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9963U - 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及轨道车辆驾驶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及轨道车辆驾驶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9963U
CN215349963U CN202120589393.XU CN202120589393U CN215349963U CN 215349963 U CN215349963 U CN 215349963U CN 202120589393 U CN202120589393 U CN 202120589393U CN 215349963 U CN215349963 U CN 215349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reduction
steel wire
earmuff
fixed shell
cock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893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玉梅
王红人
盛佳香
陈星霖
任洪光
熊明烨
胡婷
郝子绪
王梦雨
刘鹏程
周彦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5893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9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9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996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和一种采用这样方式进行主动降噪的轨道车辆驾驶舱。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地铁等轨道车辆驾驶舱内中低频噪声的降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包括主动降噪系统、电动升降机构、固定壳体和平移机构。所述主动降噪系统中的信号处理器用于接收传感器传入的环境噪声信号和反馈修正信号,并控制扬声器发出频率与幅值相同,但是相位相反的噪声声波,从而抑制传入乘坐人员耳中的噪声。在此基础上,设计的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在有降噪需求时控制电动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调节耳罩至驾驶员头部位置并启动主动降噪系统,从而降低地铁车辆驾驶舱内的噪声,以提高驾驶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及轨道车辆驾驶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以及一种采用这样方式进行主动降噪的轨道车辆驾驶舱。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地铁等轨道车辆的建设发展迅速,在其数量增长的同时,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噪声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高速列车的车内外噪声。高速列车速度快,噪声大,给驾驶员和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驾驶员,当其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听力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更为严重者将影响心脑、神经等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影响行车安全。此外,地铁等轨道车辆噪声主要由牵引噪声、轮轨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等组成,噪声频率以中低频为主,传统的被动降噪已经无法满足降噪需求。
