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2650U - 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2650U
CN215342650U CN202121718609.4U CN202121718609U CN215342650U CN 215342650 U CN215342650 U CN 215342650U CN 202121718609 U CN202121718609 U CN 202121718609U CN 215342650 U CN215342650 U CN 215342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fer
substrate
transparent adhesive
adhesive layer
r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186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仙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rode Integrated Circui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rode Integrated Circui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rode Integrated Circui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rode Integrated Circui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186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2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2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2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晶片封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包括基板,基板上安装有安装台,安装台安装在基板的顶部,安装台安装在基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台呈圆柱形,安装台上安装有晶片,晶片安装在安装台的顶部,晶片安装在安装台顶部的中心位置,基板上安装有反光罩,反光罩安装在基板的顶部,反光罩安装在安装台的外围,反光罩上安装有光学透镜。该集成电路晶片封装,在晶片的外侧设置荧光粉,荧光粉外设置第一透明胶层、第二透明胶层和第三透明胶层,能够提高光效,提高光的品质,减少粉的使用量,通过基板上安装的散热板,散热板上安装有散热片,晶片发出的热量能够通过基板传递给散热板,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晶片封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封装工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晶片封装的小型化和组装的高密度化,对晶片封装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晶片封装技术的发展对于晶片来说是必须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晶片封装是指安装半导体集成电路晶片用的外壳,它不仅起着保护晶片和增强导热性能的作用,而且还是沟通晶片内部世界与外部电路的桥梁。跳线是晶片封装结构的主要元件之一,其作用是连接搭脚与晶片,进行同等电势电压传输,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电路的参考电压,此外,对于有精密电压要求的,金属跳线的些许变化所产生的压降都会对产品性能产生很大影响,所以需要用到集成电路晶片封装。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集成电路晶片封装:
(1)在使用封装晶片的灯具时,简单的涂抹荧光粉的做法,会导致荧光粉的转化效率低,会增加用粉的量;
(2)在使用封装晶片的灯具时,灯具的光源会散发出热量,不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会影响灯具的正常使用。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集成电路晶片封装,存在使用封装晶片的灯具时,简单的涂抹荧光粉的做法,会导致荧光粉的转化效率低,会增加用粉的量,和在使用封装晶片的灯具时,灯具的光源会散发出热量,不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会影响灯具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安装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安装在基板的顶部,所述安装台安装在基板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安装台呈圆柱形,所述安装台上安装有晶片,所述晶片安装在安装台的顶部,所述晶片安装在安装台顶部的中心位置,所述基板上安装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安装在基板的顶部,所述反光罩安装在安装台的外围,所述反光罩上安装有光学透镜,所述光学透镜安装在反光罩的顶部,所述反光罩设置在基板与光学透镜之间,所述晶片上设置有荧光粉,所述晶片设置在荧光粉与安装台之间,所述荧光粉的外侧设置有三层透明胶层,所述三层胶层分别为第一透明胶层、第二透明胶层和第三透明胶层,所述第一透明胶层设置在晶片的外侧,所述第一透明胶层设置在第二透明胶层的内侧,所述第三透明胶层设置在二透明胶层的外侧,所述基板上安装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安装在基板远离安装台的一侧,所述散热板上安装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安装在散热板远离基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反光罩为环形结构,所述反光罩的侧壁呈倾斜状,所述反光罩侧壁的倾斜角度为30至60度。
优选的,所述反光罩为金属反光罩,所述安装台的高度为反光罩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明胶层、第二透明胶层和第三透明胶层均为混有颜色的荧光胶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台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晶片上连接有引线,所述引线与通孔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集成电路晶片封装:
(1)在晶片的外侧设置荧光粉,荧光粉外设置第一透明胶层、第二透明胶层和第三透明胶层,能够提高光效,提高光的品质,减少粉的使用量,通过基板上安装的散热板,散热板上安装有散热片,晶片发出的热量能够通过基板传递给散热板,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
