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58972U - 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58972U
CN215358972U CN202120717771.8U CN202120717771U CN215358972U CN 215358972 U CN215358972 U CN 215358972U CN 202120717771 U CN202120717771 U CN 202120717771U CN 215358972 U CN215358972 U CN 215358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pile
mold
mould
producing
ho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177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建明
袁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angong Guangtian Compon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angong Guangtian Compon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angong Guangtian Compon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angong Guangtian Compon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177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58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58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58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属于方桩模具技术领域。其包括:方桩模具,其包括上模以及下模,上模与下模扣合后形成用于浇铸混凝土的内腔;布料口,其设置于上模,布料口与内腔相连通,布料口可拆卸连接有泵管接头;溢料口,其设置于上模,溢料口与内腔相连通,溢料口可拆卸连接有漏斗。利用原有的空心方桩模具,通过增设可拆卸的泵管接头以及溢料口,即可达到生产实心方桩的目的,无需进行大规模的结构改进,更无需采购或自制实心方桩模具,节约了大量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方桩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
背景技术
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相对普通实心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及预应力空心方桩在抗震、抗剪及耐久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近年来推广应用比例不断增加。预应力实心方桩采用预应力张拉加混凝土非离心成型工艺,与预应力空心方桩采用预应力张拉加混凝土离心成型工艺不同。
目前各预应力桩生产厂家闲置下来的预应力空心方桩模具无法用于预应力实心方桩的生产,预应力实心方桩的模具需重新自制或采购,新制预应力实心方桩模具每延米的投资成本为空心方桩模具的二倍以上,因此,无论是自制或采购实心方桩模具,都将会有一笔巨大的成本支出,对厂家造成了较大压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包括:
方桩模具,其包括上模以及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扣合后形成用于浇铸混凝土的内腔;
布料口,其设置于所述上模,所述布料口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布料口可拆卸连接有泵管接头;
溢料口,其设置于所述上模,所述溢料口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溢料口可拆卸连接有漏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临时堵料门,其可拆卸地与所述方桩模具连接并用于封闭所述布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临时堵料门,其可拆卸地与所述方桩模具连接并用于封闭所述溢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桩模具的一端为张拉端且另一端为非张拉端,所述张拉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非张拉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张拉杆,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溢料口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桩模具上设有多个跑轮,各个所述跑轮沿所述方桩模具所在轴线间隔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桩模具上还设有多个加强筋,各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方桩模具所在轴线间隔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下模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扣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利用原有的空心方桩模具,通过增设可拆卸的泵管接头以及溢料口,即可达到生产实心方桩的目的,无需进行大规模的结构改进,更无需采购或自制实心方桩模具,节约了大量成本。
2、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泵送压力顶升工艺布料,无需收面,并且提高了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方桩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C-C处的剖视图;
图5和6是本实用新型的临时堵料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方桩模具;101、内腔;110、上模;111、第一连接板;120、下模;121、第二连接板;130、布料口;131、泵管接头;132、第一临时堵料门;140、溢料口;141、漏斗;142、第二临时堵料门;150、第一支撑板;160、第二支撑板;170、张拉杆;180、跑轮;190、加强筋;200、锁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方桩模具100,其包括上模110以及下模120,上模110和下模120均由两根长度相同的槽钢垂直连接而成,并且连接点位于两根槽钢的端部,上模110与下模120相接合后形成该方桩模具100,方桩模具100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并具有用于浇铸混凝土的内腔101,内腔10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结构。
布料口130,其设置在上模110上,布料口130与内腔101相连通,并且布料口可拆卸连接有泵管接头131。
具体的,在安装泵管接头131前,首先将上模110的两根槽钢之间的接合处切除,即将正方形结构的其中一个直角边切除,切除后形成布料口130,通过将泵管接头131安装在布料口130处,使得泵管接头131与内腔101相连通,泵管接头131外接送料泵,通过送料泵将混凝土送入泵管接头131内,最后进入到方桩模具100内腔101中进行布料,此处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泵送压力顶升工艺布料,无需收面并且外观质量更佳。
溢料口140,其可拆卸地设置在方桩模具100上,溢料口140与内腔101相连通,并且溢料口141可拆卸连接有漏斗141,在本实施例中,溢料口140靠近方桩模具100的端部。
同样的,首先将上模110的两根槽钢之间的接合处切除并形成溢料口140,切除后将漏斗141安装至该切除处,使得漏斗141与内腔101相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临时堵料门132,其可拆卸地与方桩模具100连接并用于封闭布料口130。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临时堵料门142,其可拆卸地与方桩模具100连接并用于封闭溢料口140。
