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5144U - 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15144U CN215315144U CN202121471176.7U CN202121471176U CN215315144U CN 215315144 U CN215315144 U CN 215315144U CN 202121471176 U CN202121471176 U CN 202121471176U CN 215315144 U CN215315144 U CN 2153151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oil cylinder
- flanging
- oil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包括支撑组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电液控制系统4个部分;其中支撑组件包括上板和立柱;其中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油缸、上模、上折边模油缸和上折边模,在上模上转动安装上折边模及上折边模油缸;其中下模组件包括侧模、下后模、侧孔油缸、下折边油缸、下折边模、后定型打孔油缸、后定型模和定位销;其中电液控制系统包括电控芯片、功率继电器和电磁换向阀。本实用新型通过微电脑模块输出顺序控制电流,控制对应的电磁换向阀动作,进而控制高压液流进出对应的工作油缸,依次完成工件的冲压折弯、卷边定型和打孔作业,全部的加工过程在同一工作台上完成,一台机器完成多台的加工步骤,解决了占地空间和购机成本的问题,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合格率,降低了加工噪音,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的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顺序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的加工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已有的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虽能完成板材的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加工,但是各个加工过程分别在不同的机器,不同的工作台上流水线完成,工件转移依靠机械手或输送带完成。不但完成整套工作流程所需机器设备数量多,所占空间大,而且因工件的转移放置和脱模过程需要时间间隔,所以工作效率低下,噪音叠加导致工人工作环境恶劣。更为甚者,多个工作过程中安放工件半成品过程中会出现位置的偏差,导致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合格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通过微电脑模块输出顺序控制电流,控制对应的电磁换向阀动作,进而控制高压液流进出对应的工作油缸,依次完成工件的冲压折弯、卷边定型和打孔作业,全部的加工过程在同一工作台上完成,一台机器完成多台的加工步骤,节省占地空间,节约购机成本,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合格率,降低了加工噪音,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包括支撑组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电液控制系统4个部分;其中支撑组件包括上板和立柱;其中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油缸、上模、上折边模油缸和上折边模,在上模上转动安装上折边模及上折边模油缸;其中下模组件包括侧模、下后模、侧孔油缸、下折边油缸、下折边模、后定型打孔油缸、后定型模和定位销;其中电液控制系统包括电控芯片、功率继电器和电磁换向阀。
