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6499U - 一种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及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及电磁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36499U CN215336499U CN202120776976.3U CN202120776976U CN215336499U CN 215336499 U CN215336499 U CN 215336499U CN 202120776976 U CN202120776976 U CN 202120776976U CN 215336499 U CN215336499 U CN 2153364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pot body
- temperature measuring
- pot
- measuring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及电磁炉,涉及厨具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电磁炉所测锅具温度的不稳定,测温精准度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包括锅体、测温片,所述测温片的导磁性小于所述锅体的导磁性,所述测温片设于所述锅体外表面,以便测温器通过对测温片区域的温度检测,获取所述锅体的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及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作为一种普遍的厨房用具,是利用线圈盘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产生低频(20~25KHZ)交变磁场,经过导磁性(铁质)锅具产生大量密集涡流,兼有感应电流转化为热量来加热食物,能源效率特高。为了实现对电磁炉的智能化控制,往往在烹饪过程中,需要对电磁炉锅具的烹饪温度进行精准检测。
目前在电磁炉上普遍使用的测温方法是在锅具内嵌入热电偶等测温元件进行测温,或采用红外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进行测温。然而第一种测温方法,容易导致锅具加工难度增大,加工过程容易导致热电偶等测温元件的损坏且不易维修。而第二种测温方法,测试出的锅底温度是直接发热的锅具外层的温度,此温度在电磁炉有功率输出时温度上升很快,与锅体内部的温度偏差较大,从而导致测试出来的温度波动大,不稳定,难以实际利用起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及电磁炉,可以解决电磁炉所测锅具温度的不稳定,测温精准度不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包括:
锅体;
测温片,所述测温片的导磁性小于所述锅体的导磁性,所述测温片设于所述锅体外表面,以便测温器通过对测温片区域的温度检测,获取所述锅体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至少包括内层锅体和外层锅体,所述外层锅体为导磁发热层,所述测温器通过对所述外层锅体测温片区域的温度检测,获取所述内层锅体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片与所述锅体的外层复合连接;或,所述测温片作为所述锅体的外层与所述锅体嵌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片设于所述锅体外层表面底部的中间区域;所述测温片通过铆接、焊接、熔射、印刷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与所述锅具复合或作为所述锅体的外层。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片为铝片。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片为深色的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圆形或所述多边形整体构成测温片区域,所述测温片区域大于或等于所述测温器在预设位置时的红外辐射检测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片外表面呈磨砂状,所述磨砂状对应的粗糙度Ra为0.1~0.4微米。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锅具的电磁炉,包括:
线圈盘;
测温器,所述测温器外套有用于屏蔽所述线圈盘磁场干扰的磁环,所述测温器安装于所述线圈盘区域内,用于在预设位置对所述测温片的温度检测,获取所述锅体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器为包括红外测温探头的红外测温传感器,用于检测测温片区域的红外辐射强度,并基于所述红外辐射强度获取所述内层锅体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炉还包括检测部件、控制部件;
所述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线圈盘的磁场强度,并在所述磁场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时,向所述控制部件发送信号;
所述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述检测部件发送的信号,控制所述测温器检测测温片区域的红外辐射强度;或者,当所述测温器检测测温片区域的红外辐射强度时,控制部件控制关闭所述线圈盘的磁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将导磁性小于锅体导磁性的测温片设于锅体外表面,以便测温器通过对测温片区域的温度检测,精准获取锅体的温度。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锅具温度进行测试时,测试出的锅底温度是直接发热的锅具外层的温度,此温度在电磁炉有功率输出时温度上升很快,与锅体内部的温度偏差较大,从而导致测试出来的温度具有波动大,不稳定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锅体,101-内层锅体,102-外层锅体;
