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98221U - 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98221U
CN215398221U CN202121817182.3U CN202121817182U CN215398221U CN 215398221 U CN215398221 U CN 215398221U CN 202121817182 U CN202121817182 U CN 202121817182U CN 215398221 U CN215398221 U CN 215398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wall
heat dissipation
rotating shaf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171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正红
李福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Xinjul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Xinjul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Xinjul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Xinjul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171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98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98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98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涉及充电桩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均开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内壁分别插接有排气机构和进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安装框、固定在安装框一侧外壁的安装盒。本实用新型通过半导体制冷芯片对安装盒内灌入的雨水进行制冷,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涡扇会搅动安装盒内的雨水,提高雨水的制冷效率,再利用散热片进行冷热交换,以及散热扇叶旋转形成空气对流,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率;通过水泵往金属管内注水,水流会带动第二涡扇旋转,从而驱动第二转轴旋转带动进气扇叶旋转,无需电机驱动,既提高充电桩内的空气对流,使得空气能够充分接触散热网板,大大提高散热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现阶段,通常使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充电桩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的停车场或充电站内,为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由于外界环境较差且散热性能不佳,使得充电桩的内部元器件容易受潮受损。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增加风机数量,从而提高散热性能。但是这种运行成本较高,不利于充电柱的使用,且难以维护。
因此,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2015232.0)提出“一种充电桩的散热结构”,能够利用热空气的上浮作用,减少散热风机的功率,在相同散热风机功率的情况下,提高散热效率,但是该装置存在以下缺陷,首先采用空气对流的单一方式进行散热,导致散热的效率不高,且易进入灰尘导致内部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均开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内壁分别插接有排气机构和进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安装框、固定在安装框一侧外壁的安装盒、固定在安装盒一侧外壁的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固定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一端的第一转轴、固定于安装盒另一侧的第一转轴外壁的散热扇叶、固定于安装盒内的第一转轴外壁的第一涡扇、安装在安装盒另一侧的半导体制冷芯片和安装在安装盒一侧的散热片;
所述进气机构包括固定框、固定在固定框一侧外壁的固定盒、通过轴承固定在固定盒内壁的第二转轴、固定于固定盒内的第二转轴外壁的第二涡扇、固定于固定盒一侧的第二转轴外壁的进气扇叶、安装在壳体顶部的水泵、通过导管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接的金属管和固定在金属管外壁的散热网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一端均设有清灰组件,且清灰组件包括过滤网、固定在第一转轴一端外壁的金属框和通过轴承固定在金属框内壁的滚筒毛刷。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和固定框均开有透气口,且过滤网固定在透气口内壁,所述滚筒毛刷与过滤网一侧外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固定有三角框,且三角框顶部开有均匀分布的透水口,所述透水口内壁固定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安装盒和固定盒顶部均开有进水口,且金属管底端固定在进水口内壁。