上板是板状结构,是上模油缸的支撑部件,上板中部和靠边位置各有一孔,上模油缸的活塞杆从上向下穿过上板中部孔,上模油缸的腔体与上板固定连接,上模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上模上底面,上模油缸穿入孔旁还有上模定向轴穿出孔,上模定向轴穿出孔的孔中安装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的外侧面与上板固定连接,直线轴承的内腔与上模定向轴滑动连接或通过滚珠滚动连接,上模定向轴与上模油缸轴心线平行,上模定向轴下端与上模的底的上面固定连接。
上模是方形柱体、椎体或台体形状的盒式结构,其内部底面的中部与上模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其内底部还固定连接上模定向轴,上模的上底面与后侧面相交的后上棱附近处转动安装有上折边模,上折边模是板状结构,上折边模与上模转动连接,其转轴与上底和后侧面平行且等距。上模的上部还安装有上折边模油缸,上折边模油缸的缸体通过转轴与上折边模转动连接,上折边模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转轴与上折边模转动连接。上模左右两侧及后侧面还开有上模孔,上模孔是用于侧孔油缸推动其活塞杆,穿过下模孔后,给工件侧面打孔的孔状,最后侧孔油缸活塞杆穿过工件侧面后,末端推动废屑排屑的孔形装置,便于侧孔油缸顺利完成打孔作业。
立柱是上板的竖直支撑部件,上端与上板固定连接,下端与下模固定连接。
下模是撮箕型结构,包括左右侧模和下后模,其撮箕型结构是在下模左右和后部向上固定连接有左右侧模和下后模构成的,所述的撮箕型结构或者是上下等大,或者是下小上大的结构。左右侧模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左右侧孔油缸,侧孔油缸的油腔缸体与侧模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侧模中部对应侧孔油缸中心轴的位置开有垂直于侧模竖直面的下模孔,下模孔是用于侧模油缸活塞杆向工件侧面打孔时穿入侧模内部而对工件进行打孔的孔状结构。下后模比左右侧模矮,下后模的后部固定安装后定型打孔油缸的缸体,其活塞杆指向前方,下后模板上无需开后模孔,后侧面上部的定型是通过与后定型打孔油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后定型模的推顶实现的,后定型模是与后定型打孔油缸活塞杆固定的、平行于下后模的板材结构,后定型模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柱状或针状打孔针。下模的后部左右两侧还安装有下折边模,下折边模分为左下折边模和右下折边模,下折边模是用于对工件后部左右两个角的卷边的部件,其结构是两块板成直角固定连接,下折边模通过转轴与下模转动连接,下折边模同时与下折边油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下折边油缸的缸体通过转轴与下模转动连接。定位销是,在下模上,侧模外和下后模后部各固定连接一块向上的板,板的上部开有垂直于板面的孔,孔中插入螺杆,螺杆上、板的两侧各套有一螺帽,两螺杆指向下模内部的一端各固定连接有一直板作为定位销,通过旋进或旋出螺帽,以调节和锁死定位销的位置。工件进入下模上部后,将一侧边和后边贴紧横向定位销和纵向定位销,从而固定工件进入下模后左右两侧及后侧边缘到达的位置。
电液控制系统包括电控芯片、功率继电器和电磁换向阀,其中电控芯片依照预设的指令按时间顺序输出一定时长的脉冲控制电信号,推动对应的功率继电器吸合,使电流通过电磁换向阀线圈,拉动电磁换向阀的阀芯移动,使泵站流来的液流正向或反向流进或流出对应的油缸或封闭对应的油路,达到对应的油缸活塞杆伸压加工工件,或回缩原位,或封闭油路以保持一定的工作时间和压力。
液压与机械连接结构是:液压泵站输出的液压油,通过五通接头,将液压油一分为四,五通接头中的一个油口与高压泵站出油口连通连接,五通接头中的另外四个出油口各通过管道与对应的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P连通连接,各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O通过另一个五通接头和管道连通连接汇合后,最后与油箱连通连接,电磁换向阀的另两个油口A和B与对应的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连接,A口供油时B口回油,或者反向为B口供油时A口回油,电磁换向阀供油口与回油口分别与对应的工作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管道连通连接。