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57625U - 侧部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侧部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57625U
CN215357625U CN202121394307.6U CN202121394307U CN215357625U CN 215357625 U CN215357625 U CN 215357625U CN 202121394307 U CN202121394307 U CN 202121394307U CN 215357625 U CN215357625 U CN 215357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driving
grinding
lateral
tens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943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育杏
肖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asic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asic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asic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asic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943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57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57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57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侧部打磨装置,其包括用于与杯状工件的外侧面相抵的可旋转且可移动的侧部打磨构件、用于驱动侧部打磨构件转动的侧部旋转机构以及用于驱动侧部打磨构件移动的侧部平移机构;侧部平移机构包括可移动的主动座、能够驱动主动座移动的侧部移动驱动件以及随着主动座移动而移动的联动座,联动座与主动座弹性连接,侧部打磨构件支撑在联动座上。与现有技术对比,采用主动座和联动座的分体式结构,可通过弹性连接的联动座与主动座进行缓冲,增加侧部打磨构件对杯状工件的挤压力,提高对杯状工件的打磨精度和效果。

Description

侧部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侧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工件的打磨,主要是通过治具将工件固定,然后采用磨砂轮机构进行打磨,以使工件表面平滑。
现有技术中,在对杯状的工件的外表面打磨时,采用打磨机的进给机构驱动磨轮与工件相抵,然而,磨轮在移动时,容易因与工件碰撞而损坏,此外,磨轮与工件接触后,进给机构会停止磨轮的移动,这样,磨轮与工件之间无法保持有效地接触,影响打磨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侧部打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侧部打磨构件与杯状工件碰撞而损坏,影响打磨精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侧部打磨装置,其包括用于与杯状工件的外侧面相抵的可旋转且可移动的侧部打磨构件、用于驱动侧部打磨构件转动的侧部旋转机构以及用于驱动侧部打磨构件移动的侧部平移机构;侧部平移机构包括可移动的主动座、能够驱动主动座移动的侧部移动驱动件以及随着主动座移动而移动的联动座,联动座与主动座弹性连接,侧部打磨构件支撑在联动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该侧部打磨装置,包括与杯状工件的外侧面相抵的可旋转且可移动的侧部打磨构件、驱动侧部打磨构件转动的侧部旋转机构以及驱动侧部打磨构件移动的侧部平移机构,侧部平移机构采用主动座和联动座的分体式结构,在侧部打磨构件与杯状工件接触时,可通过弹性连接的联动座与主动座进行缓冲,以防止侧部打磨构件对杯状工件的冲撞,此外,弹性连接在主动座上的联动座,可增加侧部打磨构件对杯状工件的挤压力,提高对杯状工件的打磨精度和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动座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穿设于联动座并可相对联动座移动,连接柱的与连接有主动座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上设有限位头,以限定连接柱与联动座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柱上套设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主动座和联动座相抵。