2-测温片;
3-电磁炉,301-线圈盘,302-测温器,303-检测部件,304-控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可参见图1或图2所示,锅具包括锅体1、测温片2,测温片2的导磁性小于锅体1的导磁性,测温片2设于锅体1外表面,以便测温器302通过对测温片区域的温度检测,获取锅体1的温度。其中,本实用新型中不限定锅体的类型,如可包括圆底锅和平底锅等任意一种能够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体。由于锅体可应用电磁炉进行加热,电磁炉是利用线圈盘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产生低频(20~25KHZ)交变磁场,经过导磁性锅具产生大量密集涡流,兼有感应电流转化为热量来加热食物的,故锅体本身应为导磁性好,导热性高的材质。由于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在利用红外测温方法对锅体温度进行测量时,对于具有多层复合结构锅体,所测量的温度往往为锅体最外层即直接发热的那层的温度,此温度在电磁灶有功率输出时温度上升很快,与锅体内部的温度偏差较大,从而导致测试出来的温度波动大,不稳定,难以实际利用起来。故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在锅体外表面设置不导磁或至少导磁性低于锅体导磁性的测温片2,该测温片2具有更适合红外测温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的特性,由于测温片2导磁性很低,故在测温片2处不会产生电磁感应的磁场,测温片2的温度是由锅底直接发热的那层传导过来的,基于测温片2的导热性和热能传导损耗,测温片2处的温度大约相当于内层锅体101的温度。故通过对测温片区域内温度的测试,可相当于获取到内层锅体101的温度测试结果,进而能够避免磁场对温度检测的干扰,保证测温的准确性,为后续对锅具的温度控制提供更精准的数据参考。例如正常内层锅体的加热温度可能为110度,直接通过外层锅体进行检测时,由于外层锅体还会受到电磁感应磁场的影响,故导致测出来加热温度往往会大于内层锅体的实际加热温度,如可能130度,如果外层锅体复合或替换不导磁的测温片,则该测温片的热能由所连接的锅具外侧传导过来,故测温片的温度往往与同样进行热传导的内层锅体的温度基本相当,如大约可为111度。进而可以克服锅体外部与内部温差较大的问题,使该测温片与内层锅体温度一致性较好。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锅体可包括多层复合结构,在多层复合结构中至少包含内层锅体101和外层锅体102,其中外层锅体102为导磁发热层,用于与电磁炉的线圈盘接触,以使线圈盘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产生低频(20~25KHZ)交变磁场,经过外层锅体102产生大量密集涡流,兼有感应电流转化为热量,进而通过内层锅体101和外层锅体102之间的热传导,使内层锅体101内具有加热温度,以便在内层锅体101内实现对食物的加热。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由于测温片2导磁性很低,且具有更适合红外测温传感器温度检测的特性,故在测温片区域内不会产生电磁感应的磁场,进而不会基于感应电流产生热量,而此时锅具中能够产生热量的部分会将热量传导到测温片区域,故测温片区域内的温度与同样进行热传导的内层锅体101的温度相同或相近,故在将测温片2设于外层锅体102的外表面后,可通过对测温片2所构成测温片区域内的温度检测,直接准确获取到内层锅体101的温度。
具体的,在将测温片2设于锅体1外表面时,可采用两种可选实施方式,其中,第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为:将测温片2与锅体1组装在一起,具体可通过复合连接的方式将测温片2覆盖于锅体1的外层,形成测温区域。具体的,在复合连接时可通过铆接、焊接等多种加工方式,将测温片2附着于锅体1外表面,还可在锅体1外表面设置固定柱,在测温片2上设置与固定柱对应的通孔,通过测温片2上通孔和锅体1上的固定柱的过盈配合,使得测温片2紧紧地覆盖在锅体底面。此外,还可通过涂覆的方式将测温片2设于锅体1的外层,形成测温区域。具体的,在涂覆时可采用熔射、印刷等多种加工方式,使测温片2覆盖于锅体1的外表面。通过测温片2与锅体1的复合连接,可实现在锅体外层增置温度检测区域,基于测温片2的特殊材质,可免除电磁感应磁场对所测量温度的影响,进而能够保证内层锅体101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测温片2与锅体1的复合连接方式不进行具体的限定。第二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为:将测温片2与锅体1加工成一体成型结构,将测温片2作为锅体1的一层结构,具体可通过对外层锅体102进行挖空处理,然后将该测温片2嵌入到该空洞中,替换测温区域内的原有外层锅体102,作为锅体的一部分。对于本实施例,通过剥离外层锅体102,进而利用测温片2替换所剥离锅体外层的方式,可滤除电磁感应磁场导致波动的锅体外层加热温度,进而使测量出的锅体温度与内层锅体101温度更为接近。作为具体的,可基于锅体设置部分覆盖或部分替换外层锅体102的测温片2,为方便对温度的检测,此时可将测温片2设于外层锅体102表面底部的中间区域;测温片2整体构成测温片区域,可利用测温器302在测温片区域内进行温度检测,直接获取内层锅体的温度,进而能有效解决测试出来的温度波动大,不稳定,且与锅体内部的温度偏差较大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在选择测温片2时,应选择导磁性低但是导热性好的金属材质,例如可为金属铝等,为使测温片2能够很好地与锅体底部复合连接,可将测温片2设置为片状结构,其中片状结构的厚度可根据厚度对热传导效果的影响指数决定,为避免资源浪费,测温片2的厚度应保证在该厚度设置下,该金属材质对应的导磁性最低且导热效果最好,具体厚度的参数设置可根据金属材质的不同、应用场景不同存在差异,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测温片2的形状不同,那么会造成测温片2对应测温片区域的中心点位置不同,为了保证测温器302对应的测温探头测得的温度为测温片区域内的实际温度,而不受其它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可将测温片2的形状优选设置为圆形或多边形,还可以设置为其它不规则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测温片区域的中心点位置对应测温片几何形状的中心位置,当测温片2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或多边形时,圆形或多边形整体即构成测温片区域。为避免对测温片资源的浪费,测温片2的大小以能辐射红外检测范围为最佳,相应的,测温片区域应大于或等于测温器302在预设位置时的红外辐射检测区域。其中,预设位置为测温器302对应红外测温探头的位置处于测温片2的中心点位置。此外,为保证测温片2的工作效果,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经验系数,应将测温片2设置为深色,例如黑色,褐色,深棕色,偏黑色等。