即:其中上模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第一个电磁换向阀的油口A和B连通连接;左右侧孔油缸和后定型打孔油缸三个油缸中的三个进油口和三个出油口各通过一个四通接头并联合并,合并后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第二个电磁换向阀的A和B口连通连接;左右两个下折边油缸中的两个进油口和两个出油口,各通过一个三通接头并联合并,合并后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第三个电磁换向阀的A和B口连通连接;两个上折边模油缸中的两个进油口和两个出油口,各通过三通接头并联合并后,分别与第四个电磁换向阀的A口和B口连通连接。上述所说的通过多通接头并联合并,是将几个油缸的相同作用并同时动作的油缸的进油口连通合并,汇合成一个总的进油口后与电磁换向阀的A口或B口连通连接,同时通过多通接头将几个相同作用并同时动作的油缸的出油口连通合并成一个总的出油口后,再与电磁换向阀的B口或A口连通连接。上述的第一至第四电磁换向阀并非物理位置上的物件,而是时间动作顺序排序的器件。所述的A口、B口、O口和P口因不同厂家的规定或用其它字母代替。
其工作原理是:初始状态为各油缸都处于最短位置状态,即各油缸的活塞杆处于缩进油缸内部的状态。然后人工或机械手在下模上放入和安放加工工件,工件横向和竖向边顶在对应的定位销处,启动开关,于是电控芯片根据预设的时间间隔和顺序指令,顺序输出方波脉冲电控信号,吸合对应的功率继电器闭合一定时间,电流通过功率继电器的触片后,驱动对应的电磁换向阀阀芯移动向该端移动,使对应的油路导通,使液流进入对应的油缸油口,同时将该油缸的另侧连通油箱,推动对应油缸活塞伸长或缩短并维持一定的时长,完成对应工件加工工序后缩回原位,等待下一次工作循环。
工作过程是:工件板材后侧边左右两侧各剪掉一个三角形,便于工件后侧与左右两侧的弯曲和折叠。将工件放入下模上方并使工件侧边靠紧横向定位销和纵向定位销。启动加工程序。
1.上模油缸活塞杆向下伸出,上模向下冲压,在下模的左侧模、右侧模和下后模与上模的共同作用下,使工件左右和后部向上向内折弯,并保持到加工结束。
2.左右侧孔油缸和后定型打孔油缸活塞杆伸出,对已向上折弯的工件半成品的左右两侧面和后侧面打孔作业,同时后定型模也向前将后侧面上部顶到位,然后左右侧孔油缸和后定型打孔油缸活塞杆缩回原位。
3.左下折边油缸和右下折边油缸活塞杆伸出,推动左下折边模和右下折边模向内顶动工件半成品的后侧左右两角,使被剪切三角形的外侧两边长出下后模的部分向内向前顶,将后侧面左右两角重叠包紧,然后其活塞杆缩短回复原位。
4.上折边模油缸活塞杆伸长,推动上折边模向后向下顶压工件后侧面高出下模的部分向后向下弯折并包紧后侧面左右两角,将前一工序下折边模所折弯的部分包紧,使后侧面左右两角更加坚实稳定。然后上折边模油缸活塞杆缩回原位。
5.上模油缸活塞杆缩短,上模提起,松开并取出成品。
上模压紧工件到位后,上下模侧面孔的中心线重合,对应的打孔针同时穿过上下模中对应的侧孔。
上述的各油缸活塞杆回复到原位,指的是各油缸活塞杆缩入油腔,油缸长度处于较短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区别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整体结构图。
图2:内部结构图。
图3:上下模结构图。
图4:下模俯视图。
图5:工件及成品图。
图6:控制系统原理图。
其中:1-上板、2-上模油缸、3-上模、4-立柱、5-下模、6-电液控制系统、7-工件、8-成品。21-上模油缸活塞杆、31-上模定向轴、32-直线轴承、33-上模孔、34-上折边模油缸、35-上折边油缸转轴、36-上折边模转轴、37-上折边模、50-侧模、51-侧孔油缸、52-下模孔、53-下后模、54-下折边油缸转轴、55-下折边油缸、56-下折边模、57-后定型打孔油缸、58-后定型打孔定向轴、59-定位销、61-电控芯片、62-功率继电器、63-电磁换向阀。501-左侧膜、502-右侧模、511-左侧孔油缸、512-右侧孔油缸、521-左下模孔、522-右下模孔、541-左下折边油缸转轴、542-右下折边油缸转轴、551-左下折边油缸、552-右下折边油缸、561-左下折边模、562-左下折边模转轴、563-右下折边模、564-右下折边模转轴、571-后定型模、572-后打孔针、591-横向定位销、592-纵向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参照图1,包括上板1、上模油缸2、上模3、立柱4、下模5和电液控制系统6这六个部分组成。
