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7288U - 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17288U
CN215317288U CN202023339608.7U CN202023339608U CN215317288U CN 215317288 U CN215317288 U CN 215317288U CN 202023339608 U CN202023339608 U CN 202023339608U CN 215317288 U CN215317288 U CN 215317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bar
pushing
machine tool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96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Kepl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Kepl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Kepl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Kepl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96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17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17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17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属于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数控机床输送棒料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包括加工机构、输送机构、储料台以及推送机构。其中,当择料组件从储料斗内选择出一根棒料且输送至推料组件所在的平面后,推料组件将该棒料从择料组件内推出,使得棒料能够向指定方向移动,从而避免棒料在移动过程中,发生错位的情况;其次,通过拨棒组件与翻转组件的配合使用,便可实现拨棒组件在推送完一根棒料后,拨棒组件无需复位,避免棒料与拨棒组件发生碰撞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机床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棒料输送设备是将多个放置在一起的棒料挑选出一个,实现单根运输的设备,例如公开号为CN107627141A的一种用于棒料加工的全自动机床,其包括机座、储料机构、放置机构、工作台、推送机构、送料机构、推料机构、旋转抓取机构、加工机构、反推送机构以及输送管,其中,送料机构包括料架、电机、转轮以及两条输送带,料架安装于储料架上,料架与储料架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包括螺纹连接于储料架的第一导向板以及引导板,该引导板与第一导向板固连,且引导板远离第一导向板一端位于相邻两条输送带的正上方,如此,当推板远离第四气缸的一端与第一导向板处于同一平面时,推板上的棒料便会随着引导板滚动落在相邻两个输送带之间的正上方;电机安装于料架靠近储料架的一端,转轮活动安装于料架的另一端,且电机的中心轴线以及转轮的中心轴线均垂直料架,两条输送带均安装于电机与转轮之间,工作时,电机持续工作,使得输送带带动转轮也持续工作,而当棒料落在相邻两条输送带之间时,输送带将会带着棒料向转轮一端运动,直至推料机构将棒料挡住,虽然上述方案能够实现棒料的逐一输送的功能,但,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当棒料滚动至相邻两个输送带之间时,由于棒料的惯性,棒料极易从两个输送带之间滚出,导致不能正常输送棒料;其次,在上述方案中,虽然该全自动机床设置了用于盛接加工完成的棒料的放置机构,但该放置机构在实施的过程中,放置机构的接料板需要翻转一定角度才能将棒料推送至放置台上,但之后,该接料板需要重新复位,才能盛接下一根棒料,而当接料板未完成复位且后续棒料的一端已经进入放置机构时,将会导致棒料与接料板发生碰撞,致使棒料受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稳定输送棒料的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包括:
加工机构;
输送机构,设于加工机构的一侧,所述输送机构将棒料逐个输送至加工机构内;
