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3065U - 油分离器和空气调节设备 - Google Patents

油分离器和空气调节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3065U
CN215373065U CN202121480785.9U CN202121480785U CN215373065U CN 215373065 U CN215373065 U CN 215373065U CN 202121480785 U CN202121480785 U CN 202121480785U CN 215373065 U CN215373065 U CN 215373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air inlet
oil separator
overlapping portion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07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渊博
张铁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07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3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3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30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分离器和空气调节设备,所述油分离器包括筒体和进气管,所述筒体包括增厚部,所述增厚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筒体的其余部分的厚度,所述增厚部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相对所述筒体偏心设置;所述进气管具有在其延伸方向上相对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孔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分离器具有使用寿命长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油分离器和空气调节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分离器和空气调节设备。
背景技术
离心式油分离器的进气管的轴线偏离离心式油分离器的筒体的轴线,含有油滴的制冷剂偏射在筒体的内壁面上而螺旋下降,重量较大的油滴在较大离心力的作用下与气态制冷剂分离,聚集在离心式油分离器的底部,气态制冷剂则从出气管流出(仍含有少量微小油滴)。相比传统的过滤式油分离器,离心式油分离器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及油分离器的体积,是油分离器发展的新方向。相关技术中的油分离器存在使用寿命短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油分离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油分离器使用寿命短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油分离器使用寿命短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油分离器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包括增厚部,所述增厚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筒体的其余部分的厚度,所述增厚部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相对所述筒体偏心设置;和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具有在其延伸方向上相对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孔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油分离器具有使用寿命长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管的直径为d,所述增厚部在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所述d和所述L满足:
d<L≤3*d。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包括第一重合部分,所述第二筒体包括第二重合部分,所述第一重合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二重合部分上以形成所述增厚部,所述第一重合部分与所述第二重合部分相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沿上下方向布置,所述第一筒体套设在所述第二筒体的上部,所述第一筒体包括第一直筒段,所述第二筒体包括第二直筒段,所述第一直筒段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一重合部分,所述第二直筒段的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二重合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重合部分的壁厚为T1,所述第二重合部分的上边缘与所述进气孔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T1和所述L2满足:
L2≥T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重合部分的下边缘与所述进气孔的上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重合部分的上边缘与所述进气孔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L1和所述L2满足:
L1=L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重合部分的壁厚为T1,所述第二重合部分的壁厚为T2,所述T1和所述T2满足:
T1=T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重合部分与所述第二重合部分采用隧道炉钎焊相连,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孔采用隧道炉钎焊相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分离器进一步包括铜套,所述铜套与所述进气口采用隧道炉钎焊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油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设备具有可靠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油分离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6的爆炸视图。
