口的散装物料回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螺旋提升机构包括料筒架、输送料筒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同轴并转动安装在所述输送料筒内部,所述输送料筒竖直安装在料筒架上,所述料筒架的下端连接所述进料斗,所述料筒架的上端安装在所述XY轴移动机构上,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输送料筒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XY轴移动机构于所述机架的两端设置有 X轴方向的轨道,两条所述轨道之间滑动设置有两条Y轴方向的导杆,所述料筒架的上端滑动安装在两条所述导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上下分布,并且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安装在两条所述轨道之间并且连接所述料筒架的上端的一侧,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输出端设置有导料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机架、第一输送带和两组第一导料辊,两组所述第一导料辊成V型分布并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架上,所述第一输送带绕经两组所述第一导料辊的上表面,以用于形成V型的输送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输送机架、第二输送带和两组第二导料辊,两组所述第二导料辊成V型分布并安装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架上,所述第二输送带绕经两组所述第二导料辊的上表面,以用于形成V型的输送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输送带下方设置第二导料辊的结构,可以承载第二输送带,并且可使第二输送带的两端高于中心,在对散装物料进行水平输送时避免散装物料从两侧掉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提升机构和进料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收集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机架,110-XY轴移动机构,111-轨道,112-导杆,200-螺旋提升机构,201-进料口,202-出料口,210-料筒架,220-输送料筒,230-螺旋叶片, 300-输送机构,301-输出端,302-导料槽,310-第一输送组件,311-第一输送机架,312-第一输送带,313-第一导料辊,320-第二输送组件,321-第二输送机架, 322-第二输送带,323-第二导料辊,400-进料斗,410-收集轮,411-叶片,420- 防护杆,430-分隔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装物料收集装置,包括:
机架100,机架100上设置有XY轴移动机构110;
螺旋提升机构200,竖直安装在XY轴移动机构110上并能够在XY轴移动机构110的控制下进行水平移动,螺旋提升机构200的底部设置有进料口201、顶部设置有出料口202;
输送机构300,安装在机架100上且对接出料口202,并且输送机构300设置有相对于机架100固定的输出端301;
进料斗400,连接进料口201,进料斗400内转动设置有收集轮410,收集轮 410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将进料斗400内的散装物料转动输送至进料口201内。
机架100下方设置有收集区域,机架100上方对应收集区域设置有XY轴移动机构110。螺旋提升机构200竖直安装在XY轴移动机构110并且在XY轴移动机构110的驱动下可以在X-Y平面运动。
螺旋提升机构200的底部设置有进料口201,进料斗400连接该进料口201,进料斗400内转动设置有收集轮410,作业时,散装物料例如沙子从进料斗400 的开口处进入,收集轮410在进料斗400内转动,从而将进入斗内的散装物料输送至螺旋提升机构200的进料口201处。
螺旋提升机构200的顶部设置有出料口202,作业时,进料斗400底部的散装物料从螺旋提升机构200的进料口201进入,在螺旋提升机构200的提升作用下,散装物料被提升输送至螺旋提升机构200顶部的出料口202处并释放。
输送机构300安装在机架100上,并且其连通螺旋提升机构200的出料口202,作业时,该输送机构300盛装螺旋提升机构200出料口202释放的散装物料。输送机构300设置有相对于机架100固定的输出端301,从该输出端301释放的散装物料输送至其他装载设备,例如转运货车、小推车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收集轮410的周向设置有若干叶片411,相邻的两个叶片411之间形成有收集散装物料的收集空间。
具体的,收集轮410的轴向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叶片411,叶片411在进料斗400的内部绕收集轮410的转轴旋转。相邻的两个叶片411间形成收集散装物料的收集空间,随着叶片411的旋转,该收集空间内容纳的散装物料被转动到进料斗400的底部输出端301时,被释放进入到螺旋提升机构200的进料口201 内,收集轮410在转动时通过相邻的两个叶片411间形成收集散装物料的收集空间可以将散装物料分批次的间歇性的由进料斗400内快速运输至进料口201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叶片411沿收集轮410的周向外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叶片411沿收集轮410的周向弯曲且弯曲方向与收集轮410的转动方向一致。
收集轮410的轴向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叶片411,叶片411在进料斗400 的内部绕收集轮410的转轴旋转。相邻的两个叶片411间形成收集散装物料的收集空间,随着叶片411的旋转,该收集空间内容纳的散装物料被转动到进料斗400 的底部输出端301时,被释放进入到螺旋提升机构200的进料口201内,进一步的,叶片411沿收集轮410的周向弯曲且弯曲方向与收集轮410的转动方向一致,此种结构可以收集更多的从进料斗400的开口处进入的散装物料,而且收集空间内容纳的散装物料被转动到进料斗400的底部输出端301时,在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更容易被释放至螺旋提升机构200的进料口201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料斗400的开口处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护杆 420,若干防护杆420平行于收集轮410的转轴并均匀地安装在进料斗400的开口处。