储料台,设于加工机构的另一侧,所述储料台上设有推送机构,当加工完成的棒料输送至推送机构上时,推送机构将该棒料推送至储料台上;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活动安装于储料台上的拨棒组件以及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带动拨棒组件转动;
所述拨棒组件包括拨轴,所述拨轴上围设有多个卡条,所述储料台上设有固定板,所述翻转组件与拨轴连接;
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内盘、外盘以及驱动外盘转动的第二缸体,所述内盘与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外盘带动内盘转动,所述外盘活动安装于拨轴上。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中,所述内盘的侧边上围设有多个凸块,所述外盘上铰接有对应凸块的推条,所述外盘上设有连接耳,所述第二缸体上活动设有与连接耳连接的翻杆。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中,所述储料台上的倾斜台,靠近外盘的固定板上活动安装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靠近内盘的一侧面上设有对应凸块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条与倾斜台之间设有上弹簧。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中,所述外盘的边沿处设有用于推动限位条转动的右推环,靠近外盘的固定板上还设有工位组件,当内盘转动一个工位后,其中一个凸块卡进工位组件内。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中,所述工位组件包括左卡块以及右卡块,左卡块与右卡块之间通过下弹簧连接,所述外盘的边沿处还设有用于推动左卡块转动的左推环。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储料斗,所述储料斗内设有择料组件,所述择料组件相对储料斗移动;
推料组件,设于储料斗上,所述推料组件相对储料斗移动,当择料组件将储料斗内的棒料推送出去后,推料组件将棒料从择料组件推向加工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择料组件从储料斗内选择出一根棒料且输送至推料组件所在的平面后,推料组件将该棒料从择料组件内推出,使得棒料能够向指定方向移动,从而避免棒料在移动过程中,发生错位的情况。
2、通过多组排油组件与引油板的配合使用,方便人们收集储料斗内的油液。
3、隔板与上排油孔通过螺栓连接或者隔板与下排油孔通过螺栓连接,因上排油孔与下排油孔之间的无间隙设置,使得该隔板能够安装在倾斜板的任一位置上,从而实现该隔板的无间距安装。
4、通过拨棒组件与翻转组件的配合使用,便可避免多根棒料在进入储料台时,多根棒料因长度的叠加,致使长度叠加后的多根棒料卡在储料台上,从而保证棒料输送的稳定性。
5、通过拨棒组件与翻转组件的配合使用,便可实现拨棒组件在推送完一根棒料后,拨棒组件无需复位,避免棒料与拨棒组件发生碰撞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推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外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内盘、工位组件、限位条以及固定板的组装图。
图7是图6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输送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驱动组件与连接板的组合图。
图11是择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择料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推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包括加工机构100、输送机构200、储料台300以及推送机构400。
输送机构200设于加工机构100的一侧,所述输送机构200 将棒料逐个输送至加工机构100内;储料台300设于加工机构100 的另一侧,所述储料台300上设有推送机构400,工作时,输送机构200将单根棒料输送至加工机构100内,加工机构100对该棒料进行加工,当棒料加工完成后,输送机构200将第二根棒料输送至加工机构100内,从而将加工完成的棒料向推送机构400 方向推动,当该加工完成的棒料被推送至推送机构400上时,推送机构400将该棒料推送至储料台300上,以避免棒料卡在储料台300上的情况。
