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6789U - 搅拌筒组对工装 - Google Patents

搅拌筒组对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16789U
CN215316789U CN202121528205.9U CN202121528205U CN215316789U CN 215316789 U CN215316789 U CN 215316789U CN 202121528205 U CN202121528205 U CN 202121528205U CN 215316789 U CN215316789 U CN 215316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drum
block
driving
support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82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杰灵
张国君
邓建群
谢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282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16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16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16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筒组对工装,该搅拌筒组对工装包括内撑机构和用于支撑搅拌筒并驱动搅拌筒沿轴向升降移动的升降机构,内撑机构位于搅拌筒内并包括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径向位置可调的内撑单元,内撑单元用于径向向外顶撑搅拌筒内周壁。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驱动搅拌筒的升降,能够满足不同高度的筒体组对需求;并且位于搅拌筒内的周向布置的内撑单元的径向位置可以随意调节,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直径大小的筒体组对要求,实现了组对工装的柔性化,大幅的减少了工装数量,提高了组对工装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搅拌筒组对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筒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搅拌筒组对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搅拌车的搅拌筒的加工方法均为人工或半自动化的方法,然而搅拌车的搅拌筒有较大的直径(2m以上),长度(4m~7m),厚度较薄,重量较大,加上产品型号较多,在搅拌筒的加工制作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制作工装,工件定位不准确,工装缺乏通用性。并且,对于不同型号的搅拌筒,一般有不同高度和直径大小的多个筒节,为实现相邻两个后锥的筒体组对,需要与之相应的内撑工装,而随着搅拌筒产品迭代更新,搅拌筒尺寸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基本上不同尺寸的搅拌筒都必须配备与其尺寸相契合的内城工装模具,也即内撑工装通用性较差,导致需要内撑工装模具的数量急速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搅拌筒组对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筒组对工装通用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筒组对工装,该搅拌筒组对工装包括:
升降机构,用于支撑搅拌筒并驱动搅拌筒沿轴向升降移动;
内撑机构,位于搅拌筒内并包括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径向位置可调的内撑单元,内撑单元用于径向向外顶撑搅拌筒内周壁。
优选地,内撑机构包括对接平台,内撑单元设置在对接平台的外周沿部并包括沿径向布置的内撑件和径向驱动内撑件的径向驱动组件。
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托搅拌筒的托盘和用于驱动托盘升降的轴向驱动组件,托盘的外径大于搅拌筒的外径,轴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托盘相对对接平台轴向移动。
优选地,托盘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卡条,环形卡条上开设有用于与搅拌筒的底部卡接的卡槽。
优选地,升降机构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滑轨,托盘滑设于滑轨上,轴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托盘沿滑轨轴向滑动。
优选地,搅拌筒组对工装还包括支撑对接平台的支撑柱,托盘开设有中心孔,支撑柱穿过中心孔固定于固定座上。
优选地,对接平台为圆盘形结构,对接平台与托盘轴向同心间隔布置,且对接平台位于托盘的上方。
优选地,内撑件包括固定块和压紧块,固定块的一侧与径向驱动组件连接,固定块背离径向驱动组件的一侧开设有供压紧块进出的容纳腔,压紧块的一侧用于与搅拌筒的内壁接触,压紧块的另一端通过弹性件与容纳腔的内壁连接,径向驱动组件同于沿径向推动固定块从对接平台上伸出或缩回。
优选地,压紧块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自压紧块的外周穿出并用于与搅拌筒的内壁接触,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压紧块的内壁接触,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齿条,容纳腔内还设置有棘轮块,压紧块内开设有腔体,压紧块的腔体内设置有锁紧块,锁紧块设于连接杆和第二弹性件之间并用于与棘轮块接触,棘轮块与压紧块转动连接并用于与齿条卡接,连接杆的移动用于带动锁紧块推动棘轮块与齿条锁紧或解锁。