基于以上现状,如何针对地铁等轨道车辆驾驶舱进行有效降噪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和采用这样方式进行主动降噪的轨道车辆驾驶舱,所述的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主要包括耳罩(1)、主动降噪系统(2)、电动升降机构(3)、固定壳体(4)和平移机构(5):所述的主动降噪系统(2)包括信号处理器(2-1)、参考传感器、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信号处理器(2-1)固装于固定壳体(4)上,参考传感器布置在驾驶舱内,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对称布置在所述耳罩(1)侧部靠近耳旁位置的凹槽内;所述耳罩(1)与所述电动升降机构(3)的滑轨(3-8)通过铰球(1-4)连接;所述电动升降机构(3)按照耳罩(1)位置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体(4)内;所述固定壳体(4)位于驾驶员座椅/客舱座椅上方,并安装在平移机构(5)的滑块上,可随滑块作水平直线运动。
所述的耳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罩(1)左右两侧设置伸缩架卡槽(1-1),用于安装伸缩架(3-6),实现耳罩(1)的上下移动;所述耳罩(1)侧翼靠近耳旁位置设置两个凹槽,用于主动降噪系统(2)中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的安装。特别地,电动升降机构(3)的滑轨(3-8)和耳罩(1)通过铰球(1-4)连接,实现耳罩(1)的自由转动,提高主动降噪效果,保证驾驶员工作的方便性。
所述的主动降噪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降噪系统(2)包括信号处理器(2-1)、参考传感器、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所述参考传感器数量为四个,布置于驾驶舱/客舱舱顶1个、驾驶舱/客舱地板上1个、驾驶舱左右两侧各1个,其中驾驶舱左右两侧的参考传感器均安装在驾驶舱门窗附近;所述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均设置于所述耳罩(1)侧翼靠近耳旁位置的凹槽内,并在凹槽表面设置保护罩(1-2),防止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遭到破坏;所述信号处理器(2-1)固装于固定壳体(4)内。所述的驾驶舱/客舱内四个参考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驾驶舱/客舱内的噪声,信号处理器(2-1)接收参考传感器采集的噪声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信号处理器(2-1)产生抵消噪声的反相声波,并控制扬声器(2-3)发射抵消噪声的反相声波;误差传感器(2-2)采集人耳附近的噪声并反馈给信号处理器(2-1)以实时修正反相声波信号,实现噪声“相抵”。
所述的电动升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升降机构(3)包括电机(3-1)、钢丝绳绕线轮(3-2)、钢丝绳(3-3)、导向轮(3-4)、滑轮(3-5)、伸缩架(3-6)、滑块(3-7)、滑轨(3-8)、滑槽(3-9)、电机固定架(3-10)和绕线轮轴轴承座(3-11)。所述电机(3-1)输出轴与钢丝绳绕线轮(3-2)轮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由电机(3-1)驱动钢丝绳绕线轮(3-2)转动;所述钢丝绳绕线轮(3-2)上有两道线槽,供两根钢丝绳(3-3)缠绕。所述钢丝绳(3-3)一端固定于钢丝绳绕线轮(3-2)线槽内,另一端通过导向轮(3-4)引导连接至所述滑轨(3-8),滑轨(3-8)通过铰球(1-4)连接至伸缩架卡槽(1-1)中,钢丝绳(3-3)在耳罩(1)的运动过程中承担主要牵引力,铰球(1-4)可实现耳罩(1)的自由转动。特别地,两侧钢丝绳(3-3)在所述钢丝绳绕线轮(3-2)线槽内的绕向相反,使得所述钢丝绳绕线轮(3-2)朝一侧转动时两钢丝绳(3-3)连接的耳罩(1)可同时向上或向下运动。此外,为了确保耳罩(1)静置时的稳定性,选用带有自锁装置的电机,如直流永磁带制动器电动机。所述的两个导向轮(3-4)对称布置在固定壳体(4)内,其轮轴轴线不与滑槽(3-9)的垂向中线重合。
所述滑槽(3-9)分别位于固定壳体(4)两侧,每侧均包含两段滑槽(3-9),所述滑轮(3-5)由滑槽(3-9)截面较大位置装入,并可在滑槽(3-9)内自由滚动。特别地,考虑到链条端部的滑动范围,每段短滑槽(3-9)的长度应大于一套伸缩架(3-6)的1/2最大拉伸距离。此外,为了提高伸缩架(3-6)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固定壳体(4)两侧滑槽(3-9)中间布置两段链条,其一端固定在两侧滑槽(3-9)的中轴线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架(3-6)最上侧链条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架(3-6)的下端伸入伸缩架卡槽(1-1)并安装在所述滑轨(3-8)上,两边各自的两个滑轮(3-5)沿着滑槽(3-9)同时靠近或者远离,通过伸缩架(3-6)的伸长或收缩调整耳罩(1)的垂向位置。