如图1—图7所示,推送机构400包括活动安装于储料台上的拨棒组件410以及翻转组件420,所述翻转组件420带动拨棒组件410转动,拨棒组件410包括拨轴411,在拨轴411的侧面上围设有多个卡条412,所述储料台300上设有固定板310,所述拨轴411穿过翻转组件420且翻转组件420与拨轴411连接,当被加工完成的棒料输送至拨棒组件410的两个卡条412之间时,翻转组件420带动拨棒组件410的拨轴411转动,使得拨棒组件 410带动该棒料旋转,当翻转组件420带动拨轴411旋转至一定角度后,该棒料由于重力作用,掉落至储料台300上,以使得该棒料不会影响后续的棒料,即,避免棒料卡在储料台300上的情况。
翻转组件420包括内盘421、外盘422以及驱动外盘422转动的第二缸体423,所述内盘421与拨轴411的一端连接,所述外盘422带动内盘421转动,所述外盘422活动安装于拨轴411 上,内盘421的侧边上围设有多个凸块421a,所述外盘422上铰接有对应凸块421a的推条422a,所述外盘422上设有连接耳 422b,所述第二缸体423上活动设有与连接耳422b连接的翻杆423a,翻转组件420带动拨轴411旋转一个工位的过程中,第二缸体423首先将翻杆423a推出,因翻杆423a通过连接耳422b与外盘422连接,外盘422活动安装于拨轴411的一端,推条422a 与外盘422铰接,使得外盘422带动推条422a沿着内盘421的边沿运动,当第二缸体423将翻杆423a推出至一定距离后,推条 422a与内盘421接触的一端恰好抵住对应的凸块421a上,此后,第二缸体423将翻杆423a缩回第二缸体423的内部,因此时的推条422a抵住凸块421a,使得推条422a将作用力作用于凸块421a 上,因内盘421固定安装于拨轴411上,拨轴411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于两个固定板310上,推条422a带动拨轴411以拨轴411 的中心轴线转动,当拨轴411旋转至预设角度时,棒料从拨棒组件410内掉落至储料台300上,与此同时,第二根棒料再次插进另外的两个卡条412之间,以使得卡条412能够将第二根棒料卡住,之后,第二缸体423将翻杆423a推出,使得外盘422相对内盘421反向旋转,直至推条422a抵住相邻的凸块421a,即,使得推条422a复位至初始位置,如此,便可实现翻转组件420带动拨棒组件410旋转一个工位;进一步的,推条422a位于外盘422 的顶部,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得推条422a始终与内盘421的边沿接触。
储料台300上的倾斜台320,靠近外盘422的固定板310上活动安装有限位条321,所述限位条321靠近内盘421的一侧面上设有对应凸块421a的限位块321a,所述限位条321与倾斜台 320之间设有上弹簧322,外盘422的边沿处设有用于推动限位条 321转动的右推环422d,在推条422a处于初始位置时,限位条与其相邻的凸块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且当外力作用于内盘上,内盘旋转一定角度时,与限位条相邻的凸块将被限位条抵住,如此,避免内盘受外力的作用,内盘自动旋转一个工位;其次,外盘422 在推动内盘421转动的过程中,当外盘带动内盘旋转至预定角度后,右推环422d首先推动限位条321,使得限位条321向外运动,使得限位块321a不再抵住相邻的凸块421a,使得内盘421能够相对固定板310转动,同时,上弹簧322产生弹力,当外盘422 复位至初始位置时,右推环422d不再与限位条321接触,此时的限位条321受到上弹簧322的弹力作用,完成复位,并恰好与下一个凸块421a抵住。
靠近外盘422的固定板310上还设有工位组件323,当内盘 421转动一个工位后,其中一个凸块421a卡进工位组件323内,具体的,工位组件323包括左卡块323a以及右卡块323b,左卡块323a与右卡块323b之间通过下弹簧323c连接,所述外盘422 的边沿处还设有用于推动左卡块323a转动的左推环422c,当推条422a复位至初始位置时,左推环422c将左卡块323a向下推出,下弹簧323c产生弹力,使得左卡块323a不在阻挡位于左卡块323a 与右卡块323b之间的凸块421a,而此时的限位块321a抵住与之相邻的凸块421a,当第二缸体423通过翻杆423a带动外盘422 转动时,右推环随外盘旋转一定角度后,右推环推动限位条,使得限位块321a不再抵住相邻的凸块421a,该凸块421a将会跟随内盘421转动,并进入至右卡块323b与限位块321a之间,当外盘422旋转至一定角度后,左推环422c不再与左卡块323a接触,此时的左卡块323a受下弹簧323c的弹力作用,复位至左卡块323a 的初始位置,而在此过程中,位于右卡块323b与限位块321a之间的凸块421a向下推动右卡块323b,下弹簧323c再次受力被拉伸,当复位至左卡块323a的初始位置时,即,拨棒组件410旋转一个工位时,推动右卡块323b向下运动的凸块421a,进入至左卡块323a与右卡块323b之间,下弹簧323c带动右卡块323b复位,如此,便可实现该凸块421a被卡进左卡块323a与右卡块323b 之间,当第二缸体423通过翻杆423a带动外盘422复位时,即,当外盘422反向旋转时,因内盘421上的其中一个凸块421a被卡在左卡块323a与右卡块323b之间,使得外盘422不会带动内盘 421转动,当外盘422反向转动一定角度后,左推环422c与左卡块323a接触,并将左卡块323a向下推动,下弹簧323c受力被拉伸,且当左卡块323a与位于左卡块323a与右卡块323b之间的凸块421a不再接触时,右推环422d恰好不再接触限位条321,而此时的限位条321仅受上弹簧322的弹力作用,限位条321向内盘421一侧运动,直至限位块321a抵住相邻的凸块421a,此时,通过限位块321a与右卡块323b的配合作用,便可避免拨棒组件 410与内盘421在受外力时,拨棒组件410与内盘421相对固定板310转动,从而保证该拨棒组件410的稳定性。