(2)该反光罩呈环形结构,反光罩的侧壁呈倾斜状,在使用时反光罩能够提高灯具的亮度,通过安装台的高度为反光罩的一半,在晶片发光时反光罩的反光效果更佳,通过第一透明胶层、第二透明胶层和第三透明胶层均为混有颜色的荧光胶水,在灯具封装固化后,具有高透光率、高折射率和热稳定性好,通过安装台上开设有通孔,晶片上连接有引线,引线与通孔相适配,便于晶片与基板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成电路晶片封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成电路晶片封装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成电路晶片封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成电路晶片封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集成电路晶片封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板1,安装台2,晶片3,反光罩4,光学透镜5,荧光粉6,第一透明胶层7,第二透明胶层8,第三透明胶层9,散热板10,散热片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包括基板1,基板1上安装有安装台2,安装台2安装在基板1的顶部,安装台2安装在基板1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台2呈圆柱形,安装台2上安装有晶片3,晶片3 安装在安装台2的顶部,晶片3安装在安装台2顶部的中心位置,基板1上安装有反光罩4,反光罩4安装在基板1的顶部,反光罩4安装在安装台2的外围,反光罩4上安装有光学透镜5,光学透镜5安装在反光罩4的顶部,反光罩4设置在基板1与光学透镜5之间,晶片3上设置有荧光粉6,晶片3设置在荧光粉6与安装台2之间,荧光粉6的外侧设置有三层透明胶层,三层胶层分别为第一透明胶层7、第二透明胶层8和第三透明胶层9,第一透明胶层7设置在晶片3的外侧,第一透明胶层7设置在第二透明胶层8的内侧,第三透明胶层9设置在二透明胶层8的外侧,基板1上安装有散热板10散热板10安装在基板1远离安装台2的一侧,散热板10上安装有散热片11,散热片11安装在散热板10远离基板1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反光罩4为环形结构,反光罩4 的侧壁呈倾斜状,反光罩4侧壁的倾斜角度为30至60度,使封装好的灯具在使用时能够提高灯具的亮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反光罩4为金属反光罩,安装台2 的高度为反光罩4的一半,使晶片3在发光时反光罩4的反光效果更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透明胶层7、第二透明胶层8 和第三透明胶层9均为混有颜色的荧光胶水,使灯具在封装固化后,具有高透光率、高折射率和热稳定性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安装台2上开设有通孔,晶片3 上连接有引线,引线与通孔相适配,使晶片3便于穿过安装台2与基板1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集成电路晶片封装时,如图1-5所示,该装置整体由基板1、安装台2、晶片3、反光罩4、光学透镜5、荧光粉6、第一透明胶层7、第二透明胶层8、第三透明胶层9、散热板10和散热片11 组成,可以通过荧光粉6、第一透明胶层7、第二透明胶层8和第三透明胶层 9配合,在第一透明胶层7、第二透明胶层8和第三透明胶层9固化后,可提高光效,提高光的品质,能够减少粉的用量,还可以通过基板1上安装的散热板10,散热板10上安装有散热片11,在晶片3的使用过程中会散发热量,通过散热板10和散热片11的配合将晶片3上的热量传递走,对晶片3进行散热,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安装有安装台(2),所述安装台(2)安装在基板(1)的顶部,所述安装台(2)安装在基板(1)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安装台(2)呈圆柱形,所述安装台(2)上安装有晶片(3),所述晶片(3)安装在安装台(2)的顶部,所述晶片(3)安装在安装台(2)顶部的中心位置,所述基板(1)上安装有反光罩(4),所述反光罩(4)安装在基板(1)的顶部,所述反光罩(4)安装在安装台(2)的外围,所述反光罩(4)上安装有光学透镜(5),所述光学透镜(5)安装在反光罩(4)的顶部,所述反光罩(4)设置在基板(1)与光学透镜(5)之间,所述晶片(3)上设置有荧光粉(6),所述晶片(3)设置在荧光粉(6)与安装台(2)之间,所述荧光粉(6)的外侧设置有三层透明胶层,所述三层胶层分别为第一透明胶层(7)、第二透明胶层(8)和第三透明胶层(9),所述第一透明胶层(7)设置在晶片(3)的外侧,所述第一透明胶层(7)设置在第二透明胶层(8)的内侧,所述第三透明胶层(9)设置在二透明胶层(8)的外侧,所述基板(1)上安装有散热板(10)所述散热板(10)安装在基板(1)远离安装台(2)的一侧,所述散热板(10)上安装有散热片(11),所述散热片(11)安装在散热板(10)远离基板(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4)为环形结构,所述反光罩(4)的侧壁呈倾斜状,所述反光罩(4)侧壁的倾斜角度为30至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4)为金属反光罩,所述安装台(2)的高度为反光罩(4)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胶层(7)、第二透明胶层(8)和第三透明胶层(9)均为混有颜色的荧光胶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晶片(3)上连接有引线,所述引线与通孔相适配。
CN202121718609.4U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 Active CN215342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18609.4U CN215342650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18609.4U CN215342650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2650U true CN215342650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72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18609.4U Active CN215342650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2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057144A1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TWI415293B (zh) 光電元件之製造方法及其封裝結構
TWI606616B (zh) 發光裝置封裝件
KR101088910B1 (ko) Led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550750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JP3900848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
JP2006245084A (ja) 発光装置
JP2018120959A (ja)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CN101621107A (zh) 一种高光效发光二极管及其封装方法
TW201538887A (zh) 發光二極體組件及應用此發光二極體組件的發光二極體燈泡
US11024779B2 (en) LED device
CN215342650U (zh) 一种集成电路晶片封装
CN215342582U (zh) 一种高光色品质白光led封装结构
CN213878149U (zh) 一种分布均匀的白光led封装结构
WO2017014574A1 (ko) 일체형 발광 패키지
KR101046750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상기 발광 다이오드모듈을 구비하는 등기구
US20170077362A1 (en)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KR100712880B1 (ko) 색온도 편차를 줄일 수 있는 백색 발광 다이오드
CN111933759A (zh) 一种采用双色csp芯片制备面光源cob的方法及面光源cob
KR102019501B1 (ko) 형광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발광 소자
CN202384336U (zh) 一种led光源模组
US20140319562A1 (en) Light-emitting diode package structure
CN220688807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led照明灯
CN210073844U (zh) 一种led封装结构
CN210516748U (zh) 一种基于氮化铝陶瓷基板的封装大功率led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