所述的固定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壳体(4)内,电机(3-1)与电机固定架(3-10)用螺栓套装,电机固定架(3-10)用螺栓固定在固定壳体(4)上壁,所述钢丝绳绕线轮(3-2)通过轴承支撑在绕线轮轴轴承座(3-11)上,绕线轮轴轴承座(3-11)用螺栓固定在固定壳体(4)上壁;所述的导向轮(3-4)安装在轮轴上,轮轴焊接固装在固定壳体(4)侧壁上的轮轴支架上;所述的滑轮(3-5)与伸缩架(3-6)上端连接,并可在滑槽(3-9)内自由滚动,实现伸缩架(3-6)的伸展与收缩,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承载伸缩架(3-6)及部分耳罩(1)重力的作用;此外,所述钢丝绳(3-3)与所述伸缩架(3-6)相互配合,实现耳罩(1)的稳定下悬和提升。
所述的平移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5)包括一条主动轨道(5-1)和两条从动轨道(5-2),均固定在车辆驾驶舱/客舱舱顶(6)上。所述的主动轨道(5-1)采用丝杠螺母结构,由电机驱动螺母滑块(5-3)运动,螺母滑块(5-3)既是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又是电动升降机构(3)的装配基体,电动升降机构(3)通过固定壳体(4)与螺母滑块(5-3)固连;所述的从动轨道(5-2)均为直线导轨机构,不设驱动装置。所述平移机构(5)的运行方式如下:电机带动丝杠转动,螺母滑块(5-3)沿主动轨道(5-1)轴向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壳体(4)沿从动轨道(5-2)作直线运动,以保证耳罩(1)始终关于驾驶员两耳位置对称。此外,所述平移机构(5)上的滑块与固定壳体(4)的连接方式均采用螺栓连接;且主动轨道(5-1)上的电机同样采用选用带有自锁装置的电机,如直流永磁带制动器电动机,确保耳罩(1)静置时的稳定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驾驶舱,所述轨道车辆驾驶舱为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驾驶舱,并且所述轨道车辆驾驶舱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主动降噪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采用的主动降噪系统(2)具有较好的中低频特性,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地铁等轨道车辆驾驶舱的降噪问题;所述主动降噪耳罩(1)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可靠、驾驶舱结构无变动且不占据驾驶空间;所述的主动降噪耳罩(1)可以根据驾驶员/乘客的降噪需求自动悬下或收起,为驾驶员/乘客提供主观需要的工作和乘坐环境,提高列车乘坐舒适性。此外,所述固定壳体(4)与平移机构(5)的滑块固连在一起,可随滑块沿从动轨道(5-2)作水平直线运动;且通过铰球(1-4)连接电动升降机构(3)和耳罩(1),可实现耳罩(1)的自由转动,调整耳罩(1)与驾驶员/乘客耳部的相对位置,提高主动降噪效能,同时满足不同驾驶员/乘客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耳罩与部分主动降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铰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升降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移机构的仰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耳罩,1-1.伸缩架卡槽,1-2.保护罩,1-3.防护罩,1-4.铰球,2.主动降噪系统,2-1.信号处理器,2-2.误差传感器,2-3.扬声器,3.电动升降机构,3-1.电机,3-2.钢丝绳绕线轮,3-3.钢丝绳,3-4.导向轮,3-5.滑轮,3-6.伸缩架,3-7.滑块,3-8.滑轨,3-9.滑槽,3-10.电机固定架,3-11.绕线轮轴轴承座,4.固定壳体,5.平移机构,5-1.主动轨道,5-2.从动轨道,5-3.螺母滑块,6.