加工机构100包括加工台110,所述加工台110内设有夹持台120以及移动台130,所述移动台130相对加工台110移动,移动台130上设有用于加工工具(图中未标注),该加工工具可以是钻刀或者铣刀等,所述移动台130上设有左穿管131,所述加工台110靠近输送机构200的一侧穿设有右穿管111,右穿管111 的中心轴线与加工台110的中心轴线重合,当输送机构200将需要加工的棒料输送至加工台110内时,移动台130相对加工台110 移动,直至加工工具对准棒料,使得加工工具对棒料进行加工,之后,移动台130再次相对加工台110移动,使得左穿管131的中心轴线与右穿管111的中心轴线重合,当输送机构200依次将多根棒料输送至加工台110内后,已经加工完成的棒料将依次穿过左穿管131与右穿管111,最终进入到拨棒组件410上,并被对应的两个卡条412卡住,当拨棒组件410翻转一个工位时,位于右穿管111内的棒料与位于拨棒组件410上的棒料不再位于同一直线上,使得位于右穿管111内的棒料能够同时向拨棒组件410 方向移动,因右穿管111与拨棒组件410靠近右穿管111的一端具有间距(图中未标注),使得拨棒组件410翻转一个工位的过程中,右穿管111内的棒料的移动距离与该间距相同,即,使得右穿管111内的棒料的一端恰好插进对应的两个卡条412之间,重复上述动作,便可避免多根棒料在进入储料台300时,多根棒料因长度的叠加,致使长度叠加后的多根棒料卡在储料台300上,从而保证棒料输送的稳定性。
如图8—图13所示,输送机构200包括储料斗210、择料组件220以及推料组件230,储料斗210内穿设有择料组件220,所述择料组件220相对储料斗210移动,推料组件230设于储料斗 210上,所述推料组件230相对储料斗210移动,在输送棒料的过程中,当择料组件将储料斗内的棒料推送出去后,推料组件将棒料从择料组件推向夹持台,从而避免棒料在移动过程中,发生错位的情况。
如图10—图13所示,择料组件220包括推料板221以及设于推料板221上的择料板222,所述择料板222上开设有用于存放棒料的择料槽222a,所述择料板222上设有挡条222b,当择料组件220缩进储料斗210后,与推料板221相邻的棒料由于重力作用移动进择料槽222a内,当进入择料槽222a内的棒料数量恰好满足择料槽222a的预设数量时,后续的棒料将会被挡条222b 阻挡住,避免后续的棒料进入至择料槽222a内,当择料板222 挑选出棒料后,推料板221上升,直至择料板222内位于最顶上的棒料与推料组件230位于同一直线上,推料组件230将最顶上的棒料从择料槽222a内推送出去,如此,便可实现该择料组件220对单根或者多根棒料的选择;其次,择料板222与推料板221 的连接关系可以是焊接或者一体式浇铸成形或者通过螺栓连接,以使得该择料组件220能够适应实际需求。
进一步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人们可将择料槽222a的深度设置呈可以容纳一根或者两根或者三根或者三根以上的棒料,当择料槽222a内储存的棒料达到择料槽222a的预设数量后,后续的棒料将会被挡条222b挡住,从而避免多余的棒料进入至择料槽222a内。
推料组件230包括推块231以及设于推块231上的推杆232,所述推块231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挡条222b的穿槽231a,所述推杆232可插设于择料槽222a内,当择料板222上升的高度与推料组件230的高度相同时,即,当择料槽222a与推杆232在同一直线上时,人们需将外力作用于推块231上,因推杆232安装于推块231上,使得推杆232能够顺利插进择料槽222a内,从而保证位于择料槽222a内的棒料能够被推杆232顺利推出;当推杆 232插进择料槽222a内一定深度后,挡条222b穿过穿槽231a,使得推杆232能够继续插进择料槽222a内,如此,便可使得位于择料槽222a内的棒料被推杆232推向指定方向,也即,实现了该输送机构200对棒料的定向输送功能。
储料斗210上设有导轨211,所述推块231的底部设有与导轨211滑动连接的导向块231b,当推块231带动推杆232运动的过程中,导向块231b沿着导轨211的轨迹滑动,如此,便可实现推块231与推杆232沿着导轨211的轨迹定向移动,从而保证推杆232能够顺利插进择料槽222a内,进一步的,储料斗210靠近推料组件230的一侧设有支撑块212,所述推杆232穿过支撑块 212,当推块231带动推杆232移动的过程中,因推杆232始终穿过支撑块212,如此,便可进一步保证该推杆232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推料板221上设有连接板221a,所述储料斗210的底部设有底座240,所述底座240内设有用于推动推料板221运动的驱动组件241,所述驱动组件241与连接板221a连接,在输送棒料的过程中,驱动组件241通过带动连接板221a与推料板221上升或者下降,以实现棒料的输送。