优选的,所述安装盒和固定盒底部均开有排水口,且排水口内壁固定有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安装盒一侧开有均匀分布的固定口,且散热片固定在固定口内壁,所述壳体顶部开有对称分布的进水孔,且金属管顶端固定在进水孔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三角框和滤网对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半导体制冷芯片对安装盒内灌入的雨水进行制冷,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第一转轴旋转同时带动散热扇叶和第一涡扇转动,第一涡扇会搅动安装盒内的雨水,提高雨水的制冷效率,再利用散热片进行冷热交换,以及散热扇叶旋转形成空气对流,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率;
2、通过水泵往金属管内注水,使得雨水能够循环被制冷,通过散热网板进行冷热交换,水流会带动第二涡扇旋转,从而驱动第二转轴旋转带动进气扇叶旋转,无需电机驱动,既提高充电桩内的空气对流,使得空气能够充分接触散热网板,大大提高散热的效率,同时更加节能,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旋转时带动金属框旋转,能够利用滚筒毛刷对过滤网表面过滤的灰尘进行清理,既避免网孔堵塞,且避免灰尘进入充电桩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的安装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的第一涡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的清灰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排气机构、3进气机构、4安装框、5安装盒、6伺服电机、7第一转轴、8散热扇叶、9第一涡扇、10半导体制冷芯片、11散热片、12清灰组件、13过滤网、14金属框、15滚筒毛刷、16固定框、17固定盒、18第二转轴、19第二涡扇、20进气扇叶、21金属管、22散热网板、23水泵、24三角框、25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排气机构2、进气机构3和清灰组件12,壳体1两侧均开有安装口,且排气机构2和进气机构3均插接在安装口内壁,排气机构2包括安装框4、安装盒5、伺服电机6、第一转轴7、散热扇叶8、第一涡扇9、半导体制冷芯片10和散热片11,安装盒5固定在安装框4一侧外壁,且伺服电机6固定在安装盒5一侧外壁,第一转轴7通过联轴器固定在伺服电机6输出轴一端,且散热扇叶8固定于安装盒5另一侧的第一转轴7外壁,第一涡扇9固定于安装盒5内的第一转轴7外壁,且半导体制冷芯片10安装在安装盒5另一侧,通过三角框24和滤网25对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半导体制冷芯片10对安装盒5内灌入的雨水进行制冷,在通过伺服电机6驱动第一转轴7旋转同时带动散热扇叶8和第一涡扇9转动,第一涡扇9会搅动安装盒5内的雨水,提高雨水的制冷效率,再利用散热片11进行冷热交换,以及散热扇叶8旋转形成空气对流,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率;
进气机构3包括固定框16、固定盒17、第二转轴18、第二涡扇19、进气扇叶20、水泵23、金属管21和散热网板22,固定盒17固定在固定框16一侧外壁,且第二转轴18通过轴承固定在固定盒17内壁,第二涡扇19固定于固定盒17内的第二转轴18外壁,且进气扇叶20固定于固定盒17一侧的第二转轴18外壁,水泵23安装在壳体1顶部,且金属管21通过导管与水泵23的出水端相连接,散热网板22固定在金属管21外壁,通过水泵23往金属管21内注水,使得雨水能够循环被制冷,通过散热网板22进行冷热交换,水流会带动第二涡扇19旋转,从而驱动第二转轴18旋转带动进气扇叶20旋转,无需电机驱动,既提高充电桩内的空气对流,使得空气能够充分接触散热网板22,大大提高散热的效率,同时更加节能;
清灰组件12包括过滤网13、金属框14和滚筒毛刷15,金属框14分别固定在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8的一端外壁,且滚筒毛刷15通过轴承固定在金属框14内壁,安装框4和固定框16均开有透气口,且过滤网13固定在透气口内壁,滚筒毛刷15与过滤网13一侧外壁相接触,在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8旋转时带动金属框14旋转,能够利用滚筒毛刷15对过滤网13表面过滤的灰尘进行清理,既避免网孔堵塞,且避免灰尘进入充电桩内;
壳体1顶部固定有三角框24,且三角框24顶部开有均匀分布的透水口,透水口内壁固定有滤网25,安装盒5和固定盒17顶部均开有进水口,且金属管21底端固定在进水口内壁,安装盒5和固定盒17底部均开有排水口,且排水口内壁固定有连接管,安装盒5一侧开有均匀分布的固定口,且散热片11固定在固定口内壁,壳体1顶部开有对称分布的进水孔,且金属管21顶端固定在进水孔内壁。
工作原理:通过三角框24和滤网25对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半导体制冷芯片10对安装盒5内灌入的雨水进行制冷,在通过伺服电机6驱动第一转轴7旋转同时带动散热扇叶8和第一涡扇9转动,第一涡扇9会搅动安装盒5内的雨水,提高雨水的制冷效率,再利用散热片11进行冷热交换,以及散热扇叶8旋转形成空气对流,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率;通过水泵23往金属管21内注水,使得雨水能够循环被制冷,通过散热网板22进行冷热交换,水流会带动第二涡扇19旋转,从而驱动第二转轴18旋转带动进气扇叶20旋转,无需电机驱动,既提高充电桩内的空气对流,使得空气能够充分接触散热网板22,大大提高散热的效率,同时更加节能,在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18旋转时带动金属框14旋转,能够利用滚筒毛刷15对过滤网13表面过滤的灰尘进行清理,既避免网孔堵塞,且避免灰尘进入充电桩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均开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内壁分别插接有排气机构(2)和进气机构(3),所述排气机构(2)包括安装框(4)、固定在安装框(4)一侧外壁的安装盒(5)、固定在安装盒(5)一侧外壁的伺服电机(6)、通过联轴器固定在伺服电机(6)输出轴一端的第一转轴(7)、固定于安装盒(5)另一侧的第一转轴(7)外壁的散热扇叶(8)、固定于安装盒(5)内的第一转轴(7)外壁的第一涡扇(9)、安装在安装盒(5)另一侧的半导体制冷芯片(10)和安装在安装盒(5)一侧的散热片(11);