进一步,参照图1和2,上板1是板状结构,中部开有垂直与板面的孔,上模油缸2的缸体在上板1的中部孔处固定连接,上模油缸活塞杆21向下穿过上板1中部的孔后,末端与上模3固定连接,上板1的靠边另开有上模定向轴孔,上模定向轴孔中嵌有直线轴承32,或者取消直线轴承32,上模定向轴31直接在孔中与上板1滑动连接,或者上模油缸2做成方形活塞杆而取消上模定向轴31和直线轴承32,上模定向轴31的下端与上模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模3是方形盒状结构或上宽下窄的倒台型结构,空腔部分的盒或台的下底与上模油缸活塞杆21和上模定向轴31固定连接,上模3的左右侧面和后侧面各钻有一通孔,为对应的侧孔油缸51和后定型打孔油缸57的活塞杆打孔穿过工件侧面后留出通路,并将打孔所产生的废粒收入上模空腔中。当上模3和下模5的共同作用下,将工件7的左右和后部向上折弯压实后,侧孔油缸51和后定型打孔油缸57的活塞杆对工件7的左右和后侧面打孔作业,所述的上模3的左右侧和后侧的孔,或者开成竖向槽,避免加工不同厚度的板材工件7时,这些孔与下模5上的下模孔52不同轴造成部件损坏和打孔失败。上模孔33是通孔,或者上模孔33钻成盲孔,且在孔中安装弹簧,在每次打孔结束,侧孔油缸的活塞杆缩回后,弹簧将打孔产生的废料粒顶出上模口33。上模3上部后方的横棱附近处还转动连接上折边模37,上折边模37与上模3转动连接。上折边模油缸34的缸体通过上折边油缸转轴35与上模3的前部转动连接,上折边模油缸34的活塞杆与上折边模37转动连接。所述的上折边模油缸34或者是两个油缸对称排布于上模油缸活塞杆21的左右两侧,或者上折边油缸34是独一个较短的油缸,其缸体转动连接在上模油缸活塞杆21的后部,其活塞杆转动连接在上折边模37的中部。
参照图1-4,下模是一个撮箕形结构,下模5包括的部件较多,包括有侧模50、侧孔油缸51、下模孔52、下后模53、下折边油缸55、下折边模56、后定型打孔油缸57、后定型模571、后打孔针572、后定型打孔定向轴58、定位销59以及下折边油缸转轴54。其中侧模50包括左侧模501和右侧模502,左侧模501和右侧模502对称分布于下模5的左右两侧,成竖直板状或从下往上稍向外侧倾斜。下后模53或者垂直于下模底部,或者从下往上稍向后倾斜。其中下模孔52包括左下模孔521和右下模孔522,侧孔油缸51包括左侧孔油缸511和右侧孔油缸512,左下模孔521和右下模孔522分别是左侧孔油缸511和右侧孔油缸512的活塞杆伸进左侧模501和右侧模502的通道,便于对工件7冲压弯折后的左右两侧面进行打孔作业。其中的下折边模56分为左下折边模561和右下折边模563,左下折边模561和右下折边模563分别通过左下折边模转轴562和右下折边模转轴564与下模5转动连接,或者通过滑块与滑槽或滑轨滑动连接。下折边油缸55分为左下折边油缸551和右下折边油缸552,其中左下折边油缸551的缸体通过左下折边油缸转轴541与下模5转动连接,同时左下折边油缸551的活塞杆与左下折边模561转动连接,右下折边油缸552的缸体通过右下折边油缸转轴542与下模5转动连接,同时右下折边油缸552的活塞杆与右下折边模563转动连接,或者当下折边模56与下模5滑动连接时,下折边油缸55的活塞杆与对应的下折边模56转动或固定连接。为了便于打孔作业,所述的侧孔油缸51的活塞杆端部或打磨成锥形,或者在较短的活塞杆端部焊接锥形打孔针。所述的左下模孔521和/或右下模孔522是柱形通孔,或者是锥形通孔,或者是槽状结构。
所述的后定型模571比侧模50矮,目的是最后一道工序要对工件7上口后部折边,将工件7后侧向后向下包裹,将左右两侧后部向内折而产生的三角形进行包裹定型,即对工件7加工初被剪切掉三角形缺口后的外侧,被下折边模56向工件7后侧面挤压后产生的实体三角形的上边缘包裹,使成品特别是成品的侧面左右两角更加稳固扎实而耐用。后定型打孔定向轴58是与上定向轴31一样的结构和作用,即后定型打孔定向轴58与后定型模571固定连接,与下模5滑动连接或通过直线轴承连接,是防止后定型模发生旋转,即起到后定型模只能平移,不能旋转的作用。或者将后打孔针572换为左右两个打孔铆钉枪或气钉枪,分别安装在后侧左右两边,即工件7后侧三角形对应的位置,打孔的同时给工件后侧两边上铆钉,此情况或者将下后模53的高度做得较高,上折边模37只将成品后侧板向后折弯90度作为抽屉的拉手。此种情况或者省略上折边模37和上折边油缸34及相关的部件,使设备更加精简优化。或者不省略上折边模37和上折边油缸34及相关的部件,而是将上折边模中部远离其转轴的地方割去与下后模53重叠部分的形状,让出下后模的位置。