优选地,径向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对接平台上的升降杆、设置于升降杆外周的推杆以及铰接于推杆远离升降杆的一端的滑块,升降杆的轴向运动用于驱动推杆沿径向伸缩,以带动滑块沿径向推动压紧块。
优选地,内撑件为多个具有不同弧度的弧形段首尾依次连接组成的变径块,径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内撑件旋转,以使旋转后的内撑件位于最外侧的弧形段沿径向顶撑搅拌筒的内周壁。
优选地,径向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内撑件的底部的链轮和用于驱动链轮旋转的驱动件,链轮和内撑件同轴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搅拌筒组对工装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组装搅拌筒时,升降机构驱动搅拌筒上升,以使得需要组对的筒节与内撑机构对应;然后内撑机构上的内撑单元沿径向向外顶撑搅拌筒组对的筒节位置处,从而多个内撑单元形成了近似圆弧形的内撑力,对组对的筒节位置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组对时筒节的移动而造成一定的组对偏移误差。本实施例中通过升降机构驱动搅拌筒的升降,能够满足不同高度的筒体组对需求;并且位于搅拌筒内的周向布置的内撑单元的径向位置可以随意调节,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直径大小的筒体组对要求,实现了组对工装的柔性化,大幅的减少了工装数量,提高了组对工装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筒组对工装与搅拌筒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搅拌筒组对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筒组对工装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内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搅拌筒组对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内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搅拌筒组对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内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内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压紧块处于自由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压紧块处于压紧搅拌筒内侧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升降机构 216 锁紧块
11 托盘 217 棘轮块
111 中心孔 218 连接杆
112 环形卡条 22 径向驱动组件
113 卡槽 221 升降杆
12 固定座 222 推杆
13 立柱 223 滑块
14 滑轨 224 驱动气缸
2 内撑机构 225 链轮
21 内撑件 23 第二弹性件
211 第一固定块 24 对接平台
212 第二固定块 241 支撑柱
213 容纳腔 25 第一弹性件
214 压紧块 3 搅拌筒
215 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筒组对工装。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筒组对工装,该搅拌筒组对工装包括内撑机构2和用于支撑搅拌筒3并驱动搅拌筒3沿轴向升降移动的升降机构1,内撑机构2位于搅拌筒3内并包括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径向位置可调的内撑单元,内撑单元用于径向向外顶撑搅拌筒3内周壁。
在组装搅拌筒3时,升降机构1驱动搅拌筒3上升,以使得需要组对的筒节与内撑机构2对应;然后内撑机构2上的内撑单元沿径向向外顶撑搅拌筒3组对的筒节位置处,从而多个内撑单元沿周向间隔布置形成了圆弧形或近似圆弧形的内撑力,对组对的筒节位置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组对时筒节的移动而造成一定的组对偏移误差。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1驱动搅拌筒3的升降,能够满足不同高度的筒体组对需求;并且位于搅拌筒3内的周向布置的内撑单元的径向位置可以随意调节,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直径大小的筒体组对要求,实现了组对工装的柔性化,大幅的减少了工装数量,提高了组对工装的通用性。如图1中的实施例为后锥段筒体组对示意图,其他采用同样原理的后锥中筒、前锥球冠、前锥中筒等组对方案也属于该方案替代方案,都受该专利方案保护。
如图2、图5以及图7所示,内撑机构2包括对接平台24,内撑单元设置在对接平台24的外周沿部并包括沿径向布置的内撑件21和径向驱动内撑件21的径向驱动组件22。升降机构1能够驱动筒节连接处上升至能够与对接平台24上的内撑件接触的位置,便于实现内撑。当升降机构1驱动搅拌筒3的待组对的筒节到达与对接平台24齐平的位置时,径向驱动组件22驱动内撑件21沿径向向外伸出对接平台24以顶撑到搅拌筒3的内周壁,多个内撑件21在搅拌筒3的内周壁形成圆弧形的内撑力,以防止筒节组对时的偏移;组对完成后,径向驱动组件22驱动内撑件21缩回至对接平台24内,从而内撑件21脱离搅拌筒3的内周壁,然后升降机构1继续驱动搅拌筒3上升,以开始下一筒节的组对。其中,内撑件21的数量和径向驱动组件2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布置。其他采取类似对接平台24上的内撑变径装置的变径形式也属于该方案替代方案,都受该专利方案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升降机构1包括用于承托搅拌筒3的托盘11和用于驱动托盘11升降的轴向驱动组件,托盘11的外径大于搅拌筒3的外径,轴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托盘11相对对接平台24轴向移动。