在一个实施例中,侧部旋转机构包括侧部旋转轴、使侧部旋转轴转动的侧部旋转驱动件以及连接在侧部旋转驱动件与侧部旋转轴之间的侧部旋转传动组件,侧部旋转轴可转动地支撑在联动座上,侧部打磨构件固定在侧部旋转轴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侧部旋转传动组件包括侧部主动轮、侧部从动轮以及连接于侧部主动轮和侧部从动轮的侧部传动带,侧部主动轮与侧部旋转驱动件连接,侧部从动轮套设在侧部旋转轴上并与侧部旋转轴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侧部旋转传动组件与张紧组件相连,张紧组件包括张紧支架、张紧安装轴和两个张紧轮,张紧支架包括两个张紧壁部,张紧安装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张紧壁部;张紧轮可移动地安装在张紧安装轴上,两个张紧轮之间构成供侧部传动带置入的张紧空间;每个张紧轮均与侧部传动带的外表面相抵;每个张紧轮通过张紧弹性件与张紧壁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张紧弹性件为张紧弹簧,张紧弹簧套设在张紧安装轴上并分别与张紧壁部和张紧轮相抵。
在一个实施例中,侧部打磨装置还包括与侧部旋转轴相连并能驱动侧部旋转轴沿侧部旋转轴的轴线移动的侧部升降驱动件;侧部旋转轴通过侧部轴套安装在联动座上,侧部轴套与侧部旋转传动组件连接并可由侧部旋转传动组件带动转动;侧部旋转轴与侧部轴套不可相对转动但可相对移动地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侧部打磨构件为打磨砂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磨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磨机隐藏下料装置时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磨机隐藏下料装置时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D部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磨机隐藏下料装置时的立体示意图三;
图6为图5中A-A面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B-B面的剖视图;
图8为图5中C-C面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磨机隐藏下料装置时的立体示意图四;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磨机隐藏下料装置时的仰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部打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打磨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100-打磨机;10-机台;11-纵向滑轨;12-横向滑轨;20-夹持装置;21-卡盘;22-卡盘旋转机构;221-卡盘旋转轴;222-卡盘旋转驱动件;223-卡盘旋转传动组件;2231-卡盘主动轮;2232-卡盘从动轮;2233-卡盘传动带;23-制动装置;231-制动板;232-制动驱动件;30-端部打磨装置;31-端部打磨座;32-端部打磨构件;321-横向部分;322-纵向部分;323-打磨槽;324-打磨面;33-端部移动驱动件;34-端部升降驱动件;35-减振器;40-侧部打磨装置;41-侧部打磨构件;42-侧部旋转机构;421-侧部旋转轴;421a-键槽;422-侧部旋转驱动件;423-侧部旋转传动组件;4231-侧部主动轮;4232-侧部从动轮;4232a-第一键孔;4233-侧部传动带;424-侧部轴套;424a-第二键孔;43-侧部平移机构;431-主动座;432-侧部移动驱动件;433-联动座;434-连接柱;435-侧部移动传动组件;436-连接弹簧;44-张紧组件;441-张紧支架;4411-张紧壁部;442-张紧安装轴;443-张紧轮;444-张紧弹性件;445-张紧滑套;45-侧部升降驱动件;50-下料装置;51-下料座;52-吸盘组件;53-下料驱动件;200-杯状工件;201-杯状工件的端部;202-杯状工件的侧壁部;203-杯状工件的外端面;204-杯状工件的弧形面;205-杯状工件的外侧面;1000-自动打磨设备;300-砂轮打磨装置;301-机架;302-砂轮打磨旋转轴;303-砂轮旋转驱动件;304-第一砂轮;305-第二砂轮;400-周转装置;401-多轴机器人;402-多爪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前”“后”“左”“右”“上”“下”是基于电芯本体的方向,其中,长度方向上的为前、后,宽度方向上的为左、右,厚度方向上的为上、下,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侧部打磨装置40,其包括用于与杯状工件200的外侧面205相抵的可旋转且可移动的侧部打磨构件41、用于驱动侧部打磨构件41转动的侧部旋转机构42以及用于驱动侧部打磨构件41移动的侧部平移机构43;侧部平移机构43包括可移动的主动座431、能够驱动主动座431移动的侧部移动驱动件432以及随着主动座431移动而移动的联动座433,联动座433与主动座431弹性连接,侧部打磨构件41支撑在联动座433上。