防护杆420与收集轮410转轴平行,并均匀地安装在进料斗400的开口处,防护杆420的两端安装在进料斗400的开口处的两侧,通过在进料斗400的开口处设置若干防护杆420的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护功能,避免误伤施工人员,在一些粒径差异较大的散装物料进行收集时,通过调整防护杆420的间距可以使进料斗400具有一定的筛选功能,同时还可以防止散装物料过多堆积导致叶片411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料斗400内的底部于靠近进料口201的位置凸起设置有分隔块430,分隔块430用于防止进料口201处的散装物料回流。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本实用新型,散装物料进入进料斗400的收集轮410后,在收集轮410的转动作用下进入输送机构300的进料口201,为了防止散装物料在收集轮410在转动过程中被带出进料斗400外,通过在进料斗400内的底部且靠近进料口201的一侧设置有分隔块430或者分隔板的结构,可以提高收集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螺旋提升机构200包括料筒架210、输送料筒220和螺旋叶片230,螺旋叶片230同轴并转动安装在输送料筒220内部,输送料筒220竖直安装在料筒架210上,料筒架210的下端连接进料斗400,料筒架210的上端安装在XY轴移动机构110上,进料口201和出料口202设置在输送料筒22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XY轴移动机构110于机架100的两端设置有 X轴方向的轨道111,两条轨道111之间滑动设置有两条Y轴方向的导杆112,料筒架210的上端滑动安装在两条导杆112上。
具体的,螺旋提升机构200包括料筒架210、输送料筒220和螺旋叶片230,螺旋叶片230同轴并转动安装在输送料筒220内部,输送料筒220竖直安装在料筒架210上,料筒架210的下端连接进料斗400,XY轴移动机构110于机架100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轨道111,两条轨道111之间设置有两条导杆112,料筒架210 的上端滑动安装在两条导杆112上,作业时,电机驱动螺旋叶片230的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螺旋叶片230转动,螺旋叶片230的转动可以将输送料筒220底部的进料口201处的散装物料输送至输送料筒220顶部的出料口202处。输送料筒220 竖直安装在料筒机架100上,料筒机架100的下端固定连接进料斗400。XY轴移动机构110于机架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轨道111,该轨道1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作业区域的Y轴方向,两条轨道111之间至少垂直设置有两条平行的导杆112,导杆1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作业区域的X轴方向,料筒机架100的上端滑动安装在两条导杆112上,这样XY轴移动机可以控制料筒机架100沿作业区域的X轴和 Y轴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进料斗400和输送料筒220同时沿作业区域的X轴和Y 轴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输送机构300包括第一输送组件310和第二输送组件320,第一输送组件310和第二输送组件320上下分布,并且第一输送组件310的输送方向垂直于第二输送组件320的输送方向,第一输送组件310安装在两条轨道111之间并且连接料筒架210的上端的一侧,第二输送组件320安装在机架100上,第一输送组件310的输出端301位于第二输送组件320的上方,第二输送组件320的输出端301设置有导料槽302。
具体的,输送机构300包括第一输送组件310和第二输送组件320,第一输送组件310盛装输送料筒220顶部出料口202处释放的散装物料。进一步的,第一输送组件310和第二输送组件320上下分布,即第一输送组件310的输出端301 位于第二输送组件320的上方,这样经第一输送组件310输送的散装物料正好掉落在第二输送组件320上。优选的,第一输送组件310的输送方向垂直于第二输送组件320的输送方向。第一输送组件310垂直安装在两条轨道111之间,第二输送组件320安装在机架100上,第二输送组件320的输出端301设置有导料槽 302,该导料槽302可以将散装物料归集至其他装载设备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组件310包括第一输送机架311、第一输送带312和两组第一导料辊313,两组第一导料辊313成V型分布并安装在第一输送机架311上,第一输送带312绕经两组第一导料辊313的上表面,以用于形成V型的输送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组件320包括第二输送机架321、第二输送带322和两组第二导料辊323,两组第二导料辊323成V型分布并安装在第二输送机架321上,第二输送带322绕经两组第二导料辊323的上表面,以用于形成V型的输送面。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输送带322下方设置第二导料辊323的结构,可以承载第二输送带322,并且可使第二输送带322的两端高于中心,在对散装物料进行水平输送时避免散装物料从两侧掉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散装物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0),机架(100)上设置有XY轴移动机构(110);
螺旋提升机构(200),竖直安装在所述XY轴移动机构(110)上并能够在所述XY轴移动机构(110)的控制下进行水平移动,所述螺旋提升机构(200)的底部设置有进料口(201)、顶部设置有出料口(202);
输送机构(300),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上且对接所述出料口(202),并且所述输送机构(300)设置有相对于所述机架(100)固定的输出端(301);
进料斗(400),连接所述进料口(201),所述进料斗(400)内转动设置有收集轮(410),所述收集轮(410)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将所述进料斗(400)内的散装物料转动输送至所述进料口(2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装物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轮(410)的周向设置有若干叶片(411),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411)之间形成有收集散装物料的收集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装物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11)沿所述收集轮(410)的周向弯曲且弯曲方向与所述收集轮(410)的转动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装物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400)的开口处均匀设置有若干防护杆(420),若干所述防护杆(420)平行于所述收集轮(410