进一步的,当择料槽222a内存放两根或者两根以上的棒料且位于择料槽222a由上至下的第一根棒料被推杆232推走,并推料组件230复位后,人们可再次将推料板221再次上升一个棒料的高度,以使得推料组件230能够再次将棒料推出,如此,就不需要择料组件220复位,即,就不需要择料组件220重新缩回储料斗210内去取棒料,从而提高棒料输送的效率。
驱动组件241包括具有缸杆2412的第一缸体2411,所述缸杆2412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板221a的连接块2412a,工作时,第一缸体2411带动缸杆2412运动,因杠杆上的连接块 2412a与连接板221a可拆卸连接,使得第一缸体2411带动连接块2412a、连接板221a以及推料板221同步升降。
推料板221在升降的过程中,储料斗210靠近驱动组件241 的一侧设有滑轨213,所述连接板221a上设有与滑轨213滑动连接的滑块221b,使得滑块221b能够沿着滑轨213的轨迹运动,从而保证驱动组件241能够带动推料板221稳定升降。
如图8—图9所示,储料斗210内设有倾斜板214,所述倾斜板214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油组件2141,底座240上设有集油盘 242,所述集油盘242位于倾斜板214的正下方,当人们将棒料放置在储料斗210内时,因棒料在被切断的过程中,会残留一部分的油渍,而当人们将棒料放置在倾斜板214后,该油渍会附着在倾斜板214上,当油渍积少成多汇成油液时,倾斜板214上的油液由于重力作用会向倾斜板214的底部移动,当油液经过排油组件2141时,便可通过排油组件2141从储料斗210内排出,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板214的底面上设有引油板2142,当位于引油板 2142正上方的排油组件2141将油液排出时,该油液将滴落至引油板2142上,因引油板2142呈倾斜设置,使得滴落至引油板2142 上的油液顺着引油板2142的轨迹运动,直至油液从引油板2142 上滴落至集油盘242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板214的长度大于引油板2142的长度,当倾斜板214的底部位置不存在引油板 2142时,位于倾斜板214底部的油液将直接通过此处的排油组件2141直接滴落至集油盘242上,如此,减少油液储料斗210对油液的出油面积,方便人们收集油液。
每个所述排油组件2141均包括多个上排油孔2141a与多个下排油孔2141b,同一个所述排油组件2141的上排油孔2141a与下排油孔2141b平行且不相交,两个相邻的上排油孔2141a之间具有一个下排油孔2141b,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上排油孔2141a与下排油孔2141b之间的无间隙设置,从而使得油液在经过一个排油组件2141时,油液能够顺利从倾斜板214上排出。
在倾斜板214上可拆卸连接有隔板215,该隔板215垂直于倾斜板214,该隔板215与排油组件2141通过螺栓(图中未标注) 连接,具体的,隔板215与上排油孔2141a通过螺栓连接或者隔板215与下排油孔2141b通过螺栓连接,因上排油孔2141a与下排油孔2141b之间的无间隙设置,使得该隔板215能够安装在倾斜板214的任一位置上,从而实现该隔板215的无间距安装,如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们便可根据棒料的长度调整隔板215 在倾斜板214上的位置,以使得隔板215左侧面与储料斗210之间的距离或者隔板215右侧面与储料斗210之间的距离能够符合不同长度的棒料。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设复位弹簧 426。
具体的,所述推条422a上设有复位杆424,所述复位杆424 穿过外盘422,所述复位杆424上设有复位块425,所述复位块 425与连接耳422b之间通过复位弹簧426连接,当推条422a相对外盘422转动时,复位弹簧426受力并产生弹力,使得推条422a 受该弹力的作用,始终与内盘421的边沿处接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工机构;
输送机构,设于加工机构的一侧,所述输送机构将棒料逐个输送至加工机构内;
储料台,设于加工机构的另一侧,所述储料台上设有推送机构,当加工完成的棒料输送至推送机构上时,推送机构将该棒料推送至储料台上;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活动安装于储料台上的拨棒组件以及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带动拨棒组件转动;
所述拨棒组件包括拨轴,所述拨轴上围设有多个卡条,所述储料台上设有固定板,所述翻转组件与拨轴连接;