相应的,为了保证测温片2的隔磁热传导效果,应将测温片2的外表面设置为磨砂状,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经验系数,磨砂状对应的粗糙度Ra可优选设置为0.1~0.4微米。对于本实施例,通过将铝制测温片2设置为深色,外表面粗糙度为0.1~0.4微米圆形或多边形,可使其更适合红外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检测,进而使测温精准度更高,更能反映内层锅体的实际温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上述锅具的电磁炉,可参见图3,包括线圈盘301、测温器302,测温器302外套有用于屏蔽线圈盘301磁场干扰的磁环,测温器302安装于线圈盘301区域内,用于在预设位置对测温片2的温度检测,获取锅体1的温度。具体的,测温器302可安装在电磁炉3的线圈盘301附近位置,测温器302用磁环套住进行屏蔽磁场的干扰,电磁炉3上的微晶面板的相应位置进行开孔让测温器302可直接检测到锅体1底部的温度。电磁炉3在工作时,利用线圈盘301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产生低频(20~25KHZ)交变磁场,经过导磁性锅具1产生大量密集涡流,兼有感应电流转化为热量来加热食物。测温器302可在预设位置通过对测温片2的温度检测,获取锅体1的温度。其中,预设位置为测温器302对应红外测温探头的位置处于测温片2的中心点位置。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测温片导磁性很低,故在测温片处不会产生电磁感应的磁场,进而对于测温片本身不会产生热能,只能接收来自锅体传导的热量,温度与同样进行温度传导的内层锅体温度接近,故通过对测温片区域内温度的测试,可直接获取到锅体内层的温度测试结果。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测温器302具体可为包括红外测温探头的红外测温传感器,用于检测测温片区域的红外辐射强度,并基于红外辐射强度获取内层锅体101的温度。其中,红外温度传感器按照测量原理可以分为两类:光电红外温度传感器和热电红外温度传感器。在本实用新型中,可选用热电红外温度传感器,热电红外温度传感器是利用红外辐射的热效应,通过温差电效应、热释电效应和热敏电阻等来测量所吸收的红外辐射强度,间接地测量辐射红外光物体的温度。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采用红外测温方式测试锅底的温度是外层锅体102的温度,此温度在电磁炉有功率输出时温度上升很快,与锅体内部的温度偏差较大,从而导致测试出来的温度波动大,不稳定,难以实际利用起来。为了避免测温器302测试出的锅底温度是直接发热的锅具外层的温度,相应的,电磁炉3还包括检测部件303、控制部件304;检测部件303用于检测线圈盘301的磁场强度,并在磁场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时,向控制部件304发送信号;控制部件304用于基于检测部件303发送的信号,控制测温器302检测测温片区域的红外辐射强度;或者,当测温器302检测测温片区域的红外辐射强度时,控制部件304控制关闭线圈盘301的磁场。即当需要采集温度时,先关断电磁炉3的功率输出,在电磁炉3无功率输出的情况下进行温度的采集。其中,预设强度阈值为根据经验系数确定出的对锅体温度检测不存在干扰的最大磁场强度,当检测部件检测线圈盘的磁场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时,可判定当前磁场强度不会对锅体的温度检测造成干扰,适用于进行温度的采集。经此方案,利用检测部件303能检测到电磁灶的LC振荡的磁场强度处于最弱的那个时间点,并将该时间点以信号的形式发送至控制部件304,控制部件304在接收到此信号后就可以在该时间点进行温度采集,通过数据的比对、筛选及滤波处理,最后完成温度的采集。或者基于测温器302检测到存在温度测量时,控制部件304还可控制关闭电磁输出,避免电磁对温度测量的干扰,以使测量出来的温度更精确,可以有效避免温度测试时的数据波动,且与锅体内部的温度一致性较好,能进行实际应用。
结合上述锅具结构以及电磁炉结构,对红外测温检测过程进行说明:首先将外表面设有测温片的锅具放置于电磁炉上,使电磁炉内置的测温器相对锅具处于预设位置,其中,预设位置为测温器对应红外测温探头的位置处于测温片的中心点位置;由于外层锅体温度在电磁炉有功率输出时温度上升很快,与锅体内部的温度偏差较大,容易导致测试出来的温度波动大,不稳定。故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利用测温器对测温片区域的检测之前,需要利用电磁炉中的检测部件检测线圈盘的磁场强度,并在磁场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时,向控制部件发送信号,其中,预设强度阈值为对温度检测不产生干扰的最大磁场强度。进一步的,控制部件可基于检测部件发送的信号,控制测温器检测测温片区域的红外辐射强度,以便基于红外辐射强度获取内层锅体的温度;作为另一种可选方式,当测温器检测测温片区域的红外辐射强度时,如判定电磁炉有功率输出,则可利用控制部件控制关闭线圈盘的磁场,以使测温器在无电磁干扰的情况下实现对内层锅体的温度检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