上述的侧部打磨装置40,包括与杯状工件200的外侧面205相抵的可旋转且可移动的侧部打磨构件41、驱动侧部打磨构件41转动的侧部旋转机构42以及驱动侧部打磨构件41移动的侧部平移机构43,侧部平移机构43采用主动座431和联动座433的分体式结构,在侧部打磨构件41与杯状工件200接触时,可通过弹性连接的联动座433与主动座431进行缓冲,以防止侧部打磨构件41对杯状工件200的冲撞,此外,弹性连接在主动座431上的联动座433,可增加侧部打磨构件41对杯状工件200的挤压力,提高对杯状工件200的打磨精度和效果。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工件外表面打磨的打磨机100,包括机台10、夹持装置20、端部打磨装置30、侧部打磨装置40和下料装置50,夹持装置20、端部打磨装置30、侧部打磨装置40和下料装置50均安装在机台10上并由机台10支撑,下料装置50、端部打磨装置30、侧部打磨装置40分别设置在夹持装置20的周侧。
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待打磨的杯状工件200,采用但不局限不锈钢材质,其包括具有圆形横截面且中空的侧壁部202和连接在侧壁部202一端的端部201,该端部201的表面包括外端面203和从外端面203向侧壁部202的外侧面呈弧形延伸的弧形面204。
参见图2、图3、图5、图7,夹持装置20,用于夹持待打磨的杯状工件200,且能够使杯状工件200绕杯状工件200的轴心旋转,夹持装置20可转动地设置在机台10上。
参见图2、图3、图5、图7,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20包括用于夹持杯状工件200的可旋转的卡盘21和用于驱动卡盘21转动的卡盘旋转机构22,卡盘旋转机构22支撑在机台10上。在本实施例中,卡盘21为但不局限于三爪卡盘,杯状工件200盖合在该卡盘21上,卡盘21的爪指伸入杯状工件200内部,撑开后将杯状工件200固定在卡盘21上并与卡盘21同心设置。
从图2、图3、图5、图7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卡盘旋转机构22包括卡盘旋转轴221、卡盘旋转驱动件222和卡盘旋转传动组件223,卡盘旋转轴221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台10上,且卡盘旋转轴221的轴线与机台10的表面垂直,卡盘21固定安装在卡盘旋转轴221的顶端(图示的上端),且同心设置。卡盘旋转驱动件222为但不局限于电机,其固定安装在机台10上。卡盘旋转传动组件223包括卡盘主动轮2231、卡盘从动轮2232和卡盘传动带2233,卡盘主动轮2231与卡盘旋转驱动件222的轴连接固定,卡盘从动轮2232与卡盘旋转轴221可通过如键连接等不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卡盘21将杯状工件200固定好后,卡盘旋转机构22的卡盘旋转驱动件222通过卡盘旋转传动组件223驱动卡盘旋转轴221转动,以带动固定在卡盘21上的杯状工件200旋转。
请继续参见图2、图3、图5、图7,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20包括制动装置23,用于限制卡盘2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制动装置23包括用于与卡盘旋转轴221的表面相抵的制动板231和制动驱动件232,制动驱动件232固定安装在机台10上,制动驱动件232为但不局限于气缸,制动板231可以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其固定安装在制动驱动件232的输出轴上,并能由制动驱动件232驱动移动,容易理解的是,通过制动驱动件232控制制动板231抵顶在卡盘旋转轴221上,以降低卡盘旋转轴221的转速,直至卡盘旋转轴221停转,通过制动装置23来控制卡盘旋转轴221及卡盘21的旋转,从而可在卡盘旋转轴221停转后,取放杯状工件200。
参见图2至图5、图7,本实施例的端部打磨装置30,位于夹持装置20的一侧,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机台10上并用于打磨杯状工件200的端部201表面。
参见图2至图5、图7,本实施例的端部打磨装置30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机台10上的端部打磨座31和可升降地设置在端部打磨座31的端部打磨构件32,端部打磨构件32具有与杯状工件200的端部201表面相抵的打磨面324。在本实施例中,机台10表面设置有纵向滑轨11和端部移动驱动件33,端部打磨座31可移动地设置在该纵向滑轨11上,端部移动驱动件33为但不局限于气缸,其与端部打磨座31连接并能够在驱动端部打磨座31带动端部打磨构件32移动至卡盘21上和移离卡盘21。
参见图2至图5、图7,在本实施例中,端部打磨座31上安装有端部升降驱动件34,端部打磨构件32安装在端部升降驱动件34上并由端部升降驱动件34带动升降,端部升降驱动件34为但不局限于气缸,可以理解的是,在卡盘21上固定有杯状工件200后,端部移动驱动件33驱动端部打磨座31朝向杯状工件200移动,端部升降驱动件34控制端部打磨构件32下移与杯状工件200的端部201表面相抵,随着端部移动驱动件33控制端部打磨座31移动,从而使端部打磨构件32打磨旋转中的杯状工件200的端部201表面。
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端部打磨构件32包括固定设置在端部打磨座31上的横向部分321和从横向部分321向下延伸的纵向部分322,横向部分321和纵向部分322共同构成供杯状工件200的滑入和滑出的打磨槽323,打磨面324设置在打磨槽323的底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打磨面324包括与杯状工件200的端部201的外端面203相抵的第一部分和与该端部的弧形面204相抵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弧形地延伸至纵向部分322,这样,采用弯折的端部打磨构件32,可同时对杯状工件200的外端面203及弧形面204进行打磨,打磨的面积更广。