所述的对工件7左右两侧和后侧打孔是为了给成品左右侧和后侧安装把手或提手,同时将前侧面敞开,目的是做撮箕类的容器方便抓取和倾倒所盛之物。或者取消后打孔针572,将工件7做成左右双手抬的结构。或者将左右两侧的侧模50和侧孔油缸做成与下后模53一样的结构,即高度低一些,同时将侧模减少的部分平行固定连接在侧孔油缸51的活塞杆上。或者将下模5和上模3的前方增加与后方对称的设备,即:将下后模53、后定型模571、后后定型打孔油缸57、左下折边油缸551、左下折边模561、右下折边油缸552、右下折边模563以及相关的附属部件对称到下模5的前面,同时工件前部的边也剪切与后部一样的两个对称三角形缺口,以便加工盒状或箱体结构的容器物品。
参照图5,对工件7的左右侧面和后侧面打孔,目的是进一步在三孔处安装三根钢筋并向上往中间位置合并为一根单手提起所盛物品的提手,便于提手的稳定牢固。参照图1-4,或者将左右两侧的侧孔油缸51活塞杆末端做成平行的双针结构,同时上模3和下模5的左右两侧的对应位置都开双孔,便于进一步在同侧的一对双孔位置安装一个双手抬放物品的把手,用两只手协调抬放物品。
参照图1-4,下模上还安装有横向定位销591和纵向定位销592,便于工件7放在下模上后,将工件边缘与横向定位销591和纵向定位销592靠紧,便于精准放置工件7。所述的横向定位销591和纵向定位销592或者是在螺杆端部固定连接一竖向的挡板,通过螺帽调节挡板相对于侧模和下后模的相对位置而控制工件7在下模5上的初始放置位置;或者是电子或光电传感器以控制机械手的横向或纵向移动距离。
参照图1和2,上板1与下模5之间通过立柱4固定连接,立柱4是起支撑上板、上模和固定上板1与下模5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柱状结构。
或者左、右侧的侧孔油缸51和/或后定型打孔油缸57固定安放在上模3内部空腔内,活塞杆从上模孔33向外安置;或者下折边模56和下折边油缸55转动安装在上模3的上面,并随上模3一起上下移动,并将其两油口与电磁换向阀63的连接油口调换,使用活塞杆的内拉过程进行折边工作;或者上下模位置调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包含的技术范围。
所述的固定连接,或者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或者是通过螺杆螺帽固定连接,或者是焊接固定连接,或者是通过卡扣或销槽固定或动连接,只要工作时相关部分不转动,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连接。
参照图6,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6包括电控芯片61、功率继电器62和电磁换向阀63以及电源、泵站和附属连接管道、连接导线,电控芯片61是具有顺序输出脉冲信号的电子元器件,各输出脚与对应的功率继电器62的驱动线圈的一端电连接,功率继电器62驱动线圈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电控芯片61输出信号的各脚或者直接与驱动功率继电器62的线圈电连接,或者中间接功率放大电路,经放大电路进行电流电压放大后控制功率继电器62的吸合与断开,或者所述的功率继电器换成驱动电路,直接驱动电磁换向阀63工作。所述的电磁换向阀63是控制液流正向和反向流向对应的油缸或/和截止液流的液压元器件,即当电控芯片61的某输出脚输出脉冲信号,使功率继电器62吸合,电流经功率继电器62的触点后流向电磁换向阀63的对应线圈,高压泵站通过管道和多通接头与各电磁换向阀63的进油口P连通连接,液流经过电磁换向阀63的控制阀芯后,再从供油口经管道与各油缸的活塞杆同侧或活塞杆异侧的油口连通连接,然后活塞杆异侧或活塞杆同侧油口经管道与电磁换向阀63的回油口连通连接,电磁换向阀63的出油口O与油箱连通连接。
Claims (1)
1.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包括支撑组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电液控制系统4个部分,其特征是: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油缸(2)、上模(3)、上模孔(33)、上折边模油缸(34)和上折边模(37),其中上模(3)左右两侧和后侧面上有上模孔(33),上模(3)上转动安装上折边模(37)及上折边模油缸(34);其中下模组件包括有侧模(50)、侧孔油缸(51)、下模孔(52)、下后模(53)、下折边油缸(55)、下折边模(56)、后定型打孔油缸(57)、后定型模(571)、后打孔针(572)、后定型打孔定向轴(58)、定位销(59)以及下折边油缸转轴(54);在下模(5)的侧模(50)上安装有侧孔油缸(51),在下模(5)的后部,固定安装后定型打孔油缸(57)的缸体,其活塞杆指向前方,后