将搅拌筒3放置于托盘11上,可以保证搅拌筒3在升降和组对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当轴向驱动组件驱动托盘11沿轴向上下移动时,托盘11带动搅拌筒3沿轴向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托盘1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环形卡条112,环形卡条112上开设有用于与搅拌筒3的底部卡接的卡槽113。将搅拌筒3的底部卡接在卡槽113中,加强托盘11对搅拌筒3的承托稳固性,这样托盘11在带动搅拌筒3升降的过程中搅拌筒3不会晃动,以保证组对的精准性。其中,环形卡槽113的弧度与对应的搅拌筒3的底部圆周弧度一致,以实现搅拌筒3的底部与卡槽113之间更好的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升降机构1还包括固定座12,固定座12上设置有立柱13,立柱13上设置有滑轨14,滑轨14沿搅拌筒3的轴向延伸,托盘11滑设于滑轨14上,轴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托盘11沿滑轨14的延伸方向滑动。该实施例中的托盘11通过滚珠丝杠传动实现升降,其他通过齿轮传动、气缸和液压缸驱动实现升降的方案都属于本方案的替代方案,都受本专利方案保护。
如图2和图3所示,搅拌筒组对工装还包括支撑对接平台24的支撑柱241,托盘11开设有中心孔111,支撑柱241穿过中心孔111固定于固定座12上。支撑柱241不仅起到支撑对接平台24的作用,在组装该搅拌筒组对工装时,支撑柱241还起到轴向导向的作用,以便对接平台24和托盘11轴心一致。并且,在轴向驱动组件驱动托盘11上升或下降时,对接平台24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对接平台24为圆盘形结构,对接平台24与托盘11轴向同心间隔布置,且对接平台24位于托盘11的上方。托盘11的中心线、对接平台24的中心线以及托盘1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从而可以保证托盘11和对接平台24在相对运动时始终处于搅拌筒3的中心线上,这样对接平台24上的内撑件21向外伸出形成的内撑力更加接近圆形,对搅拌筒3的内周壁的内撑力更加均匀,防止因内撑力偏移而导致对搅拌筒3的筒节组对时造成偏移。
如图9所示,内撑件21包括固定块和压紧块214,固定块的一侧与径向驱动组件22连接,固定块背离径向驱动组件22的一侧开设有供压紧块214进出的容纳腔213,压紧块214的一侧用于与搅拌筒3的内壁接触,另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25与容纳腔213内壁连接,在实现对搅拌筒3内撑过程中,压紧块214首先与搅拌筒3的内壁接触,在径向驱动组件22的驱动作用下,压紧块214在受到挤压的情况下进入容纳腔213,由此可起到缓冲作用。当组对结束以后,第一弹性件25用于为压紧块214提供回复力,以使压紧块214回复原位。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压紧块214上设有连接杆218,连接杆218的一端自压紧块214的外周穿出,用于与搅拌筒3的内壁接触,连接杆21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23与压紧块214的内壁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在实现内撑作用的过程中,搅拌筒3的内壁首先与连接杆218接触,在径向驱动组件22的驱动下,连接杆218推动压紧块214的内壁进入容纳腔213,由此也可实现缓冲作用。进一步地,容纳腔213的底部还设置有齿条215,容纳腔213内还设置有棘轮块217,压紧块214内开设有腔体,压紧块214的腔体内设置有锁紧块216,锁紧块216设于连接杆218和第二弹性件23之间,且锁紧块216用于与棘轮块217接触,棘轮块217与压紧块214转动连接且用于与齿条215卡接,在实现对搅拌筒3的内壁内撑过程中,连接杆218受到搅拌筒3内壁的挤压带动压紧块214进入容纳腔213,压紧块214带动棘轮块217在容纳腔213内移动;当压紧块214运动至如图11所示的位置也即与搅拌筒3的内壁抵接的位置时,锁紧块216在连接杆218的推动作用下推动棘轮块217转动至于齿条215卡接的位置,由此实现对连接杆218运动的限位,此时压紧块214不再移动,并始终保持对搅拌筒3筒体的内周壁的顶撑。本实施例中的棘轮块217呈三角形结构,其中一个角与压紧块214铰接,另一个角处于齿条215的轮齿位置,当一个角绕铰接处旋转时,另一角会与轮齿啮合或脱离。
如下分别对棘轮块217和齿条215锁紧和解锁的两个过程进行说明:
一、如图10所示,当压紧块214没有接触到搅拌筒3的内壁而处于自由状态时,由于压紧块214和径向驱动组件22组成一个连接整体处于自由状态,此时连接杆218也未受到搅拌筒3的筒体挤压,第二弹性件23处于自由状态,因此连接杆218处于自由状态;由于压紧块214对应连接杆218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因此连接杆218可伸出压紧块214的外侧,锁紧块216位于棘轮块217的靠近搅拌筒3的一侧,棘轮块217受重心偏离影响,自然垂落,整个锁紧块216可以在压紧块214的腔体内沿压紧块214的长度方向自由调整。
二、如图11所示,当径向驱动组件22驱动压紧块214向外伸出对接平台24并接触到搅拌筒3的筒体而处于压紧状态时,连接杆218缩回至压紧块214的中空腔体内,同时连接杆218的一端受到搅拌筒3的筒体的挤压,连接杆218的另一端推动锁紧块216至压紧块214的腔体靠近搅拌筒3的一端;并且,锁紧块216推动棘轮块217的一端移动,以使棘轮块217导正为水平状态,棘轮块217远离锁紧块216的一端与齿条215上的轮齿啮合,从而触发棘轮块217处于自锁状态,这样压紧块214不能再自由运动,整个内撑件21装置受到搅拌筒3筒节反向作用力,以保证内撑件21对搅拌筒3筒节持续施加顶撑作用力,保证了对搅拌筒3筒节的顶撑作用力的持续性。其中,第一弹性件25和第二弹性件23都可以为弹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径向驱动组件22包括设置于对接平台24上的驱动气缸224,驱动气缸224的活塞杆用于驱动压紧块214从对接平台24上伸出或缩回。