具体的,在采用本空心方桩模具100生产实心方桩的过程中,首先在泵送顶升时需要将溢料口140抬高至少一米,并且溢料口140保持开口朝上静置状态,也就是将方桩模具100安装有溢料口140的一端向上提升,另一端保持原位,使得整个方桩模具100处于倾斜状态,方桩模具100抬高的一端与未抬高的一端的垂直距离为1.5m。
当泵送布料结束后,将方桩模具100平放,并拆除泵管接头131,换上第一临时堵料门132替代泵管接头131并封闭布料口130,其中,第一临时堵料门132下底面为W形结构,当第一临时堵料门132填补上布料口130后,原有的布料口130处被完全封闭,然后再将方桩模具100的溢料口140抬高至少一米,同时确保溢流口的漏斗141内有适量多余的混凝土,并使混凝土处于静置状态,直至混凝土即将初凝时,再次将方桩模具100平放,并拆除溢料口140,拆除后抹平溢料口140处的混凝土,并装上第二临时堵料门142封闭溢料口140。
然后将第二临时堵料门142朝上吊入常压蒸汽养护池进行常压养护,第一临时堵料门132以及第二临时堵料门142朝上设置并养护成型,而其他的工艺流程则与常规的实心方桩生产工艺相似。
优选地,方桩模具100的一端为张拉端且另一端为非张拉端,张拉端用于施加预应力并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50,第一支撑板150与张拉端连接,非张拉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60,第一支撑板150和第二支撑板160将方桩模具100的两端开口处密封,其中溢料口140靠近第二支撑板160,也就是说,溢料口140设置在方桩模具100的非张拉端处。
优选地,还包括张拉杆170,张拉杆170与第一支撑板150相抵触,也就是说,张拉杆170支撑在第一支撑板150上,具体的,当方桩模具100的上模110与下模120合模后,移动千斤顶并上下调节,使得张拉杆170对准方桩模具100的中心,保证与张拉头对正扣好呈同一水平线后,进行纵向张拉。
优选地,方桩模具100上设有多个跑轮180,各个跑轮180沿方桩模具100所在轴线间隔分布。
优选地,方桩模具100上还设有多个加强筋190,各个加强筋190沿方桩模具100所在轴线间隔分布,从而增加方桩模具100的强度与刚性。
优选地,上模110设有第一连接板111,下模120设有第二连接板121,并且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二连接板121分别设置在上模110与下模120的接合处,当第一连接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21相贴合后,通过锁扣件200固定,从而提高了上模110与下模12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与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方桩模具,其包括上模以及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扣合后形成用于浇铸混凝土的内腔;
布料口,其设置于所述上模,所述布料口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布料口可拆卸连接有泵管接头;
溢料口,其设置于所述上模,所述溢料口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溢料口可拆卸连接有漏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临时堵料门,其可拆卸地与所述方桩模具连接并用于封闭所述布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临时堵料门,其可拆卸地与所述方桩模具连接并用于封闭所述溢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桩模具的一端为张拉端且另一端为非张拉端,所述张拉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非张拉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拉杆,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料口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桩模具上设有多个跑轮,各个所述跑轮沿所述方桩模具所在轴线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桩模具上还设有多个加强筋,各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方桩模具所在轴线间隔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下模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扣合。
CN202120717771.8U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 Active CN215358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7771.8U CN215358972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7771.8U CN215358972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58972U true CN215358972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6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17771.8U Active CN215358972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58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35778A (zh) 一种低能耗装配式钢模网架混凝土保温墙现浇施工方法
CN215358972U (zh) 一种可生产实心方桩的空心方桩模具
CN107415042A (zh) 一种泡沫混凝土脱模设备
CN206953254U (zh) 型钢组合楼板制作模具
KR101675230B1 (ko) 낙차형 콘크리트 수로관 성형장치
CN215486052U (zh) 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压入式浇筑系统
CN106626047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模具
CN207863459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墙堵头钢模板拼装装置
CN210082029U (zh) 一种堵浆条及带有该堵浆条的成型模具
CN210500712U (zh) 倾斜式浇注成型设备
CN206999242U (zh) 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
CN218802992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排洪渠模具
CN211729912U (zh) 一种金属波纹管式补偿器浇筑模具
CN110871495A (zh) 一种强化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钢模
CN212602882U (zh) 一种塔拉蕾乳胶枕定量上料装置
CN218255770U (zh) 一种排水砖成型模具
CN219870590U (zh) 一种简便快速脱模的马歇尔试件模具
CN115233902B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梁、成型模具及其预制梁的加工工艺
CN217812352U (zh) 一种组合式胎模及构造
CN213137186U (zh) 分层式构件模具
CN218576558U (zh) 一种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成型模具
CN112681289B (zh) 一种桩板墙的拱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11682706U (zh) 一种预制箱梁的外部钢模及外部模具
CN217943692U (zh) 一种透水砖模具
CN218365536U (zh) 拆装便捷的空心混凝土管桩生产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