定型打孔油缸(57)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平行于下后模(53)的后定型模(571),后定型模(571)上固定连接后打孔针(572);在下模(5)的左右侧模(50)上钻有下模孔(52),在下模(5)的后部左右两角安装下折边模(56)和下折边油缸(55);其中支撑组件包括上板(1)和立柱(4);上板(1)是板状结构,上板中部和靠边开有两个垂直与板面的孔;立柱(4)是柱形结构,上端与上板(1)固定连接,下端与下模(5)固定连接;其中上模组件:上模油缸(2)的缸体在上板(1)的中部孔处与上板固定连接,上模油缸活塞杆(21)向下穿过上板(1)中部的孔后,末端与上模(3)固定连接,上模定向轴(31)的下端与上模(3)固定连接,上板(1)的靠边的上模定向轴孔中嵌有直线轴承(32),上模定向轴(31)穿在直线轴承(32)内,或者取消直线轴承(32),上模定向轴(31)直接在孔中与上板(1)滑动连接,或者上模油缸(2)做成方形活塞杆而取消上模定向轴(31)和直线轴承(32);上模(3)是方形盒状结构或上宽下窄的倒台型结构,空腔部分的盒或台的下底与上模油缸活塞杆(21)和上模定向轴(31)固定连接,上模(3)的左右侧面和后侧面各钻有一通孔即上模孔(33);上模(3)的左右侧和后侧的上模孔(33),或者开成竖向槽;上模孔(33)是通孔,或者上模孔(33)钻成盲孔,且在孔中安装弹簧;上模(3)上部后方的横棱附近处还转动连接上折边模(37),上折边模(37)是板状结构,上折边模(37)与上模(3)转动连接;上折边模油缸(34)的缸体通过上折边油缸转轴(35)与上模(3)的前部转动连接,上折边模油缸(34)的活塞杆与上折边模(37)转动连接;上折边模油缸(34)或者两个油缸对称排布于上模油缸活塞杆(21)的左右两侧,或者上折边油缸(34)是独一个较短的油缸,其缸体转动连接在上模油缸活塞杆(21)的后部,其活塞杆转动连接在上折边模(37)的中部;下模(5)是一个撮箕形结构,其撮箕型结构是在下模(5)的左右和后部向上固定连接有左右侧模(50)和下后模(53)构成的;侧模(50)的左右外侧面固定连接有侧孔油缸(51),侧孔油缸(51)的缸体与侧模(50)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侧模(50)的中部,对应侧孔油缸(51)中心轴的位置开有垂直于侧模(50)竖直面的下模孔(52);其中侧模(50)包括左侧模(501)和右侧模(502),左侧模(501)和右侧模(502)对称分布于下模(5)的左右两侧,成竖直板状或从下往上稍向外侧倾斜;下后模(53)或者垂直于下模(5)的底部,或者从下往上稍向后倾斜;即构成撮箕型结构或者是上下等大,或者是下小上大的结构;其中下模孔(52)包括左下模孔(521)和右下模孔(522),侧孔油缸(51)包括左侧孔油缸(511)和右侧孔油缸(512),下折边模(56)分为左下折边模(561)和右下折边模(563),左下折边模(561)和右下折边模(563)分别通过左下折边模转轴(562)和右下折边模转轴(564)与下模(5)转动连接,或者通过滑块与滑槽或滑轨滑动连接;下折边油缸(55)分为左下折边油缸(551)和右下折边油缸(552),其中左下折边油缸(551)的缸体通过左下折边油缸转轴(541)与下模(5)转动连接,同时左下折边油缸(551)的活塞杆与左下折边模(561)转动连接,右下折边油缸(552)的缸体通过右下折边油缸转轴(542)与下模(5)转动连接,同时右下折边油缸(552)的活塞杆与右下折边模(563)转动连接;或者当下折边模(56)与下模(5)滑动连接时,下折边油缸(55)的活塞杆与对应的下折边模(56)转动或固定连接;侧孔油缸(51)的活塞杆端部或打磨成锥形,或者在较短的活塞杆端部焊接锥形打孔针;所述的左下模孔(521)和/或右下模孔(522)是柱形通孔,或者是锥形通孔,或者是槽状结构;后定型模(571)比侧模(50)矮,后定型模(571)是平行于下后模(53)的板状结构,后定型模(571)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柱状或针状的后打孔针(572);后定型打孔定向轴(58)是与上模定向轴(31)一样的结构,即后定型打孔定向轴(58)与后定型模(571)固定连接,与下模(5)滑动连接或通过直线轴承连接;或者将后打孔针(572)换为左右两个打孔铆钉枪或气钉枪,分别安装在后侧左右两边,即工件(7)后侧三角形对应的位置,打孔的同时给工件(7)后侧两边上铆钉,此情况或者将下后模(53)的高度做得较高,此种情况或者省略上折边模(37)和上折边模油缸(34);或者不省略上折边模(37)和上折边模油缸(34),而是将上折边模(37)中部远离其转轴的地方割