参见图2和图7,本实施例的端部打磨座31与夹持装置20之间设置有减振器35。在本实施例中,减振器35为但不局限于阻尼减振器35,其安装在端部打磨座31的面向夹持装置20的一侧上,这样,当端部打磨座31朝夹持装置20移动时,通过端部打磨座31上安装的减振器35与夹持装置20相抵,从而可吸收端部打磨座31向夹持装置20运动的动能,防止机台10振动。
参见图2、图3、图5、图6、图8至图11,本实施例的侧部打磨装置40,可移动地设置在机台10上并用于打磨杯状工件200的外侧面205。
参见图2、图3、图5、图6、图8至图11,本实施例的侧部打磨装置40包括用于与杯状工件200的侧壁部202的外侧面205相抵的可旋转且可移动的侧部打磨构件41、用于驱动侧部打磨构件41转动的侧部旋转机构42以及用于驱动侧部打磨构件41移动的侧部平移机构43。
参见图2、图3、图5、图6、图8至图11,本实施例的侧部平移机构43包括可移动的主动座431、能够驱动主动座431移动的侧部移动驱动件432以及随着主动座431移动而移动的联动座433,联动座433与主动座431弹性连接,侧部打磨构件41支撑在联动座433上。可以理解的是,侧部平移机构43采用主动座431和联动座433的分体式结构,在侧部打磨构件41与杯状工件200接触时,可通过弹性连接的联动座433与主动座431进行缓冲,以防止侧部打磨构件41对杯状工件200的冲撞,此外,弹性连接在主动座431上的联动座433,可增加侧部打磨构件41对杯状工件200的挤压力,提高对杯状工件200的打磨精度和效果。
参见图2至图11,在本实施例中,机台10设置有与纵向滑轨11垂直的横向滑轨12,主动座431可移动地设置在机台10的横向滑轨12上,联动座433可移动地设置在机台10的横向滑轨12上并位于主动座431与夹持装置20之间。主动座431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柱434,连接柱434穿设于联动座433并可相对联动座433移动,连接柱434的与连接有主动座431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上设有限位头,以限定连接柱434与联动座433分离。
具体地,侧部移动驱动件432为但不局限于电机,其固定安装在机台10上,侧部移动驱动件432通过侧部移动传动组件435与主动座431连接,侧部移动传动组件435为但不局限于丝杠组件,容易理解的是,打磨前,通过侧部平移机构43的侧部移动驱动件432驱动主动座431推顶联动座433向夹持装置20移动,在侧部打磨构件41与杯状工件200的侧壁部202的外侧面205相抵后,以打磨旋转中的杯状工件200的外侧面205;打磨完后,侧部平移机构43的侧部移动驱动件432驱动主动座431向远离夹持装置20的方向移动,主动座431通过限位头拉动联动座433移动。
参见图2至图1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柱434上套设有连接弹簧436,连接弹簧436为但不局限于压缩弹簧,连接弹簧436的两端分别与主动座431和联动座433相抵。
在其他实施例中,主动座431可通过弹片、弹性套筒等弹性元件与联动座433弹性连接,且弹性元件的安装位置也不局限于套设在连接柱434上。
参见图2至图11,本实施例的侧部旋转机构42包括侧部旋转轴421、使侧部旋转轴421转动的侧部旋转驱动件422以及连接在侧部旋转驱动件422与侧部旋转轴421之间的侧部旋转传动组件423,侧部旋转轴421可转动地支撑在联动座433上,侧部打磨构件41固定在侧部旋转轴421上。在本实施例中,侧部旋转轴421通过轴承安装在联动座433上,且侧部旋转轴421的轴线与卡盘旋转轴221的基本平行,侧部打磨构件41为打磨砂轮,侧部打磨构件41固定安装在侧部旋转轴421的顶端(图示的上端),且同轴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侧部旋转机构42使侧部打磨构件41旋转,然后将旋转中侧部打磨构件41的侧壁与杯状工件200的侧壁部202的外侧面205相抵,进行打磨。
参见图2至图11,具体地,侧部旋转传动组件423包括侧部主动轮4231、侧部从动轮4232以及连接于侧部主动轮4231和侧部从动轮4232的侧部传动带4233,侧部主动轮4231与侧部旋转驱动件422连接并由侧部旋转驱动件422驱动转动,侧部从动轮4232套设在侧部旋转轴421上并与侧部旋转轴421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侧部旋转驱动件422为但不局限于电机,其固定安装在机台10上,这样,通过侧部旋转驱动件422驱动侧部主动轮4231转动,从而使侧部从动轮4232带动侧部旋转轴421转动。
参见图2至图10,本实施例的侧部旋转传动组件423与张紧组件44相连,张紧组件44包括张紧支架441、张紧安装轴442和两个张紧轮443,张紧支架441包括两个张紧壁部4411,张紧安装轴44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张紧壁部4411。张紧轮443可移动地安装在张紧安装轴442上,两个张紧轮443之间构成供侧部传动带4233置入的张紧空间;每个张紧轮443均与侧部传动带4233的外表面相抵;每个张紧轮443通过张紧弹性件444与张紧壁部4411连接。固定安装在机台10上,在本实施例中,张紧支架441固定安装在机台10上,张紧安装轴442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两个,两个张紧安装轴442分别沿横向滑轨12的延伸方向延伸,张紧轮443通过张紧滑套445安装于张紧安装轴442上,张紧轮443可转动地安装在张紧滑套445的底部,并与侧部传动带4233的外表面相抵,每个张紧滑套445和与该张紧滑套445相近的张紧壁部4411之间均设置张紧弹性件444,张紧弹性件444为但不局限于张紧弹簧,张紧弹性件444套设在张紧安装轴442上并分别与张紧壁部4411和张紧轮443相抵。可以理解的是,在联动座433带动侧部旋转轴421沿横向滑轨12的延伸方向移动时,侧部旋转轴421的移动会使侧部从动轮4232及侧部传动带4233移动,侧部传动带4233移动并挤压两个张紧轮443中的其中一个移动,并压紧与该张紧轮443相连的张紧弹性件444,从而可通过张紧轮443、张紧弹性件444在联动座433移动过程中将侧部传动带4233张紧。