图7是图1中筒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油分离器100;
筒体1;
第一筒体101;第一直筒段1011;第一重合部分10111;第一过渡段1012;第一缩口段1013;第二筒体102;第二直筒段1021;第二重合部分10211;第二过渡段1022;第二缩口段1023;增厚部103;进气孔1031;
进气管2;
进气口201;出气口202;铜套203;
出气管3;
回油管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分离器100包括筒体1和进气管2,筒体1包括增厚部103,增厚部103的厚度大于筒体1的其余部分的厚度。增厚部103上设有进气孔1031,进气孔1031相对筒体1偏心设置。进气管2具有在其延伸方向上相对的进气口201和出气口202,出气口202与进气孔1031相连。
相关技术中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包括筒体和进气管,筒体上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相对筒体偏心设置,进气管斜插入进气孔内。由于进气孔相对筒体偏心设置,使得筒体上的开孔为难以翻边的椭圆孔,从而使得进气管与筒体的焊料深度仅为筒体的壁厚(不锈钢筒体的壁厚一般为0.8-1.5mm),即进气管与筒体之间的焊料深度较浅。当油分离器振动较大时(处于悬臂状态的离心式油分离器),一方面,进气管与筒体连接处容易因振动发生疲劳断裂,导致油分离器的使用寿命短;另一方面进气管与筒体连接处容易因振动发生泄漏,使得油分离器具有较大的泄漏风险,导致油分离器可靠性低。此外,进气管与筒体之间的焊料深度较浅,使得进气管与筒体连接处的耐腐蚀能力较低,进一步增加了进气管与筒体连接处发生泄漏的风险,进一步降低了油分离器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分离器100通过设置增厚部103,并将进气孔1031设置在增厚部103上,可以增加进气管2与筒体1连接处的焊料深度。进气管2与筒体1连接处的焊料深度增加后,一方面可以降低进气管2与筒体1连接处因振动发生疲劳断裂的风险,进而能够延长油分离器10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进气管2与筒体1连接处因振动发生泄漏的风险,提高了油分离器100的可靠性。此外,进气管2与筒体1连接处的焊料深度增加后,进气管2与筒体1连接处的耐腐蚀能力也得到提高,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进气管与筒体连接处因腐蚀发生泄漏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油分离器100的可靠性。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分离器100具有使用寿命长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由于筒体的壁厚比较,进气管与筒体普遍采用氩弧焊或激光焊相连,焊接效率较低,导致油分离器的制造效率。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分离器100,由于设置了壁厚较大的增厚部103,使得筒体1与进气管2可以采用隧道炉钎焊相连,从而可以提高筒体1与进气管2的焊接效率,提高油分离器100的制造效率,降低油分离器100的人工成本,从而有利于提高油分离器100的制造成本。
进气孔1031相对筒体1偏心设置,也就是说,如图7所示,进气孔1031的中心线和筒体1的中心线之间具有偏心距L5。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管2的直径为d,增厚部103在筒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d和L满足:d<L≤3*d。
由此,在保证进气管2与增厚部103可靠相连的同时,可以尽量减小增厚部103在筒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以降低筒体1的材料成本,有利于降低油分离器100的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筒体1上进一步设有出气孔和回油孔,油分离器100进一步包括出气管3和回油管4,出气管3与出气孔相连,回油管4与回油孔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筒体1包括第一筒体101和第二筒体102,第一筒体101包括第一重合部分10111,第二筒体102包括第二重合部分10211,第一重合部分10111套设在第二重合部分10211上以形成增厚部103,第一重合部分10111与第二重合部分10211相连。
也就是说,增厚部103由第一筒体101的一部分套设在第二筒体102的一部分上形成。由此,筒体1的设计加工方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油分离器100的加工效率,降低油分离器100的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01和第二筒体102沿上下方向布置,第一筒体101套设在第二筒体102的上部,第一筒体101包括第一直筒段1011,第二筒体102包括第二直筒段1021。
第一直筒段1011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第一重合部分10111,第二直筒段1021的一部分形成第二重合部分10211。换言之,第一直筒段1011包括第一重合部分10111,第二直筒段1021包括第二重合部分10211。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容易被理解,下面以筒体1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为例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其中,上下方向如图6中的箭头B所示。
第一筒体101(上筒体)和第二筒体102(下筒体)沿上下方向布置,第一筒体101套设在第二筒体102的上部,上筒体包括第一直筒段1011(上直筒段),下筒体包括第二直筒段1021(下直筒段),上直筒段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第一重合部分10111,下直筒段的一部分形成第二重合部分10211。
筒体1的进气孔1031附近以及位于进气孔1031下方的部分为油气发生分离的主要部分,即该部分为油分离器100的主要部分,因此,保证该部分的性能参数对保证油分离器100的性能参数至关重要。第一筒体101套设在第二筒体102的上部,使得进气孔1031附近以及位于进气孔1031下方的筒体1的内壁均由第二筒体102的内壁形成。由此,只要保证第二筒体102的内径参数便可以有效保证油分离器100的内径参数,使得油分离器100的性能参数更容易得到保证。
优选地,第一直筒段1011在筒体1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3,第二直筒段1021在筒体1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4,L3和L4满足:L3<L4。