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内盘、外盘以及驱动外盘转动的第二缸体,所述内盘与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外盘带动内盘转动,所述外盘活动安装于拨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盘的侧边上围设有多个凸块,所述外盘上铰接有对应凸块的推条,所述外盘上设有连接耳,所述第二缸体上活动设有与连接耳连接的翻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台上的倾斜台,靠近外盘的固定板上活动安装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靠近内盘的一侧面上设有对应凸块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条与倾斜台之间设有上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盘的边沿处设有用于推动限位条转动的右推环,靠近外盘的固定板上还设有工位组件,当内盘转动一个工位后,其中一个凸块卡进工位组件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组件包括左卡块以及右卡块,左卡块与右卡块之间通过下弹簧连接,所述外盘的边沿处还设有用于推动左卡块转动的左推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储料斗,所述储料斗内设有择料组件,所述择料组件相对储料斗移动;
推料组件,设于储料斗上,所述推料组件相对储料斗移动,当择料组件将储料斗内的棒料推送出去后,推料组件将棒料从择料组件推向加工机构。
CN202023339608.7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 Active CN215317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9608.7U CN215317288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9608.7U CN215317288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17288U true CN215317288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71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9608.7U Active CN215317288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17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194917A1 (en) Storage Rack
CN105312955B (zh) 一种机械手夹送料和顶料装置
CN214166566U (zh) 一种零件上料机构
CN215317288U (zh) 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多功能数控机床
CN111085704B (zh) 一种定制盘状金属零件循环开孔设备
CN210795006U (zh) 一种堆叠式收料装置
CN210132224U (zh) 一种床架生产线
CN112846896B (zh) 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全自动机床
CN109079158B (zh) 液压挺杆自动加工倒角设备
CN112475346A (zh) 一种自动钻孔装置
CN209956779U (zh) 一种齿轮多工位料仓
CN217577263U (zh) 一种上下换料周转设备
CN110788358A (zh) 多轴对立钻床
CN115056014A (zh) 一种数控机床及其自动换料方法
CN210654772U (zh) 一种料仓
CN212351093U (zh) 一种用于精密部件加工的自动生产设备
CN210973029U (zh) 一种棒轴类工件自动料机
CN210709338U (zh) 芯片自动输料机、芯片自动检测线
CN211488651U (zh) 一种全自动分选流水线
CN217861792U (zh) 一种刀柄自动上料装置
CN218144516U (zh) 一种托盘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3622292U (zh) 不良下料仓
CN110589499A (zh) 转盘料仓
US4264247A (en) Mechanism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workpieces
CN217866593U (zh) 一种用于可叠放工件的分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