参见图11,本实施例的侧部打磨装置40还包括与侧部旋转轴421相连并能驱动侧部旋转轴421沿侧部旋转轴421的轴线移动的侧部升降驱动件45;侧部旋转轴421通过侧部轴套424安装在联动座433上,侧部轴套424与侧部旋转传动组件423连接并可由侧部旋转传动组件423带动转动;侧部旋转轴421与侧部轴套424不可相对转动但可相对移动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侧部升降驱动件45为但不局限于气缸,其安装在机台10上并与侧部旋转轴421的底端(图示的下端)固定连接,侧部轴套424套设在侧部旋转轴421的外侧,且通过轴承安装在联动座433上,侧部从动轮4232套设在侧部轴套424的外侧,侧部从动轮4232上开设有第一键孔4232a,侧部轴套424上开设有第二键孔424a,侧部旋转轴421上开设有键槽421a,通过图未示的键销依次穿过第一键孔4232a、第二键孔424a后插入该键槽421a内,从而使侧部轴套424、侧部从动轮4232、侧部旋转轴421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在侧部升降驱动件45的驱动下,侧部旋转轴421在侧部从动轮4232内部相对侧部从动轮4232升降运动,从而使侧部打磨构件41升降运动。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侧部升降驱动件45在打磨过程中控制侧部打磨构件41升降运动,从而可使打磨纹路更为细致,打磨精度高。
请返回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下料装置50,用以在打磨完成后,将杯状工件200取离打磨机100,下料装置50包括固定安装在机台10上的下料座51,可移动地安装在下料座51上并用于抓取杯状工件200的吸盘组件52,以及使该吸盘组件52移动的下料驱动件53,下料驱动件53为但不局限于电机。
参见图12,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打磨设备1000,包括砂轮打磨装置300、上述的用于工件外表面打磨的打磨机100以及可往复运动于砂轮打磨装置300和用于工件外表面打磨的打磨机100并用于夹持杯状工件200的周转装置400。在本实施例中,周转装置400包括多轴机器人401以及用于夹取杯状工件200的多爪气缸402,多爪气缸402安装于多轴机器人401的末端。该自动打磨设备1000,采用上述的用于工件外表面打磨的打磨机100,这样,打磨效率高,减少了打磨时间,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参见图12,本实施例的砂轮打磨装置300包括机架301、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301上的砂轮打磨旋转轴302以及能够砂轮打磨旋转轴302转动的砂轮旋转驱动件303,砂轮打磨旋转轴302的一端安装有用于与杯状工件200的开口端相抵的第一砂轮304,另一端安装有用于滑入和滑出杯状工件200内部的第二砂轮3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侧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杯状工件的外侧面相抵的可旋转且可移动的侧部打磨构件、用于驱动所述侧部打磨构件转动的侧部旋转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侧部打磨构件移动的侧部平移机构;所述侧部平移机构包括可移动的主动座、能够驱动所述主动座移动的侧部移动驱动件以及随着所述主动座移动而移动的联动座,所述联动座与主动座弹性连接,所述侧部打磨构件支撑在所述联动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座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设于所述联动座并可相对所述联动座移动,所述连接柱的与连接有所述主动座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上设有限位头,以限定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联动座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上套设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动座和所述联动座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侧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旋转机构包括侧部旋转轴、使所述侧部旋转轴转动的侧部旋转驱动件以及连接在所述侧部旋转驱动件与所述侧部旋转轴之间的侧部旋转传动组件,所述侧部旋转轴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联动座上,所述侧部打磨构件固定在所述侧部旋