由此,有利于降低筒体1的材料成本,进而有利于降低油分离器100的制造成本。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L3也可以等于L4。
优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筒体101进一步包括第一过渡段1012和第一缩口段1013,第一过渡段1012在筒体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一直筒段1011和第一缩口段1013之间;第二筒体102进一步包括第二过渡段1022和第二缩口段1023,第二过渡段1022在筒体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二直筒段1021和第二缩口段1023之间。
出气孔设置在第一缩口段1013的远离第一过渡段1012的端部,回油孔设置在第二缩口段1023的远离第二过渡段1022的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重合部分10111的壁厚为T1,第二重合部分10211的上边缘与进气孔1031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2,T1和L2满足:L2≥T1。
第二重合部分10211的上边缘与进气孔1031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2,使得第一重合部分10111与第二重合部分10211之间位于进气孔1031下方部分的连接长度最大可以为L2。第一重合部分10111的壁厚为T1,使得进气管2与第一筒体101在进气管2延伸方向上的连接长度最大可以为T1。L2≥T1,使得第一重合部分10111与第二重合部分10211之间位于进气孔1031下方部分的连接长度可以大于等于进气管2与第一筒体1在进气管2延伸方向上的连接长度。
由此,第一重合部分10111与第二重合部分10211之间位于进气孔1031下方部分的泄漏风险小于进气管2与第一筒体1连接处的泄漏风险。在进气管2与第二筒体102的连接处发生泄漏,进气管2与第一筒体101的连接处未发生泄漏时,可以有效避免因第一重合部分10111与第二重合部分10211之间位于进气孔1031下方部分发生泄漏,导致进气管2和筒体1连接处泄漏。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进气管2与筒体1连接处发生泄漏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油分离器100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重合部分10111的下边缘与进气孔1031的上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1,第二重合部分10211的上边缘与进气孔1031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2,L1和L2满足:L1=L2。
由此,进气孔1031与增厚部103的上边缘之间的距离等于进气孔1031与增厚部103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从而在增厚部103上利用钻具开设进气孔1031时,有利于使钻具上下受力均匀,有利于提高进气孔1031的加工精度,进而有利于提高进气管2与筒体1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可以进一步延长油分离器100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油分离器100的可靠性。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的L1和L2也可以不相等,例如,L1>L2,或者L2>L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重合部分10111的壁厚为T1,第二重合部分10211的壁厚为T2,T1和T2满足:T1=T2。
由此,第一筒体101的壁厚和第二筒体102的壁厚可以相同,从而方便第一筒体101的壁厚和第二筒体102设计加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油分离器100的加工效率,降低油分离器100的制造成本。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的T1和T2也可以不相等,例如,T1>T2,或者T2>T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重合部分10111与第二重合部分10211采用隧道炉钎焊相连,出气口202与进气孔1031采用隧道炉钎焊相连。
由此,第一筒体101与第二筒体102之间以及出气口202与进气孔1031之间可以同时一次焊接完成,从而减少了油分离器100的焊接工序,进而可以有效提高油分离器100的加工效率,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油分离器100的制造成本。此外,第一重合部分10111与第二重合部分10211采用隧道炉钎焊相连,可以提高第一重合部分10111与第二重合部分10211之间的焊缝一致性;出气口202与进气孔1031采用隧道炉钎焊相连,可以提高出气口202与进气孔1031之间的焊缝一致性,并且可以消除筒体1和进气管2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应力。
优选地,油分离器100进一步包括铜套203,铜套203与进气口201采用隧道炉钎焊相连。
相关技术中,进气管与筒体普遍采用氩弧焊或激光焊。对于筒体和进气管采用不锈钢或碳钢材料时,进气管与其他管路连接时则必须在其管口焊接铜套,不锈钢或碳钢材料与铜套的焊接主要采用隧道炉钎焊。由此,在制造油分离器时需要采用不同的焊接方式,油分离器制造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2与筒体1以及铜套203与进气管2之间均采用隧道炉钎焊,从而减少了油分离器100的焊接工序,进而可以有效提高油分离器100的加工效率,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油分离器100的制造成本。
优选地,第一筒体101、第二筒体102和进气管2的材质为不锈钢。
当然,第一筒体101、第二筒体102和进气管2也可以为其他材质,例如,第一筒体101、第二筒体102和进气管2的材质为碳钢或铜。筒体1与进气管2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分离器100具有以下优点:
(1)增加了进气管2与筒体1连接处的连接强度,降低了进气管2与筒体1连接处发生疲劳断裂的风险。
(2)增加了焊料熔深,具体地,焊料熔深从单个筒体壁厚增加为略大于第一筒体101、第二筒体102的壁厚之和(第一筒体101和第二筒体102之间具有一定的配合间隙),降低了油分离器100泄露的风险,提高了油分离器100的耐腐蚀能力,提高了油分离器100的可靠性。