车辆驾驶舱/客舱舱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依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作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原理,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技术领域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侧”、“上”、“下”等指示相对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仅为了便于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参阅图1至图2,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地铁等轨道车辆驾驶舱的降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和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主动降噪的轨道车辆驾驶舱。所述的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主要包括耳罩(1)、主动降噪系统(2)、电动升降机构(3)、固定壳体(4)和平移机构(5):所述的主动降噪系统(2)包括信号处理器(2-1)、参考传感器、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信号处理器(2-1)固装于固定壳体(4)上,参考传感器布置在驾驶舱内,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对称布置在所述耳罩(1)侧部靠近耳旁位置的凹槽内;所述耳罩(1)与所述电动升降机构(3)的滑轨(3-8)通过铰球(1-4)连接;所述电动升降机构(3)按照耳罩(1)位置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体(4)内;所述固定壳体(4)位于驾驶员座椅/客舱座椅上方,并安装在平移机构(5)的滑块上,可随滑块作水平直线运动。
参阅图2,所述耳罩(1)左右两侧设置伸缩架卡槽(1-1),用于安装伸缩架(3-6),实现耳罩(1)的上下移动;所述耳罩(1)侧翼靠近耳旁位置设置两个凹槽,用于主动降噪系统(2)中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的安装。特别地,电动升降机构(3)的滑轨(3-8)和耳罩(1)通过铰球(1-4)连接,实现耳罩(1)的自由转动,提高主动降噪效果,保证驾驶员工作的方便性。
参阅图2和图3,所述主动降噪系统(2)包括信号处理器(2-1)、参考传感器、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所述参考传感器数量为四个,布置于驾驶舱/客舱舱顶1个、驾驶舱/客舱地板上1个、驾驶舱左右两侧各1个,其中驾驶舱左右两侧的参考传感器均安装在驾驶舱门窗附近;所述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均设置于所述耳罩(1)侧翼靠近耳旁位置的凹槽内,并在凹槽表面设置保护罩(1-2),防止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遭到破坏;所述信号处理器(2-1)固装于固定壳体(4)内。所述的驾驶舱/客舱内四个参考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驾驶舱/客舱内的噪声,信号处理器(2-1)接收参考传感器采集的噪声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信号处理器(2-1)产生抵消噪声的反相声波,并控制扬声器(2-3)发射抵消噪声的反相声波;误差传感器(2-2)采集人耳附近的噪声并反馈给信号处理器(2-1)以实时修正反相声波信号,实现噪声“相抵”。
参阅图4至图6,所述电动升降机构(3)包括电机(3-1)、钢丝绳绕线轮(3-2)、钢丝绳(3-3)、导向轮(3-4)、滑轮(3-5)、伸缩架(3-6)、滑块(3-7)、滑轨(3-8)、滑槽(3-9)、电机固定架(3-10)和绕线轮轴轴承座(3-11)。所述电机(3-1)输出轴与钢丝绳绕线轮(3-2)轮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由电机(3-1)驱动钢丝绳绕线轮(3-2)转动;所述钢丝绳绕线轮(3-2)上有两道线槽,供两根钢丝绳(3-3)缠绕。所述钢丝绳(3-3)一端固定于钢丝绳绕线轮(3-2)线槽内,另一端通过导向轮(3-4)引导连接至所述滑轨(3-8),滑轨(3-8)通过铰球(1-4)连接至伸缩架卡槽(1-1)中,钢丝绳(3-3)在耳罩(1)的运动过程中承担主要牵引力,铰球(1-4)可实现耳罩(1)的自由转动。特别地,两侧钢丝绳(3-3)在所述钢丝绳绕线轮(3-2)线槽内的绕向相反,使得所述钢丝绳绕线轮(3-2)朝一侧转动时两钢丝绳(3-3)连接的耳罩(1)可同时向上或向下运动。此外,为了确保耳罩(1)静置时的稳定性,选用带有自锁装置的电机,如直流永磁带制动器电动机。所述的两个导向轮(3-4)对称布置在固定壳体(4)内,其轮轴轴线不与滑槽(3-9)的垂向中线重合。