该实施例中采用多个驱动气缸224将内撑件21推出的形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多个连杆机构、滑块机构以及变径伸缩机构来代替驱动气缸224的活塞杆将内撑件21推出的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径向驱动组件22包括设置于对接平台24上的升降杆221、设置于升降杆221外周的推杆222以及铰接于推杆222远离升降杆221的一端的滑块223,升降杆221的轴向运动用于驱动推杆222沿径向伸缩,以带动滑块223沿径向推动压紧块214。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内撑件21为多个具有不同弧度的弧形段首尾依次连接组成的变径块,径向驱动组件22用于驱动内撑件21旋转,以使旋转后的内撑件21位于最外侧的弧形段沿径向顶撑搅拌筒3的内周壁。由于内撑件21具有多个不同弧度的弧形段,当搅拌筒3的筒节直径变化时,径向驱动组件22驱动内撑件21旋转,以使得相应的弧形段位于最外侧,从而最外侧的多个弧形段形成与搅拌筒3的内周壁抵接的圆周,这种方式的内撑件21能够实现不同直径的搅拌筒3筒节的变化。
在该实施例中,径向驱动组件22包括设置于内撑件21的底部的链轮225和用于驱动链轮225旋转的驱动件,链轮225和内撑件21同轴设置。其中,驱动件可以为驱动电机或者其他能够驱动链轮225旋转的驱动件。由于链轮225和内撑件21同轴设置,当链轮225旋转时能够同时带动内撑件21旋转,对于不同直径的筒节位置,将内撑件21的相应弧度的弧形段旋转至最外侧,以使得该弧形段与搅拌筒3的内周壁顶撑。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径向驱动组件22也可以为其他能够驱动内撑件21旋转的驱动组件,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只要是能够驱动内撑件21旋转的驱动组件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以上三个实施例通过采用不同的径向驱动组件22驱动内撑件21用于顶撑搅拌筒3的筒节,并且内撑件21可以根据搅拌筒3的筒体直径大小来实现柔性自适应变径,从而能够适应搅拌筒3的不同直径变化,提高了组对工装的通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搅拌筒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组对工装包括:
升降机构(1),用于支撑搅拌筒(3)并驱动所述搅拌筒(3)沿轴向升降移动;
内撑机构(2),位于所述搅拌筒(3)内并包括沿所述搅拌筒(3)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径向位置可调的内撑单元,所述内撑单元用于沿所述搅拌筒(3)的径向向外顶撑所述搅拌筒(3)的内周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筒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机构包括对接平台(24),所述内撑单元设置在所述对接平台(24)的外周沿部并包括沿径向布置的内撑件(21)和径向驱动所述内撑件(21)的径向驱动组件(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筒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用于承托所述搅拌筒(3)的托盘(11)和用于驱动所述托盘(11)升降的轴向驱动组件,所述托盘(11)的外径大于所述搅拌筒(3)的外径,所述轴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托盘(11)相对所述内撑机构(2)轴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筒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1)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卡条,所述环形卡条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搅拌筒(3)的底部卡接的卡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筒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还包括固定座(12)和滑轨(14),所述滑轨(14)设于所述固定座(12)上且所述滑轨(14)沿所述搅拌筒(3)的轴向延伸,所述托盘(11)滑设于所述滑轨(14)上,所述轴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托盘(11)沿所述滑轨(14)的延伸方向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拌筒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组对工装还包括支撑所述对接平台(24)的支撑柱(241),所述托盘(11)开设有中心孔(111),所述支撑柱(241)穿过所述中心孔(111)固定于所述固定座(12)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筒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平台(24)为圆盘形结构,所述对接平台(24)与所述托盘(11)轴向同心间隔布置。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筒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件(21)包括固定块和压紧块(214),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与所述径向驱动组件(22)连接,所述固定块背离所述径向驱动组件(22)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压紧块(214)进出的容纳腔(213),所述压紧块(214)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搅拌筒(3)的内壁接触,所述压紧块(21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25)与所述容纳腔(213)的内壁连接,所述径向驱动组件(22)用于沿径向推动所述固定块从所述对接平台(24)伸出或缩