(3)油分离器100的所有接口均可以采用隧道炉钎焊,焊接效率高、焊缝一致性好,并且可以消除筒体1和管路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应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分离器100。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具有可靠性高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包括增厚部,所述增厚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筒体的其余部分的厚度,所述增厚部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相对所述筒体偏心设置;和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具有在其延伸方向上相对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孔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直径为d,所述增厚部在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所述d和所述L满足:
d<L≤3*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包括第一重合部分,所述第二筒体包括第二重合部分,所述第一重合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二重合部分上以形成所述增厚部,所述第一重合部分与所述第二重合部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沿上下方向布置,所述第一筒体套设在所述第二筒体的上部,所述第一筒体包括第一直筒段,所述第二筒体包括第二直筒段,所述第一直筒段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一重合部分,所述第二直筒段的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二重合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合部分的壁厚为T1,所述第二重合部分的上边缘与所述进气孔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T1和所述L2满足:
L2≥T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合部分的下边缘与所述进气孔的上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重合部分的上边缘与所述进气孔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L1和所述L2满足:
L1=L2。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合部分的壁厚为T1,所述第二重合部分的壁厚为T2,所述T1和所述T2满足:
T1=T2。
8.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合部分与所述第二重合部分采用隧道炉钎焊相连,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孔采用隧道炉钎焊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铜套,所述铜套与所述进气口采用隧道炉钎焊相连。
10.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分离器。
CN202121480785.9U 2021-06-30 2021-06-30 油分离器和空气调节设备 Active CN215373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0785.9U CN215373065U (zh) 2021-06-30 2021-06-30 油分离器和空气调节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0785.9U CN215373065U (zh) 2021-06-30 2021-06-30 油分离器和空气调节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3065U true CN215373065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06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0785.9U Active CN215373065U (zh) 2021-06-30 2021-06-30 油分离器和空气调节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30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36879B (zh) 空调管件、空调管路及空调器
KR20140110877A (ko) 열교환기 및 열교환기의 헤더 벽면과 전열관을 연결하는 연결구, 및 그 연결구를 이용한 열교환기의 제조 방법
CN215373065U (zh) 油分离器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01184715Y (zh) 空调用气液分离器
CN215373064U (zh) 油气分离器和空调器
JP5972565B2 (ja) 二重管の継手構造
CN215373057U (zh) 气液分离器和具有它的空调器
WO2022217863A1 (zh) 油气分离器、空调器及进气管安装方法
CN212250469U (zh) 一种连接管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热交换设备
CN216557588U (zh) 罐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726213U (zh) 油分离器
CN210463680U (zh) 毛细管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662646B (zh) 一种吸尘器的主体结构和吸尘器
CN115200271B (zh) 油分离器及其进气管安装方法
CN218408698U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208059365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218864542U (zh) 一种卧式储液器
CN220059857U (zh) 一种连接管组件、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215373036U (zh) 压缩机进气管、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7382003U (zh) 管件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管路组件
CN212870305U (zh) 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US20070068660A1 (en) Heat exchanging unit for motor vehicles
CN220103828U (zh) 一种分段式不锈钢热交换器结构
CN205747594U (zh) 一种连接装置
EP4265952A1 (en) Connecting pipe assembly and heat exchang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