所述滑槽(3-9)分别位于固定壳体(4)两侧,每侧均包含两段滑槽(3-9),所述滑轮(3-5)由滑槽(3-9)截面较大位置装入,并可在滑槽(3-9)内自由滚动。特别地,考虑到链条端部的滑动范围,每段短滑槽(3-9)的长度应大于一套伸缩架(3-6)的1/2最大拉伸距离。此外,为了提高伸缩架(3-6)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固定壳体(4)两侧滑槽(3-9)中间布置两段链条,其一端固定在两侧滑槽(3-9)的中轴线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架(3-6)最上侧链条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架(3-6)的下端伸入伸缩架卡槽(1-1)并安装在所述滑轨(3-8)上,两边各自的两个滑轮(3-5)沿着滑槽(3-9)同时靠近或者远离,通过伸缩架(3-6)的伸长或收缩调整耳罩(1)的垂向位置。
参阅图4,所述的固定壳体(4)内,电机(3-1)与电机固定架(3-10)用螺栓套装,电机固定架(3-10)用螺栓固定在固定壳体(4)上壁,所述钢丝绳绕线轮(3-2)通过轴承支撑在绕线轮轴轴承座(3-11)上,绕线轮轴轴承座(3-11)用螺栓固定在固定壳体(4)上壁;所述的导向轮(3-4)安装在轮轴上,轮轴焊接固装在固定壳体(4)侧壁上的轮轴支架上;所述的滑轮(3-5)与伸缩架(3-6)上端连接,并可在滑槽(3-9)内自由滚动,实现伸缩架(3-6)的伸展与收缩,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承载伸缩架(3-6)及部分耳罩(1)重力的作用;此外,所述钢丝绳(3-3)与所述伸缩架(3-6)相互配合,实现耳罩(1)的稳定下悬和提升。
参阅图1和图7,所述平移机构(5)包括一条主动轨道(5-1)和两条从动轨道(5-2),均固定在车辆驾驶舱/客舱舱顶(6)上。所述的主动轨道(5-1)采用丝杠螺母结构,由电机驱动螺母滑块(5-3)运动,螺母滑块(5-3)既是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又是电动升降机构(3)的装配基体,电动升降机构(3)通过固定壳体(4)与螺母滑块(5-3)固连;所述的从动轨道(5-2)均为直线导轨机构,不设驱动装置。所述平移机构(5)的运行方式如下:电机带动丝杠转动,螺母滑块(5-3)沿主动轨道(5-1)轴向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壳体(4)沿从动轨道(5-2)作直线运动,以保证耳罩(1)始终关于驾驶员两耳位置对称。此外,所述平移机构(5)上的滑块与固定壳体(4)的连接方式均采用螺栓连接;且主动轨道(5-1)上的电机同样采用选用带有自锁装置的电机,如直流永磁带制动器电动机,确保耳罩(1)静置时的稳定性。
所述的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在没有降噪需求时隐藏在地铁驾驶舱顶,在有降噪需求时控制电动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移动耳罩至驾驶员两耳位置,从而降低地铁车辆驾驶舱内噪声,以提高驾驶舒适性,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平移机构(5)的一条主动轨道(5-1)和两条从动轨道(5-2)均固定在车辆驾驶舱/客舱舱顶(6)上。主动轨道(5-1)上的螺母滑块(5-3)既是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又是电动升降机构(3)的装配基体,电动升降机构(3)通过固定壳体(4)与螺母滑块(5-3)固连。当耳罩(1)需要调整前后位置时,由电机带动丝杠转动,螺母滑块(5-3)沿主动轨道(5-1)轴向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壳体(4)沿从动轨道(5-2)作直线运动。所述固定壳体(4)内装有电动升降机构(3)、主动降噪信号处理器(2-1);电动升降机构(3)控制耳罩(1)的升降,信号处理器(2-1)接收参考传感器采集的噪声信号,产生反相位抵消噪声的声波信号,并控制扬声器(2-3)发射反向声波,误差传感器(2-2)采集人耳附近的噪声并反馈给信号处理器(2-1)以实时修正反相声波信号,从而实现噪声“相抵”。
步骤二:当驾驶员/乘客需要降噪时,启动控制按钮,电机(3-1)带动钢丝绳绕线轮(3-2)正向转动,钢丝绳(3-3)的上端缠绕在钢丝绳绕线轮(3-2)上,下端牵引耳罩(1),钢丝绳(3-3)在绕线轮正向旋转作用下从绕线轮中放出,由导向轮(3-4)引导钢丝绳(3-3)带动耳罩(1)下降,同时由于钢丝绳(3-3)对耳罩(1)的牵引,两侧伸缩架(3-6)上端的两个滑轮(3-5)在滑槽(3-9)内同时彼此靠近滑动,两侧伸缩架(3-6)下端固定在伸缩架卡槽(1-1)内的滑块(3-7)也同时在滑轨(3-8)内彼此靠近滑动,伸缩架(3-6)伸展并且带动耳罩(1)稳定下降,直至降至驾驶员的头部位置。
此时,若驾驶员/乘客此时感觉耳罩(1)的相对位置靠前或靠后,启动另一控制按钮,由主动轨道(5-1)上的电机带动丝杠转动,螺母滑块(5-3)沿主动轨道(5-1)轴向运动,从而控制固定壳体(4)沿从动轨道(5-2)作直线运动,调节耳罩(1)至最佳降噪位置。特别地,电动升降机构(3)和耳罩(1)通过铰球(1-4)连接,在驾驶员/乘客有需要时可手动转动耳罩(1),调节耳罩(1)与耳部的相对角度,达到最佳降噪效果和驾驶员/乘客的最佳舒适位置。