去与下后模(53)重叠部分的形状;或者取消后打孔针(572),将工件(7)做成左右双手抬的结构;或者将左右两侧的侧模(50)和侧孔油缸(51)做成与下后模(53)一样的结构,即高度低一些,同时将侧模减少的部分平行固定连接在侧孔油缸(51)的活塞杆上;或者将下模(5)和上模(3)的前方增加与后方对称的设备,即:将下后模(53)、后定型模(571)、后后定型打孔油缸(57)、左下折边油缸(551)、左下折边模(561)、右下折边油缸(552)、右下折边模(563)对称到下模(5)的前面;或者将左右两侧的侧孔油缸(51)活塞杆末端做成平行的双针结构,同时上模(3)和下模(5)的左右两侧的对应位置都开双孔;下模上还安装有定位销(59),定位销是在下模(5)上,侧模外和下后模后部各固定连接一块向上的板,板的上部开有垂直于板面的孔,孔中插入螺杆,螺杆上、板的两侧各套有一螺帽,两螺杆指向下模(5)内部的一端各固定连接有一直板作为定位销(59);定位销(59)分为横向定位销(591)和纵向定位销(592);横向定位销(591)和纵向定位销(592)或者是在螺杆端部固定连接一竖向的挡板,或者是电子或光电传感器;上板(1)与下模(5)之间通过立柱(4)固定连接,立柱(4)是柱状结构;或者左、右侧的侧孔油缸(51)和/或后定型打孔油缸(57)固定安放在上模(3)内部空腔内,活塞杆从上模孔(33)向外安置;或者下折边模(56)和下折边油缸(55)转动安装在上模(3)的上面,并将其两油口与电磁换向阀(63)的连接油口调换;或者上下模位置调换;或者整机整体横放;
电液控制系统(6)包括电控芯片(61)、功率继电器(62)和电磁换向阀(63)以及电源、泵站和附属连接管道、连接导线,电控芯片(61)是具有按时间顺序输出脉冲信号的电子元器件,各输出脚与对应的功率继电器(62)的驱动线圈的一端电连接,功率继电器(62)驱动线圈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电控芯片(61)输出信号的各脚或者直接与驱动功率继电器(62)的线圈电连接,或者中间接功率放大电路,或者所述的功率继电器换成驱动电路;高压泵站通过管道和多通接头与各电磁换向阀(63)的进油口P连通连接,各电磁换向阀(63)的供油口经管道与各油缸的活塞杆同侧或活塞杆异侧的油口连通连接,活塞杆异侧或活塞杆同侧油口经管道与电磁换向阀(63)的回油口连通连接,电磁换向阀(63)的出油口O与油箱连通连接,具体为各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O通过另一个五通接头和管道连通连接汇合后,最后与油箱连通连接,电磁换向阀(63)的另两个油口A和B与对应的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连接,即:其中上模油缸(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第一个电磁换向阀的油口A和B连通连接;左右侧孔油缸(51)和后定型打孔油缸(57)三个油缸中的三个进油口和三个出油口各通过一个四通接头并联合并,合并后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第二个电磁换向阀的A和B口连通连接;左右两个下折边油缸(55)中的两个进油口和两个出油口,各通过一个三通接头并联合并,合并后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第三个电磁换向阀的A和B口连通连接;两个上折边模油缸(34)中的两个进油口和两个出油口,各通过三通接头并联合并后,分别与第四个电磁换向阀的A口和B口连通连接;上述所说的通过多通接头并联合并,是将几个相同作用并同时动作的油缸的进油口连通合并,汇合成一个总的进油口后与电磁换向阀的A口或B口连通连接,同时通过多通接头将几个相同作用并同时动作的油缸的出油口连通合并成一个总的出油口后,再与电磁换向阀的B口或A口连通连接;上述的第一至第四电磁换向阀并非物理位置上的物件,而是时间动作顺序排序的器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71176.7U CN215315144U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71176.7U CN215315144U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15144U true CN215315144U (zh) | 2021-12-28 |
Family