)的转轴并均匀地安装在所述进料斗(400)的开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装物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400)的底部于靠近所述进料口(201)的位置凸起设置有分隔块(430),所述分隔块(430)位于所述收集轮(410)靠近所述进料口(201)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装物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提升机构(200)包括料筒架(210)、输送料筒(220)和螺旋叶片(230),所述螺旋叶片(230)同轴并转动安装在所述输送料筒(220)内部,所述输送料筒(220)竖直安装在料筒架(210)上,所述料筒架(210)的下端连接所述进料斗(400),所述料筒架(210)的上端安装在所述XY轴移动机构(110)上,所述进料口(201)和所述出料口(202)设置在所述输送料筒(22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装物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Y轴移动机构(110)于所述机架(100)的两端设置有X轴方向的轨道(111),两条所述轨道(111)之间滑动设置有Y轴方向的导杆(112),所述料筒架(210)的上端滑动安装在两条所述导杆(1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装物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300)包括第一输送组件(310)和第二输送组件(320),所述第一输送组件(310)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20)上下分布,并且所述第一输送组件(310)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20)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输送组件(310)安装在两条所述轨道(111)之间并且连接所述料筒架(210)的上端的一侧,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20)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一输送组件(310)的输出端(301)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20)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20)的输出端(301)设置有导料槽(3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装物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310)包括第一输送机架(311)、第一输送带(312)和两组第一导料辊(313),两组所述第一导料辊(313)成V型分布并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架(311)上,所述第一输送带(312)绕经两组所述第一导料辊(313)的上表面,以用于形成V型的输送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装物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20)包括第二输送机架(321)、第二输送带(322)和两组第二导料辊(323),两组所述第二导料辊(323)成V型分布并安装在所述第二输送机架(321)上,所述第二输送带(322)绕经两组所述第二导料辊(323)的上表面,以用于形成V型的输送面。
CN202121241295.3U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散装物料收集装置 Active CN215401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1295.3U CN215401218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散装物料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1295.3U CN215401218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散装物料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1218U true CN215401218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41295.3U Active CN215401218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散装物料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1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01218U (zh) 一种散装物料收集装置
CN216710638U (zh) 输料装置
CN114558768B (zh) 一种茶叶上料筛选一体机
CN114013982B (zh) 一种自动化的饲料装车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15247747U (zh) 一种废旧钢铁输送提升机
CN213967585U (zh) 一种方便筛分的矿石输送设备
CN212387215U (zh) 一种皮带机落料收集装置
CN210593936U (zh) 长棒料的自动上料机构
CN209352249U (zh) 一种燃气管材生产加工上料装置
CN211812038U (zh) 一种用于弹簧输送的自动送料装置
CN220148645U (zh) 大米加工设备上料装置
CN209985732U (zh) 一种自动匀速供料的重型筛沙机
CN212402400U (zh) 一种捞坑斗式提升机
CN212502956U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生产用全自动粉剂包装机
CN220949936U (zh) 一种自动投料的提升机
CN211034135U (zh) 一种机制砂生产运输用上料装置
CN110562687A (zh) 长棒料的自动上料机构
CN218840497U (zh) 一种立磨机用喂料装置
CN214826867U (zh) 一种粉料自动上料装置
CN219506981U (zh) 一种全自动插壳机的上料结构
CN216190938U (zh) 自动爬坡上料机构
CN210283218U (zh) 吹塑机的加料装置
CN216270015U (zh) 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移动式装粮机
CN217837083U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211664066U (zh) 一种滚筒式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