步骤三:舱内的参考传感器采集舱内的噪声信号,固定壳体(4)内的信号处理器(2-1)接收采集的噪声信号并经信号处理,产生抵消噪声的反相声波并控制耳罩(1)耳旁两侧的扬声器(2-3)发射出去,误差传感器(2-2)采集驾驶员/乘客双耳附近的噪声信号,并将此噪声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器(2-1),信号处理器(2-1)接收误差传感器(2-2)传来的噪声信号并据此实时更新抵消噪声的反相声波,扬声器(2-3)再次接收反相声波信号并输出抵消噪声信号的声波,循环往复,不断降低驾驶员/乘客耳旁的噪声,提高驾驶员/乘客驾驶/乘坐舒适性。
步骤四:当驾驶员/乘客不需要降噪时,启动控制按钮,电机(3-1)带动钢丝绳绕线轮(3-2)反向转动,钢丝绳(3-3)的上端缠绕在钢丝绳绕线轮(3-2)上,下端牵引耳罩(1),钢丝绳(3-3)在钢丝绳绕线轮(3-2)反向旋转作用下缠绕绕线轮,并由导向轮(3-4)引导钢丝绳(3-3)带动耳罩(1)上升,同时由于钢丝绳(3-3)对耳罩(1)的牵引,两侧伸缩架(3-6)上端的两个滑轮(3-5)在滑槽(3-9)内同时彼此背离滑动,两侧伸缩架(3-6)下端固定在伸缩架卡槽(1-1)内的滑块(3-7)也同时在滑轨(3-8)内彼此背离滑动,伸缩架(3-6)缩紧并且带动耳罩(1)稳定上升,直至整个机构隐藏到驾驶舱/客舱舱顶(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参考传感器数量不必须为四个,可以更多或更少,只要能可靠测试出驾驶舱/客舱环境内的噪声信号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参考传感器不必须布置于驾驶舱/客舱舱顶、驾驶舱/客舱地板、驾驶舱左右两侧侧墙,其中驾驶舱左右两侧的参考传感器均安装在驾驶舱门窗附近,只要能可靠测试出驾驶舱/客舱环境内的噪声信号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架上端和所述固定壳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一个滑轮改为铰接连接方式,另一个滑轮仍在所述滑槽内自由移动,只要是能实现稳定所述伸缩架的伸缩运动的连接方式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也可以选普通电机加蜗轮蜗杆减速器,只要是能具有驱动及自锁功能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移机构可以选择齿轮齿条机构,只要是能带动固定壳体做直线运动的传动机构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驾驶舱,该轨道车辆驾驶舱为上述任一实施方案的轨道车辆驾驶舱,并且该驾驶舱具有上述任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主动降噪系统。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中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用于轨道车辆驾驶舱/客舱;所述的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主要包括耳罩(1)、主动降噪系统(2)、电动升降机构(3)、固定壳体(4)和平移机构(5):所述的主动降噪系统(2)包括信号处理器(2-1)、参考传感器、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信号处理器(2-1)固装于固定壳体(4)上,参考传感器布置在驾驶舱内,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对称布置在所述耳罩(1)侧部靠近耳旁位置的凹槽内;所述耳罩(1)与所述电动升降机构(3)的滑轨(3-8)通过铰球(1-4)连接;所述电动升降机构(3)按照耳罩(1)位置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体(4)内;所述固定壳体(4)位于驾驶员座椅/客舱座椅上方,并安装在平移机构(5)的滑块上,可随滑块作水平直线运动;
所述耳罩(1)左右两侧设置伸缩架卡槽(1-1),用于安装伸缩架(3-6),实现耳罩(1)的上下移动;所述耳罩(1)侧翼靠近耳旁位置设置两个凹槽,用于主动降噪系统(2)中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的安装;特别地,电动升降机构(3)的滑轨(3-8)和耳罩(1)通过铰球(1-4)连接,实现耳罩(1)的自由转动,提高主动降噪效果,保证驾驶员工作的方便性;