所述进气机构(3)包括固定框(16)、固定在固定框(16)一侧外壁的固定盒(17)、通过轴承固定在固定盒(17)内壁的第二转轴(18)、固定于固定盒(17)内的第二转轴(18)外壁的第二涡扇(19)、固定于固定盒(17)一侧的第二转轴(18)外壁的进气扇叶(20)、安装在壳体(1)顶部的水泵(23)、通过导管与水泵(23)的出水端相连接的金属管(21)和固定在金属管(21)外壁的散热网板(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18)和第一转轴(7)一端均设有清灰组件(12),且清灰组件(12)包括过滤网(13)、固定在第一转轴(7)一端外壁的金属框(14)和通过轴承固定在金属框(14)内壁的滚筒毛刷(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4)和固定框(16)均开有透气口,且过滤网(13)固定在透气口内壁,所述滚筒毛刷(15)与过滤网(13)一侧外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固定有三角框(24),且三角框(24)顶部开有均匀分布的透水口,所述透水口内壁固定有滤网(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5)和固定盒(17)顶部均开有进水口,且金属管(21)底端固定在进水口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5)和固定盒(17)底部均开有排水口,且排水口内壁固定有连接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5)一侧开有均匀分布的固定口,且散热片(11)固定在固定口内壁,所述壳体(1)顶部开有对称分布的进水孔,且金属管(21)顶端固定在进水孔内壁。
CN202121817182.3U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Active CN215398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17182.3U CN215398221U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17182.3U CN215398221U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98221U true CN215398221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57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17182.3U Active CN215398221U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982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76059A (zh) * 2023-02-15 2023-03-10 深圳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高压配电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76059A (zh) * 2023-02-15 2023-03-10 深圳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高压配电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98221U (zh) 一种节能管理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CN111431349A (zh) 具有双重水冷的交叉式降温冷却设备的抽水蓄能发电机
CN111542208A (zh) 一种机电设备用循环抽风式除尘散热装置
CN219716371U (zh) 一种户外全彩led显示屏散热装置
CN218602223U (zh) 一种变压器用的循环油冷装置
CN215766695U (zh) 相变式余热换热器
CN214623560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效果的医院数字化平台终端设备
CN210954945U (zh) 一种用于显示屏交互反馈用的超声波模组装置
CN211293887U (zh) 一种计算机用散热结构
CN211668305U (zh) 一种循环冷却式冷却塔
CN219672804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空压机
CN218495389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螺冷降温器
CN218072270U (zh) 一种基于热管理的电力储能设备
CN217917604U (zh) 一种高效节能油电混合汽车散热器聚酰胺水室
CN213843589U (zh) 一种具有循环散热功能的波分复用器
CN215073307U (zh) 一种电力通信设备用散热防尘装置
CN218269426U (zh) 一种野营房用通风散热装置
CN216049269U (zh) 一种用于逆流冷却塔的冷却装置
CN221033135U (zh) 一种用于无油移动压缩机的冷却组件
CN219865227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用下水室
CN214751668U (zh) 一种建筑设计人员用计算机主机
CN216894623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
CN217604282U (zh)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智能通风节能装置
CN219587771U (zh) 一种封闭式双螺杆空压机
CN219080486U (zh) 一种智能化远控无负压供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