测温片(2),所述测温片(2)的导磁性小于所述锅体(1)的导磁性,所述测温片(2)设于所述锅体(1)外表面,以便测温器(302)通过对测温片区域的温度检测,获取所述锅体(1)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1)至少包括内层锅体(101)和外层锅体(102),所述外层锅体(102)为导磁发热层,所述测温器(302)通过对所述外层锅体(102)测温片区域的温度检测,获取所述内层锅体(101)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片(2)与所述锅体(1)的外层复合连接;或,所述测温片(2)作为所述锅体(1)的外层与所述锅体(1)嵌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片(2)设于所述外层锅体(102)表面底部的中间区域;所述测温片(2)通过铆接、焊接、熔射、印刷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与所述锅体(1)复合或作为所述锅体(1)的外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片(2)为铝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片(2)为深色的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圆形或所述多边形整体构成测温片区域,所述测温片区域大于或等于所述测温器(302)在预设位置时的红外辐射检测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片(2)外表面呈磨砂状,所述磨砂状对应的粗糙度Ra为0.1~0.4微米。
8.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盘(301);
测温器(302),所述测温器(302)外套有用于屏蔽所述线圈盘(301)磁场干扰的磁环,所述测温器(302)安装于所述线圈盘(301)区域内,用于在预设位置对所述测温片(2)的温度检测,获取所述锅体(1)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器(302)为包括红外测温探头的红外测温传感器,用于检测测温片区域的红外辐射强度,并基于所述红外辐射强度获取所述内层锅体(101)的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3)还包括检测部件(303)、控制部件(304);
所述检测部件(303)用于检测所述线圈盘(301)的磁场强度,并在所述磁场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强度阈值时,向所述控制部件(304)发送信号;
所述控制部件(304)用于基于所述检测部件(303)发送的信号,控制所述测温器(302)检测测温片区域的红外辐射强度;或者,当所述测温器(302)检测测温片区域的红外辐射强度时,控制部件(304)控制关闭所述线圈盘(301)的磁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76976.3U CN215336499U (zh) | 2021-04-15 | 2021-04-15 | 一种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及电磁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76976.3U CN215336499U (zh) | 2021-04-15 | 2021-04-15 | 一种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及电磁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36499U true CN215336499U (zh) | 2021-12-28 |
Family
ID=79594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776976.3U Active CN215336499U (zh) | 2021-04-15 | 2021-04-15 | 一种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及电磁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36499U (zh) |
-
2021
- 2021-04-15 CN CN202120776976.3U patent/CN21533649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50197B2 (en) |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 |
CN100466869C (zh) | 感应加热烹调器 | |
WO2009146663A1 (zh) | 一种厨具的非接触式温度检测和控制方法及一种电磁炉 | |
JP2011216323A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102226539A (zh) | 一种电磁炉及电磁炉的测温方法 | |
JP3975865B2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215336499U (zh) | 一种应用于红外测温的锅具及电磁炉 | |
JP5286144B2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109452846A (zh) | 一种可恒定控制任意温度的烹饪装置 | |
CN208388390U (zh) | 电磁炉锅具及其电磁炉炊具 | |
CN105823099B (zh) | 一种电磁炉 | |
JP4496998B2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209588121U (zh) | 电磁炉 | |
CN206094195U (zh) | 面板及加热器具 | |
CN202082979U (zh) | 一种电磁炉 | |
JPH07307196A (ja) | 電磁調理器の温度検出器 | |
JP6303135B2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107280455A (zh) | 烹饪器具和烹饪温控方法 | |
CN209214772U (zh) | 一种非接触式电磁炉温度检测装置及电磁炉 | |
CN207122930U (zh) | 电磁炉炊具及电磁炉锅具 | |
JP2004095312A (ja) | 調理器 | |
CN20775500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20958561U (zh) | 电磁炉 | |
CN208606227U (zh) | 防溢装置及加热炉具 | |
CN211673718U (zh) | 一种饭煲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