所述主动降噪系统(2)包括信号处理器(2-1)、参考传感器、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所述参考传感器数量为四个,布置于驾驶舱/客舱舱顶1个、驾驶舱/客舱地板上1个、驾驶舱左右两侧各1个,其中驾驶舱左右两侧的参考传感器均安装在驾驶舱门窗附近;所述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均设置于所述耳罩(1)侧翼靠近耳旁位置的凹槽内,并在凹槽表面设置保护罩(1-2),防止误差传感器(2-2)和扬声器(2-3)遭到破坏;所述信号处理器(2-1)固装于固定壳体(4)内;所述的驾驶舱/客舱内四个参考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驾驶舱/客舱内的噪声,信号处理器(2-1)接收参考传感器采集的噪声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信号处理器(2-1)产生抵消噪声的反相声波,并控制扬声器(2-3)发射抵消噪声的反相声波;误差传感器(2-2)采集人耳附近的噪声并反馈给信号处理器(2-1)以实时修正反相声波信号,实现噪声“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升降机构(3)包括电机(3-1)、钢丝绳绕线轮(3-2)、钢丝绳(3-3)、导向轮(3-4)、滑轮(3-5)、伸缩架(3-6)、滑块(3-7)、滑轨(3-8)、滑槽(3-9)、电机固定架(3-10)和绕线轮轴轴承座(3-11);所述电机(3-1)输出轴与钢丝绳绕线轮(3-2)轮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由电机(3-1)驱动钢丝绳绕线轮(3-2)转动;所述钢丝绳绕线轮(3-2)上有两道线槽,供两根钢丝绳(3-3)缠绕;所述钢丝绳(3-3)一端固定于钢丝绳绕线轮(3-2)线槽内,另一端通过导向轮(3-4)引导连接至所述滑轨(3-8),滑轨(3-8)通过铰球(1-4)连接至伸缩架卡槽(1-1)中,钢丝绳(3-3)在耳罩(1)的运动过程中承担主要牵引力,铰球(1-4)可实现耳罩(1)的自由转动;特别地,两侧钢丝绳(3-3)在所述钢丝绳绕线轮(3-2)线槽内的绕向相反,使得所述钢丝绳绕线轮(3-2)朝一侧转动时两钢丝绳(3-3)连接的耳罩(1)可同时向上或向下运动;此外,为了确保耳罩(1)静置时的稳定性,选用带有自锁装置的电机;所述的两个导向轮(3-4)对称布置在固定壳体(4)内,其轮轴轴线不与滑槽(3-9)的垂向中线重合;所述滑槽(3-9)分别位于固定壳体(4)两侧,每侧均包含两段滑槽(3-9),所述滑轮(3-5)由滑槽(3-9)截面较大位置装入,并可在滑槽(3-9)内自由滚动;特别地,考虑到链条端部的滑动范围,每段短滑槽(3-9)的长度应大于一套伸缩架(3-6)的1/2最大拉伸距离;此外,为了提高伸缩架(3-6)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固定壳体(4)两侧滑槽(3-9)中间布置两段链条,其一端固定在两侧滑槽(3-9)的中轴线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架(3-6)最上侧链条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架(3-6)的下端伸入伸缩架卡槽(1-1)并安装在所述滑轨(3-8)上,两边各自的两个滑轮(3-5)沿着滑槽(3-9)同时靠近或者远离,通过伸缩架(3-6)的伸长或收缩调整耳罩(1)的垂向位置;
所述的固定壳体(4)内,电机(3-1)与电机固定架(3-10)用螺栓套装,电机固定架(3-10)用螺栓固定在固定壳体(4)上壁,所述钢丝绳绕线轮(3-2)通过轴承支撑在绕线轮轴轴承座(3-11)上,绕线轮轴轴承座(3-11)用螺栓固定在固定壳体(4)上壁;所述的导向轮(3-4)安装在轮轴上,轮轴焊接固装在固定壳体(4)侧壁上的轮轴支架上;所述的滑轮(3-5)与伸缩架(3-6)上端连接,并可在滑槽(3-9)内自由滚动,实现伸缩架(3-6)的伸展与收缩,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承载伸缩架(3-6)及部分耳罩(1)重力的作用;此外,所述钢丝绳(3-3)与所述伸缩架(3-6)相互配合,实现耳罩(1)的稳定下悬和提升;
所述平移机构(5)包括一条主动轨道(5-1)和两条从动轨道(5-2),均固定在车辆驾驶舱/客舱舱顶(6)上;所述的主动轨道(5-1)采用丝杠螺母结构,由电机驱动螺母滑块(5-3)运动,螺母滑块(5-3)既是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又是电动升降机构(3)的装配基体,电动升降机构(3)通过固定壳体(4)与螺母滑块(5-3)固连;所述的从动轨道(5-2)均为直线导轨机构,不设驱动装置;所述平移机构(5)的运行方式如下:电机带动丝杠转动,螺母滑块(5-3)沿主动轨道(5-1)轴向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壳体(4)沿从动轨道(5-2)作直线运动,以保证耳罩(1)始终关于驾驶员两耳位置对称;此外,所述平移机构(5)上的滑块与固定壳体(4)的连接方式均采用螺栓连接;且主动轨道(5-1)上的电机同样采用选用带有自锁装置的电机,如直流永磁带制动器电动机,确保耳罩(1)静置时的稳定性。