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旋转传动组件包括侧部主动轮、侧部从动轮以及连接于所述侧部主动轮和所述侧部从动轮的侧部传动带,所述侧部主动轮与侧部旋转驱动件连接,所述侧部从动轮套设在所述侧部旋转轴上并与所述侧部旋转轴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旋转传动组件与张紧组件相连,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张紧支架、张紧安装轴和两个张紧轮,所述张紧支架包括两个张紧壁部,所述张紧安装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张紧壁部;所述张紧轮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张紧安装轴上,两个所述张紧轮之间构成供侧部传动带置入的张紧空间;每个所述张紧轮均与所述侧部传动带的外表面相抵;每个所述张紧轮通过张紧弹性件与张紧壁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弹性件为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弹簧套设在所述张紧安装轴上并分别与所述张紧壁部和所述张紧轮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打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侧部旋转轴相连并能驱动所述侧部旋转轴沿所述侧部旋转轴的轴线移动的侧部升降驱动件;所述侧部旋转轴通过侧部轴套安装在所述联动座上,所述侧部轴套与所述侧部旋转传动组件连接并可由所述侧部旋转传动组件带动转动;所述侧部旋转轴与所述侧部轴套不可相对转动但可相对移动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侧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打磨构件为打磨砂轮。
CN202121394307.6U 2021-06-22 2021-06-22 侧部打磨装置 Active CN215357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94307.6U CN215357625U (zh) 2021-06-22 2021-06-22 侧部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94307.6U CN215357625U (zh) 2021-06-22 2021-06-22 侧部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57625U true CN215357625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04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94307.6U Active CN215357625U (zh) 2021-06-22 2021-06-22 侧部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57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67309U (zh) 具有物料翻转功能的磨床自动磨削机构
CN218613338U (zh) 一种砂轮机机座
CN115179125B (zh) 一种通讯基站镁合金件表面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3059440A (zh) 一种刀具磨床
CN108908017B (zh) 一种刹车盘打磨设备
CN114102288B (zh) 一种汽车轴承的批量打磨装置
CN215357625U (zh) 侧部打磨装置
CN105904318A (zh) 一种砂带磨床的磨削机构
CN215357791U (zh) 用于工件外表面打磨的打磨机和自动打磨设备
CN114310628A (zh) 一种数控三轴自动换磨头铝合金球冠抛光机
CN113561013A (zh) 一种车辆配件用抛光机床
CN110900415B (zh) 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抛光设备
CN110722436B (zh) 一种变径的抛光机械手整机的抛光方法
CN113370046A (zh) 用于工件外表面打磨的打磨机和自动打磨设备
CN111843677A (zh) 一种立式石材打磨设备
CN212762707U (zh) 一种乒乓球拍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10281840U (zh) 一种保温杯的立式抛光机
CN210281803U (zh) 一种立式抛光机
CN212095752U (zh) 一种竹碗全自动打磨设备
CN210452163U (zh) 一种机械加工产品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CN114310581B (zh) 一种全自动保温杯杯体抛光拉丝机
CN216881422U (zh) 一种汽车配件冲孔扩孔用的配件传送机构
CN216442163U (zh) 一种利用机械手上料的多工位铣刀磨床
CN215617114U (zh) 一种用于模具零件加工的磨床
CN217433998U (zh) 工件表面抛光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