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搅拌筒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214)上设置有连接杆(218),所述连接杆(218)的一端自所述压紧块(214)的外周穿出并用于与所述搅拌筒(3)的内壁接触,所述连接杆(21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23)与所述压紧块(214)的内壁连接,所述容纳腔(213)的底部设置有齿条(215),所述容纳腔(213)内还设置有棘轮块(217),所述压紧块(214)内开设有腔体,所述压紧块(214)的腔体内设置有锁紧块(216),所述锁紧块(216)设于所述连接杆(218)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3)之间并用于与所述棘轮块(217)接触,所述棘轮块(217)与所述压紧块(214)转动连接并用于与所述齿条(215)卡接,所述连接杆(218)的移动用于带动所述锁紧块(216)推动所述棘轮块(217)与所述齿条(215)锁紧或解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搅拌筒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驱动组件(22)包括设置于所述对接平台(24)上的升降杆(221)、设置于所述升降杆(221)外周的推杆(222)以及铰接于所述推杆(222)远离所述升降杆(221)的一端的滑块(223),所述升降杆(221)的轴向运动用于驱动所述推杆(222)沿径向伸缩,以带动所述滑块(223)沿径向推动所述压紧块(214)。
11.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筒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件(21)为多个具有不同弧度的弧形段首尾依次连接组成的变径块,所述径向驱动组件(22)用于驱动所述内撑件(21)旋转,以使旋转后的所述内撑件(21)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弧形段沿径向顶撑所述搅拌筒的内周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搅拌筒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驱动组件(22)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撑件(21)的底部的链轮(225)和用于驱动所述链轮(225)旋转的驱动件,所述链轮(225)和所述内撑件(21)同轴设置。
CN202121528205.9U 2021-07-06 2021-07-06 搅拌筒组对工装 Active CN215316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8205.9U CN215316789U (zh) 2021-07-06 2021-07-06 搅拌筒组对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8205.9U CN215316789U (zh) 2021-07-06 2021-07-06 搅拌筒组对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16789U true CN215316789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65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28205.9U Active CN215316789U (zh) 2021-07-06 2021-07-06 搅拌筒组对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167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2652B (zh) 一种旋转锁紧的快速对接装置
CN113579669A (zh) 搅拌筒组对工装
CN116275803B (zh) 一种燃气轮机火焰筒装配焊接用定位夹紧装置
CN215316789U (zh) 搅拌筒组对工装
US10449741B2 (en) Rigid core mold removal device and tir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14770092B (zh)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三球销自动加工装置
CN110449602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转轴专用车床
CN210450660U (zh) 一种胀管固定底座
CN211082730U (zh) 一种线性传动总成及其应用的升降桌腿
CN220945038U (zh) 一种圆柱筒体加工定位装置
US20110114420A1 (en) Multiple height locking lift adapter for a vehicle lift
CN117283056B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中心孔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
JP4753551B2 (ja) 未加硫タイヤの一時保管装置
CN113084218A (zh) 一种塔机转台生产加工用定位工装及其实现方法
CN112318911A (zh) 无缝成型鼓
CN21328931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拆解装置
CN110848352A (zh) 一种线性传动总成及其应用的升降桌腿
CN111922506B (zh) 薄壁回转体撑紧装置
CN216635490U (zh) 成型鼓
CN220945051U (zh) 一种零件翻面装置
CN219338678U (zh) 反包鼓
CN218565121U (zh) 一种液氯汽化器
CN104918777A (zh) 胎圈成形设备和成形方法
CN113594665B (zh) 一种可折叠收纳的雷达天线阵面组件
CN219802113U (zh) 一种定子夹持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