3.一种轨道车辆驾驶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和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
CN202120589393.XU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及轨道车辆驾驶舱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5349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9393.XU CN215349963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及轨道车辆驾驶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9393.XU CN215349963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及轨道车辆驾驶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9963U true CN215349963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5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89393.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5349963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及轨道车辆驾驶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99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9946A (zh) * 2021-03-23 2021-06-01 吉林大学 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9946A (zh) * 2021-03-23 2021-06-01 吉林大学 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
CN112869946B (zh) * 2021-03-23 2024-09-03 吉林大学 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49963U (zh) 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及轨道车辆驾驶舱
CN215349964U (zh) 一种可自动定位式主动降噪耳罩及轨道车辆驾驶舱
CN214705425U (zh) 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靠枕及轨道车辆驾驶舱
CN213297707U (zh) 一种地铁安全屏蔽门
CN112885325A (zh) 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靠枕
CN112869946B (zh) 一种下悬式主动降噪耳罩
CN109999511B (zh) 一种气动式全密闭滑轨车
CN112869947B (zh) 一种可自动定位式主动降噪耳罩
JPH0423715B2 (zh)
CN208396548U (zh) 双轨式车窗玻璃升降器
CN208346668U (zh) 一种浅埋式可升降减速带
CN208022550U (zh) 一种无对重曳引电梯
CN214564543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车窗轨道的直轨
CN209972392U (zh) 一种公交车驾驶室防护装置
CN203066737U (zh) 无框式车窗导轨结构
CN207466554U (zh) 一种电动曲线升降隔屏
CN218479735U (zh) 一种并列双向伸缩式悬浮屏蔽门
CN221053514U (zh) 一种电子防夹屏蔽门
CN220947981U (zh) 一种升降卧铺总成
CN215255547U (zh) 一种重型车双减震绳轮式汽车门窗玻璃升降器
CN218907216U (zh) 一种通道安全隔离门
CN221877807U (zh) 一种轨道交通侧墙吸声降噪装置
CN210941743U (zh) 一种带逃生通道的电机车
CN217950098U (zh) 一种汽车电动侧滑门结构
CN212201717U (zh) 一种立体车库内部制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9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