ID=79563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71176.7U Active CN215315144U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1514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05215A (zh) * | 2021-06-30 | 2021-08-27 | 贵州锋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 |
CN114406053A (zh) * | 2022-03-14 | 2022-04-29 | 浙江华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导热片的转动折弯工装 |
-
2021
- 2021-06-30 CN CN202121471176.7U patent/CN21531514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05215A (zh) * | 2021-06-30 | 2021-08-27 | 贵州锋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 |
CN113305215B (zh) * | 2021-06-30 | 2024-05-28 | 黔西市浚诚石材有限公司 | 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 |
CN114406053A (zh) * | 2022-03-14 | 2022-04-29 | 浙江华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导热片的转动折弯工装 |
CN114406053B (zh) * | 2022-03-14 | 2022-07-15 | 浙江华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导热片的转动折弯工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05215A (zh) | 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 | |
CN215315144U (zh) | 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 | |
CN201997751U (zh) | 一种成组孔加工钻床 | |
EP2237923A1 (de) | Drehtisch | |
CN105501588A (zh) | 自动贴条码的上料机 | |
CN104999020A (zh) | 自动化旋铆机 | |
CN103008431A (zh) | 一种大操作空间的内高压成形机 | |
CN207057827U (zh) | 双工位上料阻焊工作站 | |
CN205587901U (zh) | 可移动的组合焊接变位机 | |
CN110508963B (zh) | 一种环保一体化外墙板连接件机器人全自动焊接工艺 | |
CN204817882U (zh) | 一种自动化旋铆机 | |
CN203426485U (zh) | 施封锁锁体钻孔加工七工位组合钻台 | |
CN104209815B (zh) | 一种阀体阀板多工位连续加工机床 | |
CN103551786A (zh) | 精密焊接头尾式变位机 | |
CN113751548B (zh) | 一种异形工件自动折弯装置 | |
CN107738061B (zh) | 密集书架底架焊接机器人夹具 | |
CN209998660U (zh) | 一种简易焊接工装 | |
CN108580718A (zh) | 一种矩形管的冲孔折边一体机 | |
CN203649663U (zh) | 双工件三维曲线柱体焊机 | |
CN108906959B (zh) | 一种柔性冲压装置 | |
CN210359954U (zh) | 一种环保一体化外墙板连接件机器人全自动焊接设备 | |
CN105499859A (zh) | 可移动的双向焊接装置 | |
CN112605576A (zh) | 一种用于多点焊接的自动化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5467613U (zh) | 一种金属棒材加工用自动定向对心装置 | |
CN213592365U (zh) | 一种用于加工棒料的快速工装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